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pdf_第1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pdf_第2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pdf_第3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pdf_第4页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摘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学者提出了“旅游城市化 的概念。1 9 9 5 年,有专家明确指出,城市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休闲时 代的到来和体验式旅游的流行,将发展城市旅游推进到以发展城市游 憩为目标的高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游憩建设加快,网络结构日 益形成,如何完善城市游憩网络,深化城市游憩网络为人们带来的游 憩体验已成为专家学者们重视的实际问题。 本文以著名旅游城市杭州为例,从游客体验角度对其城市游憩网 络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和理论分析及整理,尝试 性提出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概念化模型,然后在该模型基础上,选 取杭州四处典型的游憩空间:浙江省美术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湖 滨步行街以及运河水上黄金游线,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 析,包括通过方差分析对比四处游憩样本点的游客体验质量,运用相 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最后通过样本点的访谈结果及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杭州城 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质量较高的结论,并且得到杭州城市游憩网络的 发展特点和规律,并对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进行评价。从而为杭州发展 城市游憩网络提供参考,便于其扬长避短,进一步优化城市游憩网络,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同时为其他旅游城市发展城市游憩业提供启示。 关键词: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评价,杭州,实证分析 h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s t u d yo ne v r a l u a t i o no fh a n g z h o uu r b a n r e c r e a t i o nn e tb a s e do nt h et o u r i s t s e x p e i u e n c et h e o r y a b s t r a c t 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p e r i o do f19 9 0 s ,t h es c h o l a rr a i s e dt h ec o n c e p to f t o u r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n19 9 5 ,s o m ee x p e r t sp r o p o s e dt h a tu r b a nt o u r i s mh a db e c a m et h e p i l l a ro fm o d e mt o u r i s m 晰m 位c o m i n go fr e c r e a t i o ne r aa n dt h es p r e a d i n go f e x p e r i e n c e dt o u r i s m ,u r b a nt o u r i s mh a sb e e mu p g r a d e dt ot h eh e i g h to fd e v e l o p i n g u r b a nr e c r e a t i o n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y , t h eu r b a nr e c r e a t i o n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f a s t e r , u r b 觚r e c r e a t i o nn e tb e c a m ef o r m e d ,t h e r e f o r ei t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 q u e s t i o nt oa s kh o w t ob u i l du r b a l lr e c r e a t i o nn e tb e t t e ra n dh o wt or a i s et h eq u a l 毋 o ft h et o u r i s t se x p e r i e n c e t a k i n gt h ef a m o u st o u r i s mc i t yh a n g z h o u sf o u rr e c r e a t i o ng r o u n d sf o re x a m p l e , t h i sa r t i c l ea s s e s s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r b a l lr e c r e a t i o nn e t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o u r i s me x p e r i e n c e f i r s t ,t h i sa r t i c l ei st r y i n gt ob u i l dac o n c e p t i o n a lf r a m e w o r ko n a s o l i d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b yr e v i e w i n ga n ds u m m a r i z i n gr e l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s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d a t a b a s e sb o t hh o m ea n da b r o a d ,t h e nt a