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生理机制.ppt_第1页
爱情生理机制.ppt_第2页
爱情生理机制.ppt_第3页
爱情生理机制.ppt_第4页
爱情生理机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族的人类具有相似的恋爱时的生物过程,但也有,脑区激活的差异性.此外,由于爱情和强迫症、抑,2012年,第57卷,第35期:33763383,英文引用格式:FuY,ZhouY,LiangZY,etal.Newinsightsintotheneurophysiologicalmechanismofromanticlove(inChinese).ChinSciBull(ChinVer),2012,57:33763383,doi:10.1360/972012-692,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CHINAPRESS,评述,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付阳,周媛,梁竹苑,李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大学,北京100049*联系人,E-mail:lishu2012-04-27收稿,2012-08-26接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110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J-8)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摘要爱情是一种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爱情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新研究焦点.对爱情及其相关行为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爱情主要激活奖赏环路,尤其是腹侧被盖区和尾状核;抑制与社会判断、负性情绪有关的脑区活动,如外侧前额叶皮层、后扣带皮层、杏仁核等.这提示爱情并不是一种单一情绪,而是一种类似于金钱奖赏的激励动机;同时爱情会降低人们对所爱对象的社会判断力.爱情所激活和抑制的脑区既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另一方面,爱情也会导致人体内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包括皮质醇、多巴胺、五羟色胺、后叶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生长因子等.最后,我们从爱情的测量方法、研究手段以及爱情对行为决策的可能影响等方面,讨论了爱情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关键词爱情脑功能成像激素神经递质,爱情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普遍存在的跨文化现象,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状态、神经功能及外显行为的广泛变化,对行为和情绪均具有调节作用.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爱情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过去20年的研究,研究者对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有了基本的认识,即爱情有其神经生理基础,它是由某种精确、长时间的神经机制所控制的结果.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表明,处于不同爱情阶段的个体,其脑功能活动不同1,2;爱情所激活的脑区与奖励系统有一致性,且高度集中在与奖赏、成瘾和精神欣快状态有关的神经调节物质多巴胺的作用区域.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爱情会引发人体某些激素或神经递质水平发生变化3,4,如多巴胺、五羟色胺、肾上腺皮质醇和后叶催产素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56,郁症、成瘾等行为都涉及相似的脑机制与神经生化基础7,对于爱情的研究可能会对相关病态行为的研究有所启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综述爱情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形势,进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1,爱情的相关理论,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其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时至今日人们仍无法对爱情给予一个清晰的定义.甚至有学者认为,爱情的概念太过复杂而无法定义8.因此,国外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不去直接探讨爱情本质的定义,而是通过对爱情类型的划分间接地讨论爱情复杂而多维的本质9.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爱情的三角理论.