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 位论文 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 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 内容提要 祖堂集是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药二禅僧编集的一部禅宗灯录, 共二十卷, 成书 于南唐保 大十年 ( 公 元 9 5 2年) , 是现存 较早的一 部 禅宗史。 它一度在国内 失 传,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熏回大陆,是一部珍贵的文献。 祖堂集的语言极富 特色,半文半白,文白 夹杂,并大量吸收当时 ( 唐五 代)的 雅言俗语、方言官 话等, 其语言形成具有多元性, 是研究唐五代语言的重要资料,具有 很高的语料价值。 本文主要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语法f ff 究,并结合相关文献, 对其结构、 类别、句 法等进行综合分析考察: 在认真阅读全书的基础上, 确定 祖堂集数词的体系构成,对构成 其系统的 基本 数词、数词辅助词、合成数词及天然数词进行描写。同时, 对数词进行分类, 对四 类重 要数词,即基数、 序数、 概数、虚数进行描写,并分析其内部结构。 同时从外部结构来分析数词, 将其置子特定结构中, 密切联系句型、句式进行考察。 如分析数词构成的短语, 数词在句中 充当的语法成分, 数词的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等。 本文以 祖堂集为中心并搜集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对 祖堂集中的某些数词 进行历时和共时考察, 理清它们的 历史发展脉络,并通过南北方言的对比 找出唐五代时 期南北方数词使用的异同。 在以 上 工作的 基础上 本文还运用了当 代语言学的 一些理论方 法对 祖堂 集b的 数词 进行适当分析,归纳出 祖堂集数词的一些特殊用 法。 关键词: ( 祖堂集 数词整体系统 分类构成 句法“ 余, 及 x 有余”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层硕士学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 语法 研究 t h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n u m e r a l s o f z u t a n g j i ab s t r a c t z u t a n g j i , a t w e n t y - v o l u m e z e n r e c o r d s , w a s e d i t e d b y tw o b o n z e s 一 j i n g a n d y o n o f z h a o q i n g t e m p l e i n q u a n z h o u i n t h e n o n t a n g d y n a s t y d u r i n g t h e f i v e d y n a s t i e s . i t w a s c o m p l e t e d i n t h e b a o d a t e n t h y e a r o f t h e n o n t a n g d y n a s t y ( 9 5 2 a . d .) , s o i t i s o n e o f t h e e a r l i e r e x i s t i n g z e n a n n a l s . t h i s p re c i o u s l i t e r a t u r e h a d e v e r b e e n l o s t i n o u r c o u n t ry , a n d i t w a s n o t u n t i l t h e 1 9 8 0 5 t h a t i t h a d b e e n r e t u rne d t o t h e m a i n l a n d t h e l a n g u a g e o f z u t a n 乡 i i s e x t re m e 珍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t h e h a l f c l a s s i c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t h e h al f m o d e m c h i n e s e , a n d o f t h e m i x t u re o f t h e t w o k i n d s o f c h i n e s e . i t s l a n g u a g e f o r m a t i o n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p l u r a l i s m f o r t h e p l e n t i f u l a b s o r p t i o n o f t h e re f i n e d w o r d s , p ro v e r b s , d i a l e c t s a n d m a n d a r i n l a n g u a g e o f t h e ti m e ( t h e t a n g d y n a s t y a n d th e f iv e d y n a s t ie s ) . i t i s th e im p o r t a n t d a tu m to s t u d y t h e l a n g u a g e d u r i n g t h e t a n