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讲散文类文本阅读,强者心态,缔造辉煌孙杨、宁泽涛2015年7月24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俄罗斯喀山开幕。8月2日晚中国运动员孙杨以3分42秒58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为中国队夺得第10金。这是本届世锦赛游泳比赛的首金,同时这也是孙杨自己的第六枚世锦赛金牌。8月6日凌晨,孙杨在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7分39秒96的成绩再度夺冠,取得了该项目世锦赛的三连冠;这天,宁泽涛则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他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84夺冠,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该项目世锦赛冠军的亚洲人!这让举国上下为之疯狂。,不论是对被禁过赛、背负舆论压力和伤病折磨的孙杨来说,还是对没有参加过世界性大赛的宁泽涛来说,2015年的喀山游泳世锦赛都充满了压力与挑战。但他们不仅有强者的实力,还有强者的心态,或顶住压力训练、蜕变,或化解压力轻松上阵,打破纪录。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若想脱颖而出,光有实力还不够,还得有孙杨、宁泽涛那样的自信、沉着与冷静,这样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栏目导航,研析考纲明确方向,触摸高考体验真题,综观考点把握规律,研析考纲明确方向,一、考点设置考纲中对散文阅读考查要求的表述和小说部分相同,主要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不同能力层面考查散文阅读的能力,其具体考点分解如下:1品味词语内含,理解句子含义。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语段作用。3赏析表现手法,鉴赏语言特色。4筛选概括内容,把握情感主旨。5赏析作品形象,品味形象作用。6挖掘作品意蕴,探究创作意图。,二、命题规律综观2015年各省区对散文的考查,命题特点有以下两点:1选材上选文除极个别是外国散文外,多数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且多为文质并佳、情理兼容的优秀作品。,2命题上题型稳定,设题角度稳中有变,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分析结构、概括主题;体会句子含意、品味词语内涵;欣赏形象、赏析内涵;分析文体特征、赏析表现手法;筛选概括内容、分析写作特色;挖掘作品意蕴、探究创作意图等。对于本考点的复习,我们建议,选取最为典型的试题,细加揣摩,弄清各类题型的答题规律,以期待取得以一当十的效果。又因为本考点属选考题,而且散文的难度远远高于小说或传记类阅读,一旦高考出现散文阅读,便应以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传记阅读为首选。,触摸高考体验真题,(201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纸上故乡邓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特殊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有误,原文体现的是对故乡的感激之情。E项,对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的作用表述有误。【答案】BE,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和鉴赏语言技巧的能力。作答时,要先紧扣题干中“精神层面的影响”在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答题区间在文中五、六两段,然后再进行概括即可。【答案】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3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内涵的能力。作答时,应该结合全文内容,围绕“我”与“故乡”的关系,联系“纸上”这一关键提示,表达“我”与故乡的联系以及“我”对故乡的理解与认识。【答案】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综观考点把握规律,如何阅读散文一、读要有“度”许多考生只读一遍就急于做题,甚至是囫囵吞枣读完后凭着印象去做题,这是做阅读题的大忌。对文章的理解越透彻,答题的准确率越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高考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读百遍”,如何把握“读”的“度”?我们认为,只要基本做到下面三点就可以答题了: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内容;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二、读要有“序”首先,看一遍全文,不是浏览,而是仔细阅读,从总体上理解文章。第二步是大体浏览一下题目,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条也是帮助理解把握全文的最好提示。第三步阅读的任务是“定位”,带着题目所给的问题再次阅读文本,给答题的有效区域准确定位。这一步阅读,是以段落为单位的,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推敲理解。,三、读要有“则”阅读理解题的设题点比较细小,需要仔细领会和核对。因此,现代文阅读,很多情况下是考我们的精读,尤其是对某一段某一节的深入理解。精读的原则基本表现在:点面结合,整体把握。既要利用对每一文段的理解来形成对整篇文章的总体把握,又要利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加强对每一文段的准确深入的理解。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四、读要有好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绝大多数文章的标题及副标题起到了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注意注释。它或提示写作背景,或揭示主要内容,或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