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培训教程(ppt 288页)_第1页
基础会计学培训教程(ppt 288页)_第2页
基础会计学培训教程(ppt 288页)_第3页
基础会计学培训教程(ppt 288页)_第4页
基础会计学培训教程(ppt 28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会计学,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会计学的入门课程;会计学及相关经济学科基础课程;谋生手段之一。,教学内容及重点:(共52课时),第一章总论(4课时)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6课时)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3课时)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6课时)第五章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15课时)第六章账户的分类(自学)第七章成本计算(自学)第八章会计凭证(4课时)第九章会计账簿(4课时)第十章财产清查(4课时)第十一章财务会计报告(2课时)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4课时)第十三章会计工作的管理与组织(自学),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特点;明确会计的职能、任务、作用及内容;熟悉会计的定义,会计学及其体系;掌握会计核算方法。重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难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1.ppt第二节会计的含义1.2.ppt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3.ppt第四节会计的任务及作用1.4.ppt第五节会计的方法1.5.ppt,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是伴随人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1.人类生产实践产生会计: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管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2.会计受社会环境影响:“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陈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等。,二、会计的发展,(一)我国会计发展过程1.西周时代: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会,总和计算,岁会;计,零星计算,月计。2.唐宋时期:“四柱清册”的出现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3.明清时期:“龙门账”,将经济事项科学地分为进、缴、存、该,其关系为:进缴=存该进缴表合龙门存该表,4.民国时期:20世纪初期,从日本引进西方会计思想;20世纪30年代,现代企业组织已有一定规模,中式会计与西方会计并存。5.新中国会计发展:(1)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2)20世纪8、90年代:学习美国;(3)21世纪:会计国际化。,(二)西方会计发展1.古印度:公社“记账员”;2.意大利:12.13世纪形成“借贷记账法”,1494年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第一个里程碑)3.英国:18、19世纪现代企业出现,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性专门职业和通用的商业语言。(第二个里程碑)4.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三个里程碑),(三)会计阶段1.古代会计:远古至13世纪;2.近代会计:13、14世纪20世纪50年代;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按性质:官厅会计(政府会计)庄园会计(企业会计),第二节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概念(一)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北派:杨纪琬、阎达五)(二)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南派:葛家澍、余绪缨)(三)通用定义:P7(四)其他:艺术论、工具论。,二、会计学及其分支(一)会计学应用性、实践性(二)学科体系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其他专业会计,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一)反映(核算)职能:货币计量、反映过去、连续全面。(二)监督(控制)职能:强制性、连续性、完整性。(三)其他职能: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反映职能是前提、基础;监督职能是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二、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目标的含义: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二)受托责任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经营者会计(第三者)注册会计师(三)决策有用观:会计信息使用者(四)新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一、会计的任务(一)维护财经纪律(二)加强经营管理(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二、会计的作用取决两个重要因素:外部社会、企业内部。,第五节会计的方法,一、概述会计的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七种方法。,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涵义内容和特点;理解、掌握会计等式及相互转化形式;使学生明确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重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难点:会计要素,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对象2.1.ppt第二节会计要素2.2.ppt第三节会计等式2.3.ppt,第一节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就是会计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资金运动基本形态:资金投入(筹集)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一、制造业会计对象(资金的运动),二、流通业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三、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第二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资产负债财务状况要素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经营成果要素费用,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特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3.资产的分类,(1)流动资产: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和存货等。(2)长期投资:持有一年以上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3)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型态的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4)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可辨认、不可辨认)(5)其他资产: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银行冻结财产、诉讼中的财产等。,(二)负债,1.概念: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特征: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是基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3.负债的分类(1)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等。(2)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不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及预收账款预收款项预提费用应交税金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三)所有者权益,1.概念:是指所有者在企业中所享有的经济利益。它在数量上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净资产、剩余权益)2.