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ppt_第1页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ppt_第2页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ppt_第3页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ppt_第4页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国际经济的作用,授课:涂晓今,教学资料: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稳定外需的6项政策措施2009年05月27日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月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扩大内需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而稳定外需对于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进而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今年以来,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振出口企业信心、保持中国出口竞争力产生了积极效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出口结构,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保持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稳定外需的项政策措施。(一)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亿美元。降低保险费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二)完善出口税收政策。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严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三)大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央安排资金支持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担保。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出口企业融资,抓紧实施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四)进一步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全面清理出口环节各项收费,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适时合理调整法定检验目录,将新列入法检目录或增补监管条件商品的过渡期延长至今年年底。(五)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完善征税和通关政策措施,便利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对于符合一定条件、以不作价设备出资设立法人企业的,可酌情免予补缴不作价设备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六)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以带动出口。年安排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亿美元。简化优买、优贷项目和资金审批程序。会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限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思考:1、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状况如何?2、你认为应如果解决我国外贸企业的所面临的困境?,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一、汇率及标价汇率的含义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种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被称为名义汇率。在西方经济文献中,除非特别加以说明,汇率往往系指名义汇率而言。汇率的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如:1美元6.83元人民币间接标价法如:1元人民币0.15美元,二、汇率制度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两种。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教学资料: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固定汇率(fixedexchangerate)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浮动汇率(floatingrate)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活动,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实行浮动汇率制有利于通过汇率的波动来调节经济,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尤其在中央银行的外汇与黄金储备不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实行浮动汇率制对经济较为有利,同时也能取缔非法的外汇黑市交易,但浮动汇率制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会加剧经济活动。什么是联系汇率制简单地讲就是货币A通过另外一种货币B和第三种货币C关联。假设人民币不能和欧元直接买卖,但是人民币可以直接买卖美元、而美元可以直接买卖欧元,则人民币可以通过美元计算前者和欧元的联系汇率。一国或地区流通的法定货币不是央行发行而是由独立的通货发行局发行。这种货币的发行有完全的资金保证,即必须有一个可以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按照事先预定的比价进行无条件的兑换。因此,联系汇率制的物质基础是外汇储备。联系汇率制是除货币联盟之外最严格的固定汇率形式。在一个运行良好的联系汇率制中,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均是固定的,而利率则与直接挂钩货币的利率相一致。目前,采取联系汇率制的国家和地区有与美元挂钩的香港、拉脱维亚等。,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假设外汇市场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进行人民元和美元的兑换活动,现用下图说明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以下采取间接标价法为例。,2、导致外汇供求曲线发生移动的一些实际因素商品购买、投资、投机等,图1,图2,3、均衡汇率的变动(以下采取间接标价法为例),应用举例:1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1)西方经济学理论是用均衡价格理论来解释汇率是如何决定的。也就是说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2)如果外汇的供求发生变化,则均衡的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四、购买力平价理论平价的概念在国际金融中,平价是指一国金融当局为其货币定的价值,常以黄金或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来表示。