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评估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评估体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覆南交逶大攀媾 i 究生学稼论文第l 页 摘要 套毒# 茯转( p 嚣粤;藿倍;蜘剥削舅犁一磷蒯瓢昏引劐薹错嚣序基界弪骑臻 醑专娑磐墼莛巍弱琵琵污。馨蹬夔零甄强孺碾慢角擘盈黪嚣娥空裂痢刚毋戳 罄滂镤洲i 缮蔗琢受蠢羲癸鹌孺谪虚喽绺前凄鼯囊臻雾鲤强菇酣艘瑟,籍弱 鞠雏磊引引娶拟炫型丽别彭爱一繇”器德9 二引告剽猷罄爵箨嚣 醒j 月翼骚 荔嚣鞫4 :【| j 积型誓瓮璺骥耨嚣羧朔疆一荔夔1 0 24 3 41 o 1 0 提高投 标优势 4 2514 2 42 o7 l 满足当地政府行业项目的规定 36 3 6 3 6 3 9 o 9 2 提高工程质量 3 2 8 1 5 3 引7 o 0 2 节约成本 3 3 81 4 第| i 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动机、项目因素和伙伴组织因素的评估具有一致性。但在下列评估因素上 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咨询工程师在应用合作伙伴时比承包商更加关注工程项 目质量、创新、获取专业支持等因素。承包商比咨询工程师更加关注分散风 险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因素。总体上来看,承包商比咨询工程师更加关注 战略性长期目标,而咨询工程师更加关注当期项目所带来的经济利润,但二 者都十分重视提高企业的声誉。 关键词: 工程项目;合作伙伴;评估体系:适用性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仪论文 第1|i页a b s t r a c tpannershipi sapopular construction-management 印p r o a c h alllongsome developedcontries aridr e g i o n s i nrecent yearsthou曲ith a db e e nadvocatedwidelynotall par虹ering p f 两e e 招m e e tt h e i rp f i o rt a 曙e t s 。t h eq t l e s t i 。no fh o w t o 越i l i z e 霸型u 5 万x v j 锺l 霸i 主妻爹! ! 妻2 羹i 薰堇u 妻耄j 省爿l 举专薹:鼙菲兰量薹萋蓦6 。般h 崮儿r 葺毒轷莉薯霉 工i i 硷萋卵呈善二童;鏊毒蓦;薹妻熹,曼蠹是剥皑廿仆彗l i j f 羹x l r o 至! 崔i 宣氆司;睾喜;委u 剁莛0 i 玛 h 6 誊惴目蠹毪隋j t ! ! 蠡;:提耋型晨t 喜! 薯j * 孽蚕凸n 强i 感知项目维度影响合作伙伴模式应用的因素 中,“有后续项目”、“提升声誉”、“较高的经济利润”以及“项目实施需要非常 复杂的技术”被排在了前4 位。相对于问卷其它维度下的因素得分,上述因素 得分较低,进一步支持了在5 2 2 节中国内建筑企业在应用合作伙伴模式时更为 关注战略目标的推论。而“交付工期较长”和“资源需求可以变动”则被国内 建筑企业列为相对重要性最低的因素。上述项目维度因素得分都大于或近似等 于3 的事实,也进一步证明了在第4 章中从项目维度提出的假说l 。 表5 1 7 中对分组后评估分值z 检验和排序的结果进行了总结。除了“项目 具有较高利润”因素,承包商和咨询工程师对项目维度下的其它8 个因素,给 出的评估分数并没有显著差异( 0 0 5 水平) 。相比之下,咨询工程师在选择是否 应用合作伙伴时更加注重特定项目能带来的经济利润,而承包商则更关注后续 项提出的假说l。 表517中对分组后评估分值z检验和排序的结果进行了总结。除了“项目具有较高利润”因素,承包商和咨询工程师对项目维度下的其它8个因素,给出的评估分数并没有显著差异(005水平)。相比之下,咨询工程师在选择是否应用合作伙伴时更加注重特定项目能带来的经济利润,而承包商则更关注后续项目,但“提高声誉”则对二者应用合作伙伴模式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x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合作伙伴的适用性建立 了从项目、组织、方法三个维度进行评估的体系,并对这一体系中的评估因 素进行了完善。具体参见3 1 、3 2 和3 3 节。 2 通过历程比较分析方法,对应用工程项目合作伙伴成功的样本和失败 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和进一步完善了前一步所建立的评估体系。具 体参见4 2 、4 3 、4 4 和4 5 节。 3 以问卷为基本工具,对中国内地建筑企业实际应用工程项目合作伙伴 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在中国内地具体环境下,评估 体系中各因素对合作伙伴应用的影响程度并建立适用于国内的合作伙伴适 用性评估模型,最后从推广合作伙伴应用的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具体参见 5 1 、5 2 、5 3 和6 2 节。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碡奎品嚏0 日期妇) 6 年岁月。日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第1 章绪论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参与方相互联 系、作用的方式或框架,它反映了各项目参与方( 业主、咨询工程师、承包商、 供应商等) 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健 全,各项目参与方的工作联系组织途径不明确会导致项目实施的困难,进 而影响项目总日标的实现。囚此,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工程项目成功 与否的关键性问题( 毛友权,2 0 0 4 ) 。 1 1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评述 自上世纪6 0 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工程实践领域产生了多种工程项目承发 包模式和项目管理模式,徐长义等学者( 2 0 0 3 ) 对常见和新近发展出的主要 模式进行了归纳,如图卜1 所示。