特征:无须偿还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可分享企业利润,3.所有者权益分类,(1)实收资本(股本):资本金,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2)资本公积:是资本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包括资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本折算差额等。又称准资本。(3)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4)未分配利润:企业未作分配的净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留存收益,前者为拨定用途,后者为未拨定用途。,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部分),资本公积(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资本增值,如接受捐赠),盈余公积(从实现的利润中留存企业部分),未分配利润(已经实现但尚未分配的利润),所有者权益,利润,(四)收入,1.概念: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特征: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将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人,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3.收入的分类广义的收入还包括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狭义收入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所占比重大,比较稳定的收入。主、副营业务可以转换。,补贴收入,营业收入,(五)费用,1.概念: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也属于费用范畴,应当在产品销售收入确认时,计如入当期损益。2.特征: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将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3.费用的分类生产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间接费用营业费用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等。,主营业务成本等,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费用,期间费用,(六)利润,1.概念:是指企业在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分。2.分类: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税金减期间费用。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损失),营业外收支出净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使会计确认和计量有了具体对象,为分类核算提供基础为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提供了依据为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第三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也称会计平衡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等。即:资产=权益,所有者权益,(二)收入费用利润该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利润表等式。,(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该等式说明在企业经营期间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期末结转损益(利润)后,该等式又还原为“资产=负债+所有者”。,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2.资产与负债同增;3.资产与负债同减;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5.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6.负债内部一增一减;7.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8.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两种情况)问题:企业资产被盗,会计等式平衡吗?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假设概念,内容;了解会计核算原则;掌握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内容。重点: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难点: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第一节会计假设3.1.ppt第二节会计原则3.2.ppt第三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3.3.ppt,第一节会计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具有一定资金、进行独立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进行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它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币值不变;记账本位币:人民币,第二节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体现总体性要求原则: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一贯性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际成本、两类支出体现会计修正型惯例原则:稳健性重要性,第三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一、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制,它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和付出的款项,不论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本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和付出款项,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但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P49,二、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简称应计制,是指企业按收入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P50,三、两者比较,(一)收付实现制:核算手续简单,强调财务状况的切实性;不利于评价各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缺乏可比性。主要适用行政、事业单位。(二)权责发生制:能正确确认各期的收入于费用,有利于反映各会计期间经营成果;核算比较复杂。主要适用于企业。P51,五种情况:(一)现收现付(二)预收款(三)预付款(四)应收款(五)应付款,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掌握账户的基本分类和各类账户的性质;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内容。重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借贷记账法难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第一节会计科目和账户4.1.ppt第二节复式记账原理4.2.ppt第三节借贷记账法4.3.ppt第四节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4.4.ppt,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及设置原则1.概念: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系统、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设置会计账户,核算经济业务的需要,3.设置原则: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既适应需要又相对稳定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会计科目应简明、适用,(二)会计科目的级次,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项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等)。根据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2.明细分类科目(二、三级科目):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形成的项目(如“应收账款海宏公司”等)。