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中文提要 i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中文提要 本研究从观念摄影的概念出发,在分析国内学者关于观念摄影的理解的基础上, 尝试对观念摄影作出了自己的定义, 并简要分析了观念摄影的出现对于摄影与当代艺 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一些较有影响的观念摄影作品的分析对观念摄影的主 要创作手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笔者对于观念摄影的特点与评价标 准,以及观念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观念摄影 表现方法 实践 思考 作 者:顾 欣 指导教师:张朋川 the practice and thought on expre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onceptual photography abstract ii the practice and thought on expre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onceptual photography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try to give a definition to “conceptual photography” on the base of national scholars opinion. then analyses briefly the status and meaning of conceptual photography in the field of photography and modern arts. on this basis, as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combining with some vivid photographic works of works conceptual photography the author summarize and classify the main means of conceptual photography.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proposed some personal thought and opinion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conceptual photography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onceptual photography, expression, practice, thought written by gu xin, supervised by zhang peng chuan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引 言 1 引 言 1839 法国的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壮举。因为它 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将物体的影像以最精确、最真实的方式记录下来,而在此之前, 人类历史只能依靠文字和绘画、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记录。由于摄影技术较之于传 统视觉艺术形式的特殊功能,摄影术很快就广泛地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并成为了一门 独立的艺术门类。尤其是随着二十世纪初期中小型照相机的出现,摄影后期暗房操作 的简易化,摄影技术更加方便快捷,以至出现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摄影风格 随着视觉艺术的发展, 摄影正逐步走出纯唯美性或纯纪录性的束缚而成为表达个 人思想观念的有效手段,同时摄影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当代艺术中 许多活跃的人物经常跨越绘画艺术和摄影两个领域,借助摄影来表达新的观念。时至 今日,观念摄影已经成为可以与行为艺术、多媒体装置等最流行的现代艺术平起平坐 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观念摄影的部分特性是传统艺术无法比拟的,其本身独具的直 观性、伦理性、见证性和快速传播的特性,加上西方艺术市场中影像收藏价格近 30 年来一路攀升的强大推动力,使得观念摄影在当代艺术中正展现出巨大的吸引力,近 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运用观念摄影这种手段进行多层面、 多角度的艺术创 作。国内艺术类高校也纷纷开设观念摄影的相关训练课程来培养学生。 中国观念摄影的先驱刘铮说: “观念摄影不像绘画,没有多年的功夫在技术上就 难以过关。 这让资本操作者更容易操作。 ” 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观念摄影的一种现状, 较之于传统的视觉艺术手段,观念摄影的发展空间更为开阔。由于观念摄影在中国起 步较晚,加上目前观念摄影收藏价格的巨大诱惑力,观念摄影目前已成为中国当代艺 术领域里一片方兴未艾的试验田。观念摄影就像一个大熔炉,依托于摄影与辅助的影 像获取手段(如扫描) ,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段都可以被观念摄影创作者拿来所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国内的观念摄影创作正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红火场景。 与观念摄影的实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念摄影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其艺术实践, 缺少系统性理论层面上的探讨” (沈阳,2007) 。这也成为诸多业内人士的不争共识。 