g d y n a s t y a n d t h e f i v e d y n a s t i e s , t h e re f o r e i t h a s h i g h v a l u e o f l a n g u a g e d 川刁 . t h e p a p e r a i m s t o d o s o m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n u m e r a l s i n z u t a n g i a n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r s t r u c t u r e s , t y p e s a n d s y n t a x c o m p re h e n s i v e l y , b y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m w i t h t h e c o rr e l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 a f t e r re a d i n g t h ro u g h t h e w h o l e b o o k c a re f u l l y , i c o n s t r u c t a n u m e r a l s s y s t e m o f z u t a n g l i a n d d e p i c t t h e b a s i c n u m e r a l s , n u m e r a l s a u x i l i a r i e s , c o m p o u n d n u m e r a l s a n d n a t u r a l n u m e r a l s t h a t c o m p r i s e t h e s y s t e m . b e s i d e s , i c l a s s i f y t h e n u m e r a l s , d e s c r i b e t h e f o u r i m p o r t a n t t y p e s o f n u m e r a l s 一 c a r d i n a l n u m e r a l , o r d i n a l n u m e r a l s , a p p ro x i m a t e n u m e r a l s a n d i m a g i n a r y n u m e r a l s, a n d c o n s t r u e t h e i r i n t e r i o r s t r u c t u r e s . t h e n , i a n a l y z e a n d p ro b e t h e n u m e r a l s i n t e r m s o f t h e e x t e r i o r s t r u ct u re , p u t t i n g t h e m i n t o s o m e p a rt i c u l a r s t ru c t u r e s a n d c l o s e l y a s s o c i a t i n g t h e m w i t h t h e s e n t e n c e t y p e s a n d p a t t e rn s . f o r e x a m p l e , i a n a l y z e t h e p h r a s e s c o n t a i n i n g n u m e r a l s , p a r s e w h a t g r a m m a t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t h e n u m e r a l s a c t a s i n t h e s e n t e n ces a n d m a k e c l e a r t h e i r s y n t a c t i c a n d s e m a n t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p s . i n o r d e r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o m e n u m e r a l s o f z u t a n g i i s y n c h r o n i c a ll y a n d d i a c h r o n i c a l l y a n d c o m b t h e i r h i s t o r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o ce s s , i h a v e c o l l e c t e d t h e o t h e r l i t e r a t u re c o n ce rn i n g n u m e r a l s w i t h t h e f o c u s o n z u t a n g j i . 