实行固定汇率国家的货币都有一个平价。购买力平价的出发点是,每一种货币在本国都有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根据所谓同一价格定律,即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因此,不同货币购买力的比率就购成了相互间汇率的基础。尽管货币的购买力难以衡量,但由于货币购买力与价格水平成反比,因此价格水平的变化就会导致汇率的升与贬。,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建立在诸如经济中的变化必须来自货币方面,不存在交易费用、关税等一系列假定条件基础上的。由于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完全满足,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短期汇率的波动。但这一理论给出了货币间兑换的实质,即购买力的比较。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被认为解释汇率应有的稳定趋势的一种理论,也被认为是解释长期汇率的一种理论。,教学资料:购买力平价理论1916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Cassel)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简称PPP理论)。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今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五、实际汇率实际汇率的概念实际汇率是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它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实际汇率被定义如下:,式中,e为实际汇率;P和Pf为别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E为名义汇率,教学资料:什么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实际汇率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即EPf/P(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即用外币表示的本币价格,Pf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实际汇率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应用举例:以人民币直接标价法,假设名义汇率1美元7元人民币为例则:,又假设:名义汇率为1美元7.7人民币,即人民币贬值10%。而国外一篮子相同商品价格为100美元,国内一篮子相同商品价格为700人民币。根据:则:表明:实际汇率上升,人民币实际贬值,中国产品竞争力上升。,或者:名义汇率为1美元7人民币不变。而国外一篮子相同商品价格为100美元,国内一篮子相同商品价格为630人民币,即国内价格P下降10。根据:则:同样表明:实际汇率上升,人民币实际贬值,中国产品竞争力上升。,分析与说明实际汇率(e)的上升,或者说本币实际贬值,意味着国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这意味着国内和国外的人很可能会把他们的商品购买支出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内生产的商品上,这通常被描述为该国自己产品竞争力上升。反之,当实际汇率(e)下降,或者说本币实际升值,意味着该国的商品变得相对昂贵,换言之,该国产品竞争力下降。,思考与应用:当前五大因素制约企业发展2008年11月15日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郭小兰、白洁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缺乏人才”和“缺乏创新能力”五大因素成为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该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在谈到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时,的经营者选择了“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经营者选择了“人工成本上升”,排在前两位。此外,企业经营者选择“资金紧张”、“缺乏人才”和“缺乏创新能力”的比重也较高,分别为、。,关于企业目前的物料采购价格和人工成本情况,调查显示,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物料采购价格上升;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人工成本上升。根据分析,物料成本的上升与全球性的大宗产品价格上升关系密切。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油价、电价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宗产品供应仍然紧张。截至今年月,由于石油、煤炭、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有增无减,导致成本明显上升。调查显示,认为石油供应紧张状况“更加严重”的企业经营者占,认为煤炭供应紧张状况“更加严重”的占,认为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更加严重”的占。在谈到“影响企业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时,企业经营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和“要素成本上升”是影响最大的两项因素,此外,“出口退税率下调”及“外需放缓”等也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当被问及“若未来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企业出口会产生多大的不利影响”时,认为“影响很大”和“影响较大”的企业经营者所占比重达到。,六、净出口函数以前的分析,我们始终假定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即净出口为外生变量,实际上,与消费和投资一样,净出口也是一个内生变量。净出口的概念净出口被定义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当出口大于进口时,即当净出口为正时,存在贸易顺差;反之,当出口小于进口时,即当净出口为负时,存在贸易逆差。,影响净出口的因素影响净出口的最重要因素是:汇率和国内收入即:nx=nx(e,y)汇率(e)对于出口,若实际汇率上升(直接标价法),则本国货币实际贬值,意味着国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得更加昂贵,这使本国商口的出口变得相对容易。一般来说,出口正向地受实际汇率影响。对于进口,若实际汇率上升,因国外的商品相于对国内商品变得更加昂贵,故使进口变得相对困难,从而,进口反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由于净出口为出口与进口之差,故一般地说:净出口正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一国的实际收入(y)进口与国民收入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是因为当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国民收入增加时,需要有更多的资源支撑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时就需要从国外进口较多的消费品、原材料、能源和机器设备,以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换言之,当国民收入增加时,在拉动产出增长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量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这必然导致进口的增加。