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淀粉制取工艺条件研究.doc_第1页
酯化淀粉制取工艺条件研究.doc_第2页
酯化淀粉制取工艺条件研究.doc_第3页
酯化淀粉制取工艺条件研究.doc_第4页
酯化淀粉制取工艺条件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酯化淀粉制取工艺条件研究 江蓉 (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为了探究制取酯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可溶性淀粉作为实验淀粉原料,采用乙酸酐作为酯化剂,对可溶性淀粉进行酯化改性.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酸酐用量为9%,反应时间为90min,NaOH溶液浓度为0.5mol/L,其中乙酸酐用量对取代度影响最大. 关键词:酯化淀粉;酯化剂;取代度 :TS236.9:A:1673-260X(xx)02-0048-02 基金项目:黄山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xxxkjq011) 1前言 淀粉作为继纤维素的第二大有丰富的的可再生的能源,在食品、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工业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有很多功能性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原淀粉进行一定的处理,在淀粉分子中引入新的取代基,使变性后的淀粉具有一些其它的特殊用途1-4. 本文正是采用了乙酸酐为酯化剂,探究不同的影响因素对酯化淀粉酯化过程及酯化结果的影响,分析找出对酯化淀粉酯化取代度最大的影响因素,并寻找出酯化的最佳反应工艺. 2实验部分 2.1实验原料与设备仪器 实验原料:可溶性淀粉、盐酸、氢氧化钠、硫酸、无水碳酸钠、酚酞、硝酸银、乙酸酐、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 主要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恒速搅拌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电子分析天平、循环水式真空泵、红外色谱仪、pH(酸度)计. 2.2实验内容 2.2.1低取代度乙酸酯淀粉的制取 准确称量可溶性淀粉20.0g与水30mL倒入烧杯中,恒速搅拌n=240260r/min,保持温度不变,用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89).搅拌器搅拌30min后,向反应体系中开始滴加乙酸酐,加完乙酸酐后,继续搅拌反应10min,用1mol/L的HCl溶液调节体系溶液的pH值直至中性,真空抽滤,用AgNO3溶液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再将过滤后的滤饼粉粹干燥. 2.2.2取代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制取的酯化淀粉烘干样品5.0g和水50mL,置于250mL的碘量瓶中,滴加1%的酚酞指示剂3滴,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再向碘量瓶中加入0.5008mol/L的NaOH标准溶液25mL,搅拌1h后,用0.4948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记录用去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1,同时做一组空白实验,用淀粉代替酯化淀粉,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滴定记录用去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0,计算取代度DS. 2.3结果与讨论 2.3.1乙酸酯淀粉的最佳反应参数的研究分析 本文选用的正交因素是NaOH溶液浓度、反应时间以及乙酸酐用量.通过该三个因素进行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找出最佳的反应参数.正交因素见表1. 根据这三个因素变量,进行正交实验,得出各实验条件下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数据记录见表2. 用淀粉代替酯化淀粉进行空白实验,滴定用去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0为24.33mL,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取代度DS: 通过将实验所得的原始数据代入公式(1)和公式(2)中,分别可以计算出与DS,利用正交软件计算,得出正交实验表格,见表3. 从表3我们可以得到:因素C的极差R最大,即乙酸酐的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更大;而空白列的极差要大于因素B和A,说明了影响因素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交错的作用,亦或是我们实验时漏掉了其他对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例如pH值或反应温度等;因素A和B比因素C影响较小,说明了NaOH溶液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该实验的实验结果影响不太大.综上,其三大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次序为CBA.通过分析每列k1、k2、k3值,可得出最佳反应正交方案为A2B3C2,即乙酸酐用量为9%,反应时间为90min,NaOH溶液浓度为0.5mol/L,此时所得的乙酸酯淀粉取代度DS值为0.13217. 2.3.2红外光谱分析 由图1乙酸酯化淀粉(DS=0.13217)的红外光谱中,在1727.19cm-1处有一个吸收峰,而该吸收峰为羰基伸缩振动的吸收峰,表明有酯羰基存在.证明了可溶性淀粉与乙酸酐之间发生了乙酰化反应,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了乙酰基. 3结论 (1)通过正交实验我们得出对乙酸酯淀粉取代度有影响的因素的影响次序依次为:乙酸酐的用量、反应时间、NaOH溶液浓度. (2)我们可以得出乙酸酯淀粉的最佳反应正交方案为A2B3C2,即乙酸酐用量为9%,反应时间为90min,NaOH溶液浓度为0.5mol/L,此时所得的乙酸酯淀粉取代度DS值为0.13217. (3)从红外光谱图中可以看到,以乙酸酐为酯化剂,与淀粉反应生成的乙酸酯淀粉分子上有乙酰基. 参考文献: (1)高嘉安.淀粉与淀粉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xx.41-56. (2)张燕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