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3.会计科目目录:P55,二、账户,(一)账户的概念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联系: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因此,会计科目的内容与分类方法决定了账户的内容和分类方法,它们都被用来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区别: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没有一定的结构,而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账户则是登记账簿这种专门方法的前提条件和环节。,(三)账户的基本结构,1.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总账(三栏式)会计科目:原材料20年凭证借种类摘要借方贷方或余额月日号数贷31月初余额借300001转1甲材料入库10000借400002转2发出甲材料5000借35000(以下略)331本月合计5000035000借45000,账户的基本结构,2.账户的简化结构(T形账户):,左方(账户名称)右方在账户中用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登记减少数,要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的性质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来决定。,原材料,3.账户金额四要素:,(四)账户的设置,1.资产类账户:2.负债类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4.收入类账户:5.费用类账户:6.利润账户:也可以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等五类账户。,第二节复式记账法原理,一、记账方法概述(一)记账方法的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按照一定的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计量单位,借助于文字和数字记录所发生经济业务的一种技术方法。即将客观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所采用的方法。,二、记账方法的种类,1.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的不足:1)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各个账户之间没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不能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3)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2.复式记账法(1)概念: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2)理论基础: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资金运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起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会计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的变化。运用会计的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方面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的优点:1)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系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可以清晰地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3)账户记录使全部账户左右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自动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不足:记账较为复杂。,第三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是指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产生于12、13世纪的意大利。是各国通用商业语言。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借方(左方)贷方(右方),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账户结构: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一)资产类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期末借余=期初借余+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权益类账户期末贷余=期初贷余+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三)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四)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借(如“主营业务收入”)贷减少额增加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收人类账户,(五)利润类账户的结构,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增加借:减少贷:减少贷:增加,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账户登记方向。借贷必相等账户登记金额。,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一)会计分录的含义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二)会计分录的编制,1.编制思路:,2.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3.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分录:,4.会计分录的种类:,(1)简单分录:“一借一贷”。(2)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和“多借多贷”。,(三)账户对应关系与对应账户1.账户对应关系: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系。2.对应账户: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注意:不是所有账户之间都存在对应关系。,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试算平衡的含义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技术方法。(二)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1.发生额平衡法:,2.余额平衡法:,3.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三段平衡。注意:不平衡则记账存在问题;但平衡不表示记账没有问题。,第四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含义1.总分类账户: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2.明细分类账户: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1.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统驭作用;明细账则对其所隶属的总账起辅助作用。2.相互配合的关系。核算内容相同,它们提供的核算资料相互补充。,原材料原材料甲材料6200012000原材料乙材料原材料丙材料4000010000,总括登记,详细登记,二、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衡登记,(一)平行登记的含义经济业务发生后,既在有关的总账账户进行登记,又要同时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以相同的方向、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做法。(二)平行登记的要点1.登记时间相同(同一会计期间)2.登记方向一致3.登记金额相等4.登记依据相同,实例见教材P77-83注意:常见账户明细账户的设置。,第五章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掌握企业筹集资金、供应采购、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掌握成本计算以及净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核算。