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文本的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叙事性文本的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叙事性文本的解读》PPT课件.ppt_第3页
《叙事性文本的解读》PPT课件.ppt_第4页
《叙事性文本的解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叙事性文本的解读,古代叙事学到现代叙事学(Narratology):亚里士多德、中国古代的金圣叹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叙事学等。1、叙事的定义、特征与内容:A叙事:神话传说到现代小说文学的叙事就是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B特征:(1)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后果。(2)话语的虚构(在一般现实的超越)。,C叙事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1)从内容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2)从形式看,任何一种写作方式、艺术风格的背后都有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D叙事的内容: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p.242-43)2、叙述内容A故事(1)事件人物行为及其后果分类的限度是有意义。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事件,另一类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事件。,在一部作品中,有可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事件占主要地位(武侠、侦探),有可能塑造人物的事件占主要地位。另一种分类:核心事件和“卫星”事件(巴尔特)(2)情节定义: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例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与“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同时,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3)人物,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论争:情节与人物孰重孰轻?谁是文本的中心?人物两类:第一类,“行动元”,即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如言情小说中的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等(247页)。第二类,角色,即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行动元”与角色的关系不完全吻合。(4)场景即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有的作品中,只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场景,但大部分,会有多次、多个场景的转换。,B结构定义: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分类:(1)表层结构(历时性向度)一部作品可简化为若干主语+谓语(表语)的陈述句,这些陈述句所组成的序列即表层结构。例子(249)(2)深层结构(共时性向度)即文本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呼应结构,例子(250)C行动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变成现实结果(基本序列),复合序列:连接式左右并连式镶嵌式。3、叙述话语A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1)定义(252)(2)时序:顺叙、倒叙、插叙、预叙。(3)时距:省略、概要、场景、停顿。(4)频率:1/1、多/多、1/多、多/1。B视角(1)定义(256)(2)第三人称(两种情况),(3)第一人称(两种情况)(4)第二人称(较少)(5)多视角第一人称(现代小说)4、叙述动作A定义:即叙述行为本身。B叙述者、作者、隐含作者C叙述声音:缺席的叙述者(书信体、意识流)、隐蔽的叙述者、公开的叙述者。独白与复调。D叙述者与接受者:读者与隐含的读者。,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