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s o u t h e rn d i a l e c t s w i t h t h e n o rt h e rn d i a l e c ts , l h a v e f o u n d o u t t h e s i m i l a r i t i e s a n d d i ff e r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n u m e r a l s u s a g e s i n t h e s o u t h a n d i n t h e n o r t h d u r i n g t h e t a n g d y n a s t y a n d t h e f i v e d y n a s t i e s . t h e p a p e r h a s e m p l o y e d s o m e t h e o r i e s a n d m e t h o d s o f m o d e m l i n g u i s t i c s t o a n a l y z e p ro p e r l y t h e n u m e r a l s o n t h e b a s is o f t h e a b o v e - m e n t io n e d w o r k , a n d h a s s u m m a r i z e d s o m e s p e c i a l u s a g e s o f t h e n u m e r a l s o f z u t a n g j i . k e y w o r d s : z u t a n g j i , n u m e r a l s , t h e e n t i r e s y s t e m , t y p e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 s y n t a x , y u a n d y o u y u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 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语法 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 祖堂集的重要价值 1 . 祖堂集的 文献价值 祖堂集是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绮二禅僧编集的一部禅宗灯录,共二十卷,是现 存较早的一部禅宗史, 成书于南唐保大十年 ( 公元9 5 2 年) , e 匕 北宋 景德传灯录 早五十年, 卷首有同寺净修禅师文橙作的序。 书中多处语句亦可应证其成书年代,如: 自 如来入涅集壬申 之岁,至今唐保大十年壬子岁, 得一千九首一十二年。 卜2 6 - 1 4 3 自 魏丙 辰之岁迁 化, 迄今壬于岁, 得四百一十三年失. 2 - 7 6 - 2 1 自 隋 葵五岁迁 化, 迄今唐 保大十年壬子岁 师自 隋第二主场帝大业二年丙寅岁迁化, 2 - 8 0 - 1 2 1 ,得三百五十九年夹, 2 - 7 9 - 1 1 1 迄今唐保大十年壬子岁, 得三百四十年央。 祖堂集成书后百年内曾 在本土流传, 后失传, 直至二十世纪初,日 本学者关野贞、 小野玄妙从韩国庆尚道肤川郡伽耶山 海印寺所藏高丽版 大藏经藏外版的补版中发现 祖 堂集后才使这本在中国本土失 传约九百年的 珍贵禅宗史书回归本土。 现在我们所见的是1 9 7 2 年在日 本学者柳田圣山的指导下日 本京都出 版社据京都花园大学 图书馆藏书影印的 祖堂集 。日 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还出版了 柳田圣山 所编的 祖 堂集 语汇索引 ,随 着该书的 传入,中国掀起了 研究 祖堂集的热潮。 2 . 祖堂集的 语料价值 吕 叔湘在 近代汉语指代词中 根据文言与白 话两种书面语, 将汉语发展史分为古代汉 语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将现代汉语作为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 这两大阶段的分水岭就 是晚唐五代, 祖堂集正出 现于此时,因 此它在汉语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略的。 祖堂集主要记 载福建雪峰义存禅师一系在福州、 漳州、 泉州的 历史,内 容包括对 禅 门诸法师的 源流谱系的介绍, 更多的是各禅师在开堂,上堂,小参,普说等各种场合的说法 记录以 及师徒间的问答。因此, 记载禅师口 头语言的语录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日 本汉学家太 田 辰夫 ( 1 9 9 1 )曾 评价说 “ 从汉语学的角度看, 此书是系统了 解早期白 话的唯一资 料。 ” 同时,由 于禅师们多活动于福建、 湖南、湖北、 江西、 广东、 浙江等地区,故 祖堂集 的语言带有南方方言色彩,是进行南北方言对比的重要文献资料。作为现存较早的一部禅宗 史,它也是研究禅宗语言、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祖堂集的语言极富特色, 半文半白,文白 夹杂, “ 保存着许多珍贵的禅宗史 料和唐五 代时期的口 语材料, 具 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 ( 袁宾 1 9 9 5 ) 。 张美兰 ( 2 0 0 3 ) 则进一步指出: 祖 堂集的语言“ 继承沿用了中古魏晋六朝时期常用或新见的 语言现象;以当时的 通语为基础, 参带有禅僧个人或编者个人、 禅僧集团活动所在地的方言特色;出 现了 具有禅宗语言个性特 征的语言现象等。 ”可见. 祖堂集 语言形成具有多元性,其语料价值不可低估。 二 研究 祖堂集语法的必要性 . 本文以1 9 7 2 年在日 本学者柳田圣山的指导下日 本京都出 版社据京都花园大学图书馆藏书影印的 祖堂集 为准, 句读参照吴福祥与张华点 校本进行标点。 1 - 2 6 - 1 们中1 代表卷数, 2 6 代表影印本中的页码,1 4 代 表由 右向 左的列数。以下相同。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 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语法 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 祖堂集的重要价值 1 . 