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_第1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_第2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_第3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_第4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发输变电专业)历年真题及解析专业考试(发输变电)试题专业知识考试(上)专业知识考试(下)专业案例考试(上)1-5题目:1-5题 110kV有效接地系统中的某一变电所有两台110kV/35kV/10kV,31.5MVA主变压器两台,110kV进线两回、35kV出线5回、10kV出线10回,主变110kV、35kV、10kV三侧Ynyn0d11。1.题目:1、如主变需常切换,110kV线较短,有穿越功率20MVA,各侧采用以下哪组主接线经济合理,( )。为什么?(A)110kV内桥接线,35kV单母接线,10kV单母分段接线(B)110kV外桥接线,35kV单母分段接线,10kV单母分段接线(C)110kV单母接线,35kV单母分段接线,10kV单母分段接线(D)110kV变压器组接线,35kV双母接线,10kV单母接线依据及解答过程:B选项正确。依据GB 5005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第3.2.3条,35110kV线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用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1第2-2节七(二)(3),线路有穿越功率时,也宜采用外桥形接线。故110kV主接线采用外桥接线。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47第2-2节二(3)2),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时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故35kV主接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依据GB 5005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第3.2.5条,当变电所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610kV侧宜采用分段单母线。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47第2-2节二(3)1),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以上时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故10kV主接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所涉及大纲:4.2 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设计;所涉及规范/手册:GB 5005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4章单选第22题;习题集第4章案例第4题、第9题、第10题;习题集新增案例第1题、第4题、第21题。其他注意事项:1、本题主要考察6220kV高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注意采用适用的规范。2、桥形接线是主接线中的一种较特别的接线方式,分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应熟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3、穿越功率的形象解释就是经过变电站母线向下一个变电站输送的功率。2. 题目:2、假如110kV采用内桥、主变110kV隔离开关需能切合空载变压器,由于材质等原因,各变压器的空载励磁电流不相同,按隔离开关的切合能力,该变压器的空载励磁电流最大不可能超过下列( )。(A)0.9A (B)1.2A (C)2.0A (D)2.9A 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依据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11.0.9条。所涉及大纲: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6章多选第913题;其他注意事项:1、依据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11.0.9条及其条文说明,隔离开关切合空载线路电容电流能力为5A;隔离开关切断断路器旁路电流及母线环流能力为0.8In。(In: 隔离开关额定电流)3. 题目:3、假如110kV采用外桥接线,有10MVA穿越功率,请计算桥回路持续工作电流( )(A)165.3A (B)270.3A (C)330.6A (D)435.6A依据及解答过程:无正确答案。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2第6-1节表6-3,桥型接线回路计算工作电流为最大元件负荷电流;桥回路尚需考虑系统穿越功率,。D选项正确。题目中穿越功率10MVA改为20MVA,系数取2.0,选项B为穿越功率20MVA且计算电流时系数为1.0时的干扰项。计算如下:。所涉及大纲:6.1 熟悉电气主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所涉及规范/手册: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6章案例第20题;其他注意事项:1、依据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5.0.2条,选用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2、在计算回路持续工作电流时,穿越功率同样会产生热量,所以对导体的截面一样有影响。4. 题目:4、假如35kV出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为14A,需要35kV中性点设消弧线圈接地,采用过补偿,需要的消弧线圈容量为( )。(A)250kVA (B)315kVA (C)400kVA (D)500kVA 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依据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18.1.4条式(18.1.4),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61第6-9节一(三)式(6-32),。所涉及大纲:6.7 掌握中性点设备的选择;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6章案例第10题、第16题;其他注意事项:1、计算消弧线圈容量时,公式中的电压UN取电网或发电机的额定线电压。消弧线圈的额定电压取值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电气一次部分P466表2-2-9。2、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61第6-9节,需要通过计算选择的中性点设备还包括避雷器和保护间隙、接地变压器和接地电阻,亦应熟练掌握。5. 