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二、账户,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所有者,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意义及设置原则,1.会计科目的含义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系统、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设置会计账户,核算经济业务的需要。,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意义及设置原则,3.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应简明、适用。,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意义及设置原则,所有者权益类,注意:与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分类的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将: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一、会计科目,(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会计科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成本类,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总括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科目。如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付账款等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提供总括指标。一般由会计制度统一制定(见教材P.45)。,(三)会计科目的级次,1.总分类科目,一、会计科目,为了既提供总括核算指标,又提供详细核算指标,会计科目应分层次设置。会计科目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在明细科目中,可以根据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等。,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应付账款,按债权人名称,红光公司,海天集团,(三)会计科目的级次,2.明细分类科目,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级次,二、账户,(一)设置账户的意义设置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而为了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账户是指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分类、连续记录企业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账户具体表现为账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一)设置账户的意义设置依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基本特征:具有一定格式;主要作用: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二、账户,(二)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相互联系: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二、账户,二、账户,(二)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相互联系:反映的经济(会计要素)内容相同。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就是会计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二)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相互区别:外表形式不同:会计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会计科目则没有。发挥作用不同:会计账户则是用来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手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形成的项目(标志)。,二、账户,账户基本结构的含义账户的全部结构中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账户基本结构部分: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其中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至于哪一方记增加额,哪一方记减少额,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三)账户的基本结构,二、账户,(三)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一般包括的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3)摘要(对经济业务的概括说明)(4)凭证号数;(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5)金额(即增加额和减少额及余额);,二、账户,账户名称,年,月,日,凭证号数,摘要,借方(左方),贷方(右方),余额,借/贷,我国会计实务中三栏式会计账户基本格式,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确认的日期,账户一般包括的内容:,说明登记账户的来源、依据,为以后查账提供便利,用以概括说明所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用以填写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增加、减少及变动的结果,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为了会计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我们将账户的基本结构简化为左右两方的“T”形账户,其中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账户的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取决于记账方法和账户性质。,账户名称,贷方(右方),借方(左方),账户中的金额指标,银行存款,余额,借或贷,贷方(右方),借方(左方),月日,凭证号数,摘要,101,期初余额,借10000,105(略)销售商品收回货款40000借50000,1015支付购材料款20000借30000,1022收回欠款60000,借90000,1027,偿还借款,30000,借60000,1031,10月末余额,100000,50000,借60000,年,2000,假设记增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10000,+,100000,-,50000,=,60000,假设记减少,账户中的金额指标,会计账户可以提供的金额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银行存款,本期增加额:4000060000,本期减少额:2000030000,本期增加发生额:100000,本期减少发生额:50000,每个账户的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应分别记入上列账户的左右两方。,借方(左方),贷方(右方),账户中的金额指标,会计账户可以提供的金额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银行存款,本期增加额:4000060000,本期减少额:2000030000,本期增加发生额:100000,本期减少发生额:50000,期初、期末余额的方向与增加额的方向相同。,借方(左方),贷方(右方),期初余额10000,期末余额60000,(四)会计账户的设置根据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根据本企业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设置。,二、账户,(五)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二、账户,各会计主体按总分类科目开设总分类账户,按明细分类科目开设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是总分类核算指标,一般只用货币计量;明细分类账户提供的是明细核算指标,除货币量度外,有的还用实物量度。对经济业务通过总分类账户进行的核算,叫总分类核算;通过有关明细账户进行的核算叫明细分类核算。,第二节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概述二、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概述,记账方法是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通常只登记货币资金收支、往来款项的结算内容,而不登记实物资产的收付内容。不能完整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复式记账,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企业用银行存款8000元购入原材料。,原材料,银行存款,8000(增加),8000(减少),(二)复式记账法,一、记账方法概述,企业购进一项设备价款50000元,货款尚未支付,固定资产,应付账款,50000(增加),50000(增加),(一)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企业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无非就是涉及资金的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会计在记账的时候必须把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资金增加和减少的两个方面都记录下来,从而完整、全面的反映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复式记账方法就是适应了资金运动在这一规律性要求,把每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资金在量上的增减变化,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予以全面反映。可见,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等额双重记录.