祖堂集的 文献价值 祖堂集是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绮二禅僧编集的一部禅宗灯录,共二十卷,是现 存较早的一部禅宗史, 成书于南唐保大十年 ( 公元9 5 2 年) , e 匕 北宋 景德传灯录 早五十年, 卷首有同寺净修禅师文橙作的序。 书中多处语句亦可应证其成书年代,如: 自 如来入涅集壬申 之岁,至今唐保大十年壬子岁, 得一千九首一十二年。 卜2 6 - 1 4 3 自 魏丙 辰之岁迁 化, 迄今壬于岁, 得四百一十三年失. 2 - 7 6 - 2 1 自 隋 葵五岁迁 化, 迄今唐 保大十年壬子岁 师自 隋第二主场帝大业二年丙寅岁迁化, 2 - 8 0 - 1 2 1 ,得三百五十九年夹, 2 - 7 9 - 1 1 1 迄今唐保大十年壬子岁, 得三百四十年央。 祖堂集成书后百年内曾 在本土流传, 后失传, 直至二十世纪初,日 本学者关野贞、 小野玄妙从韩国庆尚道肤川郡伽耶山 海印寺所藏高丽版 大藏经藏外版的补版中发现 祖 堂集后才使这本在中国本土失 传约九百年的 珍贵禅宗史书回归本土。 现在我们所见的是1 9 7 2 年在日 本学者柳田圣山的指导下日 本京都出 版社据京都花园大学 图书馆藏书影印的 祖堂集 。日 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还出版了 柳田圣山 所编的 祖 堂集 语汇索引 ,随 着该书的 传入,中国掀起了 研究 祖堂集的热潮。 2 . 祖堂集的 语料价值 吕 叔湘在 近代汉语指代词中 根据文言与白 话两种书面语, 将汉语发展史分为古代汉 语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将现代汉语作为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 这两大阶段的分水岭就 是晚唐五代, 祖堂集正出 现于此时,因 此它在汉语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略的。 祖堂集主要记 载福建雪峰义存禅师一系在福州、 漳州、 泉州的 历史,内 容包括对 禅 门诸法师的 源流谱系的介绍, 更多的是各禅师在开堂,上堂,小参,普说等各种场合的说法 记录以 及师徒间的问答。因此, 记载禅师口 头语言的语录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日 本汉学家太 田 辰夫 ( 1 9 9 1 )曾 评价说 “ 从汉语学的角度看, 此书是系统了 解早期白 话的唯一资 料。 ” 同时,由 于禅师们多活动于福建、 湖南、湖北、 江西、 广东、 浙江等地区,故 祖堂集 的语言带有南方方言色彩,是进行南北方言对比的重要文献资料。作为现存较早的一部禅宗 史,它也是研究禅宗语言、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祖堂集的语言极富特色, 半文半白,文白 夹杂, “ 保存着许多珍贵的禅宗史 料和唐五 代时期的口 语材料, 具 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 ( 袁宾 1 9 9 5 ) 。 张美兰 ( 2 0 0 3 ) 则进一步指出: 祖 堂集的语言“ 继承沿用了中古魏晋六朝时期常用或新见的 语言现象;以当时的 通语为基础, 参带有禅僧个人或编者个人、 禅僧集团活动所在地的方言特色;出 现了 具有禅宗语言个性特 征的语言现象等。 ”可见. 祖堂集 语言形成具有多元性,其语料价值不可低估。 二 研究 祖堂集语法的必要性 . 本文以1 9 7 2 年在日 本学者柳田圣山的指导下日 本京都出 版社据京都花园大学图书馆藏书影印的 祖堂集 为准, 句读参照吴福祥与张华点 校本进行标点。 1 - 2 6 - 1 们中1 代表卷数, 2 6 代表影印本中的页码,1 4 代 表由 右向 左的列数。以下相同。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居硕士学 位论文 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 1 祖堂集语法研究的必要性 在语言的发展中,语音、语法、词汇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语法的发展较缓慢,其 演进的情形十分复杂。为了 理清语法发展脉络,断代语法 研究十分必要,它是语法史研究的 前提,而专书研究又是进行断代语法研究的基础。 唐五代是汉语史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语法特征应是新旧语法的交替,新语法形 式表现为质的新生和质的 变化, 故 祖堂集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献,我们有必要对其语 法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2 . 祖堂集新语法现象的出现 在 祖堂集中一些新的语法现象初露端倪。袁宾先生 “ 被”字句研究对 祖堂集 “ 被” 字句进行了 详细分析, 指出: 祖堂集 7 6 例 “ 被” 字句中, 有5 9 例引 入主 动者, 这种比 例到隋唐五 代是首次出 现的。 另外, 祖堂集 中“ 是” 字判断句己 逐渐成熟( 唐 n,明 1 9 9 2 ) , 疑问 代词体系也发展得相当成熟 ( 孙锡信 1 9 9 7 ) 。 魏达纯曾 在 “ 所以” 在六本 古籍中的演变考察中指出; 祖堂集中连词 “ 所以” 发生了明 显的 变化,已 具有了 现代汉 语 “ 所以”的用法特点。 吴福祥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一书亦以 祖堂集作为参照系进行 对比 研究, 张美兰也于2 0 0 3 年出 版了 祖堂集 语法研究一书。 诸如此类, 不一枚举, 但 可以 肯定 祖堂集的 语法现象反映了中古、 近代汉语语法新旧 交替的特点,在近代汉语的 研究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三 研究 祖堂集数词语法的重要性 1 .