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专业论文)极端嗜盐菌的研究.pdf_第1页
(微生物学专业论文)极端嗜盐菌的研究.pdf_第2页
(微生物学专业论文)极端嗜盐菌的研究.pdf_第3页
(微生物学专业论文)极端嗜盐菌的研究.pdf_第4页
(微生物学专业论文)极端嗜盐菌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株盐生盐杆菌b 和s 9 的一些生理生化特征 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这两株菌都是革兰氏染色阴性,在牛奶一盐一琼脂培养基上, 菌落为红色。菌b 大小为0 6 9 一o 9 6 2 7 6 4 1 岬,s 9 大小为0 9 7 1 1 0 x3 9 4 2 哪。最适n a c l 浓度均为2 0 ,最适温度是3 8 , 都含有菌红素( 类胡萝卜素类色素) 。 验证了菌株b 和s 9 紫膜产生的条件、分离及其纯化。 利用p l a c k e a - b u r m a n 法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和优化菌株b 和 s 9 的培养条件与用单因子试验法优化培养条件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是: b 培养基( 玑) : m g s 0 4 7 h 2 02 0 ,酪蛋白氨基酸5 ,n a c l2 0 0 ,酵母浸膏1 0 , 柠檬酸钠2 2 5 ,f e s 0 4 7 h 2 0 0 0 5 ,k c l2 5 ,甘油1 0 ,p h6 5 。 装瓶量为瓶体积的1 3 一l 4 ,1 8 0r p m ,光照培养。 s 9 培养基( g l ) m g s 0 4 7 h 2 02 5 ,酪蛋白氨基酸1 0 ,n a c l2 0 0 ,酵母浸膏5 , 柠檬酸钠2 2 5 ,f e s 0 4 - 7 h 2 00 1 ,k c l2 5 ,甘油l o ,p h7 0 。 装瓶量为瓶体积的1 3 1 4 ,1 8 0r p m ,光照培养。、j 关键词:极端嗜盐菌;紫膜ip l a c k e t t b u r m a n 法;正交试验法; 培养条件 i i 亘j e 盔兰塑主堂焦迨塞一 a b s t r a c t 心a s t e rd e g r e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 s t u d y 0 1 1h a l o b a c t e r i a ( c o l l e l l g eo f l i f es c i e n c e ,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i n a ) x u j i n - g u i (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 d i r e c t e db yg u oa i 1 i a n s o m eb i o c h e m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a n do p t i c a lc u l t u r ec o n d i t i o no f t w o s t r a i n sh a l o b a c t e r i u mh a l o b i u mba n ds 9w e r em a i n l ys t u d i e di nt h i s t h e s i s t h et w os t r a i n sw e r ea l l g r a m - n e g a t i v e - b a c t e r i a t h e c o l o ro f c o l o n yi nm i l k s a l t a g a r m e d i u mw a sr e d t h es i z eo fbw a s0 6 9 一 o 9 6x2 7 6 4 1p a n ,a n ds 9w a s0 9 7 1 1 0 3 9 4 2 阻n t h eb e s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 n a c lw a s2 0 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w a s3 8 b o t hs t r a i n s c o n t a i n e db a c t e r i o r u b e r i n t h ec u l t u r e s e p a r a t i o na n d p u r i f i c a t i o no fp u r p l em e m b r a n ew e r e t e s t e di nt h i st h e s i s t h er e s u l t ss c r e e n i n ga n do p t i m i z i n gb yp l a c k e t t - b u r m a nd e s i g n a n do r t h o g o n a lt e s ta c c o r d e dw i t ht h er e s u r so p t i m i z i n gb yt h es i n g l e f a c t o rt e s t t h eb e s tr e s u l t sa sf o l l o w i n g :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o fb ( g l ) :m g s 0 4 7 h 2 02 0 ,c a s a m i n oa