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设计.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设计.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设计.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设计.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设计 中文摘要 奥运会作为万人瞩目的体育盛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视觉传 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智慧与艺术于一体,更是举办国民 族、社会、时代、人文精神的主题形象。本文就2 0 0 4 年希腊雅典、2 0 0 8 年中国北京、2 0 1 2 年英国伦敦三届奥运会的会徽入手,并且通过解读二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意义、理解奥运 会会徽没计规律的两个层次,从形式与意义的不同角度进行描述与比较,认识当今世界奥运 会会徽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设计理念与设计语言,设计规律,从而掌握设计的能力。 关键词:奥运会会徽形式精神文化 t h er e a s e a r c hf o rt h r e es y m b o ld e sig n s o f0 1 y m p icg a m es a b s t r a c t t h eo l y m p i cg a m e sa sa ni m p o r t a n ts p o r t s ,t a k em o r ea n dm o r er e c e i v e sp e o p l e s a t t e n t i o n t h es y m b o lo fo l y m p i cg a m e s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c o n s t i t u e n to fo l y m p i c g a m e sv i s i o nt r a n s m i s s i o n n o to n l yi st h ec o l l e c t i o no l y m p i c sm o v e m e n ts p i r i t ,t h e w i s d o ma n da r ti nab o d y ,b u ta l s oi sc o n d u c t st h ec o u n t r yn a t i o n a li t y ,s o c i a l ,t h e t i m e ,t h eh a m a n i t i e sm e n t a ls u b j e c ti m a g e t h i sa r t i c l eo ns y m b o l so fo l y m p i cg a m e s i si n2 0 0 4g r e e ka t h e n s ,i n2 0 0 8b e i j i n g ,c h i n a ,i n2 0 1 2e n g l i s hl o n d o n ,t h r o u g h r e s e a r c ht h et h r e es y m b o i so fo l y m p i cg a m e sc o n f e r e n c et h ef o r ma n d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t w ol e v e l so fo l y m p i cg a m e sc o n f e r e n c es y m b o l d e s i g n c a r r i e so nf r o mt h e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o ft h ef o r ma n d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d e s c r i b e sa n dc o m p a r e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h u m a n i t i e ss p i r i t ,d e s i g ni d e aa n dd e s i g n l a n g u a g e ,d e s i g nr u l e ,i nt h es y m b o l so fo l y m p i cg a m e s t h u sg r a s p i n gd e s i g na b i1i t y k e yw o r d s :s y m b o i so fo l y m p i cg a m e :f o r m :s p i r i t :c u l t u r e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人声 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或撰写过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弓忆袭 签字日期:沙口8 年v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南京艺术学 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士、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弓髦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7 口d g 年中月 日 签字日期:勿年 第章三三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意义 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设计 引言 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最具瞩目的体育盛事和最有魅力的社会文化现象, 奥运会的精神和宗旨在于将体育、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以体育运动为手段,在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加强和增进世界的和平与人类欢快愉悦的情感。 作为表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和宗旨的会徽,需要将内在的精神含义,运用简 洁、生动、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 包括图形、文字、色彩、材料等) 准确地表现 出来,以强调奥运的精神、浓缩奥运的理念,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并且在五大洲轮流进行。每届奥运会的会 徽,都会根据丰办方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奥运精神进行设计,其目的是将东 道主的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相结合,突显个性特色,以区别于以往的奥运会,这种 传统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一直沿用至今。2 0 0 4 年希腊雅典、2 0 0 8 中国年北京、 2 0 1 2 年英国伦敦三届奥运会的会徽,正体现了这种特点。 