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金文本义正诂.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金文本义正诂.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金文本义正诂.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金文本义正诂.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金文本义正诂.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金文本义正诂.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9 1 塾 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监导师签名:监日 期: 州1 1 1 j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金文的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尤其在探求汉字的本义方面,研 究者常以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但许慎没有甲骨文字和金文字的参照,分 析的汉字字义有一些错讹之处,要追寻先民造字之初的本意,金文的字形起着 重要的作用。历来对金文字义的研究都是零散的,本文试图以戴家祥的金文 大字典为基础,用现代语义场理论研究金文本义。 首先在第一章中探讨金 文研究的意义和历史、现状;在第二章中,从金文大字典设定的2 7 3 个部 首入手,举例分析金文大字典中的部类构成的子语义场,并分析部分部首的更 换情况;第三章则主要是两周汉语的总语义场分析,主要是对象( 自然界、社 会、人的精神世界) 类语义场分析和运动( 对象的运动、变化、行为、动作) 类语义场分析两部分;第四章定两周时代汉语语义场的特点的分析,包括本义 义位的特点和变化及语义了场的特点和变化。 关键词:金文金文大字典 语义场本义部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b r o n z e w a r es c r i p t sh a v el o n gb e e n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i n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t u d y t h es h a p e sa n ds t r u c t u r e so fb r o n z e w a r es c r i p t sp r o v i d es u b s t a n t i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d e n o t a t i o n s m o s tr e s e a r c hw o r ko nb r o n z e w a r es c r i p t sh a sb e e n f o c u s e do n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m e a n i n go fi n d i v i d u a lb r o n z e w a r es c r i p t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 g r o u pt h eb r o n z e w a r es c r i p t sa n da n a l y z et h e mw i t ht h el e x i c a l ( s e m a n t i c ) f i e l dt h e o r y b yb u i l d i n gc o n c e p ts t r u c t u r eo fa l lb r o n z e w a r es c r i p t sc o l l e c t e di n “j i nw e nd az i d i a n ”( d a i ,j i a x i a n g ) ,w ec a nu n d e r s t a n db e t t e rt h es e n s e so f e a c hs c r i p ta sw e l la st h e i r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e x p l o r a t i o no ff e a t u r e so ft h i sc o n c e p t u a ln e t w o r ka l s oh e l p su sr e v e a lt h e t r u ed e n o t a t i o no f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k e y w o r d s :b r o n z e w a r es c r i p t ,l e x i c a l ( s e m a n t i c ) f i e l d t h e o r y ,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d e n o t a t i o n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金文研究的意义和历史、现状 第一节金文研究的意义 金文是古汉字一种节体的名称,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 的总称。宋代人创立金石学,研究金和石上的铭刻,金以铜器为丰而不限于铜, 古今一切金属物品上的铭文皆在收集之列。这样,内容杂乱,没有意义。清代吴式 芬( 1 7 9 6 1 8 5 6 ) 把商周铜器铭文编成捃古录金文一书。