重点:供应采购、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难点:生产过程和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核算,第一节主要经济业务概述5.1.ppt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5.2.ppt第三节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5.3.ppt第四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5.4.ppt第五节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5.5.ppt第六节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5.6.ppt,第一节主要经济业务概述,综上所述,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包括:1.资金筹集业务;2.供应过程业务;3.生产过程业务;4.销售过程业务;5.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生产过程,供应过程,销售过程,资金筹集业务,储备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财务成果计算与分配业务,材料采购业务,资金退出业务,设备购置业务,货币资金,投入资本,负债,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一、资金筹集的种类及特征(一)种类:所有者出资及增值留存(所有者权益)债权人借入(负债)(二)特征:1.权利不同;2.偿还期限不同;3.承担风险不同。,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一)核算的基本内容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所有者直接投入企业的,又称投入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留存在企业的,又称留存收益。本节主要介绍投入资本的核算。,(二)主要账户介绍,1.实收资本(股本)(1)含义:是指企业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2)账户结构:借实收资本(股本)贷减少发生额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注意:应按照投资人姓名设置明细账。,2.资本公积(1)含义:是指企业投资人出资额超过法定资本金的部分(资本溢价),以及接受捐赠、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等。与企业盈余无关的资本增值。(2)账户结构:借资本公积贷减少发生额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注意:是企业的准资本,可用于转增资本金。,(三)基本业务账务处理,例1,投资者用货币资金向企业投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702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7020例2,投资者用设备向企业投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150000贷:实收资本单位150000例3,投资者用商标权等向企业投资,一般难以直接确认其实际成本,应经专家评估确认,会计分录:借:无形资产5000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50000,例4,利和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代为发行普通股6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每股6.5元,发行手续费为发行收入的2%,公司实际收到存款382200000元。借:银行存款382200000贷:股本60000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22200000例5,利和公司以资本公积200000元转增资本金。借:资本公积200000贷:股本200000,三、负债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一)核算的基本内容企业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到的资金形成企业的债务,它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一年内偿还)和长期负债。本节主要介绍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的核算。,(二)主要账户介绍,1.短期借款(1)含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金额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项借款。(2)账户结构:借短期借款贷借款的偿还(减少)借款的取得(增加)期末余额:结余额,2.长期借款(1)含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2)账户结构:借长期借款贷借款本息的偿还(减少)借款的取得(增加)计提利息期末余额:尚未偿还的本息,3.财务费用(1)含义: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核算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借款手续费等。(2)账户结构:借财务费用贷利息支出存款利息收入手续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注意: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三)基本业务账务处理,例1,2003年6月,利和股份有限公司向银行借入6个月期借款20万元,用于日常经营用,款项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200000贷:短期借款200000例2,2003年12月,利和股份有限公司向银行借入3年期借款50万元,用于购建厂房,款项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500000贷:长期借款500000,例3,2003年8月,利和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短期借款利息600元。借:财务费用600贷:银行存款600例4,2003年12月,利和股份有限公司归还短期借款20万。借:短期借款2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例5,甲公司向银行借入100000元,期限为6个月的短期借款。银行按季收取利息。假定每月利息300元。试做1.2.3月份的会计分录。1.一月份:借:银行存款100000贷:短期借款100000借:财务费用300贷:应付利息3002.二月份:借:财务费用300贷:应付利息3003.三月份:借:财务费用300应付利息600贷:银行存款900,第三节供应过程的核算,一、供应过程核算的基本内容供应过程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供、产、销的第一个环节。它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过程,主要包括准备劳动资料即购建固定资产和准备劳动对象即购买原材料等。,二、固定资产购置的核算,(一)固定资产的含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期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和运输工具等。(生产经营用)非生产经营用: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2年以上。(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一般包括买价、税金、保险费、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三)主要账户介绍,1.固定资产(1)含义:该账户的性质属于资产类,用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2)账户结构:借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的取得固定资产的退出期末余额:原价,注意:固定资产使用发生的磨损价值不在本账户中反映。(累计折旧、净值),2.在建工程(1)含义:该账户的性质属于资产类,用来核算企业为进行固定资产建设、安装、技术改造及大修理等工程而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安装设备的价值),并据以计算工程成本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在建工程贷工程成本支出工程完工转出期末余额:未完工工程,(四)基本业务账务处理例1,利和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买价125000元,增值税21250(17%)元,包装运杂费2000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付讫,设备当即投入使用。借:固定资产148250贷:银行存款148250例2,上述设备若需要安装,企业另以银行存款3000元支付安装费。(1)设备交付安装时:借:在建工程148250贷:银行存款148250,(2)支付安装费时:借:在建工程3000贷:银行存款3000(3)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借:固定资产151250贷:在建工程151250注意:“在建工程”账户记录的变化。,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一)原材料核算的基本内容1.货款的结算2.材料的入库3.采购成本的计算,买价(发票价格)运杂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有关税金(关税等)其他费用(大宗市内运费),注意: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不计入采购成本。