第一章、三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意义 第一节、三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元素: ( 一) 、和平友谊的橄榄枝: 0 4 年希腊奥运会会徽形式元素,选择了古希腊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编 成简练纯净的圆形花环桂冠。白色的橄榄枝在蓝色的底色上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轻松、随意、欢快的整体风格。( 图1 ) ( - - ) 、寓意生命的汉字符号: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选择了代表中国文化的汉字符号作为表现元素,并运用 篆字、红色等形式元素,在印章的基础上巧妙地构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 运动员形象。( 图2 ) ( 三) 、抽象动感的数字元素: 南京艺术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较之北京奥运会运用汉字作为表现元素,2 0 1 2 年英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 志,同样以文字为主体。2 0 1 2 英国伦敦奥运会会徽选择举办奥运会的年份“2 0 1 2 ” 作为会徽丰体形象,并且将举办的地点“l o n d o n 和奥运会五环标志装饰在 “2 和“0 ”之中( 图3 ) 。在色彩上,运用红色、橙色、蓝色和绿色四种鲜艳 的色彩系列,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颜色运用,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图4 ) 。 第二节、三届奥运会会徽的造型特点与意义: ( 一) 、圆花环五环: 在希腊历史上,无论是一个世纪前的1 8 9 6 年还是2 0 0 4 年的奥运会,雅典都 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橄榄枝作为会徽设计的元素,用来象征和平与友谊。0 4 年 希腊奥运会会徽在造型上,将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橄榄枝放在蓝色的方块上,运 用简练纯净的线条,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延续,构成柔软舒展的白色橄榄枝花环。 花环在与方形的统一与对比中,向外伸展出一片片排列有序、轻松自然的橄榄叶; 叶片间一个个小圆点增加了丰富的节奏感,活跃了欢快轻松的气氛,使得整个设 计风格呈现出和谐感。圆形的花环象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强调了希腊 与奥林匹克运动源远流长的关系。 橄榄树是生产在欧洲的一种树木,橄榄果是古希腊人用于饱腹的一种食物。 橄榄树生命力极为顽强,地中海沿岸的人们称之为“生命之树”,橄榄树被视为 生命与健康的象征,同时象征着拼搏与顽强的意志。 在古希腊的历史文化中,橄榄树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橄榄树一直 是雅典的圣树,是古雅典人和古雅典城邦国家的象征;是中海沿岸国家所崇拜的 圣树,也是食物、温暖、智慧、富饶、和平的希望,在希腊神话和希腊艺术中留 下了深深的印记,并且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圣经的传说中,智 慧女神雅典娜创造它时,就认为它能够为人类提供战胜海神挑战的神力;对于身 陷洪水之中的人而言,由和平鸽带回橄榄枝的同时,也带回了洪水退去的捷报。 由橄榄枝叶编成的桂冠在古希腊神话中,由天神所佩带;在古代奥林匹克运 动会中,优胜者们被授予的桂冠同样是由橄榄树叶编制而成。体育运动的优胜者 成为人类文化中的英雄,而桂冠则成为胜利、坚强和希望的象征。 现代的希腊传承了传统的文化,橄榄花成为希腊的国花;由橄榄枝环抱的盾 徽,成为希腊神圣的国徽( 图5 ) ;由橄榄树叶构成的桂冠作为希腊文化的象征, 2 第章兰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意义 成为2 0 0 4 年希腊奥运会的会徽,并且向全世界人民宣布:“奥林匹克运动会回 家。一 希腊、2 0 0 4 的文字和五环的符号,分为两行并排在主体图形之下。在从上而 下排列的和谐形式中,形成有节奏的动感变化,体现了希腊奥运会所追求的幸福 与快乐。 ( 二) 、字人形运动: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方中带圆的外形中,圆润 流畅的篆书宁体,具有刚柔并济、厚重典雅的形式特点,呈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流 动的曲线气韵、呈现出生命活力的寓意。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 美学韵味的体现。 l 、“京”字的造型特征与意义: 篆刻刀下的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形式元素“京 字,运用抽象的线条 刻画出一个向右倾斜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双臂张开和倾斜跳跃的整体动势具有视 觉的张力,文字的形象结构与运动员的造型同构,产生运动感。抑扬顿挫的笔法, 注意疏密有致、主次虚实变化、巧妙而生动。象征着北京奥运会欢快娱乐、积极 向上的特点;代表着青春焕发的古都北京,正以她开放的胸襟迎接来自世界各地 的朋友和吸纳四方、溶汇古今文化,既有中国浓浓的传统文化气韵,又体现了现 代精神的表现。 我国古代的道学就认为气是宇宙生命的基本物质,宇宙天地时空、生命节律 无不是由气所构成。人作为宇宙中的一分子,同样是由”气”所形成,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牛,散则为死。生命体的盛衰,取决于气的盈虚。天人合 一”的思想观念,同时说明了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的相通性:人顺应了自然才能获 得生存与发展,同时人的心宇广阔无比,可以容纳宇宙、包览万物,大干世界中 的一切都可在其中循环。在中国传统美术的种种表现性、抽象性和写意性的形式 中,中国画论中气韵牛动的说法,体现了具有生命运动的节奏变化,成为中国画 论的核心。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正因为离不开气,离不开由气所形成的往复循环 的生命运动, 离不开”天人合一”思想引发的”圆”与”空9 的观念,彩陶装饰流动 着奔腾不息、反复周旋、浪漫起伏的的水纹:楚汉艺术翻滚的祥云瑞草、飞奔的 灵兽,纤细流畅、旋转飞扬、轻快舒展,在天地间具有磅礴气势、神秘色彩,呈 现出一片热烈奔放、浪漫绚丽的世界;唐代的祥花瑞草、飞禽走兽,无不是以始 3 南京艺术学院硕七学位论文 则有终、终则有始,灵活多变、轻灵无阻的生命运动的形象性表现,强调运转不 息的特征:一组组盛开的宝相花,花中套花、层层叠叠,包容着丰富的想象和结 晶,不断向外翻卷的动态张力,使形态丰满、精致,保持着生机旺盛的气势。一 组组象波浪翻卷向前的卷草纹和风鸟上下起伏,具有优美流畅的风格,无数具有 生命气韵的点、线在流动的视觉流线中演奏着雍荣华贵、吉祥和谐、精致繁缛的 交响曲。北京奥运会会徽中的“京 字造型,正是吸取传统之精华,形成了“舞 动的北京 ,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牛命韵律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难怪1 9 9 6 年亚 特兰大奥运会设计主任、2 0 0 8 年奥运会会徽参与者之一布雷德科普兰德先生, 从许多会徽设计方案中一见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便当即托口而出:她是 中国的! 