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提要: 谭盾钢琴组曲创作手法演奏分析 a b s t r a c t :a n a l y s i s o n t e a c h i n go ft h ep i a n o s u i t e b y t a nd u n a u t h o r :c a i l i n i n g t a nd u ni st h em o s ta c t i v ea n di n f l u e n t i a lc h i n e s ec o m p o s e r , c o n d u c t o r c u r r e n t l yi n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u s i c a lw o r l d b o r ni nh u n a np r o v i n c ea n dd e e p 眵 a f f e c t e db yc h i n e s ex i a n g c h uc u l t u r ei nh i sc h i l d h o o d , t a n d u n 弩m u s i ch a sl e a p s o v e rt h eb o u n d sb e t w e e nc l a s s i c a l i s ma n dm o d e r n i s m ,e a s ta n d ;v e s t , w h o s ew o r k s h a sw o n m a n yt o pm u s i c a l p r i z e si nt h ew o r l d p r o d u c e di nj 9 7 s , 胁es u i t e c o m p r i s e so fe i g h tv i v i da n de x q u i s i t e e s s a y s w h o s em o v e m e n tt i t l e sa r e , , , , , ( j o y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l i k et h ee i g h tb r i g h tw a t e r c o l o u r s f i l l e dw i t h a r t i s t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 髓ee i g h tm o v e m e n t sd e s c r i b e t h ep i c t u r e so ft h ea u t h o r ,s c h i l d h o o dl i f e v i v i d l y , r e f l e c th i st r u ef e e l i n g st o w a r d s 咖a n dh o m e t o w n ,a n d e x p r e s st h ec o m p o s e r 警l o v e f o rp e o p l ea n d m o t h e r l a n d t h ec r e a t i o no f t h es u i t e , w i t h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x i a n g c h uc u l t u r ea n dw i t hs o u r c em a t e r i a lo yh u m a n f o l k m u s i c ,a b s o r b s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i n s t r u m e n t sl i k e 二t h ep e r f o r m i n gt e c h n i q u ea t t d s t i l eg u z h e n g , ,t h et o n eo f f o l kg o n g a n dd r u m ,t h es k i l lo f m o d e r np r o d u c t i o nh z t h e w e s t ,w h i c h m a k et h es u i t e f u no f n a t i o n a l s t y l e a n d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p e r f o r m i n ga n dt e a c h i n g ,t h et h e s i sg i v e sa d e t a i l e d a n a l y s i s t ot h e e i g h t m o v e m e n t st h r o u g ht h e w o r k s c r e a t i o n b a c k g r o u n d , c r e a t i o nt e c h n i 口u e 。