,现金结算、银行结算(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二)采购过程主要账户的设置,1.物资采购(1)含义: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公司购入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据以计算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2)账户结构:,借物资采购贷买价结转已入库采购费用材料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途材料,2.原材料(1)含义: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公司各种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及期末结存情况的。(2)账户结构:借原材料贷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期末余额:库存材料成本,注意:“原材料”账户应按材料品种设明细账。,3.应付账款(1)含义:该账户属负债类,核算公司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应付账款贷偿还应付单位款项应付供应单位款项(减少)(增加)期末余额:尚未偿还的应付款,注意:该账户应按供应商设明细账。,4.预付账款(1)含义:该账户属于资产类,用来核算企业按合同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购料款而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权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预付账款贷预付供应单位款项冲销预付供应单位款项(增加)(减少)期末余额:尚未结算的预付款,注意:该账户应按供应商设明细账。,5.应付票据(1)含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用来核算企业单位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购买材料物资等而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应付票据贷到期应付票据的减少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不论是否已经付款)(增加)期末余额:尚未到期的汇票,6.应交税费(1)含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用来核算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款的计算与实际交纳情况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应交税费贷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计算出应交未交的税金(增值税的进项税金)(增值税的销项税金)期末余额:期末余额:多交的税金未交的税金,可以按税种分别设明细账:应交增值税、应交所得税等。,增值税是对货物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例如:货物进价10000元,售价20000元。应交增值税(2000010000)171700元实际计算时分进货与销货分别计算:进货时:10000(进价)171700元售货时:20000(售价)173400元当期应交增值税340017001700元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则可以带入下期抵扣。,(三)主要业务账务处理(按实际成本法核算),利和股份有限公司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3日向友谊工厂购进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存款支付:其中,甲材料12吨150元,计货款1800元,增值税306元,乙材料400公斤20元,货款8000元,增值税1440元。借:材料采购甲材料1800乙材料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46贷:银行存款11546,2.4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批材料的仓库储运费,其中甲材料应付316元,乙材料应付138元。(共同性费用:可以按重量或金额比例分摊)借:材料采购甲材料316乙材料138贷:银行存款45434日,开出转帐支票一张,金额372元,支付上批材料的运输费,其中甲360元、乙12元。借:材料采购甲材料360乙材料12贷:银行存款372,共同受益间接采购费用的分配:分配率=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之和(买价或重量等)某种材料应分配共同性费用额=该种材料分配标准分配率,421日,向红星工厂购进乙材料22公斤,18元,买价3600元,税率17%,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尚在运输途中。借:材料采购乙材料3600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612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4212,5.22日,银行存款180元,现金20元分别支付上述乙材料的运费和搬运费。借:材料采购乙材料200贷:库存现金20银行存款1806.25日乙材料运抵仓库,月底,结转材料入库数。借:原材料甲材料2476乙材料1195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2476乙材料11950,上述6例为企业采购的基本业务。7.利和公司签发并承兑一张商业汇票购入丙材料,该批材料的含税总价为418860元,税率17%。含税价款=货款+增值税税额=货款+货款17%=货款(1+17%)货款(不含税价款)=含税价款/(1+17%)借:材料采购丙材料35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860贷:应付票据418860若日后利和公司偿付该票据,则会计分录为:借:应付票据418860贷:银行存款418860,8.利和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用银行存款预付给胜利工厂订货款180000元。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8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9.利和公司收到胜利工厂发来、已预付货款的丁材料,货款420000元,税款71400元,胜利工厂代垫运杂费5000元。借:材料采购丁材料42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1400贷:预付账款胜利工厂49640010.利和公司以银行存款补付余款316400元。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316400贷:银行存款316400丁材料入库分录略。,第四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一、生产过程核算的基本内容企业生产过程是价值消耗的过程,也是产品价值形成的过程,因此,其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有关成本核算的几个基本概念:1.生产费用和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与时期相关)生产成本:指分配到一定种类产品上的生产费用。(与产品相关)注意:在一般情况下,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并不等于当期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2.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能直接记入产品成本的耗费。间接费用:不能直接记入产品成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而发生的耗费。(一般需归集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注意:管理费用为期间费用,不计入成本。某产品的直接费用+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制造成本)之所以称“制造成本”,是因为费用发生地为制造环节,即生产车间或分厂。,3.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成本计算对象:指费用的承担者。成本项目:指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的项目。一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的各种材料消耗。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津贴、补贴等(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二)生产费用流程图,注意: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计入当期损益。,二、生产过程主要账户,1.生产成本(1)含义: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公司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提供劳务、自制半成品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确定产品成本。(2)账户结构:借生产成本贷直接材料费完工转出产品成本直接人工费转入的制造费用期末余额:在产品成本(未完工),注意:该账户可以按产品种类或类别来设明细账。,2.