c i d5 , n a c l2 0 0 ,y e a s te x t r a c t i o n1 0 ,t r i s o d i u mc i t r a t e2 2 5 ,f e s 0 4 7 h 2 00 0 5 , k c l 2 5 ,g l y c e r o l1 0 ,p h 6 5 t h ec u l t u r ev o l u m ew a sf r o m1 4t o1 3o f t h ec o r d c a tf l a s kv o l u m e ,a n ds h a k i n g s p e e d w a s1 8 0 r p mw i t h i l l u m i n a t i o n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o f s 9 ( g l ) :m g s 0 4 7 h 2 02 5 ,c a s a m i n oa c i d1 0 , n a c l2 0 0 ,y e a s te x t r a c t i o n5 ,t r i s o d i u mc i t r a t e2 2 5 ,f e s 0 4 - 7 h 2 00 1 , k c l 2 5 ,g l y c e r o l1 0 ,p h 7 0 t h ec u l t u r ev o l u m ew a sf r o m1 4t o1 3o f t h ec o n i c a lf l a s k v o l u m e ,a n ds h a k i n gs p e e d w a s18 0 r p mw i t h i i l u m i n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h a l o b a c t e r i a ,p u r p l em e m b r a n e ,p l a c k e t t - b u r m a nd e s i g n , o r t h o g o n a lt e s t ,c u l t u r ec o n d i t i o n y 2 97 97 亘j 盔堂堡主堂焦兰塞二一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 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酉j 量太堂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 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梅食粮 签字日期:删略年芗月日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1 嗜盐菌的生态习性及分类 1 1 生态习性 地球表面除广阔的海洋( 海水盐浓度为3 5 一3 8 ) 之外,陆地上还嵌布着 许多盐池、盐湖和盐碱湖。闻名于世的死海含盐量高达3 5 ,我国西藏、青海 和内蒙古等地都有数量众多的含盐量高的盐湖和盐碱湖。初步调查,在这些盐 域环境中都有微生物生长,且盐碱湖中生活的菌量往往高于盐湖川。 嗜盐菌除需钠盐外,还需钾盐( k c i ) ,镁盐( m g c l 2 或m g s 0 4 ) 等。嗜盐 菌多是好气化能异养,以氨基酸或碳水化合物为能源。细胞含类胡萝h 素,菌 体呈红、桃红、紫色,不运动或丛生鞭毛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嗜盐菌形态 多样,除常见的杆状、球状外( 随盐浓度和生长时间的不同,杆菌的形态常发 生变化) ,还有方形、盘状和三角形态的细胞。 1 2 分类 根据细菌与盐浓度之间的关系,k u s h e r n e r t 2 】等人将细菌分为三类,见表1 : 表1 不同的微生物对n a c i 的反应 t a b ie f f e c to nn a c io f d i f f e r e n t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表中将生长在0 2 - - 5 2m o l l ( 1 1 7 一3 0 4 2 ) n a c i 浓度中的细菌统称为 嗜盐菌。在微生物学的范畴内,e x t r e m l yh a l o p h l i eb a c t e r i a 或h a l o p h l i cb a t e r i a 或h a l o b a c t e r i a 同属一个意义的学术名词,即指对2 5m o l l ( 1 4 6 3 ) 以f - n a c l 的浓度有特殊适应能力的细菌。 极端嗜盐菌为古细菌类引,属于盐杆菌目( h a l o b a c t e r i a l e s ) :细胞呈杆状或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球状,并出现了许多退化的类型,从圆盘形到三角形都有。不运动或靠丛生极 端鞭毛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或革兰氏阳性( 在2 乙酸固定后) 。好氧或兼性 厌氧。所谓极端嗜盐菌是指这些细菌不仅嗜盐,而且需要很高浓度的盐,某些 菌株甚至要求接近于饱和的盐浓度。它们的生长至少需要1 5m o l ln a c l ,但 大多数菌种在3 5 4 0m o l ln a c i 生长最好。由于细胞内含有c 5 0 类胡萝h 素 ( 菌红素) ,使其菌落具有各种红色色调,并使得该菌在自然环境中群体生长时 呈现红颜色。视黄醛类色素在这类细菌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它们能使离子运 动并穿过细胞膜。这些色素中的一种称为菌视紫素( b a t e r i o p u r p u r i n ) ,可作为 质子泵,被光能所驱动。