k ea n a l y s i st ot h er e c r e a t i o n g r o u dt o u r i s t s e x p e r i e n c e si nh a n g z h o u sf o u rf a m o u sr e c r e a t i o ng r o u n d s :z h e j i a n g a r tm u s e u m ,x i x in a t i o n a lw r e t l a n dp a r k ,h u b i ns t r e e ta n dt h ec a n a lt o u rl i n e c o n t a i n i n gt h a tt h et o u r i s t s p l e a s u r ea r em e a s u r e da n dc o m p a r e da m o n gt h o s ef o u r r e c r e a t i o ng r o u n d s ,r e l a t i v i t ya n a l y s i sa n d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a r eu s e dt of i n do u t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f a c t o r sw h i c he f f e c tt o u r i s t s e x p e r i e n c e s c o n c l u s i o n s s u c ha s h a n g e - h o uu r b a nr e c r e a t i o nn e t sd e v e l o p i n gd i s c i p l i n ea n di n c l u s i v ea p p r a i s a la r e d r e wf r o mc o m p a r i s o n so ft h ei n t e r v i e wo ft o u r i s t sa n d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d a t a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a r ea l s om a d ei nt h ea i mo fi m p r o v i n gt h eq u a l i t ya n dl e v e lo fu r b a n r e c r e a t i o nn e tt o u r i s t s e x p e r i e n c e s ,w h i c hc a ns h e dc e r t a i nl i g h t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u r b a nr e c r e a t i o nn e t n o to n l yi nh a n g z h o u ,b u ta l s oi no t h e rt o u rc i t yi nc h i n a - i i i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k e yw o r d s : u r b a nr e c r e a t i o nn e t ;t o u r i s te x p e r i e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h a n g z h o u ;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n a l y s e i v 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 江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r l 。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日期:年月 日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闲暇时间的增加,休闲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城市游 憩也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以多样化的功能显示出其区域 核心的地位,不仅担当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交通、信息的中心,更成为旅游 活动的中心。信息时代,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增加了人们对游憩的需求,城市经 济发展促进了城市游憩内容的拓展以及游憩空间的延伸。国内一些主要城市已出 现城市游憩网络空间结构,如荷泽市、杭州市等的城市游憩空间都呈现一定的网 络空间结构。城市游憩网络的成熟、发展正是为了适应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提 高旅游者的愉悦感与满足感。 1 9 9 8 年,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从经济学意义上使用了“体验 这一概念,提出体验经济( e x p e r i e n c ee c o n o m y ) 时代已经到来。而未来学家甘 哈曼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也宣告了第四次浪潮,即一个以“休闲者”为中心的 特种服务性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在2 l 世纪的今天,这个以“休闲者”为中心的 时代,正逐渐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验经济时代( 吴文智, 庄志民,2 0 0 3 ) 。1 9 9 9 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 l p 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 詹姆斯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 动 ,体验经济是通过满足人们的各种体验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类的经济 生活,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4 个发 展阶段。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主导型 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精心设计、销售经 验。