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研究生姓名:莫贵评 导师姓名:荀建忠研究员、何茂勋研究员 专业:高等教育学 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年级:2006 级 摘摘 要要 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法规表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希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 为主,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是其中一项重点建设内容。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除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本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外,还应接 受企业的评价,因为学生作为教学质量的载体,最终要接受企业的考核,而且随着校企合 作内容的深化以及层次的提升,企业有能力有必要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开 展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情况进行简述,并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学质量、教 学质量评价、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概念进行界定。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 估、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高职高专教育精品专业评估、高职院校引进 iso9000 质 量认证体系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外部评价现状进行介绍,从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 度、教学检查制度以及学生评教制度等方面介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指出了高职 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质量意识、评价标准、没有体现高职特色、评价反馈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指出,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高职院校办学 模式起到推动作用,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导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 开展进一步合作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 构,有助于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改革,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学习 质量提高都有积极作用。 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 建。认为: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应该由政府、企业、校企合作委员会、高职院校共同 参与;建立起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实践教学条件与 利用、校企共建标准的执行情况的评价制度,并形成通畅、及时的反馈机制。为了能够促 进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实施,应该建立起校企联合教学督导机构、开展“工作分 析”会、通过制度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和质量。 应通过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的努力,共同推行教学质量评价。政府主导建立起校企 合作领导机构,高职院校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研讨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机制,同时以政策 激励高职院校以及企业全员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形成政府、企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 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评价,并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反思,持续改进,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ii research on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ostgraduate: mo guiping supervisor: xun jianzhong researcher, he maoxun researcher major: higher education orientation: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de: 2006 abstract chinas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recent years show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to establish a government-led, mainl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high school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valuate teaching quality is one of key construction elements . in addition to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education-related executive departments to accep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we must also accept th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 becaus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s a teaching vehicle, and ultimately to accept the appraisal business, and along with high school the deepening of cooperation and upgrade the level, enterprises ne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valuation activities.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stitutions. then 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stud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to define the concept. from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assess the work of personnel training, vocational colleges courses national accreditation,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of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iso9000 quality certification system, such as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troduce external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quo, from the class system of supervis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system and examination system for evaluat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roduced internal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wareness of the existence of quality assess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there is no higher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aluation aspects of feedback.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as a positive meaning, mainly reflec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school system, for the guid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o carry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cooperation, to further enrich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will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agenci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contribute to the reform of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eaching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team-build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have iii active role. from the main evaluation, assessment content, assessment methods to explor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should be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joint particip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stablish a new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practice and utilization of teaching conditions, school enterprises to buil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formation of smooth and timely feedback mechanis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hould establish 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supervision of teaching institutions, the job analysis will, through the system to promot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in high schools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a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quality. government,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s tripartite efforts in implementing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stablish a government-l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leadership of institut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t up a working body to discuss the cont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mechanisms, and policy incentives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ull evaluation, the formation of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management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all-roun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reflec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role of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 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 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步伐,高等职业 教育的规模迅猛发展,招生总量持续增长。