坦率地说,不论是与观念摄影的实践相比,或者与其他视觉艺术的理论研究相比,国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引 言 2 内关于观念摄影的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迄今为止,国内关于观念摄影的著作屈指可 数,如邱志杰和吴美纯编著影像与后现代(2002)、朱其编著的90 年代以来的 中国先锋摄影(2004)、李文编著的观念摄影(2005)、巫鸿著编著的作品与展 场(2005)、邱志杰编著的摄影之后的摄影(2005)等。从期刊和杂志上发表的相 关文章来看,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 以 “摄影”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为 39499 项,而以“观念摄影”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仅有 43 项,其中尚有一些不是对观 念摄影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足见关于观念摄影的理论研究何其薄弱。 观念摄影理论研究的薄弱体现在诸多方面:第一,对观念摄影缺乏统一而明确的 界定。这一点本文稍后会展开讨论。第二,对观念摄影的创作方法缺乏系统的总结与 梳理。邱志杰在其编著的摄影之后的摄影一书中较为深入了剖析了何谓“摄影之 后的摄影” ,并对这种“后摄影”的创作手法从语言策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它(摄 影之后的摄影,其实质也就是观念摄影笔者注)的语言策略也早就突破了一张图 片内部的苦心经营,人们开始在拍摄之前工作, 在拍摄之后工作, 在图片之外工作, 在图片之间工作。 ”并对后摄影中的部分创作手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除此之 外,在观念摄影的理论研究中尚缺乏对创作手法的系统研究。第三,对观念摄影的作 品尚缺乏明晰的评价标准,也因此缺乏较为成熟的观念摄影批评与评论。 近年来,观念摄影的发展也开始体现在中国的艺术类高等教育的摄影课程中,观 念摄影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面对着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的多元化和数码摄影技术 的飞速发展,目前艺术界观念摄影的作品较多,但对观念摄影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则相 对较少,也缺少对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系统总结。 很多艺术类高校或专业也在教学中把学生对观念摄影的探索纳入正规、 系统的教 学和实践当中。但到底什么是观念摄影,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和其他摄影题材含混不 清,观念摄影在摄影中的地位如何,意义又是什么?目前观念摄影的表现方法到底有 哪些呢?有鉴于此,本文拟以观念摄影为研究对象,将创作方法作为切入点,结合一 些较有影响的观念摄影作品对常见的一些创作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 笔者的一些创作实践所引发的对于观念摄影实质的进一步思考, 以及结合当前的技术 手段对观念摄影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以期为国内摄影界对观念摄影的理论研究添砖 加瓦。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一、观念摄影的概念 3 一、观念摄影的概念 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定义历来都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观念摄影的定义自然 也不例外。在观念摄影之前,曾有许多类似的提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 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在这些命名中,观念摄影一词似乎已约定俗成,被从事影像 创作的艺术家们所认同。 中央美术学院的沈阳在论文中国观念摄影研究 (2007)将一些艺术家、摄影 家等对观念摄影的不同理解作为对观念的定义说作了整理。如美国摄影史专家纳奥 米罗森布罗姆在 1997 年第 3 次出版的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一书中认 为,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是一种新艺术媒介,本质上是艺术作品情 感上的表达, 以系列化的形式呈现。 这种呈现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摄影与商业广告摄影, 更加强调利用于照相机自身原理的基础之上, 艺术家内心中的现实世界是如何建构的 观点。观念摄影原则上不受任何摄影技术的限制,任何镜头、化学药品等器材都可以 呈现视觉影像。观念摄影很少与现实的真实世界相关,否定了布列松“决定性瞬间” 的摄影理论。1992 年中国摄影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美国 icp 摄影百科全书中,比 较完整地介绍了“conceptual photography”的概念。该书将“conceptual photography” 译为“概念摄影” ,认为其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绘画中的概念论者运动,从字面上 讲,概念摄影也可称为“超越摄影”(meta photography)或后摄影(post photography) , 是把摄影作为一种手段,能够自觉和自我意识到其本身的性质。它的题材是“自名之 理”和摄影本身的可变性,即摄影修辞学的基础。具有突出一种现象的能力;对于调 焦清晰、连续影调的艺术作品的正确模仿;时态的自相矛盾一一浮现时的影像记录已 发生过的事件,从光学上讲,形成的影像具有明显的合理性等特征。除此之外,还引 述了国内朱其( 陌生人的眼睛中国前卫摄影回顾 ,1997) 、刘树勇( 我看“观 念摄影”及其相关争论 ,1997) 、小宝观念摄影在中国 ,1998) 、缪晓春( 摄影 的力量 ,2002) 、张黎、林路( 观念摄影与摄影的观念 ,2006) ,以及刘铮、邱志 杰等学者的观点。可仔细一读就会发现,作者所列举的与其说是对观念摄影的界定不 同,不如说是不同人从作品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媒体运用等不同角度对于观念摄影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一、观念摄影的概念 4 内涵的多方位理解。