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不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它提供最终体验并充满感情 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 在休闲经济与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考虑到游憩需求,无论是国 内还是国外的大中型城市,在其规划工作中,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得到了越来越 多的重视。城市游憩网络该如何发展,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正是在这种背 景下,提出了对我国城市游憩网络发展的研究课题。 1 2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 1 ) 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城市游憩空间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自城市游憩理念产生至今,城市游憩空间发展逐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及特 点,在整个城市研究方面,吴志强等提出了5 种城市旅游( 游憩) 空间结构模 式:单核模式、多核模式、带状模式、网络模式和综合模式。城市游憩网络的形 成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对城市游憩网络的深度研究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 城市游憩空间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 2 ) 有助于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加强对游客体验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与 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憩空间的开发和规划,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 高游客体验质量。 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和城市旅游招牌的建立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实现, 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全面的调查工作,深入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做活旅游体验 产品,使之独具魅力,才能满足2 1 世纪个性旅游消费时代需求。 本研究虽然只是小范围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但对于未来大规模地调查 工作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操作示范。 ( 3 ) 有助于促进现代城市游憩由单一的观光模式向高参与性、高体验度的 模式的转变,增加城市游憩网络带给旅游者的休闲享受。 城市游憩区的开发与规划首先需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和满意度,在如今旅 游城市相互竞争激烈的休闲旅游时代,高参与性、高体验度的城市游憩产品才具 有竞争性。 所以,对城市游憩区进行提升改造的关键是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增加多种 游客参与项目,满足游客充实自我、寻求满足和愉悦的需求,从而使其感到物有 所值。通过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可以极大推动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 游憩产业的优化升级。 2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1 , 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 3 1 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思路如图1 1 所示。 研究背景:人类进入体验经济,休闲时代到来,城市游憩的发展日益得到重视。 山 问题的提出:在此背景下,作为城市游憩重要研究内容的城市游憩网络该如何发展? 、 山山 城市游憩网络理论综述旅游体验理论综述 山山 i 基于理论分析试建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测度体系 i 山 l 基于该体系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实证分析 上上上上 节点1 :浙江美节点2 :西溪国家廊道l :湖滨廊道2 :运河黄 术馆概述湿地公园概述步行街概述金水上游线概述 上上上上 问卷调研及结果的初步统计 山 杭州游憩网络游客体验质量比较 上 影响因素分析 、r 、 ,、 , 解 万差分析卜- 叫 相关分析 h 因子分析 1, 决 由此评价杭州城市游憩网络并提出优化城市游憩网络的对策 u 结论与展望 图1 1 本研究思路图 3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1 3 2 研究内容 本文将选取中国游客满意指数排名第一,国内典型的旅游城市杭州,从游客 体验角度出发,针对杭州城市游憩网络的四个典型游憩空间,借鉴以往游客体验 模型,试建城市游憩网络旅游体验质量测度的概念模型,并据此进行深入具体的 量化分析,探索在杭州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实践中,诸因素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着 杭州城市主要游憩空间的游客体验质量。然后由四地的综合对比分析推出一般性 的规律,得出深化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提高体验质量的有益结论,从而为整 个杭州城市,乃至全国其他旅游城市的游憩空间的发展供以启示。 研究采用理论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经济学、 规划学、旅游体验研究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兼用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充分的 理论分析与逻辑论证。现将主要的研究方法归纳如下。 