含有这种特殊色素的嗜盐菌能够利用所产生的质子梯 度合成a t p 。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 5 - - 5 0 。化能有机营养,利用氨基酸或碳水 化合物作为碳源。在细胞内,通过积累高浓度的k c l 来实现其渗透调节。茵体 内含有a b b c 型的r n a 聚合酶,其d n a 通常含有较大组分和较小组分,较 小组分接近总d n a 的含量( b d ) 的3 0 。含有较小组分d n a 的菌株一般含 有大质粒( l o o k b ) 。较大组分d n a 的m 0 1 g + c 是6 1 - - 7 1 ,较小d n a 的 t 0 0 1 g + c 是5 l 一5 9 ( b d ) 。极端嗜盐菌普遍分布在高盐浓度的自然界,例如 盐湖、盐碱湖和盐场,也常见于晒制的粗盐和用晒盐腌制的蛋白制品( 咸鱼和 皮革) 。 本目含一科,盐杆菌科( h a l o b a c t e r i a c e a e ) 。本科包括六个属,根据其最适 生长p h 值可分为两群:一群生长在中性或偏中性条件下( p h 5 - - 8 ) ,并需要至 少5m m o l lm 9 2 + 离予( 第1 4 属) ;另一群是嗜盐嗜碱杆菌,仅生长在高p h ( p h 8 5 1 1 o ) ,只需要很低浓度的m g ”( f oo ,因素影响特别显 著,记为”;f o l o f a f o0 5 ,因素影响显著,记为f a f 0 1 0 ,影响不显著。 由表6 可看出因素d ( 甘油) 对盐生盐杆菌b 菌体生长的影响极其显著, 因素a ( n a c l ) 、c ( 酪蛋白氨基酸) 对盐生盐杆菌b 菌体生长影响显著,而因 素b ( 柠檬酸钠) 对盐生盐杆菌b 菌体生长影响不显著。因而,在实验中应主 要考虑甘油、n a c l 和酪蛋白氨基酸等对盐生盐杆菌b 菌体生长的影响。 3 9 菌s 9 的p l a e k e t t b u r m a n 设计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3 9 1p l a e k e t t b u r m a n 设计筛选影响菌s 9 生长的重要因子的结果 表7s 9 的p l a c k e t t - b u r m a n ( n = 1 6 ) 设计表和实验结果 t a b 7p l a c k e t t - b u r m a m d e s i g n ( n = 1 6 ) a n d r e s u l t so fs t r a i ns 9 实验号a bcdef ( g ) ( h ) i jklm ( n ) ( o ) 评价指标 ( o d 6 6 0 ) i +一 + 一+一一+ 一 一一0 5 2 0 2 +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0 5 5 5 3 十+一+一 +一 一 + 一 一一+ 0 5 3 6 4 +一+一+ + 一 一+ 一一一+ +05 3 2 5 一 十 一 +一一+一一一+0 5 1 7 6 4 - 一+4-一一+一一 一+ 一0 4 6 4 7 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0669 8 +一一+ 一 一一+ +一+一0 6 8 1 9 +一一 +一一一+ 一+一 + 0 4 6 3 l o 一一+一一一+一 +一+ 0 5 9 5 1 1 一 十一一一十+ 一+一+一 0 8 2 3 1 2 4 - 一一 一+一+ 一+ 一 一03 3 6 1 3 一一一+ 一+ 一+ 一一+ 0 8 1 2 1 4 一一十+ +一+一+一 一+一 0 7 8 0 1 5 一 十+ 一十一+一 一+一一 0 7 7 9 1 6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0 4 4 6 - 2 7 -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选用n = 1 6 的p l a c k e t t b u r m a n 设计对1 1 个因素进行研究,另外剩余的4 个因素为空项,作为误差分析项。每个因素取两个水平:低水平“一”,常为出 发培养基组成及原始培养条件;高水平“+ ”,依据经验选取,一般不超过低水 平的2 倍。实验结果见表7 。各因素所代表的参数、水平及结果分析见表8 。结 果分析参照s t o w e 和m a y e r 的方法。 由表8 的结果分析可知,可信度大于7 0 的因素为影响盐生盐杆菌s 9 生 长的重要因素。它们分别是n a c i 、酪蛋白氨基酸、甘油和m g s 0 4 7 1 - 1 2 0 。其 它小于7 0 的因素不是重要因素,其水平取低水平,不做进一步的研究。在4 个重要因素中,n a c l 以低水平为好,而酪蛋白氨基酸、m g s 0 4 7 h 2 0 和甘油 以高水平为好。 表8s 9 的因素、水平及其影响效果 t a b 8f a c t o r s l e v e l sa n dr e s u l t so fs t r a i n8 9 3 9 2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及其分析 ( 1 ) 对于p l a c k e t t - b u r m a n 法筛选的4 个重要因素中,根据经验知,各因 素间的交互作用极小,可以忽略,故采用如o 。j 正交表进行研究。表头设计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及实验结果与分析见表9 。根据各因素的极差( r ) 大小,可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水 平。