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阅读教学最有效的推动力。师生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共鸣的状态,特别是阅读接受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文本之间,经常会出现困惑、迷误、疏离,是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就得运用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语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包含知人、论世两个层面,知人,就是了解作品的作者,既包括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宗向,甚至家世、交游等,也包括他的创作个性、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甚至师承、流派等;论世,实际上是要了解作品与它产生的时代的关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艺术引入知人论世,笔者认为应该适时地在以下几处进行。一、导入新课,营造氛围激趣处在进行新课时,教师借助文本的内容,描绘作者写作时的情景,将简要的知人论世的知识点适时穿插在其间,帮助学生连接生活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又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产生的背景的了解,为领悟文本主旨作了铺垫。教学兰亭集序一文,在营造课堂氛围时,教师描述:同学们,你们坐在沉闷的教室里重复着昨天的简单故事,生活该很枯燥吧。我今天要带大家出去&哦,差点忘了,我昨天收到一封字写得‘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邀请信,内容是‘高某某班全体同学:谨定某月某日早晨在溪流边亭子聚会,盼望你们加入。’能有机会让我们去放飞心情,你该没有理由拒绝吧。那我们就去大自然潇洒一回,轻松轻松,好不好?同学们可能关心这次聚会是谁主持的吧,他就是东晋‘书圣’王羲之,他不满当时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约好了谢安、孙绰等众多名士宴会,邀请我们高某某班全体同学前往。为了增加宴会的情趣,请同学们准备好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和纸笔,到时我们要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情趣拍摄记录下来,以便参加美国下一届的电影节——‘奥斯卡金奖’评选活动。准备好了吗?出发!让我们还是乘上意念的快车直奔浙江绍兴西南二十余里的兰亭吧。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生硬地接受文本的写作背景,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知人论世。二、追寻踪迹,突破重点难点处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或解决教学难点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结果是学生的感触仍不深,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有厌烦情绪。而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后,知人论世能活化文本内涵,将重点难点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对景、情、理的探究,其中感悟然是中有深趣矣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结合文本初步感知深趣后,适时引入对王维后期诗歌的介绍,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渗透着佛禅思想和意蕴,诗境偏于冷静孤清,是作者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的折射,体现了清悠空灵、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这样,学生就能对王维有了立体的感悟,可见王维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感受到他对自然万物独特超群的感悟能力和对超凡脱俗人生的追求,以清寂雅净的胸襟与闲静从容的心态,带给人恬淡和宁静的心境。这样,可以改变教师单枪匹马、一味讲解重点难点的局面,适时的知人论世能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三、深层探究,领悟文本主旨处文本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学生感悟文本,最终目的就在主旨的所得上,得到的应是情的感染、德的熏陶、知的教化、理的启迪和行的标准。学生在感悟主旨的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表层,为了能进行深层的探究,就得在知人论世上大做文章,以拨开障碍学生眼睛的云雾。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挖掘字词所蕴涵的意义以后,在多情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文中的梦两个问题中感悟文本主旨,学生初步感悟到苏轼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引入苏轼在仕途上的沉浮的背景,特别是在黄州期间的生活境况。学生了解后,就能深入体会苏轼的情怀,像周瑜这样在赤壁豪杰中最为出色的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了,一个渺小的我,尽管有着建功立业的多情,也会淹没在滚滚的大江之中,对功名虚幻的透悟与旷达超脱的情怀。学生在作者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中,能准确地把握住文本的主旨,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四、细读咀嚼,挖掘文本价值处语文新课程提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即就是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寻找文本的价值意义——对文本的当代解读,为了让学生在诵读感悟后消除心中的迷茫与疑惑,能准确挖掘文本的价值意义,教师就要及时引进知人论世,以学生发展个性为基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进行心灵的交流。我与地坛(节选)一文,一般的教学只是给学生总结分析难句,甚或在分析句子上进行详尽的训练,而忽略文本价值。新课程下就是要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当请你像史铁生一样思考——假如你无论怎样努力,成绩仍是班上倒数几名,你认为你的继续努力还有价值吗?问题展现后,学生只是三三两两地议论,不知如何理解。这时,就要将史铁生遭遇的不幸、对生与死的思考、不幸之后的努力等背景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学生的心灵被打动后,开始叩问人生的深思之旅,因为以前无论我在怎样努力付出,回报总是很小&但渐渐地我彻悟了,变得坦然,不再偏执和悲观,因为我认为付出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辛勤地付出了,即使只有微不足道的收获,但至少证明了我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以前,分数和名次令我抬不头来,现在,是史铁生让我知道了每一朵生命都有盛开的理由。我要将分数、名次踩在脚下,走自己的路&史铁生引导我走出了焦略与不自信的阴影&通过这样在文本价值处引入知人论世,在阅读与思考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学生良好的精神世界。五、赏析情思,体验文本情感处法国启蒙思想家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教师就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在丑的世界里甄别假恶丑。在让学生仔细玩味文本或作者的情感时,引入知人论世,引领学生行走在字里行间与文本或作者的感情脉搏一起跳动。教学蜀道难,学生品析诗中的意象,揣摩蜀道之难:难在山高、难在势险、难在人凶。为了能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文本的情感,再现蜀道之难,教师就得将李白的仕途失意及其豪放浪漫的诗风及时引入课堂。