反之,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较慢,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因而进口会相应减少。因此,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净出口函数根据上面得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三个结论,第一,本国国民收入Y的增加会导致进口(M)的增加,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净出口就会减少;反之,如果国民收入减少,净出口则会增加。第二,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本国出口(X)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就会增加;反之,如果外国国民收入减少,净出口则会减少;第三,汇率(e)的上升,即本币贬值会导致出口(X)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就会增加;反之,如果汇率下跌即本币升值,则会导致净出口减少。所以净出口函数为:nx=X0-y+ne或表示:,在净出口函数中,q为自发出口量,是边际进口倾向,n是nx对e的敏感性,它表示汇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净出口将会变动的数量。显然,净出口函数揭示了净出口与国民收入、实际汇率的内在联系。例如,假设净出口函数为:nx=X0-y+ne=5000-0.1y+1000e如果Y=60000亿元,e=1.0,则nx=0,这意味着进出口实现了平衡。如果e不变,Y增加了1000亿元,即Y=61000亿元,这时进口会增加,而净出口则会减少100亿元。即nx=-100亿元=(5000-0.161000+10001.0)如果Y不变,仍为60000亿元,实际汇率e上升至1.3,会使净出口上升300亿元。即nx=300亿元=(5000-0.160000+10001.3)由此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Y增加,会导致nx的减少;反之则会导致nx的增加。如果e上升,则会导致nx的增加;反之,则会导致nx的减少。,净出口函数可以用下图表示:,汇率上升或者说本国货币贬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变国际收支,取决于该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弹性和该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先看出口: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本国货币贬值(从而使出口商品便宜)所引起的商品出口增加的幅度才会大于外币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使外汇收入增加。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小,本国货币贬值所引起的出口增加幅度会小于本国货币贬值幅度,就只会使外汇收入减少。本币贬值出口商品便宜:如果出口商品价格弹性大(PQD)外汇收入增加,再看进口:本国货币贬值使进口减少,但如果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则货币贬值(从而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所引起的进口的减少幅度很小,这时外汇支出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本币贬值进国商品相对昂贵:如果进口商品价格弹性小(PQD)外汇支出增加因此,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这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这一结论首先由马歇尔提出,又经勒纳发挥,因此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与他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规则:是一个国家的任何交易活动,如果挣了外汇,就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记为贷方项目,并给一个正号(通常忽略不写出来)。反之,如果任何交易是支出外汇,则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项目,给一个负号。国际收支平衡表总体上由三部分组成: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及官方储备。具体结构内容如下表。,教学资料:经常账户第一种解释经常账户(CurrentAccount)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即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及服务贸易收支,即诸如旅游、银行及保险等各种服务的往来。经常账户不包含长期借贷和投资的资金流,这些均是资本账户上的项目。,第二种解释经常账户(CurrentAccount,或译为“经常项目”),是经常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经常账户(即“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相对,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贸易和服务而产生的资金流动。这一部分所以被看成是一种更加合理的资金流动。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是指贸易收支的总和(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减去进口),减去生产要素收入(例如利息和股息),然后减去转移支付(例如外国援助)。经常项目顺差(盈余)增加了一个国家相应金额的外国资本净额;经常项目逆差(赤字)则恰好相反。贸易收支是经常账户下典型的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贸易状况的变化是经常账户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对于那些少数的拥有大量海外资产和负债的国家,生产要素支付净额可能作用显著。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以及官方储备的变化一起,总和为零构成账户的定义。这个总和被称为国际收支。通常来说,官方储备的变化非常小,资本账户记录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andFinancialAccount)与经常账户相对,国际收支上本国与外国之间资本流动的记录,反映本国资产和负债状况的变动,包含贷款和投资相关的资本流动。投资项目包括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及证券投资(portfolioinvestment)。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特别提款权(SDR),会计学角度的资本账户资本账户是指用以核算和监督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留存收益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这类账户的贷方登记投入资本或留存收益的增加数;借方登记投入资本或留存收益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投入资本或留存收益的结存数额,属于资本账户的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账户。