这些理解虽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但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 的理解从目的、实现手段、形式等角度进行归类,是否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观念摄影的 内涵,从而提炼出一个较为精准的定义呢? 让我们先从不同角度重新整理沈阳在文中收集的各方关于观念摄影的理解。 下表 将不同学者对观念摄影的认识与理解从艺术形态归属,本质、核心与功能(因为此三 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故作为一类) 形式与实现手段以及特点等几个角度重新进 行了整理。 不同学者对观念摄影的认识与理解 观念摄影的 近似概念 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 超越摄影、后摄影(摄影之后的摄影) 在艺术形态 中的归属 新媒介艺术 有别于传统艺术的新的艺术类型 本质、核心、功能 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 借用了观念艺术的艺术观,将艺术看作是内心的想象、记忆、梦幻和自我 原型相关的思想和观念和呈现,是前卫艺术创作的手段和方式; 通过摄影传递某种观念,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提出一些有意味的 话题,引发更多的思考; 表达我们的主观感受、情感、思想、幻想和梦,但也不排斥对现实生活的 记录和关注 形式与手段 以系列化的形式呈现; 制造性的形式主义方法; 不满足于一个特定的拍摄对象和拍摄方式,不迷恋暗房美学; 以独立艺术家身份开放地运用独特的影像技术完成艺术探索,不受传统摄 影美学、习俗、技术等规则的制约; 可以任意与其他艺术媒介(雕塑、绘画、录像等)组合; 不受任何摄影技术的限制,任何镜头、化学药品、器材等都可以呈现视觉 影响 特点 很少与现实的真实世界相关,否定了“决定性瞬间”理论; 激进的影像实验、先锋的观念性和前卫的文化态度; 对象、器材、技巧等都沦为一种材料和资源,观念本身才是其主体; 它是开放的和不断自我更新的,其定义也可以打破之后重新构造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一、观念摄影的概念 5 这些对于观念摄影的不同理解已经为我们构筑起了观念摄影的大致轮廓, 也可以 引导我们尝试对观念摄影进行概念的界定:观念摄影,是一种有别与传统艺术的新型 艺术类型,也称概念摄影、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超越摄影或后 摄影,是一种以表达创作者个体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为核心和目的,以纯影像或影像与 其他媒介的组合为手段的、不受传统摄影美学、习俗和技术等规则限制的观念艺术。 这一概念将观念摄影界定为一种观念艺术,将影像限定为观念摄影的手段,同时指出 了其不受传统限制的外在特点。 从摄影史中的各大流派来看,观念摄影不属于某个摄影流派,但很多摄影流派中 的作品从某种角度上看,都可以归入观念摄影,如超现实主义摄影、表现主义摄影、 抽象摄影、甚至是纪实摄影。早期摄影里的绘画主义派和印象派都可以看作是观念摄 影, 但由于这两派更加注重影像外在形式上的艺术感, 观念的表达还不够鲜明、 彻底; 在后期的达达派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抽象摄影和主观主义摄影中,观念的表达已 经极端强调摄影家的意念、个性、内心活动等主观意识层面的表达,可以说是观念摄 影的典型代表。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二、观念摄影在摄影及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与意义 6 二、观念摄影在摄影及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与意义 观念摄影的出现可以说是摄影对自身传统使命与功能的解构, 但也正是在这种解 构中,使其在摄影与当代艺术中产生了独特的意义。 首先,观念摄影拓展了人们对于摄影、影像功能的传统理解。在传统的认识中, 照片代表着真实,观念摄影首先引导人们对这种影像的所谓真实性进行质疑与反思。 就在这种真实性发生改变的同时,摄影的功能也大大拓展了。正如北京电影学院的孙 宇龙所言,“当摄影开始以观念的名义进行创作时,摄影改变了它原来的本性, 从真实 的客观纪录走向了主观的导演,与纪实摄影的距离越来越远。观念摄影由摄影的一种 门类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摄影从一种纪录工具变成艺术的表现语言” 。 其次,观念摄影的出现使中国当代文化的叙事有了一种新的语言。观念摄影具有 极强的包容性, 这种包容性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参与到当代文化 中。正如蔡萌芽所言,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观念摄影作品用“一种文化寓言式的影像奇 观来体现中国人对一种特有生活状态进行的描述。描述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 国普通百姓、社会精英在新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挣扎、苦闷与反抗;同时,也描述 出商业社会、市场经济带给人心理的压力以及一种对世俗趣味的迷恋和反讽。因此, 值得再次肯定的是,摄影这一媒介作为切入当代文化、 艺术的有效载体,已经开始与本 土叙事相结合并介入到了中国当代文化叙事的整体语境当中。 再次, 观念摄影的出现直接推动了中国摄影以及当代艺术与国际艺术领域中的参 与和互动。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观念摄影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出现并逐渐升 腾为一股热浪。 也是从那时起, 一批中国早期观念摄影创作者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 作品的商业价格也逐渐攀升。中国的观念摄影也由此被带动起来,并开始频频出现在 国内外各种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展当中。 最后,观念摄影不仅从概念上来看是观念艺术的延伸,从创作形式与手段上看, 也是对当代艺术的拓展。因为数码技术为影像的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手段,这 使影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地位空前提升。