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和激化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 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引发了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 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 )的生命线。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和办学水平,除了受到校内有关部门的检查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外,还要接受社会特 别是行业企业的检验。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文件,明确提出: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 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 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因此,对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很有必要。 美国著名的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这样分析大学 与社会外部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 “大学宗教团体的关系已成为历史陈迹;大学 国家关系也日益减少;展望未来,将产生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法高等学校与企业界的 联系” 。 1校企合作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逐步铺开,教育 行政管理部门也开始重视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指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 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 人才培养模式。 ” 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412 号)提出: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 学生职业技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提出: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 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 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已经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并大力推进相关工作,高职院校也在努力促进校企 合作。 校企合作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目前主要的形式有: “订单”式培养、高职院校与 企业联合成立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建立广泛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为企业基层在岗人员开 展培训等。但是校企紧密合作全面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目前还没有看到系统的研究成果和 实践经验。因此,笔者以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为题,开展理论探索。 2 二、研究的意义二、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行政部 门有关文件精神的实践活动,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件精神。同时高职院校开 展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应用型 人才,使学生、高职院校、行业企业都能够从中获益,从而达到三方共赢的效果。可见校 企合作开展教学质量评价,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建立科学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 估标准,有助于完善高职院校的评估制度。目前理论界缺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 作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准备还不够。 因此, 研究和探索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 旨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明确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提 出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以及校企合作进行高职院校教 学质量评价的运行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做理论准备,同时 也期望能为丰富职业教育管理理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研究现状三、研究现状 (一)校企合作的研究(一)校企合作的研究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相关研究成 果较多。 如以“校企合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 2003 年以来的核心期刊论文,就找到 160 篇文章。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校企合作问题。如陈国方、王虹、杨凤林等对“校企 合作”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周新源、夏英、王明达等则从制度层面对“校企合作”开展研 究;王钧铭、冯颀军等从某个具体专业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了分析;陈德敏、李进、杜 世禄等对“校企合作”的思路、途径进行总结;刘汉蓉、李亮、王运宏等对区域、省份以 及某个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情况进行探索;刘存刚、贺修炎等分析了国外高职院校开 展“校企合作”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近几年研究校企合作的硕士论文有: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届硕士生方丛蕙学位论文 我 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 2005 届硕士生牛晓霞学位 论文基于博弈的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 2007 届硕士生王士星的学 位论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研究 ,苏州大学 2007 届硕士生甘戈的学 位论文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研究对一所高职院校的个案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届教育硕士李海燕学位论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以潍坊 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届陈启强的硕士论文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 3 校企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届硕士生苏俊玲的学位论文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 的研究 , 苏州大学 2008 届硕士生金薇学位论文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 问题与对策 ,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届硕士生李琦的学位论文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以 东北师大皓月中等职业学校为个案等。包括了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的研究。 从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来看,校企合作已经开展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校 企合作的研究也十分深入。其中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是重点 研究对象,内容涉及校企合作的法律政策、教学科研、品牌建设 、领导管理、学生培养、 教师培训等等方面,研究成果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 作用。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新领域,从目前的文献资 料看,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刚起步,研究成果较少,理论深度还有待提高。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现状,胡玉琳分析总结出 3 个问题:一是评价体系尚 未系统化;二是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到位;三是评价质量标准不明确、 不健全。认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从根本上来讲,是对教学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所做出的 判断。因此,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 2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内外部评价。刘惠苑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制以 “内部评价”为主。内部评价的特点为“自己主持的、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价的活 动”。主要由学院、系部、教研室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外部评价的特点为“第 三方主持的、利用第三方设定的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活动”,主要由上级教育 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专业、专项评审等进行评价,此外还有随机性的教学 巡视以及思政课督导巡视。 3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王晓江等人提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的构建原则是权威性、科学性和简易性,建立起院系两级教学质量评价机构,通过集中评 价和日常评价相结合、常设机构和相关部门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校 外评价和校内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办法开展教学质量评价。高职教学质量 评价内容应该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招生就业,办学条件,教 师教学纪律、教学态度、教学质量,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及其利用等方面。 4朱宝贵则认 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教学基本条件、教学基本状态和教学基本效果三方 面,其中教学基本条件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双师队伍、教学设施和教材建设;教学 基本状态包括课程建设、教学大纲、实训教学、阶段考核、教学管理和督导检查;教学基 本效果包括学分统计、综合测评、职业资格和就业反馈。 5 很多学者关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某个专业教 4 学质量评价。