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分数分数 一我会听(一我会听(1010 分)分) 1.1.请听诵读清朝道光年间窦进士为岳阳楼所作的一副长联,然后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 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你所熟知的对联中的三个人物姓名:a b c (2) 写出陈子昂的诗句 。 (3)写出引用岳阳楼中的原句 。 2.听诵读“古诗之美读法” ,然后做题。 (1)叶圣陶先生说用美法体味诗歌的“三美” ,即 , , 。 (2)按诗歌情感流派划分,可以划分为三类,如 的豪放; 的雄浑; 的婉约(每空只填一个古诗人姓名即可) 二、基础知识明察秋毫(二、基础知识明察秋毫(2020 分)分) 1 1选择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2 分) A蔚然(wi) 山肴(yo) 土膏(go) 环滁(ch) B林霏(fi) 伛偻(l) 廿二日(nin) 浅鬣(li) C突兀(w) 呷浪(xi) 金樽(zn) 挂罥(jun) D风掣(ch) 大庇(b) 倩女(qin) 堕事(du) 2 2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 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玉盘珍羞直万钱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 3下列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2 分) A.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B.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 4下列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尤清冽。(格外)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制。(规模) C朝晖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 D野芳芳发而幽香。(芳香) 5 5指出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平阔,若脱笼之鹄。 A比喻 排比 对偶 比喻 B拟人 对偶 比喻 比喻 C对偶 排比 比喻 比喻 D对偶 对偶 比喻 拟人 6 6下边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 酒上。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没有丝线,也没有竹子。 D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了。 7 7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 ) ( ) ( ) ( ) (2 分)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人的 一生像水,要灵活,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人的一生像 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 8.8.下面四句诗句,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2 分)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9.9.根据提供的上联“苏东坡山高月小” ,选出可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2 分) A、范仲淹心旷神怡B、陶渊明豁然开朗 C、欧阳修与民同乐D、诸葛亮鞠躬尽瘁 1010下列各句中,有问题的一句是( )(2 分) A.我们只有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B.晋文公当上晋国国君以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当时北方的一 大强国。 C.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制定出防沙措施。 D.为了避免海啸后暴发传染病,世界各国和印度洋受灾地区地方政府作出了巨大努 力。 三、知识积累及运用(三、知识积累及运用(2020 分)分) 1.满井游记中,由一句捕捉初春时节特有景色,形象地表达作者从小屋投身到大 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心情,这句是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述冬天下雪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 _。 3. 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表达个人理想的豪迈诗句是 4. 饮酒中,表现作者陶醉于美景而悠闲自得的心情的诗句是 _,_。 5. 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心消沉,希望寻求另一种方式来报效国家的诗句是 _,_。 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 _,_。 7.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句子是 。 8.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反以往送别诗凄迷而气势豪迈,意境开阔的诗句 是 。 9.“怀才不遇”也是产生许多名篇佳句的原因,李白感叹“行路难,行路难!”陈 子昂的诗句更是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呼喊 10.“愁” ,触动思绪,杜甫在“茅屋”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而李煜在西楼上为立国之思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 三三.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1111 分分+18+18 分分+11+11 分分=40=40 分)分) (一)岳阳楼记(一)岳阳楼记(1111 分)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 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 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 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这里的“古仁人”是指 , “古仁人之心”的意思是 “二者之为”的意思是 (2 分) 2.“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异在何处?(2 分) 3.文中的“进”是指 , “退”是指 。 (1 分) 4.选文中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话是 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2 分)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 ) (2 分) A.不因外物而喜,不因外物悲而悲。 B.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 C.不因外物好坏而或喜或悲。 D.不因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6.第 5 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 ) (2 分) A.写景抒情,夹叙夹议。 B.通过比较,说明古仁人之心。 C.用设问方式,逐层深入阐明观点。 (二)醉翁亭记(二)醉翁亭记(18(18 分分)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 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菲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A)前者呼,后者应, (B)往来而不绝着,滁游 人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C)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 分) 伛偻提携_ 野蔌 泉香而酒洌 而寓之酒也_ 树林阴翳_ 太守宴也 2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 )(2 分) A.妙手回春 B. 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伛偻提携”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 )(2 分)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下面对文中画线处文字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处是说滁州游山人中间那些背着东西的人一边走一边唱歌。 B处是说太守宴上的酒食都产于当地,这也是游宴之乐的原因之一。 C处是说酒宴上的欢乐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大家都能尽情的自娱自乐。 D处是说酒宴上大家都欢乐,惟独太守精神不振以致自饮自醉。 6能表明本段内容的核心的一项是 ( ) (2 分) A滁人游 B太守宴 C众宾欢 D太守醉 7对本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本段描写暗示了滁人生活安定富足。 B本段描写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场面。 C本段刻画了一个嗜酒如命、整日沉迷于宴饮之中的太守形象。 D本段暗示了太守与下属融洽、无拘无束的亲密关系。 8文章先写夕阳西下游人尽兴而返,鸟雀得享山林之乐的情景,然后巧妙地顺势转折, 层层衬托,突出了_,归结全文的主旨“ ” ,道出作者_的政治理想。(3 分) (三)满井游记(三)满井游记(1111 分)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 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 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 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 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来始无 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 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他与其兄、其弟都有文学成就, 被称为“ ” 。 (1 分) 2.下列对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比喻) 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对偶)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排比) D.呷浪之鳞。 (比喻) 3.文中第 2 段是写景,先用“ ”总写一笔,然后依次分别 写了 、 、 、 、 、 。条理十分清晰。 (4 分) 4.表现作者初到满井的轻松、喜悦情怀的一句是: 。 (1 分) 5.从第 1 段中找出与若脱笼之鹄相照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