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回顾与思考乐清市育英学校小学部 俞国平一、我校开展“经典文化诵读工程”的背景1、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呼唤“经典诵读”。新的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市已经全面铺开,我想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经典诵读工程也带来了契机。因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另外,对课程的管理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综合性课程、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的概念。他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整体的素质。拿小学语文来说,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经典诵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内容,解决目前在这个方面存在的学习内容问题。是符合新课程的开放性的基本理念。比如有位老师执教的梦回唐朝,寻访诗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他就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收集、处理相关的信息,学生探究了诗仙李白的生平、诗歌的艺术特色、诗歌中的名句,还进行了诗歌的诵读等。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很好地利用李白诗歌这个载体,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很好地整合,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这当中,也切实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经典诵读我想要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它必须作为校本课程提出,纳入校本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2、学校特点。我们学校是一所私立全寄宿学校,学生目前每半月放假一次,学习周期长。所以如何发挥寄宿优势,克服弊端是我们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灵活安排课程是我们重点思考的。我们除了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另外安排了其他校本课程,比如学科活动课、影视课、“文化餐”等,早在一年多前,读经典就已经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之一。当时,我们学校就在我们乐清市经典导读中心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这个方面的活动,并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到目前为止,我们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100%,比较好的学生能诵、读大学、老子等大部分的内容,能背上百首古诗词。经典诵读在我们学校的深入开展我们认为具有一定的基础。3、温州、乐清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我们乐清、温州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形成了“温州模式”。目前,温州地区就经济水平来说,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实际上温州地区的文化底蕴也是比较浓烈的,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或出在温州,或到过温州。早的有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时任永嘉太守;后来还有叶适、孙诒让等大家;再近代,弘一大师李叔同等都到过温州并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些大师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是彪炳史册的人物。很显然,文化的温州与经济的温州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并进。我们温州真正要打造“山水温州、文化温州”,我想在小学、幼儿园大力推进经典诵读工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全国范围来看,诵读经典已渐成风气,2002年4月,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了国学启蒙馆,召开了全国首届国学启蒙研讨会。全国少工委、共青团中央、文化部等有关下属机构也加入了经典导读的系列推广行列。据相关统计,到目前为止,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深圳等二十多个城市已经成立了经典导读中心,全国加入经典诵读行列的儿童有120多万。因此,我们觉得开展经典诵读工程势在必行。二、我校开展“经典文化诵读工程”的定位 对于经典诵读我们在大力推进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这一门课程的定位问题,如何使课程真正收到实效而不加重学生负担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之一。我们目前思考的层面有两点:1、“有所知”,即属于了解的层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领导着时代的潮流。而经典就是我们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经典,了解古文化的丰厚博大,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修养是大有裨益的。2、“有所得”,即真正有所收获。通过经典诵读工程,我们想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教学的效益。(1)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因为,古诗文经典毕竟比较抽象,而且拗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2)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3)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想,经典诵读无疑能够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尤其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根据我所了解的,像上个学期五年级我们班学生来说,我是四年级接过来,四、五年级以来,我每个学期都会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文,通过经典诵读,我发现学生的在习作时、平时说话都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古诗句、古诗文,尤其是一些基础比较好,对这方面平时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显得特别明显。三、我校开展“经典文化诵读工程”的保障措施 我想,作为经典文化诵读工程,要想深入的开展,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加以保障,那么这项工程是难以长期实施下去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学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机构。