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u b j e c t :as t u d yo nt h ed e c o r a t iv ea n da e s t h e ticf e a t u r e so ft h e b r o n z emir r o r sint h et a n gd a n a s t y s p e c a it y :a r td e sig nin gs cie n c e n a m e :lijin in s t r u c t o r :w a n g xia o a b s t r a c t t h eb r o n z em i r r o r s ,m a d eo fc o p p e r ,t i n ,a n dl e a d ,w e r ef o rd a i l yu s ei n a n c i e n tt i m e so fc h i n a t h eb r o n z em i r r o r sh a v eo n es h i n yr e f l e c t i v es i d e ,a d e c o r a t i v es i d ew i t hv a r i o u sa n dt h ef i n e s td e c o r a t i v ep a t t e r n s ,a n dt h ec e n t r a l k n o pa sw e l1 ,w h i c ha r et h em o s tu n i q u ec o m p o n e n t so fc h i n a sa r tt r e a s u r e h o u s e t h ew h o l et h e s i si sd e v i d e di n t os i xs e c t i o n s t h e ya r e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r i g i n s o fb r o n z em i r r o r s ,b r o n z em i r r o r si nt a n gd a n a s t y ,a e s t h e t i cf e a t u r e so ft h e d e c o r a t i v ep a t t e r n s ,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o da r t i s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f t e r w a r d s ,a sw e l l a sc o n c l u sio na n dp r o s p e c t b y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o r i g i n sa n d m a n u f a c t u r e so ft h eb r o n z em i r r o r s ,t h i s t h e s i si se x t e n d e dt ot h a tb r o n z em i r r o r sa r ec r a f t w o r kc o m b i n i n gt h ep r o p e r t i e s o fb o t hp r a c t i c a la n da e s t h e t i cf u n c t i o n m a k i n gag e n e r a ls u r v e yo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b r o n z em i r r o r s w h i c hh a v eah i s t o r yo f4 0 0 0y e a r s ,w e c o u l df i n dt h ec h a n g e si ns h a p ea n dk n o pa m o n gb r o n z em ir r o r si nt a n gd a n a s t y a n do t h e rs t a g e s ,f o re x a m p l e ,e a r l yp e r i o d ( q i j i ac u l t u r ea n ds h a n ga n dz h o u d y n a s t i e s ) ,e p i d e m i cp e r i o d ( t h e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a n dw a r r i n gs t a t e sp e r i o d ) , t h ep e a k ( h a nd y n a s t y ) ,h a l fd e c li n i n gp e r i o d ( t h ep e r i o do ft h e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 j i nd y n a s t y ,w e id y n a s t y ,a n dt h e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 ,p r o s p e r o u s p e r i o d ( s u ia n dt a n gd y n a s t i e s ) ,d e c li n i n gp e r i o d ( t h ef i v ed y n a s t i e sa n dt e n k i n g d o m sp e r i o d ,s o n g ,l i a o ,k i n ,y u a n ,m i n ga n do i n gd y n a s t i e s ) w h e nw ec o m p a r e a n da n a l y s i z et h ed e c o r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o ft h eb r o n z em i r r o rd u r i n gt h et a n