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5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5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5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5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15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5挑战教皇的权威,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教材问题解答,1.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课标要求,学习探究区,一、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运动及近代自然科学的推动作用。3.罗马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4.教会对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的压榨。5.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兜售。,答案,历史叙述,文艺复兴,赎罪券,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宗教,只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把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易混易错,宗教改革首先兴起于德国的原因(1)德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了发展。(2)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了德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在德国受到挑战。(3)德国是受罗马教会压迫最严重的地区,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1517年罗马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激起了德国人民的强烈不满。,重点精讲,探究点1西欧宗教改革的社会根源材料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一个在德意志的小角落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其奢望联系在一起。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深化探究,思考依据材料,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国社会的矛盾。,答案,答案矛盾: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罗马教廷与德国世俗封建主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天主教会控制着德国教民的思想。,探究点2西欧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材料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犯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这个柜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马上进入天堂了啊!”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与欧洲宗教改革之间有何关系?,答案事件:教皇兜售赎罪券。关系:教皇到处派人兜售赎罪券以对教徒进行欺诈和剥削,激起了路德等人的强烈反对,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答案,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标志:1517年张贴著名的,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思想主张:强调的学说,主张靠信仰才能得救,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3.影响:拉开了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历史叙述,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天主教,东正教,答案,为什么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学说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1)马丁路德强调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让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2)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重点精讲,深化探究,探究点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材料“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摘自九十五条论纲,思考材料体现了路德怎样的思想主张?,答案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因信称义”。,答案,探究点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材料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思考如何理解材料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答案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加尔文等宗教人士。,答案,三、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背景:受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影响。2.内容:出版,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3.思想核心:主张,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4.影响: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历史叙述,基督教原理,先定论,答案,5.对加尔文的评价:加尔文不仅创立了独到的宗教改革理论,而且在实践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位伟大人物”。,二,加尔文的“先定论”把人的命运直接和上帝联系起来,从而否定现实教会权力对人的压制,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深度点拨,加尔文宗教思想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加尔文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主张先定论,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作用。在思想上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重点精讲,答案,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都采取了神学异端形式。都得到社会广泛支持。都反对天主教神学,都否认教皇权威,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等有不同程度的改革。(2)不同点:马丁路德改革引发农民战争,使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诸侯取代教皇,确立“教随国定”原则。加尔文改革否定罗马教皇权威,建立民主教会,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历史比较,探究点加尔文教派的形成及影响材料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恩格斯思考(1)加尔文教派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形成: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形成新教后,波及西欧各国,加尔文受其影响,经过改革而形成了加尔文教派。影响:加尔文教派是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答案,深化探究,(2)恩格斯为什么说这时“人间的王国”不能“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呢?,答案原因: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神权、提倡人权的目标逐步得以实现。,答案,四、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1.欧洲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2.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3.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4.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历史叙述,宗教改革的实质(1)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制度的反抗,实质上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2)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重点精讲,探究点西欧宗教改革的特点材料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的一些新变化。由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新教从天主教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天主教相对峙的一种新教;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由于有了内心的信仰,人们就不需要一天到晚被束缚于那些繁缛的教阶制度和教会仪式,每个人凭着内心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答案,深化探究,答案出现了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的对峙;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返回,课堂小结,反馈训练区,1.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A.宗教的虚伪B.灵魂自救的途径C.权力的产生D.生命的起源,1,2,3,4,5,6,解析路德指出,人的灵魂的得救无需教士作为中介,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而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故选B。,B,解析答案,2.“每一个基督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句话宣扬了()A.人文主义B.“因行称义”C.“因信称义”D.原罪说,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因信称义”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它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C,解析答案,1,2,3,4,5,6,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解析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取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A、C两项错误,D项太绝对,选B项。,B,解析答案,1,2,3,4,5,6,4.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神职人员苦修行善阅读圣经购买“赎罪券”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现与理解。马丁路德主张只有虔诚信仰上帝、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故其他途径都是外在的;都是罗马教皇的主张,故选C项。,C,解析答案,1,2,3,4,5,6,5.16世纪初,德国有一句谚语说:“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这句话说明了()A.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搜刮掠夺B.罗马教皇对德国的重视C.德国的畜牧业发达D.德国与教皇的关系密切,解析答案,1,2,3,4,5,6,解析从材料可知德国受到罗马教皇的压榨、掠夺,命运如同奶牛。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A,6.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解析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反对“因行称义”。“因行称义”即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C,返回,解析答案,1,2,3,4,5,6,教材问题解答,阅读与思考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信”是与生俱来的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解析与探究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学说有以下异同:相同点:三者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了使灵魂得以进入天堂。不同点:“因行称义”注重宗教仪式和教徒的严格修行,包括购买赎罪券,实质是要求加强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因信称义”认为只单纯依靠个人的信仰即可灵魂得救,不必购买赎罪券,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给教徒以极大地解放。“信仰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