由小学部主任室、教导处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主任室与教务处主要负责活动的总策划,具体负责诵读内容的安排,教务处将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抽查。2、制定计划。我们在每个学期都制订出诵读的计划,在计划中比较明确的规定诵读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发现单纯地诵读古文或古诗学生容易厌烦,所以本学期我们启动的一项工程是准备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我们出台了诵读方案。附:乐清市育英学校小学部“经典诵读”篇目选择方案一、编排目的为切实规范小学部“经典诵读”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经典诵读”材料,一份精神食粮,小学部将组织老师开展经典诵读篇目选择、讨论,在此基础上编印学生经典读本,形成我部“经典诵读”特色。二、选择方法将分年级选择相关内容,以语文老师为主,班主任老师切实配合。1、一年级组:五言古诗、绝句各20首,古文大学、老子、中庸各5章,笠翁对韵2章;2、二年级组:五言古诗、绝句各10首,七言古诗、绝句各15首,诗经5个篇目,大学、老子、中庸各5章,笠翁对韵2章,弟子规部分;3、三年级组:七言古诗、绝句各15首,诗经5个篇目,论语10个篇目,大学、老子、中庸各5章,弟子规部分,宋词5阕;4、四年级组:七言古诗、绝句各20首,诗经5个篇目,论语10个篇目,宋词8阕,古散文若干;5、五年级组:七言古诗、绝句各20首,论语10个篇目,宋词10阕,古散文若干;长诗若干。6、六年级组:宋词、古散文、长诗若干。(说明:上述所列只是参考,各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安排、调整)三、讨论时间请各年级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充分展开讨论,具体列出篇目,注意不要与其他年级冲突。(最好利用网络寻找资源)小学部语文教研组将专门安排时间讨论,确定篇目,列出每篇编写内容。育英学校小学部主任室2004-10-103、教师培训。我们认为做好一项工作的关键在于老师,而老师的观念的转变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在进行古诗文诵读工程这项工作时,我们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为此,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有: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整个学校的工作计划以及语文教研组的工作计划。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对工作进行强化。去年暑假,我们小学部主任曹剑玲老师就亲自参加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经典诵读工程”大会。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观摩了各地的经验。回来后,在本学期期初,我们曹老师就会议的精神、涉及的相关的理念为全体老师做了讲座。要求大家统一认识,做好这项工作。前个学期,我们还观摩了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弟子台湾学者王财贵的录象讲座,大家受益匪浅。本学期,我们还安排了教师的观摩课一节,理论学习若干次,学校办有育英教科研动态,我们将开辟出一个专栏,供教师讨论,鼓励教师撰写研究文章。5、设施保证。如何使经典诵读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我们在教学设备上也进行了考虑。一是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我们每个学生都配发了教材,尽量做到循序渐进,依次提升,螺旋形的发展。二是音像设施,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录音磁带、古诗文的VCD等,引导教师利用。我想丰富的内容,漂亮的画面能够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比单纯地背、念的效果肯定好得多。四、我校开展“经典文化诵读工程”的活动形式 1、课程设置。为了强化对古诗文诵读的效果,我们每周开设了一节读经课,每天要求教师利用早读课、文化餐、影视课等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语文老师)、定内容,把经典诵读课真正纳入我校的课程管理。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学生每周进行经典诵读的时间至少在45个小时或以上。2、课题研究。我校十分重视开展这项活动,认为“经典诵读”是一项新教育实验,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是这项活动的目的。小学部主任亲任组长,将“经典诵读工程”列为教科研课题,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经典文化导读的组织形式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经典诵读工程”为载体,切实将经典诵读与未成年人道德结合起来进行广泛研究。“经典诵读工程” 经典文化导读的组织形式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学历职称任教科目课题组职 务俞国平男72.1小学部主任大学特级教师小学语文组长陈传敏男79.教务处副主任/教研组长大学省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副组长黄灵君女71.大队辅导员大专高级小学语文副组长项伟飞女82.教研组长大学一级小学语文副组长年级组长6名,各班班主任26名3、课程展示。经典诵读作为一项非常突出的工程,我们已经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着力开展研究。将其与课程改革密切结合,与课改同步发展。为此,我们几次在会上进行展示,尤其在2006年两次召开专门的展示会,向全市展示我们的成果。来自全市的近1000多名老师观摩了我们的活动,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附活动日程安排:课改专题展示(第一次)俞国平专题报告诗感特征及发展策略;俞国平公开课清平乐村居;陈传敏公开课石壕吏。课改专题展示(第二次)时间内容执教者主持人10月27日上午8:008:20开 幕 式领导讲话杨启平(1)8:309:10六年级示儿温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柳市一小 何莲琴胡建荣(2)9:2010:00五年级枫桥夜泊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育英学校 陈传敏(3)10:1010:50六年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浙江省特级教师育英学校副校长 俞国平(4)10:5011:30教后反思执教老师小结鲍巧华10月27日下午(1)1:302:10三年级饮湖上初晴后雨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胜利小学副校长 陆虹华霖葆(2)2:203:00四年级独坐敬亭山全国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 王自文(3)3:004:30互动执教老师专家讲座浙江省特级教师、省教研室小学幼教部主任、小语教研员 滕春友会议总结杨启平4、学生活动。小学生对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是进行古诗文诵读的良好途径。作为一项文化工程,她不应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只有把她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之中,才会更具有生机与活力。我校就是把“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艺术教育相结合。