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传统的篆刻技法除篆法、章法、刀法之外还有做印法。虽然对其截然相反的 两种意见和态度一直延续至今,但做印法已经客观存在于不少卓有成就的篆刻家 的创作之中。这些篆刻家,在充分掌握篆法、章法、刀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印表 现出刀刻所无法表现的艺术效果,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我们应当消化吸收、继 承发扬,做到法为我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并将其上升至理论层面。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精密电动雕刻工具层出不穷,怎样把当代科 技成果和传统篆刻做印技法相结合,让技法为创作服务,从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 在艺术实践中研究探索。 关键词:做印法吴昌硕做印实践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i na d d i t i o nt o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a r v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s e a lm e t h o d ,t h er u l e s ,k n i f et h e r et od oo u t s i d eo f i n d i aa c t d e s p i t et h e i rd i a m e t r i c a l l yo p p o s e dv i e w sa n da t t i t u d e so ft h et w oc o n t i n u e st ot h i sd a y , b u t d oe x i s ti ni n d i aa n df r a n c eh a v eb e e nm a n ya c c o m p l i s h e dt h eo b j e c t i v eo ft h es e a lf a m i l yc r e a t i o n t h e s ea n ds e a l ,s e a li nt h ef u l lg r a s po fl a w , t h er u l e s ,k n i f e ,b a s e do np r i n t e rx i a n c h uk n i f ec a r v i n gb y d o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a r tb e y o n dt h ee f f e c to fa c c u m u l a t e dm a n y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 s ,w es h o u l db e d i g e s t e da n da b s o r b e d ,i n h e r i ta n dc a r r yf o r w a r d ,s ot h a tl a wiu s e dt oc o n s t a n t l yi m p r o v et h e f tc r e a t i v e c a p a c i t y , a n di t su pt o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l e v e l w i t h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t e c h n o l o g y , e n d l e s sv a r i e t yo f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e l e c t r i c c a r v i n gt o o l sa n dh o wt h e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n dt r a d i t i o n a l c a r v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a n di n d i at od o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e c h n i q u e sf o r t h ec r e a t i v es e r v i c e st o ,f r o mt h i s i s s u ea l s od e s e r v e so u rs t u d y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i na r tp r a c t i c e k e yw o r d s :i n d i a nl a wt od oc h a n g s h u o 、u i n d i a np r a c t i c et od o 引言 引言 纵观篆刻发展史,篆刻是从工匠制作或文人余事中逐步走出来,变成独立艺 术门类。