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论文)古典风险模型在多发点过程上的推广.pdf_第1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论文)古典风险模型在多发点过程上的推广.pdf_第2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论文)古典风险模型在多发点过程上的推广.pdf_第3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论文)古典风险模型在多发点过程上的推广.pdf_第4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论文)古典风险模型在多发点过程上的推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p a p e r , an e w r i s km o d e lc o m p o s e do fm u l t i p l eo c c u r r e n c e sp o i n t p r o c e s s e si sd e v e l o p e d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f a c tt h a ts e v e r a lc l a i m so f t e n t a k ed l a c ei no n em o m e m i no u rl i f e a f t e rd i s c u s s i n gh o w t ot r a n s f o r mi t , t h en e wr i s km o d e li s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c l a s s i c a lr i s km o d e lo nt h e i r a d j u s t m e mc o e f f i c i e n t s ,r u i np r o b a b i l i t i e sa n d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o ft h e i r t o t a ld u r a t i o nt i m e so f n e g a t i v es u r p l u s e s 古典风险模型在多发点过程上的推广 吴学渊 摘要 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同一时刻有多次索赔发生的情况,提出了 由多发点过程构造的风险模型,并在给出了此模型的转化方法的基础上将其与 古典风险模型进行了调节系数、破产概率、负盈余持续时间等多方面的比较。 l 新模型的提出 首先,我们给出古典风险模型如下: u j ( r ) = “+ c l - - 乙,f 0 n “) 其中,u ( f ) 表示保险公司在时刻f 的资产盈余;u ( 0 ) = “0 为公司的初始资 产;c 0 为单位时间内的保费收入; ( ,) ) 为一个强度为兄 0 的齐次p o i s s o n 点过程,表示到时刻f 为止公司收到的索赔次数,且有( 0 ) = o ; 互 。m 为 列独立同分布的取正值的随机变量,代表第七次索赔值的大小,且与j v ( t ) 是 独立的,p = 学 0 。 我们知道,p o i s s o n 过程具有“普通性”,即在充分小的时间段内的跳至多 为l 。换种说法就是p o i s s o n 过程的一个点只对应一次跳,在这里也就是对应着 一次索赔。古典风险模型的一类很重要的推广是对点过程n ( t ) 的推广,将其定 义为比p o i s s o n 过程更普通的更新过程、c o x 过程等,但是这些点过程仍然受 到“普通性”的限制。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情况并不受此约束,在同一时 刻有多次索赔的情况经常会发生( 常见于汽车保险、火灾保险等) 。这就要求我 们在推广点过程n ( t ) 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对“普通性”条件的推广,这就是本 文的出发点。 