把“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载体,同时又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来推进“诵读活动”。(1)召开“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队会。在我校的26个班级中,每到周四班队会时,总会有几个班级不忘中华古诗文诵读,你班来个赛诗会,我班来个擂台赛,这班来个古诗接龙,那班来个古诗新说,队员们你方唱罢我上台,大家你一首来我一首,校园里书声琅琅。一首首诗就像一曲曲动人的歌谣,在校园里回荡。(2)举行“赛诗会”。 两个学期来,我们连续举办两次学期初的赛诗会,这既是汇报假期学习,也是展示才艺的机会。赛诗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用独有的方式表达对诗词的理解。(3)我们在文化节期间进行班级“诵读汇演”,全小学部26个班级都拿出了自己的节目,有的是相声,有的是小品,当然更多是集体诵读。(4)我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单位举行的活动,比如在“乐清市金秋读书节”上,我们演出了精彩的诵读节目,在全球首届华人经典诵读比赛中我们也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5)我们建立自己的营地,今年暑假我们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开设了假期夏令营,让孩子们很好地进行诵读活动,从先贤处得到精神的食粮。 (6)学生竞赛。每个学期我们都要进行不同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方面的竞赛。原则上一个学期我们安排一至三个年级进行。比如本学期三年级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效果也非常突出。5、处理好几对关系。(1)注意个体与共体的关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即:所有学生一学期中必须完成规定的篇目诵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多背、提前背。同学之间还建立了互帮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2)注意学校与家庭关系。即一个班级的诵读活动由班主任教师总负责,并协调其他任课教师按班级计划指导诵读活动,以形成合力。还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把诵读活动推向家庭。(3)注意诵读与运关系。“学以致用,学贵为用。”学生学习和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如果能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适当运用,则不但能激发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积累,还能使学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对诵读活动将产生很好的影响和促进。(4)注意精读与泛读关系。注意经典诵读与其他阅读内容之间的关系。要鼓励学生多读各种有益书籍,并向学生推荐书名,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注意经典诵读的广度,不能仅仅局限在有限的篇目之中。五、取得的初步成果通过近几年的试验,在各级领导以及自身的努力下我校的经典诵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目前,我部全部学生都参加了经典诵读活动,普及率达100%。2、参加各级各类汇报演出活动,表演经典诵读节目20余次。如乐清市金秋读书节开幕式表演,茶文化节表演,建队五十周年演出,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五周年回顾演出等等。3、以我部学生为主组成的参赛团体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全球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比赛,获得最高奖“孔子奖”和“老子奖”各一项。4、在学校里举行所有班级都参加的专场表演四次,举行各类研讨活动若干次,活动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5、成功举行两届经典诵读夏令营活动,参加营员达600多人次,每次活动时间达20余天。6、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我们将强化对这项工作的考核工作,把它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在学生方面我们将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1)学生每天能背:一年级20字以上(五绝);二年级28字以上(七绝);三年级40字以上;四年级50字以上,五年级100字以上,达到以上标准的都能获得100分。(2)能背古诗10首获得一颗星,能背大学整篇的获得一颗星;背诵老子1-20章获两颗星。(3)会背导读整册或者新课程标准必读古诗80首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五星奖”。我们将在期中、期末进行考核。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决定在下学期进行古诗文考级尝试。7、举行大型专题研讨两次,成果展示一次。8、教师积极筹备选读篇目,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学校经典诵读篇目选择要求。并建立了广泛的诵读资料库。六、开展“经典文化诵读工程”的存在的问题 1、要有适合不同年段学龄儿童的教材,如果作为校本教材,还必须有指导纲要和评价标准。而这些,目前我部还不具备。2、古诗文指导的形式如何切实有效?课堂教学怎样指导,跟各个学科如何有效结合与渗透?这些目前还是研究的薄弱地带。3、经典诵读活动校际之间有效合作远远不够,尚不能共享资源。4、如何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真真切切地展开研究,特别是有序列的研究也是今后所要思考的。附件一:经典诵读促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乐清育英学校 俞国平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最近几年连续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但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且犯罪类型多样,犯罪特点向团体化、低龄化、成人化、残忍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据温州市公安局统计资料显示,25周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14088人,2003年15100人,2004年1-11月份达17241人。另外未成年人犯罪也同样严峻,据瓯海公安局消息2002年为41人,2003年为64人,2004年1-11月份达141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思考。成因:(一)社会环境严重污染。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网吧是影响学生学习,并引发未成年人盗窃作案的重要因素。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情况较为普遍,有的未成年人因迷恋网络游戏,荒废学业,有一学生竟从家中偷出2000余元购买袖珍游戏机,还有一位四年级小朋友,从周六早晨趁家人不注意溜出去,两天两夜未归,家人找得发疯不见人影,最终还是学校老师,同学在一家网吧打到的,小孩子为了上网,打游戏两天未吃未睡,因熬夜、双眼红肿。王某小朋友竟然把父亲给的一个月在校就餐的伙食费在网吧耗费,一个月的中餐竟然让肚子唱着“空城计”度日。社会上各种不良习气,对未成年人污染和诱惑,未成年人深受其害。(二)教育失误。1、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主要阵地,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剖析近几年日益突出的在校生犯罪问题,不难看出中小学教育存在的误区。