m a i n t e c h n i c a ft a s ka n dm e t h o d s o f p l a y i n g ,p e r f o r m i n g m e a n sa n d h a n d l i n gw a y s 。a n d s oo f f t h ew h o l e s e t 西o js u r e w i t hv i v i da n d a b s o r b i n gm u s i c , b r i e f a n dd i f f e r e n tm o v e m e n t s , i sn o t0 1 1 bt h e f a n t a s t i c o n e p l a y e d i nt h ec o n c e 厄b u ta l s oo u re x c e l l e n t t e a c h i n g m a t e r i a l ,e n j o y i n gt h ee x t r e m e l yg r e a tv a l u e f o r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a p p r e c i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t a n d u n , , a n a l y s i s o nr o l l 1 i & p e r f o r m i n go y w o r k s 谭盾及其音乐创作 谭盾,1 9 5 7 年8 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 9 8 5 年获中央音乐学院 硕士学位,1 9 8 6 年赴美国留学,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 目前国际乐坛上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之一,对世界乐坛 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谭盾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众多界限,在他的创 作中,具有深刻的民族音调美学内涵,天然地反映了湘楚文化的浪漫 气息,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民间音乐的旋律气质和旋法特征,他把“中 国民间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文化天衣无缝地结合了起来n o 谭盾不同 寻常的音乐理念和中国文化底蕴让他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音乐创 作之路。 谭盾的作品是湖南的,也是世界的,他是湘文化的使者。在他心 里永远装着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生于斯长子斯的这片他深深爱恋 的土地,土地上的生命以及生命中的永恒,自然界中的永恒。他对大 自然的声音极其敏感,比如在河边看到村妇洗衣,那涓涓的 流- t k 声也 会深深地感染他,这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源泉。谭盾介绍 道,自己非常喜欢家乡湖南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当地的“巫文化”, 让他深深着迷。谭盾说:“湘楚文化是我的根,我的悟性完全来源于 最原始的文化,我永不动摇地追求原始文化的根,这本身就是一个很 现代的过程,我就是常常在保存中学会了创造”。圆正如著名作家何立 伟认为,“谭盾从湖南民间文化与音乐素材中获取的创作养料比什么 都充分,他是拿着湘楚文化这把锤子去捶响世界那面大锣的”。 纵观谭盾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9 7 8 年一1 9 8 6 年为第一阶段,具有中国“新潮音乐”时期的一 些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将古老的、哲理的民族化题材与二十世纪西 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等方面。在这一时期,除了离骚、风雅颂 等作品先后获奖外,另一个亮点则是他整体创作和、在“编制”方面 对民族乐器的侧重,并通过不寻常的组合、演奏法与现代化的音高关 系,使古老的民乐发出了与往常不同的新音响。主要陆目有拉弦乐 组曲、道极、钢琴组曲忆等。 1 9 8 6 年一1 9 9 0 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无论 是将京剧音调与“十二音”融会在一起的戏韵,还是将中国戏曲 音乐、道白与抽象的现代音乐语汇相渗透的八种颜色,从总体音 。见粱茂春著中田当代音乐1 9 4 9 1 9 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l 蜩3 年1 0 月第版 第1 5 2 页 。