将一般点过程的“普通性”约束去掉后,我们得到了一类点过程,叫做“多 发点过程( m u l t i p l eo c c u r r e n c e s p r o c e s s e s ) , 1 中给出了多发点过程的定义。 定义1 :如果一个点过程在某一时刻的一点对应着一次或多次跳的发生,则定 义这样的点过程为多发点过程,记为 r ( f ) ) 。,此时刻跳发生的次数定义为对 应这一时刻的点的重数。 由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一个多发点过程r ( t ) 对应着一个一般的点过程,它 们的差别仅在于相应点的重数不同。于是我们可以用一个一般的点过程n 。( f ) 来表示一个多发n 过n g ( t ) 的点的发生。下面我们考虑一类特殊的多发点过程 即不同点的重数是独立同分布的取正整数值的随机变t m , j | i 如,且与表示过 程的点的n 。0 ) 是独立的。此时月( f ) 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形式: h ( f ) 月( f ) = m l + m 2 + + 肘州,) = m ,f 0 ( 1 2 ) 用一个多发点过程r o ) 表示到时刻f 为止保险公司收到的索赔次数,我们就 得到了模型( 1 1 ) 的一类推广: u 2 ( f ) = “+ c t - 2 z ,f 0 月“、 将( 1 2 ) 代入,则有 心( m u 2 ( f ) = “州一艺乙,f o ( 1 3 ) 观察模型( 1 3 ) ,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是否可以通过某种变形将其转化为 与模型( 1 1 ) 类似的形式? 【2 】中考虑了n 。( f ) 为齐次p o i s s o n 过程时模型的转 化问题,类似的,下面我们考虑虬( ,) 为一个一般点过程时的情况。 2 新模型的转化 首先我们给出几个已知条件: 乙 。:服从分布芝( z ) ,且有b ( 0 ) = 0 乩:,枞分靴f f = 1 ,2 , ;且设卜掣e z 。e m l 0 。 引入随机变量列 j 。) 。:,其中彳。定义为 肘 弘善z 孰 于是模型( 1 3 ) 化为 u 3 ( r ) = “+ c t - 艺五,f 0 。 ( i ) ( 2 1 ) 模型( 2 1 ) 与( 1 1 ) 在形式上已经完全一样,关键还要看 以) 。“是否 具有独立同分布的性质。任取正整数m ,n ,满足l 埘 一,令f ( t 。) ,f ( t 。) 分别表示。,z 。的特征函数,f ( t 。,t 。) 表示( x 。,z 。) 的特征函数。由 肘f ) f 吐: 和 乙j 如的独立同分布住,我们有 f ( g ,) = g e x p i t 。x 。+ i t 。x 。 】 = 研啪。警z 鼽旧 以誊z 孰) 】 “阿e 螂m 蕃z 窆 + e x p f r 。薯m z 羔以+ 。+ 篁机+ ,) 磨肘,m 。三n - it z l ,z 量帆】 部 e x p 眠蒿z 篁 伽e x p 以釜= lz 乳 磨m - 1 9 ,一。掣n - i 而,z 扒 = e e x p i t 甜e e x p i t 。纠霎m 。鼽e gz 一z ,】 = ,工。) r 。圳肘,。11 。,z l i 一,矗】 :e e x p 伽。x 球x p ( f 羔z f ) 】 m = e e x p i t x ) 】e e x p i t 。z ) 】 ,= 1 = f ( t 。) e e e x p i t z 川m ,】 ,= i j j = i m i n l = ,) e 【目e x p “。善z n 胪- i ,+ ,i 蔷吖,】 = f ( t 。) e e x p i t 。x 。 】 = f ( t 。) f ( t 。) ( 2 2 ) 由( 2 2 ) 知x ,和x 。具有独立同分布性,由数学归纳法知随机变量列 x 。) 。如也具有独立同分布性,且具有共同的分布函数 m e x ( x ) = p 互 x ) - l = e p z z t z f m ) 】 。l = 眈”( x ) = p k - b “( x ) t - l 其中艺”( x ) 为分布函数最( x ) 的七重卷积,下同。 ( 2 3 ) 这样我们就通过上述方法将模型( 1 3 ) 转化成了模型( 2 1 ) 。