汉字的创造来自远古的刻划,它作为汉语体系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一直是 炎黄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从古至今,汉字以及由它所衍生 的各种艺术形式,始终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甲骨文字的象形化表现, 将客观事物的形象高度概括后,运用符号化的语言表现,更是体现了思维的抽象 性和艺术性,并且在此基础上体现了象征性。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 动的北京 选择中圜汉字“京”字,不仅点明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与城市的符号; 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角度看,“京 蕴涵了丰富的传统美学精神,体现了“天 人合一 的思想。北“京 的“京既是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的象征,更是中 华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北京奥运会会徽不仅仅只是原来的京宇意义,而是将北京 奥运会的理念化为欢乐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其中的一笔一划,充满着对生命意义 的隐喻,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她带给人们的不仅 仅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的会徽,而是体现了力与美的高度结合,体现了人类的体 魄和精神的双重之美。她表达了人们所要表达的理念,也寄托着人们赋予她的梦 想。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形象史上的一座 艺术丰碑。 2 、中国印的造型特征与意义: 作为会徽主体形象之一的中国印章元素外形,方中带圆、下大上小、稳重端 庄,与“京”字的曲线,形成动静结合、曲直对比。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 动的北京”,在追求整体外形饱满及古朴厚重的基础之上,注重肌理斑驳的自然 4 第章二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意义 变化,表现出古玺、汉印有节奏的残缺美,以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丰富了视觉语 言,注重了传神的效果,体现着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浸透着历史的深沉和 神秘的美感。 中国印章古时称作“玺、“印章 、“印信”、“记 、“朱记”、“合同 、“关防 、 “图章 、“符”、“契”、“押”、“戳子 等等,早在中国有文字史以来,就已经出 现文字的镌刻艺术。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 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秦始皂统一 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罔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中国印章( 篆刻) 艺术出现的字体多为篆字,巧妙地运用汉字的形式含义及造字原 则,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蕴涵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印章艺术在方寸之间, 包含着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霞草木、衣冠人物、虫鱼鸟兽的文饰形象和 象形字体结构,具有丰题突出、构思巧妙、充满了精、气、神的特点。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不同于普通的印记,随着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既 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形式与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又注入了现代的 审美和奥林匹克的意义,她是中华民族迈出的第一步! 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宪 章的首次阐释! 是对奥运会历史的填补! 她运用中国传统古印章作为设计元素, 利用庄严的含义和端庄严谨的篆字造型,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承诺! 承诺发扬 奥林匹克精神,承诺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办好奥运的决心! 映射着文化,公证、诚 信、信誉,沉稳的含义。传统印章的红色印泥,带着吉祥的色彩、火热的心,把 这份传统的文化和真挚的情感进一步的加强。 会徽下方的“b e i j i n g2 0 0 8 采用汉代竹简书写方式和主体造型的动感相 呼应,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整地浓缩在会徽造型之中,进一步完 善了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 ( 三) 、符号数宁精神: 2 0 1 2 年伦敦奥运会主题强调“伦敦2 0 1 2 年奥运会,将是所有人的奥运会、 所有人的2 0 1 2 。一会徽选用了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设计成简练抽象、外形硬 朗,动感性强烈的造型,正是运用了所有人共识的数字符号,体现了所有人的共同 心理感觉,表现了伦敦奥运会的主题。 2 0 1 2 四个阿拉伯数字以笔划粗壮、棱角分明的特点,形成了具有强烈运动力 5 南京艺术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度的块面。两行斜向排列,同样以抽象的动态趋势、棱角分明的形式,形成更加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在奥林匹克宪章所提出的“更快、更高、更 强”的精神,突出了对奥林匹克运动不畏艰险、不断进取、永不满足、敢攀高 峰的奋斗拼搏精神。奥林匹克五环和l o n d o n 装饰在2 0 1 2 四个粗放的宁体形式上 部,不仅点明了伦敦奥运会的信息和精神,而且加强了强烈的动感趋势,表现了 英国人毫不保留地展示出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和理解,对全世界人民参加奥运的信 念追求。 第三节、三届奥运会会徽的色彩特征与意义 ( 一) 、0 4 年希腊雅典会徽的纯净蓝: 2 0 0 4 希腊奥运会会徽运用了纯净的蓝色和白色作为标准色彩。 蓝色和白色来自于希腊的自然,来自于色彩关系,更来自于希腊的文化和奥 林匹克精神的象征。 2 0 0 4 希腊奥运会会徽在蓝蓝的底色上装饰着白色的花环,是那样醒目、纯净, 好似明亮的阳光、蓝色的大海,又好似海天交际的景色清楚呈现。