近年来,随着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逐渐揭晓,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神经内分泌基础的爱情的三阶段理论.,可以看出,Fisher等人,但是,Sternberg,的理论仅仅是对爱情表现的归纳和,评述,1.1,爱情的三角理论,Sternberg10在1988年提出了爱情的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三因素组成.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自尊、照顾、归属、支配和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切、温馨的一种体验.亲密包含彼此互相喜欢、尊重、理解、分享、支持、帮助、沟通和珍惜.承诺由两方面组成:短期和长期.短期就是要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长期则是做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和责任心.,1.2,爱情的三阶段理论,Fisher等人11,12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爱情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性欲(lust),主要被性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所驱动;吸引(attraction),主要被肾上腺素(adrenaline)、多巴胺(dopamine)和五羟色胺(serotonin)所驱动;依恋(attachment),是使情侣长时间在一起的联系,主要被催产素(oxytocin)和加压素(vasopressin)两种垂体后叶激素所驱动.其中,不同激素分泌水平的增加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肾上腺素增加主要引起遇到心上人时产生冒汗等生理反应;多巴胺增加在行为上的表现是精力增加,睡眠或者食物的需要降低,注意力集中,并使恋爱中的个体能够在关系的细节中寻找到快乐;五羟色胺变化导致的行为表现为有关爱人的想法不断涌入你的思维;催产素是一种性爱过程中会释放的激素,在性关系后,情侣的依恋关系会增强;后叶加压素是在性爱后释放的激素.这些行为特性显示,性、吸引和依恋是分别基于截然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大脑系统,而且它们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用激素和神经递质,(monoamines)调节着繁殖行为.11,12,对爱情阶段的划分和,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因素有着某些内在一致性.10推理,缺乏能够指导实验的可检验假说.比较而言,Fisher的爱情三阶段理论,是基于爱情的神经生理实验结果而提出的,引入了更多可经实验验证的假设,更具有操作性.因此,爱情三阶段理论可更多地应用于指导有关爱情的实证研究,更具有理论优势.,2,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2.1爱情的脑成像研究()爱情的脑功能成像.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是研究爱情的脑机制的最常用技术;考察处于恋爱中的人观看爱人照片时的脑激活情况,是研究爱情激活脑区的最常见范式.为了评定恋爱程度,研究者常选用激情爱情量表(passionatelovescale,PLS),其得分越高,表示被试所处的恋爱程度越强烈.Bartels和Zeki13首次使用fMRI研究了处于恋爱中人类被试的激活脑区.通过对比看爱人和熟悉朋友的照片时脑激活模式的差异,研究发现,当看爱人照片时,脑岛,中部、前扣带皮层,双侧尾状核和壳核激活,而右侧,前额叶、双侧顶叶和颞中回、后扣带皮层、杏仁核激活受抑制.Fisher研究组14,15采用相似的实验范式,研究了处于恋爱早期的志愿者.研究发现,在观看爱人图片时,右腹侧被盖区和右尾状核被激活.这与Bartels和Zeki13研究一致.由于这些脑区富含多巴胺,且通常认为是奖赏系统的核心脑区,因此,这些研究提供了初步的证据支持爱情与奖赏和动机有关.Ortigue等人16用fMRI技术以及阈下启动的词汇判断任务来研究爱情的激活脑区.实验材料包括恋爱对象、中性朋友或者爱好的名字.行为结果表明,不管是恋爱对象或者爱好的阈下呈现都出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但朋友的名字没有这种效果.fMRI结果表明,和朋友名字相比,阈下启动恋爱对象的名字和阈下启动爱好的名称均激活了尾状核、脑岛、双侧梭状回、海马旁回、右侧角回及枕叶和小脑,提示爱情和爱好一样,都有动机和情绪系统的参与,这与采用爱人照片范式所发现的脑区基本一致1315,进一步支持了奖赏动机环路在爱情中的作用.恋爱时间的长短不同是否会导致激活脑区的变,化?比较Bartels和Zeki13和Fisher研究组14,15的研究会发现,后者并未发现脑岛、前扣带皮层等脑区激,活.相比于Bartels和Zeki13的研究,Fisher研究组14,15所纳入的被试平均“恋爱时间”较短(分别为7.4和28.8个月),但感情更为炽烈(PLS量表得分分别为8.54和7.55).为此,Fisher研究组14,15进一步考察了恋爱时长与脑激活区的关系,发现随着恋爱时间增加,右侧脑岛、右侧前扣带皮层和后扣带皮层激活越强,而左侧后扣带皮层激活越弱.这证实了Bartels3377,2012年12月,第57卷,第35期,和Zeki13的结果,提示这些脑区的活动与长期恋爱关系的维持有关.