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业论文)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pdf_第1页
(美学专业论文)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pdf_第2页
(美学专业论文)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pdf_第3页
(美学专业论文)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pdf_第4页
(美学专业论文)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学专业论文)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十八世纪美学中的“自由”观念探析 学科专业:美学 学位申请人:万梁铖 指导教师:刘旭光教授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十八世纪美学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审美自由”观的诞生,而这一观念的诞生 又有深厚的思想与文化背景,它是自由意识进入到审美领域中的结果,而审美领 域中自由观念的产生是一个值得分析的过程。在众多的美学思想文献中可以发 现,在十八世纪之前的美学思想中,并没有使用过自由概念,但是从十九世纪初 期开始,自由概念却成为了美学思想观念中最核心的部分。 本文试图去描述与分析“自由”观念在十八世纪进入美学思想的原因与表现 方式,进而去分析“审美自由”产生的思想与文化背景。这种思想文化背景集中 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伴随着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博爱”的高呼,人们对 于自由的关注逐渐深入,并延伸到美学思想中。在此基础上,十八世纪的美学中 产生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比如激情、 想象、 情感、 崇高、 象征、 天才、 自我 在这些观念的背后,都有着近代自由观念作为基础,或者说是近代自由意识在审 美思想中的表现。这种自由意识在艺术创作领域内有着自身的针对性,同时也引 发了一系列具体的美学问题,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内涵。最后,这种自由意识在美 学领域内得到一种独立的观念表达,这就是美学中“审美自由”的产生。本文就 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与分析。 本文分为六部分,分别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自 由观念做一个历史性的描述,阐述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八世纪的传统思想家们, 从艺术的角度在不同层面论及了自由, 但是论及的程度以及自由的明晰化又有所 不同。在十八世纪之前的思想家们对自由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艺术想象、社会政治 等层面上,自由意识并未堂而皇之的进入艺术领域, 第一章,论述美学中自由概念的思想背景,对于近代启蒙理性精神意义上的 自由、近代自然意义上的自由观念、近代政治与经济意义上的自由有一个较为明 晰的认识,准确的把握审美中的自由观念相对于其他自由观念的特殊性。 第二章,论述新古典主义美学与近代自由观念的冲突,新古典主义美学的规 则范式对于艺术与审美在内容题材的选择、语言与情感表达、艺术形式、创作原 则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约束。在这种矛盾状态下,近代美学的自由观念有了 新的发展。 第三章,论述十八世纪美学中自由观念的具体内涵。自由观念在艺术题材内 容、艺术形式、情感表达、艺术创造与天才观念、自然概念等层面上的表现。 第四章,论述自由观念在审美中的理论诉求。在康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中, 对审美自由的认识开始萌发,这是自由观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在美学 思想中得到深刻体现,成为人的审美诉求。在此基础上,审美自由得到进一步发 展,并具有不同于美学中其他自由的思想内涵。 最后,通过对以上章节的梳理,总结自由观念在十八世纪美学思想中的特定 内涵,概括其对美学思想发展的巨大影响,明确自由意识在美学领域内成为一种 独立的观念表达,即审美自由。审美自由不同于美学中的其他自由,但是又在其 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近代美学史的一个独特表现。 关键词:关键词:自由观念;十八世纪;启蒙;审美自由 abstract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s the birth of the concept “aesthetic freedom”. setting against the profou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feeling of freedom entered into the field of aesthetic. the formation of freedom concept in aesthetic field is worth studying. it can be found among the numerous works about aestheticism befo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freedom was not used. it was not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at the concept of freedom became the core of aesthetic thoughts.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concept “freedom” entering into aesthetic file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describe the way that it manifest itself by probing into it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which focus o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fields. with the shouting for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in the movement of enlightenment, people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freedom and extended this concept into aesthetics filed. some new ideas on aesthetic were foun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uch as passion, imagination, emotion, lofty, symbol