象征着海洋的 蓝色,宛若回到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初的设想,回归到奥林匹克运动最初美好的愿 望,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强调了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丰题:“欢迎回 家 。 由于希腊位于地中海边,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温和的气候,成为希腊人 健身强体的地理条件,同时蓝色的大海环境使希腊能够积极开发海外贸易和文化 交流,对于希腊文明的崛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地中海是希腊文明的摇蓝和 象征。地中海的蓝色代表着纯净、和平、包容、自由精神,成为希腊人心中梦幻 和热爱的色彩,成为希腊牛命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希腊奥林匹克运动 的精神象征的标志。2 0 0 4 年希腊奥运会会徽选择蓝色作为标准色,正是体现了 希腊选择了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的精神。 白色同样是希腊人喜欢的色彩。阳光下的希腊一切景色是那样明亮清晰,白 色的大理石神殿、大理石雕颦、白色的长衫无处不在。白色象征着纯洁、明亮, 明快清淡的色彩象征着没有一丝利益掺杂的纯净。 蓝色和白色同样是自然、生命和谐、健康的体现,是希腊国旗、国徽的色彩, 是希腊文化象征的色彩。轻松随意的白色橄榄枝桂冠在蓝色的底色的基础上,形 6 第。章王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意义 成了明亮的色彩对比,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希腊奥运会会徽,共同体现了希腊文化 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 ( 二)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中国红: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在色彩的选用上运用了中国红。 中国红作为一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一个盛大的节日,象征着喜庆、热烈、 吉祥的红色,在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蕴涵着红色所带来的深刻含义: 激动人心的比赛,红红火火的节日,举世沸腾的关注。这一切多么需要用中国特 有的语言去诠释。 从象征意义上说,中国红是中国传统的色彩,象征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 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热烈、浓郁等含义; 意味着白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中国红是喜庆与祥和的 颜色,是民俗文化的颜色。 此外,中国红是北京的色彩。从古至今,北京的生活中充满着红色的元素, 构成了北京的色彩丰旋律: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的国徽,、雄伟的故宫建筑、 红色的灯笼。鲜艳热烈的中国红,给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增加了色 彩热烈欢快的视觉效果,表现了中国人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更给全世界人民传送 了浓浓的中国情。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选用了鲜艳的中国红,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中国文化,象征 着充满热血沸腾、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象征着13 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 的美好憧憬。因此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无论是从色彩属性还是从其象征意义来说, 都是最恰当的选择。 ( 三) 、2 0 1 2 年伦敦奥运会会徽的亮呵色: 2 0 1 2 年伦敦会徽分别运用粉色、橙色、蓝色和绿色四种系列颜色,可根据不 同场合不同使用。 2 0 1 2 英国伦敦奥运会会徽造型奔放,色彩亮丽,充满着时尚和动感的特性。 大胆鲜艳的色块组合,配合着夸张动感的造型动态。张扬着运动的精神,好似 欢跃舞动的运动人影,带着闪电般的速度;又仿佛激荡穿越的呐喊声,生灵活现 地体现出运动的气氛。红色、橙色、蓝色和绿色四种强烈、丰富的色彩,强调了 新时代强烈的运动精神,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欢快的心情。伦敦奥组委称,这一强 7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有力的、现代的会徽,象征着富有活力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其能感染全世界每一 个人的能力。鲜艳的色彩,配合在一起,形成热火朝天的运动场面,让人震撼。 毫不掩饰告诉世界:这将是一场盛会,将是一场热烈瞩日的体育的节日,反映了 “所有人的奥运 这一想法。 第二章、三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规律 透过解读三届奥运会会徽元素的选择和会徽的造型、色彩特点,我们无不感 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振奋。三届奥运会会徽除了简练、醒目、具有视觉冲击力的 形式外,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式,一种具有奥林匹克特殊象征意义的 标志,奥运会会徽的形式语言离不开举世瞩目的奥运会,离不开奥运会的精神理 念,同时离不开奥运会举办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内涵,离不开对心 理情感的表现。 下面本文针对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精神内涵进一步归纳思索、以揭示其中的 设计规律,有利于掌握设计思维的理解、联想与创新的能力。 第一节:突出奥运精神的主题性: ( 一) 、 奥运会会徽与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会会徽( e m b l e mo fo l y m p i cg a m e s ) 是现代奥运会( 包括冬季奥运会) 组织委员会为所举办的奥运会而设计的一种独特会徽,亦称奥运会会标。它以单 纯、显著、易识别的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了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外, 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的作用,以其直观的形象语言浓缩与象征了奥 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主题性,也包括了与此相关的文化、社会和娱乐意义。