g d y n a s t y se a r l y ,m i d d l ea n dl a t ep e r i o d s ,i tw o u l db er e f l e c t e dt h ea e s t h e t i c p s y c h o l o g ya sar e s u l to ft h ei n f l u e n c e s u c ha sh i s t o r y ,p o l i t i c sa n de c o n o m y a n ds oo n f o rv a r i o u sp e r i o d so ft i m e g i v i n gad e s c r i p t i o no f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m e t h o d sa n d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so fs p e c i a lc r a f to ft a n gd a n a s t y t h eb r o n z e m i r r o r s ,t h i st h e s i sm a i n l yr e s e a r c h e su p o n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s t y l e s s u c ha s 2 s y m m e t r y ,l a y o u t ,b a l a n c e ,r h y t h m a n ds oo n ,a n dc a r v i n gs k i l l sc o n t a i n i n gl i n e e n g r a v i n g ,r e li e fs c u l p t u r e ,o p e n w o r kc a r v i n g ,i n l a i dw o r k ,e t c o ft a n gb r o n z e m i r r o r s p a t t e r n s ,s h o w i n g t h eb e a u t yo fu n r e s t r a i n e d ,l i v e l ya n ds p l e n d i d b r o n z em i r r o r s ,a sw e l la st h ei n f l u e n c ea f t e r t i m eo nt h ef o r m so fe x p r e s s i o n i n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s i g n t h i s t h e s i sa d o p t st h ea p p r o a c ho f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 o r ys t u d y , l i t e r a t u r er e a d i n ga n df i e l ds u r v e y ,s t r i v i n gt oe x p l o r et h el a w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i n f l u e n c eo fb r o n z em i r r o r si nt a n gd a n a s t y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o ft h e i t s d e s i g no ft h es h a p ea n dd e c o r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 t a n g b r o n z em i r r o r s : s p e c i a l a r t sa n dc r a f t s :a e s t h e t i cf e a t u r e s : i n f l u e n c e t y p e so fa c a d e m icp a p e r s : a p p lie dr e s e a r c h 3 目录 摘要”1 第1 章绪论1 1 1 唐代铜镜研究背景与意义l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第2 章铜镜的渊源5 2 1 铜镜的历史起源g bgoo 5 2 2 铜镜的制作和使用5 2 3 铜镜的造型结构和称谓8 2 4 铁镜8 2 5 玻璃镜9 2 6 本章小结9 第3 章唐代铜镜1 0 3 1 唐代铜镜的造型解析1 0 3 1 1 镜形1 0 3 1 2 镜钮1 2 3 2 唐代铜镜的纹饰分期1 3 3 2 1 早期( 隋至初唐) 1 4 3 2 2 中期( 盛唐) 1 5 3 2 3 晚期( 晚唐) 1 5 3 3 唐代特种工艺镜1 6 3 3 1 金银平脱镜1 6 3 3 2 螺钿镜2 0 3 3 3 金银背镜2 3 3 3 4 鎏金镜2 6 3 3 5 铅花镜2 6 3 3 6 错金镶绿白料镜2 6 3 3 7 特种工艺镜在中国铜镜史上的地位2 6 3 4 本章小结2 6 第4 章论唐代铜镜的纹饰之美2 8 4 1 唐镜的对称之美2 8 4 2 唐镜的排列之美2 9 4 3 唐镜的均衡之美2 9 4 4 唐镜的节奏之美3 0 4 5 唐镜的单独之美3 0 4 6 唐镜的线条之美3 0 4 7 唐镜的浮雕之美3 1 4 8 唐镜的透雕之美3 l 4 9 唐镜的装饰之美3 l 4 1 0 唐镜的纹饰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3 2 4 1 1 本章小结3 3 第5 章唐代铜镜对后来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3 4 第6 章本文结论与展望3 8 6 1 结论3 8 6 2 展望3 8 参考文献3 9 附录1 j 致谢1 i i 第l 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是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 造出优秀的文化艺术,构建了中华民族艺术设计丰富灿烂的文化底蕴,为后代留下了许 多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而铜镜作为其中的一员,不仅展现出它的实用性和精美绝伦的 工艺性,更体现出它别具一格的艺术设计思想,使它成为我国古代传统艺术长河中辉煌 灿烂的一颗明珠,散发着瑰丽的光辉,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和爱好者,是我们中华 儿女引以为荣的骄傲。 