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可根据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复式记账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曾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几种复式记账方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目前,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都是借贷记账法。,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一)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二)可以通过有关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三)通过对全部账户记录结果的试算平衡,可以检查账户记录有无差错。,三、复式记账的作用,第三节借贷记帐法,一、借贷记帐法的产生与发展二、借贷记账法的记帐符号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四、借贷记账法的记帐规律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起源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到十五世纪,借贷记账法逐渐完备,被用来反映资本的存在形态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学者提出了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即“资产=负债+资本”的平衡公式。根据这个理论确立了借贷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成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的“借”和“贷”两字,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借贷资本家以经营货币资金为主要业务,对于收进来的存款,记在贷主的名下,表示自身的债务即“欠人”的增加;对于付出去的放款,记在借主的名下,表示自身的债权即“人欠”的增加。“借”和“贷”也就是表示债权(应收款)和债务(应付款)的增减变动。,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日益复杂,记录的经济业务已不局限于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而逐渐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这时,为了求得账簿记录的统一,对于非货币资金的收付活动,也利用“借”、“贷”两字来记录其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字面涵义,而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门术语。,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借、贷”两字的作用是:(1)表示记入账户的方向(即记账方向)“借”,表示记入账户的借方;“贷”,表示记入账户的贷方。在借贷记账法下将每一个账户都固定的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部分,账户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2)表示记账对象价值量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即抽象地看,无论是“借”还是“贷”都既表示“增加”,又表示“减少”。对于一个账户而言,借方和贷方究竟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即账户的性质来决定。,借方账户名称贷方,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收入,账户结构的确立是以其在会计等式中的位置来决定的。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可分为等式左边的账户和等式右边的账户,处于等式左边的资产和费用账户,用账户的“左方”即借方记增加,右方即“贷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处于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用账户的“右方”即贷方记增加,用“左方”即借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增加,余额,减少,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减少,增加,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帐户结构是指账户的借方登什么,贷方登什么,期末账户有无余额,如有余额在账户的哪一方,表示什么。,(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贷方,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反映期末时资产的实有数额,资产类账户应用举例,企业用银行存款40000元购买机器设备一台。,(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贷方,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反映期末时负债的实有数额,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实有数额,负债类账户应用举例,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60000元,存入银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应用举例,将资本公积10000元转作实收资本。,10000,10000,期初余额90000,期末余额80000,期初余额100000,期末余额110000,(三)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费用类账户贷方,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转出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借方本年利润贷方,费用,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的金额在期末时要从贷方转出,其中属于损益账户的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反映利润的减少,期末结转后账户没有余额。,收入账户贷方登记的金额,期末应从账户的借方转出,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反映利润的增加,期末结转后没有余额。,(四)收入类账户结构,本期结转或减少额本期增加额,借方,收入类账户,费用,贷方,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五)利润类账户结构,借方利润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为了便于掌握和使用不同的账户,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可归纳如下表所示:,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结构账户类别借方贷方余额方向资产类+在借方负债类+在贷方所有者权益类+在贷方收入类+一般无余额费用类+一般无余额利润类+在贷方,由借贷记账法的结构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从登记的方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账户分为两大类:资产、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2)可以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即账户若是借方余额,则表示资产类账户;账户若是贷方余额,则表示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3)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设置双重性质的账户。双重性质账户是指既可以用来反映资产,又可以用来反映负债的账户。或者既可以用来反映收入,又可以用来反映费用的账户。,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账户登记方向借贷必相等账户登记金额,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50000,50000,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实例说明:例1:收到某单位投入的资本800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借,贷,(1)800000,实收资本,借,贷,(1)800000,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实例说明:,例2:用银行存款偿还某企业账款100000元.,借应付账款贷借银行存款贷,(2)100000,(2)100000,例3:购入机器一台,价值20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借固定资产贷借银行存款贷,(3)200000,(3)200000,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实例说明:,例4:将资本公积160000元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借实收资本贷借资本公积贷,(4)160000,(4)100000,例5:签发并承兑面额40000元,期限2个月的商业汇票,用以抵付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贷借应付票据贷,(5)400000,(5)200000,结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即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方资产贷方,借方资产贷方,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贷方,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贷方,(1),(2),(4),(3),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账户之间是否发生对应关系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核算内容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资产类账户不可能与“本年利润”账户发生对应关系,而超过千元以上的材料采购业务中,“原材料”账户一般不会与“现金”账户发生对应关系。