官方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官方储备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教学资料: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17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8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118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其中,资本项目净流入40亿,直接投资净流入60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出676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133亿美元。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2006年末,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2475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来源:国家外汇局),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8年6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我国200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2007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154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79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257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87亿美元。2007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214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697亿美元。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2007年末,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4619亿美元,达到15282亿美元。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分析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了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项目差额贷方借方一.经常项目1426,107,3951,725,893,2611,299,785,866A.货物和服务348,870,4561,581,713,1881,232,842,732a.货物360,682,0941,434,601,2411,073,919,146b.服务-11,811,638147,111,948158,923,586B.收益31,437,96091,614,87260,176,912C.经常转移45,798,97952,565,2016,766,222二.资本和金融项目18,964,877769,876,094750,911,218A.资本项目3,051,4483,319,886268,439B.金融项目15,913,429766,556,208750,642,7791.直接投资94,320,092163,053,96468,733,8722.证券投资42,660,06367,708,04525,047,9823.其它投资-121,066,726535,794,199656,860,925三.储备资产-418,978,4290418,978,429四.净误差与遗漏-26,093,843026,093,843,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J曲线效应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其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为什么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要经过一段时滞后才能反映出来呢?这是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后,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成本币后的支付将增加;凡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折成外币的收入将减少,换言之,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数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价格的上升。于是,贸易收支趋向恶化;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等周期的影响。至于进口方面,进口商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在短期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收支首先恶化。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待出口供给(这是主要的)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二、净资本流出函数在开放经济中,不仅经常项目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而且资本项目也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资本流入是指资本从国外流向国内,资本流出是指资本从国内流向国外。如果把资本流出与资本流入的差额定义为净资本流出(F),如果净资本流出F为负值,就是净资本流入。净资本流出的公式可用下式表示: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量,影响净资本流出或净资本流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如果一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资本就会从外国流入到国内,反之,如果一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资本则从国内流向国外。因此,净资本流出是外国利率和本国利率之差即相对利率的函数。假定这一函数是线性的,则有如下净资本流出的表达式:F=(rw-r)在上述净资本流出函数中,表示国家间资本流动的难易程度,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根据上式,如果外国的利率水平不变,国内利率水平越高,流出的资本就会越少;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即净资本流出即为负值,这时就会存在净资本流入。反之,如果国内利率水平不变,外国利率水平越高,流出的资本就越多;如果外国利率高于国内利率,即净资本流出即为正值,这时不存在净资本流入。可见,资本流出是国内利率的减函数。,净资本流出函数用图表示如下:,由图可知,当国内利率为r1时,净资本流出额为F1,当利率上升为r2时,净资本流出减少为F2。可见,净资本流出与利率是负相关的关系。