转引欧阳田忠简海燕用湘楚之锤敲响世界大锣的作曲家来自中外书擅 2 0 0 2 年9 月 曲转引欧阳嗣忠简海燕用湘楚之锤敲响世界大椤的作曲家 来自中外书摘2 0 0 2 年9 月 响听来都是前一阶段的延续与发展。主要作品有祭祀歌剧九歌、 钢琴独奏曲痕迹、为民乐队而作的六月雪等。 1 9 9 0 年、也就是乐队剧场l :埙产生以后,为第三个阶段。 作品创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乐队剧场系列、歌剧、管弦乐与室内 乐。主要作品包括:多媒体交响协奏曲系列、 的研究意义 谭盾的钢琴组曲忆虽是求学时的习作,但乐曲短小精致,形 象生动,各有意境。近年来,这首乐曲被多位钢琴家在国外著名音乐 厅演奏和出版音像制品;组曲中的听妈妈讲故事、逗、云三 乐章分别编入到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丛书中作为考级曲 目;秋月、听妈妈讲故事、古葬、云四个乐章被香港舞蹈 家江青拿去改编成舞蹈忆;在九十年代,钢琴家陈灵和舞蹈家曾 筱竹也用它编过现代舞。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该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审美情趣。 组曲忆作为中国现代风格的钢琴作品,在教学方面具有很高 的使用价值。首先,对训练学生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风格钢琴作品的 演奏、对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民族风格、民族语汇、体现中国韵味等方 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八首小品包括了钢琴演奏的基础技巧,并 富于每首作品鲜明的音乐形象,音乐性和技巧性紧密结合,因此应用 予教学,会培养和展示学生乐感,加深学生对现代音乐语言的理解, 提高音乐想象力,同时并能达到训练手指多种触键技巧的目的;另外, 乐曲动听的旋律,富于变化、对比的色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但是目前全面分析、研究这部作品的文献还 没有,因此对组曲的创作形式、素材、表现手法、音乐风格,以及在 演奏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就成为一件十分必要和很有意义的事情。 正确理解作品是表现作品的基础。要透彻理解组曲忆的思想 内容,就要从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实际感受出发,结合谭盾的创作特点、 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资料等,并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对其进 行详细、综合地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准确地揭示作者的内心情感,从 而将它充分表现出来。为了准确地解释和演奏此曲、了解曲式结构及 其特征、掌握演奏风格、更完善地表达其内容,本文参考了一些有关 资料和专家的录音,撰写此文,以期对我们学习理解和演奏该乐曲有 所帮助。 ( 三) 、忆的创作手法简析 1 、和声、调式分析 组曲在和声材料方面运用了大量的三度叠置与非三度叠置相结 合的音程,三度叠置音程所占比重少之又少,在作品中我们看到更多 的是二度、四、五度叠置的音程和附加音和弦。 八首小品在调式运用上丰富多样,( 1 ) 、有自始至终采用单一调 性的,如:山歌、欢;( 2 ) 、也有调式转换的,如:秋月,在 乐曲的引子部分是在采用的是b g 宫系统调域,而中段插入了一个6 小节的远关系调a 宫系统( # f 羽调式) ,尾声处有一调的回归到b g 宫系统;逗乐曲开始为d 羽调式,中部的对比乐段转为b b 富, 完成了调式的转换,形成调性的对比,乐曲最后变化再现呈示部的 内容,调性回归到d 羽调式;听妈妈讲故事乐曲的第一段为e 羽 调式,中段的对比乐段转为a 羽调式,音乐更为活跃流畅,结尾紧缩 在现,重新回到e 羽调式; ( 3 ) 、还有运用多调性、调式游离的现 代调式处理方式,如:吉藏、荒野、云。 2 、旋律与织体分析 组曲忆具有深刻的民族音调美学内涵,它的旋律建筑于湖南 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优美动听,天然地反映了湘楚文化浪漫主义气 息。八个乐章中的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欢是 作曲家根据儿时所熟悉的民谣写成。其中山歌采用湖南山歌的曲 调,旋律结构特征是在湘、鄂一带流行的五句子山歌。欢和逗 不拘于原有的民族曲调,还吸收了民间锣鼓乐的因素。 组曲在织体创作手法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每一乐章各具特色。 