从中国文字发展的历 史看有它的合王单性,符合一些学者的要求,而且收集的数据多,考释严谨,影响 颇大,金文一词遂有了界说。 同甲骨文、战国文字、简牍帛节等其它古文字相比,金文存在的历史更长,在 商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一直下延到秦汉。到了商代后期,最长的金文已经接近 5 0 个字,周代更是达到了4 9 7 个字,字数已经同尚书中的一篇相仿佛。这些 文字记录了古代社会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方方面面的情况,是 研究商周历史文化极为珍贵的文字数据。 总的来说,金文研究的意义可总结为几个方面: ( 一) 对古代历史研究方面:在对西周的研究中,金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 关于武王伐纣的确切时间,以往共有4 4 种说法,其时间跨度超过百年。研 究人员在研究时就利用了在陕西临潼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利簋”上的金文, 上面记载了武王伐纣的事情,通过上面的金文,不但可以确定武王伐纣是 在一个甲了日,同时还根据其对“岁星”( 木星) 的记载,通过天文学的计 算,进一步确定了武王伐纣的年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如果 没有对金文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就会大为减色。 ( 二) 对考古学的研究方面:遗址或墓葬中出土的金文数据往往能说明诸如年代、 墓丰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 ( 三) 对文字史研究方面:金文作为汉字发展史上个重要阶段的文字材料,在 古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文字发展史、文字学珲论的研究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供了直接可靠的第一手数据。 ( 四) 对古汉语研究方面:金文记录了商代后期和两周时期的语言,这种历史语 言材料较之传世典籍的语言材料更为真实可靠,因此,金文语料对于上古 汉语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 第二节金文研究的历史情况和现状 金文的发现可以追溯到汉代。汉节郊祀志上载,汉武帝时,汾阴掘出 了一个大鼎,群臣以为这是“天祚有德”的祥瑞,为此汉武帝把年号改为元鼎。 汉代以后,铜器时有发现,到了宋代,由于朝廷的提倡,金石之学大盛,对金文 的著录和研究也达到了高潮。宋代对金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丰要有北宋的 杨元明、欧阳修、吕大临、赵明诚和南宋的薛尚功等人。著作丰要有吕大临的考 古图、宋徽宗敕编的博古图录、赵明诚的续考古图、薛尚功的历代 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王俅的啸堂集占录等,f 【j 数量有限,薛氏历代钟鼎 彝器款式法帖收录汉金铭文4 1 篇,即为翘楚。元明两代是金文研究的衰弱时 期。 清代建国以后,金石学复兴。汉代铜器的收集、整理工作得到了较大发展, 如王杰等编撰的西清续鉴甲编( 二十卷,附录一卷) ,所著录汉代铜器仅有 铭文的就达2 8 8 件之多。其它如端方陶斋吉金录( 八卷,收录汉代有铭铜器 1 0 2 件)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十卷,收录汉代铜器铭文8 9 篇) ,亦 颇可观。此期对汉代铜器的研究有限,多为对个别器物铭文的考释,如人名、地 名、年号之类,但首创之功殊不可没。尤其在干嘉以后至清末,金文的研究达到 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著录和研究金文的著作主要有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 考、阮元集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吴大澄意斋集古录说文古籀补、 孙怡让古籀拾遗、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等。 到了民国时期,在西学思想的影响下,金文的研究逐渐加强了科学性。这一 时期的代表学者是罗振玉、王国维和郭沫若。罗振玉编成三代吉金文存2 0 卷, 著录铜器4 8 3 5 件。王国维为进行金文研究,从编辑宋代金文著录表和国 朝金文著录表入于,对宋代以来著录的金文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又作两周金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石文韵读和两汉金文韵读,以期“考之古音以通其义之假借”。他不仅先 后撰写数十篇重要器铭的跋语,而且将金文资料用于西周历史和有关问题的研究, 着有牛霸死霸考、明堂庙寝通考、古诸侯称王说、鬼方,昆夷、 獬狁考等。同时,他还进行古器物的研究,曾撰写古礼器略说,订正一些 器物的名称,辨明它们的用途。撰成宋代金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 观堂古今文考释五种等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郭沫若撰成西周金文 辞大系,对西周铜器进行了所属世代及分国研究,建立了铜器铭文研究的新体 系。这一时期对金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除以上三人外还有唐兰、吴阁生、 于省吾、杨树达、陈梦家、张政娘、李学勤、裘锡圭和日本白川静等人。张郑娘利 簋释文、何尊铭文解释补遗、周厉王胡簋释文、王臣簋释文、中 山王学矗及鼎铭考释、中山国胤嗣 次虫) 壶释文,皆考释其文字, 论证其年代、关涉史事,务求明白易晓。