铜镜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 位。它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生活用具,它的造型及装饰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 精华的浓缩,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 呈现出特有的风格和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发展逻辑和变化规律,因此研究铜镜的发展 史,实际上也是对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史的研究。 世界范围上铜镜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埃及、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带柄圆形古铜镜;另 一类是我国无柄圆形、镜背有钮的铜镜。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铜镜最早的国家之一。据考证,大约4 0 0 0 年前的齐家文化就已 经出现铜镜,它的发展演变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战国、汉代和唐代等较兴盛的时期。尤 其是在唐代,铜镜的发展已臻全盛,制作精良,形态优美多姿,图案华丽,最大特点是 铸造技法和艺术样式的多样化,这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有密切关系。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 的强盛时期,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它结束了前代家国一体、宦官贵族掌权的国家制度, 开启了皇帝一统天下的新体制,奠定了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在唐镜设计上,它改 变前代期望高官厚禄、长生不死、享乐富贵等有政治涵义的铭文设计,而以轻松优美的 诗词为主,体现出唐代政治的开明,特别是经历了“贞观”和“开元”两个盛世,唐代 经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手工技术的改进和管理的加强使手工业发展显 著,金属工艺水平达到高峰,因此唐代铸造出了纹饰精美、华丽细致的金银平脱镜、金 银背镜、螺钿镜、鎏金镜、铅花镜及错金镶绿白料镜等特种工艺镜。它们是唐代所特有 的形式,代表了唐代制镜工艺高度发展的水平。而唐代国内水陆路四通八达,特别是“丝 绸之路”的开拓和繁荣,更增强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除了出现本国民族之间的文化 融合,还同时融汇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而不同阶层、不同学派的文化涌现,使唐代 文化表现出世俗化的特色,唐镜主题纹饰正是体现了唐代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完全 摆脱前代拘谨古朴的风格,形成自由活泼,清新明朗,流畅华丽以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 们追求理想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特色,出现了吉祥富贵和向往仙山琼阁的审美观 念的各种花卉、植物、瑞兽、鸾凤,以及有异域特色的葡萄等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影 射出这一历史时期人们追求永恒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而唐代之后,战争频繁,生产 力遭到严重破坏,铜镜制造日趋衰退,到清代乾隆年间,水银玻璃镜在民间兴起,铜镜 才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 铜镜从出现到结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每个时期和阶段在造型纹饰 表现上都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铜镜由简化到繁复再到简化的循序变化过程,反 映出国家社会的面貌。 现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多样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日益丰富,曾和 人们关系密切的铜镜却越来越鲜为人知,留存下来的信息也变得十分零落。基于此,本 文将从铜镜的渊源入手,分析铜镜的制作和结构,概述铜镜所具有的文化意识和社会功 能,通过唐代铜镜的形制特征、类型特点、纹饰设计分析,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找出 规律。为我们找寻唐代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以及唐镜对后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影 响提供重要的线索。 