逗和欢的创作织体简洁、明快。听妈妈讲故事则是运用 复调手法,在乐曲的中段,曲调采用了民间音乐中的“装饰加花”创 作手法,织体上你简我繁、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形成复调音乐特有 的审美情趣,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旋法特色。古藏、荒野运 用的是多层次、多声部的和声写作手法,作曲家更多关注的是音响效 果和声音的张力。 3 、曲式结构分析 谭盾在乐曲结构手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在认真学习总 结西洋曲式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与我国民族音乐结构手法相结合。每 个乐章篇幅短小,结构简练,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曲式结构特点,但以 再现单三曲式居多,如:逗、听妈妈讲故事、古葬、荒野、 欢,其中逗和欢的创作简洁明快,乐曲的中段只是在调 性上与前后两段形成对比,音乐性质与全曲则是统一的。古葬、荒 野的创作更具有戏剧性、交响化的特点,中段与两端段落在调式、 音型、速度方面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秋月采用的是复乐段结构, 各段落速度为慢、挟、慢,体现传统音乐启开合的结构特点,在引子 与尾声部分运用了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散板的创作手法;山歌结构 简洁、短小,为五旬一部曲式,节奏伸缩自由,无固定节拍小节。云 为再现单二曲式。 每一乐章的详细曲式结构分析将在忆的演奏分析章节中论述。 三 忆:的演奏分析 乐曲由八首形象鲜明、篇幅不大的精致小品组成,各首之间相对 独立,却又统一在总的艺术构思之中。演奏时,既要注意各首的性格 特点,避免雷同,又要一气呵成,具有整体感。分析作品与演奏的内 涵是演奏的基础,但要真正演奏好它,还需要从技术上进一步探索, 落实到演奏中。 秋月) 1 、曲式结构 全曲为复乐段结构。 引子部分为b g 富系统,散板,速度伸缩自由。 a 段( 1 6 小节) 4 4 拍,b e 羽调式,第5 小节转为b a 羽。 主部主题进入,主旋律都是润饰性的,原本都是五声性的音阶,但都 加入了调外因素,旋律有些刻意的隐藏。伴奏在右手,6 连音的音型 自始至终贯穿全曲,终止在b a 羽。 b 段( 7 1 2 小节) 插入一个6 小节的远调关系调# f 羽。 尾声:散板,回顾引子的素材,结束全曲。 曲式图如下: 复乐段结构。 弓【子 + a + b + 节拍:散板 小节数: 起止小结: 4 4 拍 4 + 26 ( 1 - 6 )( 7 - 1 2 ) 尾声 散板 调式:b g 宫b e 羽b a 羽# f 羽b g 宫 2 、主要技术课题及其弹奏法: ( 1 ) 倚音 乐曲中运用了大量的单倚音和复倚音,总的来说倚音要弹得轻些, 要注意它与相邻音的衔接,应有机地融化为旋律的一部分,注意不要 出“疙瘩”,要把“语气”理顺。 a 单倚音: 单倚音是模仿吉筝“滑音”的弹奏技法,起润饰旋律的作用,形 成了“以韵补声”的旋律特点。乐曲中的单倚音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与和弦相结合的,弹奏时指关节要坚挺,发力要结实、直接、迅速, 发出集中而清亮的声音;另一种是与旋律音相结合的单倚音,要弹 。袁静芳著民族乐嚣 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8 7 年3 月第一版第1 5 8 页 5 奏出圆滑、流畅的声音效果不要影响旋律的平稳进行,速度不要过快。 参见谱例l : b 复倚音 是作为钢琴的织体模仿中国民族乐器古筝的装饰性刮奏技法。其 特点是“时值较短,速度快”,这一技法的应用增添了旋律华丽、流 畅感。弹奏时,指尖力度要集中,触键要快,右手如同把琴键轻轻抓 起,既轻滑触键,速度要快,四个音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声音由高 到低快速冲进来并延续;参见谱例2 : ( 2 ) 逆琶音 是由高到低依次奏出各音,要有流动感。在清楚的弹出各音的同 时,要强调每一组最上方的旋律音。弹奏时,手指略伸张,按所需要 把位,手型架子搭牢,手腕由右及左的移动配合,奏出连贯而流畅的 声音。参见谱例3 : 3 、教学要点及练习方法 该乐章的创作具有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特征和浓郁的楚文化浪漫 气息,神秘而又美妙,使听者耳目一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梦幻的世界,寂静的夜晚,如银的明月影影绰绰地倾泻在大地上,好 像也把相思的愁绪洒在心头。大自然中那些令人神迷的月光、云、大 气等这些流动或静谧的东诬,让作曲家作了很好的描述,构成了一幅 光与色交织而成的美丽图画。