一些早期出版著作寻觅不易,如胡小石 金石蕃锦集、靳云鹗新郑出古器图录、王幼侨新郑古器发见记、关 百益郑冢古器图考、新郑古器图录、吴宝炜南公鼎文释考、毛公 鼎文正注、存世孤本郁华阁金文( 于稿) 等。 西方及日本学者论著也有数十种,其中绝大部分为2 0 世纪5 0 年代以前出版 的珍稀版本,如法文版卢氏所藏中国古代铜器集、英文版洛阳古物都古墓 考,日本版稿本殷金文考释、德文版柏林博物馆藏中国青铜器等。 1 9 3 1 年,容庚先生编着的秦汉金文录出版,其中汉金文录七卷,遍 采各家著录,收罗汉金铭文拓片、摹本7 4 9 件,全部拓本按原大影印,为汉代铜 器著录的第一部专门著作。此书依器型分卷:一鼎,二钟钫壶,三权度量灯乐器, 四杂器,五洗,六钩兵器,七补遗,每卷前有目录,记各器器名、字数、著录情 况与采用版本等,卷后附释文,拓片清晰,考辨精当,是此类著录的集大成者。 1 9 3 5 年,容庚先牛金文续编由商务印节馆刊行,成为第一部专门收录秦汉铜 器铭文的字节。该书按说文分部,正文收9 5 1 字,附录收3 4 字,并收重文六 千余字,据秦器8 6 件、汉器7 4 9 件之铭文摹写编篡而成,是研究汉金文的重要工 具书。此期出版的其它金石学著作则多沿袭以彳手模式,汉金著录散见其中,且所 录内容多未超出汉金文录。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戴家祥在金文研究方面成果斐然,他师从王国维先牛,治经学和古文字学。 在金文研究方面成果斐然,搏采金文考释之众长,艰苦奋斗近十年丰编的金文 大字典为我国当代金文研究集大成之作。其学术价值,除了前人所说的“礼家 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谍次其世谥”之外,更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藉 此可知古代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之价值;二、藉此可窥两朝法度;三、藉此 可解决史料纠纷;四、藉此解决两汉经师之误;五、藉此是正说文解字之误。 这几方面解决的问题很多,实在不胜枚举。 所誉“前无古人”,并非恭维之辞,他用了七十年时光,下了很深的功夫, 系统地归纳金文甲骨文的十条摹本规律:1 象征正侧动容变革例;2 象形点划繁 简例;3 辅助符号增省例;4 ,形声符号更换例;5 形声符号重复例;6 形声符号 位移例;7 六节隶属再分例;8 同声文字通假例;g 同义字代用例;1 0 古今音读 分歧例。并对说文解字、玉篇、广韵、一切经音义、经典释 文等古籍中的重要异体字,分类排比,编辑成册,作为分析字形的参考依据。 利用钱大昕、章太炎、曾运干诸家关于古声母研究的成采和江有浩、王念孙关于 先秦古韵的分部,编成先秦声韵通检,作为查对卢韵的依据,注重从形、声、义 三方面对金文进行综合研究,体现了迄今最高的研究水平。 金文大字典数据来源空前丰富。解放前的资料收自罗振玉的三代吉金 文存,郭沫若的商周金文大系图录,于省吾的商周金文录遗,巴纳、 张光裕的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编等节的铭文图录。解 放后的数据则是本字典的副丰编、上海博物馆馆长、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动员 各方面力量征集于拓实物数据,以及陕西省考古所、博物馆、文物管珲委员会编 的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力求完整不遗。 金文大字典的特色十分突出,一、字头均按铭文拓片原尺寸辑录影印, 残缺之处不加填补,保持金文本来面目,避免臆测形成谬误;二、所有单字都注 明出处,并引出原文、广集各家诠释,编者有异议,则加案语;二、以金文实际 形体结构为依据,分部编排,方便查阅;四、收录二千多个字头的数万千拓片, 全节达五六八。页,远远超过历史上同类字典的字量,是历史上的集大成者。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代研究金文的学者也很多,上海的张再兴、台湾的孔德成都取得了很大的 成果。张再兴的主要著作有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 ( 合作) 、金文引得春秋战国卷,另外他还致力于把金文研究与计算机系 统处珲结合起来,设计了软件: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 合作) 和战国 楚文字数字化处王! i ! 系统( 合作) 。 西方语言学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已经有了传统语言学研究,即“小学”,包括 文字、音韵、训诂三大分支;但是现存的金文数据写定时间远在儒家经典之前, 而小学丰要是为解说儒家经典而形成的,要用它去破译、研究金文、甲骨文显然 是不够的。尤其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著作说文解字,它成书于东汉,作者许慎 当时还未见到出土的金文文字和甲骨文文字,它所分析的字形有不少是根据当时 的大篆字体分析的,难免有解释不通、生搬硬造之处。丽清末不少前辈以说文 解字为研究金文和甲骨文的桥梁,对某些单字是有效的,因为他们的形体变化 不大;而对某些单字来讲就不够用了,到戴家祥博采古今众家观点来解释金文文 字的意义,才使金文的研究进入一个空前的可靠的通道。研究金文字的语义尤其 是本义,对研究古代汉语的语义演变极为重要,而且能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 包 括方言) 的语义,另外对于研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传统语义学 研究即训诂学,因为汉语是屈折语,缺少形态变化,汉代以后,人们读经的困难 主要表现在字义上,所以在我国传统语言学中,训诂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自春秋至清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清代的学者对汉语和语义有了明确的发展观点, 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 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瓦相求,举一 可得其五。”