,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对应关系与对应账户运用借贷记账法,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至少两个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系,就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互为对应账户。,哪些账户会发生对应关系呢?,账户的对应关系与对应账户举例,将现金10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存款,现金,借贷,借贷,10000,10000,上述经济业务中,“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因而“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互为对应账户。,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掌握账户对应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合理合法。,2.会计分录,?应在哪些账户中登记?应登记在账户的哪一方?各账户中登记的金额是多少,经济业务,对上述问题进行确认,在记账前以一定的格式写出指明应记账户名称、方向、金额的记录就是会计分录。,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的方法与步骤,明确记账金额,确定应记账户,分析增减变化,确定记账方向,正确书写分录,分析涉及要素,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000元。,涉及资产、负债要素,“银行存款”“短期借款”,银行存款与短期借款同增,记入“银行存款”借方与“短期借款”贷方。,应记入50000元。,借:银行存款50000,贷:短期借款50000,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说明: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在记账凭证中编制完成的。,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会计分录的内容(三要素),借:银行存款50000,贷:短期借款50000,应记方向,应记账户,应记金额,会计分录书写要求,先写借后写贷,借在上贷在下,借、贷及借贷方金额错开一字格写,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金额后不必写“元”,前述长城公司例题1-5的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800000贷:实收资本800000(2)借:应付账款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3)借:固定资产2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4)借:资本公积160000贷:实收资本100000(5)借:应付账款40000贷:应付票据40000,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包括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在一个会计分录中,只有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种类,借:现金5000贷:银行存款5000,(6)借:原材料30000,贷:银行存款20000应付账款10000,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7)借:短期借款40000应付账款20000贷:银行存款60000,复合会计分录可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会计分录。,借:短期借款40000贷:银行存款40000,借:应付账款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六、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为了验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根据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试算,以检验其正确与否的一种专门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发生额和余额平衡法。,账簿,账簿记录是否正确,必须通过试算平衡进行验证。,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理论依据,平衡公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由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遵循记账规则,在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以相等的金额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因而,当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六、试算平衡,=,余额试算平衡,期末时,资产和成本账户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期末资产总额,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表示期末权益总额。因而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即资产额)应与所有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即权益额)相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全部账户期初(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期初(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平衡公式,理论依据,六、试算平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借贷记账法下账户间发生额及余额的试算平衡关系,可以用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在实务中,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会计人员在每一个会计期间末,在全部经济业务都已登记入账并结出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以后,可以将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过入试算平衡表,并计算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贷方数额合计数,以验证账户记录是否存在发生额及余额的平衡关系。,六、试算平衡,试算平衡表2004年6月30日,六、试算平衡,前述长城公司例题1-7的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800000贷:实收资本800000(2)借:应付账款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3)借:固定资产2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4)借:资本公积160000贷:实收资本160000(5)借:应付账款40000贷:应付票据40000(6)借:原材料30000贷:银行存款20000应付账款10000(7)借:短期借款40000应付账款20000贷:银行存款60000,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举例,借,银行存款,贷,借,贷,实收资本,期初余额600000,期初余额1000000,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举例根据前述例题编制的会计分录登记账户,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进行试算平衡(各账户余额见账)。,借应付账款贷,借固定资产贷,期初余额160000,期初余额1000000,(1)800000,(1)800000,(2)100000,(2)100000,(3)200000,(3)200000,(4)160000,(5)40000,(6)20000,(6)10000,(7)20000,(7)60000,借资本公积贷,期初余额240000,(4)160000,借应付票据贷,(5)40000,借原材料贷,(6)30000,借短期借款贷,(7)40000,期初余额200000,本期发生额800000,本期发生额380000,期末余额1020000,本期发生额960000,本期发生额200000,本期发生额160000,期末余额10000,本期发生额10000,期末余额1960000,期末余额1200000,本期发生额160000,期末余额80000,本期发生额40000,本期发生额30000,本期发生额40000,期末余额40000,期末余额30000,期末余额160000,总分类帐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年月日单位:元,账户名称,银行存款,600000,800000,380000,1020000,原材料,30000,30000,固定资产,1000000,200000,1200000,短期借款,200000,40000,160000,应付账款,160000,160000,10000,10000,应付票据,40000,40000,合计,实收资本,1000000,960000,1960000,资本公积,240000,160000,80000,1600000,1600000,1390000,1390000,2250000,2250000,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试算平衡只是通过账户借贷方金额的平衡与否来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基本方法。如果借贷不平衡,可以肯定账户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如果借贷平衡了,却并不意味着账户记录完全正确,因为有些账户记录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如发生重记、漏记、错记账户或借贷方向彼此颠倒,试算结果仍然是平衡的。因此,为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除试算平衡外,还应采用其他的专门方法对会计记录进行日常或定期的复核。,六、试算平衡,课堂练习: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和进行试算平衡。,资料:1.某企业总分类账户的月初余额如下:,资料:2.