运用钢琴织体通过“摸”、“抹”的奏 法,模拟中国民族乐器古筝的音韵,更营造出一种悠长的思乡之情。 新的音乐形式处理法及和声手法的大胆革新使这首作品具有艨胧、幻 想的意境,使我们身临其境般地置身于光色的变幻之中。 当我们完整演奏时,弹奏出音乐的内涵及发展变化是最重要的。 在音乐情绪上引子和尾声可视为静因素,中段音乐活跃,为动因素, 要处理好音乐中动与静的关系。这种虚与实,动与静的互相衬托,互 相转换,留给欣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演奏这一乐段时若能全身心 地沉浸在月夜的静谧气氛中,控制好指端的触键,空灵、幽静,秋月 闪烁的意境就能显现出来了。 下面分段讲解: 引子部分( a d a g i or u b a t o ) ,节奏伸缩自由的散板。描绘了月圆之 夜,皎洁的月光透过清凉的大气,淡淡的清灰洒在大地上的画面,形 成一种光与影的对比效果,音乐舒缓、深沉、静谧。这里演奏者必须 抓住这种瞬息间的变化,采用轻而不虚、透而不重的触键方法。为了 表现神秘的气氛,在演奏中需要不断的使用延音踏板和弱踏板,使得 音乐产生朦胧、暗淡、轻柔的声音效果,制造出一种空幻的意境,惟 妙惟肖地描绘出月光笼罩的幽静、艨胧的自然界。对于这一部分音乐, 踏板的使用要根据和声、节奏、句法来更换延音踏板和弱音踏板,踏 板的使用比较灵活,需要与触键完美的结合,而这一切都要依靠演奏 者对乐曲的理解和敏锐的听觉感受才能做好。由于每个演奏者对声音 的控制在客观上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决定了每个人对踏板的使用不 尽相同。关系到本段这里只做几点提示以供参考:( 1 ) 基本上随着低 音更换右踏板。( 2 ) 连续二度下行用一个长踏板,( 3 ) 每一组兰连音 用一个长踏板。 此段是自由的散板,节奏伸缩自由,为了便于把握,在总体的自 由速度中,按照暗含的韵律性起伏,用虚线把引子划分成7 个部分, 速度、力度标记依次为:乐曲开始是舒缓而宁静的慢速,注意足够的 延长音时值连续的大二度八分音符由慢到快的速度伸缩处理,力 度上渐强,c r e s c 一正常三连音节奏速度要稳,愈加渐强渐慢、 渐弱d i m 渐快加强a o , o g 卜t 慢,延长,延长t i t 稍渐 强。弹奏时虽然要依据上面的提示,但应主意不能过于机械、死板, 连接要自然,尺寸的把握要统一在鲜明的音乐形象中。参见谱例4 : 秋月 a 段和b 段在音乐情绪上打破了乐曲开始所营造的静谧气氛,音 乐开始流动、活跃起来。主部主题在左手进入,带有吟诵性质,旋 律上运用浪漫派善于抒情的创作手法,提供给人们广阔的遐想空间, 揭示的是更为宽泛、深邃的思想。音乐要情真意切,起伏宕荡,声 音柔和绵长,优美生动,营造出一种悠长的思乡之情,运用钢琴织体 模拟古筝的神韵,音色深沉而悠远,旋律音亮而不尖。旋律的每个音 要断开弹奏,但为了音与音之间的连贯,要踩下右踏板。同时乐句之 间在意境上更要连贯,并依据句子的音乐走向与情绪,在节奏上进行 伸缩处理。突出体现淡雅、古朴的风格特征。右手的6 连音伴奏音型, 平稳而美好地缓缓向前流动,造成音乐的一种由远及近的明暗层次以 及浓淡的色彩感,犹如让我们透过轻轻浮动的云彩来赏月那般美妙。 弹奏时手指贴键,手腕柔软,从第一个音开始即随着线条的起伏回转, 运用腕部的微小动作,有伸有缩地控制着指尖的力量,用“摸”和“抹” 的方法模仿古筝轻柔的弹奏。在两段的旬尾,是以二、三度叠置音程 且一直上行至一高点,旋律织体发生了变化,此时要突出高音声部, 大臂贯通带动小臂及手腕用“推”和“送”的协调动作,同时依照乐 句暗含的韵律性起伏要求,大幅度渐快渐强,使音乐情绪达到高潮,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随后又通过三组反向琶音,使音乐趋于 平静。为加强旋律的连贯,这一段落要使用音后踏板,建议具体换法 以左手每一乐旬结束后更换。 尾声回顾引子的素材,重回到空旷、飘逸的音乐情境之中,要非 常有表情的弹奏。踩住弱音踏板,手指用“亮音”的弹法,制造出一 种既朦胧、又有小闪光的音色效果。注意最后一小节的力度是p p p p , 此处的复倚音弹奏不要快。思绪在幻想中漂移和消失,给人留下淡淡 的回忆。 逗 1 、曲式分析 全曲为变化再现单三部结构,快板,d 羽调式,2 4 拍。 引子( 1 2 小节) 为两小节。 a 段( 3 2 2 小节) 分为两旬,第一句为1 0 小节( 3 1 2 小节) , 主题以湖南民谣为素材,具有三度上行特点,伴奏在后四小节出现对 比的复调因素。第二句( 1 3 2 2 小节) 是高八度平行乐旬,这时的 伴奏音型为切分节奏,同时有一持续的低音线条; b 段( 2 6 4 3 小节) 转入b b 宫系统,形成调性对比,主导因素 呈主题侧影素材,第二旬旋律转到左手与第一句有对比; a 1 再现( 4 4 6 1 小节) 这一段落共有两句,第二句是第一句高 八度的重复,调性回归。变化再现主要体现在伴奏声部,出现和声纵 向的切分音,并有6 小节a 部的素材作为扩充: 尾声( 6 2 6 5 小节) 处是主题材料的分裂。 