同样采用对比看爱人照片和熟人照片的实验范式,Kim等跟踪研究了一组志愿者,比较了其刚恋爱(不超过100d)和恋爱6个月后脑激活程度的差异,其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扣带皮层活动与长期恋爱关系的维持有关17.综上所述,这些脑影像学变化都发生在某种神经递质分泌或受体密集的区域,这就提示了这些脑区的变化可能与某种特定神经递质变化模式有关,比如热恋期多巴胺水平较高,维持期催产素水平较高,不同递质变化模式决定不同脑区激活模式.当然,这些猜测还有待于更多相关性研究的验证.那么失恋的被试,其激活脑区又有哪些特征呢?失恋的不同阶段心理反应明显不同,在失恋初期被试处于防御阶段,通常表达出愤怒、渴望复合的情绪;而在接受了失恋的事实后,则过渡到了顺从/绝望阶段,此时主要是处于悲伤情绪中.因此,研究处于失恋不同阶段的被试,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Fisher等,人,12,15,研究了失恋初期的被试,他们发现这些被试,在观看前任恋人图片时,双侧腹侧被盖区、腹侧纹状体等与奖赏有关的脑区仍然被激活,其激活程度甚至强于处于热恋中的被试.这提示,不管个体在恋爱中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动机、奖赏系统都参与爱情.他们还发现失恋者的伏隔核、外侧眶额/前额叶皮层也被激活,这些脑区通常被认为与对药物的渴求等成瘾行为有关,因此,其激活可能解释了失恋者的强迫性的、反复思念对方、并渴求与对方产生情感上的联系等类似“成瘾”行为.此外,与情绪调节有关的脑区(如眶额皮层),负性情绪有关的脑区(如脑岛)也均被激活.但已经接受了失恋事实的被试,则表现出,几乎截然不同的脑激活模式.Najib等人,18,研究了,9名这样的女被试,发现这些处于悲伤情绪的女性在回忆前男友时,后部脑区包括小脑、后部脑干、后扣带、后颞顶结合部位、枕叶皮层被激活,而纹状体、外侧眶额皮层、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脑岛、前扣带这些通常在恋爱中被激活的脑区则活动受抑制.这从相反的角度,也支持了上述脑区在爱情中的作用.,和爱情密不可分的是性唤醒,那么爱情和性唤,醒激活的脑区有何差异呢?性唤醒和爱情所激活的共同脑区包括:前扣带回皮层、下丘脑、纹状体,且二者同样也使涉及判断形成的额叶皮层激活程度降3378,低15.Zeki19发现,看具有吸引力的脸和爱人的脸时,被试的前额皮层和杏仁核的激活同时降低;但在看爱人的脸时,被试不仅判断能力降低,而且在脸部寻找不舒服信号的好奇和理解也降低了.既然爱情是一种跨文化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在恋爱中是否都激活了相似的脑区呢?Xu等人6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与西方人一样,处于恋爱早期阶段的中国被试,在看爱人照片时同样激活了中国被试的奖赏和动机系统,如腹侧被盖区和尾状核,抑制了杏仁核、内侧眶额皮层的活动.即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在爱情中所激活和抑制的脑区具有一致性.而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内侧前额皮层(medialorbitofrontalcortex)受抑制.对于中西方处于恋爱的被试的脑成像对比研究仅见到此一例,该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但文化态度差异对爱情激活脑区有不同影响.自我报告的传统性和现代性20得分的个体差异与中国被试伏隔核活动正相关,即传统性与右内侧的伏隔核活动显著相关,现代性,与左背外侧伏隔核、与伏隔核相连的尾状核头和丘脑,底核、左侧颞下回皮层及左侧顶叶的活动显著相关.此外,膝部下皮层和额上回的激活程度与18个月后的关系幸福度呈显著正相关.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也提示了奖赏系统、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富集脑区在爱情中的作用.Bales等人21采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研究了与人类较接近的雄性伶猴,研究发现,保持长时间伴侣联系的雄性伶猴,其伏隔核、腹侧苍白球、内侧视前区、内侧杏仁核和下丘脑视上核的激活程度弱于单身雄性伶猴.对雄性伶猴在配对后的48h进行再次扫描,则发现:伶猴右脑的伏隔核和腹侧苍白球的葡萄糖,吸收量与配对前相比有显著变化.和正常雄性伶猴,相比,前额皮层损伤的雄性伶猴后扣带回皮层的葡萄糖吸收量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前额皮层损伤导致对后扣带回皮层的抑制减弱,而后扣带回皮层有大量的后叶催产素和加压素受体,从而导致葡萄糖吸收量升高.这些结果表明,灵长类动物在形成和维护选择性社会纽带上与人类脑区激活情况具有某些相似处.,()爱情与其相关行为的脑功能成像比较.,除,直接考察爱情的激活脑区外,另一些研究则从爱情与其他相关行为的脑功能成像比较的角度出发,探索爱情的神经机制问题.,评述,爱情与母爱是爱的两种类型,二者在脑机制上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特异性激活的脑区.,Bartels和Zeki,2,13,的研究发现,母爱和爱情均激活了,奖赏有关脑区,如纹状体,以及处理感觉-情绪联系的内侧脑岛.虽然前扣带回皮层在母爱和爱情中均被激活,但后者激活区域更靠近背侧,可能与愉快经历(如抚摸)背后的意图感知有关.爱情特异性激活了下丘脑,可能反映了爱情引起的性唤醒.海马齿状回是后叶加压素能神经特异性投射脑区,其在爱情中也被特异性的激活.