数词是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 前学术界对近代汉语的 研究大致分为三部分,即 语音,词汇, 语法。 语法的研究则主 要集中 于句法 ( 如:被动句、比 较句等) 和主要词类 ( 如动词、副词、形容词、介词等)的 研究, 对数词的研究并不多。 王力 ( 1 9 8 5 )曾 指出“ 世界各族的称数法并不相同: 例如咱 们所谓 一万 , 英法等语却 称为 十千 ;咱们所谓的 八十 ,法国人却称为 四个二十 ; 咱们所谓 七, , 柬埔寨人 却称为 五二 ” , “ 中国人的称数法,乃中国语法的 一个主要部分” 。 可见, 数词在语法研究 上的地位不应小觑。 2 .目 前数词研究较薄弱 国内 数词的 研究现状是: ( 1 ) 数词的 研究大多出 现于汉语语法书中。 如: 中国古代语法 ( 周法高 1 9 9 0 ) ,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杨伯峻、何乐士 1 9 9 2 ) , 汉语文言语法( 刘景 农 1 9 9 4 ) , 近代汉语概论( 袁宾 1 9 9 7 ) , 现代汉语实词( 张斌、方绪军 2 0 0 0 ) 等: 单篇 论文较少。( 2 )在为数不多的单篇论文中, 数词研究的角 度各不相同。 有的是对近代汉语中 较特殊的数词进行描写,通过实例归纳探索其特点;有的是对现代汉语数词的平面描写;还 有少数是对特殊数词进行源流考释, 对语义相近的数词进行辨析或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数 词进行分析。( 3 ) 数词的研究虽己由表层的描写进入了 深层次的分析。 但研究者更 注重的只 是数词的内部结构,很少有文章从外部结构来分析数词, 将其置于特定结构中,密切联系句 型、 句式来进行考察。( 4 ) 专书数词研究论文较少。目 前所了 解的 专书数词研究论文只 有 世说新语 中的称数法( 庄正容 1 9 8 0 ) , 的称数法( 刘利 1 9 9 3 )和 史记 和 中的数词( 牛岛次德 1 9 9 5 ) , 且以描写为主.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居硕士学 位论文 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 1 祖堂集语法研究的必要性 在语言的发展中,语音、语法、词汇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语法的发展较缓慢,其 演进的情形十分复杂。为了 理清语法发展脉络,断代语法 研究十分必要,它是语法史研究的 前提,而专书研究又是进行断代语法研究的基础。 唐五代是汉语史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语法特征应是新旧语法的交替,新语法形 式表现为质的新生和质的 变化, 故 祖堂集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献,我们有必要对其语 法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2 . 祖堂集新语法现象的出现 在 祖堂集中一些新的语法现象初露端倪。袁宾先生 “ 被”字句研究对 祖堂集 “ 被” 字句进行了 详细分析, 指出: 祖堂集 7 6 例 “ 被” 字句中, 有5 9 例引 入主 动者, 这种比 例到隋唐五 代是首次出 现的。 另外, 祖堂集 中“ 是” 字判断句己 逐渐成熟( 唐 n,明 1 9 9 2 ) , 疑问 代词体系也发展得相当成熟 ( 孙锡信 1 9 9 7 ) 。 魏达纯曾 在 “ 所以” 在六本 古籍中的演变考察中指出; 祖堂集中连词 “ 所以” 发生了明 显的 变化,已 具有了 现代汉 语 “ 所以”的用法特点。 吴福祥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一书亦以 祖堂集作为参照系进行 对比 研究, 张美兰也于2 0 0 3 年出 版了 祖堂集 语法研究一书。 诸如此类, 不一枚举, 但 可以 肯定 祖堂集的 语法现象反映了中古、 近代汉语语法新旧 交替的特点,在近代汉语的 研究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三 研究 祖堂集数词语法的重要性 1 .数词是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 前学术界对近代汉语的 研究大致分为三部分,即 语音,词汇, 语法。 语法的研究则主 要集中 于句法 ( 如:被动句、比 较句等) 和主要词类 ( 如动词、副词、形容词、介词等)的 研究, 对数词的研究并不多。 王力 ( 1 9 8 5 )曾 指出“ 世界各族的称数法并不相同: 例如咱 们所谓 一万 , 英法等语却 称为 十千 ;咱们所谓的 八十 ,法国人却称为 四个二十 ; 咱们所谓 七, , 柬埔寨人 却称为 五二 ” , “ 中国人的称数法,乃中国语法的 一个主要部分” 。 可见, 数词在语法研究 上的地位不应小觑。 2 .目 前数词研究较薄弱 国内 数词的 研究现状是: ( 1 ) 数词的 研究大多出 现于汉语语法书中。 如: 中国古代语法 ( 周法高 1 9 9 0 ) ,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杨伯峻、何乐士 1 9 9 2 ) , 汉语文言语法( 刘景 农 1 9 9 4 ) , 近代汉语概论( 袁宾 1 9 9 7 ) , 现代汉语实词( 张斌、方绪军 2 0 0 0 ) 等: 单篇 论文较少。( 2 )在为数不多的单篇论文中, 数词研究的角 度各不相同。 有的是对近代汉语中 较特殊的数词进行描写,通过实例归纳探索其特点;有的是对现代汉语数词的平面描写;还 有少数是对特殊数词进行源流考释, 对语义相近的数词进行辨析或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数 词进行分析。