由此得出各因素的最优水平为n a c i2 0 0g l ,酪蛋白氨基酸1 0g l , m g s 0 4 7 h 2 0 2 5g l ,甘油1 0g l 。由此初步确定最优组合为:a 3 b i c 2 d 3 。 表9s 9 的厶f ,) 正交表与实验结果 t a b 9 o r t h o g o n a l t a b l eo f 翩a n dr e s u l t so fs t r a i ns 9 实验号 a n a c l b 酪蛋白氨基酸 c m g s 0 4 。7 h 2 0 d 甘油 评价指标 o d 6 6 0 1 ( 2 3 0el ) 1 ( 2 3 0 9 l ) 1 ( 2 3 0 9 l ) 2 ( 1 7 0 9 l ) 2 ( 1 7 0 9 l ) 2 ( 1 7 0 9 l ) 3 ( 2 0 0 9 l ) 3 ( 2 0 0 9 l ) 1 0 0 9 l ) 2 ( 5 0 9 l ) 3 仃5g l ) 1 ( 1 0 9 l ) 2 ( 5 0 9 i ) 3r 7 5 9 l ) i ( 1 0 9 l ) 2 ( 5 0g l ) l ( 1 5g l ) 2 ( 2 5 9 l ) 3 ( 2 0 9 l ) 2 ( 2 5g l ) 3 ( 2 0g l ) 1 0 5 9 l ) 3 ( 2 0 9 l ) 1 ( 1 5g l ) 1 f 5 0g l ) 2 ( 7 5 9 几) 3 ( 1 0g l ) 3 ( 1 0 9 l ) ir 5 0g l ) 2 ( 7 5g l ) 2 ( 7 5g l ) 3 ( 1 0 9 ,l ) 0 1 9 6 0 2 1 2 o 2 7 l 0 3 7 0 0 2 0 6 0 3 3 0 0 3 5 3 0 2 6 4 9 3 ( 2 0 0 9 l )3 ( 7 5g l )2 ( 2 5g l ) 1 ( 5 0 9 l ) 0 2 9 5 k 10 6 7 90 9 1 9 0 7 9 0o 6 9 7 k 2o 9 0 6o 6 8 2 o 8 7 70 8 9 52 4 9 7 k 30 9 1 2 0 8 9 60 8 3 0 0 9 0 5 r0 2 3 30 2 3 7 0 0 8 70 2 0 8 优化组合a 3b 1 c 2d 3 ( 2 ) 极差分析 由表9 中的极差可看出,酪蛋白氨基酸的r 值最大,其次是n a c i ,再次是 甘油,最小的是m g s 0 4 7 h 2 0 ,这代表了它们对菌s 9 生长影响的大小。所以 选择a 3 b l c 2 d 3 为最佳条件。 3 1 0 单因子试验优化菌b 和s 9 的实验结果 3 1 0 1m g s 0 4 7 h 2 0 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9 。对于菌b ,在小于2 0g l 的浓度下, m g s 0 4 7 h 2 0 可 以促进其菌体的生长,而高于2 0g ,l 时,反而有抑制作用。而菌s 9 则需要更 高浓度的m 9 2 + ,低浓度的m g ! + 反而不利于其菌体生长,所以其最佳浓度为2 5 巩。 - 2 9 堕j e 盔堂堡主堂垡鲨塞一一 在极端嗜盐菌中,m 9 2 + 有保持细胞结构和硬度的作用。另外,镁还是一些 酶的激活剂。镁还起到稳定核糖体、细胞膜和核膜的作用。缺乏镁,细胞生长 就会停止。菌b 和s 9 需要高浓度的m 矿,这也与其原始生长环境有关7 2 1 。 o51 01 52 02 53 0 + 菌b + 菌s 9 浓度( 扎) 图9 m g s 0 4 7 h 2 0 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9e f f e c to fm g s 0 4 7 h 2 0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s t r a i n sba n ds 9 3 1 0 2 酪蛋白氨基酸的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7 2 1 结果见图1 0 ,由图可知,对于菌b ,酪蛋白氨基酸的浓度选用5g l 为最 佳,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均不适宜其生长的。对于s 9 ,酪蛋白氨基酸的浓度则以 1 0 l 为最佳。说明,s 9 比b 需要更高浓度的酪蛋白氨基酸。生长中如果没有 酪蛋白氨基酸,则菌b 和s 9 的生长都很缓慢,而且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形态 多样。盐生盐杆菌以氨基酸为其主要的碳源,从氨基酸中获得能量【7 3 1 ,所以缺 少氨基酸,则其生长受阻碍。而酪蛋白氨基酸的主要成分是各类氨基酸,这为 其生长提供了充分的碳源和能源。同时,酪蛋白氨基酸也是其主要的氮源,其 所含的氨基酸可直接被吸收而参与代谢。 3 1 0 3n a c i 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图1 l ,结果指出,菌b 和s 9 的最适n a c l 浓度为2 0 。在低于1 0 的浓度下生长,菌b 和s 9 生长很弱。在显微镜下观察,5 的浓度中,菌体多 球状,而且数量不多;1 0 的浓度中,亦是球状多于杆状;而在3 0 的浓度中, 虽然菌体数量较1 5 的少,但菌体形态正常,多杆状。在2 0 的浓度中,菌体 数量多,且杆状居主导地位。这说明这两株菌是极端嗜盐菌。