此外,爱情也激活了腹侧被盖区,但腹侧被盖区的后部和母爱的关系更为密切.母爱特异性地激活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该区域有丰富的催乳素和后叶加压素受体分布,与边缘系统和外侧眶额皮层有直接的纤维联系,推测该区域的激活可能反映了母爱特有的愉悦情绪.此外,外侧梭状回面孔识别区的激活也仅存在于母爱中,这可能与母亲为了读懂婴儿的面部表情而需要不断更新面孔识别信息有关.除了激活脑区外,与对照状态(看别人小孩的照片和朋友照片)相比,母爱和爱情中与社会判断有关的脑区激活均减弱.这些脑区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右半球的额中回、顶下小叶、颞中回以及后扣带皮层,这些区域在认知(注意、短时和长时记忆)以及消极情绪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类是杏仁核、颞极、颞顶叶连接部和内侧前额叶皮质.这些区域均与负性情绪、道德判断以及心理理论能力(即推测他人意图和情绪的能力)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从“恋爱中的一体性”而言,心理理论的心理化特点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同时把不同的信念和愿望归于自己和他人.该结果说明,为了获得想象中“恋爱中的一,体性”,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心理化过程降低,13,21,22,.,整体而言,这些脑区的激活受抑制,可能使人们对母爱和爱情施予的对象的判断力减弱,这为“爱情使人盲目”这一观点提供了初步的神经生物学证据.来自强迫症和抑郁症病人的脑影像学研究,也为爱情脑机制提供了一些思路.不仅强迫症和抑郁症的病人的行为表现和恋爱中的人存在部分些相似之处,其损伤脑区与爱情中所激活的脑区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蔡厚德发现,强迫症病人调节错误识别加工和负责情绪与奖赏系统管理的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机能紊乱,主要包括眶额皮层、前扣带回皮层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等前额叶脑区,以及腹侧纹状体、丘脑等皮层下脑结构23.这可能说明强迫症患者,的奖赏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导致某些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而人们在爱情中的脑功能变化和行为模,式,与强迫症患者均有很多相似性,似乎暗示强迫症,和爱情对于动机系统的影响也是相似的,甚至这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某种关联.王志远和刘明辉总结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发现抑郁症病人的某些脑区代谢障碍,如额叶(特别是前额叶皮质)、颞叶、杏仁核、前扣带回、尾状核、丘脑24.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纹状皮层的活动出现异常,而这会导致抑郁症患者出现快感缺失的症状,而这一回路正是大脑奖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爱情脑机制中的重要一环,这更加证明爱情是一种动机系统,也能使人体验到快乐.对沉浸在失恋悲伤中女性被试的研究,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爱情和抑郁的关系.与爱人分离会导致悲痛反应,对于有些人,这种悲痛情绪会导致抑郁症.失恋的女被试在回忆前男友时所激活和抑制的脑区,与以往对悲伤情绪的影像学研究发现的脑区一致,即包括小脑、前部颞叶皮层、脑岛、前扣带、前额叶皮层18.这提示研究爱情的神经机制,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对强迫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总之,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爱情并非是一种特定的情绪,而是一种奖赏、一种动机.Liu等人25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总结和整理了142个奖赏决策行为的脑成像研究,发现构成大脑核心奖赏回路的区域包括伏隔核、岛叶、眶额叶、扣带回和额顶叶网络.这些区域和爱情中所激活的脑区较为相似.如,Fisher等人14,15的fMRI研究发现,爱情所激活的腹侧被盖区是大脑奖赏系统的重要部分,和快乐、唤醒、集中注,意以及追求和获得奖赏的动机有关.尾状核参与了,奖赏检测和表达、目标表征和为行动准备的感知输入整合.金钱奖赏可以导致内侧尾状核体部多巴胺的释放.恋爱所激活的前内侧尾状核体部,在金钱奖赏、给予奖赏的随机学习和注意任务中同样会激活.甚至Younger等人26的研究发现,观看爱人图片时,自我报告的疼痛感会减弱,并且奖赏处理相关脑区(如尾状核、伏隔核、外侧眶额皮层、杏仁核、背侧前额皮层)的激活越强,自我报告的疼痛感越弱.这些研究提示,爱情脑机制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爱情本身的理解,对于其他涉及人类大脑奖赏系统的相关领域(如物质依赖、强迫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研究,也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3379,控制组.Loving等人,以热恋中的女性为被试,收,2012年12月,第57卷,第35期,2.2,爱情的神经生化机制,早期研究认为,热恋状态与胺基乙苯(PEA)水平的上升有关27.