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六省课外古文阅读.doc_第1页
浙江六省课外古文阅读.doc_第2页
浙江六省课外古文阅读.doc_第3页
浙江六省课外古文阅读.doc_第4页
浙江六省课外古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杭州】 (二)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万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13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分)答: 14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答: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 15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4分)答: 16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4分)答: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姚长子墓志铭【明】张岱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无主后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醢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注】脔(lun):切割成小块。穴舟窒袽(r):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蹙(c)逼近。主后:此处指继承人。去一锸(ch):挖走一锹土。几希:很少。醢(h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化 人 坛 四 面 皆 水 断 前 后 两 桥 则 死 地 矣 盍 诱 倭 入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3分)译文: 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2分)译文: 20基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基志铭的用意。(4分)答: 【浙江义乌】清白堂记(节选)【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注释】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芟(shn):除草。扃(jing):关锁。绠(g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饵:吃。忝(tin):玷污。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绠不可竭 ( ) (2)三日而后汲视 ( ) (3)悦人襟灵( )15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3分)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2分)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参考】规:谋划,规划;典范,榜样;规劝,谏诤。(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译文: 17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答: 18下列两个句子一“叹”一“问”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4分)(1)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清白堂记)(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参考】庶几:或许,可能;但愿,希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答: 19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泉白堂虚忆范公。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钱清:在绍兴市西北。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答: 14(1)完,尽 (2)打水,取水 (3)使(人的心情)愉悦 15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16我喜爱它(井泉)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榜样。 17井泉特点:晶莹澄清,味道甘美,渊然不竭;暑凛冬暖,应于名源;以茗试之,甘液华滋,悦人襟灵。详写“嘉泉”之“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作者阐述为官之道作必要的铺垫。 18读到了一个爱国爱民、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范仲淹。第一句感叹句,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第二句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努力追随“古仁人”的强烈愿望,学习他们忧国忧民,奋发向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 19作者在清白堂,联想到命名者范仲淹和会稽太守刘宠,赞美他们清正为民的风范;勉励自己,也告诫后继者应该秉承二贤遗志,以清白自律,教化百姓。 【浙江舟山】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青衣捕盗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后公以挂误,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臼:“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 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注释】选自清代沈起风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牌女。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稔(rn);熟悉。渠:第三人称。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B.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C.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D.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17.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2分)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译文: 19.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5分)答: 16.C17.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18.(书儿)大笑说:“贼奴才的伎俩只有这点吗?”19.参考示例: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形象(也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所以略写战场厮杀场面;本文详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经过,意在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塑造书儿,把书儿武功写得越是高强,越能与她虽日受鞭挞,仍能“俯首顺受”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浙江宁波】(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答: 【与材料连结,更懂“人”】16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9分)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材料二: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材料三: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注释】夷简:人名。延州:地名。砦,同“寨”。 【任务一】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C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D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任务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1)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 A丰富,充足 B供给,供养 (2)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 ) 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 B怨恨 【任务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答: (五)如梦令(5分)【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17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2分)答: 18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 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 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15(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示例1】有对世人的感叹,有对朋友的感叹,也有对自己的感叹。 【示例2】当今世上志同道合的人何其少啊!老朋友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追寻古仁人的脚步!5分。(1)2分;(2)3分,言之成理即可 16【任务一】D(2分) 【任务二】(1)B(2)B(2分,各1分) 【任务三】范仲淹心系百姓,在乡族中设置义庄,赡养族人,自己及家人却过着“非宾客不重肉”,“衣食仅能自充”的俭朴生活;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计个人私怨;为了边境安宁,主动请缨,抵御外敌等;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体现。(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 (五)(5分) 17“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2分,加点字词赏析1分,句子理解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C(3分)【浙江金华丽水】(五)文言文阅读(10分)天石砚铭(并序)【宋】苏轼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注释】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先君:这里指苏洵。祥:吉祥之兆。主:以为主,着重于。当涂:地名。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且为铭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17用“/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译文: 18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答: 1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 (五)文言文阅读(10分)16(2分)B17. (2分)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18. (3分)“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19. (3分)示例一:相同。天石砚无贮水处,从“形”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德”之所在。苏轼以砚之德喻人之徳,极称“德”之可贵,这和刘禹锡在陋室铭 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示例二:不同。天石砚“形”的缺陷也令苏轼遗憾,但他并不以“德废“形”,他认为事物的“徳”与“形”皆有可取之处,就看如何取舍; 而刘禹锡惟“德”为重,“形”之陋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浙江省】(五)文言文阅读(13分)与子俨等疏(节选)【东晋】陶渊明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注释】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大分:指寿命;役:从事。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至心:至诚之心。14.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 )(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15.用“/”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汝 辈 稚 小 家 贫 每 役 柴 水 之 劳 何 时 可 免16.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D.“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17.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2分)答: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