于是求模型 ( 1 3 ) 的破产概率问题就可以相应地转化为求模型( 2 1 ) 的破产概率。但是我 们应该注意,模型( 1 3 ) 的提出有它的实际意义,即在应当用多发点过程r ( t ) 表 示保险公司收到的索赔次数的情况下,如果仍然用一般的点过程( r ) 来建立模 型,就会低估破产概率的上界,从而使破产概率比实际预算来得大了。下面我们 将分情况具体讨论这一问题。 3 对新旧模型的比较 由于模型( 2 1 ) 是模型( 1 3 ) 的变形,下面我们将用模型( 2 1 ) 代替( 1 3 ) 与( 1 1 ) 进行比较。首先定义几个符号 互= i n f t o ,u l ( f ) 0 ) ,疋= i n f t o ,u 3 ( f ) 0 ) 分别表示模型( 1 1 ) 和( 2 1 ) 的破产时间 ( “) = j d 暇 l ,否则两模型就相 同了。 1 ( r ) 和n r ( ,) 为齐次p o i s s o n 过程 令( ,) 和。( f ) 分别为具有参数a 和厶的齐次p o i s s o n 过程,由上述前提 知丑和厶满足 a = 砧e m l 。 当z 服从指数分布,m ,服从两点分布时 2 中进行了初步讨论,下面我们 对具有任意分布的z j 和 f 证明下面的结论 结论1 :r l r 2 。 证明:因为r 。和r :分别满足下面的基本方程 旯+ r c = a ( h l ( ,) + 1 ) 五月+ r e = 兄r ( h 2 ( r ) + 1 ) 将旯= 厶e m l 和| i l :( r ) 的定义分别代入( 3 1 ) 、( 3 - 2 ) 得 r l _ 三一= h i ( 置) 。厶e m l 一 r := 以【( 啊( r :) + 1 ) “一1 】 a , r n = l 两式相除得 e m 一= 塾半骅 :篙桨妻p。n-l(憾)+1)hr r ( ,) 智智一 由h ( r ) 的定义知 ( 尺2 ) 0 ,故 ( 魄( r :) + 1 ) n i = 0 而e m = 印。,因而要使得( 3 3 ) 中的等式成立,必须有 h i ( r 2 ) 。堕鲤 r 2r l 又由于当r 0 时,有 ( 半) _ 专胁叫n - 蚓z , ( 3 1 ) ( 3 2 ) ( 3 3 ) ( 3 4 ) 及函数( r g - l 沁一+ l 于区间【o ,+ ) 上单调递增,于是有函数堕嫂在区 r 间( o ,+ o o ) 上严格单调递增。 于是由( 3 4 ) 知结论成立。l 6 结论2 :i ( “) 政( 甜) , 0 。 锕= 壶卜眦眦,g 2 。壶f ( 1 _ 驰眦 则有 g 1 ( 0 ) = g 2 ( o ) = 0 。 由于p z ( 0 ) = 0 ,于是对充分小的z 有兄( z ) 0 ,x 0 。 同理可证g 2 ) 0 ,z 0 。 下面先证明一个引理: 引理1 :设f ( x ) ,g ( x ) 均为【0 ,+ o 。) 上的分布函数,若g ( x ) y ( x ) , z 0 ,+ o o ) ,则对任意正整数n 有g ”( z ) f ”( x ) 。 证明:当h = 2 时,有 g 2 + ( x ) = r g ( x y ) d g ( y ) r f ( 石一y ) d g ( y ) = r g ( x y ) d f ( y ) r f ( x y ) d f ( y ) = f 2 ( 功。 利用数学归纳法易证对任意正整数玎有g ”( x ) f ”( x ) 。- 由b e e k m a n 公式得 尔加半薹( 等p 缸, s , 妒:( “) = = 学。( 、2 r e 。x 1 “g :“+ ( “) ( ,6 ) 由a = “e m ,e x 。= e z l e m l 和引理1 知要证氟( “) 屯( “) ,只需证明至少 存在一个k 0 ,使得 g i k ( “) g 2 “( ”) ,“ 0 。 ( 3 7 ) 第一步:先证g l ( u ) g 2 ) ,“ 0 。 为此我们引入函数的完全单调性的概念及几个引理。 定义2 :称函数,( j ) ,j 0 完全单调,如果它的各阶导数f ”均存在,并且有 ( 一1 ) ”f ( ”( s ) 0 ,s 0 ,其中n 为正整数。 引理2 :函数f ( s ) 完全单调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存在 o ,+ 。