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上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的构思核心。,意象,人:诗人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诗中的物象,诗中的景象,物:,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达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含有“意”的形象,借助某种具有特定内涵的事物(鸟兽虫鱼等)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情感的形象,鉴赏人物形象方法总结: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肖像、神态、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抓诗中的景物(环境)描写。(诗人所处的环境,有特殊含义的意象)通过对比(他人与自己对比、今昔对比)衬托,2006年广东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2007年广东溪亭(林景熙):(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2008年高考(广东卷)木芙蓉(吕本中)及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2009年广东卷月(杜甫):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高考真题回放,2011广东减字木兰花(苏轼)(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2012年广东高考余杭四月(元白珽)(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2013广东高考鹧鸪天宋张炎(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回顾总结:,10、阅读下列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词的上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怀?(4分),答:远处山峦明丽,耸立在林巅;近处秀竹丛丛,遮隐了村舍院墙;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池塘清亮,翻腾翱翔在空中白鸟时隐时见,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着微微的清香。表达了作者雨后得新凉的喜悦之情。,远处山峦明丽,耸立在林巅;近处秀竹丛丛,遮隐了村舍院墙;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池塘清亮,翻腾翱翔在空中白鸟时隐时见,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着微微的清香。有动有静,视觉听觉和嗅觉结合,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夏日雨后图。表达了作者雨后得新凉的喜悦之情。,(1)词的上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怀?(4分),2分,4分,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动静结合,展现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描绘画面,氛围特点,概括情感,方法点拨,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1)提炼意象;(2)描绘画面,点手法;(3)概括意象特点(意境);(4)剖析作者思想。,答题模式: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手法),描绘出(意境特点)图景画面/营造出了(意境特点)的氛围,抒发(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心情)。,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清新明丽恬静优美淡雅幽远安谧美好幽僻冷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鉴赏意象题型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2、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意象(意境)、情感(主旨)、技法,1、阅读下面诗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chng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4分),比一比,(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4分)学生一答案:山雾笼罩,几朵娇艳的花朵沾着露水折断。不是,“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是预示春雨降临,春耕开始的期望。学生二答案:展现了一幅大雨过后,繁花落尽,仅剩树枝的残败的画面。不是。后一句“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因为爱惜花朵,看到如此就惆怅,道明并非惜春。学生三答案:展现了一幅几枝鲜花盛开,润湿了啼红,啼红与幽艳相互映衬的充满生机的画面;作者写这句不是惜春伤怀,只是写花儿盛开的画面环境,从而引出下文农民春耕的描写,烘托一种氛围。参考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首先作者紧接“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其次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比一比,小结,过于笼统,误解诗意,缺乏对主旨或情感的分析,不够全面,附:赏析上片,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作者摄取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景图。这里的“数枝幽艳湿啼红”,描画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田园景色。但是,词人并没有完全被这迷人的田园风光所陶醉。他把笔锋一转,奉劝人们“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下片,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描绘出农民在田间生产劳动的情景。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然而,“人间辛苦是三农”。春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前后片上下呼应,表现了作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整首词,语言通俗,明白如话,表达了清淡馨新的意境,质朴健康的情感。点评:摆脱文人词以风花雪月、闺情离怨为题材的俗套.,2、阅读下面这些诗词,然后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东皋go:在诗人的家乡附近。皋:水边高地。采薇: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武王克殷,二人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草而食,及饥且死而作采薇歌。其词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诗的中间两联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薄暮中所见景物,请作简要赏析。(3分),比一比,1、阅读下面这些诗词,然后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的中间两联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薄暮中所见景物,请作简要赏析。(3分),比一比,学生一答案:作者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所见景物;颔联中,作者描写了树皆秋色、日落西山的场景,这是近景;颈联中,作者看到牧人驱赶牛犊归家,猎人骑马带着猎物返家,这是远景,远近结合,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学生二答案:第二联描写自然景物:每棵树都镀满了秋的金色,每座山都洒满了落日的余辉。第三联从人物方面进行描写: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羊回来,骑马出去打猎的人也带着禽鸟归来。作者分别从自然景物和骑马人物这两个方面写出了薄暮中的所见之景。,参考答案一: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参考答案二:这是一幅山乡秋景图,写法上极有变化:有远景(“树树”、“山山”),有近景(特写:“牧人驱犊”、“猎马带禽”),有色(“秋色”),有光(“落晖”),有静态(山和树),有动态(“驱犊返”、“带禽归”),描绘出一幅山乡田园牧歌图,一派和平安谧的气氛。,缺乏分析,审题不清,答案回顾,1、有动有静,视觉听觉和嗅觉结合,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夏日雨后图。表达了作者雨后得新凉的喜悦之情。2、动静结合,展现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3、这是一幅山乡秋景图,写法上极有变化:有远景(“树树”、“山山”),有近景(特写:“牧人驱犊”、“猎马带禽”),有色(“秋色”),有光(“落晖”),有静态(山和树),有动态(“驱犊返”、“带禽归”),描绘出一幅山乡田园牧歌图,一派和平安谧的气氛。,试题类型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上下等);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景物描写的方法:(高考的热点)1.听觉角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2.视觉角度:绘形、绘色角度变化上下、高低、远近3.视觉和听觉结合4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5细致程度:工笔(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白描(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阅读下面这些诗词,然后回答问题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人家。诗前两句是扣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巩固练习,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诗人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步骤二:把握景物特点,步骤三:分析技巧、依景辨情,步骤一:描摹图景,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3分),参考答案:展示了早梅耐寒早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生存条件恶劣;“迥”字表现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的品质(2分)。诗人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1分)。,练习二,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特色食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初中英语英语竞赛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例
- 肿瘤微环境调控-第2篇-洞察及研究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线上辅导计划
- 建筑行业新入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2025版跨境电商货物海上运输保险协议
- 二零二五年4S店汽车租赁与智能交通系统对接协议
- 二零二五版三人健康养生馆合伙协议
- 2024-2025年人教版英语精讲精练复习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合同协议书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隔膜式氢气压缩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包头包钢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级保育员培训课件
- 202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高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2025届上海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茶楼服务员的礼仪培训资料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GB/T 4169.3-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第3部分:带头导套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医德医风培训
-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