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邱川弘、陈周钦等人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 量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邱川弘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和教学效果是三大评价要素来展开。陈周钦等人尝试建构起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 价体系,从评价主客体、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等方 面进行探讨。 6 关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罗敏杰等人提出,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课前备课,教书育人,精神状态, 教学方法,教学纪律,课后教学环节,教学板书,文明教学等。 7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吴建设在引用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基础上,建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主要从教学质量状态评价、社会评价两方面展开。 8 关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赵虹在总结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 价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基础上,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其 中实践教学评价系统包括实践教学水平综合评价,实践教学专业、课程等专项评价,实践 各教学环节随机评价三个方面。 9 关于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代表有刘敏慧的 层次分析法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张浩玉的pdca 方法在高职模块 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等。 综合各有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学者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内外部评价现状、 存在问题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并对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特别关注教师、课堂以及实践教学条件与利用等方面的教学质量评价。 (三)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三)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随着校企合作的合作领域扩展、合作层次深入、合作时间长,校企双方在教学质量评 价上开展进一步合作。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主要有:1.毕业生跟踪调 查;2.毕业生实习考核;3.校企合作委员会;4.合作培养学生“双证”制;5.企业技术人 员对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进行评价,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进行督导与检查;6.校企合作制 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并依据标准组织教学。校企合作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上, 李明惠、邢伟认为可以发动企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管理主体的多 元化,形成动态的运行机制。同时开发教学质量动态网络评价和诊断预警系统,使评价主 体学生、同行、督导专家参与网上匿名评价,实现多层次、即时动态评价。 10 从已有研究文献看,极少有人对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问题进行研 究。比较具体研究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只有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校 长刘明富发表在文教资料2007 年 3 月号下旬刊的论文校企合作,变革高职教育教学 5 质量评价体系 ,分析了职业教育现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指出了 产需结合、校企合作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认为随着校企合作的推广,高职院校必 须要重新构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此文对笔者进行本文相关内容的 撰写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四、研究方法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有关“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并进行 系统、梳理,把握相关研究的现状,获得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奠定 理论基础。 (二)调查研究法(二)调查研究法 利用作者在高职院校工作的便利,结合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 职院校参观、考察,了解广西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特别是校企合作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 实践情况,获得真实素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 五、研究思路五、研究思路 在明确与本研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研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问题,阐述 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发展情况,探讨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的 作用及其意义,最后试图建构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其运行策略。 六、相关概念六、相关概念 (一)高等职业教育(一)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名称和概念是很具中国特色的,因为从国际上看,很少有其他 国家使用这一名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各国教育实践中一个实体的客观存在已是不容否认 的客观事实。 11是否使用“高等职业教育”一词与各国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有关。目前,国 际上对职业教育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和官方的界定。第一种是狭义的,如前苏联,把职业教 育限于培养工人和农民的范畴,认为这种人才的培养不需要接受高等层次的教育,因而在 这种界定中也就不存在“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种是广义的,如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 把职业教育定义得非常宽泛,认为所有专业教育都是职业教育,它是相对于文化基础教育 而言的,理由是所有专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事某个职业岗位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职 业倾向性,在这里,高等专业教育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代名词;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界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中国等,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 6 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它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形式,前者是培养工人和 农民的教育,后者则为培养技术员的教育。前者通常被看作为工业、农业和商业内那些中 等程度职业做准备的正规教育,而后者则为中等或更高程度的,与生产过程有关的知识及 技能的正规教育。世界银行则从教学对象、教育层次对职业教育进行界定,认为职业教育 是在学校中为技术工人做准备的,而技术教育指的是为技术人员做准备的,大多在中学后 进行,这些机构大多被称为理工或工业学院。 12 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姓“高” ;二是姓“职” 。正是这个 姓“职”的特征才是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所在。 13姓“高”是就其“教育”特性而言,说 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职业性比较强的教育;姓“职”则就其层次特征而 言,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层次较高的一种教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 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 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 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199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最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整个教育体系划 分为七个层次,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以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 研究课程,如各种硕士学位课程。第五层高等教育又分为 5a 和 5b 两类。5a 相当于传统本 科教育,是强调理论基础和为从事研究和高技能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的高等教育;而 5b 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 培养委员会顾问王浒先生在学习全教会精神,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一文中明确 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学科性普通高 等教育并列,而且贯穿在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级教育之中,并非低层次、低水平的 高等教育,更非专科的一种变型” 。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应主要体 现在二者承担的任务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科技人才,发展科学技术;而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二)校企合作(二)校企合作 对于“校企合作”一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文献,都呈现各种不同的表述。但有一点 是相同的,也是明确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 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职业 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结合。校企 合作,其实质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 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校企合作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常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开展高等职业教育 7 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 号)提出: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 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 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有委培式、订单式、融合式和集团式。委培式就是企 业委托学校培养人才。订单式就是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吸纳学校毕业生。融合式就 是企业从招生到录用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组 织开发课程建设。