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习题.doc_第1页
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习题.doc_第2页
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习题.doc_第3页
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习题.doc_第4页
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知识要点:1、元素概念的建立;2、元素符号的意义及其正确书写;3、物质的分类单质和化合物;4、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的表示1、 填空题(1)具有相同_的_的总称叫元素。钢材、铁钉和血液中都含有 元素;(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 。答案:(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同一类原子 (2)单质 氧气 铁 化合物 二氧化碳 水解析:要求掌握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像这样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像这样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2、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 )(2)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叫元素的游离态。( ) (3)氧气里的氧元素是游离态,水中的氧元素是化合态( )(4)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氢气由两个元素组成的。 ( )答案:(1) (2) (3) (4) (5)解析:(1)生物细胞,不管其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都含有近似的元素组成:氧65%、碳18%、氢10%、氮3%、钙1.5%、磷1.0%、其它1.5%。 (2)自然界中的元素一般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是游离态和化合态。元素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叫元素的游离态,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叫元素的化合态。因此(3)中氧气是单质,其中的氧元素是游离态;水是化合物,其中的氧元素是化合态。(4)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5)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包括三个要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同一类原子,总称。这就说明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一氧化碳 (B) 甲烷 (C)镁 (D)醋酸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甲烷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因此一氧化碳、甲烷 、醋酸属于化合物,镁由镁元素组成,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水银 (B)液氢 (C)空气 (D)冰答案:(D)解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A)水银是由银元素组成,(B)液氢是由氢元素组成,它们都是单质。(C)空气由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组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D)冰是水的固态,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5、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中国富产钨矿、澳大利亚多铁矿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答案:(C)解析: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约占48.6%,几乎占地壳的一半,其次是硅元素,占26.3%;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约占7.73%,其次是铁元素,占4.75%。6、下列符号中,写法正确的元素符号是( )(A)氮n (B)铁Fe (C)硅SI (D)氯CL答案:(B)解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只有一个字母时应大写。若有二个字母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氮的元素符号为N,硅的元素符号为Si,氯的元素符号为Cl。7、 下列元素符号及其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是:N表示 ,2N表示_,N2表示_。答案:N表示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2N表示两个氮原子,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解析: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如2O表示2个氧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形成分子时,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如O2表示一个氢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也可以说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8、填表:(1)写出下表中元素的名称或元素符号元素名称钠钡碘氖汞元素符号MgZnOAlHe元素名称银锰硫氟钾元素符号ArCuAuPC(2)写出下表中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物质名称氧化镁水碳酸钙化学式AgNO3NaClNe物质名称二氧化碳水银甲烷化学式CaOAgClH2(1)答案: Na 镁 Ba 锌 I 氧 Ne 铝 Hg 氦 Ag 氩 Mn 铜 S 金 F 磷 K 碳 解析: 常见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要熟记。(2)答案:MgO 硝酸银 H2O 氯化钠 CaCO3 氖气 CO2 氧化钙 Hg 氯化银 CH4 氢气解析:需要平时不断积累,会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要掌握以下的规定。(1)由单原子构成的物质,通常就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如Ne。(2)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由于结构复杂,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g。(3)双原子单质的分子,首先写上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然后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2”,如H2。(4)书写化合物化学式有以下几种情况:a、氧化物: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另一元素符号写在左方,把表示原子个数的小数字,分别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如CaO、MgO、H2O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应先写金属元素符号,然后再写非金属元素符号。如NaCl、AgCl。9、O2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分子;二个氧元素;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每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两个氧原子。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 化学式的意义有四点:表示一种物质,如O2表示氧气;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如O2表示一个氧分子;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如O2由氧元素组成;表示物质一个分子中各元素原子个数,如O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此外,还要区分元素和原子的概念,如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是错误的,两个氧原子应表示为2O。10、对化学语言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能表示物质的组成(B)化学式能表示化学变化(C)元素符号一出现就是现在的英语字母表示形式(D)化学语言是学习、研究、交流的工具答案:(C)解析:为了学习、研究、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言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一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19世纪道尔顿用圆圈内加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但由于元素不断发现,这种符号也不能适用了。后来1860年世界各国的化学工作者大会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这种符号就叫做化学元素符号。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11、早晨在松树下,部分氧气能转化为臭氧O3,即3O22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以上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O2与O3是同一种物质 (D)臭氧是化合物答案:(B)解析:部分氧气转化为臭氧O3,生成了新的物质,O2与O3不是同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O3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12282+1228+1128+1028+826+802812、如下六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提示:示意图中圈内的数代表质子数):(C)(D)(E)(F)(B)(A)(A)(B)(C)(D)(E)(F)共表示 种元素答案:四解析: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上虽然有六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但是不同质子数的只有四种:8、10、11、12,这说明元素只有四种。13、某药品说明书中表明:本品每克含硫15mg、铜2mg、镁65mg、锰1mg、锌1.5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答案:(A)解析:从宏观角度来说: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某药品说明书中的各成分都是指元素的含量。14、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2)二氧化碳通入到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和水 (3)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 (4)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5)辰砂和铁混合后加热,生成了汞 和 硫化亚铁(FeS)两种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答案:(1) Mg+O2 MgO(2)CO2+Ca(OH)2CaCO3+H2O (3)NaCl+AgNO3AgCl+NaNO3(4)H2OH2+O2(5)HgS + FeHg + FeS解析:注意各物质的化学式,平时需要不断积累,清楚各反应前后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15、“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并生成醋酸(C2H4O2)。回答:(1)过氧乙酸有 种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