但是训诂学只限于注释古书,还不是关于语义的独立、全面、系统的 研究,还没有提出语义方面的理论。 就世界范围而言,语义学最早独立于词汇学之外是在1 8 9 3 年,法国语言学家 布雷阿尔( m i c h e lb r 6 a 1 ) 首先使用了语义学( s 6 m a n t i q u e ) 这个术语,并于1 8 9 7 年出版了他的著作语义学探索。从此直n - -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都是传统语义学 时期。传统语义学在理论上对一系列问题作了研究和阐明,即:词义、语音、客 观事物二者的关系;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的色彩;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词义的演变特别是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等。二十世纪初,欧洲一些语言学 家深受索绪尔学说的影响,用结构丰义的丑 ! 论和方法对语义进行研究,3 0 年代初, 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 j t r i e r ) 提出了语义场( s e m a n t i cf i e l d ) 的群论,把 语言的意义看作系统,开始了语义系统的研究,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传 统语义学都是一个突破,这样就在欧洲渐渐形成了结构语义学。语义场珲论和义 素分析法( c o m p o n e n t i a la n a l y s i s ) 是对传统语义学的重大突破,使语义研究 深入到了词义的内部,语义研究就有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系统性也得到了加强。 瑞典语言学家诺伦( a n o r e e n ) 最早提出义位( s e m e m e ) 这一术语,它的含义 大约相当于词典中的义项。把义位进行分解就可以得到义素,义位是由一束义素 构成的,如“父亲”的义位就是:( 近亲属) 一( 生育关系) + ( 男性) 。语义场( s e m a n t i c f i e l d ) 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就是若干个义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的义素和相 应的表彼此差异的义素,因而连接在一起,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这 些义位就构成一个语义场。如尔雅释器中的“金谓之镂,木渭之刻,骨谓 之切,象谓之磋,玉渭之琢,石滑之磨。”中的“镂、刻、切、磋、琢、磨”就 构成了一个最小子语义场。义位总是处在一定的语义场中,并和同一语义场特别 是同一最小子场中的其它义位相瓦联系,相瓦制约。 历来的金文研究者往往以辨识、考释金文为研究重点,而我们也有必要在辨识、 考释的基础上,以西方的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理论对金文做一个横断面的系统性 的研究。在古代汉语中,字义大体上等于词义,研究义位当然也要以字为皋本单 位。语义和语言的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反映了一个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 识,金文也是如此。因此,从金文的字形入手,对金文现有的文字作出细致、系 统的语义场分析和义位分析,对于进一步了解当时文字的整体面貌以及社会情况、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都是有意义的。因此有必要对金文文字进行由大n 4 , 的语 义场分析,一直到最小子语义场,并进一步分析其本义和当时的义位变体,建立 一个完整的金文文字的字义体系, 由于金文字数量相对较少,使得我们研究到每 一个字义成为可能。通过这样的研究,进一步将西方语义学珲论与中国实际语料 相结合,不仅可以获得对金文字的系统认识,也可以借此探索建立中国自己的语 义学的道路。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金文部首与本义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为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所作的序中说:“小学有形、有音、 有义,三者互相求,举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 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因此形i j jj 是一种借形辨音的好方法。汉 字与其它文字不同,它是一种表意文字系统,它的形体结构往往可以直接与某种 现实现象联系。传统训诂学的形训往往以小篆的字体为依据,也就是许慎在说 文解字中所依据的字体,t h 是汉字最早的字形应该是甲骨文和金文,只依据小 篆的字形分析本义难免出现错讹。只有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才能更接近古人造字之初的意图。 第一节金文大字典中的部类构成小的语义场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把两周汉字分为2 7 3 部,分别由2 7 3 个部首统领,每 个部首下辖的字一般都含有相似的意义,这些部首也就是不少形声字的义符。