在嗜盐菌中,n a + 有通过维持细胞渗透压而维持细胞结构的作用,同时还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关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4 j 0 8 o 6 苔o 4 o 0 2 o 0 2 55 7 51 0 1 2 5 + 菌b+ 菌s 9浓度( 扎) 图1 0 酪蛋白氨基酸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0e f f e c to f c a s a m i n oa c i d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 o f s t r _ i n sba n ds 9 5 l o1 5 2 0 2 5 3 0 浓度( ) + 菌b + 菌s 9 图i i n a c i 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1e f f e c to f n a c i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 s t r a i n s b _ ds 9 3 1 0 4 酵母浸膏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7 5 l 结果见图1 2 。酵母浸膏为菌体的生长提供了有机氮源,其功能是提供细胞 原生质和其它结构物质中的氮素。结果指出,对于菌b ,最适酵母浸膏浓度是 - 3 l - o 咕o o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0g l ,过高和过低均不适于其生长。而对于菌s 9 来说,其最适浓度是5g l 低于5 班,则生长缓慢,太高,反而不利于s 9 的生长。 0 8 0 6 8 吕o 4 o 0 2 o o2 55 + 葡b 7 5 + 菌s 9 1 01 2 5 浓度( g ,l ) 图1 2 酵母浸膏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l l 2e f f e c to fy e a s te x t r a t i o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s t r a i n sba n ds 9 3 1 0 5 柠檬酸钠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图1 3 ,对于菌b 和s 9 ,柠檬酸钠的浓度均以2 2 5g ,l 为最适。 0 0 5l1 5 22 53 3 5 + 菌b + 菌s 9浓度( g l ) 图1 3 柠檬酸钠浓度对苗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3e f f e c to f t r i s o d i u mc i t r a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 s t r a i n sb a n ds 9 3 2 6 5 4 3 2 o 0 o o o 0 o o 心心o o 亘j ! 盔堂堡主堂垡鲨塞 3 1 0 6f e s 0 4 7 h 2 0 的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1 7 6 i 结果见图1 4 ,f e 2 + 是微量元素,是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和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成元素。在极端嗜盐菌中与细胞色素的形成有关。由结果 看出,对于菌b 的生长,f e s 0 4 7 h 2 0 的浓度应选择5 0m g ,l 。而菌s 9 应选 择1 0 0m g l 的浓度为其最佳浓度。 05 01 0 01 5 02 0 0 浓度( r a g l ) + 菌b+ 菌s 9 图1 4 f e s 0 4 7 h 2 0 的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4e f f e c to f f e s 0 4 7 h 2 0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 s t r a i n sb a n ds 9 3 1 0 7 初始p h 值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图1 5 ,c m 培养基未调p h 值时,其自然p h 是5 ,在该p h 条件下, 不利于菌b 和s 9 的生长,因为过酸的条件会造成菌体的裂解。随着d h 值的增 大,酸性降低,菌b 和s 9 的生长条件逐渐变优。从结果看出,菌b 的初始p h 以6 5 为最佳,其适宜生长的p h 范围在6 0 到7 5 之间,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 其菌体生长。而s 9 在p h 6 5 到8 o 之间均可生长良好,其最适初始p h 值为7 o 。 这也正说明了盐生盐杆菌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弱酸性的条件下。 3 1 0 8k c ! 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1 7 7 】 结果见图1 6 ,k + 是盐生盐杆菌体内的主要阳离子,其功能是用来维持核糖 体结构的完整和蛋白质的合成,并且是对保持细胞内各种酶类的活性需要的多 种离子之一。结果指出,在无k c l 时,菌b 和s 9 的生长均很弱,低浓度下, 菌体生长比无k c l 的条件下好,随着k c l 浓度的升高,而菌体生长逐渐转好。 两株菌的最适k c l 浓度都是2 5g ,l 。在低于1g ,l 浓度下,不利于菌体生长。 o 均崎凸。