o ) 上的分布函数g ( x ) 使得 f ( j ) = f e - “d g ( x ) 。 引理3 :若函数f ( s ) 完全单调,c 为正数,则f ( s ) + c ,c f ( s ) 也完全单调。 引理4 :若函数e ( j ) ,e ( s ) 完全单调,则( e + f o ( s ) ,( e e ) ( j ) 也完全单调。 引理5 :若 e ( s ) 如是完全单调序列,而芝e ( s ) 可逐项求导,则妻e o ) t g 完全单调。 引理2 的证明可参看 3 ,引理3 、4 、5 的证明比较简单,这里就都省略掉了。 由引理2 可知,只需证明f e - i x ( g ,( x ) 一g :( x ) ) 出完全单调,即可推出 g l ( x ) g 2 ( z ) 。而 f p 一“( g i ( x ) 一g :( x ) ) 出 = r e “ 壶f ( 1 一芝( 砌出一壶f ( 1 一目( 砌出】出 = 击( 1 一息( 呦一赤( 1 一只( 呦 2 面旨【善印门一息( 呦一善以( 1 - 息) ) 】 = 丽1 酗, o ( 1 一瓤百n - l ( 1 一粕) ) = 面旨喜见( ,一息2 善n - i 杀l - i 艺7 = 壶静( 上掣) 2 ( ( 川) + ( 盹) 息m 叫息2 息”】( 3 8 ) 由引理2 知房( s ) ,戌( j ) 均完全单调,从而由引理3 、引理4 知 ( 一1 ) + ( n 一2 ) p z ( j ) + ( n 一3 ) 62 ( j ) + 芝”2 ( s ) 也完全单调。 而! 二譬盟经计算可知是r ( 1 一尸z ( z ) ) 出的l 印1 a c e s t i e l d j e s 变换,从而也是 完全单调的,故( l ? 2 ) 2 ( ”一1 ) + 一2 ) 息( s ) + 一3 ) 6 2 ( s ) + + 息“2 ( 叫完 全单调。 因为对v 女 0 ,有 扣卜一c 半r 1 妻印。( 眨女( s ) h 或( s ) 1 ) = e m ,( 缈训+ l 乓( s ) | ) 0 得证。 第二步:已知g l ( ) g 2 ( ”) ,” 0 ,证明结论2 成立。 若g , ) g 。( “) ,“ 0 ,由( 3 5 ) 、( 3 6 ) 式及引理1 即可推出办( “) 欢( “) 。 若存在“ 0 ,使得g 1 似) = g 2 ( “) ,则令“= i n f u ;“ 0 ,g l ) = g 2 ( “) ) 。 易知“i 0 ,因为当正数“充分小时,1 - z ( u ) ;于是对某一正整数o 1 , p n 0 ,有 n o ( i p a u ) ) p 川, p “( 1 - p z “ ) ) p 虬, 于是 g 小) - g 2 ( “) 2 面1j l 喜陋( 1 一只( x ) 一( 1 一b ”( 咖。出 。, 即“ 0 9 由尸z ( o ) = 0 和g l ( “) 的定义知一定。 以找到一个正数“2 ,满足l 一艺( “) 仕 0 ,“:】上大于0 ,即g i ( “) 在【0 ,“:】上严格单增。 令“。= m i n u ,“:) ,下面分两种情况证明结论。 ( 1 ) 当0 :( “) 。 ( 2 ) 当“时,令”= m ,其中k 坍k + 1 ,k 为正整数,则 g + 1 ( ”) g :+ g 。( “) = :l 。【g ,( u - x ) - g z ( u - x ) l d g - + ( x ) k e a - ( m - 枷k ) u 矗o + l ( k + 。l - m h ) u o 雕k 州) 一g :( ”一曲】崛( 曲 = 撼- _ 3m _ k ) 秘+ j _ l u o g - ( ) _ g 2 ( ) 】d g l b ( 曲 ( 3 9 ) 因为( 3 9 ) 的积分中 。 【丢( 埘一七) + i 1 】”。【丢( 州一七) + i 3 】“。 g 2 ( “) ,可知存在正数艿,使得上面积分中 g ,( “一x ) 一g 2 ( “一x ) 占 再令 匕 。m 是独立且具有共同分布g l ( x ) 的随机变量列则有 g l + ( “) 一g 2 g i “( “) 驴扣_ 罢咖一t ) + i l ks 荟kk 朝- 【丢( m 一女) + i 3 k ) 酽( 壶【 ( 州三( 肌叫+ 扣) e i 1 ( 州;( 埘叫+ i 3 ) 】) = 铲 丢( 州三( m 棚+ 扣) s k i i ( 州吉( m + i 3 ) ) = 占 g ,( ( ”一( 詈( 肌一) + i 1 ) “。) ) 一g 。