列 表如下 乙 l o v ”叁 划 部部部部部部部 又人) 3力勺匕 亡 十卜 下 厂 划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部 九乃丐儿 入八 门 部部部 部部 部部 = 子 小尸 、1 7 山 川工己巾干 划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么 广 丌 弋弓乡彳于已 凡h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部部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 女 口土士 欠 多 口 部部 部 部部部部部 四 心 戈戊 户 于支升。斤方无 日 划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月 未 欠止 收多 殳毛氏气水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乳 i 厶j 垒 火爪 爿 牙牛犬王 日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不 币 由 丹井 壬厄 勿 n吊 市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部 部 部 午 骨 文 部部部 五 目矛矢石刁i 禾 穴 立 兄北册 划 部部部部部部 部 部部部 部 玉生用田 广 白 皿 召 它且丘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中 田 丙卯 丫 永 部部部部部部 竹 米系缶网羽羊老而 瓦 童 、 划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臣自舟肉 卅 由 虫 血 行衣囟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众西 匕 多 自 幺幺束 ! e l 亥 伯 叩 目 口 部部部部部 部部 部部部部 弼 死民宁 方j 、顽 塑 隹玎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七 见角 - 当 豕 豸 贝走足柬身 划 日 显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车 宴 辰是 邑酉 匝 克两 鼠 求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良皂 宙 臼谷 尾 部部部部部 部 八 金长佳 皇 雨青非林录 回 虎 划 部 部 部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来庚帚亚 焱直 圭 尿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九 堇旱 音页食首 住圭 古 划 日 昌 苜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癸马 部部 十 斗鬯 鬲 害素阴 乌能 茸 戟 竞 划 部部部部部 部部部部部部 十 鱼鸟卤鹿 越 塞 异 童 划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十 黄黹 口口 虫虫 ,十犬 罱 象晶 : 口日少十犬犬 丝戒 部部 划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部 奖舄 盥 部部部 十 黾鼎庸鼠 三 划部 部部部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十 齐 四 划部 十 齿 壹 五 划部部 十 龙龟 、 划 部 部 十 龠爵 七 划部部 廿 夔 划 部 其中有6 2 部只辖一字的:乙部、v 部、部、部、匕部、b 部、九部、乃部、 弋部、巳部、毛部、气部、牙部、中部、壬部、厄部、几部、市部、再部、矛部、 白部、已部、丘部、申部、甲部、丙部、卯部、丫部、而部、自部、囟部、众部、 西部、吕部、亥部、民部、宁部、角部、豸部、克部、鼠部、求部、良部、录部、 帚部、亚部、焱部、虫部、辛部、癸部、能部、尊部、竞部、章部、苁部、舄部、 墙部、鼠部、齐部、齿部、龙部、龟部;其余2 1 1 部都下辖多个字,除了一部、 l 部、o 部这几个以笔划为部类的之外,其它部类中的大多数字的本义都形成了 一个小的近义语义了场。比较典型的如以下几种: 一、又部 又部下辖4 2 个字,又的本义为手,其中2 1 个字都是与于有关的动词: 1 、“南或6 c 缝”宗周锺 艮金文字形为从手执人,本义为治服,金文中用作部族之名; 2 、“丧叟寅自作铫”丧叟讹 支的字形为从于执中,本义为摘取垂饰,金文中用作人名; 3 、“瘐不敢弗帅祖考秉明德”癞馇鼓 秉的字形为以于持禾,本义即持禾,引申为持有; 4 、“复夺京师之孚”多友鼎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夺的字形为从衣从隹从又,象为手持隹失之,本义即手中所抓住的鸟夺路而逃, 弓l 申为抢夺; 5 、“工敏王太了姑发闻反”吴太子姑发剑 r r 反的字形从又从j ,象山岩的形状,反的本义为于抓住岩石向上攀登,又 写作扳,而扳又和叛同音通假,因此反在金文中常借作反叛的叛使用; 6 、“余典勿敢封”召伯虎睃 封的字形是从又从丰,左边本为风,表示林木茂盛,而林木是古代封疆的界限, 丰的字形加上表示手的又,象以于植树,本义即植树封疆。 7 、“及子子孙孙永宝用”郑登叔盈 及的字形从又从人,象用手从后面抓住人的样子,本义为逮捕,后假借为暨与 之及。 8 、“段不黄考”曾伯黎簋 段的金文字形象两于持石相付形,本义即借,后假借作遐。 9 、“王从月阡戍田兼罱”酾父鼎 兼的字形象以于持两禾,本义也应是持。 l o 、“曼余目以流观兮”哀郢 曼的字形象以两于张目形,本义即用手帮助张大眼睛。在金文中用作人名。 1 l 、皮字形从又持半革,象剥去兽皮之形。本义即剥冉皮。 1 2 、“矩伯庶人取堇章于裘卫”卫盍 取从又从耳,周代战场上俘获敌人的胜利者可以剖下被俘者的耳朵,本义即 获取俘虏,后扩大为一切物品的获取。 1 3 、“夙夕尊由先祖烈德”师 凡鼎 尊字形从平,本义为布施、分布。 1 4 、“叔作宝尊彝”叔鼎 叔的字形从又从戈从l ,l 象芋形,最初的造字义应是以手收芋。