由于已有相当多的文献对各种常见工程项 目管理模式进行过详尽介绍( 徐长义,2 0 0 3 ;胡文发等,2 0 0 2 ;何伯森等, 1 9 9 4 ) ,这里仅对其运作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 图卜1 主要工程项目承发包与管理模式 图卜1 主要工程项目承发包与管理模式 第2 页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_ - _ _ _ _ _ _ _ - - _ _ _ - _ _ _ - - _ - _ - - _ _ _ _ _ h - _ _ _ - _ 一 除1 9 9 5 年产生于德国的项目总控模式外,上图所示的各种工程项目管理 模式和承发包模式大致是按照从左到右的时间序列出现。并且除了项目总控 模式和合作伙伴模式,其它管理和承发包模式的实质都是由基于一系列划分 为不同职能范围的合同所区分开的。一方面由于业主为了减少招标费用,越 来越倾向于将某一工程的全部工作交予一个总承包商完成。另一方面,尽管 现代工程建筑企业竭力扩大了职能范围,但当代工程项目尤其是一些大型复 杂项目的成功实施还要涉及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等诸多知识技术含量很 高的领域,单一的建筑施工企业已不大可能仅凭借自身力量完成此类项目, 必须和相关专业组织进行密切合作。例如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工程项目需要 建造承包商先垫付工程款,这就要求承包商与金融融资机构有良好的协作关 系。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工程项目的评估已不仅局限于项 目本身,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利益相关者满意等诸多方面。对中国的建筑企 业来说,环境保护和及时支付劳工工资已经成为实施工程项目时所必须正视 的话题。 因此,近期的工程项目建造管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对于单一建 造承包商有能力独立完成的项目,会更加倾向于采用“设计一建造”等交钥匙 模式完成,强调作业流程的集成化;二是对于复杂并且不可由单一建造承包 商独立完成的项目,强调参与项目组织之间的协作;三是工程项目建造的目 标不仅包含传统的质量、工期、预算三大指标,还包括了利益相关者满意程 度等因素。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发展趋势并非对立存在,都是为了使工程 项目的交付更加“无缝”以实现效率和效能的最大化,只是由于项目本身环 境的不同而使管理模式出现差异。实际上,在很多以交钥匙模式建造的工程 中,业主所选择的总承包商也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成的。 上述所有的工程项目建造管理模式,都十分重视不同组织之间的资源有 效整合,但只有合作伙伴模式最为突出地强调了多个组织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并且是从所有伙伴组织而不是某一特定组织( 通常是业主或承包商) 的利益 出发界定工程项目的成功标准,为组织间的高度协作奠定了基础。这也导致 了在过去1 0 多年中,以合作伙伴( p a n n e r i n g ) 为代表的联盟模式在很多发达国 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以合作伙伴模式参与项目的每个组织着眼于长期的 战略利益,强调通过信息共享不断改进和提升所参与项目的价值来取得多赢。 必须指出的是,合作伙伴并非是由基于不同职能合同范围所定义的工程项目 管理模式,并不和上述其它建造管理和承发包模式相对立,可以共同应用于 同一工程项目中。因此,虽然论文研究集中于合作伙伴这一特定的项目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页 模式,但一些理论和方法也同样对其它的工程项目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1 2 论文的主要工作 虽然国际上对于合作伙伴模式应用于工程项目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的历 史,也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但如同许多学者所认同的那样,合作伙伴模式 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仍然如同一个“黑箱”,需要不断探索 ( b a r l o wp ,口 ,1 9 9 7 ;l a z a r ,1 9 9 7 ;c h e u n gp f 口正,2 0 0 3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则是围绕这一“黑箱”中的以下问题展开:合作伙伴在 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并非都取得了成功。由2 1 4 节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可知,以往的研究集中于从运作机制或工具上看待上述问题。然而,也有一 些具有长期业界经验的学者和专家指出,诸如项目投资额、工期、组织目标 和组织能力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合作伙伴的成功应用,因此论文力图对影响 工程项目合作伙伴成功应用的因素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为评估特定项目是 否适合应用合作伙伴模式进行交付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决策依据。图1 2 对论 文围绕研究目的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图卜2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4 页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的所有研究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知之上,从实证主义出发, 以调查研究作为主要方法论,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历程比较分析分析以及案 例研究等方法,对上述议题进行探索。