( 去( “一( 言( 棚一七) + i 3 ) “。) ) r ( 3 1 。) 因为 。 丢 “一( 詈( ,”一七) 十i 1 ) “。 o 得 g l 。+ 1 卜( “) g 2 g 1 。+ ( “) g 2 十g 2 k * ( “) = g 2 “1 卜( “) 所以由( 3 5 ) 、( 3 6 ) 式即可推出氟( “) :( “) 的结论成立。 结论2 证毕。- 2 n ( t ) 和n 月( f ) 为c o x 过程 令( f ) 和。( r ) 分别为具有底测度a ( ,) 和 。( f ) 的c o x 过程,则( ,) 和 n 。( f ) 可以表示为霄( a ( f ) ) 和。( a 。( r ) ) ,其中费( f ) 、r ( r ) 都是标准p o i s s o n 过 程,人( r ) 和a r ( f ) 为定义在概率空间( q ,3 ,p ) 上的扩散随机测度,人( f ) 与费( f ) 和a r ( f ) 与费r ( f ) 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假设人( r ) = a r ( r ) e m l 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模型 u :( f ) = “+ ( 1 + p ) e z l a ( t ) - z z i ,0 n 、 和利用多发点过程r ( t ) 构造的模型的变型 嵋( f ) = “+ ( 1 + p ) e x l a r ( f ) 一以,r 0 。 ( 2 1 ) 挫( f ) 其中p 为一正数。 令 矿- ( “) = p 【1 鹰c ,i ( f ) 置成立。i 结论2 :荔( ”) 荔( ”) ,” 0 。 证明:分布函数g ,( x ) 、g :( 功的定义与1 中相同。 由于模型( 1 1 ) 与c = ( 1 + p ) e z ,a = 1 时的模型( 1 1 ) 具有相同的破 2 产概率,故由b e e k m a n 公式有 m ,= g 揣壶等薹h + 堕p ) e z 地1 ) 1 “, = 南薹者1 “, 同理可得 珈,= 等芦薹( 而e x 面ip c 功 = 南薹者:1 ”, 将( 3 1 3 ) 、( 3 1 4 ) 与( 3 5 ) 、( 3 6 ) 式比较后我们不难看出1 中结论2 的证明方法这里仍然适用,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再详细证明。 结论2 证毕。i 经过上面两种情况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当( ,) 和n r ( f ) 同为齐次p o i s s o n 点过程时,用r ( ,) 表示保险公司到时刻f 为止收到的索赔次数而建立的风险模型 ( 2 1 ) 与古典模型( 1 1 ) 有着明显的差异,即其调节系数尼要比相应的古典 模型的调节系数r 小。换句话说也就是模型( 2 1 ) 的最终破产概率的上界要比 模型( 1 1 ) 的大。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得出了模型( 2 1 ) 的最终破产概率大于模 型( 1 1 ) 的结论。当n ( t ) 和r ( r ) 同为c o x 点过程时,我们对模型( 1 1 ) 和 ( 2 1 ) 进行了比较,结果得出了与前面相同的结论,即在单位时间内索赔次 数相同和单个索赔分布相同的前提下,模型( 1 1 ) 无论是破产概率的上界还是 破产概率本身都要比模型( 2 1 ) 的大。因此我们在建立模型时,如果忽略了 区分是否用多发点过程的问题,就会最终影晌到我们对保殓公司破产概率的估 计。 4 计算新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分布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 1 3 ) 与模型( 1 1 ) 的差别,我们将计算n 。