曲式图如下: 变化再现单三部 引子 a连接句ba 1尾声 节拍:2 4 小节数: 21 01 34982 2 起止小结:( 卜2 ) ( 3 - 1 2 ) ( 1 3 2 5 ) 调式:d 羽 ( 2 6 3 4 ) ( 3 5 4 3 ) ( 4 4 , - 6 1 ) ( 6 2 - 6 5 ) b b 宫d 羽 2 、主要技术课题及其弹奏法:在这首乐曲里,准确作好小连线和各 种跳音奏法是弹好此乐章的关键。 ( 1 ) 、跳奏 a 单音跳奏: 着重训练力量的集中与反弹”,弹奏时力量集中在指尖,触键 快,离键快,触键时间短促,指尖牢靠,坚而富有弹性。手腕应处于 放松状态,不要主动动作,动作的集中点在手指的第三关节,上下动 作要轻盈。使声音集中明亮、短促而富于弹性。参见谱例5 : u , 芒j ,j 一 ,j _,j 一呻,j 一呻,j , 詈= r = l = l 二二= 一, b 双音跳奏: 弹奏时,大臂力量贯通,发力及反弹的动作支点在手腕,手腕的 灵活性、适应性、弹性是弹好双音的重要因素。手掌的框架保持坚挺 而不僵硬,力量集中于指尖,手指尖稍往里“抓”,低距离触键,增 加弹奏的力度并突出高音声部旋律线条,声音整齐、饱满。参见谱例 6 : 声摹耄誉智彝三羁黟二一爵f f 睦荏垂生吞蕾三j j 壁塑1 廖雪 。但昭义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一4 华乐出版社2 0 0 3 年5 月第版第7 页 1 0 上0 ,峪, , , ( 2 ) 、落提 小连线表现一种舞蹈般的韵律感。弹奏时,要特别强调力量转移 的圆滑性。动作要领是:第一个音将手臂掉下去,重量支撑在指尖, 即“落”;后面的音手指不要用力弹,用手腕带起来,让前面的力量 非常圆滑地转移过来,即“提”。声音连贯而轻巧,与跳音形成对比。 参见谱例7 : 3 、教学要点及练习方法 作为成年人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觉得兴奋、快乐。作曲家以民 歌曲调为素材,通过自由变奏的手法进行创作。这首乐曲情绪变化多 端,运用细微、不规则的连、跳的织体,表现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逗 趣、越玩越有劲的种种神态,表达了一种生气勃勃、兴奋、活跃的情 绪,呈现出蹦蹦跳跳的天真形象。此曲的技术难度并不高,演奏起来 轻松、流畅,富有儿童情趣。 整首作品为快板( a l l e g r o ) 速度统一,节奏性强,音乐形象鲜明, 通俗易懂。本曲在弹奏时首先要把握好儿童顽皮、逗乐的性格特征; 要注意伴奏与旋律、各乐句间的力度对比。在练习时,可以反复分手 练习,仔细聆听,以便准确的把握好音乐的韵味。 下面分段讲解: 乐曲由两小节伴奏音型的引子开始( 1 2 小节) ,左手富于动 力感的节奏型要弹奏的轻巧,节奏律动为强、弱,但强拍不要过重, 否则缺乏音乐的流动性。 a 段( 2 2 2 小节) ,右手主题进入主题( 3 1 3 小节) 欢快、带着几分顽皮。主题是由贯穿发展的三个小乐句构成的乐段, 乐曲不规则的连、跳区别,使音乐显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右手主 题旋律除按乐谱已经标有的连、断奏法弹奏,还应考虑乐旬的音乐韵 味,打破固有的强弱节拍律动,而是在小连线的第一个音( 落音) 上 稍加强,弹奏时提腕动作可稍大些,第1 4 2 2 小节,音乐轻盈、跳 跃、游戏般的。是主题高八度的重复,但声部增多了,在保持音乐活 跃的同时,有一低声部对比,巩固并拓展了主题的意境。三个声部之 间近似长吟短唱,低声部有一个连续、清晰而富有表情的线条,在这 个线条的上方飘动着快速、轻盈的音调。中声部作为一种背景的烘托, 弹奏时力求动感而轻柔的音响效果,三个声部在力度与音色层次上的 处理都各自有细致的要求。在第1 9 2 l 小节,左手出现复调因素, 弹奏时通过渐强处理作出乐句的倾向来。 ( 2 2 2 5 小节) 为连接旬,弹奏时要渐强。 b 段( 2 6 - - 3 5 小节) 热烈,尽兴的。这一段落为对比乐段, 生动地表现出欢腾雀跃的场面。主导因素虽然是主题侧影素材,但这 里已经完全改变性格,并且在调性色彩上与两端部分形成对比。第一 句第2 7 3 5 小节,有两个因素构成:一种是音程叠置的双音跳奏的 运用,使旋律层加厚,声音整齐、饱满,每一组音都用强力度奏出并 突出高音声部;第二种是轻巧、细微的连、跳,两个因素在力度和音 色方面形成对比。第二旬第3 6 4 4 小节,主旋律转为左手,与右手 柱式和弦伴奏的结合表达出孩子们游戏时嬉笑、戏谑的神态。和弦跳 奏的技术要点要求手型稳固和手指支撑,手臂和手腕要放松,指尖坚 挺,使用“重量弹奏法”将手臂的重量贯通到指尖,贴键弹下去,然 后反弹而发出弹性、轻巧的声音。根据音乐情绪的需要在每小节的强 拍踩下右踏板。参见谱例8 : a 再现( 4 4 6 1 小节) 欢乐、谐谑的。主题素材有再现的 意味,右手旋律中的十六分音符要弹奏清楚。由于速度较快,弹奏时 动作要小,手指低距离触键。左手是叠加逐步下行的五声性音阶,切 分节奏,二三度音程要弹奏整齐、且不要生硬,强调音乐连贯下行的 走向。 尾声( 6 2 _ 咱5 小节) 通过几组小连线跳跃式下行,把孩子们酣 畅淋漓、尽情嬉戏地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弹奏时要一组音用一个力 量,整旬始终要保持强力度弹奏,声音干净、利落。 