1 2 唐代铜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对唐代铜镜进行研究了,很多金石著作中都有记载: 表1 1前代研究表 作者著作内容时间 王黼宣和博古图录收录1 1 3 面铜镜和铁镜,分汉镜和唐镜两部北宋 分,开创了著录铜镜的先河。 西清古鉴著录唐代铜镜清朝 西清续鉴著录唐代铜镜清朝 宁寿鉴古著录唐代铜镜清朝 钱坫浣花拜石轩镜铭著录唐代铜镜清朝 梁廷藤花庭镜谱著录唐代铜镜清朝 罗振玉古镜图录 著录唐代铜镜清朝 镜话 徐乃昌小檀栾室镜影著录唐代铜镜清朝 而现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唐镜进行研究,其中有影响的是: 表l 2现代研究表 2 梁上椿岩窟藏镜对唐镜进行著录和研究,可以说代表在金石 1 9 4 2 学框架内研究的最高水准。 论述了中国铜镜的发展史,排列出唐镜的类 孔祥星中国古代铜镜型、纹饰及铭文内容,总结唐镜变化过程和 1 9 9 2 刘一曼 中国铜镜图典对铸造技术的研究,成为隋唐铜镜分类、分 型、分期的主要依据。 收录唐代、宋代等各代镜子的摹绘图和拓 沈从文 唐宋铜镜片,在美术上和研究镜工艺发展史上,有重 1 9 5 8 要参考价值。 将唐代铜镜和唐代诗歌组合在一起,在传统 文化中将“物”和“文 重新构建,通过唐 唐代铜镜与唐诗诗提升唐镜的历史学术的地位,丰富唐镜的 文化艺术内涵,具有系统性,典型性和针对 性。 聂世美 中国镜文化一一菱 论述铜镜和精神文化的关系问题 花照影 刘 艺 镜与中国传统文化论述铜镜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程长心铜镜鉴赏 程瑞秀 中国青铜器全集- 铜 收录6 0 面唐代铜镜,对唐代铜镜的形式和 镜纹饰题材作了详细的叙述,着重提到唐代特 种工艺镜的制作。 中国美术全集工艺收录3 面唐代铜镜,分别是西安东郊出土的 美术编- 青铜器狩猎纹镜和银背菱花镜,河南洛阳涧西出土 花鸟人物螺钿镜。 中华五千年文物集收录唐镜1 9 面,将唐镜的发展过程进行了 刊- 铜镜篇完整的概述,对3 个分期段的代表作品作了 详细的解释,并指出植物纹饰是唐镜广泛使 用的显著特点。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更为广泛,如宋燕燕分析了唐镜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认 为铜镜的工艺美术反映了唐人企望吉祥和美的生活追求、多样统一的审美理想和精湛的 工艺水平;凡建秋啪从美术的角度研究我国历代铜镜的纹饰特点,从春秋战国时期、汉 六朝、隋唐时期的铜镜纹饰的变化特征中找出相互间潜在的演变关系,以及当时文化的 影响;姜丹在把握中国唐代铜镜的纹饰设计特点的同时,对德国设计大师霍尔格马 蒂斯平面设计的动静结合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并对两种不同风格特征的图形进行同构 的尝试,表达新的图形意图。 国外也有很多学者对唐镜做过详细研究,如富冈谦藏、喀尔白克、梅原末治、原田 淑人、后藤守一、驹井和爱、槌口隆康等都对中国铜镜有过研究,相关著作有古镜的 研究蟠螭镜考、中国古镜杂记、绍兴古镜聚英、关于古镜的花纹、古镜聚英、 古镜等h 儿钉。 国内出土唐代铜镜比较多。陕西西安出土唐镜最多,以此为点,辐射到周围河南、 山东、山西等地。 综上所示,我们祖先只是记录唐镜的造型,而现代学者多是从考古和鉴赏的角度出 发,注重对现有出土唐镜进行整理和归纳,还需要有更多的人从造型和装饰纹样的角度 对唐代铜镜进行深入研究,整理出我国古铜镜文化的发展规律。 注:【1 】 1 2 1 【3 】 k 4 【5 】 大唐雄风- 唐镜工艺美术赏析。宋燕燕。西安: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 0 0 7 ( 6 ) 简述镜纹风格。凡建秋。四川: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4 ( 6 ) 中国唐代古铜镜与霍尔格马蒂斯设计的图形创意分析。姜丹。陕西:咸宁学院学报,2 0 0 7 ( 2 ) 铜镜史典。曾甘霖。重庆:重庆出版社,2 0 0 8 中国铜镜史。管维良。重庆:重庆出版社。2 0 0 6 4 第2 章铜镜的渊源 2 1 铜镜的历史起源 铜镜是我们祖先整理自己容颜和衣饰的生活必备品。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是 齐家文化时期的两面铜镜,它的大小、厚度、纹饰、正面、外缘和钮等几个方面和后来 铜镜的形式基本一致,但它能否起到照容的作用,现在还不能肯定。铜镜正面光亮,背 面装饰细致华美的纹样,在青铜器中自成体系、成为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关于铜镜 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国内外学者在对铜镜的研究中得出不同的观点。 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由“监”发展到“镜”的学说。说文中说,“监可取水于明月, 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可见古人利用水的反照整理容颜。早在远古时期祖先 用陶瓦盛水,称为“监 ,到了商代初年用金属铜铸造,才有了金字偏旁。铜鉴瓶口较 小,鉴身较高,盛水照容非常不便,于是我们祖先逐渐将铜鉴扁平化,器物身上的纹饰 转移到背面,器足退化形成钮,或是便于手持,在镜背加钮,这就是铜镜的由来,至此, 铜镜开始了历经4 0 0 0 年的发展演变。而梁上椿老师在古镜研究总论一文中对铜镜 阐述的更为详细,总结出更具体的演变模式:止水( 不流动的水面) 一一鉴盆中静水一 一无水光鉴( 没有盛水,打磨光洁的鉴) 一一光面铜片一一铜片加钮一一素面镜( 镜背 没有纹饰) 一一素底加彩绘一一改彩绘加铸图纹一- - * ) j i 铸铭文。这种观点得到国内外 大多数学者和郭沫若先生的同意“,。 此外也有以岳慎礼为代表提出的“阳燧说”d ,和以何堂坤为代表提出的“映照说”。 这两个学说都脱离了共同的媒介水,单纯地利用器物被打磨光滑可以照容的条件, 虽然看起来好像更接近人们生活,但是有些观点无法考证,譬如铜镜背面精美的纹饰从 何演变,镜钮从何转化,这些还都是有待确认的。 