( r ) 为具 有参数九的齐次p o i s s o n 过程时模型( 2 1 ) 的负盈余持续时间分布,并与模型 ( 1 1 ) 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在进行具体计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关古典 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分布的一些已知结论( 见 5 】) 。 令( “) = p 阢 。 u ,( o ) = u 1 为模型( 1 1 ) 的初值为“的最终破产概率。五 为破产时间,则氟( “) = 1 一 ) 为生存概率;令 g ,( “,y ) = p i t , 一y l u 。( o ) = “】表示公司从初始资产”破产且破产时公 司的亏空一小于y 的概率;记q ( 力= 毛宇,表示在破产条件下z 的分布函 数;盂,i = 1 , 2 ,n ,为公司第i 次达到负盈余的持续时间,其中n 。为公司发生 负盈余的总次数,由不破产原则知1 0 的指数分布,即p z ( z ) = 辟一;n 一( f ) 是 具有参数丑。的齐次p o i s s o n 过程;r ( ,) 的点的重数m ,服从两点分布f 1 2 1 , l p 引 舢乩r 设p = c 蔫辫地 对模型( 2 1 ) 我们定义相应的符号如下: 妒 ) = p t m 乩( o ) = “】为初值为甜的最终破产概率,其中t 为破产时间; ( “) = 1 一y ( “) 为生存概率; o ( u ,y ) = p t 一y t u ,( o ) = 】; 日( “,y ) :鱼哮粤,表示在破产条件下破产时公司的亏空y 的分布函数; 妒j f ,f = 1 , 2 ,n 为公司第i 次达到负盈余的持续时间, 为公司发生负盈余的总次数,则由不破产原则知 知 0 0 ,k = 1 ,2 。 c 3 = i * c 一+ c := 一而1 。 将( “) = c l e ”+ c 2 e 。+ 1 和妒( “) = c l ,l e ”+ c 2 ,2 p 掣代入( 4 1 ) 式,得 ( 4 6 ) c l ( 一詈) + c :( r 2 一昙) e 掣= 詈一詈f ( c l p 。q ) + c 2 e r a ( u - t ) + 1 ) ( p + 拍r ) 居母出 展开并化简后得 c 1 ( ,l 一争e rikc2(,2上矽”=长2万1cc 一学e 巾) ccnd 一枷群一蛐铲e 呐, 一却臀一蛐铲e 1 , 比较等式( 4 7 ) 两边d e 一加的系数后有 1 + 盟+ 也:o r l + pr 2 + p 再比较等式( 4 7 ) 两边e 一肛的系数后有 ( 4 8 ) 臀托背一o 由( 4 8 ) 和( 4 9 ) 解得 铲而r 2 ( r i + f 1 ) :2 r 2 c 2 = 嬲 。 ( 一) 2 ( 屯一_ ) 2 经检验知这里的c ,c :也满足( 4 6 ) ,于是我们得到了破产概率妒( “) 的具体表达 式 矿 ) = r 2 ( r l + ,1 ) f l ) :2p ”+ 5 ( _ ( r 一2 ,2 + ) f l ) 2 ( r 2 :e ” 一,lj 。l _ 一,2j 批;筚小。 即 下面我们计算g ( “,y ) ,令g ( “) 圭g ( u ,y ) 。由于g ) 满足 g 铷) = 詈g ( 小詈f g ( “叫以z ) 加2 - 。f + y p x ( 撒 ( 4 1 0 ) g b ) = 鲁g ( 矿詈f g ( 项p + 妒( ) ) 矿”力如 + 兰【( 1 + q f l ( “+ y ) ) e 一,( ” 一( 1 + 目伊h ) 口一库】 ( 4 1 1 ) c 将( 4 1 1 ) 式两边对“求导,得 g 一 ) :( 生一) g ( “) + 3 , q p g ( “) 一生f g ( z ) 妒2 e - ,( 叫出 cc cw 一- - a q f l e 一加( 1 一p 一彦) c 将( 4 1 2 ) 式两边再对“求导,得 ( 4 1 2 ) g 一( “) :( 兰一2 f 1 ) g 一( ”) + ( 1 + q a f l 一:) g ,( “) ( 4 1 3 ) cc 将( 4 1 3 ) 与( 4 4 ) 比较后知方程( 4 1 3 ) 的解为 g ( u ) = c j 口”+ c 2 e 1 ”+ c 3 ( 4 1 4 ) 其中“,女:1 ,2 即为前面的“;c ,c :,c 3 为任意常数。