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尘服填料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优化研究.doc_第1页
新型防尘服填料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优化研究.doc_第2页
新型防尘服填料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优化研究.doc_第3页
新型防尘服填料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优化研究.doc_第4页
新型防尘服填料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优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防尘服填料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优化研究 劳越明张才前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会不同程度地暴露在粉尘环境之中,尤其在水泥、建筑、采矿等行业的作业场所,严重的粉尘污染,将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现有的防尘服普遍采用普通混纺织物制成,缺少对粉尘的良好过滤效果,本项目将选用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用于防尘服填料,并通过工艺优化,改良其服用性能,以研究开发用于防尘服装的低成本、高阻隔防尘过滤材料,有效防止作业环境对作业者造成的粉尘危害。 关键词防尘服;填料;亲水性 人类通过劳动得以生存和发展,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经常要在一些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甚至要与一些危及健康乃至生命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相接触(如高温、低温、生产性粉尘、振动、噪声、油污、毒剂、细菌、病毒等)。据xx年国务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称PM2.5为“细微粒物”,即大气中粒径小于2.5m的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尤其在水泥、建筑、采矿等行业粉尘大的场所,PM2.5对呼吸道、眼睛和耳朵将造成严重污染,更严重的,进入内层衣物后对服装内循环造成污染,也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防尘服的国内外现状 人类很早就有了劳动保护的意识,我国早在900多年以前就有“未石(即矽尘)”伤肺和利用“火烷布(即石棉布)”制作冶炼服装的记载。但早期的防护服多采用劳动布或其他混纺织物所制,随着人类对卫生、舒适、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和劳动环境的复杂化、多样化,这些简单的工作服因为它们不具备更好的防护功能,如耐高温、阻燃、防毒、防酸碱等,已远远无法满足要求。 在防护服的更新换代过程中,聚合物技术的发展与特殊纤维、纱线和织物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纺丝工艺方面,从以往的熔融法、湿干纺丝法发展到双组分纺丝和超细纤维纺丝法,为防护服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性选择。如美国ArthurDLittle公司设计的多层合成过冷防护服,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的芳纶针织物作为外层,内层是经亲水的涤纶绒毛内衣,中间层是蓬松的涤纶绒毛隔热层。这种服装既能防水防风、保持体温,又能吸湿排汗。其主要采用的PTFE涂层技术产生每平方厘米内分布着13亿个直径只有0.2mm的微孔薄膜,可有效隔离水滴、灰尘和细菌。微孔的均匀分布还可使薄膜表面的水蒸气迅速扩散,保持织物表面的干爽。而对于吸湿透气型面料,可以利用天然纤维、超细纤维表面的微细沟槽或异型断面纤维的虹吸、扩散和传输机理,通过混纺或组织变化等工艺生产。此类织物能迅速将肌肤表面的湿汽或汗液排出,带走运动产生的热量,保持肌肤的干爽与清凉。代表性产品有杜邦公司的coolmax吸湿排汗纤维及产品;东丽公司的coolmagic则是具有独特双层布料结构和吸湿快干功能的涤纶织物;日本Toyobo公司的DDD涤纶针织物是由扁形截面(1:5)改性涤纶长丝纱线制成,在三个方向上(水平、垂直与截面)迅速完成吸湿、透湿与风干功能。 但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防护材料主要集中在防弹、阻燃和热辐射防护等领域,对于防尘工作服的研究应用相对欠缺。曾经在2000年发布的GB17956-2000防尘服标准,也在xx年废止后,尚无新标准出台。 2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 丙纶熔喷法非织造布具有独特的超细纤维(1-3um),以及纤维在空间靠自身粘合和缠结形成的三维曲径结构与传统织物和梳理成网非织造物中的纤维分布截然不同,使熔喷法非织造布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80),同时微孔结构曲折,保液性能高,空隙也更细微(孔径lum)。因此丙纶熔喷非织造布具有吸尘性好、过滤效率高、质量轻、柔软、自身缠结性好、手感好、柔韧性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丙纶熔喷非织造布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公司生产,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生产过程中没有溶剂挥发污染环境,但其最早的应用领域是作为过滤材料。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了用丙纶熔喷非织造布复合而成的中效、亚高效等滤材。其型号按效率级别分为MD45、65、85和95(相当美国Ashrae45、65、85和95)四个级别。在国内市场畅销不衰,并开始步入东南亚及美欧国际市场。 河南理工大学的张燕等人研究使用大气压氮气DBD等离子体对丙纶熔喷无纺布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出现脱氢现象的同时,在其表面引入大量含氧和含氮官能团,主要为酰胺基、羧基羟基和铵盐基团,并且表面出现明显的粘连、刻蚀、断裂等物理过程,使得表面纤维的粗糙度增加,这些物理化学过程使得丙纶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得到了改善。但在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时,如果处理时间一定,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外加电压,过小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过大浪费能源。本项目则通过运用添加亲水母粒的丙烯酸接枝工艺,进一步提高丙纶熔喷填料亲水性能,以获得可服用的吸湿透气性能优良的丙纶熔喷填料。 3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工艺优化 本项目研究的防尘服用料包括三层,如图1所示,其中内外层可用普通织物,最关键的为中间填料层,选用高阻隔性丙纶熔喷非织造布,以实现防尘服防尘、过滤的良好性能。 丙纶熔喷非织造布亲水性能差,是影响其服用领域的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项目将着重对熔喷法生产丙纶非织造布的亲水性及复合方式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以获得低成本、高阻隔防尘过滤材料作为防尘服填料。 1)丙纶熔喷无纺布亲水工艺优化 将丙烯酸、BP0、Tweenum80以一定比例配置成标准处理液,在一定温度下对丙纶熔喷无纺布浸渍接枝。设定工艺参数如表1。将按表所制四块样品,检测产品固-液接触角,保液率等指标,以选择最佳亲水工艺。 表1熔喷非织造布接枝工艺 (上接第1页)2)丙纶熔喷填料复合工艺优化 采用国产鸿达牌HD-LHJM2018超声波复合机,在一定温度、压力、速度下复合接枝后的多层丙纶熔喷无纺布,以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及防尘过滤性能。具体设定工艺参数如表2,分别选用三层及四层无纺布进行试验。 表2熔喷非织造布复合工艺 总结 将高阻隔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用于防尘服填料,使非织造布产品技术含量更高,科技附加值更大,应用范围更广,从而能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亲水改良及复合工艺优化试验,可提高丙纶熔喷非织造布的人体亲和性,结合其良好的过滤效果,可实现对粉尘、细菌、冷热气流等外界危害具有高阻隔性能的服用新型复合材料。对工艺优化后填料的过滤效果、透气性等进行测试,实现填料对0.31.0m的直径微粒过滤效果良好,对于3m左右的粉尘已经达到了完全过滤,过滤效果为100%,同时填料透气率的平均值达到428.62103m3/s,远超国内外常规过滤布的透气性能。可见其过滤效率高,阻隔性能好,透气性能优异。 参考文献 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3). 王妮,魏征.功能纤维及其在劳动防护服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xx(4). 杨晓丽.水泥行业防护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