(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对策 研究研究 学科专业名学科专业名称称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申申 请请 人人 姓姓 名名 田田 彤彤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杨永辉杨永辉 教授教授 论文提交时论文提交时间间 20102010 年年 11 月月 29 日日 单 位 代单 位 代 码码 10445 学学 号号 2008040080 分类分类号号 g80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 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 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版版 权权 使使 用用 授授 权权 书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 . 5 abstract . 7 1 1 前言前言 . 1212 1.1 问题的提出 . 12 1.2 研究意义 . 13 1.2.1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13 1.2.2 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的需要 . 14 1.2.3 发展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 . 14 1.2.4 推动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 15 2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 1616 2.1 体质与健康的联系 . 16 2.1.1 体质的概念、理想体质和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 . 16 2.1.2 健康的概念 . 17 2.1.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 18 2.2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现状 . 19 2.2.1 大学一年级以身体素质教学课为主 . 19 2.2.3 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 20 2.3 国内外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20 2.3.1 日本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21 2.3.2 韩国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21 2.3.3 美国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2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3.4 德国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22 2.3.5 法国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22 2.3.6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22 3 3 研究对象与测试方法研究对象与测试方法 . 2222 3.1 研究对象 . 22 3.2 研究方法 . 23 3.2.1 文献资料法 . 23 3.2.2 体质健康测试法 . 23 3.2.3 专家访谈法 . 23 3.2.4 数理统计法 . 23 3.2.5 问卷调查法 . 24 3.3 测试项目和方法 . 24 3.3.1 测试项目 . 24 3.3.2 测试仪器 . 24 3.3.3 测试组织 . 25 3.3.4 测试人员 . 25 4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 2626 4.1 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 26 4.1.1 身体形态指标 . 26 4.1.2 身体机能指标 . 30 4.1.3 身体素质指标 . 34 4.2 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现状 . 4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4.2.1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爱程度 . 42 4.2.2 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状况 . 43 4.2.3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密度 . 44 4.2.4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 . 45 4.2.5 大学生的营养状况 . 46 4.3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 47 4.3.1 健身知识缺乏,健身意识淡薄 . 47 4.3.2 大学体育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 47 4.3.3 体育锻炼过程的乏味性 . 48 4.3.4 体育活动过程的技术化 . 48 4.3.5 体育教学组织机械化 . 48 4.3.6 体育项目较少,场地、器材短缺 . 48 4.3.7 传统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 49 5 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 4949 5.1 结论 . 49 5.1.1 身体形态 . 49 5.1.2 身体机能 . 49 5.1.3 身体素质 . 49 5.1.4 体育锻炼与体育课 . 50 5.2 建议 . 50 5.2.1 加强健身知识,增强健身意识 . 50 5.2.2 加强教材建设、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 51 5.2.3 重视体育教育,增加锻炼时间,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 5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5.2.4 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 51 5.2.5 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快乐体育模式,确保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52 6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5252 附件附件 调查问卷调查问卷 . 58583 3 致致 谢谢 . 585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普通高校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研究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 推动高等学校 体育与健康 课程体系的发展,确立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 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体质健康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能素质,如肺活量明显下降,肥胖明显 增多, 这些现象表明, 体质与健康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一些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 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全社会的极大 关注,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要坚 持知识教育与运动实践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开拓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思 路,重点发展实践教育。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促进 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济南大学自 2005 年以来连续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多次组织学生体质状 况的调研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检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对济南大学学生体质健 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提供了宝贵 资料,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体育教育内涵发展的道路,提供重要研究依据。通过大 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 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试内容,突出了以发展和改善学 生健康有直接影响且关系密切的身体成份、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 柔韧性,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健康的具体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对于体 质健康评价的要求。 现代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不强,健身知识缺乏,健身意识淡薄,并且参与体 育运动仅仅凭兴趣, 缺乏体育健身的知识。 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他们认为体育课程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他们的锻炼,大学体 育课程需要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大学体育没有能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学生没有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影响其进行体育活动。运动项目中过高的技术要 求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信心,以前大学生主要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参与体育运 动,没有养成热爱体育的习惯,如果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技术要求过高,必然会使他们失去 参与体育的信心,对体育锻炼产生畏惧。 为了增强健身的意识, 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仅仅靠每周 1-2 节的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管什么形式,只要逐步达到形成意 义的学习即可。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而学生体质的 增强,需要经常性的坚持锻炼才能获得,课余体育锻炼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让学生利 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锻炼习惯是在体育兴趣和意识作用下长期练习而形成的,快乐 体育模式的建立能使教师的功能延伸到课外,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参与课外体育锻 炼,使得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在技术指导上有了保证,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形成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正确、合理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评价,对于促进高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 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对策研究 论文分类号:论文分类号:g80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abstract ordinary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research is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policy, promote the highe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school, establish the general educational curricula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sports in china, a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mproving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level,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improved, but meanwhil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ies, such as lung capacity decreased obviously, obesity increased obviously, these phenomena that constitution and health as the goal of our pursuit and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new