( 3 ) 数词的研究虽己由表层的描写进入了 深层次的分析。 但研究者更 注重的只 是数词的内部结构,很少有文章从外部结构来分析数词, 将其置于特定结构中,密切联系句 型、 句式来进行考察。( 4 ) 专书数词研究论文较少。目 前所了 解的 专书数词研究论文只 有 世说新语 中的称数法( 庄正容 1 9 8 0 ) , 的称数法( 刘利 1 9 9 3 )和 史记 和 中的数词( 牛岛次德 1 9 9 5 ) , 且以描写为主.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 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语法研究 3 . 祖堂集数词新现象的出 现 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上限,这一时期新i 日 交替的语法特点在 祖堂集数词上也有所表 现。以 数词 “ 二、两”为例,古汉语中有七种情况只用 “ 二”不用 “ 两” ,但在 祖堂集中 已有三种情况相异:( 1 )计算的数量为 “ 2 ”时,上古只用 “ 二” 不用 “ 两” ,但在 祖堂集 中“ 二” 和 “ 两” 都能用来计算为 ,2”的 数目, 此种用法直至现代汉语。( 2 ) 用邻接基数表 示概数时,上古只用 “ 二”不用 “ 两” ,但在 祖堂集中 “ 二” 和 “ 两”都能与相邻基数相 连表概数。( 3 )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 或是人们加工而成的成双成对的事物,或客观事物中 对立或矛盾的对方时, 上古只用“ 二” 不用“ 两” , 而在 祖堂集 中既可用“ 二” 也可用“ 两” 。 再如 “ 第一”本为序数词, 但 祖堂集中已出现 “ 第一+ 否定副词+ 动词”的用法; 系数词连用表虚数时,连用的系数词数量可达四 个: 同时, 数词在充当句法成分,表达 句法意义上也都有其独到之处。 四本文的写作内容及方式 本文坚持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描写与变换、 比 较的 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拟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1 .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较为 全面的展开式的描写 本文在确定 祖堂集数词的体系之后,从数词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对数词进行详尽 描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数词的整体系统、数词的分类构成、数词的句法研究。 2 .以 祖堂集数词为中 心, 前后拓展, 掌握某些数词在汉语史中的发展过程 在拓展过程中,为寻找某数词的发展源头, 文献曾上溯到 诗经 、 周易 ,但大多数文 献主要集中于魏晋、 唐五代和宋元时期的作品, 如: 世说新语 、 景德传灯录 、 五 灯会元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等。 论文在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详细描写的基础上借鉴先贤已 有的 成果, 在历时的描写中探求某些数词的发展轨迹。 3 .以 祖堂集 数词为中 心, 南北对比,了 解不同地域数词用法的不同 论文在历时描写的同时 还注重共时 描写, 在描写中比较南北方言的差异。 论文主要以同 时 代作品敦煌变文为参照系,找出 不同 地域数词使用的不同。 4 . 展示 祖堂集数词具有的独特用法 祖堂集出 现于汉语史发展的关键时期 唐五代, 其语言不但具有很强的口 语性, 而且带有浓厚的南方方言色彩, 同时它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禅宗灯录, 应该说无论是 祖 堂集的 数词还是其他词类或句类都有其独特用法。 论文正是在对 祖堂集数词的描写及 历时和共时的比 较中展示 祖堂集部分数词具有的 独特用法. 5 . 运用现代汉语理论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语义和语用上的分析 目 前,在汉语史的研究中, 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 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并不多, 因为 汉语史研究的材料不能来自 研究者的语感,只能通过历史文献的查检和积累而得到, 只 有在扎实的 语言事实上才能进行理论的思考。因此, 本文在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了较为深 入细致的描写后尝试着运用现代汉语的 一些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求有所创新。如文 章尝试着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对数词语义进行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数词的活用 现象。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 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语法研究 3 . 祖堂集数词新现象的出 现 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上限,这一时期新i 日 交替的语法特点在 祖堂集数词上也有所表 现。