学校有重智轻德的倾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偏重文化课教育,放松了费时、费力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管理,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制意识谈薄,自控能力差,容易受骗上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为了“创收”,不把精力放在教育上,而热衷于搞“第二职业”,有的教师对有劣迹的学生不择方式地训斥、体罚,甚至动辄停课、罚款,导致一些学生失去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自暴自弃,破罐破摔。2、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教和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调查了解到:家庭教育不良是导致子女犯罪的重要因素。有的家长,只拼命挣钱,对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或管教不严;有的向子女灌输不良意识,经常在子女面前争吵、对骂、打架,谈论金钱万能和犯罪的行为,竟然出现“五岁女孩立志嫁富翁”的现状;有的家长为了眼前利益强迫孩子辍学经商务农“发横财”;有的家长管教方法不当,要不就是娇纵溺爱,要不就是辱骂训斥、拳脚相加,使子女产生反感抵触情绪,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游荡,被坏人拉下水,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梅城一女生因父母闹不和,不满父母闹离婚吵架,而在饭锅中投毒。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严重脱节。教育管理上存在的“空档”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空档”有:一是学生放学之后,回家之前;二是双休日;三是寒暑假;四是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入大专院校就业之前。目前,中小学生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校内,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校外。在校内三分之一的时间里,老师面对繁重的应试教育任务,忙于课程教学,可以说几乎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机及思想品德。而学生在校外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大都由孩子自己支配。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家长只管家内(有些连家内都没有时间管,并不是能不能管好的问题)不管家外;任课老师只管课内,不管课外;班主任只管班内不管班外;校长只管校内不管校外。学生放学、节假日成了管理的空隙,结果是“5-25”等现象出现,尤其为有的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对于这种现象,如家里有老人,只不过稍为好一些而已。(三)政治思想和道德法制教育工作形式单一,力度不足。(四)未成年人不健全的生理和心理。有关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十六大报告”等中央文件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温家宝总理在重要演讲中谈到,“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华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鉴于此,2006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和委员纷纷指出: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经典读物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华经典文化的学习可以促进青少年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为先”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我想,以上这些经典思想对青少年这种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些思想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是密切相关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乐清、温州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形成了“温州模式”。目前,温州地区就经济水平来说,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实际上温州地区的文化底蕴也是比较浓烈的,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或出在温州,或到过温州。早的有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时任永嘉太守;后来还有叶适、孙诒让等大家;再近代,弘一大师李叔同等都到过温州并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些大师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是彪炳史册的人物。很显然,文化的温州与经济的温州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并进。我们温州真正要打造“山水温州、文化温州”,我想在小学、幼儿园大力推进经典诵读工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对经典文化的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们目前思考的层面有两点:1、“有所知”,即属于了解的层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领导着时代的潮流。而经典就是我们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经典,了解古文化的丰厚博大,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修养是大有裨益的。2、“有所得”,即真正有所收获。通过经典诵读工程,我们想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教学的效益。(1)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因为,古诗文经典毕竟比较抽象,而且拗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2)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3)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灵魂的塑造必须从小抓起。让未成年人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熟读、牢记中华经典,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记忆潜能的开发,基础知识的积累,语言表达的训练,识字量、词汇量的增加等,更重要的是从童蒙时代就培养了孩子对本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厚感情,让孩子从小就点点滴滴地习染和感悟本民族特有的性格、精神、情趣。好读、好背、善读、善背,是孩子的天性。不让他背好的,他就会背坏的;不用真善美慧去占领孩子一张白纸似的心灵,各种精神浊物、文化垃圾就会乘虚而入。