由于( 4 1 3 ) 具有 边界条件g ( + 。) = 0 ,故有c ,= 0 ,所以 g ( u ) = c l g ”+ c 2 e “ 将( 4 1 5 ) 和g ( “) = c l p ”+ c 2 r 2 e ”代入( 4 1 0 ) 后有 c l ,l g + c 2 r 2 e 吩h 一生( c i p + c 2 e 吩“) c = 一考r ( 砷+ c 2 ) ) ( p 舻) 居币如 + 墨【( 1 + g ( “+ y ) ) e p ( “+ 力一( 1 + q _ 伽) p 一肛】 c 展开并化简后得 c t ( ,l 一昙) p + c 2 ( r 2 一詈) e ”cc = 知咄铲e 啦一背, + 生。c 2 f l 蛐铲e 一一背】 ( 4 1 5 ) ( 4 1 6 ) + 生 ( 1 + q 卢( “+ y ) 弘一,( ”+ ”一( 1 + q 肛) p 一卢】 ( 4 1 7 ) c 分别比较( 4 1 7 ) 中e 。a 和l d e 。辟的系数后有 c t 器+ c 2 器- 1 - ( 1 坳矿彦 卫c + l ,:彦i cl - e - r t 七_ br 2 七9 解方程组( 4 1 8 ) 和( 4 1 9 ) 得 c :。i ( r , + f 1 ) 2 r 2 - ( r 2 ( 1 + f l y ) + f 1 2 y ) e - 跏 ( ,2 一,1 ) 卢2 ( 4 1 8 ) ( 4 1 9 ) ,一( r 2 + f 1 ) 2 r i _ ( r , ( 1 + f l y ) + f l2y)eml - 2 一 ( 一r 2 ) g 2 g ( u ,y ) 的具体表达式也已求出。 下面令p 。g 2 o - 5 ,_ 1 , 2 ;,p 。o 1 ,则c = 1 1 ,a2 1 _ 5 ,p 2 2 4 p ,= 1 5 。由前面的结果可得 = - 0 0 6 8 5 9 2 7 ,r 2 = 一1 3 2 5 3 5 即 于是有 c ,= - 0 9 1 4 8 6 8 ,c 2 = o 0 0 5 7 7 7 2 4 c ,= o 9 1 4 8 6 9 一( 0 9 1 4 8 6 9 + o 2 2 4 5 8 2 y ) e c 2 = - 0 0 0 5 7 7 7 2 4 + ( 0 0 0 5 7 7 7 2 4 一o 0 7 8 4 4 8 1 y ) e y ( “) = 0 9 1 4 8 6 8 e - o 8 5 9 2 h 一0 0 0 5 7 7 7 2 4 e 一1 3 2 5 3 “ g ( u ,y ) = c l e 。0 “。5 9 2 7 。+ c 2 e 一1 3 2 5 ”。 e t r l “】= 而1 ( 1 1 3 9 4 5 e - 0 。6 s s 9 2 7 + 0 0 7 2 6 7 0 9 e - 1 3 2 m ) e 酬“ = 而1 ( 2 7 2 8 0 7 e - o _ 。6 8 5 9 2 7 u t 0 3 0 2 2 3 8 e - l s 2 m u ) 吲“】= 而1 ( 1 1 3 9 4 5 p _ 0 删。+ 。例蚴轴) e 吼卜而1 ( 3 3 1 1 撕+ 2 4 4 舰1 3 2 5 m ) e 洲“】- 1 0 0 6 3 6 e m 0 6 8 5 9 2 知一0 0 6 3 5 5 0 6 e _ 1 3 2 5 3 铀 v n l u = 1 2 1 妒( u ) ( 1 9 0 9 0 9 缈 ) ) e r r u = 1 3 3 3 7 7 e _ o6 8 5 ”“一0 0 4 3 5 8 7 7 e 一3 2 5 3 “ e 玎2 曲= 7 4 4 5 6 7 e 加6 盱9 2 h 一1 2 2 7 6 9 e _ 3 2 5 3 h 下表给出了当u 取不同值时的具体结果,其中分别考虑了j 口取0 1 和0 2 两 9 01 00 0 01 1 0 0 0 01 3 3 3 3 35 6 6 6 66 05 0 0 0 03 0 0 0 03 3 3 3 33 7 5 0 ,0 i93 8 71 0 8 9 4 41 2 45 2 35 4 0 1l4 i4 4 4 62 9 1 3 82 9 3 7 93 4 2 12 28 7 7 11 0 72 5 41 1 6 2 7 65 1 3 9 】0 239 2 82 7 7 7 92 5 9 1 33 1 0 55 38 _ 1 9 11 0 4 9 1 71 0 85 7 04 8 8 2 l133 4 6 42 61 0 62 28 