全文内容架构如下: 第l 章: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意义。 第2 章:对合作伙伴模式运用到工程项目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 论文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定义,指出论文研究对以往相关研究的不同之 处。 第3 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合作伙伴的适用 性建立了从项目、组织、管理方法三个维度进行评估的体系,并对这一体系 中的评估因素进行衍生完善。 第4 章:应用历程比较分析方法对应用工程项目合作伙伴成功的样本进 行分析,并和关于应用失败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前一步所建立的评估 体系。 第5 章:以问卷为基本工具,对中国内地建筑企业实际应用工程项目合 作伙伴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在中国内地具体环境下, 评估体系中各因素对合作伙伴应用的影响程度,并建立适用于国内的合作伙 伴适用性评估模型。 第6 章:总结论文研究内容,归纳主要创新点,并从在中国内地推广合 作伙伴模式应用的角度给出建议。 1 3 论文选题的意义 工程项目建造涉及的行业众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上世纪3 0 年代初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美国也是凭借投资于基础设施 逐步摆脱了危机的影响。从1 9 9 1 2 0 0 3 年,我国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固定 资产建设,绝大部分投资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其中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投资 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3 ) 。仅2 0 0 4 2 0 0 5 年期间,用于三 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西电东送、上海世博、北京奥运 七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就高达1 3 2 7 5 亿元人民币。 至少在未来2 0 多年里,我国仍然会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交通、水利、 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仅以铁路为例,在2 0 0 4 2 0 2 0 年间就 会投入大约2 万亿人民币进行线路修建与改造(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 0 0 4 ) , 如图1 3 所示。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5 页 图卜3 我国未来的铁路建设规划 王众托院士( 2 0 0 2 ) 认为项目的组织管理已成为决定项目生命力的关键。 工程项目以其特殊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论文的 题目是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适用性的评估体系研究,目的是探索如何将先进的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理念与方法应用到具体工程项目之中。这一选题不仅在 项目管理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前沿性,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现在和未来进彳亍的工 程项目建设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而一切项目管理的研究都是紧密围绕如何 解决现实问题而展开的。 第6 页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 章工程项目合作伙伴研究综述 2 1 工程合作伙伴的相关研究 迄今为止,传统的工程建筑行业仍然是项目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最重要阵 地。然而与其它行业相比,作为最早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生产管理 的工程建筑行业却显得较为缺乏生产效率。在英国的研究表明,那里9 0 年代 的建筑行业如同6 0 年代的汽车行业一样效率低下( e g a l l ,1 9 9 8 ) 。l a t h 眦 ( 1 9 9 4 ) 和e g a i l ( 1 9 9 8 ) 爵士在研究英国建筑行业的生产状况后,指出传统 的工程项目建造管理模式是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而要改变这一现 状必须对工程项目的建造管理理念( p h i l o s o p h y ) 进行变革。并由此提出了在 英国的建筑行业中推行合作伙伴( p 州n e r i n g ) 的联盟模式。实际上早在1 9 8 8 年,这种最早起源于日本重工业的联盟模式就被美国军方的协作团队公司 ( t h es y n e r g i s t i cg r o u pi n c ) 运用于对大批的工程项目进行建造( m o s l e ye , 口,1 9 9 0 ) 。在最近的十几年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及以中国香港 等国家和地区将合作伙伴模式运用到工程项目中已经取得了卓越的绩效。众 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引起了相关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从1 9 9 1 年到2 0 0 4 年间, 很多关于在建筑行业中运用合作伙伴模式的研究成果都发表在这一领域的顶 级期刊上。