制造费用(1)含义: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公司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2)账户结构:借制造费用贷,归集车间范围内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期末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注意:该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3.管理费用(1)含义: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核算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折旧费、工会经费、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等。(2)账户结构:借管理费用贷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注意:该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4.营业费用(1)含义: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核算公司销售商品等业务时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广告费、展览费及专设销售机构费用等。(2)账户结构:借营业费用贷发生的各项营业费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费用,注意:该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5.应付职工薪酬(1)含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公司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2)账户结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实际支付给职工月末计算分配的工资额的工资额期末余额:期末余额:多发的工资额应付未付的工资额,6.应付福利费(取消了,相关内容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1)含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公司根据国家规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14%)提取的福利费。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支付职工的医疗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其他福利费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等。(2)账户结构:借应付福利费贷使用数计提数期末余额:已计提未用数,注意:该帐户是负债类,而不是费用类账户。,7.待摊费用(1)含义:该账户属于资产类,是用来核算企业预先付款,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种费用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待摊费用贷预先支付的款项应计入本期成本或损益的费用(分期摊销)期末余额:尚未摊销的费用,注意:支付在先,分摊在后。,8.预提费用(1)含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用来核算企业预先提取计入各期成本或损益,以后实际支付款项的费用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预提费用贷以后实际支付数预先提取计提数(各期)期末余额:已预提未支付的费用,注意:分摊在先,支付在后。,9.累计折旧(1)含义:该账户属于资产类,用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因使用磨损而减少的价值。(2)账户结构: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折旧数减少(退出注销)(增加)期末余额:累计折旧额,注意:资产类账户,但余额在贷方。它是固定资产的抵减账户,两者差额为固定资产净值。,10.库存商品(1)含义:该账户属于资产类,用来核算公司已完工入库并可供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的账户。(2)账户结构:借库存商品贷完工入库产品结转的已销售发出的生产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期末余额:库存商品的成本,注意:该账户应按产品名称设明细账。,三、生产过程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一)材料费用的核算领料单发料凭证汇总表注意:领料地点与用途,2003年12月,利和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生产加工业务如下:1.仓库发出材料一批,材料领用情况如下:生产A产品领用甲、乙材料,材料共计4290元,生产B产品领用甲、丙材料,材料共计11675元,车间和厂部行政管理部门分别领用甲材料,价款各是1575元和945元。经计算,材料耗用情况是:甲材料共耗用380件,计11970元,乙材料共耗用200公斤,计1140元,丙材料共耗用500公斤,计5375元。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A产品4290B产品11675制造费用1575管理费用945贷:原材料甲材料11970乙材料1140丙材料5375,(二)人工费的核算生产工人: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制造费用厂部、公司等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费用工程人员:在建工程医务等福利人员:应付福利费,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18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6000元,生产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9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元,厂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6000B产品9000制造费用1000管理费用2000贷:应付工资18000,3.利和公司开出现金支票,提取现金18000元,准备发工资。借:库存现金18000贷:银行存款180004.利和公司用现金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18000贷:库存现金18000,注意:应付工资与实发工资不同。上例若利和公司代企业职工交纳社会养老保险3000元(个人负担部分)。(只需提现15000元。)工资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18000(代扣时)贷:库存现金15000其他应付款3000公司交纳时:借:其他应付款3000贷:银行存款3000或代垫时: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交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收款,5.公司按职工工资的14%计提福利费。借:生产成本A产品840B产品1260制造费用140管理费用280贷:应付职工薪酬2520注意:医务等福利人员福利费计入“管理费用。”,(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注意:制造费用的内容;制造费用的归集“T”形账户;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6.利和公司用银行存款12000元预付明年报刊费。借:待摊费用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04年1-12月,每月月末摊销时:借:管理费用1000贷:待摊费用10007.月末摊销由本月负担的,已于年初支付的生产设备租金2000元。借:制造费用2000贷:待摊费用2000,8.公司于月末计提生产设备修理费800元。借:制造费用800贷:预提费用800以后修理时(使用时):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9.月末计提短期借款利息300元。借:财务费用300元贷:预提费用30010.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1000元,已预提900元。借:预提费用900财务费用100贷:银行存款1000,11.月末计提当月固定资产折旧费1600元,其中:车间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600元。借:制造费用1000管理费用600贷:累积折旧160012.公司用银行存款4000元支付日常办公费5000元,其中:车间2485元,行政管理部门2515元。借:制造费用2485管理费用2515贷:银行存款5000,13.月末归集分配制造费用9000元。按当月A、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当期制造费用之和,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之和(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当期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9000(6000+9000)=0.6A产品分配额=0.66000=3600元B产品分配额=0.69000=5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