2 2 铜镜的制作和使用 铜镜是青铜材质,用铜、锡、铅等金属成分铸造,每个朝代铸造时金属比例有所差 别。根据考古研究,汉唐的比例比较合适,铜占6 0 至7 0 ,锡占2 3 至2 5 ,铅占4 至6 ,因此铸造出的铜镜洁白,镜面光亮,照容效果好,。铜镜制造需要制模、浇铸两 步工序。先制作精美模具,然后两片对合,从一侧的小孔里浇铸加入锡、铅等金属的溶 化铜汁,既可降低熔点,又可以增加硬度,减少气泡的产生,使铜镜具有光泽,背面图 案线条清晰,等其冷却后,取下模具,新的铜镜便铸成了。但是还需重要工序打磨 开光或是加入反光材料,才可以成为照容的镜子。如战国到西汉时用铅粉磨镜开光;东 汉和北宋时用水银磨镜开光,而元明时使用水银和锡,这些在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铜 镜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黑,需要再次打磨,由此可见,磨制工序在铜镜整个制造 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从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铜镜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除了有照容功能之外, 还融合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譬如人们常说的“以史为鉴”、“明镜高悬 、“镇 邪之气”、“破镜重圆 等等,都反映出铜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活用品 楚辞九辨云:“合修饰而窥镜兮”,明确指出铜镜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就是装饰理 容。在中国古代,铜镜主要应用于闺阁之中,它不仅相伴着绮丽和温柔,也相伴着欢乐 和悲情。有很多借铜镜抒发内心情感的诗词,像是表现少女的“睹貌娇来( 唐代临池 镜铭) ,“娇羞自看”( 隋代镜铭) 等,可谓相思铭句中的经典词语;表现少妇的“秋风 起,侍前稀”( 汉代镜铭) 寄托了妇人的孤寂与哀怨之情;表现爱情的“非关欲照胆, 特是自明心”( 唐代瑞兽镜铭) ;还有表现内心感叹的“高堂明镜悲白发 ( 李白将进 酒) 等。此外,也有政治讽谏的故事,如唐代名相魏征“以人为镜,以史为镜来劝 谏唐太宗。在战国策- 奇策中邹忌关于借镜纳谏的故事,都说明了借铜镜所引述的 深层意义。 装饰之用 由于铜镜纹饰精美,造型多样,因此我们祖先很早就把铜镜作为一种服饰佩挂在身上, 像是甘肃、青海出土的西部羌胡地区齐家文化遗址中的铜镜,背面修饰简单的纹饰,残损镜 钮边的两个梨形小孔有穿绳痕迹,显然,这是一件装饰品。在历史文献中也曾记载:杜预 在注释左传时,写到“肇带而以镜为饰边, 今西方羌故犹然,古之遗眼也”。由此说明羌 胡族人就有佩镜的习俗。 同时铜镜还可美化环境,将精美的铜镜 配以台架放在几案上,或是镜钮系上绳带悬 挂在台架上。在我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常有此 描绘,比较著名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画 女史箴图( 图2 1 ) 中:右边一人席地 而坐,左手持镜;左边一人对镜而坐,身后 侍女为她整理头发,席前有镜台,底部有座, 座上竖立竿柱,圆形铜镜系在杆头,柱子中 部设一个方盒盛放梳篦,这是对镜台最早的 描画。在河南安阳隋开皇十四年( 5 9 4 年) 墓中曾出土这样的镜台。 图2 一l 顾恺之女史箴图东晋 6 镇邪之用 铜镜的镇邪作用古来有之。古人认为镜子的光芒来自日月光辉,而且镜面光洁,可 以照容,既可以把鬼邪之气反射出去,也可使妖魔鬼怪原形毕露,唐代之后这类铜镜被 称为“照妖镜”,如八卦镜、神仙故事镜等。现今一些地区在构筑或搬迁新居时,通常在 房屋主梁悬挂镜子,意思是“祛除邪气 ,或在家门上方悬挂八卦镜,同样是为了“镇邪 之用。 铜镜不仅在阳间镇鬼降妖,而且也在阴间驱鬼辟邪。 考古发掘中发现,自秦汉至明代墓葬中,随葬物就有铜镜,这类铜镜往往在镜背装 饰有蟠螭、蟠虺、龙凤、八卦、万字、日月、天地、星辰等驱邪纹饰,到汉代后出现很 多辟邪的铭文,如“上有辟邪交( 蛟龙) 里通,长宜子孙寿无穷”、“左龙右虎辟不羊( 祥) , 朱鸟玄武顺阴阳”、“洞心照胆,屏除妖孽”等,而且随葬方式十分特殊,有的放置在墓 室天井或排水孔,有的悬挂于墓顶或墓壁,有的竖立于墓主头前足后,或覆盖于面部, 或握于手中,除了作为死者在阴间使用的日用品外,也是为死者驱除黑暗,镇服妖孽, 保证亡者安息,反映人们心目中辟邪祈福的心愿。 礼品馈赠 铜镜也是人们追求和合美满情感表达的媒介物。因此人们经常将精巧华丽的铜镜作 为礼品赠予友人,成为人们相互联系和加强情感的纽带。铜镜本身在造型上多为圆形, 有团团圆圆,美满幸福之意,而镜背有表达各种情感的铭文,如“长相思,勿相忘”、“君 有行,予志悲,秋风起,侍前稀”、“既知愁里日,不宽别时要,唯有相思苦,不共体具 消”等,表达思念哀愁的诗句;而恋人之间的爱恋倾慕之情,也通过互赠铜镜表现出来, 像是唐代的“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 ,借秦王照心宝镜 的传说,表达相思之情;还有女子出嫁时以龙凤镜为嫁妆,铭文多为“嫁时明镜老犹在, 黄金缕画双凤背 ( 王建老妇叹镜) 的诗句等。在民间,人们也常以“半镜”象征夫 妻分离,以“破镜重圆喻夫妇失散后重聚或离而复合。这不仅是一个民间故事,而且 也是一种流传风俗。如1 9 5 8 年河南洛阳的战国夫妻墓中夫妻棺内各置半面铜镜,又如 1 9 8 6 年安徽淮南下陈村出土的东汉墓中的昭明镜就是半面铜镜,象征了夫妻间无法割舍 的爱情。 象征之意 有的铜镜铸造华丽,深受皇家帝王喜爱,经常作为礼物赏赐给群臣,体现皇帝对群 臣的关心爱护和用来调节群臣关系。如唐高宗和杨玉环赏赐给安禄山许多的金银器物中 就有铜镜;而在旧唐书- 玄宗本纪中也记载:开元十八年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 以上金镜、珠囊、缣彩。这里的金镜,应该是背面贴金的特种工艺铜镜。