1 、曲式分析 山歌) 作品的创作基本保持了湖南山歌音调原貌,旋律不断起伏行进, 像山峦的连绵,开阔而优美。此曲特性音调结构为“加商音的湘羽体 系:k rd o ( r e ) 一m 卜s o l ”,。但商音不占主要地位;另外还 运用了升高的商和徵色彩音,加以钢琴的织体,构成了首具有浓郁 的湖南山歌音乐特征和地域特征的钢琴作品。 乐曲结构简洁、短小,为五句一部曲式。a 羽调式,无固定节 拍小节,节奏伸缩自由。 曲式图如下: 五句部曲式 引子 a+a l+b+b l+c 小节数: 21 起止小结:( 1 - 2 )( 3 - 4 ) 32 ( 5 7 )( 8 - 9 ) 调式:a 羽 2 、主要技术课题及其弹奏法: ( 1 ) 、琶音 23 ( 1 0 一】1 ) ( 1 2 - 1 4 ) 乐曲中的琶音织体主要起到伴奏的作用。弹奏时在手腕由左到右 滚动的配合下,指胜贴住琴键,手指力度集中,轻滑的触键,速度要 快,几个音连贯一体、一气呵成,弹出流动、轻灵、飘逸的音色。参 。周青青著中田民歌) 人民音乐出版牡1 9 9 3 年1 2 月第1 版2 1 7 页 1 3 ( 2 ) 、装饰音乐曲中的装饰音有颤音和倚音两种。 a 颤音弹奏时要极为放松,手指动作要小,声音均匀,力度要轻。 b 倚音是用来模仿山歌唱腔中的滑音效果,所以在弹奏时不要太 快,避免生硬,需要手腕的配合,使之旋律化,具有歌唱性。 3 、教学要点及练习方法 由于此曲的创作是以湖南民歌为素材,进一步了解湖南民歌的风 格特征和地域特征是弹好本曲的关键。湖南省境内丘陵、山地广布, 山歌流行广泛。当地人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三种。“高 腔山歌音调高亢,自由、热情、奔放,每一句后面都有拖腔,多为成 年男子在野外用假声歌唱;平腔山歌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 用真声歌唱;低腔山歌优美柔和”。由于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 活之中,即兴性很强,优美自然而不尚修饰,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 情的特点。因此弹奏时要有清晰流畅的指触,明快优美的音色,自由 的节奏和淳朴细腻的感情。仿佛让我们感受到,在绿叶青葱的大山里 放歌,就好象进入仙境一样,既能感受到歌声的飘忽不定,令人心旷 神怡,又能体会到山林的空旷,田园般地( l i c e n z ap a s t o r a l e ) 。 乐曲开始为两小节的引子( 1 _ 2 小节) ,第一小节仿佛是大山里 的回音,音乐空旷、飘荡回响,第二小节巧妙运用了一组调外因素( 色 彩音) ,格外清新,情趣盎然。弹奏时短促、集中、灵巧,踩下右踏 第3 呻小节是双声部叠加的吟唱旋律,音调高亢、自由,曲调 上扬,每一句后面都有拖腔,旬尾有气口,手腕要轻巧自然地提起, 。袁静芳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杜2 0 年1 0 月1 版3 2 页 1 4 弹出特殊的语气韵味。为了使得旋律格外清晰,左手琶音伴奏音型声 音要轻。第7 小节的速度由慢转为急速的( l e n t o p i u a c c e l ) ,三十二 分音符要弹奏的灵活、流畅。要注意第5 小节色彩音的运用所带来新 的音响。第9 1 1 小节为中板,右手切分音的音型,作为一种伴奏背 景,要求手型架子撑好,指尖垂直贴键,通过手腕的“提”、“放”, 轻轻地弹奏,手指尽量不要远离键盘,衬托出悠远而绵长的旋律。在 第1 1 小节出现调外因素,弹奏时力度要轻一些。第1 2 1 3 小节连 续由高到低四组八音列音型带有华彩性。开始,仿佛一股清泉,涓涓 细流,曲折而下,随后逐渐壮大,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最后强有力 的停在“属”音上。音乐处理是先疏后密、先慢后快,最后为急速, 声音圆滑流畅,双手交叉弹奏时左右手要配合默契,只用一次右踏板。 结束句,采用分裂八度音型终结全曲,弹奏时手掌、手腕与前臂的支 撑成为一个整体,并把力量直接传送到指尖,右手的1 、5 指应分别 去“抓”或“找”所要弹的琴键,使声音集中而透明;此乐旬呈减弱 的趋势,速度是慢、快、慢的自由伸缩处理,要保持完整的流动蓝线。 4 、练习提示 ( 1 ) 、关于速度 由于乐曲具有较自由的山歌风格的抒情性,因此要求在乐旬、呼 吸、连接时做适当的节奏松紧处理。弹奏时,内心要有歌唱感,有助 于掌握好适度的分寸,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真正的节奏准确与音乐自 由的统一。乐曲段落间的速度对比变化,体现了音乐情感发展的必然 逻辑。从一种速度过渡到另一种速度,要注意把握好新出现的速度。 ( 2 ) 、踏板的运用 为了表现“如歌性”的旋律,使旋律线条清晰、连贯、音色圆润, 同时又要兼顾和声的平稳过度及音乐表现,需要在较小的节奏单元中 用音后踏板较频繁的更换。踏板的运用,必须非常灵活细致,以适应 音乐的变化,一定倾听弹奏效果,用耳朵来指挥脚。 