但是,该理论并没有得到相关实证研究的证实.有研究者提出,恋爱的生物过程可能涉及不同的机制28.如Marazziti和Canale4考察了热恋中、单身或爱情关系维系了很长时间的人其体内8种激素的变化,包括: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黄体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皮质醇、睾酮、雄烯二酮.结果表明:(1)热恋中的女性,其FSH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2)热恋中的男性和女性其皮质醇水平都显著高于控制组;(3)热恋中的女性其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而热恋中的男性其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该研究表明,爱情是有其生理学基础的,热恋中的人其体内的激素水平与一般人是有差异的,某些激素的变化还存在着性别差异.接着,我们将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两方面讨论爱情的神经生化机制.()爱情的外周神经生化机制.爱情的外周神经生化机制中主要包括皮质醇和睾酮两种激素.近期研究证实,热恋中的人其皮质醇的水平显著高于429集被试的唾液样本,考察被试在回忆和想象其恋爱对象时或朋友时唾液中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1)恋爱的时间长度是皮质醇基线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2)实验条件(回忆其恋爱对象还是朋友)对皮质醇变化的影响显著;(3)对恋爱的聚焦思考对皮质醇变化的影响显著.该实验证实了,热恋中的个体,其体内的某些激素水平确实会发生变化.而且,在不同的情形下,如一般情形下和回忆其恋爱对象时,其皮质醇水平也不同.就睾酮而言,研究发现,性交后女性睾酮水平会立刻(15min后)提高;而男性睾酮水平在性交后并不会立刻提高,而会在性交停止后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后(如第二天早上)有所提高.vanAnders等人30研究结果发现,拥抱和性交后女性的睾酮水平会显著高于锻炼后女性的睾酮水平.这说明女性睾酮水平的变换可能受到身体接触或亲昵言行的影响,性行为可能对女性雄激素分泌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还发现了睾酮水平和性高潮的联系.女性的睾酮水平和她们的性欲相关:睾酮水平更高的健康女性报3380,告有更多的性高潮.,()爱情的中枢神经生化机制.爱情的中枢神经生化机制主要包括多巴胺、催产素、后叶加压素、五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多巴胺:多巴胺是与奖赏有关的重要神经递质.爱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通常发现多巴胺投射脑区,如纹状体等被激活1315.多巴胺在人类社会联结,包括社会依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啮齿动物的神经解剖学和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了中枢多巴胺系统,尤其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环路,在建构、表达和维系一夫一妻制的配偶联结中的作用31.曾有研究者提出,社会依恋是一种“机能失调”32.而社会依恋是爱情的延伸.因为配偶联结增加了D1受体结合的密度,因此已形成配偶联结的动物可能更不易患上物质成瘾.目前此类研究尚未针对人类.后叶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后叶催产素是一种神经肽,它与后叶加压素是下丘脑垂体-垂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神经递质是和配偶联结相关的探讨最多的神经递质,对母婴依恋和其他亲密关系的形成也非常重要33,34.研究已证实,后叶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在草原田鼠的配偶忠诚度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5.这种机制似乎在哺乳动物的进化中被保留了下来.对人类而言,看到心爱之人恋人或孩子时,所激活的脑区是有着丰富的后叶催产素、后叶加压素和多巴胺受体的区域,同时也是这些激素被大量释放的区域13.在恋爱关系的早期和性交过程中,强多巴胺和后叶催产素信号释放可能是一种学习信号:它们有助于记住伴侣的特征,积极的情绪反应和与恋爱关系相关的习惯31.唤醒程度的增强也能促进社会联结,同时它可能启动了记忆机制.Savulescu等人36认为,可以利用这点,在被试与他们伴侣有亲密接触时,给他们注射某种药物用来增强配偶联结.五羟色胺:五羟色胺是一种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37.注意到恋爱早期个体的典型行为与强迫症患者的相似性,以及五羟色胺转运体在性行为和强迫症中的共同作用,Marazziti等人38选取了20名刚刚处于热恋的男女性、20名强迫症病人以及20名正常对照(单身或已婚人士)作为被试,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帕罗西汀与血小板膜的特殊连结来衡量这3组被试血液中五羟色胺转运体的含量.