唐玄宗还提有 千秋节赐群臣镜的诗句:“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蛳 描述了当时铸造铜镜赐给群臣,告诉大臣们要为政清廉,不徇私枉法。还有现今我们经常在 电影、电视里看到的府衙大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以示官员清正廉洁,慧眼如镜, 给堂下前来伸冤的普通百姓以正气威严,不敢藐视统治阶级。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正是利用人们对铜镜的敬畏心理和神秘感,成为维护自身利益 和权益的工具,既调节君臣关系,也可寄托圣意祖训。 2 3 铜镜的造型结构和称谓 中国铜镜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但依然保留着基本的样式。镜子外部形态称 为“形”,造型丰富,分为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亚字形、带柄形、钟形、盾 形、鸡心形和鼎形等。铜镜的正面光亮平滑,可以照容,而背面又称镜背,通常装饰有 花纹或铭文,其文化内涵基本体现于此。镜背中央有突起的钮,中间有孔,可以穿系 绳带,便于手持或系在镜架上,常见的钮有弓形( 桥形) 、圆形、半圆形、伏兽形、龟 形、橄榄形、粒形,银锭形、圆柱形等。钮座为镜钮周围的装饰设计,有圆形、方形、 连珠形、花瓣形、叶纹形、柿蒂形等。钮座外部装饰由里向外通常分为内区、外区,体 现主要内容的纹饰通常布置在内区称为主题纹饰或主纹,铭文多装饰在外区,称为铭文 带。铜镜侧面称为镜缘,或宽或窄,或光素,或饰有花纹,均高于镜体。 铜镜的造型结构基本如此,每个历史朝代的风格变化主要以镜背的主题纹饰特征作 为依据,因此主题纹饰在铜镜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2 4 铁镜 中国古代铁镜的孕育和诞生,是和中国铁器时代的到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宋代宣 和博古图说:“斯鉴以铜为先,铁次之 。由此可见铁镜是中国古代仅次于铜镜的第二 大类镜子。它虽然一度辉煌过,但因其容易氧化,不易永久保用,因此留传下来的大多 已锈蚀破损,难以辨认了。 汉代时,我国进入了铁器的生产阶段。汉书- 地理志中曾记载,西汉时期全国铁 官三十处,而铜官仅四处,可见当时对冶铁业的重视。铁质器物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 域,至此出现了以铁制镜的作坊。1 9 5 5 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陵镇出土的西汉墓中发现 目前最早的铁镜。从东汉至隋唐,是铁镜的繁荣时期,主要是圆形铸纹镜,扁圆大钮, 修饰有连弧纹、夔凤纹、四叶纹、流云纹、柿蒂纹、兽纹等。也有纹饰精美,价值很高 的金银错铁镜和金箔贴花铁镜等特种工艺铁镜,是用“百炼”优质钢铁铸成,表面涂金或 贴金进行防锈处理,在深色的镜体上,金色的图案纹饰散发着亮丽的光辉,虽经千年风蚀依 然保存至今。在魏武帝杂物疏中有这样的记载,说是丞相曹操赠送给皇帝、皇后、皇太 子四十九枚铁镜,其中有许多金错银错铁镜,仅一枚铜镜送给皇子,说明当时铁镜比铜镜贵 重。但是铁镜的照容效果无法与高锡青铜相比,而且坚硬、粗糙,民间作坊不易铸造出精美 的图案,因此在汉代铜镜的繁荣期里它只能算作星星之火。隋唐时,咸阳、太原等地生产出 的铁镜质量较好。 后来人们越加喜爱照容清晰,铸造精美的铜镜,宋后铁镜开始衰落 1 。 2 5 玻璃镜 世界上第一块玻璃镜是三百多年前由意大利人制作出来的,后来由传教士带入我 国,至此在明末清初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玻璃镜。 玻璃镜体积轻巧,制作低廉,重要是清晰度高,实用性强,所以清朝初年很快在民 间传播。那时的玻璃镜主要还是延续法国制造的立挂式镜子,镜面边缘包铜或者鎏银, 两边各有一个枢轴,连接支架,镜子可以上下翻转,立于梳妆台上,非常轻便,主要是 平常人家使用。而富贵人家除了使用这种比较小巧的梳妆镜外,还有体积相对较大照映 全身的穿衣镜,它是由衣架和镜面两部分组成,中间由枢轴连接,衣架采用质地坚硬的 木料制成,两边的支架和镜框雕刻有精美的纹饰,成为乾隆后期王妃贵人的日常用品。 相传在同治年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命人制作了一面半月形的镜子,梳妆打扮时,身 体无须转动,发式、化妆容颜,衣着穿戴一目了然,这面镜子,当时被称为一绝。 透明玻璃镜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此,体积笨重的铜镜失去 了它存在的意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到民国初年时,铜镜已经完全被玻璃镜所取代。 2 6 本章小结 本章分析了古铜镜的起源,并对铜镜的铸造方法、铁镜和早期的玻璃镜进行了简要 的介绍,研究了铜镜在生活中所具有的现实作用和精神作用的重要意义。 古镜研究总论。梁上椿。北京:大陆杂志第5 卷第5 期,1 9 5 2 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郭沫若。北京:文物第1 期,1 9 5 9 青铜镜探源。岳慎礼。北京:大陆杂志第1 7 卷第5 期,1 9 5 8 中国古代铜镜的技术研究。何堂坤。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 9 9 9 中国古代铜镜的技术研究。何堂坤。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 9 9 9 全唐诗卷3 。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6 百镜解读。何福生。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7 9 】 】 】 】 】 】 】 n n n h “n n 注 第3 章唐代铜镜 中国铜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 齐家文化到西周) 、中期( 春秋战国到唐五代) 、 晚期( 宋到明清) 三个历史时期,反映了铜镜由微而盛渐衰的历史过程。