以 数词 “ 二、两”为例,古汉语中有七种情况只用 “ 二”不用 “ 两” ,但在 祖堂集中 已有三种情况相异:( 1 )计算的数量为 “ 2 ”时,上古只用 “ 二” 不用 “ 两” ,但在 祖堂集 中“ 二” 和 “ 两” 都能用来计算为 ,2”的 数目, 此种用法直至现代汉语。( 2 ) 用邻接基数表 示概数时,上古只用 “ 二”不用 “ 两” ,但在 祖堂集中 “ 二” 和 “ 两”都能与相邻基数相 连表概数。( 3 )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 或是人们加工而成的成双成对的事物,或客观事物中 对立或矛盾的对方时, 上古只用“ 二” 不用“ 两” , 而在 祖堂集 中既可用“ 二” 也可用“ 两” 。 再如 “ 第一”本为序数词, 但 祖堂集中已出现 “ 第一+ 否定副词+ 动词”的用法; 系数词连用表虚数时,连用的系数词数量可达四 个: 同时, 数词在充当句法成分,表达 句法意义上也都有其独到之处。 四本文的写作内容及方式 本文坚持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描写与变换、 比 较的 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拟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1 .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较为 全面的展开式的描写 本文在确定 祖堂集数词的体系之后,从数词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对数词进行详尽 描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数词的整体系统、数词的分类构成、数词的句法研究。 2 .以 祖堂集数词为中 心, 前后拓展, 掌握某些数词在汉语史中的发展过程 在拓展过程中,为寻找某数词的发展源头, 文献曾上溯到 诗经 、 周易 ,但大多数文 献主要集中于魏晋、 唐五代和宋元时期的作品, 如: 世说新语 、 景德传灯录 、 五 灯会元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等。 论文在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详细描写的基础上借鉴先贤已 有的 成果, 在历时的描写中探求某些数词的发展轨迹。 3 .以 祖堂集 数词为中 心, 南北对比,了 解不同地域数词用法的不同 论文在历时描写的同时 还注重共时 描写, 在描写中比较南北方言的差异。 论文主要以同 时 代作品敦煌变文为参照系,找出 不同 地域数词使用的不同。 4 . 展示 祖堂集数词具有的独特用法 祖堂集出 现于汉语史发展的关键时期 唐五代, 其语言不但具有很强的口 语性, 而且带有浓厚的南方方言色彩, 同时它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禅宗灯录, 应该说无论是 祖 堂集的 数词还是其他词类或句类都有其独特用法。 论文正是在对 祖堂集数词的描写及 历时和共时的比 较中展示 祖堂集部分数词具有的 独特用法. 5 . 运用现代汉语理论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语义和语用上的分析 目 前,在汉语史的研究中, 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 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并不多, 因为 汉语史研究的材料不能来自 研究者的语感,只能通过历史文献的查检和积累而得到, 只 有在扎实的 语言事实上才能进行理论的思考。因此, 本文在对 祖堂集数词进行了较为深 入细致的描写后尝试着运用现代汉语的 一些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求有所创新。如文 章尝试着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对数词语义进行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数词的活用 现象。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语法研究 第二章数词的整体系统 祖堂集的数词系统由四 类数词构成,它们分别是基本数词、数词辅助词、合成数词 和天然数词。 一基本数词 基本数词是指在数词内 部构造中起着最基本最关键作用的 数词。大多数数词的构成必须 以 基本数词为依托,没有基本数词, 其他数词就缺少了 存在的基础。基本数词不仅形式变化 小, 而且意义稳固,具有强大的构词功能。 从构词功能上看, 基本数词可分为:系数词、 位 数词和特殊数词。具体情况如下: 表一 基本数词具体形式数量 系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9 个 位数词十、百、千、万、亿5 个 特殊数词半、两、双 3 个 “ 零” 在 祖堂集中的例句只见于两处: 僧 曰 : “ 与 摩 则 零 去 也 , ” 师 云 : “ 不 申 喝 , 零 什 摩 ? ”【卜 3 1 2 - 1 4 1 “ 零” 在句中不属于数词范畴, 故本文在论述基本数词时 将 “ 零” 排除于外。 1 .系数词: 系数词是指 “ 十”以下的九个整数字,即 “ 一、 二、三、四、五、 六、七、 八、 九” 。 它 们大多 源于刻契, 积画成数, 在甲 骨文时就已出现,不难看出数词的产生仅是为了 计数。 系 数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字义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它们可单独使用, 进行计数。 