数百年来,传统的篆刻技法除篆法、章法、刀法之外,做印法也与其它 技法一样都客观存在于艺术家的创作之中,虽然对其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和态度 一直延续至今,但技法为创作服务,在充分掌握篆法、章法、刀法的基础上,通 过做印表现出刀刻所无法表现的艺术效果。历代名家的成功经验也需要我们去消 化吸收、继承发扬,做到法为我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精密电动雕 刻工具层出不穷,怎样把当代科技成果和传统篆刻做印技法相结合,这个问题很 值得我们在艺术实践中研究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第1 章做印法概述 第1 章做印法概述 1 1 对做印的不同看法 出于不同的审美思想,历来印人们对于做印法有两种态度,一种持否定态度 如赵之谦、黄士陵、齐白石等,另一派从文彭到吴昌硕等印人则在技法中广泛使 用。 从传统的文人审美观出发,曾经有许多印人反对篆刻刀法之外的做印法。 甘肠在印章集说中说:“古之印,未必不欲整齐,而岂故作破碎? 但世 久风烟剥蚀,以致损缺模糊者有之,若作意破碎,以仿古印,但文法、章法不古, 宁不反害乎古耶? 口1 显然,他反对刻意追求古印剥蚀斑驳而失去字法之古。 赵之谦创作实践中,他认为篆刻的古厚之气要以自然爽健的刀法表现,而不 在于制作斑烂的印面效果,他在“何传洙印”边款中 兑:“汉铜印妙处,不在斑 驳而在浑厚,学浑厚则全恃腕力。石性脆,力所到处,应手辄落,愈拙愈古,看 似平平无奇,而殊不易貌”。口1 黄士陵也持这样的态度,他在“欧阳耘印”边款中说:“赵益甫仿汉,无一 印不完整,无一画不光洁,如玉人治玉,绝无断续处,而古气穆然,何其神也 随1 他对于在印面仿做古印之斑驳不以为然。在“季度长年”印款中刻道:“汉印 剥蚀,年深使然,西子之颦,即其病也,奈何捧心而效之。”b 1 黄士陵在创作中 贯彻自己的审美观,用刀光洁挺拔,印面完美无缺,技法中不使用刀法之外的任 何做印手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效果。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风格与其大写意国画一致,他运用爽健、猛利的单刀刻出 自然形成的一面挺拔、一面迸裂的线条,通篇痛快淋漓。他讲求作品的磅礴气势, 不用做印手法去制造印面效果。曾说过刻印要“不为摹、作、削三字所害,虚掷 精神 h 1 ,白石有一首“题某生印存诗并题解:古今人于刻石只能蚀削,无知 刻者,余故题此印存,以告来者:“做摹蚀削可愁人,与世相违我辈能,快剑断蛟 成死物,昆刀截玉露泥痕。脚世间贵痛快,何况篆刻风雅事也。 与此同时,历代赞成做印或亲力亲为的篆刻家也不少。 张在辛篆印心法在“修制之法 描述“宜锋利者,用快刀挑剔之;宜浑 第1 章做印法概述 成者,用钝刀滑溜之。至于鼯利而不得精彩者,可于石上少磨,以见锋棱。其圆 熟者,或用纸擦,或用布擦,又或用土擦,或用盐擦,或用稻草绒擦。相其骨格, 斟酌为之,须有独见,自出新裁,非他人所可拟议者。 嘲 篆印心法中还有一段关于钤盖印拓的记述:“或用厚纸垫印,或宜薄纸 垫印,或不用纸垫于极平板上印之。视其所刻之家法,审其印色之浓淡与印之相 宜,亦一助也。至其下手之轻重,则又不可不知。 盯1 看来古人早就重视刀法之 外的一切技法。做印之法,许多有名的印家都采用了。 篆刻大师吴昌硕在做印方面很有造诣,做印刻完印后,为求得印面苍浑的效 果,常采用一些奇特的手法去“做 ,安持精舍印话引郑文焯笔记云:“往见 老铁刻一石罢,辄向败革上着意摩擦,以取古致,或故琢破之,终乏天趣,亦不 足一厄。吲吴昌硕的某些白文印,印面并不磨平,而是中间微凸,以求得钤盖 出印迹四边具有朦胧效果。 以印面不平而求得特殊效果者,来楚生亦用之。他在然犀室印学心印中 说:“印面磨时必须平,刻时或可使之不平,不平则印面着纸有轻重,而印泥之 色有浓淡矣。轻重分而变化出,浓淡见而笔墨生,赵悲庵尝云:古印有笔兼有 墨,今人但有刀与石。盖只知于笔墨肥瘦中求笔墨,而不知于印面高低上生变 化耳。试观古印若有若无处,即印面不平之一证。印面使不平,其法有二:或以 刀柄擦之,或以锉刀锉之,各随其便耳”。踟 邓散木等近现代印人做印也很有成就。做印之法,印人们早就使用了,只是 上升到理论层面的不多。 1 2 当今印坛与做印法 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引发着人们审美倾 向的改变,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中,篆刻艺术从创作观念到作品形式也都发生了 很大变化。 