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12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12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12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12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12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2单元学习总结,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方法探究区,网络构建区,返回,知识总结区,线索归纳,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特征(1)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殖民扩张的狂潮,因而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是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满足其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沦丧。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有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海关、垄断航运等。,(2)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之后列强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治华”,极力扶植清政府。,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作为鸦片战争的回音,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859年提出的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都未能付诸实践。(2)19世纪末期的义和团运动,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虽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的情绪,但是,也使广大的义和团团民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从而导致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但这还不是真正的统一。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民主共和只剩一个“空招牌”。从中可以得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4)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青年学生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力量,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运动最后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3)从大革命失败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4)从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国共关系演变的影响,综合比较,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及政治特征,返回,方法探究区,例题(2014山东高考)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解析答案,逐项分析,答案B,变式训练1.(2014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解析答案,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1917年”,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排除D项。日记反映的是某事件的局限性,故排除C项。材料“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等信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选B项。答案B,2.(2015天津高考)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青天白日”图案、“缅甸之星”标志和图片中的时间“1942”,由此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赴缅与美国协同作战,故选C。A、B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解析答案,解析答案,3.(2014安徽高考)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的战役地点和所处的时期进行判断。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属于战略决战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属于战略反攻时期;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按照历史进程顺序排列可知是。答案B,高分策略指导图片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解读(1)从图画外在形式看,一般分为三种:图片类:包括人物图、文物(遗迹、遗址、遗物)图、艺术画、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寓意的漫画。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2)命题特点: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查判读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3)题型标志:题干中一般都有“据图可知”“反映出”“说明了”“佐证”“符合的是”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难度中等。,返回,解答技巧(1)“四审”图片:一审图片反映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