题目:5、设该变电所为终端变,一台主变,一回110kV进线,主变110kV侧中性点全绝缘,则此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不宜采用( )。为什么?(A) (B) (C) (D) 依据及解答过程:备选答案无。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70二1(3),110kV终端变电所的变压器中性点一般不接地。与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70二2,主变压器663kV侧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所涉及大纲:4.5 了解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所涉及规范/手册: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6章案例第3题、第10题、第21题、第32题;习题集新增案例第1题、第6题、第7题、第21题、第23题、第30题;其他注意事项:1、本题需要在熟悉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第二章有关图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答案。短评: 本组题目为电气一次部分的常见题目,也是一次部分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依次包括了:主接线形式、开关电器选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中性点设备选择及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题目考查内容比较综合,但难度一般。应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6-10题目: 6-10题 某屋外220kV变电所,海拔1000米以下,高压进线断面图如下:6.题目:6、此布置属于( )。为什么?(A)普通中型 (B)分相中型 (C) 半高型 (D) 高型依据及解答过程:A选项正确。观察题目的断面图,此布置属于普通中型。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633655相关图例。相关知识点:分相中型为母线隔离开关直接布置在各相母线下方,分相中型布置可以节约用地,简化架构,节省三材,故已基本取代普通中型布置。为节约用地,可以采用半高型。所涉及大纲:8.1 熟悉电气设备布置的要求;所涉及规范/手册: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2007年新增案例题第9题;其他注意事项: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633第10-4节一(一),普通中型配电装置的特点为其电气设备都安装在地面支架上;P635一(二),分相中型配电装置系将母线隔离开关直接布置在各相母线的下方,有的仅一组母线隔离开关采用分相布置(图10-62仅接地隔离开关在母线下方,其他普通隔离开关与图10-58一致,也不在母线下方),有的所有母线隔离开关均采用分相布置。2、普通中型配电装置与分相中型配电装置相比,缺点在于占地大,优点在于检修的时候较为安全,因为检修某个间隔的隔离开关时母线并不停电。3、对于一些未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一次手册上第10章的图应该认真学习,并联系实际理解图中所绘具体的设备,掌握普通中型、分相中型、半高型、高型的特征。(黄色文字请删除,图10-62从右往左数第二组母线下的隔离开关为带接地开关的垂直伸缩型隔离开关。3台隔离开关在平面上为三角形布置,故在间隔断面图上仅看到2台隔离开关)伸出来的小圈 表示接地刀和是两种隔离开关,区别有二:首先是形式不同(从平面图看),联动和分相;再者是附件不同(从断面图看),有带接地刀的和不带接地刀的。7. 题目:7、图中最小安全距离有错误的是( )。为什么?(A)母线隔离开关引下线对地面净距L14300mm(B)隔离开关高度L22500mm(C)母线跨越隔离开关净距L32500mm(D)弧垂L41800mm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A选项依据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表8.1.1,或依据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4.1.1条表4.1.1,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7第10-1节表10-1,对应着表中的C.1 无遮拦裸导体至地面之间,即;B选项依据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第8.1.1条或图8.1.1-3,或依据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4.1.1条或图4.1.1-3,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6第10-1节二(一)或P568图10-3,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500m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即;C选项依据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表8.1.1,或依据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4.1.1条表4.1.1,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7第10-1节表10-1,对应着表中的B1.2 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拦带电部分之间,即;D选项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700附录10-2一1(3),跳线在无风时的弧垂要求不小于最小电气距离A1值,依据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表8.1.1,或依据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4.1.1条表4.1.1,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567第10-1节表10-1,即。所涉及大纲:8.2 掌握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8章案例第1题;其他注意事项:1、本题最难的地方为一次设计手册第10章的附录关于跳线的依据。此外,对于屋外装置表中各参数表达的具体含义需要理解。2、为准确识图,应熟悉间隔断面图中的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图例,主要包括:主变、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绝缘子、阻波器及母线、母线构架、跳线、设备支架、围栏、围墙、道路等。对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尚应注意不同类型设备的外形区别。8. 题目:8、若地处高海拔,修正后A1值为2000,则L1修正后应为( )。(A)4500 (B)4300 (C)4100 (D)3800 依据及解答过程:A选项正确。