了解之后,让学生在叹什么、为何叹、如何叹中以重音、停顿、节奏进行体验情感,很快学生就能感知赞叹其雄奇伟丽、惊惧其峻峭险恶、遗憾其高不可越、忧虑其凶险多事。学生只有在知人论世中,才能把自己的情感移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六、鉴赏语言,追寻言外之意处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在语言作品中,每一个词句都具有双重的功能,即言外之意,我们每个人都会施加不同的外在信息,每个人都要寻求与他个人相关的特殊的主题,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将文本转化为一种令人满意的有意义的一致的经验。在此情况下,适时进行知人论世,营造一种诗意的想象氛围与独特语境,引导学生进入体验,追寻言外之意。如呼兰河传(节选)一文,引领学生行走在字里行间的快乐世界里,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在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的满足得意,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的幼稚天真,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的快乐小天地&要真正体味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情,这时就得引入萧红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二十岁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一岁。学生了解了萧红在漂泊寂寞中走完了她短暂的人生后,就能追寻到文字中蕴藏着人在孤独寂寞中越发喜欢回首美好往事,儿时的后花园寄托着作者生命中全部美好的记忆,祖父和后花园是她精神最后的慰藉与依托,是她的精神家园。感受到作者用文字来为自己谱写快乐,用文字来为自己找寻精神的栖息之地。课堂上,学生在知人论世里品味语言之时能自行设入个人体验,意便生在言外,成为萦绕于语言上空的超语言的精神层次了。七、品尝意味,琢磨情节人物处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展开;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活动。鉴赏情节与人物,如果离开了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地体会情节、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因此,就必须放在一定的知人论世中去考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减少盲目性,同时还可引导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去进行鉴赏。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后对故事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但总会生发杜十娘为什么能积累那么多财富且有从良打算的疑问,还怀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同情杜十娘,憎恨李甲,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显然过于单一化平面化。这时需要教师对明代独特社会历史背景做点具体详尽的介绍,我国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和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挑战,根深蒂固的封建门第观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开始动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由宗法伦理向利益驱动转变&这就能解决学生的疑问。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奉行一夫多妻制,女子地位低下,通常被视作男人或家庭的附属品&而她‘久有从良之志’的打算和渴望过平凡人婚姻生活的想法都是很天真单纯的,久居青楼的她对社会真相缺乏了解。学生通过这材料就多了客观的实际,明白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李甲的行为是被允许和默认的,于是学生能对李甲进行客观的评价,文本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立体丰满了许多。鉴赏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鉴赏时,及时进行知人论世,这个很重要。八、激宕回味,升华课堂教学处一个精彩的课堂结尾会令课堂生色不少,在结课时知人论世的拓展和应用,能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无限的趣味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愚溪诗序一文,学生进行了文本内容的探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经到了一定高度,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一层,教师可以这样引述:公元八0五年,柳宗元等人入主朝廷,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之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这场运动只维持了一百四十六天,便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下去。李纯上台后,柳宗元因执著地追求理想而被贬到永州做司马。皇帝御笔一挥必须老死在这里,就将他贬到永州这个天然的大监狱,个体生命发生巨大逆转。环境的恶劣,习俗的迥异,方言的障碍,使柳宗元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受到严重摧残,使他倍受孤独寂寞,非常痛苦。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遭压抑,生命沉沦,被弃感、被拘囚感和生命荒废感陡然而生。在孤寂中无人交流,他只好与自然山水对话。为了排遣淤积在心中的愤懑不平,柳宗元写了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于是诞生了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永州八记’,诞生了愚溪诗序。在美丽文字的背后实际上饱含着悲凉,悲愤,激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水电工程节水项目的试题及答案
- 设备租赁经营权转让协议
- 环境科学中的空气质量检测试题
- 行政管理决策系统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辅助公共安全预警系统协议
- 行政管理中不可不知的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 精解2025年经济法概论考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沈阳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宝贝未来测试题及答案
-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食品原料报废管理制度
- 2025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乡村振兴学习课件
- 2025年施工现场质量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继续教育)含答案
- 饲料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 临时用地方案
- 2025年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乡村振兴人才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能榆林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37届(202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解答
- 互联网营销实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 2025年江苏扬州江都区“乡村振兴好青年”招聘209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