首先是展示方式的改变,现在篆刻作品都在展厅里展出,为了取得理想的“展 示效果”,为了这“效果 采取各种做印法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现代篆刻创作 中采用做印法,已类似于国画中采用的非笔法技巧,如“纸背用色、“洒矾水”, “揉纸”等一样普遍,都是为增强画面或印面的艺术效果服务的。 第1 章做印法概述 其次印材的丰富也促使了做印法的发展。由于青田石等传统石材资源经过几 百年的开采渐渐减少,篆刻家们便寻求新的替代品。例如现今被广泛采用的陶瓷 类印材便是成功的一例,陶瓷类材料可以在人为的温度控制下决定质地的坚硬程 度,这就印章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做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再有就是改革开放3 0 年来,世界各地文化交流频繁,各种文化思潮的交互 影响,当代艺术家较之以往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以及对出土文物得深入研究,远 古的各种文字信息,也对当代的印坛产生巨大影响。当代印坛有很多篆刻家在创 作中大量运用了做印法。 第2 章做印法概述以吴吕硕为例 第2 章做印法分析以吴昌硕为例 古代玺印的材质以金属为主,经过于百年的磨砺、氧化,原本工整俊朗的文 字笔画开始粘连、破残、剥落等,钤印后就会有古朴、苍浑、斑斓的效果。自文 人篆刻兴起后,开始“人为”追求这种“自然效果。 吴昌硕是做印的集大成者。充分发挥“篆、刻 以外的功夫,通过敲击、 椎凿、刮削、磨擦等手段来完成,使印面产生古朴自然、苍茫浑厚、金石气浓郁 的艺术效果。采用的具体手法有用刀杆、刀背甚至沙石、钉头、鞋底敲击,有时 还刻后轻磨再刻等,一切以印面的效果为中心。尽管当时有反对的声音,但缶翁 力排众议,朝着自己的探索方向努力,最终达到了后人公认的艺术成就。 下面就吴昌硕具体做印法作具体分析 2 1 敲击法 用刻刀的刀锋、刀角、刀背、刀杆等部位或其它硬物敲击印边、印文,使之 略有残损、破裂,造成古拙、朴茂之意。如“鹤舞”( 图1 ) 朱文印,四边都有 敲击的痕迹,使边栏时断时续,避免印文笔画拥挤,使边栏跌宕多姿。“鹤”字 横画等处也有敲击或凿的痕迹,使平行的笔画起了变化。又如白文印“雏睦堂” ( 图2 ) 的印边、印文和印地都敲击较多,苍老朴茂之感油然而生,通过做敲击 也弥补了篆法、章法国过于平实的不足。白文印“无须老人”、“半哭半笑搂主 ( 图3 4 ) 都如此,如“无须老人 印,“无”、“老两字笔画较多,“须”、“人” 笔画少,印上部敲击后白处更多,加强了上下疏密对比,经过艺术加工印明效果 顿显生动、华滋。 鹤舞( 图1 ) 雒睦堂( 图2 ) 第2 章做印法概述以吴昌硕为例 邀圆 无须老人( 图3 ) 2 2 刮削法 半哭半笑搂主( 图4 ) 用刀锋或刀棱刮削印边、印角或印文,使过露锋刃的笔画变得更加自然,印 边也有虚有实。吴昌硕使用做印技法时,再力度、火候把握方面可以说是“精准”, 一般刮削容易出现的“薄”、“弱”、“浮 等问题再这里无处寻觅。如“明道若明”、 “系臂琅开虎魄龙”( 图5 q ) 朱文印,印边四角刮削成弧形,部分纤细的印边 也是刮削而成,使印边虚实相生,更见封泥韵味。 系臂琅歼虎魄龙( 图5 )明道若明( 图6 ) 2 3 椎凿法 椎凿法适用刀角、刀锋、刀杆顶部或锥形硬器,正对着印面打击,造成印文 笔画模糊和印边残破。椎和凿形成的效果不同,前者界限模糊,而后者痕迹明显。 两者混用能营造出变幻莫测的艺术氛围。这也是缶翁高明之处。如“莫铁( 图7 ) 白文印,制作的浑然天成,直追秦汉。古印历经千年形成苍浑面貌,在吴昌硕的 刀下顷刻完成,真不愧是艺术大师。“仓硕、“虚素 、“我爱宁静”( 图8 1 0 ) 等也是主要用此技法。 6 第2 章做印法概述以炅吕硕为例 臻蛰 2 4 磨擦法 莫铁( 图7 ) 仓硕( 图8 ) 虚素( 图9 )我爱j 。静( 图1 0 ) 磨擦法是在磨印石时就把银面磨成凹凸不平的形状,然后刻好后即能打印出 理想的效果,还可以再刻好后进行打磨。如“吴俊卿信印日利长寿( 图1 1 ) 白文多字印,“利字和“卿字两角就可能采用了此法。擦的方法用的更多, 可用棉布、丝绸等,也可用盐、砂等材料。擦得效果可以使印面温润,笔画柔和, 对退却印面火气有很好的作用。朱文印“石人子室”、“俊9 即之印 、“千寻竹 斋”( 图1 2 一1 4 ) 皆如此。 吴俊卿信印日利长寿( 图1 1 )千寻竹斋( 图1 2 ) 7 第2 章做印法概述以吴昌硕为例 堑确 邑卿已紫0 么 俊卿之印( 图1 3 )石人子室( 图1 4 ) 作为一道大师,吴昌硕以其书画印全面发展的感召力和其在银滩的特殊地 位,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几代人,而且至今不衰,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齐 白石也非常服膺吴昌硕,曾写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暮年别有才。