随着国 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应用,成为视觉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 和奥运精神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 由于奥运会会徽在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特殊性,导致了思维方式、表 现手段、设计语言和审美观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要有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 竞争的精神,同时是一种竞技精神、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和谐, 自由,健康,积极的现代伦理、一种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奥林匹克精神以一种 “更快、更强、更高 的自我挑战精神,构成了当代人类自我完善和社会交往的 8 第_ 章二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规律 基石。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精 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所指出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将 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牛哲学。 正是这种哲学使人类的潜能与美德得到充分的开发,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最为优化 的牛存与发展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共处、个人与社会协 调发展的保证。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拥有完全自信和战胜一切挑战强 大的动力。 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历届奥运会在不 同地区、不同国家召开,不同的文化主题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紧紧地结合在一 起,形成不同特点的奥运文化。不同奥运会的辛题口号,高度概括和集中了奥运 会的理念,简短有力、容易记忆的话语高度概括了主题精神。奥运会会徽作为一 种特定的符号,正是通过选择与运动相关的文字、图形视觉符号语言,明确地突 出奥运主题的需要,牛动地表现出奥运口号所表现的体育精神,运用一切方式去 阐释奥运会,将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奥运丰题传递给社会公众,使世人能够用眼 去看,用心去感受。 ( 二) 、三次奥运会会徽的主题性: 0 4 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主题:”欢迎回家”。听起来是那样亲切、温暖,充满 了奥林匹克回归家乡的喜悦和自豪。它立足于希腊雅典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关 系,利用主题口号的引导,展现希腊的文化,并且强调占希腊奥林匹克的精神和宗 旨:和平、友谊、团结。2 0 0 4 年希腊奥运会会徽的形式元素,来自于希腊的地理, 更来自于希腊的文化,表现了希腊民族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在会徽的图 形元素的选择和色彩的运用上,以轻松的笔法在蓝色上表现象征古希腊奥林匹克 的精神的白色橄榄枝花环,紧紧贴切了2 0 0 4 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主题。符合2 0 0 4 希腊雅典奥运会的宣传丰题:欢迎回家。 0 8 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o n ew o r l do n ed r e a m ) , 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 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 望。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尽管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 们共同分享着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却是相同的。 9 南京艺术学院硕七学位论文 北京奥运会同时强调“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的理念,言简意深地 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天人合一 和谐发展的梦想和追求,这 种梦想和追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形汉字、古印章和中国红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体现了 北京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价值观。尺幅之地,凝聚着东方的气韵;笔画之间, 充满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着时代的韵律舞动的欢快活力,表现出世界人民“同 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希望追求。 2 0 1 2 年伦敦奥运会丰题强调“伦敦2 0 1 2 年奥运会,将是所有人的奥运会、 所有人的2 0 1 2 。力此外伦敦奥运会在宣传的理念上,强调了对年轻一代的重视, 成为申奥取胜的重要因素。德国前总理科尔表示伦敦取胜的蕈要原因之一,就是 他们重视将希望留给下一代和年轻人的参与。此外,伦敦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 城市,对体育的热爱可以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基于这些原因,2 0 1 2 年伦敦奥运 会会徽选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体现笔划粗壮、棱角分明的强烈运动动态, 与现代体育运动的气氛达到一致。鲜艳多元的色彩,不拘于一格,很好地体现了文 化的包容性,强调了年青人积极参与的热情,体现了所有人熟识的符号,所有人 的共同视觉心理感觉,表现了伦敦奥运会的- 丰题。 第二节:简洁明快的凝练性 分析现代奥运会会徽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奥运会会徽在发展的趋势中,其形 式与创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审美意识的变化、艺术多元化 的表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具像写实到今天的抽象象征,从奥林匹克体 育场景和运动员的形态,到运用民族文化的种种符号,艺术的语言越来越多样化, 适应当代信息社会高科技、高情感的需要。 回顾世界艺术潮流,从最初的现实丰义剑抽象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艺 术潮流的发展影响着设计思维的变化,影响着奥运会会徽的形成。现代奥运会会 徽的形式表现简洁明快凝练,力求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诠释对奥运的理解,符合会 徽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审美的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现代风格。