如: 其夜有白光二道, 从曹溪 发来, 直贯其舍。 1 师遂见虎狼绕庵, 若 将此剑 镇乾砷, 进曰:“ 八方来朝 座鹿纵横四 畔。 3 - 1 0 0 - 4 1 四塞终无阵云起。 4 - 3 4 0 - 2 1 时如何? , 云:“ 不受礼. ” s - 3 1 7 - 3 1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语法研究 第二章数词的整体系统 祖堂集的数词系统由四 类数词构成,它们分别是基本数词、数词辅助词、合成数词 和天然数词。 一基本数词 基本数词是指在数词内 部构造中起着最基本最关键作用的 数词。大多数数词的构成必须 以 基本数词为依托,没有基本数词, 其他数词就缺少了 存在的基础。基本数词不仅形式变化 小, 而且意义稳固,具有强大的构词功能。 从构词功能上看, 基本数词可分为:系数词、 位 数词和特殊数词。具体情况如下: 表一 基本数词具体形式数量 系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9 个 位数词十、百、千、万、亿5 个 特殊数词半、两、双 3 个 “ 零” 在 祖堂集中的例句只见于两处: 僧 曰 : “ 与 摩 则 零 去 也 , ” 师 云 : “ 不 申 喝 , 零 什 摩 ? ”【卜 3 1 2 - 1 4 1 “ 零” 在句中不属于数词范畴, 故本文在论述基本数词时 将 “ 零” 排除于外。 1 .系数词: 系数词是指 “ 十”以下的九个整数字,即 “ 一、 二、三、四、五、 六、七、 八、 九” 。 它 们大多 源于刻契, 积画成数, 在甲 骨文时就已出现,不难看出数词的产生仅是为了 计数。 系 数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字义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它们可单独使用, 进行计数。 如: 其夜有白光二道, 从曹溪 发来, 直贯其舍。 1 师遂见虎狼绕庵, 若 将此剑 镇乾砷, 进曰:“ 八方来朝 座鹿纵横四 畔。 3 - 1 0 0 - 4 1 四塞终无阵云起。 4 - 3 4 0 - 2 1 时如何? , 云:“ 不受礼. ” s - 3 1 7 - 3 1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位论文 祖堂集 数词的语法研究 十 方 世 界 无 求 处 , 纵 然 求 得 亦 非 珠 . 4 - 1 6 1 - 3 1 十 方 同 一 会 , 各 各 学 无 为 . 1 5 - 5 8 4 - 5 1 不难发现, “ 四” 、 “ 八” 、 “ 十”后常接 “ 方” 、 “ 畔”等表示地域方位的词语,由于语境吸 收的原因, “ 四” 、 “ 八” 、 “ 十”由表数量之词进而引申至表范围之词。 “ 一”则较特殊,在虚化中既可表数量之少, 又可表范围之广。如: 一灯照百千灯 ( 一: 表数量少) 一国天子 ( 一: 意为整个、全, 表范围 之广) 2 - 9 3 - 2 1 3 - 1 1 4 - 1 4 1 系数词之间的搭配也丰富多彩,不但意义丰富,且形式多样。 祖堂集中的九个系数词 可以 根据所需表达的语义有选择性地互相搭配 ( 见图 一) , 构成四字短语。 各举例如: 一体三宝 1 4 - 5 2 5 - 4 1一体三身 1 6 - 6 9 0 - 1 2 1 二言三语【 1 2 - 4 5 5 - 1 2 1 早经手论 1 0 - 3 9 3 - 1 1 三明八解 1 8 - 6 9 1 - 1 1 四郁五舍 6 - 2 4 3 - 1 3 1 手明方通 1 8 - 6 7 1 - 1 1 四生六趣 2 0 - 7 4 9 - 1 3 1 甲 方 个 面 6 - 2 4 5 - 3 甲 生 衣 类 1 0 - 3 7 7 - 7 1 五湖四海 1 5 - 5 5 7 - 4 1五欲八风【 1 4 - 5 4 2 - 1 1 1 七颠八倒 1 0 - 3 7 6 - 3 1 通过以上分析及图一中的箭头指向,并在通 读 祖堂集的 基础上, 我们可以发现数词四 字 格短语的几个特点: ( 1 ) 搭配形式: 多为四字短语, 系位词处于一、三两格位置, 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但也有个别例外, 如; ( 图一) “ 五湖 9 海 1 5 - 5 5 7 - 4 1 ,大数前小数后,此例也有另一形式 “ 四海五湖 1 0 - 3 7 8 - 2 1 ” , 两者意义相当。 同 一数字搭配的 只有 “ 一” , 如 “ 一日 一夜 2 - 8 3 - 1 1 ,“ 一开一 合 1 2 - 4 5 6 - 川 ” ,“ 一亲 -+ia 1 5 - 5 6 7 - 6 1 . ( 2 ) 搭配词语: 搭配的词语词性多为名词,但也有个别可与动词搭配,如: 一开一合【 1 2 - 4 5 6 - 1 1 】七期八倒【 1 0 - 3 7 6 - 3 1 或与形容词搭配,如: 一亲一疏 1 5 - 5 6 7 - 6 1 ( 3 ) 搭配意义: 根据语义可将数词四 字格短语分为: 表实数量:一体三宝 1 4 - 5 2 5 - 4 四生六 趣 2 0 - 7 4 9 - 1 3 一开一合【 1 2 - 4 5 6 - 1 1 1 表虚数量:二言 三语【 1 2 - 4 5 5 - 1 2 五湖四海【 1 5 - 5 5 7 - 4 1 表其他: 一亲一硫 1 5 - 5 6 7 - 6 1(一”有称代功能,具体可见第四章) 七颠八倒 1 0 - 3 7 6 - 3 1 ( 七、 八” 表动作的 方式, 具体可见第四 章) 2 、位数词: 祖堂集中的位数词只有五个,即 “ 十、百、千、万、亿” 。中国古代就建立了完整科 学的十进制体系,即:十个一为十 ( l o x 1 = 1 0 ) ,十个十为百 ( l o x 1 0 = 1 0 0 ) ,十个百为千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学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