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项目设计内容备 注课时第 1 课时课 型讲读课文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态度与情感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重点熟读、背诵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教学手段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以及其蕴含的深刻情感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2.运用抢答的形式,简介作者:在黑板上写出曹操、李白、王安石、杜甫四位诗人的姓名。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述中抢答。 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李白) 他,曾是宋朝的一个臣相,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临川人。我们在上一个单元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王安石) 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我们学过的诗有舂夜喜雨绝句(杜甫) 曹操由学生点评,要肯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积累,踊跃作答。2、了解写作背景激发兴趣,导出新知初读课文1.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1、掌握作者。课前收集信息,一位代表发言 2、朗读课文,弄清课文文章思路。 举手发表意见。巩固基础弄清文章脉络研读课文一、 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题解:王昌龄是他曾因不拘生活小节,两次被贬,天宝年间他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听到他的不幸遭遇,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方向,写下这首诗寄给他。2.了解作者: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3.精读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明确:首句写景兼写时令。写景则专取杨花,寓意为“漂泊无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这种写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谪一事的悲哀和同情。第二句直书原因“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即雄溪、樠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这两句虽然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白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教师提问:我要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着风伴随您奔赴到夜郎之西。朋友远去,不是应该亲自相送吗?为什么李白要让明月相送呢?)明确:一去久别,论朋友情意本当相送,无奈相隔千山万水,无以为力,只好相托与高悬穹宇的明月伴送,一直送你到被贬谪之地。一时间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李白的化身,一直在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流徙于贬谪地。 4.小结:第一句以起兴开篇,点明时令,融情入景;第二句叙事,用跋涉五溪简述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第三四句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友人奔赴远方。5.主题:这首诗写在暮春时节闻听友人被贬远离时,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6.名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赏析:运用拟人手法,要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被贬的朋友。这一 奇特的想象,既包含着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将相思情意托付同照两地的明月带给对方,又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真挚友情的深情歌咏,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四、赏析登飞来峰1.题解: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浙江杭州的灵隐山上。相传可以看到沧海日出。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鄞(yn)县任上所作。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王安石登上飞来峰,踌躇满志的写下了这首热情洋溢,富有气魄的诗章。抒发自己作为政治改革的豪情壮志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伟大抱负。2.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他勇于革新,不畏众议的精神。3.精读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释义: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塔的高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远望的双眼,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4.主题:诗歌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的情怀。5.名句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两句景、情、理交融。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重;抒情:云层再厚,困难重重,决不畏惧,穿云远望,抒发开阔之情;明理: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就能看得远”的道理。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并不为一时的艰难所忧虑。五、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1.题解: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朝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也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诗中抒写清晨游寺 后禅院的观感,抒发了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整首诗以“静”字贯之。2.了解作者: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与王昌龄同榜。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3.精读赏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解析:清晨时分,诗人登山入寺,旭日东升,照耀着高山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之地为“丛林”,“高”字体现出诗人的称颂之意,此联既点题,又点明了时间、地点,烘托出一个“静”的氛围。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解析:“曲径”已含“静”意,通往的又是幽深的后院,禅房则坐落在花丛树林的深处,这是何等的幽深静谧的环境。诗人惊叹、陶醉、艳羡之情跃然纸上。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解析:青山映着朝阳的色彩,使鸟儿欢跃不已,放声歌唱。幽谷清潭令人摈弃了尘世的喧嚣和世俗杂念。诗人以动写静,以鸟儿衬托山谷的幽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鸟儿人的情感。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此联承接上联,又递进一步,如此幽静的环境净化了人心,物我合一。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解析:“静”到了极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山静,林静,寺静,潭静,万物静,人心静,大自然和人世间的一切声响仿佛都沉寂了,只有这悠扬悦耳的佛音慰藉着人的心灵,引导人们进入清静愉悦的境界。4.主题:通过写游破山寺后禅院的观感,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抒发了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怀。5.名句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赏析:两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过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赏析诗人以动写静,以鸟儿衬托山谷的幽静,正所谓“鸟鸣山更幽”。这里写山写鸟,实则写人。诗人赋予鸟儿以人的感情,借助鸟儿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2. 通过研读课文,让学生领悟诗歌特点课堂小结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学会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同学之间相互品评,修改。培养语文能力作业抄写诗五首完成作业巩固知识板书设计 写景点时令飘零之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叙事表惊闻迁谪之远 同情与关切 抒情表牵挂情深意长 写景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铺垫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登飞来峰 志向远大 不畏云遮眼站得高、望的远 议论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哲理 首联:入古寺见高林点名时间,烘托气氛 颔联:踏幽静进禅房景物独特,幽深寂静 清幽脱俗题破山寺后禅院 颈联:悦鸟性空人心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墨模制作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洪山区潜水施工方案
- 【道法】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思考与行动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金堂市场咨询方案公示
- 虹口区营销公司注册方案
- 咨询公司方案评估流程
- 建筑方案设计服务保障书
- 外墙氟碳涂装施工方案
- 高中篮球节活动方案策划
- 建筑外立面方案设计合同
- GB/T 46084-2025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立体几何卷全解析【测试范围: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第十章】(上海专用)
- 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课 身边的算法 课件
- 2025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5课时)
- 2025年4月自考02204经济管理试题及答案
- 统战工作培训课件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