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5 56 6 577 58 + 菌b + 菌s 9 p h 图1 5 初始p h 值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5e f f e c to f o r i g i n a lp h o nt h eg r o w t ho f s t r a i n sba n ds 9 00 5 11 5 22 53 + 菌b + 菌s 9 浓度( g l ) 图1 6 k c i 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6e f f e c to f k c i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 s t r a i n sba n ds 9 3 1 0 9 甘油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图1 7 ,对于菌b 和s 9 来讲,在1 0g l 的浓度下,菌体生长要优于 其它浓度下。虽然在无甘油的条件下,菌b 和s 9 都能生长良好,但加入甘油 后,其生长被明显促进。伯杰手册第八版中指出,一定浓度的甘油能够促进紫 膜的形成 7 2 】。 o o o 一一 塑j e 盔堂塑主堂焦迨塞 + 菌b+ 菌s 9 浓度( 扎) 图1 7 甘油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7e f f e c to f g l y c e r o l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 g r o w t ho f s t r a i n sb _ n d s 9 3 i o 1 0 蔗糖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图1 8 ,蔗糖对菌b 和8 9 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这也说明菌b 和s 9 不能利用或很少利用蔗糖作为其碳源,这也与文献报道相一致r 7 3 1 。故采用原始 水平,即在培养中不加蔗糖。 浓度( 以) + 菌b + 菌s 9 图1 8 蔗糖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j g 1 8e m 。l 。fs a c r o s ec o n c e n t r a t i 。n 。nt h e g r o w t h 。f s t r a t i 。n sba n ds 9 - 3 5 - o o o o 崞心口。 璺j 盔堂堡圭堂垡坠茎 一 3 1 0 1 1 葡萄糖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图1 9 ,葡萄糖对菌b 和s 9 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这也说明菌b 和s 9 不能利用或很少利用葡萄糖作为其碳源,这也与文献报道相一致【7 3 】。故采用原 始水平,即在培养中不加葡萄糖。 057 51 01 2 5 浓度( 班) + 菌b + 菌s 9 图1 9 葡萄糖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1 9e f f e c to f g l u c o s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s t r a i n sba n ds 9 3 1 0 1 2 鱼粉蛋白胨浓度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7 4 , 7 5 , 7 6 】 结果见图2 0 ,鱼粉蛋白胨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为菌b 和s 9 的生长提供 碳源和氮源。从结果上看,无蛋白胨的培养基与添加蛋白胨的培养基对于菌体 的生长的影响不是很大,这可能是由于酪蛋白氨基酸存在的原故( 各浓度梯度 中均含有7 5g l 酪蛋白氨基酸) ,即酪蛋白氨基酸在给菌b 和菌s 9 提供碳源 和氮源方面的能力可能优于鱼粉蛋白胨的。而且二者混合后,在鱼粉蛋白胨浓 度高的时候,反而会抑制菌体的生长。因而,在实验中,鱼粉蛋白胨和酪蛋白 氨基酸不同时加入,只有其一即可。 3 1 0 1 3 通气量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9 l 实验结果见图2 1 ,三角烧瓶中的装瓶量决定了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的溶 氧量。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在6 0m l 的装瓶量,培养完毕后会有盐粒析出,这 是由于培养温度是3 8 ,转速是1 8 0r p m ,而且培养液中盐浓度很高的缘故, 而造成水分的过度蒸发。而其余的三个装瓶量,这种现象则没有。这说明装瓶 量大,可减少水分的蒸发。由结果可看出,对于菌b 和s 9 ,其装瓶量均以8 0m l 为最佳。而太大的装瓶量虽能有效的防止水分蒸发,但却减少了溶氧量而使菌 - 3 6 - o 协o o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体在生长过程中缺氧而致使生长不好。 