,三、国际收支的平衡就国际收支本身来说,它的平衡包括经常项目的平衡和资本项目的平衡,但两个账户各自实现平衡的概率并不大,通常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更多的情况是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总是建立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者综合平衡的基础之上。如果略去经常项目中的转移支付,那么对外贸易的平衡即代表经常项目的平衡。若将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定义为国际收支差额,则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用BP即表示之,则有:BP=nx-F,经济学上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也称外部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BP=0时的状态,当BP=0时,故有净出口等于净资本流出,即:nx=FBP0,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BP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BP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思考与应用:国际收支的调整与官方储备国际收支无论是出现赤字还是出现盈余,都必须用官方储备帐户来调整。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当局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官方储备资产。官方储备资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弥补一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这是官方储备的主要作用。第二,抵消由于国际收支变化所形成的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当一国由于偶发因素或季节性因素而出现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困难时,政府就可以动用官方储备资产弥补赤字,而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紧缩经济的措施,从而使国内经济免受外部的影响。在一国国际收支呈现长期恶化的情况下,尽管用官方储备资产弥补赤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能够为该国的经济调整赢得时间,从而减少因采取紧急措施而付出的代价。,第三,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当一国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汇率波动剧烈时,货币当局就可以通过抛售外汇或收购外汇来平抑汇率。具体说,当一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或贬值较快时,货币当局就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从而减少官方储备资产来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反之,如果本币面临升值压力,货币当局则可以通过收购外汇,从而增加官方储备资产来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当然,官方储备的这种作用的发挥要以充分发达的外汇市场和本国货币的自由兑换为先决条件。第四,官方储备资产的多少也是一国金融实力的标志,并可以作为向外国借款的信用保证。,第三节IS-LM-BP模型,一、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将对外贸易引入宏观经济运行后,国民收入不仅决定于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和政府支出G,而且取决于净出口nx。这时,四部门经济即开放经济的收入恒等式即为Y=C+I+G+nx。由于nx是内生变量,有自己的函数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将净出口函数引进开放经济中的收入恒等式。在收入恒等式中引入净出口函数后,会改变前面章节中得到的均衡产出公式和乘数公式。,为简单起见,我们首先假定投资和政府支出一样,也为外生变量或自发需求。已知开放经济中的收入恒等式为Y=C+I+G+nx。把消费函数C=C0+Y,和未考虑汇率作用的净出口函数nx=X0-y代入恒等式,就可以得到开放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公式:,为简单起见,设上式中所有的自发需求均等于A,即C0+I+G+X0=A,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更为简单的开放经济的均衡产出公式:在上式中,1/(1-+)即为开放经济乘数。开放经济乘数所表示的意思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自发需求A每增加一个单位,国民收入Y的增加量将是增加的自发需求A的1/(1-+)倍。,我们在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中的均衡产出公式时,是略去了汇率的作用,并假定投资是外生变量、收入都是可支配收入(y=yD),实际上,投资也是内生变量,有自己的函数形式,即前面章节中给出的投资函数i=edr。如果将包括政府税收在内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包括汇率作用在内的进出口函数即y=+(yt)+(edr)+g+(qy+n)同时代入开放经济中的收入恒等式Y=C+I+G+nx,所得到的开放经济的均衡产出公式会显得稍微复杂一些。,公式经整理得:,或,上面两式都可以作为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的方程,(分析),二、IS-LM-BP模型开放经济下的IS-LM-BP模型可以用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表示如下:,(分析),1.说明国际收支曲线(即BP曲线)的推导过程答:国际收支差额为:BP=nxF(1)其中nx为净出口,F为净资本流出。当国际收支平衡时,BP=0,即有:nx=F(2)将净出口函数nx=q-y+和净资本流出函数代入(2)中,有:(4)式即为BP曲线的方程。,(3),化简为:,应用举例:,(4),2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答:由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y=c+i+g+x-mc=a+ym=m0+gyi,g,x,m0为常数,为边际消费倾向,g为边际进口倾向。进一步可以推导出开放经济下的政府购买乘数为:,3、IS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中和开发经济中有何不同?答:IS曲线在封闭经济中的斜率为:其中00。IS曲线在开放经济中的斜率为:因为所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曲线更陡峭一些,使得开放经济条件下得支出乘数的作用要小一些。,第四节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一、资本完全流动时的BP曲线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假定下,如果国外利率rw是既定的,则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时,资本就会无限的流入本国,就会出现大量的资本流入以及国际收支的盈余。反之,若本国的利率低于国外水平时,资本就会大量外流,就会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在资本完全流动时,BP=0一定是一条位于国外利率水平rw上的水平线。r=rw,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极小的利率差异也会引起巨大的资本流动。