血小板膜上五羟色胺转运体浓度的变,评述,化与中枢神经系统五羟色胺转运体的变化极其相,似,39,40,因此通过测量血小板膜上五羟色胺转运体,浓度变化可以推测中枢神经系统的五羟色胺转运体浓度变化.研究发现,热恋中的个体血小板五羟色胺,转运体密度与强迫症患者处于同一水平,但二者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热恋和强迫症这两种状态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生化基础.对其中6例恋爱中的个体在1218个月后进行重测,发现随着这些个体强迫性拥有伴侣的观念的消失,其五羟色胺转运体密度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这提示五羟色胺能神经递质在爱情中的作用是动态变化的.未来研究者还需要对五羟色胺在恋爱的不同阶段的影响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索.此外,五羟色胺也被提示在雄性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小鼠)的性偏好中起重要作用.饶毅研究组最新的一项研究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明确了该神经递质在调节雄性小鼠性偏好中的作用.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该研究组首先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五羟色胺能神经元缺乏的雄性小鼠对雄性小鼠的“求爱”频率明显增加,提示了五羟色胺在性偏好中可能起作用.对于正常发育的成年鼠,当采用外源性给药的方式降低其体内五羟色胺水平后,雄性小鼠对同性的性偏好会增加.为进一步明确其作用,研究者敲除了合成五羟色胺必需的色氨酸羟化酶基因,使得基因敲除小鼠从胚胎形成期开始就不能合成五羟色胺.在择偶选择中,该种基因敲除小鼠对异性鼠的性偏好显著降低.此外,通过注射五羟色胺使得色氨酸羟化酶基因敲除的成年小鼠体内五羟色胺浓度增加至野生小鼠水平后,基因敲除鼠恢复了对异性鼠的性偏好41.神经生长因子:爱情也与神经生长因子的水平,存在联系.Emanuele等人,42,针对3组处于不同恋爱状,态的被试,研究发现,与那些单身或是爱情关系已维系了很长时间的人相比,处于热恋中的人显示出更高的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其水平和恋爱强度正相关;热恋组中的39位被试在1224个月内仍维持恋爱关系,此时他们血浆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下降,和其单身或是爱情关系已维系了很长时间的人无区别.这说明,一些和热恋有关的行为或者心理特点可能和血浆中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提高有关.基于这些实验结果,目前尚无法确定在恋爱中升高的NGF到底是对外周还是中枢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综上所述,爱情和各种病态行为,包括强迫症、,抑郁症、物质成瘾等,都会导致多巴胺、五羟色胺、,后叶催产素等激素或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3,评价及展望,首先,在对爱情研究中,各个研究者之间没有关于爱情比较明确一致的界定,以往研究主要是通过PLS量表及访谈等自我报告形式来确定个体所处的爱情阶段,Graham43指出,爱情的测量方法需要除了自我报告之外的测量方法.大多的研究局限在爱情的第一阶段,即恋爱时间相对较短且在PLS上得分高的阶段,而对爱情保持时间相对长的爱情关系探讨不够,如保持同居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脑激活区域及相关激素.此外,研究者当前仅仅是基于激素水平对爱情阶段进行划分,由于在爱情的不同时期脑区激活情况会有所改变,结合脑区激活模式和激素水平变化对爱情阶段进行划分,将可望提供更客观、准确的划分标准.其次,当前爱情相关研究尚以探索研究为主,其研究结论尚需验证.目前研究通常仅涉及小样本,其结论需通过大样本研究来验证.虽然目前研究已提示了性别差异,但仍需要重复验证.当前的爱情实验大多采用的是视觉刺激,即面部刺激,刺激形式单一,其结论也需其他刺激模式来验证.Lundstrm和Gotman44使用嗅觉刺激体味,发现爱情影响体味辨别的能力.这些研究表明,采用多种刺激来研究爱情的影响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最后,爱情所激活的脑区和Liu等人25所总结的构成大脑核心奖赏回路的区域有相似性,那么爱情对行为决策会有怎样的影响呢?Bartels和Zeki2指出,虽然陷入恋爱会导致被试对爱人判断的降低,但是,没有降低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但该结果未见实验证,明.脑成像研究的结果显示,陷入恋爱导致杏仁核激活受抑制,可能导致被试的警觉性下降,其结果有可能使恋爱中的个体变得无所畏惧,对于以往恐惧或厌恶的事物也变得能够忍受等.Saxe和Haushofe45研究发现,爱情作为一种社会奖赏和金钱奖赏具有共同的神经基础左侧壳核和尾状核.此外,研究发展,催产素会增加信任程度28,46.