and genius and so on. which were all based on modern concept “freedom” or put it in another wa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cept “freedom” in aesthetic field. this sort of free concept has its pertinence in art creation and cause a series of aesthetic problems which of unique aesthetic connotation. and finally, this kind of free concept gets its independent expression in the aesthetic field, which generates “aesthetic freedom” in the aesthetic field. this thesis is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proces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consisting of introduction, four main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makes a historic description of free concept, expounding traditional thinkers views on freedom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ir thoughts a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 extents of freedom are also different. befo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discussion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art imagination and social political level. the concept “freedom” wasnt used in the field of arts entirely.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freedom in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for a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ense of spiritual freedom in enlightenment an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ense of freedom in modern natural sense so that we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relative particularity of the concept in aesthetic concept in compared with other free concepts.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ew classicalism aesthetics and modern concept of freedom. the new classicalism has different levels of constraint, such as the choice of subject, languag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art form and creation principle. in this contradictory state, modern aesthetic idea of freedom has a new development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freedom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explains its expression in art subject matter, art form, emotional expression, art creation and genius thoughts, the concept of nature and so on.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ppealing of this concept of aesthetic freedom. aesthetic freedom is originated from kants aesthetic thoughts and friedrich schillers aesthetic thoughts and it is tend to develop in a certain degree, which reflects itself in aesthetic thoughts and becomes personal aesthetic appeal. on this basis, the aesthetic freedom develops further, and has connotation different from other freeom thoughts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 in the conclusion, this thesis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to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though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clarifies that the concept of freedom as an independent expression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that is aesthetic freedom.the aesthetic freedom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freeom thoughts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however, the aesthetic freedom is originated from other freeom thoughts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 freedom is a unique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esthetics. key words:the concept of freedom, eighteenth-century, enlightenment, aesthetic freedom i 目 录 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 