如果实行货币扩张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这时内部均衡点移动到A点。但在A点,存在国际收支逆差,会发生大规模的国际收支赤字。因而存在使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的压力。因为是固定汇率制,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出售外国货币,同时接受本国货币。因此本国货币减少,结果使LM曲线从LM向左移动。这一过程会持续到最初在A点的均衡得到恢复为止。结论:在资本完全流动、汇率固定的条件下,一国无法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三、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的出口需求变动效应,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的出口需求变动效应分析:假设出口需求增加,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这时内部均衡点移动到A点。但在A点,本国利率会超过国外利率。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极小的利率差异也会引起巨大的资本流动,因而资本将流入本国,产生国际收支盈余并由此引起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直接标价法),从而引起本国出口下降、进口增加,进而引起净出口下降。结果使IS曲线从IS向左移动。因此在资本完全流动和浮动汇率条件下,出口增加对均衡产出没有持久的影响。结论:在资本完全流动、汇率浮动的条件下,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出口需求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进而使货币升值,因此最后完全抵消了出口的增加。,第五节开放经济条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开放经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一、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开放经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分析():在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中,一国货币当局不会出面通过干预去稳定汇率。假定LM曲线比BP曲线陡,如果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购买从g0增加到g1,在汇率为e2的初始条件下,IS曲线右移至B点(达到内部均衡),但B点国际收支处于盈余状态。结果本币升值、汇率下降(假若由e2降为e1),BP曲线和IS曲线均会向左移动(假定至C点)。结论:此结果会使收入的提高与封闭经济时的情形相比要小一些。,开放经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开放经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分析():在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中,一国货币当局不会出面通过干预去稳定汇率。假定BP曲线比LM曲线陡,如果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购买从g0增加到g1,在汇率为e0的初始条件下,IS曲线右移至B点(达到内部均衡),但B点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结果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假若由e0升为e1),BP曲线和IS曲线均会向右移动(假定至C点)。结论:当BP曲线比LM曲线陡,此结果会使收入的提高与封闭经济时的情形相比被放大。,二、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扩张,开放经济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扩张,开放经济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扩张分析:假定LM曲线比BP曲线陡,如果政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最初均衡点在A点实现内外部均衡,货币扩张使LM右移至B点(达到内部均衡),但B点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结果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假若由e0升为e1),BP曲线和IS曲线均会向右移动(假定至C点)。结论:当LM曲线比BP曲线陡,货币扩张的效果会使汇率提高、收入的提高,与封闭经济时的情形相比被放大,但对利率水平的影响不很明确。,应用举例:1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答:假定国内经济已经实现均衡,但国外经济却处于失衡状态,换句话说,国内经济已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A,但A点却不在BP曲线上。如图201所示:,图201,内部均衡由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A点决定,这时收入为y1,利率为r1。但A点位于BP曲线的下方,因而存在着外部失衡,更确切地说,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这意味着,在该时期从在本国经济中购买商品和劳务或购买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外国买主手中获得的外汇量,低于在该时期从外国购买商品和劳务,或在外国获得资产而需要支付的外汇量。换句话说,在该时期,该国通过经常项目交易和资本项目交易,得到的外汇量低于所支出的外汇量,结果引起该国外汇总量的减少,造成外汇的短缺。在浮动汇率制下,这意味着本国货币贬值或汇率提高,伴随着汇率提高,IS曲线和BP曲线向右方移动,例如从IS1和BP1移动到IS2和BP2,如图201所示,由于这两种移动,经济的均衡点最终变为B点,相应的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在B点处,存在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简言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是通过BP曲线和IS曲线的移动来实现的。,三、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开放经济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开放经济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分析:假定LM曲线比BP曲线陡,如果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最初均衡点在A点实现内外部均衡,财政扩张使IS右移至B点(达到内部均衡),但B点国际收支处于盈余状态。结果本币升值、汇率下降(但由于是固定汇率制,这种市场压力被阻止),BP曲线并不发生移动。结论:当LM曲线比BP曲线陡,财政扩张的效果会使利率提高、收入的提高,以至于更多资本的流入,最终导致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四、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扩张,开放经济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扩张,开放经济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分析:假定LM曲线比BP曲线陡,如果政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最初均衡点在A点实现内外部均衡,货币扩张使LM右移至B点(达到内部均衡),但B点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结果本币贬值、汇率上升(但由于是固定汇率制,这种市场压力被阻止),BP曲线并不发生移动。