这些研究都提示爱情可能会影响行为决策,如激发更多的合作行为、做出更为公平的决策、改变对决策对象的评价.Xu等人6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的被试在爱情中所激活的脑区具有部分一致性,这是否暗示了爱情也3381,2012年12月,第57卷,第35期,单身,以及保持长时间爱情关系的被试相比较,探讨爱情对行为决策的影响.,会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产生一致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爱情的被试,或者和参考文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AronA,FisherH,MaschekDJ,etal.Reward,motivationandemotionsystemsassociatedwithearly-stageintenseromanticlove.JNeurophysiol,2005,94:327337BartelsA,ZekiS.Theneuralcorrelatesofmaternalandromanticlove.NeuroImage,2004,21:11551166LawfordBR,YoungRM,NobleEP,etal.D2dopaminereceptorgenepolymorphism:Paroxetineandsocialfunctioningin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EurNeuropsychopharm,2003,13:313320MarazzitiD,CanaleD.Hormonalchangeswhenfallinginlove.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4,29:931936JankoviakWR,FischerEF.Across-culturalperspectiveonromanticlove.Ethnology,1992,31:149155XuXM,AronA,BrownL,etal.Rewardandmotivationsystems:Abrainmappingstudyofearly-stageintenseromanticloveinChinesepartici-pants.HumBrainMapp,2011,32:249257DuncanGJ,WilkersonB,EnglandP.Cleaninguptheiract:Theimpactofmarriageandcohabitationonlicitandillicitdruguse.Demography,2006,43:691710AragonaBJ,LiuY,YuYJ,etal.Nucleusaccumbensdopaminedifferentiallymediatestheformationandmaintenanceofmonogamouspairbonds.NatNeurosci,2006,9:133139刘聪颖,邹泓.国外爱情观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9,6:102107SternbergRJ.TheTriangleofLove:Intimacy,Passion,Commitment.NewYork:YaleUniversity,1988FisherHE.Thedrivetolove:Theneuralmechanismformateselection.In:SternbergRJ,WeisK,eds.TheNewPsychologyofLove.NewYork:YaleUniversityPress,1989FisherHE,AronA,BrownLL.Romanticlove:Amammalianbrainsystemformatechoice.PhilosTRoySocB,2006,361:21732186BartelsA,ZekiS.Theneuralbasisofromanticlove.NeuroReport,2000,11:38293834FisherHE,AronA,BrownLL.Romanticlove:AnfMRIstudyofaneuralmechanismformatechoice.JCompNeurol,2005,493:5862FisherHE,BrownLL,AronA,etal.Reward,addiction,andemotionregulationsystemsassociatedwithrejectioninlove.JNeurophysiol,2010,104:5160OrtigueS,Bianchi-DemicheliF,HamiltonAF,etal.Theneuralbasisofloveasasubliminalprime:Anevent-related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tudy.JCognNeurosci,2007,19:12181230KimW,KimS,JeongJ,etal.Temporalchangesin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ctivationofheterosexualcouplesforvisualstimulioflovedpartners.PsychiatryInvest,2009,6:1925NajibA,LorberbaumJP,KoseS,etal.Regionalbrainactivityinwomengrievingaromanticrelationshipbreakup.AmJPsychiat,2004,161:22452256ZekiS.Theneurobiologyoflove.FEBSLett,2007,581:25752579YangKS,HchuHY.Determinants,correlates,andconsequencesofChineseindividualmodernity.BullInstEthnolAcadSin1974,37:138BalesKL,MasonWA,CatanaC,etal.Neuralcorrelatesofpair-bondinginamonogamousprimate.BrainRes,2007,1184:245253MoosRH,NicholAC,MoosBS.Riskfactorsforsymptomexacerbationamongtreatedpatientswithsubstanceusedisorders.Addiction,2002,97:7585蔡厚德.