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专业论文)铈锆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pdf_第1页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铈锆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pdf_第2页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铈锆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pdf_第3页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铈锆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pdf_第4页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铈锆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铈锆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铈锆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物理化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魏振玲指导教师龚茂初教授 为了提高c e o :z r 0 2 复合氧化物的织构和结构热稳定性以及简化制各催 化剂的过程,近年来,己在研究将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氧化铝材料和具有高储 氧量的铈锆储氧材料制备成一种新型的c e 0 2 - z r 0 2 一a 1 2 0 3 复合材料。对 c e 0 2 一z r 0 2 a 1 2 0 3 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机动车尾气净化三效 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实际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了c e 0 2 、c e 0 2 一a 1 2 0 3 ( c a ) 、c e 0 2 一z r 0 2 - a t 2 0 3 ( c z a ) 、z r 0 2 - a 1 2 0 3 ( z a ) 、a 1 2 0 3 、z r 0 2 物质物相的稳定性,y 3 十、l a 3 + 以及碱土金属等助剂和制 各条件陈化时间对c e 0 2 z r 0 2 a 1 2 0 3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着重研究了不同铈 锆比对c z a 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铝含量对低铈的c z a 系列材料和高铈的 c z a 系列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氧脉冲吸附( o s c ) 、h 2 一t p r 、b e t 、x r d 、 r a m a n 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各系列样品的储氧性能、可还原性能、表面织构 性能以及物相组成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c e 0 2 a 1 2 0 3 ( c a ) 、c e 0 2 一z r 0 2 一a 1 2 0 3 ( c z a ) 、z r 0 2 一a 1 2 0 3 ( z a ) 三种材料体系中c z a 具有优异的物相热稳定性,在c z a 中添加y ”、 l a 3 十后能够提高其织构性能及其热稳定性且最佳添加量为2 - 4 w t ,在热稳定 性方面,c z a y l a c z a l a c z a y 。在c z a 中参杂碱土金属,可以明显提高 样品的孔容及其织构的热稳定性,其中掺杂m g o 和s r o 效果最好,m g o 的 最佳添加量为1 - 3 w t 。对于c e x z r l x 0 2 a 1 2 0 3 系列样品,在o 1 x c z a yi nt h e r m a ls t a b i l i t y s i m i l a r l y , a l k a l i n ee a r t hd o p e di n t o 1 1 1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z ac a na l s oi m p r o v ep o r ev o l u m ea n dt e x t u r a lt h e r m a ls t a b i l i t y , a n dt h ee f f e c to f d o p i n gm g oa n ds r oi st h eb e s ta m o n g a l k a l i n ee a r t h f o rc e z r l x 0 2 a 1 2 0 3s y s t e m m a t e r i a l s ,t h ef r e s ha n da g e ds a m p l e sa l lp r e s e n ts i n g l eh o m o g e n e n u sp h a s ea n dn o p h a s es e p a r a t i o no c c u r , a n dt h es a m p l e s ( c e z r c z a y ,三种助剂的添加量在2 - 4 w t 之间时样品的织构 性能和储氧性能均最好。 