论.1 一、论文研究的思想背景.1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5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6 四、论文研究的整体思路.8 第一章 十八世纪美学中自由概念的思想背景.10 一、近代理性意义上的自由观念.10 二、近代必然性意义上的自由观念.12 三、近代政治与经济意义上的自由.13 第二章 突破新古典主义美学:十八世纪美学中自由观念的诉求.16 一、新古典主义艺术法则的束缚.16 二、近代美学中自由观念的新要求.19 (一)冲破古典模式的藩篱.20 (二)启蒙思想者的自由诉求.21 (三)浪漫主义者的自由赞颂.22 第三章 十八世纪美学中自由概念的内涵.24 一、艺术题材内容上的自由理想.24 二、艺术表现形式的自由创造.26 三、艺术中情感的自由表达.28 四、艺术“创造”与天才观.30 五、表现“自然”与“自然”地表达.32 第四章 “审美自由”的产生.37 一、康德对于“审美自由”的建构.37 二、席勒对“审美自由”的进一步发展.40 三、审美自由概念的基本内涵.43 ii 结 语.46 致 谢.48 参考文献.5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1 绪 论 一、论文研究的思想背景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思想就已经初现端倪, “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最重要的成 就之一,就是自由思想的胜利” 1,但是这一时期自由思想的胜利只是摆脱经院哲学的束 缚,争取个性的解放,自由思想依然局限在哲学层面上,因为“这一时期的美学理论之 学术著作在我们的文献中实质上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2, 自由意识在美学思想领域内并没 有过多的影响。 在早期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人韦尔杰里奥在 美育思想 中就写到 “自 由科学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令人感到惊讶的快感, 并逐渐给人带来丰硕的成果” 3, 可见, 美学因素只是包含在“自由科学”之内而已。之后,意大利人皮科在论人的尊严中 指出,上帝造人之时就赋予人以达到一切目的的能力, “上帝认定人是本性不定的生物, 并赐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 , “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都被限制和约束在我们规定的 法则的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交与你的是一个自由意志,你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凭自 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你本性的界限” 。 4以这种思想为背景,自由观念在美学思想才逐渐崭 露头角,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以诗歌、小说、音乐、绘画、雕塑、 戏剧或者论著,展示和赞美了独立个人的丰富性和音乐独特性,表达了个人主义的自由 观念。但是,这种自由观念也仅仅局限在人文主义的精神范围内。只有十六世纪的批评 家锡德尼在诗的辩护中提到了自由,他认为,诗人不受自然的束缚,并且能创造比 自然更好的事物,在这些想象、虚构的事物和形象中“他与自然携手并进,不局限于它 的所赐予所许可的狭窄范围,而自由地在自己才智的黄道带中游行。 ” 5但是,他的这种 诗的想象创造的自由依然是建立在摹仿的基础上,其目的也是出于“教诲”和“实践善 行” 。 从上述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还只是在人文主义的范围之内进行探 索,对于审美自由的意识还未形成系统性的反思,缺少哲学的沉淀,缺乏新的思想理论 的补充。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由意识却为后来近代审美自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自 文艺复兴之后, 在十七十八世纪的一些美学思想中, 自由意识开始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 有一些学者论及到了自由, 但是他们对于自由的论述较为分散, 散见于一些思想著作中, 1 舍斯塔科夫.美学史纲m.樊莘森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81. 2 舍斯塔科夫.美学史纲m.樊莘森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82. 3 韦尔杰里奥: 美育思想 ,转引自舍斯塔科夫.美学史纲m.樊莘森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83. 4 周辅成.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界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6.33. 5 锡德尼.为诗辩护m.钱学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9.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且对于自由的论述也仅仅服务于艺术的创造、想象等层面上。在这些散落的关于艺术领 域内自由的论述,我们可以以一般窥全貌,大致的了解近代自由意识在艺术与审美领域 中的发展历程, 了解这些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中是如何论述自由的以及在何种层面上论述 自由。 十七世纪的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在有关诗歌的产生中较早地提到了自由观念。 他认为诗歌属于想象的领域, “诗是学问的一部分,在语言的韵律上大部分是受限制的, 但在其他各方面是极端自由的; 诗是真实地由于不为物质法则所局限的想象产生的。 ” 1从 中可以看出,他认为诗产生于想象,在内容和创造层面上都是“极端自由”的, 指出“创 造想象的特征在于放纵自由 ” 2。因此,培根认为画家在绘画的时候, “应该凭一种得 心应手的轻巧(就像音乐家演奏出一首优美的曲调那样) ,而不是凭死规矩” 3,艺术家 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在培根这里,已经逐渐有了近代自由创造意识 的萌芽。 在之后霍布斯的美学思想中,他在诗歌创作想象力的基础上加上了判断力, “ (他) 不同意那些认为诗的美就在于虚构离奇的人。因为正如真实对历史的自由是应有的约 束,逼真对诗的自由也是应有的约束。一个诗人可以超越自然的实在的作品,但是 决不可以超越自然的可私下的可能性。 ” 4可见,霍布斯认为诗的逼真之美必须严格受到 理性的控制,艺术创造中要求在自然的理性和规律范围内活动,这就体现出了一种艺术 创造的有限性自由。相对于他们而言,英国评论家艾迪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他 十分注重想象力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同时也重视艺术家的创造性和天才的发挥。他认 为,天才“ 从来不受艺术规则的束缚和限制 ,其想象力极为奔放和丰富,其作品描写 充满想象的崇高美” 5。