集团式即以集团的形式把企业、学校协调在一起,成立董事会,统筹一 个地区或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统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14 (三)教学质量(三)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人们极为熟悉的一个词,但是对它的定义却各种各样。如冒荣把教学 质量定义为教学过程及其效果所具有的,能用以鉴别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切特性和特 征的总合。 15张卓则认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满足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度。16 笔者认为,简单而言,教学质量就是指教学产品、教学工作和服务等满足规格、标准 和要求的程度。 (四)教学质量评价(四)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是一种管理方式,是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 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 定、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 17常见的表述以教学评价居多,比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 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 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 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8这两个词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是内容却相差 不大。 (五)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五)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 “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价”目前还没有人定义,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评 价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根据教学目标,共同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运 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测量,并给予价值判 断。 8 第二章第二章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问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外部评价现状(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外部评价现状 教学质量评价有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我国高职院校接受外部评价主要有高等职 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和高职高专教育精品专业评估。其中高等职 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教育部要求每个高职院校都必须接受的,精品课程和精品专业 评估则由本校选择专业和课程参加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审。此外,部分高职院校自 发引进了 iso9000 认证体系,对教学质量开展评价。 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按照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 (教高200416 号) 文件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自 2004 年起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接受评估。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基本上已经按照该方案进行了一轮评估。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估制度和体系 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沿袭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理论和形式。 2004 年颁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 确立了高职高专评估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了评估的形式、规模和方案。通过四年的评 估实践,基本上形成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体系,融入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 第二,评估客观促进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整体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促进了高职高专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 门抓住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对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带来的发展契机,从财政和政策等层面 加大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支持力度,评估前对被评院校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编制各种评估 指南和工作手册进行指导,促进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如高职高专院校高考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报到率、在校生总数都在逐年增长;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在设备购置、软件配套 和校园条件改善等硬件方面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不断深化;加 大产学研的结合,提速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素质,社会 各界对高职高专的认同度也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第三,评估提高了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水平 由于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是改制或合并而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迎评的过程中按照 评估的要求来建设学校,进一步完善、规范了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更新原有 9 的管理文件,细化管理工作细节,总体上提高了各个院校的管理水平。 第四,评估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的原则之一是“重在建设” ,建设的结果直接体现 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评估是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检查,被评院校除了进一 步完善、规范教学工作以外,还针对学校现存的教学问题,或者教学薄弱环节进行改善或 加强。具体表现在:选用获奖的教材辅以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在教师聘用 问题上,也注意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和培养;在教学考核上,改变过去以知识考核为主的做 法,注重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考核;在学生的证书管理上,发展“多证 制”制度,鼓励和要求学生考取多种证书来证明自身的能力,提高其竞争力,适应社会经 济的发展要求。此外评估专家进校评估时会抽查部分学生进行现场考查,也是各个院校努 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评估提高了人们对高职高专的认识 过去很多人认为高职高专是缩减的本科教育,或者是学科化的中职中专教育。国家通 过开展评估,积极引导高职高专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对高职高专的认识,从高职高专的定 位、指导思想进行把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更加注 重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估 前各地的教育部门组织了评估培训班,帮助各院校加深对评估的理解,同时培养出一批高 职高专评估理论研究工作者,理论研究的发展也推动了管理者和高职高专院校领导、学生 和家长对高职高专的认识。 高职高专的领导们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上坚定了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思想。 (2)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教授在总结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时 候,指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存在四个情绪:一是学校的优秀情结。评估 总想要优秀,不优秀就觉得对不起。 二是专家组的主体情结。把评估过程摆在一个很重 要的位置。三是量化情结。把评估各个指标都要设定一个量化的标准。四是本科情结。把 评估当成升本的一个途径和法码。 19基本能够反映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 2004 年以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08 年 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教高20085 号) ,推出了新的高 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各省、自治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制定 评估方案实施细则。 新旧两个评估方案对比,有明显的变化: 第一,名称不一样。新的评估方案首次给高等职业教育做出定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 是一种独立的高等教育层次,有别于本科教育以及高等专科教育。同时,新的评估方案体 现不再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评估,而是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针 10 对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的关键要素进行“诊断” ,找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然后“开方” ,提出解决办法,限期整改。一年后再次组织有关评估专家进校检查整 改情况。如果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指导,评估专家组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后,把意 见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督促其完成本部门的职责。 第二,评估结论不一样。旧评估方案的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新评估方案的评估结论只有两种:通过和暂缓通过。避免了过去高职院校在评估过程中争 优秀和本科情绪。 第三,评估指标的变化。旧评估方案指标体系有七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其 中有八个重要指标) ,每个二级指标又有多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可以通过 a、b、c、d 四 种等级来打分。新评估方案有七个主要评估指标,二十二个关键评估要素。 通过对比新旧两个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可以发现两个方案在内容上有很多是一致 的。 新评估方案主要评估指标 旧评估方案一级指标 领导作用 办学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 对应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二级指标课程 实践教学 对应教学条件与利用的二级指标实践教学条件 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或创新项目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社会评估 教学效果 *旧评估方案中关于被评高职院校的硬件要求,被放在新评估方案里的说明部分。 第四,对量化指标的要求变化。首先,评估量化指标减少。旧评估方案的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