众多学者的研究可以分为绩效、规范、概念和应用四个部分,下 文将对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 2 1 1 绩效研究 美国军方的建筑公司发现在大小工程中应用合作伙伴模式能使预算超支 减少8 0 一l o o ,缩短工期,减少7 5 的文字工作,在工程安全和交易道德方 面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样的绩效在澳大利亚悉尼的n e p e a n s 医院扩建工程 ( 1 2 0 0 万英镑) 中也得到了证明:应用合作伙伴模式使该项目提前竣工并低 于工程预算,没有产生用于解决纠纷的拖延时间,工程安全也高于行业的平均 水平。l a r s o n ( 1 9 9 5 ) 对2 8 0 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考察,比较了业主一 承包商之间的四种不同关系类型,指出合作伙伴关系是管理低标价和非低标 价工程项目中业主一承包商关系最为成功的方法。还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合作伙 伴模式在单一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能够使工程预算节省1 0 ( b e n n e t t 和j a v e s ,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 页 1 9 9 7 ) ,而在另外一些长期项目中,应用这一模式可以节省3 0 的工程预算 ( r i c s ,1 9 9 8 ) 。 l a t h a m ( 1 9 9 4 ) 爵士1 9 9 4 年的研究报告被认为是在英国公共工程项目中 推广合作伙伴模式的里程碑,英国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财政部以及美国建 筑业协会的研究调查都表明了在公共工程项目中推行合作伙伴模式的重要性 ( n e d c ,1 9 9 1 ;h m s o ,1 9 9 4 :c i i ,1 9 9 1 ) 。4 年之后,e g a n ( 1 9 9 8 ) 爵士 对英国机场署( b a a ) 、铁路运输公司、大型的超级市场连锁店进行了实际调 查,认为在私营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也应推广合作伙伴模式。英国机场署的报 告显示从1 9 9 5 年到1 9 9 7 年问,运用合作伙伴模式比传统模式节省了3 0 的建 造时间( m i l l e rp ,口f ,2 0 0 2 ) 。麦当劳( m c d o n a l d s ) 采用合作伙伴模式使开 一家新餐厅的时间由1 0 周缩短为2 天( a n o n y m o u s ,1 9 9 8 ) 。在美国,合作 伙伴模式也是从具有公共性质的军事工程项目逐渐推广到私营工程项目中 的,并且在两种类型的工程建设上都获得了成功( a f ,1 9 9 2 :w j s t o n ,1 9 9 3 ; s c h m a d e ,1 9 9 4 :g e r a r d ,1 9 9 5 ) 。图2 1 显示了上述学者对合作伙伴模式应 用绩效的实证贡献以及大力推广这一模式的政府机构。 图2 1 合作伙伴模式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 1 2 规范研究 由于合作伙伴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因此也发展出了各 第8 页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种应用规范和指南。s c h u l t z e l 和u n 兀l b ( 1 9 9 6 ) 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合作 伙伴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合作伙伴管理层由5 1 5 人组成 时最有效率。美国大众承包商协会、达拉斯敏捷建造协会和联邦东部高速公 路署都针对各自工程项目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合作伙伴组织规范( a g c , 1 9 9 1 :d a r t ,1 9 9 6 ;e f l h w d ,1 9 9 6 ) 。m i c h a e l 等学者( 1 9 9 9 ) 将合作伙伴 模式组建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总结:确定自愿参与合作伙伴的承包商,确定构 成联合管理层的人员,召开合作伙伴会议,制订合作伙伴宣言,确定联合会 议召开的频率。 2 1 3 概念研究 b e n n e t t 等学者( 1 9 9 7 ) 认为合作伙伴模式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 阶段都从不同角度对合作伙伴模式进行了定义。英国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和 美国建筑业协会认为合作伙伴模式是为了取得各自的商业目标而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组织间形成的长期商业协议,以促使每个参与组织能够发挥最大的 效能( n e d c ,1 9 9 l :c i i ,1 9 9 1 ) 。 另外一些学者更加关注合作伙伴模式组建的过程,认为合作伙伴模式是建 立在相互信任、共同的目标和冲突解决机制以及每个参与组织持续改进基础 上的一种长期关系,应用合作伙伴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率以及实现所 有参与组织的共同满意( c o o k 甜以,1 9 9 0 ;r a c k l l 咖“以,1 9 9 6 :l a r s o n 1 9 9 7 ) 。b a r l o w 等学者( 1 9 9 7 ) 认为在这一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共同的目标 和相互间的信任,c h a n 和t a m ( 1 9 9 6 ) 则认为合作伙伴模式就是用在工程建 造中获得双赢的项目管理过程。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合作伙伴模式是一种具有独特哲学理念的管理方法论。 