1 文献研究 笔者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著,包括关于体验、旅游体验及城市游 憩规划等的基础理论,以及在此范畴内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本 文选题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本研究框架的提出以及问卷测量项目的 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2 小规模访谈 为使问卷调查更为有效的进行,笔者在正式发放问卷前,先选取杭州湖滨步 行街为代表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游客访谈,听取游客对问卷( 初稿) 调查项目的 反馈,并根据游客对问卷调查项目的意见,对问卷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为进一 步的定量分析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访谈了解游客游览步行街后的感受及对 步行街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获取对游客体验的初步整体感知。 3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中包括问卷调查、s p s s 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等手段。 ( 1 ) 问卷调查 包括问卷的设计与调查。问卷设计为四个部分:对游客主观因素的调查、对 游憩网络客观的特征因素的调查、对旅游体验整体质量的调查及游客个人基本资 料。本研究以杭州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问卷发放与随机访谈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 0 0 份。 ( 2 ) s p s s 数据分析及图形处理 s p s s 功能强大,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数据分析,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得 到清晰明确的结果,还可以绘制多种图表,在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中越来越受欢 迎。本研究采用s p s s1 3 0 作为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 4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析和方差分析( a n o v a ) 的工具。通过信度分析验证问卷有效性,通过相关分 析验证不同因素对游客体验愉悦度的相关关系,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指标间是 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出各游憩空间影响旅游体验的特征因 素,并分别绘制相应图表对以上分析结果加以直观的说明。 1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 1 ) 城市游憩研究中较少涉足游憩空间结构发展研究,游憩网络研究也少 之甚少,本研究从旅游体验角度出发,研究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既在旅游体验 研究领域填补了城市游憩研究的空白;又在城市游憩网络研究中首次以游客体验 质量测度为落脚点,填补了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研究的空白。 ( 2 ) 在目前城市游憩网络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首次尝试提出以游 客体验质量为依据来评价城市游憩网络的计量方法,通过游憩者体验质量测度来 比较城市游憩网络的节点和廊道,更加合理地科学地评价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水 平。 ( 3 ) 构建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评价模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通过s p s s 软件的各种分析方法,深化对各个游憩空间游客体验质量的综合分析,从而提出 发展城市游憩网络的切实对策。 关于本研究具体的创新结论与观点,请参见本文结论一节中的相关内容。 5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2 以往研究回顾 2 1 城市游憩网络研究 对城市游憩网络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对城市游憩规划的研究,所以需要对城市 游憩及其空间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2 1 1 城市游憩概念界定 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理论中,并未有对城市游憩权威的公认的定义。 西方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一直比较重视市民的游憩需求。在旅 游研究与城市规划中都对城市游憩有所涉及。西方学者研究旅游一般并不把游憩 和旅游作严格的区分,许多大学的旅游系的名称也与我国不尽相同,称为游憩、 旅游系或叫休闲旅游系。我国对游憩规划的研究更显薄弱,前几年,许多人甚至 对游憩一词都感到陌生,在城市规划中市民的游憩需求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也规划了一些城市公园、广场等游憩场地。但是,我们 的城市规划中主要追求的还是一些诸如建筑、生产、商业、交通等积极的功能空 间的规划,更多的是追求城市经济活动的效益,对游憩在市民生活与城市功能中 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通过以下对比,可以对城市游憩有一定了解。 ( 1 ) 游憩与旅游 “旅游( t o u r i s m ) 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 总和。这些人不作主要居留,并且在原则上不从事于赚钱活动 。这是著名旅游 学家艾斯特的关于旅游的最有代表性的定义。保继1 习1 ( 1 9 9 9 ) 也指出,旅游最显著 的特征就是离开工作地或居住地,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 然而,在实践中,要区分旅游和游憩并不容易。从统计的角度,在许多公共 场合,很难区分旅游者和游憩者。从城市游憩设施配置的角度,也很难严格区分 哪些设施是为市民游憩服务的,哪些又是为外来旅游者服务的。 ( 2 ) 城市游憩与城市旅游 城市游憩和城市旅游具有统一性。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城市 居民是城市游憩者;城市旅游和游憩设施具有统一性,对城市而言,其旅游和游 憩产品及空间有区别,但更多的是统一,许多旅游设施和空间既为旅游者服务, 也同时为游憩者提供服务。