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1科桡骨远端骨折.ppt_第1页
骨1科桡骨远端骨折.ppt_第2页
骨1科桡骨远端骨折.ppt_第3页
骨1科桡骨远端骨折.ppt_第4页
骨1科桡骨远端骨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桡骨远端骨折,骨科一病区,病例简介患者张某某,男,36岁。以“跌伤致左侧腕部肿胀、疼痛3小时”主诉入院。,术后X线片,Colles骨折固定于掌屈515及最大限度尺偏位,保守治疗,思考?,1.桡骨远端骨折分型?2.如何选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3.手术治疗的原则?4.手术治疗的指征有?,Colles骨折,损伤机制最多见于跌伤:手臂伸出,前臂旋前,腕背伸,以手掌着地。,Colles骨折,典型X线表现特点: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向桡侧移位,骨折块旋后,骨折向掌侧成角,桡骨短缩。掌倾角成负角,尺偏角变小。,Smith骨折,此类骨折多为跌倒,腕背着地,腕关节急骤掌曲致伤。但Thomas(1957)、FIandream、Sweeney(1962)等认为:更容易发生此种骨折的机转是跌倒时手掌伸展,旋后位着地而造成。即患者向后跌倒,上肢伸直且手掌面着地,向掌侧移位。,Smith骨折,Smith骨折典型X线表现特点:桡骨远端骨折端以远向掌侧移位,向背侧成角,掌侧骨皮质常有粉碎骨折块,骨折块旋转,桡骨短缩。有时伴有尺骨茎突骨折。,Barton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3%。多见于成年男性,交通伤及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骨折部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损伤畸形没有类似于Cooles骨折和Smith骨折的典型表现。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缘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AO分型,桡骨远端骨折共分A、B、C三大类,每类有3个组,每组又分3个亚组.关节外骨折包括A1型:孤立的尺骨远端骨折;A2型:桡骨远端骨折,无粉碎、无嵌插;A3型:桡骨远端骨折,粉碎、嵌插。简单关节内骨折包括B1型:桡骨远端矢状面骨折;B2型: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B3型: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包括C1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无干骺端粉碎;C2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合并干骺端粉碎;C3型:粉碎的关节内骨折。,AO分型,A型:关节外骨折A1(尺骨骨折,桡骨完整);A2(桡骨简单或嵌插骨折);A3(桡骨粉碎骨折):即colles和smith骨折,AO分型,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1(桡骨矢状面骨折);B2(桡骨背侧缘骨折);B3(桡骨掌侧缘骨折):即barton、反barton骨折和桡骨茎突骨折,AO分型,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C1(关节与干骺端简单骨折);C2(关节简单,干骺端粉碎);C3(关节与干骺端均粉碎),“文献中常将不稳定骨折作为一个手术指征。稳定骨折与不稳定骨折的具体描述不同文献略有不同,我们归纳为以下几点:粉碎:背侧:超过50的皮质粉碎,掌侧:超过50的皮质粉碎;骨折原始移位:背倾15,横向移位10mm,桡骨短缩4mm;关节内骨折:合并尺骨远端骨折、茎突基底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不能通过外固定维持复位;合并下尺桡不稳定。”,手术治疗,对于简单、稳定的关节外骨折及部分关节内骨折,通常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同定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复位后需采用不同的体位予以固定:Colles骨折固定于掌屈515及最大限度尺偏位;Smith骨折固定于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位,并用超过肘关节的石膏同定。Barton骨折外固定不容易稳定,在不能采用内固定的情况下;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及前臂旋后位。上述位置固定2周后改成腕关节中立位同定至4周。,保守治疗,Barton骨折外固定不容易稳定,在不能采用内固定的情况下;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及前臂旋后位,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可以控制对位,但不能对抗轴向负荷,60的复位丢失发生于1周内,因此,应在术后1周开始摄片复查。在复查随访中除了监测复位情况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压疮、骨筋膜室综合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骨量丢失加速、关节僵硬等。,保守治疗,对于骨折类型复杂且对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建议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对移位的骨块进行支撑固定、对骨缺损区进行植骨、早期进行辅助的主要功能活动,尽早恢复伤前的功能状态。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征有:不稳定骨折;保守治疗失败;陈旧、畸形愈合,不愈合。,手术治疗,掌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面平坦,有利于金属接骨板的放置;有旋前方肌覆盖,基本不会生肌腱刺激症状;掌侧骨皮质较厚,骨折后多可以找到有利于复位的解剖标志,方便复位;入路简单,可以迅速到达骨折端;避免对背侧软组织的剥离,保留了骨的血供。掌侧入路的最佳适应证是向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如掌侧Barton骨折和Smith骨折,背侧入路,背侧入路的优势有:可以显露关节面,直视下解剖复位,并能对背侧移位的骨折施以支撑固定;对月骨关节面塌陷骨折可以直视下复位和固定;同时修复下尺桡损伤。但缺点同样明显:(1)背侧移位骨折时,往往背侧皮质非常粉碎,不利于复位;破坏了背侧软组织的连续性,影响血供;对伸肌腱装置的破坏大,容易出现肌腱激惹。因此,在出现背侧双板系统之前,进行背侧入路固定采取慎重态度,腕关节三柱理论,桡侧柱由舟状窝和桡骨茎突组成。由于桡骨远端关节片存在尺偏角,手舟骨在关节面上的冲击在桡骨茎突处产生剪切力矩造成桡骨侧方皮质破坏。因此要稳定桡侧柱最好是支撑侧方皮质。中间柱由月状窝和桡骨半月切迹组成,可以看作是桡骨的基石。因为它对关节面匹配及桡尺远侧关节功能起关键作用中间柱破坏是由月骨关节面嵌压所致,伴有背侧粉碎性骨折,直接支撑桡骨尺侧背面能稳定此柱。尺侧柱由尺骨茎突组成还应包括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和腕尺韧带。,三柱理论让我们从力学角度更深刻地认识桡骨远端骨折,将注意力更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