我欲九 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第3 章本人对做印法的运用 第3 章本人对做印法的运用 3 1 我对做印法的认识 做印法现在虽然普遍使用,但“度 的把握很重要。切不能每印必用,否则 就会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缶翁的篆刻作品能出神入化,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 其超凡的功力和独到的艺术眼光,做印只是属于“锦上添花”,否则人云亦云, 必定“西施效颦”,误入歧途,“章法、篆法、刀法”必定是基石。只有根据印章 所要表达的意图使用适当的手法,有时可能要几种手法巧妙的配合使用,才能获 得自己满意的效果。 做印既然是一种技术,也要学习、研究、揣摩有时甚至反复临摹名家名作。 在学习古人的同时提高自己艺术感悟能力,秦汉玺印、明清流派印都是学习对象。 只有了解并掌握各种技法技巧,在创作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明代印 论家徐上达在印法参同中所说“须取古印良可法者,想象模拟,俾行神并得, 毫发无差,如此久之,自然得手”。口们明清以来各篆刻大家无不如此,都在临古 上下过很大的功夫。 “学古”目的是为了“今用”。时代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是机遇也 是挑战,怎样用好这些资源,需要我们去尝试、探索。 3 2 我对做印法的运用 篆刻艺术和书法,都是以抽象的线条作为表象手法,以此表现作者的内心世 界,再现客观世界的意境这“象外之象”是要依靠线条组合的形式的不同,以及 粗细曲直的变化来实现。 由于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人的感情的复杂性,决定篆刻的创作能具有气象万 千的可能性。典雅雄伟的作品,以其浑厚刚劲、端庄平整的线条,可以给人壮观 的联想;纵横奇崛的作品,以其犷悍泼辣的线条,可以给人豪放奇姿的感受。篆 刻艺术意境的深邃和丰富,便是篆刻艺术的生命力。丰子恺曾赞不绝口的评价篆 刻艺术:“在不满方寸的小空间,布置,经营,用自己的匠心造成一个最理想的、 完美无缺的、具足的小世界,这是西洋人梦想不到的幽境! ”n 1 1 做印法的运用能 9 第3 章本人对做印法的运用 加强艺术表现力。 3 2 1 传统做印法运用 运用传统做印法我主要学习吸收吴昌硕做印技法,在导师的指导下渐渐摸索 出了其中的奥妙。 如朱文印“薰衣草 ( 图1 5 ) 章法上吸取了青花瓷碗底章元素,意欲表现出 清秀自然而又朴实无华的印面效果。 “大吉祥 、( 图1 6 )“童欣印”做印方法则采取“敲击、“磨擦 等技法, 追求古朴的效果。“刘定康印 在章法、做印手法上取吴昌硕白文印“无须老人 法,上紧下松,“刘”字上部“留刀”,“康”字上部笔画略粗与右边相称,下部 侧大量留空,上下形成对比,但为了避免下部太“空”,在印地处理上用“锥凿” 之法留下若干凸点,与左右虚边框相呼应。“肖逸尘”印采取的手法与之相近。 薰衣草( 图1 5 ) 刘定康印( 图1 9 ) l o 大吉祥( 图1 6 ) 童欣印( 2 0 ) 豳一圜 圜一商 第3 章本人对做印法的运用 图 肖逸尘( 图2 1 ) 3 2 2 结合电动雕刻工具做印法运用 随着科技进步,电动雕刻工具层出不穷,其精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体 积小,重量轻( 图2 2 ) ,握持、操作也非常方便灵活。有人可能要说这是匠人所 为,不错,目前电动雕刻工具确实是工匠用的多,但合理使用却能省时省力,效 果还颇佳。我就在创作实践中适当使用电动雕刻工具辅助做印,取得了很多意想 不到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图2 2 3 2 2 1 朱文印处理法 在朱文印上我着力追求线条的力量感,追求工丽典雅一路的风格。这类印章 线条需道劲与圆转的结合,光洁的线条间要体现出书法的韵律美。如我在制作朱 文印“雨欣时,因作印对象是可爱伶俐的小女孩,我想侧重表现出孩子面容般 婀娜多姿、甜美的感觉,章法上为了避免单调,在两字下方做了一点穿插,整体 感略好,刻好后感觉线条偏硬,偏粗,缺少灵活的感觉( 图2 3 ) ,便用细盐轻轻 摩擦数分钟,用盐摩擦后线条总体变细变柔和,不理想之处用电动雕刻刀裹上细 布条做局部轻擦,以达到为了加强纵向线条的修长感觉,用刀刮洗左右两侧的边 框,突出中部线条,上下边框处理得略厚重些,以求印面平稳。做印完成后达到 了预期效果。( 图2 4 ) 第3 章本人对做印法的运用 雨欣( 图2 3 )雨欣( 图2 4 ) 3 2 2 2 白文印处理法 在处理白文印章做印方面,我主要学习了吴昌硕拙中求趣的艺术风格。为实 现理想的审美效果,我在应用传统做印法同时结合电动工具,运用“点 、“擦 、 “掠 等技法。这类印章不求媚美,刻好后先用碎刀敲凿,或在砖石上打磨一番, 然后再用电动工具作进一步加工。在具体操作时根据印面情况有时虚化边框,有 时虚化部分文字的笔画,有时甚至去掉一角。