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栏目链接,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栏目链接,1多角度认识“中体西用”思想,(1)背景: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面临内外交困的形势。(2)含义: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各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3)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4)评价。积极:在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开阔人们视野、追求新知识方面有积极作用,其指导下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不敢突破夷夏之防,不能认识到西方文化中先进的民主政治思想,甚至利用其作为抵御改革潮流和学习西方的工具。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也限制了“西学”的发展,在巩固“中体”的同时也妨碍了“中体”的变革,所以这种思想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中国的问题,也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219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分析:可以从态度划分为排斥和接受,接受又可以分为有限接受,全盘接受;可以从不同阶级立场划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也可以从时间发展来划分。反应:地主阶级顽固派和洋务派持排斥态度,维护专制;农民阶级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体现出对民主缺乏认识,盲目排斥;资产阶级维新派有限接受,提出兴民权,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