4 2 碱土金属对c e 0 2 z r 0 2 a 1 2 0 3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 2 1 碱土金属对c e 0 2 - z r 0 2 - a 1 2 0 3 材料织构性能的影响 对碱土金属改性的c e 0 2 - z 1 0 2 a 1 2 0 3 系列样品进行了b e t 测定,测得样品 的织构性能如表4 5 中所示。 壅生! 堕圭垒墨塾曼! q 二圣盟2 二垒生垒堑塑堡塑丝鳇塑墅堕 s a m p l e 墅堕竺! 壁堡!丛! 堡型堂型塑塑四! 坐竺竖塑丝些塑壁! f 墅 q ! g g 里! ! 巫 6 0 0 1 0 0 0 6 0 0 1 0 0 0 6 0 0 1 0 0 0 6 0 0 1 0 0 0 储氧量为每克样品换算成每克氧化铈的结果 从表4 5 中可以看出,经6 0 0 c 空气氛中焙烧5 h 后,样品c z a c a 的比表面 和孔容均最大,分别为1 6 4 4m 2 g 和o 3 8m l g ,样品c z a 的比表面和c z a s r 第四章y 、l a 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c t 0 2 - z r o i - a 1 2 0 3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的孔容次之,分别为1 4 6 8 m 2 g 和0 3 6 m l g 。样品c z a m g 的比表面和孔容均 最小,仅有1 1 0 1m 2 g 和0 2 9m l g 。从以上结果可知,对于经6 0 0 焙烧的新 鲜样品c z a ,在其中掺杂c a o 和s r o 均可以提高c z a 的孔容,掺杂c a o 还可 以提高c z a 的比表面。经1 0 0 0 空气氛中焙烧5 h 后,样品c z a m g 和c z a s r 的比表面和孔容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 1 6 m 2 g ,5 8 5 m 2 ,2 和0 1 9m l g ,0 2 0 m v g ,而且在所有样品中其织构性能最好,c z a b a 和c z a 的次之,c z a c a 的 最差,老化后其比表面、孔容分别仅有3 4 6 m 2 g 、0 1 0m l g 。对比老化和新鲜 样品的b e t 结果可知,掺杂m g o 的c z a 样品的织构性能最稳定,其次掺杂 s 帕也可以提高c z a 样品织构性能的稳定性,以及老化前后的孔容,掺杂c a o 虽然可以提高新鲜c z a 的织构性能,但是该样品的热稳定性很差。 4 2 2 碱土金属对c e 0 2 z r 0 2 a 1 2 0 3 材料储氧性能的影响 对碱土金属改性的c e 0 2 z r 0 2 a 1 2 0 3 系列样品进行了o s c 测定,测得样品 的储氧性能如表4 5 中所示。 由表4 5 中结果可知,新鲜样品c z a m g 的储氧量( o s c ) 最好,为 6 7 4 5 t m o v g ,样品c z a 和c z a s r 的o s c 相差不大分别为5 5 0 3 9 m o l g 和 5 3 1 0 i _ t m o l g 。1 0 0 0 老化后,c z a m g 和c z a s r 的o s c 均远大于c z a 的o s c , 分别为5 1 3 7 i _ t m o l g 、5 6 1 7 i _ t m o l g 。将老化前后的数据对比可知,除了在c z a 中掺杂c a o 不能提高其储氧性能及热稳定性外,掺杂其他三种碱土金属氧化物, 均可以大大提高c z a 储氧性能的稳定性,尤其是掺杂m g o 和s r o ,使c z a 表 现出良好的储氧性以及优异的储氧热稳定性。 4 2 3 碱土金属对c e 0 2 z r 0 2 a 1 2 0 3 材料还原性能的影响 对碱土金属改性c z a 系列样品进行了h 2 - t p r 测定,各新鲜样品的还原性 能结果如图4 1 所示。 由图4 1 中结果可知,所有样品均出现了一个还原峰,该峰对应于该系列 材料表面氧和体相氧的共同还原。从图中可以看出,c z a 、c z a m g 、c z a c a 、 c z a s r 和c z a b a 的还原峰温度分别为6 4 8 、6 4 0 、6 3 7 、6 2 9 和6 0 0 。 由此可见在c z a 中掺杂碱土金属氧化物可以降低新鲜c z a 材料的还原温度, 2 3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使其更加容易被还原。样品c z a m g 和c z a s r 的两个还原峰强度均较大,而且 其峰面积也较大,样品c z a 还原峰的强度和面积略小。但较样品c z a c a 和 c z a b a 的略大。说明在四个样品中c z a i v l g 和c z a s r 具有较多的可还原物种 而且可还原物种的量也较大,因此样品c z a m g 和c z a s r 的还原能力均较c z a 的强。故掺杂m g o 和s r o 不但可以降低新鲜c z a 的还原温度还可以提高其还 原能力。 t e w e r a t u r e = c 图4 1 碱土金属改性的c z a 新鲜样品的h 2 - t p r 图 f i 9 4 1h 2 t p r p r o f i l e s o f f l e s h c z a s a m p l e s m o d i f i e d b y a l k a l i n ee a r t h m e t a l s 各老化样品的还原性能结果如图4 2 所示,跟图4 1 比较可知,老化样品还 原峰的温度均向高温移动。c z a 、c z a i v i g 、c z a c a 、c z a s r 和c z a b a 的还原 峰温度分别为6 5 5 、6 6 9 、6 6 7 、7 0 0 和6 2 5 ,这可能是由于1 0 0 0 焙 烧后,样品的比表面下降,使样品表面氧的还原变得较弱,从而使还原曲线表 现出还原温度向高温移动。