后假借为亲 属的称滑。 1 5 、“赫赫师尹,民据尔瞻。”诗经小雅 尹的字形为从又持,本义为治理,引申为治理政事的人,即尹,又称师尹、 大尹: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6 、“孝复作尊彝”孝只鼎 复字形为从于持鸟,本义为擒获。 1 7 、“取父癸”取父癸段 取字形从又从臣,臣本义为战俘,取的本义就是于牵战俘,即牵引。后假借 为贤,写作贤。 1 8 、“螯弗敢且又”史墙盘 且又的字形从于从且,本义为挹取。 1 9 、“分器是寺”邾公桎镫 寺从土从寸,寸就是手,寺的本义为守,“分器是寺”即“分器是守”。 2 0 、左右 本来金文字形中又即手,这两个字从又,又加上工和口,其意义就成为动词, 本义是用手帮助、辅助。 治服、摘取、持有、抢夺、攀岩、植树、逮捕、借与、手持、扒开眼睛、 剥皮、获取、分布、收芋、治理、擒获、牵引、挹取、守护、辅助,这些动 作几乎涵盖了政治、农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表现出两周时期人们对徒于 动作的细致划分。 二、言部: 言部内又可根据各词义间的关系分为同义、类义、对比义二种类型。 1 、同义系统:言部字中共有五组同义系统: ( 1 ) 言一话:说话 言的本义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即说话; 话在金文中字形的右边即言字,左边字形李孝定怀疑是舌头的沥水,戴家祥 认为是倒过来的子字,其用处是表明舌头“不顺忽出”的特点。其本义应当是说 话,与言的本义相同,后来又引申为说出的话,成为名词。 ( 2 ) 谚一鹉:传言 耨:戴家祥认为是传之加旁字,仪礼士相见礼:“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乃传言开璧门。”论衡书虚篇:“世俗传言,则言 世了取遗金也。”孟子公孙丑上:“速于置邮而传命。”所以给传加旁从言表示传 言。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谚:( 唐) ,说文:“谚,传言也。”本义为传言。 ( 3 ) 讯一濂一诋:责备 讯:说文:“讯,问也”,本义为问,金文中有时假借为迅。 菲: 左边是言,右边是束,束的本义是木芒,加立刀为刺字。秋官司刺: “掌二刺三赦三宥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一刺日讯群臣,再刺日讯群吏,三刺 日讯万民。”刺讯同义,所以刺旁改立刀为言,表不责问,有上对下的含义。 ( 4 ) 诋一诃:许可肯定 诋:说文三篇:“诋,苛也,一日诃也,从言氏声。” 诃:说文:“诃,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而戴家祥则认为可,呵,诃 上古相通,其本义应是许可,肯定。 ( 5 ) 谏一胡:劝谏 谏:说文:“谏,证也,从谏声。”地官保氏:“掌谏王恶。”郑玄注:谏 者以礼义正之。本义为劝。 胡:即谏的同字。 2 、类义系统:言部字中有四组类义系统: ( i ) 吁一讹一诈一籀一繇一蠲一蔫一谍:说假话、假话 吁:说文:“吁,诡,诿也”,本义为言语虚假。 讹:说文未见,张政良认为是伪,其本义即虚假。集韵:“说文稿言也, 引诗民之鹤言,或作讹。” 诈:说文:“诈,欺也,从言,乍声。”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 无我虞。”礼记乐记:“智者诈愚。”其本义为用言语欺骗。 箍:戴家祥分析从言从否,是诧的更旁字,说文:“兖州谓欺为诧”,本义是 欺骗。 繇:由于字形演变,一字分为两字,这个字其实就是高,也就是谣,本义是 虚假的话。 谲:说文:“蠲,权诈也,益梁日谬欺天下为诵。”扬雄方言三:“谲, 诈也。”论语宪问:“晋文公福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本义为用话语欺骗。 钨:朱骏卢渭:“字亦作讹。”小雅沔水正月:“民之耪言。”郑笺:“稿,伪 也。”本义同上。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襟:广韵集韵:“襟,谎狂言。”本义为狂言,说大话。 被:说文:“放,辩论也,从言皮声。”,本义是辩论。 讼:说文:“讼,争也,从言公声”,段注:“公言之也”,汉节吕后志:“未 敢讼者诛之。”朱骏生日:“以于日争,以言日讼。”本义为公众讨论,引申为争。 狱:说文:“确也,从言从狱,二犬所以守也。”周官地官大司徒:“凡万 民之不服有狱讼者”郑玄注:“争罪日狱。”两造之争,争者必以言,所以中间一 个言字,本义即争论。 语:说文三篇:“言,直言为言,论难日语。”本义是辩论,与言( 一般性 地说话) 相对。 议:说文:“议,语也,从言羲声”,本义与语同。 ( 3 ) 謦差扛一趣大卢说话 署:从二口从言,应是口口的加旁字,说文“口口,惊呼也”,其本义是惊呼。 猎:说文:“者大声也,从言昔卢,”本义为大的卢音。 遂:戴家祥认为是啧的别体字,说文:“啧,大呼也。”本义为大喊。 ( 4 ) 诲一嚣 诲:说文“诲,晓教也,从言每卢”,吴大徽认为与谋为同字,是古重文异 体字,本义为用话语教导、指导。 菲:玉篇释为“道业,导也,善也,今作诱。”即今诱字,本义为引导。 3 、对比义系统: ( 1 ) 吁、讹、诈、t 、系、灞、稿一谌:欺骗和诚信 谌:说文:“谌,诚谛也,从谌声。”诗经:“天难谌斯”,同声通假作忱, 大雅大明:“天难忱斯”,说文:“忱,诚也。”本义为诚信。与言有关,应是 言而有信。 ( 2 ) 讯、辣、诋一藕:责备和称赞 祷:戴家祥认为同锡,广韵集韵:“锡,称誉也。”本义为称赞。 ( 3 ) 訇一雠:询问和应对 訇:钱大听训为询,本义即询问。 雠:说文:“雠,犹应也,从言雠卢。”郑玄礼记表记注:“雠,犹 答也。”本义为应对。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4 ) 誓一蓊:发誓和戏谈 誓:说文三篇:“誓,以言约束也,从言折卢”,礼记曲礼下:“约信为 誓。”本义即为发誓。 骑:边器铭:不敢葡,正像c d 雅节南山:“不敢戏谈。”本义为戏谈。 ( 5 ) 言和语:直言与论难 说文二篇:“言,直言为言,论难日语。”本义是辩论,与言( 一般性地 说话) 相对。 