相应的,城市游憩者包括两种人,即本地居民和在城 市中开展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外来旅游者。 总的来看,我国城市游憩的研究虽然近两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研究 成果不多。也有学者将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作为同一研究对象。目前城市游憩研 6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究领域缺少从城市整体、把各种游憩设施、空间作为城市的一个功能系统,把城 市旅游与游憩相结合的研究值得展开。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放在研究城市 游憩网络的游憩者的旅游体验实证研究上,因此,将城市游憩界定为:是指以城 市为地域空间载体,依托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工吸引物及城市基础设 施、文化娱乐设施、服务体系所进行的各类游憩活动。游憩者是城市游憩活动的 主体,包括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两部分。 2 1 2 游憩空间分类 城市游憩空间的分类有助于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吴必虎等人( 2 0 0 3 ) 针对 不同的使用者,从多重角度对中国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和 总结,对城市游憩空间的类型和功能属性进行初步的探讨,文中还进一步将城市 公共游憩空间细分为3 7 干类和3 8 支类,见表2 1 。 表2 1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分类系统 资料来源:吴必虎,董莉娜,唐子颖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研究中国园林2 0 0 3 ,4 7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保继刚、陈勇( 2 0 0 5 ) 在分析桂林市城市游憩的结构与功能时,将城市游憩场 所分为户外游憩场所和室内游憩场所。其中户外场所包括风景游览区、综合公园、 市政公园、景观游赏道、广场和步行街、主题乐园等类型;室内游憩场所则包括 购物场所、文化场馆、歌舞厅、游戏和台球室、综合娱乐场所等类型。 在本课题中基于研究需要,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面向外来游客及本地居民的游 憩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广场、步行街,滨水游憩区、商业游憩区、城市旅游公园 等。 2 1 3 游憩网络形成机制 从国外的城市游憩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城市游憩空间形成网络结构是发展的 必然趋势。美国城市的游憩规划从1 9 世纪末开始采用城市开放空间体系规划方 法,并发展为后来的绿色通道规划,通过生命网络( 1 i v i n gn e t w o r k s ) 来组织城 市游憩;汤姆唐纳( t o mt u r n e r ) 将伦敦市近1 0 0 年来游憩组织的发展分为6 个阶 段,并发现伦敦市的游憩规划有向网络化转变的明显趋势;许多欧洲城市从区域 到邻里的游憩空间体系规划,其实质就是游憩网络规划。亚历山大( a l e x a n d e r ) 在 “城市并非树形”一文中提到了游憩系统不能孤立存在,它必须与其他不同的系 统相互交叠形成网络,才能与现实生活的情况相一致。皮尔斯( p e a r e e ,1 9 9 5 ) 指出,可以按照节点、节点聚集区、连接节点和聚集区的通道这三者组成的空间 网络,对城市地区的吸引物和相关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研究。走向网络化的城市游 憩系统的诸多益处已经逐渐被学者们所认同。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有类似的观点提出。吴志强等认为存在5 种城市旅游 ( 游憩) 空间结构模式:单核模式、多核模式、带状模式、网络模式和综合模式。 陶伟等提出了游憩商业区系统( s r b d ,s y s t e mo fr e c r e a t i o nb u s i n e s sd i s l r i e t ) 的概念,认为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形态往往会突破单核的 固定结构而表现为多核结构,整体上又往往会呈现为链状、环状或网状形态。 景观设计学方面的专家俞孔坚认为,城市游憩网络的构建就是将城市绿地水 系网络、城市遗产与乡土文化遗产网络、文娱体育系统、购物中心系统、游憩廊 道等具有不同游憩价值的系统进行叠加,通过空间整合协调形成最终的规划方 案。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游憩发展的横向对比以及对游憩空间变迁的纵向对比发 现,各国城市游憩发展历程大同小异,基本都由最初的分散的游憩点发展到游憩 区、游憩带,进一步发展成为互有联系的游憩空间体系,国内外都有相应研究认 同城市游憩空间向网络结构形态的演进过程。 8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2 1 4 实证研究成果 城市游憩网络的实证研究相对于理论研究来讲成果较多。目前对城市游憩网 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游憩发展的理想模式探究的阶段。对城市游憩空间的 实证研究相对比较多。秦学( 2 0 0 3 ) 以宁波市为例,对市区和郊区的游憩空间结 构进行了探讨。肖星( 2 0 0 3 ) 等以兰州市为例,对城市建成区户外游憩系统的空 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滨河游憩走廊、城市中心体系游憩系统的构建思想。 在环城游憩带研究方面,吴必虎在研究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时就发现上海市 民以郊区为目的地的活动空间基本上呈同心圆衰减,并在1 9 9 9 年提出了环城游 憩带( r e b a m ,r e c r e a t i o n a lb e l ta r o u n dm e t r o p o l i s ) 理论。王云才( 2 0 0 3 ) 研 究了北京郊区游憩景观的空间特征,形成了大众游憩地带、生态旅游景观、景观 生态恢复整治区、野生地域与特殊保护地等空间格局。苏平( 2 0 0 4 ) 等采用定量 方法对北京环城游憩带各种游憩地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总体特征进行了研究。胡 勇( 2 0 0 5 ) 提出了南京市环城游憩带“一圈二带三区 的空间布局模式。