铜镜的发展与 各个历史时期、人文特点、地域风俗,以及各朝代的审美密切相关,根据考古资料研究, 唐代铜镜不论是形制、内容,还是纹饰特点,都是铜镜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唐 镜以其精美的图案设计,自由活泼的构图,绚丽多彩的制作工艺震动了世界。它带给人 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激动,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样式、别样的风味。 3 1 唐代铜镜的造型解析 我国铜镜历经4 0 0 0 余年,以圆形为丰要造型川脚,战国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全面确 立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进步,铜镜形制出现方形镜,镜面平直,镜缘微向内 卷,到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基本都为圆形,平缘并装饰少许纹饰。不久,我国铜镜发 展史上迎来了重大变化时期,唐代出现了各种花式镜形,改变了前代以圆、方为主的形 制,也为唐以后在形制多样化方面起重要影响。 3 1 1 镜形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考证,唐镜的形制,除圆形、方形之外,还创造了葵花、 菱花等花式镜形和亚字形( 四方委角形) 。 1 ) 花式镜 花卉纹饰发展到唐代时,逐渐由图案化转为写实化,在这种环境下,唐代艺术工匠 们为了和主题纹饰相呼应而创造出菱花式( 图3 一1 ) 、葵花式( 图3 _ 2 ) 等更加丰富的 新镜形。花式镜的出现是铜镜的一大变革,使铜镜镜形从单一走向丰富,从工整呆板走 图3 1 打马球菱仡镜唐图3 2舣鸳葵仡镜唐 向自由灵动。花式镜形多为八瓣、六瓣镜形,也有大小花瓣问插排列,如西安出土的“唐 1 0 飞仙镜”,和飞仙主题呼应,好像莲花一般牛动自由。花式镜使得镜缘和内区形成一紧 一松的变化,将铜镜的形式美和纹饰美相得益彰,如花卉、花鸟等为丰题纹饰的铜镜, 内容丰富,线条流畅,搭配形式自由的花式镜形,使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从而获得完 美的艺术效果。发展到宋代,花式镜从八瓣改为六瓣,线条变得僵硬,渐渐失去了精巧 细致自由舒展的艺术风格。花式镜体现了唐代艺术工匠们敢于创新,渴望美好事物的精 神,显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审美意识的提高。 2 ) 亚字形镜( 四方委角形) 亚字形镜是方圆结合的镜形,将9 0 * 直角改成圆角。在唐代开始出现,是方形镜的 变体形式,古朴大方,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显示出理性庄严的艺术风格,这种镜形通 常和宗教、生肖等主题纹饰相结合,单纯有序。有的是将四个直角向镜中心推成圆弧状, 像小鸟扇动的翅膀,造型更牛动。( 图3 1 ) ( 图3 _ 4 ) 图3 3莲花弧字形镜唐 图3 4海兽、i 旷字形镜唐 图3 1 至3 6 均引自中国美术分类伞集中凼青铜器伞集 3 ) 圆形镜和方形镜 可能是源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思 想,所以从人类开始出现起,圆形、方形就是人 们喜爱的造型,铜镜也采用这种形制,即使在唐 朝这个国力雄厚,经济繁荣的朝代也是最传统的 造型。只是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期里,圆形和方 形已经不再是历史舞台中的主角。圆形镜搭配的 主题纹饰主要是以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情节为 主,方形镜主要和海兽葡萄纹饰结合,胎质厚重, 通常边缘较宽,修饰较少,整体大方朴素、端庄 图3 5 鸟兽纹镜 唐 图3 1海兽葡萄镜唐 统的圆形、方形及有柄形。 3 1 2 镜钮 唐代铜镜造型的多样性、丰富性,是铜镜发 展史上质的飞跃,是唐代艺术工匠杰出智慧的 体现,也是铜镜造型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宋、辽、金 元时期,由于政权割据对峙,战争频繁,各政 权采取了铜禁政策,铜镜发展开始衰退,但宋 镜在外形变化增多,创造出一些特殊镜形,如 有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六边形及钟 形、鼎形、带座镜等,手柄镜的出现改变了中国 铜镜钮系的习惯,使用更方便,是铜镜进一步 实用化的重要标志。明清时代铜镜形制又回到传 镜钮是我国铜镜和其他国家铜镜有别的地方。镜钮也称镜鼻,是镜背中央的最高点, 中间有孔,绳子可以穿过去,便于手执或横穿镜台上的金属钎子,避免手接触镜面, 有效地保护了镜面的清晰度,。因此,镜钮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器物实用性的重视和把握。 早期镜钮偏大,主要有弓形、橄榄形、长方形、半环形等,制作较粗糙,春秋( 图 3 7 ) 战国( 图3 8 ) 时弦纹钮使用最多,到汉代时,镜钮加宽、加厚,形制转变为半 圆钮( 图3 呻) 和圆钮( 图3 1 0 ) ,圆钮是中国铜镜史上最流行、使用最多的镜钮。历 史发展到唐代时,出现了许多中西结合的产物,如兽形( 图3 一1 1 ) 、蛙形、龟形、狻猊 ( 图3 一1 2 ) 等动物形镜钮,雕刻精细,形态多样,栩栩如生,和铜镜主题纹饰融为一 图3 7春秋早期铜镜图3 8战幽铜镜 1 2 图3 9 东汉铜镜图3 1 0两汉铜镜 图3 1 1鸟兽菱花镜唐图3 1 2 狻猊葡萄镜唐 图3 7 至3 一1 2 均引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青铜器全集 体,交相辉映,这也是唐代铜镜的显著特征。到明清时,银锭钮和圆柱形平顶镜钮别具 一格。