其中样品c z a s r 的还原峰温最高为7 0 0 ,但其峰 的强度、面积均最大,从还原峰的强度与面积来看,老化样品c z a s r 耗氢量最 多即还原能力最强,c z a m g 的次之,c z a c a 、c z a b a 较弱,c z a 的最弱。结 第四章y 、l a 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c e 0 2 - t j 0 2 - a 1 2 0 3 复合材科性能的影响 合新鲜样品的h 2 t p r 结果可知,掺杂碱土金属不但可以降低c z a 的还原温度, 提高其还原能力还可以明显提高c z a 还原能力的热稳定性。其中m 9 0 和s r o 可明显提高其还原能力以及热稳定性,b a o 可以明显降低其还原温度。与储氧 性能结果结合可知,储氧性能与还原峰的面积有关,峰面积越大,可还原物种 就越多,储氧量也就越大。 图4 2 碱土金属改性c z a 老化样品的h 2 - t p r 图 f i g4 2h 2 - t p rp r o f i l e so f a g e dc z as a m p l e s m o d i f i e db ya l k a l i n ee a r t hm e t a l s 4 2 4 不同m g o 含量对c e 0 2 z r 0 2 - a 1 2 0 3 材料织构性能的影响 对不同含量m g o 改性的c e 0 2 - z r 0 2 - a 1 2 0 3 系列样品进行了b e t 和o s c 测 定,测得样品的织构性能和储氧性能如表4 6 中所示。 从表4 6 中的数据结果可知,对于新鲜样品,掺杂m g o 会使c z a 样品的 比表面降低,但可以增大其孔容。样品经1 0 0 0 。c 老化后,样品c m l 、c m 3 的 比表面分别仅下降了2 7 7m 2 g 、4 3 9m 2 g ,孔容也分别仅降低了0 0 6 m l g 、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 1l m l g ,均表现出优异的织构热稳定性,但样品c m 6 老化后的比表面和孔容 分别为6 2 2m 2 g 、o 1 6m l g 远小于c m l 的9 2 8m 2 g 、0 2 7m l g ,说明添加适 量的m g o 是可以提高c z a 织构性能的热稳定性,最佳添加量为1 - 3 w t 。此外, 掺杂m g o 是可以明显提高c z a 样品的储氧能力。m g o 添加量在0 5 6 w t 之 间,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新鲜样品的储氧量并无明显变化。对于老化样品, 样品c m l 、c m 3 的储氧量明显优于其他样品,这主要是因为样品c m l 、c m 3 老化后仍具有优异的织构性能,使其表面储氧能力仍然较强。由此可得出,在 c z a 中掺杂m g o ,不但可以提高其织构的热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储氧能 力及其热稳定性,且在c z a 中m g o 的最佳添加量为1 - 3 w t 。 表4 6m g o 对c e 0 2 - z r 0 2 - a 1 2 0 3 材料织构性能和储氧性能的影响 储氧量为每克样品换算成每克氧化铈的结果 4 2 5m g o 改性c e 0 2 - z r 0 2 一a 1 2 0 3 材料孔径分布 对m g o 改性c e 0 2 z r 0 2 a 1 2 0 3 材料老化前后的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 如图4 3 和图4 4 所示。 从图4 3 和4 4 中结果可以看出,新鲜样品c m 0 5 、c m l 和c m 3 的孔径分布 范围几乎一样,基本上都在3 - 4 5 n m 之间,c m 6 的孔径分布范围较其它三个样品 的略宽,在卜5 0 r i m 之间,对于所有的样品,孔径为5 - 2 0 r i m 的孔均占了总孔容 的7 0 以上。从图4 3 中曲线可知,随着m 9 0 添加量的增加,c m 3 和c m 6 的孔 径分布渐变为两个峰,1 2 r i m 左右孔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即最可几的孔径向较 大的孔迁移,同时不同尺寸的孔分布也趋于更加均匀。由图4 4 可以看出, 1 0 0 0 老化后,除c m 0 5 外,其他c m 样品均有两个峰分别集中在7 n m 左右和 2 6 第四章y 、l 丑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c e 0 2 0 2 1 0 2 - a 1 2 0 3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8 n m 左右,样品的孔径分布范围基本没变,但7 0 以上孔径向较大的孔迁移, 集中在1 0 2 5 r i m 之间。相对新鲜样品,老化后孔径变大,在1 0 2 5 n m 之间分布 更加均匀,但总孔容变小,这主要是因为在1 0 0 0 。c 焙烧过程中部分大孔坍塌, 孔径为7 n m 左右孔部分烧结而引起的。 d 1 5 o i 0 1 2 暑a 1 ;o 嵋 j a t i f f 置o 0 4 a 瞳 0 p 吖td i - _ t t t r ( n - ) 图4 3u 9 0 改性c z 新鲜样品的孔径分布图 f i g4 3t h ep o r ed i a m e t e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f r e s hc z as a m p l e sm o d i f i e db ym g o 图4 4u 9 0 改性c z 老化样品的孔径分布图 f i 9 4 4t h ep o l ed i a m e t e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a g e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