“谢晓富印”印面饱满,尤其是顶 边经过敲击和磨擦显得自然有汉凿印韵味。“吉悦辰玺”采用大篆入印,经过椎 凿,细沙磨砺,最后再利用电动工具进一步抛光处理,表现出了青铜铭文的古朴 效果。 印边则用电动雕刻刀“轻掠”,用刀背敲击后不到位处,可用电动雕刻刀“轻 点,这样省时省力又精确,省却了因敲击过度而印章作废的麻烦。“崔逸飞玺”、 “马亦恬印”( 图2 6 3 0 ) 等都是采取相似的手法。 囱画圄 谢晓富印( 图2 5 )崔逸飞玺( 图2 6 )吉悦辰玺( 图2 7 ) 酮霜 马亦恬印( 图2 8 )燕雨印信( 图2 9 )刘璐之玺( 图3 0 ) “左德之印 是典型的汉白文印,初稿印面僵化刻板( 图3 1 ) ,想虚化角 1 2 第3 章本人对做印法的运用 以求变化。传统方法是磨掉一角,因为摸擦面朝下,无法看到,全凭感觉磨多少 很难控制,应用电动工具就显得轻松多了,只要把钻头横过来轻“掠”一下,想 要去掉多少就去掉多少,在配合粗砂纸覆盖敲击,印面立刻就自然生动了许多。 ( 图3 2 ) “燕雨印信( 图2 9 ) 也都运用这种做印之法,力求达到古朴自然的艺 术效果。 左德之印( 图3 1 )左德之印( 3 2 ) 巧妙采用做印法,有时还能起到弥补不足,让一块印章“起死回生。“文巳 吟印”初稿( 图3 3 ) “吟 字下部较空,“文”、“巳”两字的“口”形部分也太 雷同,显得单调乏味。经过适当敲击、摩擦、电动工具处理后,印面效果明显好 转。 圃 幽皂主生纠 文巳吟印( 图3 3 ) 圆 幽匕兰土蜘 文巳吟印( 图3 4 ) “文军之印 四字中,“文”、“之 纵向笔画较多,对角位置安排以形成呼 应,“印 、“军”笔画较多的两字也对角安排,这样画面协调有一定变化。初稿 完成后经过反复加工,白文线条用电动雕刻刀“做残”,方法是用粗糙钻头沿边 线轻点,石材在高速钻击下崩裂,就形成了自然生古朴的艺术效果。这比传统敲 击法要轻松省力,而且精确。( 图3 5 3 7 ) 文军之印( 图3 5 )文军之印( 图3 6 ) 文军之印( 图3 7 ) 1 3 第3 章本人对做印法的运用 篆刻艺术美的表现是多样的,我的认识也是很浅显的,刻一方好的印章需要 作者有综合的素质与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做印的成功与否跟作者的方法、技巧、 手段也是分不开的,我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 1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学养斋编大师的艺术课神韵天成印章集说,2 0 0 8 年版,第1 9 9 页 2 杨中良著,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 0 0 1 年版, 第1 1 5 页 3 金开诚,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 第7 4 0 页 4 杨中良著,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 0 0 1 年版, 第1 2 7 页 5 胡适著,章实斋年谱齐白石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8 9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操控师中级操作指南及训练计划
- 遗体防腐师中级工作计划
- 商业智能BI在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计划
- 森林徒步安全手册
- 宠物健康领域的科技先锋高级AI针灸师的工作安排
- 茶艺师初级茶叶冲泡与茶艺表演计划
- 婚纱摄影工作室总监年度工作计划与客户维护方案
- 售后技术支持团队的个人能力评估与提升方法论研究
- 广东省番禺区拘留通知书
- 广州政府家具限价通知书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详解)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 人民医院附属楼康养公寓装修设计任务书
-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 2024年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公共服务辅助人员招聘77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课文翻译
- 挡土墙施工合同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 毓璜顶医院出院记录
- 客服经理资质考前练习题库(327道)
- 中国历史地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泰山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