如果按照我们对于观念摄影的定义,任何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二、观念摄影在摄影及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与意义 7 与影像有关的观念艺术作品都可以纳入观念摄影的翼下,那么,以媒介的拓展与延伸 为显著特点的当代艺术与观念摄影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交集。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完全 可以说,观念摄影的出现与发展是当代艺术发展有力的助推手。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8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从前述对观念摄影的界定来看,观念摄影的创作手法非常开放,只要有观念、有 影像,不管怎么获得影像、不管影像是否足够清晰、美观、来源于现实,只要能表达 创作者的观念、有利于表达创作者的观念,任何方法、任何形式都是被允许的。 摄影创作的一般流程可以分为前期准备、拍摄、后期处理。由于观念摄影已经颠 覆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因此观念摄影的创作方法主要体现在前期准备和 后期处理 (本文中的后期处理不包括调正色彩饱和度、 增减对比度等后期视效的处理, 专指对图片内容、结构等的修改。笔者注)环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纪实、摆 拍和后期处理三大类。 下面将结合以目前较有影响的一些观念摄影作品进一步对其进 行更为具体的创作方法分析和阐述。 (一)选择性的纪实归纳 从字面上看,纪实与观念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说观念意 味着主观,但纪实却未必意味着客观。当摄影师拿起相机,选中某一个自己偏爱的、 关注的对象将其摄入镜头时, 他所得到的只是这个世界微小的一个局部, 但在照片中, 这个局部却放大成了全部。所谓纪实,其实不过是透过摄影师个人视角实现的选择性 的片段截取。选择性赋予了作品观念,纪实也因此成为了观念表达的手段。但纪实摄 影的手法通常难以通过单张作品实现观念表达, 因为这张作品所呈现的是一个具体的 实体, 摄影师必须将更多类似但又有差别的个体集中到一起才能传达出超越于实体之 外的本质观念,这就是选择性的纪实归纳。 如中国观念摄影中较有影响的刘铮的国人系列,就是以纪实的手法完成。为 了拍摄国人 ,他几乎走遍中国。镜头覆盖了农民、僧侣、流浪者、囚犯、富人、 乞丐、戏子、舞女、诗人、未亡人、残疾人、变性人、死尸、干尸及蜡像人物、雕塑 人物。 “这些国人们往往以怪诞、荒谬、阴冷、愚昧、丑陋、无奈、笨拙甚至是 凶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令人在悚然之余感到阵阵现实的错愕。 ”摄影家、学者 顾铮如此描述刘铮的作品。 (杨时旸,观念摄影十年起步,中国新闻周刊,2007.7)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9 摄影艺术家罗永进创作的系列作品也是选择性纪实归纳的典型范例, 如其拍摄的 新民居系列,包括了中国各地的各式建筑,有农民别墅、加油站、建造中的高楼、 烤烟房等,但其显然不是简单的建筑摄影,所有的建筑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特殊的表 意符号,而是讲述着人们当前的生存状态,以及普通老百姓对于生存空间的追求和理 想。 左: 新民居系列 罗永进 杭州 2003-2006 (杭州新民居系列拍摄于 2003 年至 2006 年期间,是中国最富裕地区的居民在城市周边建造的私房。 ) 右: 碉楼系列 罗永进 广东开平 2005 选择性纪实归纳是在一种主观观念的指导下对现实世界中的影像进行捕捉, 通过 对多样化的一类影像进行归纳,表达拍摄者的一种主观想法。这里的主观是通过纪实 的手段而非虚构现实的手段来实现的,是对现实的一种选择和过滤。就拍摄手法而言 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甚至是非常简单的,但当摄影师将这些司空见惯的“平常”事物 集中在一起呈现出来的时候,正如著名摄影理论家顾铮说, “在罗永进的冷静地观看 下,这些看上去像玩具模型似的建筑甚至显出了一种奇怪的幻想色彩。经过他的视线 转化,现实事物成了非现实事物,就像一些布景里的东西” ,观者也由此感到一股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进而产生思考与深刻感悟。 对于选择性纪实归纳的创作来说,其技术非常简单,只要有一个观念,剩下的事 情就是发现、选择和积累素材。保证素材的典型性和足够的数量是观念得以表达的必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0 要条件。 下面的标语系列是本人采用选择性纪实手法创作的一组观念摄影作品。 标语系列 顾欣 山西 2007 在中国,但凡有人的地方,一般总能看得到标语。标语在中国司空见惯,但运用 归纳的手段将内容不同的标语集中呈现出来时, 这些照片就有了一张单幅照片不具备 的穿透力。照片的集合成了一个表意系统,像一面多棱镜,将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的各种状况揭示出来了,当有耐心的人们逐一读过这些标语,体味标语背后的话语 主体、话语对象、话语的口气、功效等等时,相信不同的人会从这些粉刷在墙壁上的 巨型标语生发出自己的思考。拍摄者的观念也借助这种归纳的手段得到了表达。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1 (二)摆拍 与纪实的手法不同,纪实不需要任何的前期准备,只需要拍摄者带着观念去采择 和拍摄。摆拍是由于创作者想借助的场景在现实中不存在,必须人为地进行准备。我 们把所有需要前期人为创造拍摄条件的创作手法称为摆拍。 摆拍是当前观念摄影创作 中最为常用的手段。具体来说,观念摄影创作中常见的摆拍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同类并置 并置也是一种特殊的归纳,其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以系列的方式呈现单张照片, 而是将大量同一性质的图像集中在一个画面中呈现;并置的素材来源于现实,但现实 中的事物并不以并置后的方式客观存在。简单地说,一个是先纳为一体再拍摄,另一 个是先拍得素材再归纳。 同类并置通过大量在细节上有着差异性却在整体上有着同一 性或类似性的图片的堆积,营造一种特殊的视觉冲击力。 