h e l l a r d ( 1 9 9 5 ) 认为合作伙伴模式是为了将全面质量管理( t o m ) 的思想和 方法应用到工程建造中以取得业主的满意,他进一步指出共同目标和解决冲 突的机制能使参与合作伙伴的组织从合同关系转化为一个富有凝聚力的集 体,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同( r i c s ,1 9 9 8 ) 。b e 衄e t t 和j a y e s ( 1 9 9 7 ) 赞同合作伙伴模式是管理理论的观点,他们将其描述为一种注重实现商业目 标过程的管理方法。 然而,上述三种关于合作伙伴模式的定义并没有严格的差异,它们有着共 同的特征:相互认同的目标:组织间的信任;共同解决冲突的机制以及对可 评估作业的不断改进( n a o t 啪,2 0 0 3 ) 。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 页 不仅关于合作伙伴模式的定义在不断演进之中,用以描述这一联盟类型的 名词也在不断变化。有学者认为利润和风险在一个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分配就 称为伙伴关系,如果由多个业主和承包商共同承担则称为联盟( f a r e l l 和 m c d e e m o t t ,1 9 9 5 :m a t h e w se r 口,1 9 9 6 ) 。实际上在后来的大部分研究中, 并没有对这种合作关系进行严格区分,很多在制造业中涌现出的名词如虚拟 企业( v i n u a le n t e r p r i s e s ) 、战略联盟( s t r a t e g i c a l l i a l l c e s ) 、战略合作伙伴 ( s t r a t e g yp a r t n e r i n g ) 也用于对合作伙伴模式进行描述。 2 1 4 应用研究 随着合作伙伴模式在工程项目中的推广应用,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在增 加,研究者对合作伙伴模式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早先的研究集中于评估合作 伙伴模式带来的潜在利益( b a k e r ,1 9 8 6 ;b e 衄e t t 和j s v e a ,1 9 9 7 ;s m i t ,1 9 9 7 ; h e l l a r d ,1 9 9 5 ;b a d g e r 吖口f ,1 9 9 5 ) ,相应的也有学者关注应用合作伙伴模式 带来的风险( l a z a r ,1 9 9 7 :b l a c k “口f ,2 0 0 0 ) 。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表明合 作伙伴模式为业主带来的收益可以通过节省的预算和减少的工期进行度量, 但给其它参与组织带来的收益却难以用客观标准进行评估。在一些极端的案 例中,合作伙伴模式成为业主获取比承包商和咨询工程师更多权利的工具 ( b r i n g h 锄,1 9 9 8 ) ,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合作伙伴模式并不能给小型分包商带 来实质性利益( p a c k h a m “口f ,2 0 0 3 ) 。当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并不支持上 述观点,认为应用合作伙伴模式有着更多的积极效益。 其后的研究发现影响合作伙伴模式成功的很多关键因素都涉及到参与组 织的行为和态度,例如信任、合作、促进相互关系以及承诺等等,l i 等学者 ( 2 0 0 0 ) 对它们进行了总结,如图2 2 所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相互信任是 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 h o s m e r ,1 9 9 5 ;b l a c k “以,2 0 0 0 ) 。 第10 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懦 s 蛐d e 巧 建筑知识 k u m 8 r w 矗 澳大利亚 c h e n g “ d c v i i b i s 3 和m n 论坛 m y 和 建筑业协和l o v c和l n a r d m 砒t i l c w s ( 1 9 9 2 )( 1 9 9 5 ) 会( 1 9 9 6 )( 2 0 0 0 )( 2 0 0 0 ) r 2 0 0 0 1 目出坦率 愿望目标 承诺充足资源 承诺合作 的沟通 信任 信任 管理层的 持续评估合作的管公开费用 问题处理 公平 支持 信任 公平理团队 绩效总结 承诺 共同愿望相互信任 对伙伴需 共同目标坦率沟通工作会议 持续评估 和目标 长期承诺 求的理解 及时反馈 团队协作 持续评估 团队协作 执行协调 冲突解决 信任 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 双赢理念 联合评估有效沟通 公平 执行 问题处理 问题处理 分担风险 冲突解决冲突解决 公平 机制 合作 图2 2 建筑合作伙伴模式的成功因素 ( 资料来源:p e t e rs h e k p u iw b n ga n ds a i o nc h e u n g t h s ti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a n n e r i n g :v i e w s f r o mp a r t i e so ft h ep a n n e r i n gd a n c e j 】i n t e m a t i o n a ij o u m a lo fp r o j e c t m a n a g e m e n t , 2 0 0 4 ( 2 2 ) :4 3 7 4 4 6 ) 最近的研究集中于探索使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促进合作伙伴模式在工程项 目中的成功应用。h o l l 等学者( 2 0 0 0 ) 指出组建学习型组织是在建筑行业中 形成双赢战略联盟的重要条件,“等学者( 2 0 0 1 ) 提出了一种包括8 个阶段 的合作基准评估法,促使参与组织之间形成共识。通过对香港将军澳地铁支 线( t s e n gk w a noe x t e i l s i o n ) 的实证研究,c h e u n g 等学者( 2 0 0 3 ) 发现可以 利用联合协调会议、伙伴宣言、定期评估会议等方式有效增进项目团队之间 的信任,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月度评估会议和激励措施是促使合作伙伴模式成 功的晟重要活动( b a y l i s s “以,2 0 0 4 ) 。