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 王自兵 湖北十堰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外科,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对比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痔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平片式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治疗效果无差别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是平片式疝修补术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平片式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R656.2A1674-074(4)06(a)006-02 腹股沟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其病因多样,但多与腹壁组织萎缩或或腹内压增高等慢性疾病有关,例如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肺源性心脏病与便秘等1-3。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是疝修补术,传统术式因术后局部张力较高,患者术后疼痛十分明显,失败率较高。目前无张力的疝修补术开展较为广泛,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疝修补术,弥补了传统术式在成功率、术后疼痛上的不足4-6。该研究选取该院于xx年12月xx年1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痔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比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疝痔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7.1813.42)岁;腹股沟直疝患者共有1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共有34例。观察组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岁,平均年龄(47.8913.17)岁;腹股沟直疝患者共有17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共有3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认无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基础疾病,且无明显的其它手术禁忌证,符合进行手术的基本要求。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该次试验,同时该试验通过了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治疗方法 1.2.1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在手术前进行硬膜外麻醉,切口选取从内环口至耻骨结节的斜型切口,分别切开皮肤、深浅筋膜并分离腹外斜肌腱膜,待寻到疝囊后游离疝囊,直达腹膜外浅筋膜。将充填用的网塞放置于疝内环,用四根针固定网塞的四周,将平片置于精索的后方,用网塞盖住平片,取4号线缝合补片下缘腹股沟韧带以及耻骨梳韧带,将肌腱和疝内上缘与腹内斜肌键缝合,对腹股沟管的后壁进行加强。 1.2.2平片式疝修补术麻醉与手术切口参照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将疝囊横断并高位结扎,对直疝的疝囊进行内翻缝合,根据腹股沟管后壁的形状适当修剪平片的大小与形状,将平片的下方修剪呈椭圆形,在上方做一个小切口。取平片置于精索后方,使精索刚好从平片的缺口处通过,取4号线缝合补片下缘、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韧带,注意补片的内侧缘应超过耻骨结节至少2cm,缝合好疝内上缘与腹内斜肌键,对腹股沟管的后壁进行加强。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可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与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建立Excelxx数据库,并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比较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试验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对照组患者共出现切口感染1例、切口疼痛1例、局部血肿2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共复发5例,复发率为10.0%。观察组患者共出现切口感染1例、切口疼痛1例、局部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共复发1例,复发率为2.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是分成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一旦形成后自我修复的可能性较低。以往的疝修补术将不同层次的组织缝合在一起,使正常解剖结构改变,提高局部缝合部位的张力,使腹股沟区产生不适感与异物感,因而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手术成功率不高。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用人工合成物质在疝区填补形成牢固的组织结构的一种术式,术后无明显的张力,患者术后疼痛感小,恢复较快,已逐渐成为本类病症的首选治疗手段7-8。 现目前主要有疝环充填式以及平片式两种疝修补术,这两种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优点:因为这两种术式没有张力,因而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前列腺增生等禁忌症的患者也可以进行修补,扩大了疝修补术的适应证;因采用的补片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以保证中性粒细胞的进出,因而具有很好的抗感染效果;因这两种方法可以刺激补片周围的纤维原细胞发生纤维梵音,可以在补片周围形成结缔组织,可以加强腹横筋膜的弹性与韧性,因而可以降低本病的复发率;这两种术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一般术后2h内即可起床,且绝大多数患者不用服用镇痛药物。 从该试验结果看出,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试验结果与任世明,李雅琴9-10的结果一致。平片式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些,是由于平片式因高位结扎疝囊,并无充填物,同时网片可以刺激原纤维细胞分化成纤维细胞,在网片周围形成致密的结缔组织,加强了腹股沟后壁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复发率。 综上所述,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治疗效果无差别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是平片式疝修补术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卫华,王福顺,李澍,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56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xx,5(1):41-44. 2庄哲宏,刘嘉林,余小舫.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xx,4(2):112-114. 3王晨静,徐文,赵振寰,等.临床药师干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效果与切口感染率对比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xx,22(10):2174-2176. 4朱淼,张国强,周苏君.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xx,51(2):74-75. 5刘卫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xx,24(8):691-692. 6肖光云.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xx,17(25):73-74. 7周湛帆,田德清.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xx,5(2):33-35. 8刘德伟,吴礼武,袁庆培,等.改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