保持着体育与艺 术精神紧密相连的现代奥运会会徽,在形式与创意上充分体现了简练抽象、新颖、 生动、寓意深刻,具有直观性、显著性、艺术性的特征,符合现代人快节奏、多 思维、多情感的时代特点。 1 0 第二章二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规律 自1 8 9 6 年雅典开创性地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起,已经经历了2 8 届奥运 会,除了1 9 1 6 年第四届奥运会因一战没有召开外,每一届奥运会都有视觉形象 的象征标志。其中经历了报告书的封面、招贴和会徽多种形式。自1 9 2 4 年巴黎 第八届奥运会的会标开始变得简练起来( 图6 ) ,形成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枚会 徽,从此奥运会的会徽和招贴画正式分开。1 9 3 2 年的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变得更加抽象明快,其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发牛了越来越大的变化( 图7 ) 。 比较希腊、英国奥运会会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风格,认识二十一世纪 的三届奥运会,在高科技、高情感的时代背景中召开的特点,我们会更加清醒地 认识到简洁明快的形式风格。 希腊在一个世纪前的1 8 9 6 年和2 0 0 4 年,都选择了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 枝,表达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重。但1 8 9 6 年的雅典会徽给 人的印象是具体、写实的( 图8 ) ,在1 8 9 6 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由雅典奥 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运用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 娜女神雅典娜、深嵌的马蹄印和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 方公元前7 7 6 _ 1 8 9 6 的字样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与之 相比,一个世纪后的雅典人有了新的创造,这就是2 0 0 4 年雅典奥运会会徽。2 0 0 4 年的奥运会会徽设计简练抽象,原来画面中的局部形象橄榄枝成为特写,并编成 桂冠。蓝与白的明快色彩语言,把奥林匹克运动回归到体育运动的最初本质和宣 传和平的设想加以强调,现代设计的形式与精神,感染了每个人的视觉与心灵。 2 0 1 2 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运用阿拉伯数字设计,相比1 9 0 8 年伦敦第四届奥运 会海报出现的褐色建筑图形、跳高运动员的姿势和煤渣跑道、游泳池等具体形象 ( 图9 ) ,相比1 9 4 8 年伦敦第十二届奥运会会徽出现的线描建筑形象( 图1 0 ) , 呈现出更加平面、简练抽象的强烈动感形式,体现了现代体育运动、年轻朝气的 生命感。 北京是第一次举办现代奥运会,虽然与以前没有可比性。但北京奥运会会徽 不仅要求表现体育的精神和传统的民族文化,而且从当代设计的功能和时尚的特 点切入,选择具有简练、美观、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汉字、印章和中国红色元素 与现代体育相结合,伴随着时代的韵律舞动,表现出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活力和魅 力所在。 南京艺术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第三节:丰富多样的文化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 性的统一。民族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一 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成为民族的根基、历史的纪念碑,成为一个 民族的“身份证”。所以各民族只有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才会更 具有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 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但是文化又是世界 的、现代的,各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千万条小溪汇入河流、 奔腾人海,成就了海洋的丰富,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 多彩。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体育文化,奥运会会徽作为一种代表奥林匹克主题的视 觉文化,运用具有文化意义的图形和文字语言符号体系,象征着奥林匹克的精神, 将留下了民族的、现代的、又是世界的文化烙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不 可逆转的趋势。历届奥运会会徽虽然都带有一个共同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然而 不同困家为了弘扬和宣传各国的文化,成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体现各国文化的关 键词,成为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艺术标识。奥运会会徽不仅以其简练、醒目、具 有特点的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带有民族文化 特点的视觉形式,使人能一眼就可以看出显著特点和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 体现不同举办国的民族文化特点,加强东道国奥运精神的宣传。 从奥运会会徽的发展历程来分析,自1 9 2 4 年巴黎第八届奥运会的会徽起, 相比以前的会徽不仅更显简练抽象,而且不同于以前运用写实的古希腊女神、奥 林匹克竞技场、健壮的运动员绘画和雕颦形象,构成宣传画形式的奥运会会标。 运用与体育精神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国旗、现代体育馆建筑、奥林匹克标志、 举办国举办城市的著名建筑、传统哲学符号、盾形城徽、古帆船、文字等文化符 号和运动员多元素材进行变化、同构运用,以其简练、动感、具有视觉冲击力的 形式,象征着不同国家奥运会的理念,将体育精神和民族、时代文化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奥运会会徽形式。 具有不同主题意义的三届奥运会会徽形式,正是以不同的形式符号体现了奥 1 2 第二章三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规律 林匹克的精神,体现了不同文化的表现。2 0 0 4 年希腊奥运会会徽的橄榄枝和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汉字,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的精神紧密结合的典型 实例。