依据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条文说明第8.1.1-6)条,或依据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4.1.1-(5)条,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699附录10-1节3,由第7题可知,即。所涉及大纲:8.1 熟悉电气设备布置的要求;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8章案例第2题;其他注意事项:1、如果题目条件只给出了海拔高度,未给出修正后的值,则应该按下图进行修正,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P687图10-112;9. 题目:9、若地处缺水严寒地区,主变125MVA,灭火系统宜采用( )。为什么?(A)水喷雾 (B)合成泡沫 (C)排油注氮 (D)固定式气体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依据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7.3.1条,变压器容量在120MVA及以上时,宜设置固定水喷雾灭火装置,缺水地区的变电所及一般变电所宜用固定的1211、二氧化碳或排油充氮灭火装置。所涉及大纲:3.1 熟悉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的要求和措施;所涉及规范/手册:DL 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3章单选第76题;其他注意事项:1、考试要求的每个规范至少在考前过一遍;10. 题目:10、该220kV开关站为60米70米矩形布置,四角各安装高30米的避雷针,保护物6米高(并联电容器),计算相邻70米的两针间,保护范围一侧的最小宽度bx( )。(A)20米 (B)24米 (C)25.2米 (D)33米 依据及解答过程:B选项正确。依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放绝缘配合第5.2.2条图4,得;即。(式中各参数数值如下:依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放绝缘配合第5.2.1条、第5.2.2条相关参数注释,避雷针的高度,高度影响系数,两避雷针间的距离,被保护物的高度,避雷针的有效高度,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所涉及大纲:9.2 掌握雷电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放绝缘配合;类似/拓展练习:第9章案例第4、6、7、14、17、20、28题。其他注意事项:1、注意避雷针与避雷线计算公式的不同。短评本组题目除第9题为穿插的电气设备消防设计的内容外,其余均为户外高压配电装置的相关内容。涉及内容主要包括:户外配电装置布置型式、户外配电装置的安全距离、高海拔地区户外配电装置安全距离的修正以及户外配电装置的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户外配电装置的相关知识点属于发输电考试的必考内容,应熟练掌握。另外,对于户外配电装置在安装、检修、软导线和组合导线的短路摇摆情况下的安全距离也应熟悉,该部分内容可参照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第十章附录、DL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条文说明第8章或者SL 311-2004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4章的相关内容。11-15题目:220kV变电所,一期2180MVA主变,远景3180MVA主变。三相有载调压,三相容量分别为180/180/90,Ynynd11接线。调压230(+88)1.25/117kV/37kV,百分电抗X1高中14,X1高低23,X1中低8,要求一期建成后,任一主变停运,另一台主变可保证承担负荷的75%,220kV正序电抗标么值0.0068(设SB100MVA),110kV、35kV侧无电源。题目:11、正序阻抗标么值X1高、X1中、X1低最接近( )。(A)0.1612 -0.0056 0.0944(B)0.0806 -0.0028 0.0472(C)0.0806 -0.0028 0.0944(D)0.2611 -0.0091 0.1529依据及解答过程:B选项正确。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41第4-7节二1,正序网络与三相短路时的网络和电抗值相同;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2第4-2节表4-2,变压器标幺值,这里Se系指最大容量绕组的额定容量,得,;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2第4-2节表4-4,。所涉及大纲:5.1 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实用计算法);所涉及规范/手册: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5章案例第2、12、15、16题。其他注意事项:1、基本计算题,需要熟练掌握;12. 题目:12、35kV侧断路器额定电流最小选取( )。(A)1600A (B)2500A (C)3000A (D)4000A依据及解答过程:A选项正确。根据主接线中每一台变压器均安装一个断路器而不是两个变压器共用一个断路器(则选错误答案B),由已知,任意一台变压器可承担的负荷额定容量为90MVA,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0第4-2节式(4-2),得变压器额定电流;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2第6-1节表6-3,得变压器回路持续工作电流;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1第6-1节二(一)2,选用的电器额定电流不得低于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即35kV侧断路器额定电流,取1600A。所涉及大纲: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所涉及规范/手册: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第6章案例13(3)其他注意事项:1、不同回路的工作持续电流是考试计算的重点内容,需依据一次手册表6-3根据不同情况乘以相应系数。13. 题目:13、计算110kV隔离开关动热稳定参数,最小可用(仅考虑三相短路):( )。(A)热稳定25kA,动稳定63kA (B)热稳定31.5kA,动稳定80kA (C)热稳定31.5kA,动稳定100kA (D)热稳定40kA,动稳定100kA 依据及解答过程:A选项正确。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0第4-2节式(4-2),;由题意,可知最大短路电流发生在3台主变压器(远期)并列运行的时候,故短路点的等值电抗标幺值;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29第4-4节式(4-20),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标幺值,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40第4-6节式(4-32),或依据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附录F.4式(F.4.1-1),;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33第6-1节二(二),短路的动稳定条件,取。