0 8 0 6 苫0 4 o 0 2 o o2 5 7 5l o 1 2 5 浓度( g l ) + 菌b + 菌s 9 图2 0 鱼粉蛋白胨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培2 0e f f e c to fp e p t o n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g r o w t ho fs t r a i n sba n ds 9 o 8 o 6 0 4 o 2 0 6 0 7 0 8 09 01 0 0 + 菌b+ 菌s 9 装瓶量( m l ) 图2 1 通气量对菌b 和s 9 生长的影响 f i g 2 1e f f e c to fc u l t u r ev o l u m eo nt h eg r o w t ho fs t r a i n sba n ds 9 3 1 l 优化组合的实验结果 结合p l a k e t t b u r m a n 法和正交试验法筛选和优化菌株b 和s 9 生长条件的 结果与单因子试验法优化b 和s 9 的结果,得出b 和s 9 的优化组合的实验结果 如下: - 3 7 o 岫岫o o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菌b :培养基( g l ) m g s 0 4 。7 h 2 02 0 ,酪蛋白氨基酸5 ,n a c l2 0 0 ,酵母浸膏1 0 ,柠檬酸钠 2 2 5 ,f e s 0 4 7 h 2 0o 0 5 ,k c l2 5 ,甘油1 0 ,口h6 5 。 装瓶量为瓶体积的1 3 一l 4 ,光照,1 8 0r p m 培养。 菌s 9 :培养基( g l ) m g s 0 4 7 h 2 02 5 ,酪蛋白氨基酸1 0 ,n a c i2 0 0 ,酵母浸膏5 ,柠檬酸钠 2 2 5 ,f e s 0 4 7 h :o0 1 ,k c l2 5 ,甘油1 0 ,d h7 o 。 装瓶量为瓶体积的1 3 1 4 ,光照,1 8 0r p m 培养。 3 1 2 优化组合的验证结果 验证结果见表,由表可知,优化后的条件比原始条件的确优良。 表l o 菌b 和s 9 的验证结果 t a b 1 0r e s u l t st e s t e do fs t r a i n sb a n ds 9 原始条件 优化后条件 b ( o d 6 6 0 ) 0 6 7 0 9 0 s 9 ( o d 6 6 0 ) 0 4 2 0 6 3 一 3 1 3 扩大实验的结果 表1 1 菌b 和s 9 扩大实验结果 t a b 1 1r e s u l t s o f m a g n i f y i n ge x p e r i m e n to f s t r a i n sba n ds 9 3 y ( o d 6 6 0 ) 0 3 2 o 5 8 0 4 1 一 由表中结果可知,在利用加气泵进行大量培养时,通气量应选择ll m i n 的为最佳,因为这样的通气量可以保证i l 的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处于饱和状态, 利于菌体的早期生长。在到达对数生长末期时,减缓通气量,这样可以使培养 液处于缺氧状态,利于菌体细胞中紫膜的生长。在通气时,为避免培养液的过 度蒸发,因而,空气在未进入培养液前需要先流过蒸馏水。培养液中可以喷雾 微量抗泡剂,以防止泡沫的大量形成。 第三章小结 1 极端嗜盐菌是古细菌,由于其生长环境需要高浓度的n a c l ,因而,其有 关特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们能够生产许多有意义的物质,如盐杆菌属中产 生的淀粉酶,需要6 n a c l 来维持它的酶活性,而其产生的蛋白酶却需要1 2 一2 4 的n a c l 来维持酶活,这些特性决定了其是工业上耐盐酶的主要来源。盐 丰产菌属中的有些菌株可以生产聚羟基丁酸。而自从六十年代,人们在盐杆菌 属中发现紫膜后,关于紫膜的研究就多了起来,主要集中在紫膜结构及其机理 和用途等方面的研究。盐生盐杆菌能够利用紫膜进行光合作用,与叶绿素参与 的光合作用相比,这一种更为简单。随着对紫膜的深入研究,其结构已经很清 楚,其用途也更加广泛。 2 关于极端嗜盐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紫膜、新种的发现以及分类等,而 在盐杆菌的培养条件方面显得就不多了。鉴于紫膜的用途广泛,因而,有必要 优化其培养条件,增加生物量,提高其紫膜产量。然而,由于菌盐生盐杆菌的 生长环境高盐,其代时又长,所以菌体的生长并不旺盛。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基 础而进行研究的。文中在确定了盐生盐杆菌产紫膜的规律后,利用菌体的生物 量作为优化培养条件的评价指标,来推导出紫膜产量的高低,这可减少大量的 工作量。 3 本文采用了p l a c k e t t b u r m a n 法筛选出了影响这两株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而后利用正交试验法将其优化,这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又能从众多的因素 中快速筛选出重用因子供进一步实验用,从而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4 本文为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打下了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将在菌种选育和 发酵罐生产紫膜以及耐盐酶等方面作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堕j 盔兰堕主兰垒堡塞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i 1 2 1 3 1 4 1 5 1 6 参考文献 周培瑾嗜盐细菌微生物学通报,1 9 8 9 ,1 6 ( 1 ) :3 i - - 3 4 k u s h n e r ,d j l i f ei nh i g hs a l ta n ds o l u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i n m i c r o b i a ll i f ei ne x t r e m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a c d e m i c p r e s s l o n d o n , 1 9 7 8 3 1 7 3 6 8 杨苏声编细菌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 9 9 7 ,1 3 0 1 3 2 田新玉,周培瑾,王大珍极端嗜盐菌和耐盐菌的区别微生物学报,1 9 9 0 ,3 0 ( 4 ) : 3 1 4 3 1 7 b r o w n a d ,s h o r e yc d ,t u r n e r h p a na l t e r n a t i v em e t h o do f i s o l a t i n g t h em e m b r a n e o f a h a l o p h i l i cb a c t e r i u m j g e n m i c r o b i 0 1 1 9 6 5 ,4 1 ( 2 ) :2 2 5 3 1 k u s h n e r d j h a l o p h i l i c b a c t e r i a a d v a p p l m i c r o b i o l r e v i e w ,1 9 6 8 ,1 0 :7 3 - 9 9 k a t e sm e t h e rl i p i d s 。c h e m i s t r ya n db i o l o g y a e d e m i cp r e s s ,n e wy b r ka n dl o n d o n , 1 9 7 2 3 5 1 3 9 8 t o m a b e n et g ,k a t e s m ,g e l p ie ,o r o j o c c u r r e n c eo f s q u a l e n e ,d i a n d t e t r a h y d r u s q u a l e n e s ,a n d v i t a m i nm k 8i na n e x t r e m e l yh a l o p h i l i cb a c t e r i u m , h a l o b a c t e r i u mc u t i r u b r u m j l i p i dr e s ,1 9 6 9 ,1 0 ( 3 ) :2 9 4 3 0 3 焦瑞身,周德庆编微生物生理代谢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0 1 5 8 1 5 9 g e r b e rg e ,a n d e r e g g r j ,h e r l i h yw c p a r t i a lp r i m a r ys t r u c t u r eo fb a c t e r i o r h o d o p s i n : s e q u e n c i n gm e t h o d sf o rm e m b r a n ep r o t e i n s p r o en a t la c a ds c iu sa ,1 9 7 9 ,7 6 ( 1 ) : 2 2 7 - 2 3 1 刘岳峰嗜盐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和展望微生物学通报,1 9 9 2 ,1 9 ( 2 ) :1 0 8 一1 1 1 罗文生,沈萍盐生盐杆菌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1 9 9 5 ,4 1 ( 6 ) :7 5 1 7 5 6 傅学奇,王今堆,周勇亮等细菌视紫红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定吉林大学自然科 学学报,1 9 9 5 ,( 1 ) :8 4 8 6 辛化伟,阎章才,周培瑾盐生盐杆菌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紫膜蛋白形成的差异微 生物学报,1 9 9 9 ,3 9 ( 3 ) :2 2 0 2 2 5 k u s h w a h as c ,k a t e sm i s o l a t i o na n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b a c t e r i o r h o d o p s i n ”a n d m i n o rc 4 0 一c a r o t e n o i d si nh a l o b a c t e r i u mc u t i r u b r u m b i o c h i mb i o p h y sa c t a 1 9 7 3 , 31 6 ( 2 ) :2 3 5 - 4 3 b l a u r o c ka e ,s t o e c k e n i u sw 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p u r p l em e m b r a n e n a t u r e ,1 9 7 1 ,2 3 3 : - 4 0 亘! 盔堂亟主堂垡量奎 1 5 2 - 1 5 3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3 0 3 k h o r a n ah g ,g e r b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