3 72 8 0 69 476 4 91 0 21 1 91 0 1 3 7 34 6 3 1 43430 5 32 42 6 52 0 1 2 52 5 2 8 1 571 4 29 89 7 l9 4 6 5 34 3 8 8 01526 9 l2 2 3 6 01 7 7 3 42 2 7 0 2 666 6 89 55 6 88 8 3 7 84 1 5 2 5762 3 7 12 0 4 6 21 56 2 82 0 3 34 762 2 69 l9 8 58 25 1 93 9 2 5 6 3 72 0 9 01 8 6 2 01 37 7 11 8 1 75 85 8 1 48 8 2 8 67 7 0 4 93 7 0 7 548l l1 6 8 6 51 2 1 3 51 6 2 i4 95 4 2 88 45 2 67 l9 4 l3 4 9 8 509i 6 2 31 5 2 1 71 0 6 9 41 4 4 4 2 1 050 6 88 0 7 4 66 7 1 7 23 2 9 8 611 0 l4 3 01 3 6 8 59 4 2 41 2 8 4 6 1 53 5 9 76 2 5 9 54 7 6 6 92 4 3 3 871 507 6 07 7 8 15 0 0 77 0 47 2 025 5 24 7 0 8 73 3 8 2 91 7 7 4 05 2 00 4 0 44 2 7 82 6 6 i3 8 0 7 2 5 l8 1 l3 4 7 5 82 4 0 0 71 2 8 2 562 502 1 52 3 1 41 4 1 42 0 4 1 3 0 l2 8 62 5 3 4 31 7 0 3 79 2 2 063 00 1 1 4i 2 4 10 7 5 11 0 & 9 4 00 6 4 71 31 7 68 5 8 0 4 7 1 634 00 0 3 20 3 5 30 2 1 23 0 9 5 00 3 2 66 7 4 143 2 12 3 9 3 65 00 0 0 90 1 0 00 0 6 08 7 与 5 】中的表1 ( 见附表) 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模型( 1 3 ) ( 即( 2 1 ) ) 与 模型( 1 1 ) 在单位时间内索赔次数相同的条件下相比较,研| ”】、唰川、 固口相和嗍四个指标的值都明显地增大了( 除了酬0 1 和矿【州0 1 ) ,也就是说 用多发点过程构造的风险模型无论是从平均总破产次数,还是平均总破产时间 的角度来看,都要比相应的古典风险模型的大,且总破产次数和总破产时间的 波动也变大了。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本文第三部分中对两模型相比较而得 出的结论。 附表 为了便于将4 中的表1 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特附上 5 】中的表1 如下 t a b l e l e x p o n e n t i a l c a s e :m o m e n t so fna n dt t p = 0 “ 研州“】v n m a r t l 1y 【玎忉 p = 0 2 “日枷1y 【l i 1 衄y r i u l v t r r k l o1 0 0 0 01 1 00 0 01 0 0 0 0 0 3 2 0 0 0050 0 03 0 0 0 02 5 0 0 02 1 2 5 0 0 191 3 11 0 8 3 7 69 1 3 1 03 0 0 1 314 2 3 22 8 6 4 32 1 1 6 21 8 7 9 0 0 283 3 71 0 55 7 48 3 3 7 52 8 0 6 6 23 5 8 32 6 5 7 41 79 1 31 6 4 9 5 8 376 1 31 0 19 1 57 61 3 0 2 6 1 7 833 0 3 32 4 1 6 21 51 6 31 4 3 8 0 3 469 5 19 7 6 5 86 95 1 42 4 3 6 4 42 5 6 72 1 6 4 81 2 8 3 51 2 4 71 5 563 4 79 30 0 66 3 4 7 4 2 2 6 3 0521 7 31 9 1 8 1l o 8 6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