或依据GB 1985-8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第4.5条,额定短时耐受电流=额定热稳定电流;第4.6条,额定峰值耐受电流=额定动稳定电流。(超纲规范)依据GB 1985-8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第4.19条表5,根据额定峰值耐受电流为63kA,可以得到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为25kA。(超纲规范)或参见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10.3.4条。故热稳定电流为25kA,动稳定电流为63kA。所涉及大纲:5.1 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实用计算法);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第6章案例第33题;其他注意事项:1、开关设备动稳定、热稳定的题目属于基本题型,需要熟练掌握此知识点;2、正常运行时候母联均是合上运行,电源与负荷平均分配在母线上,所以短路计算需按3台主变阻抗并列计算。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47第2-2节三对双母线接线的说明。14. 题目:14、站用变选择37+-5/0.230.4kV,630kVA,Ud6.5%的油浸变。站用变低压屏电源进线额定短路电流和延时开断能力为( )。(A)800A 16Ie (B)1000A 12Ie (C)1250A 12Ie (D)1500A 8Ie (根据备选答案,题目中的进线额定短路电流应为进线开关额定电流)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92第7-3节三(2)2),支线上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时,干线上的断路器应采用带延时的保护。参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90第7-3节一(4),延时开断能力按照短路电流进行选择。依据DL/T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附录D表D2,容量为630kVA的变压器,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为909A,380V母线短路电流是13.1kA,低压屏电源进线开关额定电流为1000A,380V母线短路电流是13.1kA,因为,故B选项不能满足要求。(可改为:)A选项:额定电流800A909A,满足要求;分断能力,不满足要求;故B选项不满足要求;C选项:额定电流1250A909A,满足要求;分断能力,满足要求;故C选项满足要求;D选项:额定电流1500A909A,分断能力,不满足要求;故D选项不满足要求。 (如为保持解答过程的体例一致性,仅保留C选项内容即可)所涉及大纲:14.3 掌握厂(所)用电系统的计算和设备选择;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4章单选第41题;其他注意事项:1、案例计算的依据经常出自规范的附录。此题的额定电流也可以查DL/T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附录D表D2得出,也可以计算得出(需要用到表内的数据)。考试时,尽量选择查表,可以节约时间。2、错误做法:有人依据DL/T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附录F2,根据短路电流和灵敏度计算出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从而得到B选项。这种解法有几个错误,一、灵敏度计算需要用到的是最小短路电流,也就是一般情况下使用线路末端两相短路电流值(相间短路保护灵敏度校验)和单相短路电流值(单相接地保护灵敏度校验),本题中为三相短路电流值;二、混淆了延时开断能力和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两个概念,在本题中,延时开断能力就是指低压母线的三相短路电流及最大短路电流值而不是脱扣器的整定值。如果题目中要求断路器脱扣器的整定电流,才可能会用到灵敏度计算。3、开关的额定电流都是800、1000、1250、1600、等固定的数值,是根据计算电流来选择的。15. 题目:15、35kV母线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必须按照技术要求( )。(A)额定电压、开断电流 (B)工频耐压、开断电流 (C)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开断电流 (D)额定电压、开断电流、开断时间依据及解答过程:A选项正确。依据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第17.0.8条,或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47第6-4节二(二)(4),保护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只需按额定电压和开断电流选择。所涉及大纲: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6章案例第23题;其他注意事项:1、高压电器的选择是常考的知识点,首选资料为DL/T 5222,会看目录是最重要的。短评 本组题目主要考核短路计算、高压电器和低压电器的选择与校验,为发输电考试的必考内容。除短路计算相对复杂一点,其他知识点内容均较简单,应熟练掌握。 短路计算与开关电器的参数选择,应根据主接线形式及题目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接线形式及运行方式来进行计算,否则将导致严重错误。 另外,对于开关电器的额定电流、额定开断电流(分断能力)、热稳定电流、动稳定电流等基本术语要清楚其含义和计算。16-20题目:220kV屋外变,海拔1000米以下,土壤电阻率200M,设水平接地极为主人工接地网,扁钢,均压带等距布置。16. 题目:16、最大运行方式下接地最大短路电流为10kA,站内接地短路入地电流为4.5kA,站外接地短路入地电流为0.9kA,则该站接地电阻应不小于( )。(A)0.2 (B)0.44 (C)0.5 (D)2.2 (题目中的“不小于”应为“不大于”)依据及解答过程:B选项正确。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B1,取I=max(4.5,0.9)=4.5kA;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5.1.1-a)条式(5),。所涉及大纲: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0章案例第3、4题;其他注意事项:1、除了DL/T 621-1997以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一次部分第16章,DL/T 5091-1999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 第二版第2-7节都有接地设计相关的规定。17. 题目:17、若该站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取0.4秒,接触电位差允许值为( )。(A)60V (B)329V (C)496.5V (D)520V 依据及解答过程:B选项正确。