结论:当LM曲线比BP曲线陡,货币扩张的效果会使利率下降、收入的提高,但却使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这时,肩负稳定本国汇率的货币当局会用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其贬值。只要本国货币当局一直这样做,赤字就会继续存在。,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国际收支顺差,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第六节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一、南北关系简述划分世界经济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关系即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既充满矛盾与对立,又存在依存与合作,其实质在于打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发展中国家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因此,南北关系是在矛盾与合作中发展的。,教学资料:南北关系南北关系即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的实质在于打破和消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南北关系既充满着对立和斗争,又存在着依存与合作关系。发展中国家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因此南北关系是在矛盾与合作中发展的。南北矛盾由来已久。冷战时期,南北之间虽然开展了对话,并达成了一些协议(如四个洛美协定),但由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坚持维护旧的经济格局,使南北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两极格局解体以后,南北矛盾加剧。,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变化。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表现在:第一,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冷战时期,东西关系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平问题成为世界政治的头等大事,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处于次要地位。冷战后,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和安全、军控的重点由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政治领域的矛盾突出出来。第二,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南方国家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国际经济、政治领域。债务问题已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北方国家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采取措施以缓解债务危机。国际资金流向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回流的变化,使南方国家更加缺少发展资金,并承受着来自北方债权国的沉重压力。南北贸易摩擦增加,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的新问题。第三,南北对话与合作关系加强。北方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加强南北合作。2000年6月,欧盟15国与非、加、太地区77个国家签署了用以代替洛美协定的为期20年的科托努协定。第四,区域内或集团内的南北关系有所发展。,解决南北关系的根本途径第一,解决南北关系的途径,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主要是通过国际经济旧秩序实现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实质是争取共同繁荣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第三,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只要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实行南北合作,就可以缓和南北矛盾。南北对话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经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这种发展对北方国家的发展也很有利。,二、南北关系模型化的两种思路在用经济模型分析南北关系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思路:一是把两个区域视为在同一个基本结构中按同一个模型运行,但两区域的具体参数有区别;二是将两区域视为各自具有根本性区别的结构。在第一种思路中,两区域的经济是对称的,相应的分析称为对称方法(模型);第二种思路被称为非对称的,相应分析被称为非对称模型。,三、用对称方法分析南北关系设北方的收入恒等式为:yn=nyn+an+xnmnyn设南方的收入恒等式为:yS=sys+as+xs-msys因为北方的出口是南方的进口,南方的出口是北方的进口,地区间便有了明确的相互依赖性。这时xn和xs可以写为:xn=msysxs=mnyn将上面二式代入各自的收入恒等式,则有:yn=nyn+an+msysmnynyS=sys+as+mnynmsys求两地的均衡值可得:,上式中:,,,分别被称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开放经济乘数,它们不涉及这里所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里称其为非相依乘数。在实际当中,当一个地区的收入水平通过贸易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收入水平时,,上式中右端第一括号的表达式就是考虑到经济相互依赖性下的开放经济乘数,这里称为相依乘数。它要大于非相依乘数。,相互依赖性不仅提高了每一个地区的乘数,也引起各自地区对产出有贡献的自发支出的提高。在南北关系的分析中,关键问题是哪个地区最终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决定因素是进口倾向,具有较低进口倾向的地区会倾向于具在较高收入。例如,当北方的进口倾向mn变小,其乘数的非相依量kn就变得越大,在对自己收入水平有积极影响的同时,反过来却减少了其国内自主支出对南方收入水平的积极影响。于是,从某种意义上相比较优来说,具有较小进口依赖性的地氏将趋于具有较优的收入实绩。在现实世界中,北方的收入水平的确要高一些。根据这一模型的假定,可以得出结论,北方所具有的持久的收入优势很可能是由于北方比南方有着较小的进口倾向;因南方比北方更加依赖进口从而使南北之间产生收入差距。虽然两个地区结构上相似,但模型中两个重要参数(各自的进口水平倾向)大小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相对收入水平的差别。,从上图中可看出,北方的均衡收入水平较高,因此南北之间便存在均衡收入的差距,从而就有了持久性的不均衡。,第七节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短期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