在著名摄影艺术家洪浩的观念摄影作品我的东西中,单独的每一样东西看起 来也许只是一种生活用品,但并置于一个画面中,那种密密麻麻没有空隙的逼仄感给 人一种特殊的刺激,作品因此显示出特殊而丰富的含义。是一堆消费品,还是过去生 活的留念,还是过去生活的细节和回忆的线索? 不同的人将会有不同的思考。 我的东西系列 洪浩 2002 洪浩的作品, 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将大众消费社会的商品充裕和泛滥与当代都市的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2 图像化社会巧妙地结合起来,互为表里,都是中国目前城市现状的概括。各类商品的 充裕代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而泛滥则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攫取和人们消费 欲望的无度膨胀。图像化是目前社会视觉环境的重要特征,广告、电视、网络和平面 媒体,图像信息铺天盖地,在麻木人们的视觉神经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感知习惯发生 重大变化, 我的东西中无限多样的图像蒙太奇恰恰满足了观众(同时也是消费者) 的视觉愉悦的需要,在创造图像趣味的同时,也传达了对商品社会的普遍性感受。 2、模仿经典 模仿经典作品也是观念摄影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 即拍摄者借用经典艺术作品 的主题和构图,按照经典艺术作品里面深入人心的影像元素和构图,通过自己摄影的 方式替换其中的某些元素。 如当代著名艺术家洪磊运用超现实的手法来呈现生活的荒谬、矛盾与挣扎。时空 的隔阂使他在摄影作品中注入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同时,也与传统保持着疏离感。作 品的画面简约、精致,潜藏叙事性,富含隐喻,时常是艳丽与颓败、开阔与幽闭、现 代与古典并置对照。山水、园林、花鸟、现代工厂,洪磊的中国风景是他从传统文化 中置换而来的个人图示, 在文人精神的出入间寻找艺术的当代表述。 在洪磊的照片中, 我们能感知到里面暗藏玄机,不掩预谋,其中的虚无、悲剧意识、伤感、错讹和批判, 是他作为当代人,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之间寻求平衡与认同的努力。 左:出水芙蓉图 国画 吴炳 宋 ;右:仿宋吴炳出水芙蓉图 洪磊 2001 洪磊在花瓣与花蕊上安放了死蝇,即刻之间将美与丑、生与死连接到了一起,令 一种美好的意象瞬间堕落至死亡意象的层面。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3 自画像系列 日本 森村泰昌 第一幅以梵高的自画像为原形的“复制品” 。日本摄影家森村泰昌模仿原作 的造型和色彩,将油画颜料直接涂在自己脸上和衣服上,戴上用橡皮泥仿制的棉帽, 在照相机前完成了对名画的“复制” 。初看上去,似乎是梵高作品的复印件,但随着 观察的深入,人们的视线被引向细部,很快就发现自己上当了,那一双活生生的眼睛 显然不是画笔所能成就的。真实和虚拟的并存,使画面投射出罕有的多义性,其手法 之独到令所有人顿觉耳目一新。 左:乌洛比诺公妃和大公像 油画 弗朗西斯卡意大利 右:向弗朗西斯卡致歉 摄影 潘鉞 2006 中国摄影家潘鉞将欧洲 15 至 19 世纪的古典油画作品中的某些经典之作中的构 图、人物的姿态及场景“移花接木” ,如意大利弗朗西斯卡乌洛比诺公妃像和乌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4 洛比诺大公像 、法国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德国小霍尔拜因的两大使像等, 换之以中国传统戏曲人物的戏服头饰,用摄影手段与真人模特拟仿,这种亦庄亦谐的 置换和戏谑, 不无幽默和戏说的成分, 作者以 “混血或杂交式的实验” 探究绘画传统、 价值以及作为一种艺术结构在信息时代的联系,这种模拟是很典型的后现代式的语 言,是对传统美学和谐观的突破和发展。 模仿经典艺术作品的观念摄影作品通常要在细微之处才能发现与原作的区别, 而 正是这一小小的区别使两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创作者的观念在观者发现差异 的瞬间恍然大悟。 这种手法容易使观者对传统的经典作品和新的摄影画面进行对比性 的联想,从而达到戏拟、解构、反讽的效果。被模仿的经典作品可能是绘画作品,也 可能是摄影作品等。 3、模拟、置景 模拟就是将那些当前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通过导演的方式逼真地表现出来然后 再加以拍摄的创作方式,也就是借用真实的形象创造一个虚拟的观念世界。模拟的题 材可能来自于历史上真实的事件,也可能完全来自与拍摄者的主观体验,如幻想、想 象或梦境等。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著名摄影家缪晓春先生的作品过去对现在的访问中, 我们看到拍摄者按照自己的模样翻制了一个仿真的古代文人的蜡像, 配上峨冠博带, 将其放在现代人的各种生活空间中。这位仿佛从遥远的过去走来的古人,兀自闯入 了现代社会,突兀地出现在不同的空间里,站在人群中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他 会有什么感想呢?作者正是想借助这样的表达方式引起人们对当代生活的沉思和重 新认识。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5 过去对现在的访问 缪晓春 2003 通过让“真实”的自我隐身于“虚构”的自我之中的形式观察当代生活。 缪晓春说:“当初做这组照片时,想让观众以为照片中的我是一个真人,只 不过我化装成了古人,游走在欧罗巴,上演一出东西方文化间的矛盾、冲突、碰 撞与融合的戏剧,直到在展厅的某个角落看到这座雕像才知道一切都是在真戏假做! 我是假人演真戏,而我真正的角色则是站在镜头之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6 911 幸存者 刘铮 2003 这组作品是对震惊世界的真实的历史事件“9 11”带来的后果的想象性模拟。用 特写的镜头刻画了一张张经历了战争浩劫覆盖着硝烟和尘土的面孔, 带着尚未回复的 恐惧、哀伤和疲惫,对观者造成一种强烈的震撼,让人不由得去思考战争与人性等深 层次的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过, 置景这种观念摄影的创作方式开始于装置艺术家用摄影手段保 存自己的作品,之后逐渐成为一种观念摄影的创作方式。以后有很多摄影家干脆以获 取照片为目的进行置景。 