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3.4-a)条式(1),。所涉及大纲: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0章案例第1、2题;其他注意事项:1、根据本题情况,不建议依据DL/T 5091-1999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第8.2.1条式(8.2.1-1),虽然公式完全一致,但是适用范围不一样。18. 题目:18、站内单相接地入地电流为4kA,接地网最大接触电位差系数取0.15,接地电阻0.35,则接地网最大接触电位差为( )。(A)210V (B)300V (C)600V (D)1400V 依据及解答过程:A选项正确。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B2-a)式(B3),;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B2-b)式(B4),。所涉及大纲: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0章案例第11题;其他注意事项:1、题目比较简单,要熟悉规范;19. 题目:19、若该站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取0.4秒,跨步电压允许值为( )。(A) 90V (B) 329V (C) 496.5V (D) 785V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3.4-a)条式(2),。所涉及大纲: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0章案例第1、2题;其他注意事项:1、送分题,要确保得分为原则,最好验算一遍;20. 题目:20、站内单相接地入地电流为4kA,最大跨步电位差系数取0.24,接地电阻0.35,则最大跨步电位差为( )。(A)336V (B)480V (C)960V (D)1400V 依据及解答过程:A选项正确。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B2-a)式(B3),;依据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B2-b)式(B7),。所涉及大纲:10.4 掌握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0章案例第11题;其他注意事项:1、送分题,要确保得分为原则,最好验算一遍;短评本组题目为纯粹的接地方面的内容,该类型题目为发输电考试的基本知识点,适用规范明确,计算内容简单,基本为送分题目,应熟练掌握,确保得分。另外,与接地有关的案例题目尚有接地导体的截面选择题型,亦应熟练掌握。21-25题目:应用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设计一条交流500kV单回架空送电线路,海拔2000米,最大风速32m/s。21.题目:21、运行电压应满足的空气间隙为( )。(A)1.300m (B)1.380m (C)1.495m (D)1.625m 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9条表7.0.9-1及条文说明第7.0.9条,或依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10.2.4条表15,得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1000m时最小空气间隙为1.30m;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7.0.12条,针对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也可采用以下修正方法:在海拔高度超过1000m地区,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操作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间隙,应比本规范表7.0.9所列数值增大1%,即。另:无正确答案。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12条式(7.0.12),得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工频电压);故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2000m时最小空气间隙为。注:考试中为了稳妥起见,一般先用正文里的依据再用条文说明里的依据。所涉及大纲:16.4杆塔塔头设计所涉及规范/手册:9.5 了解输电线路、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方法及绝缘水平的确定。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6章案例第4、5、6、7、8题;习题集2007新增案例第41题;其他注意事项:1、GB 50545-2010是今年考试的新增规范和重点规范,不难,需要熟练此规范。22.题目:22、操作过电压,取风速( )。(A)10m/s (B)15m/s (C)32m/s (D)16m/s 依据及解答过程:D选项正确。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附录A.0.1表A.0.1,操作过电压取风速为0.5基本风速折算至导线平均高度处的风速(不低于15m/s),可得0.532=16m/s。所涉及大纲: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所涉及规范/手册:GB 50545-2010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6章单选第64题;其他注意事项:1、看题目空气间隙应该指的是工频电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23.题目:23、悬垂绝缘子串采用155mm盘式绝缘子(不考虑爬电比径),则需要的片数为( )。(A)25片 (B)29片 (C)31片 (D)32片 依据及解答过程:D选项正确。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2条表7.0.2,1000m以下地区,500kV输电线路要求的最少绝缘子片数为25片;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12条式(7.0.12),得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雷击过电压);故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2000m时最少绝缘子片数为,取32片。或B选项正确。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7.0.12条,针对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也可采用以下修正方法:在海拔高度超过1000m地区,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操作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间隙,应比本规范表7.0.9所列数值增大1%,即,取29片。注:考试中为了稳妥起见,一般先用正文里的依据再用条文说明里的依据。