金文大字典的部首是以义符分类的,因此才会出现同一部类的字构成近义语 义场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声符也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它们与别的部首组成 汉字时,其意义也是类似的。如以下几种: l 、薨:从蒸得声的字意义常与浅的小的有关:自翔践饯栈浅盏。大雅毛传 日:“霉,爵也,夏日醺,殷日耳,周日爵。”礼记:“夏后氏以瑾,殷以肄,周以 爵。”可见醴与瑾通。尔雅释乐:“镫之小者谓之栈。”钱、鼹都是酸的材质更旁 字,盏的意义则是小盂。 2 、孽:从鼍得声的字常含有直的意义,如: ( 1 ) 泾:释名释水:“水直波日泾。” ( 2 ) 胫:释名释形体:“胫,茎也,直而长似物茎也。” ( 3 ) 经:说文十三篇:“经,织纵丝也。” 3 、卑:说文:“卑,贱也,执事也。”一切经音义引仓颉篇:“卑, 下也。”所以以卑为声符的字多有“下”的含义,如: ( 1 ) 俾:说文八篇:“俾,门侍人。”侍人即寺人,左传昭公廿五年: “公贲使侍人僚祖告公。”释文:“侍人,本亦作寺人。” 寺人即内小臣间者, 也就是守门的侍者、佣仆。 ( 2 ) 婢:与俾是同形更旁字,其本义都相同,指佣仆。说文:“婢,女之 卑者也。”假匝:“俾女五百。”可见俾与婢相同。 ( 3 ) 髀:说文:“髀,股也。”释名释形体:“髀,卑下,在下称也。”本 义即下体的大腿骨; ( 4 ) 獐:说文:“獐,短胫狗。”本义为矮小的狗; ( 5 ) 陴:说文:“陴,城上女墙俾貌也。”本义为矮墙;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裨:本义为增益补益,另外还与卑通假,苟了富国篇:“大夫裨冕。” 注日:“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其余为裨。稗之为言,卑也。”孟荀列传:“于是 有神海环之。”柳海即小海。 4 、齐:说文七篇:“齐,禾吐穗上平也,象形。”因此以齐为声符的字多 含有平等之义,如: ( 1 ) 侪:说文八篇:“侪,等辈也。”本义为地位平等的人: ( 2 ) 跻:说文二篇:“跻,登也。”本义为登上( 目的也是平等) : ( 3 ) 挤:说文十二篇:“挤,排也。”本义为排开( 平等的人) ; ( 4 ) 剂:说文四篇:“剂,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剂,剪齐也。” 本义为用剪月剪齐; ( 5 ) 稿:说文七篇:“穑,获刈也。”段玉裁云:“刈之必齐,故从齐。” 本义是收获谷物( 齐齐地割下来) 。 第二节部分部首的更换情况 金文时代汉字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常常出现汉字的一个部首更换为另一个部 首的情况。这其中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本来就是由一个部首分化出的几个部首的互换: 1 、彳一一_ l 从彳的字一般表示脚的行动,i _ 本来写作是,是这个偏旁在后来的字形变化 中逐渐分成了两个偏旁即f 和i - ,因此这两个偏旁是同源同义的,它们部类的不 少字都可以互换偏旁,如: ( 1 ) 徙( j l ) 迪:说文二篇:“迪,适也。”在迪解中的字形是徙最 初的象形字,从道路,双脚趾,迁徙的本义十分明显。多友鼎:“乃徙于献宫。” 其意义也是迁徙。 ( 2 ) 後一逡:说文:“後,迟也。从7 、幺,殳者,後也。”殳有后退之 义。金文中写作遥的意义是一样的。矢令毁:“妇予後人永宝。”其意义为后代, 是後的引申义;中山王学方鼎:“遥人其庸之勿忘尔邦。”其意义也是后代,与後 的用法完全相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役一逸:说文:“组,往来也。从彳复声。”又说:“复,行故道也。”彳复 与复本为一字,复字从欠,本来就有行进的含义,7 表示脚的动作,但是复的后 起增旁字。远字则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现,表示往来之义。矢人盘:“逸涉蒲。”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追一循,裰一遐,仕( 徒) 一迂,饭一返,逆一谫,通 一俑,逗一一榧,造一秸,律一违等等。 2 、叉吏( 支) 一手 又写作囊,支( 文) 在金文中写作羹,手写作瑟,本来就都是一个字一手变来 的部首,大部分都表示手的动作或手本身,如又部收4 2 字( 详细解释见前文) ,艮 本义为治服,叟本义为摘取垂饰,秉本义即持禾,夺本义即手中所抓住的鸟夺路 而逃,引中为抢夺;反的本义为于抓住岩石向上攀登,封的本义即植树封疆,及 本义为逮捕,殴的本义即借,兼本义也应是持,曼本义即用手帮助张大眼睛,皮 本义即剥兽皮,取本义即获取俘虏,尊本义为布施、分布,叔造字义应是以于收芋, 尹本义为治理,复本义为擒获,取本义就是手牵战俘,即牵引,取本义为挹取, 寺的本义为守,左右本义是用手帮助、辅助。另有寸字指手腕的寸口部位。 支( 文) 部收4 8 字,其中1 9 字是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 ( 1 ) 吏:本义为敲击,从又持卜,卜是敲击的工具,在金文中常借用为颇字; ( 2 ) 攻:本义即( 下持武器) 攻打,吴王光戈:“攻吾王光自。” ( 3 ) 改:从己与从已的字一样都有停止的含义,改的本义即更改。改盈: “改作朕文考乙公旅蕴。” ( 4 ) 牧:从牛从吏,表示用手持小棍轻敲牛,本义即养牛。金文中用作地名 或人名。 ( 5 ) 孜:尔雅释诂:“孜,侮也。”字形为以手持矛,本义为欺侮。毛公 鼎:“不敢孜鳏寡。” ( 6 ) 雯:即古文鞭字。说文:“鞭,驱也。”本义为( 丁持丙( 柄) ) 驱使。 ( 7 ) 吱:本义为锤打、用力击打。馋豇瞳:“睃吉金。”意即冶炼吉金。 ( 8 ) 放:说文:“放,置也。”本义为( 用手) 放置。它与赦是声旁更换字, 所以金文中借用作赦免之义。 ( 9 ) 效:说文:“效,象也。”本义为模仿,也离不开于的动作。金文中用 作地名或人名。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0 ) 教:说文三篇:“上所施下所效也。”