左:巴黎的猫美姗蒂斯格朗德 (sandy skoglund) 1993 右:金鱼的复仇美姗蒂斯格朗德(sandy skoglund) 1986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7 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 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 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 简单地讲, 装置艺术, 就是 “场 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装置艺术的发展如同其他艺术发展的景况一样, 都是受当下多种单一与复合的观 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发展经验的积累所促动。装置艺术日渐在内容关注、题材选 择、文化指向、艺术到位、价值定位、情感流向、操作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繁复 的状态。 4、行为艺术摄影 这种观念摄影的照片, 其实是即通过行为艺术、 环境艺术的方式获取现场的照片。 在这里,虽然摄影作品的主要成分在于行为、摆设或演出,但请不要忽视摄影本体, 摄影的角色不只是纪录作品, 作品中最关键的是最后的摄影效果是否符合行为所表达 的观念。 这里的行为艺术摄影定义为在以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表演过程中, 通过艺术家自身 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交流,同时拍摄纪录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的主要 视觉画面。 行为艺术,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 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以特定的环境和含义为依 托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艺术形态。行为艺术比较于架上绘画、传统雕塑等艺术注重 艺术行为的结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强调注重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意义,是典型的具有表 演性特征的过程艺术形态。创作体验只能通过开放性的,即兴的,无情节而与生活融 为一体的艺术创造实践活动才能够获得和实现。因此,行为艺术具有:开放的情感表 演性特征。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8 左:无题 雷米弗兹; 右:纵身飞跃法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 克莱因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 26 岁才开始从事艺术,34 岁就离世。他 独创“单色画” 、 “人体绘画” 、 “火焰画” 、 “虚空” 展览,甚至作品中的他纵身从楼 上往街面上一跳,这一切使他成为著名的观念艺术家。 (三)后期处理 1、拼贴 拼贴的表现方式最早出现在绘画上,后来很多摄影家用拼贴的方法来表现摄影, 包括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曼 雷(man ray)。拼贴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这些方法既可以通过传统暗房加工,甚至可以动用最原始的剪刀裁剪和糨糊拼贴,还 可以通过电脑 adobe photoshop 软件后期制作。 拼贴也是观念摄影创作中较常用的方 法之一,拼贴的具体技法包括: (1)从“不同视觉角度”将对象的局部拍摄下来,然后经过后期制作将这 些局部“不规则的”拼贴起来,组成一幅近看支离破碎、远观却有一种整体性和秩序 感充满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图片。 (2)从“同一视觉角度”将对象的局部拍摄下来,然后经过后期制作将这 些局部“有规则的”拼贴起来,组成一幅整体性的图片。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19 (3)将通过拍摄获得的不同的内容元素直接组合在一个画面中。 左: “一帆风顺” 顾欣 上海安亭新镇 2006 右:城市印象之废弃的车 顾欣 上海 2003 在这幅作品里,拼贴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还原被摄主体,而是借助一个个真实的局 部再造一个看起来真实的影像,带有浓厚的解构色彩。这幅作品没有像霍尼克一样去 避免视觉偏差,而是故意夸大了视觉偏差,尽管保留了原始影像的整体性,但这个整 体已被夸张了的影像加上拼贴带来了支离破碎的感觉。 这幅作品的主体废弃的汽车本身就可视为一个后现代的艺术装置, 同时它也 是工业社会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再加上具有同样意味的拼贴手法,反映现代城 市的另外一个侧面。 对元素的直接拼合的手法兼具选择性归纳与同类并置的一些特点。 与前者的不同 在于,拼合是将单片作为素材拼合在一副画面中集中呈现;与后者的差别在于,拼合 是在拍摄后完成的,即先获取影像后完成拼合。如作者本人创作的百姓商店 ,将 各种带着商店招牌的小店门面归纳在一个空间里,在略带杂乱的画面中,一个个名字 跳入观者眼帘,百姓百家姓,百姓老百姓更多的观者可以有更多的联想 和思考。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20 百姓商店顾欣 2010 儿童玩具顾欣 2010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21 2、涂绘、刮擦 涂绘、刮擦的处理手法常常运用在油画,水彩之中,现在很多摄影家也借用这种 方法到照相纸或胶卷上,表达自我的观念,具体常用的方法有: (1)在拍摄完成、胶卷冲洗好以后,在胶卷上刮擦涂抹,然后放大制作,以制 造出一种仿旧的自然肌理效果。 (2)在完成的照相纸基纸上直接上色,常用的是照相色(效果象水彩画,比较 清淡透明、自然) ,有的用丙烯颜料等(颜色比较厚重,视觉效果比较强烈) 。 (3)运用电脑图像软件 adobe photoshop 在数码照片上局部上色,相对操作比较 方便,并且可以重复修改。 上红色的照片 威廉克莱茵 1987 左:无题 鲍里斯米哈伊洛夫 1975 右:涂色的照片 阿卢尔夫雷纳 1971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22 3、影像与综合媒体制作 随着数字技术在摄影领域的应用,摄影家不仅在摄影中大量使用 photoshop 的后 期处理技术,甚至加入 3d 的三维影像技术,这种新的摄影语言给观念摄影带来了无 限延展性。 