通过对一些地区交通和军事工程项目 的实证研究表明,应用合作伙伴模式的参与组织最重视的是彼此合作的长期 性。但是,最近对香港应用过合作伙伴模式的业主、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的 调查表明:香港的业主和咨询工程师最关心的是合同内容,而承包商关注的 除了合同内容还有合作伙伴的既往业绩和透明度,w o n g 和c h e u n g ( 2 0 0 4 ) 认为上述差异是因为香港的工程项目缺乏持续性。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1 页 2 1 5 国内相关研究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着较高的投资增速,最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对工程项 目管理模式掀起了研究高潮。众多学者对建造一管理( c m ) 、设计一建造( d b ) 、 交钥匙( t u r n 1 沁y ) 、b o t 和项目总控等先进工程建造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但直到2 0 0 2 年国内学术期刊才出现第一篇关于建筑合作伙伴模式的研究性文 献( 许天戟和宋京豫,2 0 0 2 ) 。然而在最近的2 年里( 2 0 0 3 2 0 0 4 ) ,开始有更 多的学者关注合作伙伴模式( 徐长义和英启祥,2 0 0 3 :吕文学等,2 0 0 3 ) ,也 有学者将其作为学位论文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 毛友权,2 0 0 4 ) 。但由于迄今 为止还没有数据显示国内出现过大量以正式合作伙伴模式( 包括业主在内) 进行建造的工程项目,所以相关研究仍然显得非常稀少。 2 1 6 研究方法 在较早的时候,“等学者( 2 0 0 0 ) 对建筑业中的合作伙伴研究也进行了 文献回顾。虽然在他们回顾的文献中最新的研究也发表在1 9 9 8 年,但在研究 方法的总结上对现在( 2 0 0 5 ) 的探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表2 1 所示。 上述回顾的研究文献包括了实证( e m p i r i c a l ) 和非实证( n o n e m p i r i c a l ) 2 类研究方法。非实证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对合作伙伴进行概念定义,或者对 合作伙伴的具体运作流程进行说明,即2 1 2 节的规范研究和2 1 3 节的概念 研究中的文献基本都是以非实证的方法进行探索。而2 1 1 节的绩效研究和 2 1 4 节中的应用研究基本都采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最近与合作伙伴 相关研究中的主流研究方法。 非实证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认知、逻辑推理和思 辨能力,而要对主观的理论或假说进行检验则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撑。传统的 实证研究方法分为2 类:定量( q u 觚t i t a t i v e ) 研究方法和定性( q u a l i t a t i v e ) 研究方法,对于探索问题的本质或者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常常使用定性的方法, 发展新的理论或使研究假说普遍化则需要应用定量的研究方法( l 0 0 s e m o r e 1 9 9 8 ;l 0 0 s e m o r e 和h u g h e s ,1 9 9 8 ) 。包括案例研究( c a s es t u d y ) 、访谈 ( i n t e n r i e w ) 、实地研究( f i e l dr e s e a r c h ) 、文本分析( c o n t e n t a n a l y s i s ) 等方 法是在研究合作伙伴相关议题时最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而统计调奄研究 ( s u r v e yr e s e a r c h ) 和现有统计数据分析( e x i s t i n gs t a t i s t i c sa n a l y s i s ) 等方法 第12 页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表2 1 相关回顾文献中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内容方法 a g a p i o u “以( 1 9 9 8 )对于运作流程提出了一种l o g i s t i c s 方法 非实证 t h o m p s o n 和s a n d e r s ( 1 9 9 8 ) 基于以往的实证提出了建立合作伙伴的连续流程非实证 s a a d 和h a n c h e “】9 9 8 ) 合作伙伴作为关键部分引入项目管理过程模型中非实证 b r o o k e 和l i t w i n ( 1 9 9 7 ) 确认最好和最差的成功项目管理指标实证 c r a n ep f 口f ( 1 9 9 7 ) 建立了5 步骤的项目合作伙伴运作模型非实证 l a z a r ( 1 9 9 7 )回顾为什么和怎样去以合作伙伴进行运作非实证 p 0 c o c k 甜口f ( 1 9 9 7 ) 基于大样本军事工程项目的绩效研究 实证 p u d d i c o m b e ( 1 9 9 7 ) 考察设计师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实证 s i l i a r s 和k a n g a f i ( 1 9 9 7 ) 考察影响国际联盟成功的标准 实证 s t i p a n o w i c h 甜口,( 1 9 9 7 ) 确认选择分包商的流程 实证 m i l e 1 9 9 6 )敏捷制造、全面质量管理与合作伙伴的整合非实证 p o c o c k 甜口,( 1 9 9 6 )建立了关于项目的d o i 测度方法实证 r u f r “a ,( 1 9 9 6 )考察治理环境污染项目中业主和承包商的关系实证 b a d g e r 和m u l l i g a n ( 19 9 5 )考察组建国际联盟的原因和利益实证 c m w l e y 和k a r i m ( 1 9 9 5 )根据组织边界和组织问冲突定义合作伙伴非实证 e l