ideas are worth our concern. our students some body function and physical quality index continued to decline, caused the central leadership and the whole society, school education of great concern, especially the school sports shouldering the direct and promotion of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mission for all students. insist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 practice knowledge combining education class roads, pioneering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deas, combining the practice education develop. college students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tific exercise,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develop good exercise habits and way of life, an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health has an important role. jinan university since 2005, continuou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fitness test, many organizations in the research work of students physique condition, a lot of testing data, based on the data of jinan university, scientific analysis of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to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testing system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school sports work, sports education development path,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through the students physique and health test, to cultivat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ports exercise, nurturance often habit of physical exercise,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students physique and health, the test content, to highligh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students healt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body composition, cardiopulmonary circulation system function, 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and flexibility, reflects the modern society of health,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mand of talents, for health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ports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fitness knowledge, lack of exercise, and participate in sports consciousness, lack of interest in mere sports fitness knowledge. our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lthough carried on a series of reforms, the students like sports and dont like pe, they think sports curriculum in some aspects of limiting their exercis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need for all students,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can not establish firmly health first guiding ideology, students have the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physical form, affect the physical activity. sports in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weakened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of passion and confidence, university students is mainly used to exam-oriented edu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sport, not form the habit of sports lovers, if the sports teaching content,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ake them lose the confidence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nd sports produce fea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lifelong fitness and sports enhance student constitution goal only weekly 1-2 da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enough,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must be combined, no matter what form, as a form of learning significance gradually. master correct exercise method in a certain degree of sports training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students physique and enhance need regular exercise can get free on physical exercise, as part of the school sports, lets the student use after school time taking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interest in sports exercise habit is under the action of consciousness and long-term practice, which formed happy sports mode can make teachers, to extend to function properly guide students outside the science in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ing, make the students take part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exercise in technical guidance on a guarantee, also can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cultivate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skill,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ifelong sports. right, reasonably constitution and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college sports education work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have healthy body and sound personality, health first guiding ideology, fully implemented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university student;physique and health;countermeasures study category number:g80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1 1 前言前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是实现这一 目标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 确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 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19852005 年四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 随着我国社会稳定, 经济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体质 健康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大学生一些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 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的健 康意识薄弱;学生课业负担重、锻炼时间少,且未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体育的课程 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欠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够丰富。学 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必须下大力气,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 滑的趋势。 我国有 2 亿多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促进学 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1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健康第一”精神的指导下,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研究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 发展,确立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坚持知识教育与运动实践教育 相结合的道路,开拓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重点发展实践教育,走体育教育内 涵发展的道路,以体育与健康新学科课程建设为发展方向。 自 1985 年,我国建立和完善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机制,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查研究实施方案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民委、山东省 科技厅共同组织并与各部门共同努力,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和测试 细节的要求,组织实施测试工作。 济南大学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部署,购置测试仪器,按照体质与健康的测试方法、细 节与要求,自 2005 年以来连续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多次组织学生体质状况 的调研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检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对济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 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规划提供了宝贵资 料,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坚持体育 教育内涵发展的道路,确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明确了方向。 1.2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对我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 体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研究济南大学 在校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不仅能够为改善和提高济南大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提供 依据,也能够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1 1.2.1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 的使命。