如缪晓春模拟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创作的虚拟最后的审判就利用数码三维技 术从多个角度虚拟不同的场景,并将艺术家本人的形象置入。这种名作模仿加 3d 综合媒体制作的新形式是观念摄影在创作方法上的新尝试,也为观者打开了全新的 视觉观感。 虚拟最后的审判, 缪晓春 2006 (四)叙事与摄影蒙太奇 1、叙事性的摄影故事 叙事性的摄影故事类似于电影的分镜头画面,是单幅摄影作品的继续延伸,它区 别于专题摄影报道式的表现模式,专题摄影报道式的照片虽然拍摄的是同一个主题, 但照片之间往往没有特别明确的连续性,照片之间也可以是并列式的,专题的时间前 后关系并不重要。而叙事性的摄影更强调时间,强调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具有 很强的逻辑性。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23 并且,叙事性摄影故事的优点是动态电影所不及的,它象连环画一样,观者可以 很方便的、长时间的、反复的观看,它带给观者更安静、更丰富的联想和思考。 叙事性摄影故事包括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不带文字的纯图像的组合照片形式, 类似于黑白默片;另一种是带叙事性文字的图文并茂的组合照片形式,类似于摄影文 学、摄影小说。摄影文学更多的追求的是单幅照片的“象外之象” 、 “韵外之致” ;而 纯图像的摄影组合形式则追求的更多的是镜头之间的组接后产生的新意义,即蒙太 奇,或者镜头本身的意义。 同性恋者的东西 美杜安 迈克尔斯 (duane michals) 1969 从 1969 年起, 杜安 迈克尔斯开始拍摄连续照片,每幅影像互相都有微小的差别, 像电影的连贯镜头一样。迈克尔斯利用这种方法,创作了包含超自然因素的故事或寓 言,画面中经常充满神秘的、模糊的和半透明的物体运动。 2、摄影蒙太奇 许多艺术家在使用摄影时并非亲自去拍照,而是把照片当作素材来加工,将多个 影像合成在同一张画面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至今仍在各种传播媒介及艺 术创作中盛行不衰的“摄影蒙太奇” (photomontage) 。如今,摄影蒙太奇呈现了如万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24 花筒般的视觉效果,这是许多不同时空的片断在累积及延伸之后,指向超越平面的另 一个世界。 摄影蒙太奇除了视觉的新奇和多层的意涵外,对艺术家而言,这是一种可以拉近 群众距离的创作方式。在 20 世纪初的欧美国家,由于网版印制的普及,各种以刊载 照片(图片)为主的画报大量出现,加上用相机记录各种事物已成为传统,摄影早已 经是社会文化中不可缺的部分。摄影蒙太奇利用一般人对照片的熟悉,通过改变比例 及重新组合来产生一个既熟悉又新奇的图像世界。 摄影蒙太奇的发展除了在观念摄影中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外, 在商业摄影中 的应用更是影响深远,现在大量的广告设计和创作都延续摄影蒙太奇的创作风格。 左:存在者 英吉尔伯特和乔治 1984 右:小痞子 英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 and george) 2004 英国前卫艺术家吉尔伯特与乔治通过蒙太奇式的摄影语言, 主观地反映着我们的 生活环境,记录他们的生活。吉尔伯特说: “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包括幸福和鲜花, 当然也有悲伤。 ” 吉尔伯特和乔治的艺术作品融合了多种形式,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是艺术,并 把自己形容为“活动的雕塑” ,因为身体是这个双人组的创作源泉,他们用自己的身 体动作和语言创作许多匪夷所思的“活雕塑” 。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四、对观念摄影的体会与反思 25 四、对观念摄影的体会与反思 从前述关于观念摄影创作方法的梳理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观念摄影的特点来 把握其核心特点。 (一)观念摄影的特点的思考 1、内在特点 (1)主观性 这一点不仅可以从“观念”一词本身的意义所指中看出,因为观念本身就是主 观的,也可以从不同艺术家对观念摄影所持的上述各种有同观点看出。这种主观性首 先表现为画面中的主体并非主体本身,而是一种表意符号或象征符号;其次,还可以 表现为不同的摄影师可以将不同的拍摄对象作为自己的表意符号表达相似的观念, 但 更多地表现为千人千意,即每个摄影师可以用完全个人化的、主观的表意符号和手段 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或主观意念。也可以说,观念摄影的主观性允许摄影师可以最大 限度的运用自己个性化表达方式和个性化的观念。 在观念摄影中, 被摄对象并不代表其在现实中的意义, 而仅仅是一种表意的符号, 一切对象都可能成为观念摄影的表意对象, 选用什么对象和表达什么意思完全是摄影 师说了算,因此,观念摄影传递的通常是一种可以感觉却无法确切表达的个体式的主 观体验和个人意义,常给人一种隐晦的、荒谬的、杂乱的、无确定性的感觉。 (2)思想性 观念,就是一种经过仔细的思考而形成的观点或者意念,因此,假如没有思考, 也就不可能有观念的诞生,所以,观念摄影最本质的特点是一种思想表达。观念摄影 作品通常都表达着拍摄者对于人性、生命与死亡、人的存在与归宿等重大哲学命题的 思考,或是拍摄者对当下种种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3)内向性 以客观再现为“目的”的摄影,如写实主义摄影、自然主义摄影、纪实摄影等, 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外在世界,通过这些作品,能激发观者去关注这些外部世界,是外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四、对观念摄影的体会与反思 26 向性的。而观念摄影关注和表达的都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感受、想象、意识或意念等, 观者可借助拍摄者的表意符号进入其内心世界,或引起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反思。 