古代扑( 手持h 击打) 作为教 刑,所以教字从支,有时也从言,表示教诲即言传的含义:另一半则从拿,表示学 予的仿效。 ( 1 1 ) 败:说文:“败,毁也。”本义为毁坏,引中为失败。南疆址:“汝 勿丧勿败。” ( 1 2 ) 做:说文:“做,理也。”本义为( 用于) 整理。金文用作人名。 ( 1 3 ) 救:金文字形左旁是求,右旁是手,本义为挽救,是手的动作。 ( 1 4 ) 殿:是播的初字,本义为放下、放弃。 ( 1 5 ) 散:即措置之措,本义即放置、置,也是手的动作。中山王备方壶: “迸贤散能。”是用的引中后的意义。 ( 1 6 ) 殴:即驱的古字,本义为手执策驾驭。师寰殴:“殴孚士女羊牛。” ( 1 7 ) 整:字形从敕从正,尔雅广言:“敕,正也。”广雅释诂:“敕, 理也。”整字本义为( 用于) 理而正之,整理。 ( 1 8 ) 敲:本义即施网捕捉,也是与了三有关的动作。 ( 1 9 ) 敛:即敛的繁体字,尔雅释诂:“敛,聚也。”本义为聚敛。金文 中用引中义赋敛,中山王馨方古:“乍敏中则庶民。” 由于很多表示于的动作的意义的字都收在又部和女( 文) 部中,所以金文手( 十) 部字极少,只有三个字,这与现代汉语中非常不同。 ( 1 ) 手:金文字形即丁的象形,楚段、匡卣等器中都提到了“拜于颐首”, 指的就是拜于置地然后再叩首,是顶礼膜拜中最庄重的一种。 ( 2 ) 拍:说文中未见,戴家祥认为是捂的异文,说文:“捂,拊也。”拊与 击同义,因此拍的本义即用手轻轻击打。 ( 3 ) 弄:说文中未见,从字形看,应是今天的拜字,本义为以手折取花萼, 诗经甘棠中的“勿剪勿拜”就是这个意义。后来借用为下拜的含义,金文 中常见的是“拜丁鼬首”,意义同于的解释,是一种行礼的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手( ) 部字发展为2 2 1 个( 不算异体字) ,是一个相当庞大 的字汇,另外两部的字一又部和女( 文) 部字则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消失了一部分, 表示于的动作的意义主要由于( ) 部字来承担了。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两个部首间因形近义近而互换: 1 、厂一广:形近义近义符瓦换 广在金文中的字形为强,而厂在金文中的字形为强,两字字形十分相近。说 文:“厂,山石之崖岩,人可居。”厂的本义为山岩,厂部字多与山、山石有关, 如: ( i ) 厚:古文中写作至,可见厚字从厂是从石之省,字形会意为石之高,所 以说文训为“山陵之厚也。”本义为山陵之厚,金文中作人名使用,或借为后 代之后。 ( 2 ) 原:说文:“龋,水泉本也。”厩即原的繁体字。泉通泉,厂义为山崖, 本义为处在山石崖岩之下的山泉水源,后由水源引申为一切事物的本源。而且由 于水发源之地都比较湿润低平,原又引申为地形的名称。大克鼎:“赐汝田于障 原。”其意义即地形名:平原。其他器铭中也有作人名使用的。 ( 3 ) 觫:说文:“麻与林同,人所治在屋下。”从厂即从石,表示割剥麻皮 所用的石质工具,本义为用石器剥麻皮,后人又重复加上偏旁石变为磨。金文中 用为人名。 ( 4 ) 麻:从厂即从石,麻从石从禾,本义为磨谷物的石碾,因为字形接近经 历的历( 屋) ,金文中假借为屋使用。 ( 5 ) 属:说文中训为磨石,后人又加上石旁变为瞩,是属的形旁重复字。金 文中作人名或地名。 广部字则多与房屋有关: ( 1 ) 府:说文:“府,文书藏也。”本义为收藏文书的房屋,后扩大为收藏 各种物品的房屋,如礼记曲礼:“下有六府。”注云:“府者,藏物之所。”上 都府簋:“上都择其吉金。”。 ( 2 ) 库:说文九篇:“库,兵车藏野,从车在广下。”本义为收藏兵车的 房屋,在金文中库字多与工师并举,如朝封戈:“朝莉右库工师。”十二年矛: “上库工师司马。”在孟子梁惠王下也有:“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注 日:“工师,主工匠之吏。”库与表示官职的工师并举,说明金文中库用的是引申 义,是一种官职,是监造和掌倚武器的工正。 ( 4 ) 府:虢季予白盘:“王各周庙宣府。”宣府即宣榭,左传成公十七 2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王邰将谋于榭。”注日:“榭,讲武堂也。”因此墉的本义也就是讲武堂。只 不过厨从广,表示建筑的形式和用途,榭从木,表示建筑的材质。 ( 5 ) 虞:说文九篇:“虞,行屋也。”毓祖丁卣:“王在虞。”就是用的 本义,本义为行宫。 ( 6 ) 庙:说文九篇:“庙,尊先祖貌也。”本义为祭祖之处,尔雅:“有 东西厢日庙,无日寝。”礼记乐令:“寝庙必备。”注日:“前曰庙,后日寝。”金 文器铭师酉砹:“各吴大庙。”即用本义。 从广的字义从广本身的本义也可看出来,广的本义为大屋,房屋与山石有一 定的关系,原始人就是居住在山石之下,所以说文中说“厂,山石之崖岩, 人可居。”金文中厂与广没有分别,如: ( 1 ) 废一瓜:本义为依山谷而建的牛马圈,貉子卣:“融王牢于廖”。 ( 2 ) 席一斥i :庚赢卣:“又丹一廓。”郭沫若认为是丹的量词,在其他器铭 中也借用为山岗或水片之义,字形也可写作尉。 另外广、应、席既可从广也可从厂,这可以看作是因形近义近而互换偏旁的典 型。 2 、厂一一石:形近义同义符互换 石字作为偏旁,在甲骨文中写作r ,在金文中写作麓,二者形体极其接近。这 样两个偏旁就可以互换了;在字义上更是接近,从厂的本义就可看出来。说文: “厂,山石之崖岩,人可居。”j 的本义为山岩,厂部字多与山、山石有关,不少 厂类的字的本义即石,如说文九篇中的“,氐,柔石也”,“厥,发石也”,“瞑, 石利也”,“艋,美石也”,“厩,石声也”,“厩,石地恶也”,“压,石地也”,“厢, 石间也”,“厝,厉石也”,“压,石大也”,由此可见,很多从厂的字其实是从 石之省,如属本义为磨石,但很多人不知厂为石之省,后来又加上石旁写作砺,是 典型的形旁重复字。 3 、广一一产+ :形近义近义符瓦换 古文字从广得义者有一部分可以从 ,金文中两部首混用无别。广部字多 与房屋有关,广l + 部字与之相同,共有6 7 个字,其中2 5 个表示与房屋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