在游憩 商业区( 1 强d ,r e c r e a t i o nb u s i n e s sd i s t r i c t ) 研究方面,陶伟等提出了游憩商业 区系统( s r b d ,s y s t e mo fr e c r e a t i o nb u s i n e s sd i s t r i c t ) 的概念,认为在城市飞 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形态往往会突破单核的固定结构而表现为多核 结构,整体上又往往会呈现为链状、环状或网状形态,并在2 0 0 5 年对香港城市 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进行了研究。在绿地游憩空间研究方面,吴承照等 以绍兴中心城为例,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三方面分析了其空间特征, 提出了“一圈二片三环”的斑一廊基空间格局;千庆兰等以游憩行为理论为依 据,以吉林市为实例,提出了城市中心散点状绿化带城市郊区集块状公园绿化 带城市外围连续自然生产绿化带的构想。陈太政以开封市为例对其滨水游憩空 间特点进行了研究。 2 1 5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 根据对文献的整理,笔者认为在城市游憩网络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 点规律。 首先,实证研究多于理论成果。现有的大量研究多为现象或实证研究,并主 要集中在我国沿海的大城市,理论研究方面除了吴必虎提出的环城游憩带理论之 外,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城市游憩空间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未形成成 熟的城市游憩网络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针对性较强,对共性和一般规律性的研究 较少:前瞻性不强,相关研究相对滞后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对游憩需求 的增加。 9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其次,研究内容不够广泛。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空间和行 为空间两个方面,其中以物质空间研究最多,它聚焦在游憩商业区、环城游憩带、 广场、公园、滨水空间以及其他公共绿地等的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与过程等方面, 而包含城市游憩物质空间和城市游憩社会一经济空间在内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对 城市游憩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研究,以及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建设的理论、方法、 经济技术指标、评价体系与管理法规等研究较少;对城市游憩规划与城市规划二 者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游憩空间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 影响过程与机制研究较少。 再者,研究方法以概念性方法为主。游憩空间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描述性、 概念性、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4 类。对学术研究来讲,没有纯粹的描述性方法。 目前,我国有关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的方法以概念性方法为主,主要集中在游憩物 质空间类型、结构特征、规划设计方法等方面;其次是数理统计方法,主要集中 在城市游憩行为空间研究方面;最后是构造模型方法,主要集中在游憩空间的演 化机制与评价方面。 综上所述,城市游憩网络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又是一个刚被社 会所逐渐重视的研究对象,因此,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特别是在基 础理论研究方面还十分薄弱。城市游憩网络形成的源泉在于人的需要、目的和效 益,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城市游憩空间规划是以城市为主导对象的未来游憩空 间发展的安排,是发展以人为本城市游憩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从哲学、科学 和技术三个层面上来完善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以及规划的编制体 系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游客体验的测度对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进 行合理规划,才是研究此课题的最终目的所在,是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基于此,本文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以杭州城市游 憩空间的几个典型游憩区及游憩廊道为切入点,对杭州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进行 考量,根据各个游憩空间的不同得失,得出深化杭州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方面 的有益经验,以供其它城市游憩规划建设参考和借鉴。 2 2 旅游体验研究 2 2 1 体验 ( 1 ) 体验的概念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的经历或亲身的感受。 体验的概念,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哲学,然而先哲对体验的界 定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不管在什么语境下,体验都会使我们联想到心里过程和 l o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这个过程所引起的心理超乎寻常的变化。不管是从个体心理还是群体心理的角 度,不管是站在社会的立场还是个人的立场,我们都能理解体验的重要性。只要 生命存在,只要这个生命体面临着些许的变化、新奇、危险或挑战,他都会在心 灵上留下刻痕,从而影响到他今后的社会行为方式。这就是体验对个体和对社会 的重要意义所在。 