后随着手柄镜的出现,镜钮的功能退化,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在铜镜发展中,唐代镜钮的出现体现了明显的时代性、设计性和丰富性,是 其他朝代无法相比的,它体积虽小,但与主题纹饰和谐统一,是唐代艺术工匠们满足人 们的审美需求,达到技术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3 2 唐代铜镜的纹饰分期 中国铜镜纹饰发展随着历史朝代的不同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早期铜镜多为素镜,几何形线纹在早期和战国时为主要纹饰, 周,单线勾勒,虽然精巧不足,但对之后铜镜的发展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时铜镜有了质的飞跃,几何纹中的山字纹最为常见, 禽兽纹开始出现于西 常配以花瓣纹、长叶 纹等繁缛图案,有秀丽、工整之美,动物纹饰有饕餮、蟠螭、夔龙、风鸟等,以云雷纹 为地纹,具有攘邪祈福之意,纹饰配置精巧,形成多层次的装饰手法,整个镜面图案主 次分明,繁缛豪华、精致美观,制作工艺高超,达到了铜镜工艺的第一高峰。 秦、汉是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民交流频繁,社会空前繁荣,物质 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这些社会发展的繁荣反映在铜镜上,是主纹变得 更加鲜明突出,形成重圈布局的手法。西汉时开始以四乳钉为基点的四分法布局方式, 奇禽异兽接近现实形象,构图由缠绕式变成间隔式,出现了镇守四方的“四神”纹,底 纹逐渐消失而铭文增多并成为纹饰的主要部分,排列灵活,内容丰富,注重镜缘的装饰, 艺术性更加强烈。东汉是汉镜发展的另一重要时期,纹饰结构复杂,出现故事情节的画 像图案镜,借用“羽人 、“仙人”及“怪神等,展现了一幅幅神仙世界,以阶段式、 对置式、同向式排列,体现了汉代人们向往升仙的强烈思想,这时期出现了“轴对称” 纹饰布局,最有代表性的是规矩镜,整齐严谨,外圆内方,形成“t l v ”符号形式,体 现我们祖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此外透光镜的出现,带给汉代铜镜极大的光彩。装 饰手法上采用高浮雕技法,纹样隆起突出,高低起伏,生动自然,开创了后代铜镜的高 浮雕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铜镜的中衰期,这时期的政权上承东汉,下启隋唐,连年征 战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北方铸镜中心和作坊遭到严重破坏,镜形和纹饰毫无创新,有 特点的神兽镜和画像镜消失,其他纹饰图案变得简单粗劣,与佛教相关的纹饰增多,但 总体制作工艺粗糙,已经无法与两汉时期的辉煌相比了。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经济和物质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流频繁,于此 一致的是艺术上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创新繁荣。铜镜在内容上取材世俗化,重视人 们的社会生活,纹饰写实性增强,生动活泼,完全摆脱了汉代图案拘谨古朴的规范,善 于吸收外来的文化艺术,形成一种自由豪放的独特风格,主要纹饰有葡萄、瑞兽、花鸟、 宝相花、十二生肖、花草、龙凤、人物、狩猎、八卦以及神仙故事等,内容广博,艺术 样式和手法多样化。唐朝国力强盛,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长,根据时间,唐镜纹饰的 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3 2 1 早期隋和初唐 这一阶段唐镜形制以圆形为主,开始出现伏兽钮,镜体加厚。构图仍继承前朝风格, 规矩严谨的多圈布置。瑞兽类纹饰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自由灵动、活泼简洁的解放过程, 形象变得比较有动感,成为该时期重要镜类。主要表现为:内区四神,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北华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宣城宁国市人民医院招聘医疗卫生人才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功能B超评估考核
- 秦皇岛市中医院妇科肿瘤B超诊断考核
- 2025届春季东华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衡水市人民医院功能性矫治器应用考核
- 2025人民医院图像引导放疗考核
- 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刺激仪使用考核
- 邢台市人民医院B超诊断思维流程考核
- 2025人民医院儿童脑电图判读技能考核
- 银行支行行长2025年度工作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运输与污水处理厂合作运营合同
- 2025年上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贸易安全课件
- 中职对口高考-机械类专业综合模拟卷( 湖北适用) 第5卷(答案版)
- 部编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测试题(3份)(有答案)
- 霍尼韦尔Honeywell温控器UDC2500中文手册
- 临汾市尧都区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3
- 留置胃管课件
-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 DL-T5017-2007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