所涉及大纲: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所涉及规范/手册: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6章案例第4、5、6、7、8题;习题集2007新增案例第41题;其他注意事项: 1、今年新规范更新,有很多计算的方法已经变化,需要严格按照新规范执行。24.题目:24、悬垂绝缘子串采用170mm盘式绝缘子(不考虑爬电比径),则需要的片数为( )。(A)25片 (B)27片 (C)29片 (D)32片 依据及解答过程:根据上题答案选择。依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10.2.1-a)条式(2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工频电压爬电距离要求的线路每串绝缘子片数与每片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成反比,即采用170mm盘式绝缘子需要的片数,D选项正确。,B选项正确。所涉及大纲:9.5送电线路、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方法及绝缘水平的确定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6章案例第4、5、6、7、8题;习题集2007新增案例第41题;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审题,开拓思路,题目中说不用爬电比距指的是不用爬电比距算绝缘子数量,而要用绝缘子爬电距离的反比计算。25题目:25、若采用31片155mm盘式绝缘子(防雷电压50与放电间隙按线性考虑),雷电过电压间隙为( )。(A)3.3m (B)4.1m (C)3.8m (D)3.7m 依据及解答过程:B选项正确。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9条表7.0.9-1,得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在海拔1000m时最小雷电过电压间隙为3.30m;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2条表7.0.2,1000m以下地区,500kV输电线路要求的最少绝缘子片数为25片;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7.0.12条,针对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也可采用以下修正方法:如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则表7.0.9所列的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即雷电过电压间隙为,取4.1m。所涉及大纲:16.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所涉及规范/手册: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第16章案例第4、5、6、7、8题;习题集2007新增案例第41题;其他注意事项:1、另解:依据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12条式(7.0.12),得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雷击过电压);即雷电过电压间隙为,取4.2m。此解法未用上已知条件,故本题不适合此方法。短评:本组题目为线路设计相关案例,且其内容纯粹为电气部分,并未涉及电线力学计算。考核内容主要为高海拔地区塔头间隙、绝缘子片数的计算,难度不大,应熟练掌握。考虑到GB 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为今年考试的新增规范,虽然本组题目为2009年考题,为强化对新规范的熟悉,特将新规范作为解答依据,希望大家重视对新规范的学习。综合评述:本套题目为发输变电专业考试2009年案例上午的试题,题目共分5组,每组5道小题,共计25道小题。根据考试规定,25道小题均为必做题目。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平均每道小题的答题时间约为7分钟。本套题目从总体上来看,涉及范围较广,难度属于一般。列表总结如下:组号题号考核范围题目考核内容题目难度 一15主接线、设备选择主接线形式、开关电器选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选择、中性点设备选择及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一般二610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设计、过电压保护、 消防配电装置布置、配电装置安全距离、避雷针保护范围一般三1115短路电流计算、开关电器选择、所用电短路电流计算、高低压开关电器选择一般四1620接地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计算简单五2125架空线路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绝缘子片数计算与选择一般从上表考核范围及考核内容可以看出: 本套题目考核内容范围尚可,除一、三组题目中的开关电器选择有少量交叉外,其余题目均未出现重复考核内容。 根据考试大纲,本套试题基本未涉及以下内容: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直流系统。 从题目难度方面来看,本套题目总体属于一般水平。 从检验个人掌握程度来看,鉴于本套题目全部为必做题目,考生应在考前达到全部题目熟练掌握的程度。专业案例考试(下)1-5题目:某220kV变电所有两台10/0.4kV所用变,单母分段接线,容量630kVA,计算负荷560kVA。现计划扩建:综合楼空调(仅夏天用)所有相加额定容量为80kW,照明负荷为40kW,深井水泵22kW(功率因数0.85),冬天取暖用电炉一台,接在2#主变的母线上,容量150kW。1.题目:1、新增用电计算负荷为()。写出计算过程(A) 288.7kVA (B) 208.7kVA (C) 292kVA (D) 212kVA依据及解答过程:C选项正确。见DL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第5.1.2条及附录B,负荷计算采用换算系数法,所用变压器容量,序号名称额定容量安装运行1综合楼空调8080802照明4040403深井水泵2222224取暖用电炉150150150小计所涉及大纲:14.1 熟悉厂(所)用电负荷的分类、电压选择;所涉及规范/手册:DL/T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类似/拓展练习:习题集14章案例10(3)为500kV站算例,雷同;07年案例17(2),也是计算所用负荷选择变压器容量。其他注意事项:1、参见附录B,综合楼空调负荷和取暖用电炉负荷取其中最大值进行负荷计算。2、类似的方法在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268第7-1节一,但是计算中手册的换算系数与规范不同,以规范为准。所以在考试中不能图省事直接翻手册,应该先翻规范。3、深井水泵给的是22KW,不需要按照22/0.85=25.88kVA化成kVA,具体请参照DL/T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附录B中深井水泵的运行容量。4、所用电负荷计算中,明显不同时使用的负荷,计算时仅考虑最大项负荷。5、所用变压器负荷计算采用换算系数法,变压器容量大于等于计算负荷即可,不再考虑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