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墨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原理概述 黄显峰 (吉林省教育学院人事处,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聚合物减摩自润滑材料有聚酰亚胺、聚甲醛、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其中,尤以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系数最低,静摩擦系数仅为0.04。但由于聚合物机械力学性能比较差,耐热散热导热性能差,大大缩小了其适用范围,只能应用于常规工况中,例如高载荷、高速、高温等工况奈件下,使用聚合物润滑材料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材料成型;摩擦系数 :TC7:A:I671-1580(xx)10-0153-02 由于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填人物都是以自身形态独立存在,因此,为了满足其性能要求,当成分配比适合时,制备所用的工艺对材料最终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前提下,在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基体铜与填人物的结合方式。复合材料中的结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结合,一种是机械结合。铜基体与填人物在制备过程中界面的形成过程。如果界面之间是物理结合,则只需要考虑基体在制备过程中的变化;如果界面之间是化学结合,在考虑基体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分析界面处的反应,以及生成新相的性能。填人物的分布会影响到铜基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这时需要考虑到基体与填人物的初始形态以及密度等因素。若基体与填人物初始形态相同(如均为粉末),二者之间可以均匀混合;若基体与填人物初始形态不同(如基体为粉末,填人物为纤维),需要注意是否均匀混合。若填人物为连续纤维,不仅要考虑纤维的分布,同时纤维的取向与纤维的完整性也需考虑。制备工艺的确定和参数的优化。有时铜基复合材料需要采用液态法制备。在这一过程中,基体铜或填人物都会转化成液态。此时,由于两者之间密度的差异,会导致分层现象。密度大的向下扩散,密度小的向上偏聚,最后影响铜基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表1列出了目前常用的铜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此可见,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扩散结合成型法 采用扩散结合工艺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工艺复杂,对工艺参数的控制要求严格,因此,对于设备的精确度要求极高,很难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但由于连续纤维在铜基体中的分布均匀和完整性要求,扩散结合则成为连续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唯一可行工艺。 二、粉末冶金成型法 与同类制备技术相比较,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将铜基体熔化成液态,然后采用压铸或半固态复合铸造等工艺,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被统称为液态法,亦称熔铸法。 三、压铸成型法 首先将铜基体熔成液态,然后通过施加压力(70-100MPa),将液态铜基体以一定的速率压注填入模型腔体或基体中填人物构成的预制体孔隙中,最后快速冷却凝固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工艺被称为压铸。 在压铸工艺中,需要研究的工艺参数有压力、加压速率、温度和模具预热速度。为了制备致密的铜基复合材料,通常选用高于50MPa的压力。加压速率则由模型腔体或者填人物构成的预制体的强度而定,以其不变形为最佳加压速率,一般选择13cm/s。模具或填人物预制体的温度控制在与熔融态铜基体的温度同步,这样可以进行能量互补。当熔融态铜基体温度较低时,可以升高模具或填人物预制体的温度,反之亦然。 利用压铸工艺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组织细密、无空隙,比之一般金属铸件的性能要好一些。与固态法中的扩散结合和粉末冶金法相比,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产品质量稳定,效率高,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四、半固态复合铸造成型法 将铜基体熔融至半固态,然后将填人物加入半固态铜基体中,通过搅拌的方式使填人物在铜基体中均匀分布,然后浇注在模具腔体中成型,这种工艺被称为半固态复合铸造法。 在使用半固态复合铸造法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填人物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中,会对半固态铜基体进行强烈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则会引入气体,导致基体被氧化。当填人物与铜基体之间的润湿性较差时,由于一直在搅拌,两相之间更难形成稳定的界面,最终影响到铜基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将铜基体熔化成液体,然后在压力作用下注入雾化器,雾化器中通入高速惰性气体流,在高速气体流的作用下,液态基体铜被分散成极细小的液滴,同时通过其他喷嘴向雾化铜基体中注入填人物,使之与雾化铜基体在基板(收集器)上凝固沉积,进而形成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这种工艺被称为喷射沉积,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型。其结合了粉末冶金和金属凝固两种成型技术的原理和工艺。 制备复合材料是集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于一体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基体与填人物之间的润湿是成型的关键。润湿性不仅对铜基复合材料的高温制备过程有影响,同时还决定着成型复合材料的性能稳定性,甚至是高温性能稳定性。上述无论是液态成型法还是固态成型法,填人物与基体界面之间都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填人物能够在基体铜相界处直接(即原位)生成,则成型关键问题界面润湿迎刃而解。因为原位形成的填人物与基体之间结合效果是其他工艺制备的界面结合难以比拟的,其中既不存在界面化学反应,也无需考虑形成新相的热力学问题。这种工艺即被称为原位复合成型。目前,这种方法已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粘着磨损通常被称为咬合磨损或者胶合磨损,是两物体接触表面相对滑动时在法向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磨损。其本质是两个摩擦副之间原子键形成(显微熔接)和分离过程,通常产生小颗粒状的磨损产物,并且从一物体表面转移到另一物体表面。然后由于表面层发生断裂,转移到另一表面上的颗粒又反转移到原来的表面上。在这种转移与反转移过程中,颗粒通常会以自由磨屑的状态脱落下来。 霍姆从微观方面人手分析粘着磨损机理,推导出了粘着磨损量V(mm3)的表达式1-1: 式中,K为磨损系数,P为载荷,H为材料硬度,L为摩擦距离。 粘着磨损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跑合阶段,也称磨合阶段或磨合磨损阶段,第二阶段称为稳定磨损阶段,第三阶段称为急剧磨损阶段,也称为破坏磨损阶段。 磨料磨损又称磨粒磨损,是指摩擦副的基础件被配对件的表面粗糙凸峰或中间物质里的硬颗粒划伤或微切削的过程。凸峰或硬颗粒一般为摩擦所产生的非金属材料或落入摩擦副间的金属屑。磨料磨损通常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发生磨料磨损时,作用在质点上的力可分解为垂直分力与水平分力,垂直分力将硬质点压人材料表面,水平分力促使硬质点与表面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磨损表面产生犁皱或切屑,形成磨料磨损或在材料表面留下沟槽。 参考文献 1薛群基,吕晋军,高温固体润滑研究的现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变革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慧农业行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区块链技术行业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商场员工安全培训通讯稿课件
- 2025年汽车行业新能源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巴彦淖尔市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直属乌兰牧骑(市歌舞剧院)招聘事业编制演职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招聘编外财务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电子书
- CAD快捷命令to犀牛
-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
-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15写作与翻译考研真题(回忆版)
- 《归园田居(其一)》《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申报表
- 幼儿园大班数学:《层级分类》 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报告
- 涉河建设项目审查管理体会及探讨课件-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及建设方案审查技术标准课件
- DB44∕T 1168-2013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
- 世界汽车工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