体验研究,是探讨体验主体面对有挑战性的情境的行为表现规律和特征的一 个研究领域。为了正确地理解体验这个范畴的含义,瓦西留克在体验心理学 ( 1 9 8 9 ) 中推出,要在意识的框架中理解体验,并把体验与直接的内容相比。在 心理现象中,直接的内容和体验都是意识的对象,但二者与意识的关系却通过积 极和消极表现出来。内容被意识到,通常都是意识主体的积极行为所致,被意识 的内容处于消极地位,是被观察者;相反,体验却是意识主体被动地感受供体验 之物、之情境、之活动或过程,意识主体只有融入这个情境或过程之中,才能获 得完整的体验。在这个意义上,意识主体是被动的、消极的。 ( 2 ) 体验的经济学含义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托夫勒,他在未来的冲击( 1 9 7 0 ) 一书中首先提 出了“e x p e r i e n c ei n d u s t r y 的说法。1 9 9 8 年,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 吉尔摩也 从经济学意义上使用了该概念,并提出体验经济( e x p e r i e n c ee c o n o m y ) 时代已 经到来。从约瑟夫派恩( b j o s e p hp i n e ) 和詹姆斯吉尔摩( j a m e sh g i l m o r e ) 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可以得到关于体验的经济学内涵:“体验作为一种新的、 迄今未得到广泛认知的经济提供物,是继农业商品、工业商品和服务之后一种新 的经济提供物,它犹如服务、商品或日用商品一样真实,以难忘为特点而有 别于其他商品,它需要个体的高度参与,从而获得一种个性化的感觉 。 体验( e x p e r i e n c e ) 通常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物 品,像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所谓体验,就 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 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与 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但是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 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 一样的,因为体验是来自个人的心境与事件的互动。体验经济的灵魂或主观思想 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而成功的主题体验设计必然能够有效地促进体验经济的发 展。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体验具有深刻性,是一种“难忘的商品:它具 有独特性,是一种使个体得到满足的商品:不同的客体、情景和氛围引发不同的 体验,即有不同的感受;它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而它的获得需要 个体的高度参与。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2 2 2 旅游体验 国外学者首先开始从旅游是一种体验的角度出发,对旅游体验进行较为深入 的研究探讨,研究的范围涵盖了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旅游体验的概念模型、旅游 体验的维度等等。而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从2 0 世纪9 0 年代末才开始,对旅 游体验理论的探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 1 ) 旅游体验的概念 对于旅游体验的研究起源于布斯汀( b o o r s t i n ,1 9 6 4 ) ,他认为旅游体验的 内涵是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是一种人为的、预先构想的大众旅游体验。麦肯奈 尔( m a c c a n n e l l ,1 9 7 3 ) 则认为,旅游体验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困窘的一种积极回 应,是旅游者为了克服这种困窘而追求的一种对“本真 ( a u t h e n t i c ) 的体验。 科恩( c o h e n ,1 9 7 9 ) 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个人与各种“中心一的之间的关系,认 为体验的意义源自个人的世界观,取决于个人是否依附于某个“中心 。此处的 “中心并不一定是个人生活世界的地理中心,而应用类似“家园这样的术语 来间接的予以解释,即可以解释为每个个体的精神家园,象征着某种终极意义。 r y a n ( 1 9 9 7 ) 则将旅游体验概括为:“针对个体的,涉及娱乐或学习的多功能休 闲活动 。 在国内旅游体验研究中,较早由谢彦君在1 9 9 9 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一 书中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 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旅游者心理与旅游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旅游者以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的综合性体验 。这个定义是从旅游市场需求的 单一角度,对旅游体验进行界定的。而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理解旅游体验,它是 指旅游企业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并留下深刻难 忘印象的旅游产品,即通常所说的体验式旅游。若将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结合起 来看,旅游体验是整合具体实物形态与服务以体验为吸引物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是旅游者消费实物与服务的难忘的美好的经历,是由卖方提供的,买方经历的一 个动态融合体。对每一个旅游者来说,旅游体验是他以个人化的方式度过的一段 美好时光并从体验中获得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这种体验即满足了他客观心理需 求,也反映了他的品位( 李怀兰,2 0 0 4 ) 。 