由国内外设计界、美学界1 1 位权威人士组成的2 0 0 8 北京奥运会会徽评 选委员会,所选出的1 0 件获奖作品中,就有6 件作品取材于中国汉字形象。最 终入选方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得到国内外评委高度认可,他们将汉字的印 章看作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物。 2 0 1 2 年英国奥运会会徽,虽然看不到任何对伦敦文化强调的痕迹,不同于申 奥标志采取优雅流畅的彩色线条,寓意横贯伦敦的泰晤士河那样具民族与传统特 色,引起很多人对此的质疑( 图1 1 ) 。然而英国作为现代工业的创始国,作为现 代设计的创始囝之一,“2 0 1 2 运用具有世界性的图形语言,体现了西方构成设 计的现代化风格:造型奔放、笔划粗壮、棱角分明、富有动感,打破了以往奥运 会会徽的编排,鲜艳的色彩系列,不同于早期设计单一的设计风格,而使形式更 具有包容性和丰富多彩,合乎当代设计的审美观念与潮流,反映了这是一个具有 生命活力的世界,它的创新表现是无须质疑的。 第四节、和平欢快的情感性 ( 一) 、奥运会会徽的和平友好性: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 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 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具有 这种人文价值,是因为体育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人们 便可以自由地交流。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分肤色、种族、贫富、宗教信仰, 在统一的规则下,紧张激烈而又公正友好地竞争,这种大规模的群众互相接触、 互相了解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理解与沟通环境。 奥林匹克运动实现国际社会层面人文价值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奥运会,从奥运 会本身来说,作为一次集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体育赛事,它具有广泛积极的社 会性,对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地位、挖掘和展示人类社会中的 真、善、美,涉及到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及在社会的公平和谐、国际间的团 结友谊等众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4 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使来自全 世界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观众,使有着不同的肤色、穿着不同 南京艺术学院硕七学位论文 的服装、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牛活方式、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用不同 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人群,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将世界上所有的体 育文化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在这种氛闱中 不同文化形成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图景。人们互相交流、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 成分、不断地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扬和壮大真正得以实现。今天, 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全人类的一种共同愿望、共同期待、共同祝愿,她的深远影响 历史和现实意义,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热爱。并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丰 富、不断增添新的内涵,成为人类创新、增长的宝贵精神文化。 正因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入人心,现代奥运会在全球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 响,受到世界人民积极响应与参与。体现奥运会理念的口号与会徽的图形语言, 也体现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和和平、欢快的情感,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与参与。 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征集,得到世界人民的踊跃投稿。倾注了全国各界 专家的心血,凝结了世界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与热切关注,是世界人民 参与支持北京奥运的牛动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理解的集中展示。 在众多应征口号中,有的口号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奥运来到中国的欢喜之情,有的 口号表达了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殷切期盼与憧憬,有的口号则描述了奥林匹克精 神和东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美好图景,其中不乏构思新颖、语句优美的优秀作品, 最终的北京奥运会口号得到世界社会的高度评价。1 9 9 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形象 与景观设计艺术总监布雷德科普兰德先牛说,我非常喜欢这个口号,它非常简 洁、上口易记,具有奥林匹克特色,在很全球化的同时也极具有中国特点。他认 为,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o n e w o r l do n ed r e a m ) ,有一种相同的蕴意北京邀请全世界共同参加这一和谐 的庆典,为欢乐与和平、为实现人类对未来共同的梦想而起舞。国际奥运会副丰 席何振梁认为,北京奥运会口号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北京奥运会口号是目前 为止我所见过呼唤东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的最佳表达方式,因为不论东方或者西 方,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世界,一个共同发展的世界。 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有着“兼容并蓄”、“取长补短 、“天人合一 、“世界大同 的 思想。我们一直倡导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共融。