l i s o n 和m 川e “1 9 9 5 )提出组建协作型合作伙伴战略联盟 非实证 l a r s o n ( 1 9 9 5 )研究合作伙伴对项目成功的影响实证 w i i s o n “口f ( 1 9 9 5 )从改变运作流程的角度定义合作伙伴非实证 a b u d a y y e h ( 1 9 9 4 )说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关系改变的流程非实证 h i n 和1 r a c e “1 9 9 4 )通过个人的访谈探索分包商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实证 l o r a i n e ( 1 9 9 4 ) 通过经济学观点说明建立项目合作伙伴非实证 w e s t o n 和g b s o n ( 1 9 9 3 )公共项目中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关系的调查实证 w b o d r i c h ( 19 9 3 ) 对和项目控制有关的合作伙伴利益进行介绍非实证 k r i p p a e h n ep ,口f ( 1 9 9 2 )建立了组建纵向联盟的选择矩阵非实证 n a m 和t a t u m ( 1 9 9 2 )介绍了4 种非合同关系的建筑项目整合方式实证 b m c h n e r ( 19 9 0 ) 预测项目网络的发展,包括建筑企业的整合非实证 c 0 0 k 和h a n c h e “1 9 9 0 )提出将合作伙伴作为未来的合同战略非实证 ( 资料来源:l ih ,c h e n gw l ,l o v ep p a n n e r i n gr e s e a r c hi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j 】e n g i n c e r i n g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m lm a n a g e m e n t ,2 0 0 0 :7 ( 1 ) :7 6 9 2 ) 是在研究合作伙伴相关议题时最常见的定量研究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3 页 2 2 论文相关定义 通过以上对研究文献的回顾可知,工程项目合作伙伴有着多种定义与应 用模式。k o r a l a t n 和d i k b a s ( 2 0 0 2 ) 认为工程项目合作伙伴的应用是一个逐步 演进的过程:一些企业组织最早通过建立非正式的合作关系,最后逐渐形成 正式的合作机制;而以项目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可能向战略合作伙伴关 系发展。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探求合作伙伴的适用条件,并建立关于合作伙伴模式 适用性的评估体系。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除非特别指明,合作伙伴均被认 为是一种独特的工程项目交付模式,即“在项目开始实施时设计的管理模式, 它建立在组织间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并且应用了独特的管理工具和技术,例 如设立工作研讨会,伙伴宣言,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持续改进技术” ( b a y r a m o g l u ,2 0 0 0 ) 。并且如未特别注明,论文中提及的“合作伙伴”、“工 程合作伙伴”均指的是“工程项目合作伙伴”。 论文研究的范围界定于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和建设准备阶段,此时工程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项目交付过程一般不再考虑是否可行,而聚焦 于以什么方式进行交付,如图2 3 所示。 口口团固口口 图2 3 论文研究范围 2 3 和论文主题相关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 2 0 0 5 ) ,在笔者所搜寻的文献中还没有直接针对合作伙伴模 式更加适合应用在何种情形之下的研究,也没发现对合作伙伴适用性进行评 估的体系,但是很多关于探索影响合作伙伴成功应用因素和说明合作伙伴取 得更大利益的文献无疑对此问题有着巨大的参考意义。下面将他们的重要贡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 5 页 生的“悖德”行为。而采用合作伙伴对业主带来的最明显利益分别是:减少 了传统模式下与承包商之间的“敌对”关系,增加了对工程项目的满意度, 减少了项目风险以及促进了组织间的相互理解。最早应用合作伙伴对大批工 程项目进行建造的美国军方公司则认为,合作伙伴最适合应用于工期约束紧 迫的项目( u s a c e ,1 9 9 2 ) 。 l a z a r ( 1 9 9 7 ) 的研究发现业主应用合作伙伴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里,业主对于合作伙伴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出于对传统建造模 式的失望,试图尝试一些创新的方法。在第二个阶段里,业主对于合作伙伴 模式的应用,是为了取得项目质量、进度、费用以及对建造过程满意等指标 上的实际利益。 应用合作伙伴模式不仅需要考虑项目参与组织的目标,还必须评估项目 参与组织的能力。如果业主本身对建筑工程熟悉,将会有利于合作伙伴的建 立,并可能因此而节省聘请独立第三方组织进行协调的费用( s c h u l t z a l 和 u n r u b ,1 9 9 6 ) 。s c o n ( 2 0 0 1 ) 认为参与合作伙伴的组织应该具备独特的竞争力。 对于承包商来说,独特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而对于业 主来说,除了保障项目的资金供给外,在特定的环境中还会发挥对外联系的 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从组织维度评估工程合作伙伴的适用性可以归纳为两类 因素:个体组织的利益目标以及个体组织的能力。每一类因素下又有若干指 标进行具体度量,诸如增加利润、缩短工期等因素可以用客观数据进行直接 测度,而组织的能力等因素还必须进一步分解为其它可观测指标或再用主观 的测度方法进行评估,表2 3 总结了从组织维度评估工程合作伙伴适用性的 因素,具体的测度方法将在后面的研究中进行详细说明。 