窦清( 2 0 0 3 ) 认为可以这样来定义旅游体验:所谓旅游体验,指的是主体离 开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非定居性的旅行和短暂的停留所进行的参与性活动,以满 足个体的缺失性需求和高层次需求,使主体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深层次 满足,进而使主体感受到生活富有意义,更趋完整,使主体作为人成为人自身。 王毅菲( 2 0 0 7 ) 则认为旅游体验是游客以追求愉悦为目标,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与 1 2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旅游客体之间的持续互动,将客观环境逐渐内化为内心主观感受,从而不断对原 有印象、感知与心态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与情感的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旅游体验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所接触的外部世界产生 的内心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游客与外界事务、活动、他人互动的结果,是游客 在原有印象和感知基础上调整过后形成的新认知体验。 ( 2 ) 旅游体验的方式 科恩将旅游体验方式划分为五种类型:休闲的方式( t h er e c r e a t i o n a lm o d e ) 、 派遣的方式( t h ed i v e r s i o n a r ym o d e ) 、经验的方式( t h ee x p e r i e n t i a lm o d e ) 、 实验的方式(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o d e ) 和存在的方式( t h e e x i s t e n t i a lm o d e ) 。 科恩对旅游体验方式的详细描述,勾勒出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取向 和行为内容的诸多可能性。通常,这些不同的体验方式,对于不同的旅游者而言, 或者对于不同的旅游目的而言,并不一定全部包含。但即使这样,旅游者的体验 也构成了旅游现象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因为,整个旅游世界,虽然旅游主体( 旅 游者) 、旅游客体(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以及旅游媒体( 旅游业) 是这个世界 的共同内容或要素,但串联着这三种要素的核心主线乃是旅游体验( 谢彦君) 。 ( 3 ) 旅游体验的类型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其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描述体 验内容的分析框架。他们认为体验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吸引人。他们用两个最重要 的维度对体验的一般内容进行表达,一个是体验者的参与程度,另一个是体验者 与环境的关系,而在这两个维度交叉搭建的框架中,就可以分别为各种体验进行 定位,如图2 1 所示。 吸收 j 教育体验 : ”, 囊未体验 。+ : , ,蠢 7 匿:? 麓| ;:,夕_ ,。:1 0 溺 ? 验 驻入 主动参与 图2 1 体验的四种类型( 派恩,吉尔摩,2 0 0 2 ) 1 3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的杭州城市游憩网络评价研究 表示参与程度的横轴一端代表消极的参与者,另一端代表积极的参与者,交 响乐听众和滑雪者分别是这两种体验者的典型代表;表示体验者与环境的联结形 式的纵轴,其两端分别表示“通过心智体验而吸引了体验者的注意力”( 吸引) 和“体验者本身变成体验的一部分 ( 融入) ,看电视属于前者,玩游戏属于后 者。根据这个框架,派恩和吉尔摩将体验分成四种类型:娱乐体验、教育体验、 遁世体验和审美体验。将这四种体验置放到图2 1 的各个象限中,从而可以判断 各种体验在这两个方面的特点。 ( 4 ) 旅游体验模型 欧美学者从2 0 世纪后半期开始将旅游景区管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游客身 上,强调对游客体验的调查应建立在游客亲身描述的事实的基础上。其中p r e n t i c e 和w i t t ( 1 9 9 8 ) 在综合了国外多位学者的观点后,归纳出研究旅游体验的五种模 型: 体验的“等级模型( h i e r a r c h i c a lm o d e l so fe x p e r i e n c e ) 。它将体验分为享受 自然、摆脱紧张、学习、价值共享和创造五种,并提出了旅游景区基于体验的管 理( e x p e r i e n c e b a s e dm a n a g e m e n t ) 、基于活动管理( a c t i v i t y - b a s e dm a n a g e m e n t ) 等理 论。 体验的“标准模型 ,以“畅爽( f l o w ) ”为体验效果的衡量标准。它是由心 理学家c s i k s z e n t i m i h a l y i 提出的最佳体验标准,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 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于忘记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 “有目的的行为模型( p l a n n e db e h a v i o r ) ,即从行为理念、标准化理念和控 制理念中预测目标导向的行为。 体验的“类型学模型( t y p o l o g i c a la p p r o a c h e st oe x p e r i e n c e ) 。认为由于游客 有多种类型,他们所寻求的旅游体验也因此不同。c o h e n 于1 9 7 9 年将体验分为 五种模式:娱乐、转移注意力、体验、实验和存在。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体验 方式,如:恢复健康、逃离喧嚣、寻求美感、寻找可选择的生活方式、接受异域 文化等等。 “局内人一局外人模型( i n s i d e r - o u t s i d e r ) 。该模型将目的地的居民、工作人 员当作是局内人,而把旅游者当作局外人。局外人由于缺乏对当地的了解而无法 理解当地标志性事件的含义。这一观点在以后又得到了发展,认为局内人和局外 人是跨越时空联结在一起的利益体,旅游者可以通过事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 和其它信息,从而成为有洞察力的局外人。因此,旅游体验的过程就是局内人与 局外人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 1 4 浙江工业大学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