1999 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 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强调: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 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 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参加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特制订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本标准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普通高等 学校的在校学生。通过对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对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作为促进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 促进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不断纠正和改变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的突出问题,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 全的人格,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2.2 1.2.2 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的需要 现代社会带给人们充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由于精神 紧张、 营养过剩、 运动不足、 环境污染等因素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断蔓延, 处于 “亚 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已占到大约 70%。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 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于健康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世界卫生组织推动下,健 康的新概念在全球得到了传播并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人们对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体 质健康水平在理念和认识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手段和方法上也有所改进和创新,在 测量和评价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工作更加科学 化、简捷化和实用化;将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的发展,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大 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试内容,突出了以发展和改善学生健康有直接影响且关系密切的身体 成份、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性等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健 康的具体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对于体质健康评价的要求。 1.2.3 1.2.3 发展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发展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不是为测试而测 试,特别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个体评价标准,能够清晰地看出学生个体差异与自 身某些方面的不足,这十分有利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改善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康状况,促进健康发展。 学校体质与健康评价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评价,对于促进高校体育和教育工 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可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体 现学校体育的价值,回答学校体育为什么要以“健康”为本和怎样以“健康”为本的问题, 明确 “健康”不仅应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而且还是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 根本理由。 1.2.4 1.2.4 推动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推动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与发展发展 2l 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全面的变革将对教育及学校体育提出一系列新 的任务与课题。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在全面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 础上,2002 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 要),并要求 2003 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贯彻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本 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教 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通 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为主 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体育 课程是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为 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体育课 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这一变革从课程与教学设计理念和范式的 层面展开,并辐射到几乎所有高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模式中。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2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2.2.1 1 体质与健康的体质与健康的联系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是否健康通常采用“体质”和“健康”两个词来表达和衡量, 那就说明体质和健康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才能对人体是否健康作出一个统一的回答。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得到了改 善,但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能素质,如肺活量明显下降,肥胖明显增多,近视眼患病率仍 居高不下,这些现象表明,体质与健康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 思路,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1.1 2.1.1 体质的概念、理想体质和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体质的概念、理想体质和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 体质,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体质作为体育科学中的基本概 念,是指人体的质量和功能的统一表现。它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 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状况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构成体质不可分割的五个重 要因素,五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身体形态结构是物质基础,生理功能、 体能和心理条件是体质的主、客观表现,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体质的综合反应。因为 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生理功能,体能又是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在人体运 动过程中的客观反映;发展和提高机能的过程,又会相应地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伴随着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变化及体能的发展提高,又会产生一定 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所以在评价体质时,除形态指标受 先天性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之外,机能指标、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以及心理指标都是靠后天 获得因素影响,也就是说体育锻炼能够改变体质的可能性最大。 体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日常生活、劳动工作和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我国体育科学学 会体质研究会认为体质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2.1.1.1 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 成成分等。 2.1.1.2 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如脉搏、血 压、肺活量等反映心肺功能水平的指标。 2.1.1.3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运 动素质和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1.1.4 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即人体感知能力、智力、个性、意志等。 2.1.1.5 适应能力。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上述五方面的状况,能反映出体质强弱的差异。在进行体质测定和评价体质发展水平 的实际效果时,必须注意体质表现的综合性特点以及测量和评价的多指标性质。 2.1.2 2.1.2 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古老的 健康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现代人对健康的概念是根 据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来的。联合国世界卫 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 适应方面的完满状态。”这就是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体育对于促进健康存在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把人体健康同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认识,明确提 出健康的内涵应该是体格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是健康的人。 由此可见,我们应关注自己健康的同时,还要努力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心理状态, 并与他人友好相处,你才会精力充沛、乐观开朗,才能健康地学习和生活,也就是说评价 一个人的健康要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种指标加以综合评价。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遗传、环境、体育锻炼和心理等方面。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2.1.3 2.1.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体质既反映着人体生命活动的水平,也反映着人体身体运动的水平。体质与健康的概 念不完全相同,可以说是健康范畴的子范畴。同样是健康的人,其体质却千差万别。体质 (fitness) 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对于一个人的体质强弱要从形态、 功能、身体素质对环境、气候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体质和健康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