强迫症的脑功能障碍.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01407王志远,刘明辉.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0761LiuX,HairstonJ,SchrierM,etal.Commonanddistinctnetworksunderlyingrewardvalenceandprocessingstages:Ameta-analysisoffunction-alneuroimagingstudies.NeurosciBiobehavR,2011,35:12191236YoungerJ,AronA,ParkeS,etal.Viewingpicturesofaromanticpartnerreducesexperimentalpain:Involvementofneuralrewardsystems.PLoSOne,2010,5:e13309LiebowitzMR.TheChemistryofLove.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83WangZ,YoungLJ.Ontogenyofoxytocinandvasopressinreceptorbindinginthelateralseptuminprairieandmontanevoles.DevBrainRes,1997,104:191195LovingTJ,CrockettEE,PaxsonAA.Passionateloveandrelationshipthinkers:Experimentalevidenceforacutecortisolelevationsinwomen.Psychoneuroendocrino,2009,34:939946vanAndersSM,HamiltonLD,SchmidtN,etal.Associationsbetweentestosteronesecretionandsexualactivityinwomen.HormBehav,2007,51:477482AragonaBJ,SmeltzerMD,KlemanRR,etal.DownregulationofthecAMPsystemwithinthenucleusaccumbensshellisimportantforpair,bonding.HormBehav,2004,46:843382,评述,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DomesGM,HeinrichsA,MichelC,etal.Oxytocinimproves“mind-reading”inhumans.BiolPsychiat,2007,61:731733LightKC,GrewenKM,AmicoJA.Morefrequentpartnerhugsandhigheroxytocinlevelsarelinkedtolowerbloodpressureandheartrateinpremenopausalwomen.BiolPsychol,2005,69:521NelsonEE,PankseppJ.Brainsubstratesofinfant-motherattachment:contributionsofopioids,oxytocin,andnorepinephrine.NeurosciBiobehavR,1998,22:437452NairHP,YoungLJ.Vasopressinandpairbondformation:Genestobraintobehavior.Physiology,2006,21:146152SavulescuJ,SandbergA.Neuroenhancementofloveandmarriage:Thechemicalsbetweenus.Neuroethics,2008,1:3144CrockettMJ,ClarkL,TabibniaG,etal.Serotoninmodulatesbehavioralreactionstounfairness.Science,2008,320:17391752MarazzitiD,AkiskalHS,RossiA,etal.Alterationoftheplateletserotonintransporterinromanticlove.PsycholMed,1999,29:741745RauschJ,HutchesonJ,LiX.Correlationsofactionbetweenhumanplateletandhumanbrain5-HTT.BiolPsychiat,1995,37:593683BrileyMS,RaismanR,LangerSZ.Humanplateletspossesshigh-affinitybindingsitesfor3H-imipramine.EurJPharmacol,1979,58:347348LiuY,JiangY,SiY,etal.Molecularregulationofsexualpreferencerevealedbygeneticstudiesof5-HTinthebrainsofrangemice.Nature,2011,472:9599EmanueleE,PolitiP,BianchiM,etal.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