在他对天才的描述中,隐含着一种艺术创造的自由意识。 休谟在论及审美趣味的艺术创造性时也涉及到了想象的自由。休谟说: “世上再没 有东西比人的想象更为自由;它虽然不能超出内外感官所供给的那些原始观念,可是它 有无限的能力可以按照虚构和幻象的各种方式来混杂、 组合、 分离、 分割这些观念。 ” 6这 种创造性区别于理性的认识方式,是借助于想象和情感的互相作用而来的,在感性经验 中根据情感的需要对现实实在加以虚构的处理。在想象和情感的基础上,休谟认为想象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47.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98. 3 转引自丁枫.西方审美观源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260. 4 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03. 5 彭立勋.趣味与理性西方近代两大美学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05. 6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3 还“可以自由地移植和改变它的观念。我们在诗歌和小说中所遇到的荒诞故事使这一点 成为毫无疑问” 。 1想象力的奔放,使得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逐渐摆脱了几何学式的真实 性和准确性,这对以后艺术形象思维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之后的斯宾诺莎认为,想象对于记忆表象的复现和改造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因 为如果当心灵想象着不存在的事物如在面前,同时,又能够知道哪些事物并不现实地存 在时,则心灵反将认为想象能力为其本性中具有的德性,而非缺陷,尤其是当这种想象 能力单独依靠它自己的性质, 换言之, 即心灵的想象能力是自由的时候” 2。 这也就是说, 心灵的想象能力可以自由的创造所不存在的现实事物,让其呈现在面前。毋庸置疑,他 的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想象力的自由创造特性以及它在文学艺术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也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与他们从艺术创造的想象活动的层面上论及自由不同, 在弥尔顿的思想中却是把艺 术创作造的自由与政治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强调思想自由,并把它置于政治自由 之上,认为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则完全取决于人自由所拥有的“理性” 。 他在强调自律的理性选择的基础上,提出创作与出版的自由,而创作自由又是隐含在出 版自由之中的,因为“出版自由是以思想和创作的自由为前提的,没有思想和创作的自 由也就根本谈不到出版自由” 3。因此,他的自由意识建立在现实需要之上。在其之后, 舍夫茨别利的美学思想中的自由也与政治自由关系密切, 他认为文学艺术的繁荣依赖于 政治的自由。舍夫茨别利在给一位作家的忠告中说到: “罗马人自从开始放弃他们 的野蛮习俗,向希腊学会用正确的典范培养他们的英雄,演说家和诗人之日起,就违反 公道,企图剥夺世界人民的自由,因而也就很符合公道地丧失了他们自己的自由。随着 自由的丧失,他们就不仅丧失了他们的词章中的力量,而且连他们的文章风格和语言本 身也就丧失了。 ” 4在此处,他从社会道德教育的角度将自由与政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政治的自由下自由创造出的作品才有社会教化的效果。 在其之后的休谟也在政治的基 础上论及了艺术的自由观念,他认为, “艺术只有在自由政体之下才能正常发展” 5,否 则只会扼杀想象和艺术创造的自由。 1 休谟.人性论(上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1. 2 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5. 3 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 十七十八世纪美学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05. 4 舍夫茨别利: 给一位作家的忠告 ,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13. 5 休谟: 论文艺和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转引自丁枫.西方审美观源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303.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则从人性的美出发, “优美”成为他体现美学思想中自由观念 的所在。他认为, “自持有度,能节制自己全部行为的自由禀性,这种自由禀性会 对每个人产生巨大的感召作用。从这一崇高的心灵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乃是心灵的 基本特征,因而也受到我们的喜爱;而且这些行为切入精神和内心情绪的自然变化,不 可能是别的什么, 而只能是一种自然的表露, 且不带有任何牵强附会和矫揉造作的成分。 我认为使某些人的行为光彩照人的美即在于此。 ” 1可见,在他美学思想中,自由是隐含 在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中的, 这与他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美学思想的影响是 分不开的。 另外一些美学思想家从其他层面上也论及到了自由观念。英国人荷加斯在他的美 的分析中认为, “蛇形线” “不仅使想象得以自由,从而使眼睛看着舒服,而且说明其 中所包含的空间的容量和内容的多样性” 2,他从艺术纯形式的层面上提及自由,强调形 式的合目的性,其中包含着一种无限多样性,涉及到了审美心理,对于后来的形式美产 生的心理和生理基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德国人莱布尼茨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 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秩序运转,在这种和谐和秩序中产生出美,所以, “完美、存在、 力、 自由、 和谐、 秩序和美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当灵魂感到自身中有一种伟大的和谐、 秩序、自由、力或完美,从而欢欣鼓舞时,就引起快乐。 ” 3由此可见,在莱布尼茨看来 美的本质就在于和谐,自由在其中作为一种概念围绕着和谐而被使用,与美紧密联系在 一起。此外,法国哲学家伏尔泰面对艺术问题时,在论述中隐含了艺术的自由思想。他 一方面推崇古典主义的法则,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看到了艺术与想象之间的紧密联系,认 为“不应该给艺术以规则的约束。他反对泥古,反对约束艺术创作” 4,且在论史诗 一文中也明确提出要束缚艺术创作的法则大多数是错误的。从他的这一矛盾观念上来 看,伏尔泰还是意识到了自由意识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性的。 