该企业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54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6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3)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5000元(4)收到投资者追加投资60000元存入银行(5)本期生产产品领用材料10000元。(6)销售产品一批,价款8000元,已存银行。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根据资料1和会计分录登记各账户。3.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课堂练习: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和进行试算平衡。,答案:1.(1)借:原材料5400贷:银行存款5400(2)借:应付账款2600贷:短期借款2600(3)借:短期借款5000贷:银行存款5000(4)借:银行存款60000贷:实收成本60000(5)借:生产成本10000贷:原材料10000(6)借:银行存款80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银行存款,材料,短期借款,应付账款,期初余额4600,期初余额60000,(1)5400,(1)5400,(5)10000,本期发生额68000,本期发生额10400,本期发生额5400,本期发生额10000,期末余额55400,本期发生额5000,本期发生额2600,期末余额7600,期末余额2000,期初余额25400,(4)60000,(6)8000,期末余额83000,(3)5000,期初余额10000,(3)5000,本期发生额2600,(2)2600,(2)2600,库存商品,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期初余额8200,期初余额6000,(6)8000,期初余额205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8200,本期发生额10000,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16000,期末余额8000,本期发生额60000,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265000,(5)10000,(4)60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8000,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0000,期初余额20000,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10000,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20000,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150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150000,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借方,借方,贷方,贷方,贷方,银行存款25400680001040083000原材料6000054001000055400库存商品82008200固定资产150000150000生产成本60001000016000,短期借款10000500026007600应付账款460026002000实收资本20500060000265000资本公积1000010000盈余公积2000020000主营业务收入80008000合计2496002496009100091000312600312600,第四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进行登记,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用来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应收帐款,应收帐款A公司,应收帐款B公司,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帐户的设置,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联系:总账与明细账是对相同经济内容详细程度不同的反映,因而其核算内容是相同的。,区别:总账提供的是总括指标,对所属明细账起统驭作用,明细账提供详细指标,对总账起辅助补充的作用。,总括指标,详细指标,详细指标,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既要在有关的总账账户中进行登记,又要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的做法。,原材料,120000,100000,20000,在总账和明细账中平行登记,1.平行登记的含义,2.平行登记要点,同期间,同方向,等金额,同依据,总账与明细账根据相同的会计凭证进行登记,总账与明细账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登记,总账与明细账记账的方向应相同,总账的登记金额应与明细账所记金额之和相等,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原材料,原材料甲材料,原材料乙材料,原材料丙材料,期初余额15000,期初余额80000,期初余额95000,1.将余额计入“原材料”总账同时计入明细账,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原材料,原材料甲材料,原材料乙材料,原材料丙材料,期初余额15000,期初余额80000,期初余额95000,2.将本期购进的材料计入“原材料“总账同时计入明细账,购入62000,购入12000,购入40000,购入10000,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原材料,购入12000,期初余额15000,期初余额80000,期初余额95000,购入40000,购入10000,购入62000,发出18000,发出60000,发出4000,发出82000,3.将本期发出的材料计入“原材料“总账同时计入明细账,原材料甲材料,原材料乙材料,原材料丙材料,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原材料,购入12000,期初余额15000,期初余额80000,期初余额95000,购入40000,购入10000,购入62000,发出18000,发出60000,发出4000,发出82000,4.计算本期“原材料“总账及明细账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原材料甲材料,原材料丙材料,本期发生额62000本期发生额82000,期末余额75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1200018000,期末余额9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4000060000,期末余额60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100004000,期末余额6000,原材料乙材料,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新华工厂,期初余额30000,期初余额6000,期初余额40000,1.将期初余额计入“应付账款”总账同时计入明细账,应付账款光明工厂,应付账款长风工厂,期初余额4000,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新华工厂,期初余额30000,期初余额6000,期初余额40000,应付账款光明工厂,应付账款长风工厂,期初余额4000,2.将本期以短期借款直接偿还新华工厂、光明工厂的货款计入“应付账款”总账同时计入明细账,偿还货款26000,偿还货款4000,偿还货款30000,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新华工厂,期初余额30000,期初余额6000,期初余额40000,应付账款光明工厂,应付账款长风工厂,期初余额4000,3.将本期购进材料所欠的货款计入“应付账款”总账同时计入明细账,偿还货款26000,偿还货款4000,偿还货款30000,欠购货款62000,欠购货款12000,欠购货款40000,欠购货款10000,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2.平行登记方法,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新华工厂,期初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63-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家用电器熨烫器具
- 2025湖南怀化市会同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福建省福清市中医院招聘1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文旅集团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南昌考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临沂兰陵县教育系统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5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中医药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8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贵港市公安局港北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事业单位招录20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态化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员5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技术试题(含答案)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遵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EMS供应商对比方案报告
- 神奇的加密术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 《现代施工工程机械》课件(共十四章)
- 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分析-洞察及研究
- DZ∕T 0338.1-2020 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 第1部分 通则(正式版)
- 2024届唐山市高三高考一模(第一次模拟演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光伏电站全面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人教版七-九年级课文按文体分类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