奥 运会更应该成为一个促进世界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推动力,这是中国想要传递的信 1 4 第二章三届舆运会会徽的设计规律 息,是中国希望实现的理想,北京奥运会口号很好地表达了这一切。能得到这 样高的评价正是因为其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主旨。 奥运会会徽作为表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种视觉艺术符号,作为奥林匹克的 一部分,正是以其直观形象语言浓缩与象征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丰题性,随着 信息载体的作用,成为视觉传送奥林匹克精神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奥运会会徽从 征集到最后,同样得到世界人民的踊跃投稿,并且经过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审 查批准,在全世界得到巨大的反响。三届奥运会会徽无论从形式到意义上而言, 不仅运用了各具特点的形式与意义,符合民族与时代审美的需要,以全人类共同 的形式心理和语意,传达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希腊奥运会会徽橄榄枝的和平意义, 随着西方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为世人皆知;英国奥运会会徽的阿拉伯数字 “2 0 1 2 一,同样传达出激动人心的形式联想;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的汉字, 虽然是中华视觉文化的典型形式,然而为了让国际社会认识北京奥运会的理念, 将汉字变化为欢快的运动员形象,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以明确的形象打动每 一个人的心灵,追求同一个梦想。 奥运会会徽不仅单独地使用,而且作为奥运会完整视觉形象系统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利用视觉语言诠释奥林匹克运动。在大到体育馆的设计、小到一个卡片 设计的一系列广告、旗帜、服装、车辆、建筑、影视的载体和火炬传递、开幕式、 闭幕式活动中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强了广泛的社会效果。如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 视觉形象中的火炬、吉祥物、标识、奖牌、辅助纹饰等,采用了与会徽理念、形 式相同的红色、篆字、卷云、缠枝纹等传统文化形式元素( 图1 2 1 4 ) ,随着奥 运会的召开,在全球的范围内掀起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让中国文化红色的旋风 席卷整个世界,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产牛极大的影响。体现了面向社会、面向世 界,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平友好的价值,这是奥运会会徽表现的重要目的。 ( 二) 、奥运运会会徽的愉悦情感性 奥运会会徽的形式与意义体现了社会的意义,其中包括了生命的娱乐性。 有人将“娱乐”一词作为社会活动的文字符号来使用,有人则将“娱乐 一词理 解为能“带来愉悦和欢乐 的社会活动过程,带来挖掘和利用体育“娱乐身心 的社会功能。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明确提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目标是: 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他明确指出,体育与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 1 5 南京艺术学院硕七学位论文 形动物 ,而是要培养和造就像古希腊人那样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 代人格。在实践中,顾拜旦选择了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艺术相结合,以达到青年 人身心均衡发展的目的,并以此回答了其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与解放的基本 思考问题。他曾在名作体育颂中写到:“啊体育,你就是乐趣! 想起你,内 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强;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你可以使忧伤的人 散心解闷,你可以使快乐的人生生活得更加甜蜜! 在现代社会,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文化,丰富着大众的生活。 传统的体育运动融合音乐、舞蹈的表现,并且深入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 热爱的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的也在朝着大众、 休闲、娱乐的方向发展。奥运会作为举世瞩日的体育赛事,是一道丰盛的娱乐大 餐,聚焦了人们的眼光。 奥运会会徽浓缩了奥运的精神,它通过简练的图形语言形式传达大量的语言 信息,生动活跃的元素造型设计,鲜明得体的色彩搭配,流露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的 阐释,流露着愉悦情感的视觉形象,体现着体育运动的娱乐特征,给世界人民的 视觉心理带来无限的愉悦。 三届奥运会会徽在赏心悦目的形式中,正是以其不同的形式语言,包含着社 会文化哲学的意义,洋溢着热烈欢快情感韵律。2 0 0 4 年希腊奥运会会徽呈现轻 松、随意、欢快的风格,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表现欢快奔跑的运动员的形象, 2 0 1 2 年英国奥运会会徽则运用充满牛命活力的动感表现,追求社会娱乐性的体 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是大众的运动,人人参与、人人快乐。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赞誉英国奥运会会徽时说:“这确实是一个创意性很 强的标识,图形抓住了伦敦2 0 1 2 年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即通过体育运动和奥运 价值激励全球的青年人。在现代奥运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每一届奥运会都会 为百年奥运增添独特的情味和格调。我相信,伦敦奥组委发布的会徽是对伦敦奥 运会活力、现代化和包容性的阐释。刀 但是公布英国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方案以后,由于会徽的强烈节奏在实际运用 中,产生视觉心理的某些不适感,引起了社会的反映。英国奥组委为了达到更加 理想的社会效果和情感的反应,组织专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添加了运动员的形 象,减少了因折线引起的紧张动感,让年青人欢快娱乐的心情得到更加健康的体 1 6 第二:章二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规律 现( 图1 5 ) 。 结论 一个看似简单的会徽却蕴涵着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