从这些思想家有关美学思想的有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七 十八世纪的众多思想家们,在他们有关艺术的论述中从各个不同层面论及了自由,但是 论及的程度以及自由的明晰化又有所不同。 十八世纪之前的思想家们对自由的论述主要 集中在艺术想象、社会政治、艺术形式、艺术创作规则等层面上,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对 于想象也只是一种有控制的适当的想象,自由意识并未堂而皇之的进入艺术领域,直到 1 洛克: 关于教育的一些意见 ,转引自舍斯塔科夫.美学史纲m.樊莘森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67. 2 荷加斯.美的分析m.杨成寅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56. 3 莱布尼茨: 论智慧 ,转引自卡西勒.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18. 4 周来祥.西方美学思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5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5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大范围扩展,人们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希冀以审美 教育的方式来启蒙人们,自由才逐渐的在美学思想领域内大放光彩,而十八世纪美学最 伟大的成就就是 “审美自由” 观的诞生, 而这一观念的诞生又有深厚的思想与文化背景, 它是自由意识进入到审美领域中的结果, 而审美领域中自由观念的产生是一个值得分析 的过程。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众多的思想家都有关于美学思 想的独特理解。在这些思想家的美学观念中,自由越来越成为一种思想的价值体现,人 必须要成为一种自由的存在,以此才能彰显人性。十八世纪作为一个近代历史的转折时 期,对于近代社会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启蒙意义。十 八世纪处于一个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相交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面,思想注定是 纷繁复杂的,理性与感性、浪漫与古典、传统与现代一系列的对立范畴让这一时期 的美学思想显得更加难以把握。以这一时期的浪漫与古典为例,这二者是现代美学思想 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二者均涉及到自由思想,但是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我 们知道,浪漫思想在近代美学中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传统古典思想的突破与转变,在 思想内容中与外在形式上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崇尚情感、想象、激情、崇高、天才等 等,反对割裂自然与人性、消解生活的诗意,强调一种属人的要求,而这与古典主义美 学中的理性主义、 “合式”原则、类型化等等相冲突。并且,这二者在艺术作品及其艺 术思想上的表现更为突出,追求自由与限制自由成为二者之间的巨大鸿沟。可以说,古 典主义美学所体现出来的传统僵化的教条和死板和对物质世界的视而不见是浪漫主义 思想者所无法容忍的,也是必须要打破的,自由应该成为美学思想的核心之义。 由此可见,自由观念作为近代启蒙运动的伟大口号之一,其引发的社会意义是毋庸 置疑的。但是,由于这一时期自由思想在哲学、政治、经济等领域内的广泛使用,造成 了自由观念的多重涵义,人们在对自由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含混。因此,在 这个思想基础上来说,必然造成我们对于近代美学思想中自由观念把握上的困难。而在 美学思想领域,自由观念又主要集中表现在艺术作品及其思想内容上。因此,我们在近 代自由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一方面需要在思想逻辑上找到其哲学思想的根源,另一方面 也需要以现实的艺术作品为立足点去加以分析,以免成为无根之源。所以,对其内在思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想性的把握,是一种双层次的需要,这对于理解审美自由在近代社会的产生是具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的,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去把握其内在的思想内涵。 我们知道, “审美自由”观念作为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就之一,其诞生有着深 厚的思想与文化背景。但是,在十八世纪之前的美学思想中并未使用过自由概念,而从 十九世纪初期开始,自由概念却成为了美学观念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巨大的转变,必 然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翻开一些美学史,发现许多美学家把审美 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命题,但是,很少会有人去返回命题的前提设定去探究审美与 自由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反思与澄清较少,因此,这就容易使得这一命题缺乏足够的理 论支撑。不仅如此,在一些学者的思想理论中还出现以其他领域内的自由观念来代替美 学中的自由观念,这就更加使得这一观念的内涵容易含糊不清,无法明晰的去认识。而 对十八世纪美学中 “自由” 观念的探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 这种探究分析基本上建立在个人的美学观点之上。因此,通过对“自由”观念在十八世 纪进入美学的原因与表现方式的描述与分析,进而分析“审美自由”产生的思想与文化 背景,探究近代自由意识在审美中的表现,以便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美学中存在的一些 基本问题, 将美学中的一些问题串联起来, 从而对审美自由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有助于我们辨明审美自由不同于其他自由概念的特殊性。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在近代西方思想进程中,理性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相信理性能够 解决一切人生的、社会的问题,但是社会中依然存在理性无法涉足的地方,面对现实生 活中环境的恶化,生活的贫困、神性的丧失,人们逐渐迷失在庞大的社会进程中。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学思想逐渐获得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古典主义者为艺术设定一系列 规则,启蒙主义者利用审美教育达到启蒙的目的。