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心).ppt_第1页
中医五脏(心).ppt_第2页
中医五脏(心).ppt_第3页
中医五脏(心).ppt_第4页
中医五脏(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五脏(心),学号:7384,内容,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汗为液,其华在面,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附:心包络,(一)生理功能,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1、心气的充沛2、心血的充盈3、脉管的通利,心主神志(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生理: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病理: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二)与体窍志液等的关系,在体合脉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可从脉象反映出来。心合脉,成了切脉的理论根据之一。,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论:“心主舌在窍为舌。”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例:舌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动脉硬化。,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论:“心在志为喜。”喜为心之志,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关系密切。愉快的情绪,有益于心脏,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若暴喜或喜乐过度,不仅无益,反而使心气散乱,精神不能集中,所谓“喜伤心”。,在汗为液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同源,均为水谷精气化生,故曰“汗血同源”。心在脉为血,在津为汗,汗为血之液,故称“汗为心之液”。,其华在面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面部色泽反应出来。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色红润光泽;反之,心脏功能失调,可引起面部色泽异常。如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白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三)、脏腑间的关系,心与肺心主血脉,肺主宗气、朝百脉。心与肺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与血、血液循环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方面。1.肺气助心行血2.心血布散肺气,心与脾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1.生成: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2.运行:人体血液的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资助外,还需依赖于脾气的统摄。,心与肝心与肝的关系主要是主血和藏血,主神明与调节精神情志之间的相互关系。1.血液:心主血,肝藏血。2.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心与肾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与火、精与血两个方面。1.水火既济2.精血互生3.精神互用4.君相安位,附: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如果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发狂,称之为“热入心包“;痰阻心窍,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不醒等心神的症状,也称为“谈蒙心包”。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如何养心?,养心主要做到心静,心静天然凉。长于补养心的人,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气保养心脏,炎天宜多吃心神安定之品:茯苓、莲子、百合、小枣等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