表2 3 评估工程合作伙伴适用性的因素( 组织维度) 评估对象组成合作伙伴的个体组织( 业主、承包商、咨询工程师、物料供应商等) 评估因素个体组织的目标、个体组织的能力 评估指标节约费用、加快进度、减少矛盾、业主是否具备相关知识 评估方法 客观测度主观测度 2 3 2 方法维度 众多研究表明,合作伙伴组织之间的信任、共识等兼容性变量是影响其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7 页 织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新近的研究关注于日常运作机制对合作组织之间信磊墟吲: 塞g f g 至目l ! :;咿封劐逋遗季嘎j 的转化再辅出到步f 界蔡蠹:的外部能量衮携艇 燕! 塑翅甄酗醛墅蒌茹;罂首抬据管蹦,嘏巅强犁剽甄;爆剖黑必幔嗖妻璃 滞暖噬。霞髂靼醛舅艴弱犍聊琵弛姐叫嚣驰翻引甄孤裂型截鸯j 矽r 囊1 矗蹦i i i 蠹亭成联盟。 g r a n t ( 1 9 9 5 ) 从资源学说出发,认为企业拥有实体性资源和非实体性资 源,实体性资源包括实物资源和金融资源,非实体资源包括技术、人力资源、 管理技巧和声望。因此,这里将联盟进行内外交换的能量形式归纳为信息能、 资金能和物能。具体来说,信息能包括专利技术、声誉、研发能力以及社会 的认可等不能以实物形式呈现的能量,还包括企业组织对客观事物的价值评 估能力;物能是指企业的产品、生产设备、销售渠道等可以以实物形式呈现 的能量,而资金能是由于企业的特性从物能中抽离出来的,一般表现为企业 的流动瓷金。上述三种形式的能量共同确定了联盟及其中组织的状态,并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市场部分相互转化。 假设联盟是由打个企业组成,分别记为j 卢1 力。定义 时刻联盟的总 能量为巨,畔堋式鹉苡胛锬埽副硎 第2 4 页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j 个企业的能量,联盟总能量与信息能、资金能和物能的集合成递增关系, 以口表示不同形式能量和联盟总能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则联盟的能量模型可 表示为 e = :口 ,) ( 3 _ 1 ) 越 0 同时,联盟一般是由一系列业已存在的个体组织构成,因此初始状态的 能量大于o 。联盟的状态可以通过笛卡尔乘积描述为三维空间e ( q ) ,如图 3 3 所示。 互( q ) 2 e 一。,e - 。 。,。 。,。 ( 3 2 ) 流动资金 有价证券 一般等价物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 1 页 但是已有的大部分理论和实证研究都集中在从方法维度提出提高合作伙 伴成功应用的效率。t h o m a s 等人( 2 0 0 2 ) 在澳大利亚的实证研究发现,承包 商认为一些特定项目由于财务和时间上的限制,并不适合采用合作伙伴模式 进行工程交付。因此,要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评估合作伙伴模式的适用性,还 必须综合项目和组织维度的因素。然而,由于上述项目和个体组织维度进行 评估的观点基本都是从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得来,这些观点零散且缺乏理论分 析与实证研究的支撑。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已有的从项目和个体组织维度衍 生出的评估因素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对合作伙伴成功应用的影响,以及这些因 素应该用哪些指标去度量。 3 2 评估因素的拓展 如前所述,对工程合作伙伴模式的适用性进行系统评估应该包含组织、方 法和项目三个维度。由于组织和项目维度下的因素大多来自于学者或专家的 个人经验,因此这些维度的因素仍然不是十分完整,还要对评估因素进行进 一步拓展。合作伙伴模式实际上是联盟在工程项目中应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 一,因此从联盟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工程合作伙伴模式进行分析,有利于完善 补充评估其适用性的相关学说。 3 2 1 联盟相关理论比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联盟成为近年来 各个行业中倍受关注的组织形式。如同个体的企业组织有着一定的生命周期, 企业联盟也有其产生、成长、成熟以至解体的全生命过程。目前对于企业联 盟的形成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曾楚宏等学者( 2 0 0 4 ) 认为关于企业联盟形 成的研究主要是以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资源理论为理论 基础:日本学者长谷信川次通过建立收益矩阵来比较建立与不建立联盟的影 响,从而说明企业建立联盟的战略优势。委托代理理论是交易费用学说下的 一个重要概念,该理论认为企业建立联盟的原因在于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从 波特建立的竞争战略理论出发,企业组建联盟是为了获得竞争战略上的优势。 而资源理论则认为企业组建联盟是为了获取其它企业的资源或者保留和发展 自身的资源。同时,对于企业联盟生命周期稳定和延续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为强调联盟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持续的创新,符 第2 6 页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出现亏损就表现为联盟输出的能量大于输入能量,同理联盟的输出总能量也 可能等于外界的输入总能量,但只有当有且至少有一种形式的能量输出在数 值或形态上与外界相应的能量输入不同时,联盟系统与外界系统的能量交换 才可能发生,同时企业联盟用于交换的能量不能超过自身拥有的相应能量。 企业联盟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会以不同比例转化为信息能、资金能与物能。 根据共生系统理论( 廖成林和孙洪杰,2 0 0 3 ) ,这三种能量的协调增长才有利 于联盟系统的稳定发展。不同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