2、外在特点 (1)人为性 观念摄影最容易识别的外在特点主要是其人为性, 它与客观记录性摄影最大的不 同就是画面上处处都有人为操控的痕迹,比如人为的摆拍、借助道具、装置、行为艺 术表演、想象性的拼接、在照片上涂抹、绘画等等。 (2)包容性 观念摄影的内容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在观念摄影家心目中,一切与人性、人的存 在、人的生活、人的精神、人类社会等有关的内容,不论是美的、还是丑陋的,是平 实的、还是夸张的,都可以摄入镜头,其内容没有什么“禁区”和“忌区” ,格调不 分高雅和低俗。 有些作品虽然直接取自生活,但其反映意义却是摄影家个人人生哲学、道德观 念、价值取向的直接表现。由此可知,观念摄影的创作题材和内容有相当的随意性、 自由性。 (二)观念摄影评判标准的思考 观念摄影就是个体主观意念借助摄影进行的外化和表达。从字面上理解,观念摄 影就是借助摄影的手段表现和表达个体的某种观念。因为观念是抽象的、内在的、主 观的,而摄影最原初的功能是客观记录外部世界,因此,观念摄影是一种截然不同于 传统摄影的以客观地再现记录被摄对象本身为目的摄影形式, 借助影像进行内在观念 的主观表达才是它的核心。但是观念摄影常常不是万能的。 作为理性的观念内容,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图像、声音、文字等) ,都很难 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即便是文字,同样的一首诗词有时大家理解的观念意义都不 一样;同样一张画面,欣赏的对象不同,理解的含义也大都不同。我想这也正是观念 艺术的趣味所在,这种趣味还表现在不断的批评和探讨的过程中,而不是马上就可以 界定的。往往越是艰深的观念,越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空间,也就越是需要更多 的媒介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才能在人类思想的里程中逐步走向更高的境界。摄影对观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四、对观念摄影的体会与反思 27 念艺术的界入,也是其中的一种。 至于真正意义上的观念摄影,并非是指通过摄影表达一个十分完整的观念。观 念摄影的意味就在于通过照片所传递的某种观念,是一种摆脱了浅层次、无意味纠缠 的探索过程,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 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因此,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让观者自 己去体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也符合审美的需求。如果一幅照片或者一组照 片把什么都说清楚了, 观众的参与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照片的艺术魅力也就荡然无存。 观众如果能读出更多的、不同的意味,这便是摄影的成功。 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五、观念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28 五、观念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如果说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是摄影的两大根本取向, 而观念摄影在本质上是一种 注重主观表达的摄影。谈到观念摄影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数码技术的发展为影像创作 提供的各种可能性与便利是最为重要的影像因素。 这首先得从数码技术为摄影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变革谈起。 传统相机处理的是光学 模拟信号,而数码相机处理的是电子数字信号。正是这一根本的差别造成了二者整机 结构、系统工作原理、影像处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抛开机器本身物理构造方面的诸 多差异不谈,仅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分析两种相机使用过程中最直观的差异: 其一,数码相机不需要使用胶卷。一张小小的信息存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材加工工岗前决策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ICU护士培训计划
- 中国的林业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眼科显微手术刀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抖音的培训课件
- 中国磁性吸波材料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传统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 中国组合刮刀涂布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7《感受虚拟现实的魅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湘电子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 第四单元《第11课 雪花飘飘-制作有“影片剪辑”的动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 GB/T 45743-2025生物样本细胞运输通用要求
- 医疗器械培训计划和记录
- 2025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 2025年系统集成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
- JG/T 235-2014建筑反射隔热涂料
- 俄语a2等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农机停放库棚可研报告效益分析
- 劳务费代付授权书样本3篇
- JGJ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宣讲课件
- 研发工程师:新能源科技公司电池研发简历
- 高中家长会 高二期中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