所以,让未成年人从小多读多背经典古诗文,用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占领和滋润未成年人纯净或比较洁净的心灵,是造就一代又一代新的国民,提高全民族素质,使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使中华民族永远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蕴涵在古诗文经典中的代代相传的浩然正气,在复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华腾飞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可以也必然能造就出一代代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修养的优秀接班人。附件二:乐清育英学校小学部04年度第二学期“经典诵读”课题研究安排一、指导思想1、继续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2、促进新课程改革,推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并作为对外交流与展示的窗口之一;3、推动和谐、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的营造。二、工作要点1、开设公开课一次,探讨经典诵读课的指导方法,基本上形成一种课型;2、进行专题性讨论若干次,重点研讨课程内容的选择,为整个诵读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3、进行学生古诗文、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竞赛(五年级);4、进行古诗文书写比赛(结合市教研室举行的二、四年级写字比赛);5、制订关于编选经典诵读读本的讨论方案并着手选编;6、部分节目对外交流,参加“全球华人经典诵读展示表演”(香港,初定)。三、工作原则1、全程与要求学生、教师全程参与到此项工作当中;2、全面参与。要求学生、教师全体参加;3、开放参与。发挥老师、学生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确立开放教学,散点教学的思路;在注重课堂教学同时也重视平时空余时间的积累。4、多元评价。建立多元的动态的评价体系。四、日程安排周次时间内 容责成单位备注229-215讨论本学期计划部主任室各班继续开展诵读6314-321出台读本遍选方案部主任室11-12412-425二、四年级古诗文书写比赛五年级文学常识比赛年级组15510-516研讨课(王焕霞执教)教研组1967-613专题研讨主任室暑假72-721暑假夏令营校长室附件三:乐清育英学校小学部“经典诵读工程”诵读内容选编选编原则1、多向性。力求体现儿童经典诵读的特点,以适合儿童吟诵的韵语、韵文与诗词为主,辅以儒学四书及老子章节选本。2、连贯性。突出诵读的连贯性、连续性。以少讲多读、熟读成诵为原则。注意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区别,注意诗、词、曲、文的有机整合。 编选体例及相关要求1、每年级一册。2、每册之中分上、下两辑,并附录一辑,可作为暑期学生自读。3、每辑中拟分15个内容,基本与每学期在校周次相应,便于实际操作。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分散或集中诵读,对于附录可灵活选入平时的诵读之中,也可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随意诵读。4、选文适当注释,低年级12年级使用全注拼音辅助。5、中、高年级在选文、选诗上注意诗文的关联,力求营造文化氛围(渲染意境、充实背景等)来帮助诵读与领悟。大体内容一年级:三字经(一)、三字经(二)、弟子规、百家姓、诗。二年级:大学、诗。三年级:老子(选)、诗、简单的词以及论语等。四年级:老子(选)、诗、词、散文等。五年级:诗词 、中庸(选)、散文、曲等。六年级:诗词曲、韵语 韵文 孟子(选)、散文、古白话小说等。范本二年级选本范例送兄 (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赛一赛 这两首诗都是与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写的,怎么样?多读几遍,看谁能很快地背下来。四年级选本范例 背一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冬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西日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想一想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类似的诗歌或名言你还能背多少呢?五年级选本范例 背一背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一想,写一写这两首诗歌都是描写江南西湖美景的,有什么不同?第一首每行字数有长有短,所以叫它“长短句”,有称为“词”,它有诗的余韵,又有人称为“诗余”。“诗”和“词”有时是可以相互改写的,你能试着把第二首诗改写为“词”的格式吗?六年级选本范例背一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日何时照我还?读一读 王荆公(王安石)有绝句泊船瓜洲。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想一想王安石炼字,最后是定为“绿”字,你觉得好不好呢?背一背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送别 (近)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学一学,唱一唱这两支曲子,一是元人所作,一是近人所写,但我们感到它们有相同的愁绪,一样的情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代代不息。词曲也息息相通,古今相连。第二首曲子还可以配乐吟唱,请学一学,唱一唱。附件四:三年级经典古文导读内容1、大学、老子、中庸第1115章;2、诗经第610章;3、论语第110章;4、弟子规;5、宋词:满江红满江红 宋 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蝶恋花宋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西江月宋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夜作者: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乌衣巷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秋夕作者: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创新投入研究报告
- 抖音直播合作协议书
- 精神科患者噎食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传染病治疗技术实践操作培训考试2025年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考试题及答案
- 肺栓塞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5年关于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综合应急预案
-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 医学影像学习题库答案
- 2024中考真题抢先练记叙文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
- 检验科SOP规范样本
- 房屋代持协议书模板
- DL-T5191-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 平面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 小小牙医活动方案流程
- 低压断路器课件
- 中职学考《哲学与人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 老年人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
- 《社会性动物》读书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