但是,审美活动自身的感性特点,使 得古典主义的法则受到挑战,程式化的模式被人们所厌弃,伴随着近代启蒙运动中“自 由”口号的高呼,自由思想被人们普遍关注,自由也被人们运用到审美领域,作为一个 独立的思想概念被人们普遍使用,审美自由的观念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因此,对目前国 内外有关自由与审美之间关系研究现状的了解,有助于从中得到许多的助益。 在国内的著作中,关于西方十八世纪的美学思想研究颇多,但是对于自由与审美之 间的关系的研究却是并不多,大都散见于一些美学史和个人的著作中,且大多都是从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最终的指向都是人的全面自由的解放,而对于二者之间关系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7 的源流却并不做深入探讨, 少数的几本著作是从某个美学思想家的观点出发解读审美与 自由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便如此,仍然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到这一美学 中自由观念出现的历史分期,意识到自由观念在近代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如在朱光 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思想史 (上海 人民出版社)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 第三卷十七十八世纪美学 (上 海文艺出版社) ,汝信主编的西方美学史 第三卷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美学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恩寰的西方美学思想史 (辽宁大学出版社) ,丁枫的西方审 美观源流 (辽宁人民出版社) ,周来祥的西方美学思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书中都有见到对一些近代自由观念在美学思想史中的显现, 自由概念逐渐出现在近代美 学思想中。在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范畴史一书中,更是单独把美学中的自由范畴 作为一个章节详细介绍,极具启发意义,但是还是从哲学史的角度上分析较多,对于近 代美学思想史中的自由概念分析较少,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有助于深入 分析美学中的自由观念内涵,利于把握审美自由的内涵。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者对审美与自由的关系做了详细的论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杜东枝的审美自由论从马克思、康德、席勒等人的美学观点论证美的本质与自由 之间的紧密联系。申扶民的自由的审美之路:康德美学研究从康德美学的观点出发 论证自由的先验理念问题。胡友峰的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则是从“自然”与 “自由”的概念出发探究康德美学中的“和谐论”问题,其中涉及到有关审美自由的系 统概念问题。钟璞的美学自由主义论存在自由与人性自由一书中,则是把审美 与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自由主义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有关近代的美学视野之下的人 性自由观念。在这些学者的著作中,他们对于审美与自由关系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 义,研究的线索十分明晰,极具借鉴意义。 在国内的论文中, 有关审美与自由关系的研究相对于著作来说数量和方式更为多一 些,且较为细致。自由作为人生而俱来的普遍追求,成为人类的永恒之意。大部分学者 都是从近代自由概念着手,与近代的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思潮联系在一起来论述,经常 以审美自由的形式出现在论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在目前的一些研究中, 经常出现以政治领域、伦理学领域、哲学领域内的自由来解释美学中的自由观念,这就 使得这一概念容易产生含混。因此,针对这些有关审美自由的论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 一步明晰近代美学中的自由概念内涵。 国内的一些学者基本上以美学思想理论为背景对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审美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的论文基本上散见于一些个案型的相关理论研究, 且以 学位论文居多。如申扶民的康德批判哲学视野中的审美与自由 ,寇鹏程的古典、 浪漫与现代:西方审美范式的演变 ,袁振保的审美自由观 从抽象到科学的发展 , 陈海静的审美自由论 ,郑玉明的审美自由与人的类活动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再认识 , 洪永稳的 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 , 陈先云的 论艺术的审美自由 , 赵晓芳的论席勒的审美自由观等论文,其中,以陈海静的审美自由论对于审美 与自由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最为深入,探寻了从自由到审美自由的转变历程,对近代美学 思想中的自由内涵剖析十分深刻。其他学者的研究论文中对于审美自由的研究,基本上 是基于某个美学范畴或者某个思想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的方向相对单一,但是审 美自由的理解有其独到的见解,也十分具有参考的价值。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而言,国外学者对于近代美学的自由观念的论述较为深入,在一 些译著中有所体现,具有代表性的如雅克巴尊的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 (江苏 教育出版社) ,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 (译林出版社) ,曼弗雷德弗兰克 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r韦勒克的批评的诸种概念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近代文学批评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卡西尔的启蒙哲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 ,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的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 (上海译文 出版社) ,舍斯塔科夫的美学史纲 (上海译文出版社) ,鲍桑葵的美学史 (商务印 书馆) ,李斯托威尔的近代美学史评述 (上海译文出版社) ,吉尔伯特、库恩的美 学史 ,奥夫相尼科夫的美学思想史等,在这些著作中对于近代哲学思想和美学思 想的论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