听妈妈讲故事) 1 、曲式分析 乐曲为再现单三,行板( a n d a n t e ) 2 4 拍,是八首组曲中唯一 一首线条型音乐思维的作品。乐曲结构简洁、短小精致完整,具有浓 郁的民族风格。作品借鉴古老的欧洲复调音乐体裁,同湖南的民族音 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相结合。气质纯朴、感情真挚。“乐曲的 复调特点不仅使曲子优美动听,而且使人感受到母子对话时的深情” 。主题以湖南民间音调为素材,都是五声性,听起来很协和,符合 儿童音乐特征。 a 段( 1 1 6 小节) :e 羽调式,音乐平和。四小节一句,共四旬。 前两句伴奏采用填充性手法,强调主音e 。后两句是前两旬的重复, 左手低八度卡农,显得趣味盎然。 b 段( 1 7 _ _ 3 2 小节) 转为a 羽调式,复调手法,共四句,后两 旬是前两旬高八度的完全重复。旋律加花变奏后,节奏加密。 a l 段( 3 3 - - 4 4 小节) 经过一小节的连接句后,紧缩再现。左手 主题先进入,右手做自由模仿。 曲式图如下: a a + a 1 小节数:8 8 起止小结;( 卜1 6 ) 调式:e 羽 再现单三 b b+b1j 奎 881 ( 1 7 - 3 2 ) 3 3 a 羽 2 、主要技术课题及其弹奏法: a 1 a 1 1 ( 3 4 - 4 4 ) e 羽 ( 1 ) 、声音的歌唱性和乐句感 要使钢琴发出柔美而歌唱的声音,关键在于弹奏力量的合理运 用。通过肩、臂、腕、指把力量送到琴键上,力量通畅,声音才能清 晰;除此之外,“还应把乐旬弹奏得有韵律、有气息。必须有内心的 音乐感觉,心里要唱,体会乐旬的倾向起伏,把旬头、句尾、高点、 分句都做好”,回同时为了使乐旬保持着前进的张力,每个乐句都呈枣 核形力度,体现出乐旬的完整性。 ( 2 ) 快速跑动 中段速度加快后要做到手指力量均匀,每一串音用一个力量, 随着旋律的走向,手腕f 句前推进,力量在手指尖传送,手臂不要“跳”。 以音乐的连贯和音响上的起伏来做到清晰均匀并富有歌唱性的乐句。 3 、教学要点及练习方法 。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辅导丛书 人民音乐出版社1 2 1 页 。吴元、黄佩莹、泰尔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辅导丛书 人民音乐出版杜2 0 0 4 年1 月第1 版 1 2 2 页 乐曲的三个段落为慢快慢的速度。首尾两段为行板,每分钟 拍数6 6 左右,不宜过快,做到舒适、从容慢则音乐窒滞不前, 快则音乐急疾匆匆,都会使音乐本身恬适的风格丧失殆尽。中段速度 加快,音乐比前面更为流动、应注意第三段不要随第二段加快。 由于复调音乐的多声部,弹奏时“不仅要在纵向上使两个声部协 调一致,而更重要的是从横向上使声部的旋律相互交织在一起,以造 成音乐的交错、起伏及各自独立的节奏特征,使二声部的音响层次能 清晰的表现出来”。呀能最终达到两个声部的和谐自如,使乐曲立体 化。 a 段( 1 1 6 小节) 音乐平和,好似妈妈亲切、深情的给孩子讲 故事,演奏时旋律要弹的亲切、富有歌唱性和乐旬感,速度从容。 b 段( 1 7 _ - 3 2 小节) 随着故事情节的错综复杂,仿佛身临其境, 不知不觉情绪激动起来。速度加快,音乐更加活跃、明丽,连贯流畅, 独具魅力。最后3 3 小节第一个音延长,做深深的呼吸,渐慢后连接 到第三段。 a 1 段( 3 3 4 4 小节) 经过一小节的连接旬,作者用渐慢、延长 加强这种过渡,由稍快的段落转为稍慢的段落,弹奏时,必须使音乐 有充分的呼吸,情绪过渡自然。左手主题先进入,右手做自由模仿。 经过中段曲折的情节之后,故事又回到了开始的宁静,孩子安然进入 梦乡。 古葬 1 、曲式结构 全曲简洁短小,如同音乐格言,采用简短的旋律线条作素材加以 重复、戏剧性的发展变化构成整首乐曲。结构为再现单三,缓板 ( a n d a n t e ) ,4 4 拍,乐曲运用非常干净的材料,采用多种调式交替的 创作手法,主要材料不断地移位。主旋律形状基本是自上而下,下垂 式走向。整个乐曲分成三个大的层面,有一大二度进行好似“时间” 的步伐贯穿始终,前后两段隐藏在内声部,而中段则出现在高声部, 音乐威武、雄壮,仿佛回想起辉煌的过去。最后时空转换,又回到现 实中来。音乐充满了神秘色彩。 曲式图如下: 再现单三 。童道锦孙明珠选犏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3 年6 月1 版3 5 5 页 1 7 ab 小节数:8 起止小结: ( 1 - 8 ) 1 0 ( 9 - 1 8 ) a 1 8 ( 1 9 - 2 6 ) 2 、主要技术课题及其弹奏法: ( 1 ) 多层次 由于乐曲采用了多层次、织体的复调写作手法,其纵向基本结构 为三或四个声部,即高音部、中音部、( 次中音部) 、低音部。因此找 出主、副旋律及其他声部,并有效地控制好不同声部在触键、音色、 力度及旋律线条等方面的区别。弹奏要领为:“复调音乐要弹好,多 声思维很重要;分析乐曲勤思考,音乐听觉作指导;手指独立又不倚, 触键音色有对比;声部连贯又清晰,层次鲜明现主题”。 ( 2 ) 大和弦 弹奏和弦最重要的是弹奏整齐,指关节、掌关节都要撑好,要均 衡地弹奏和弦每个音,手腕和手臂要充分地放松,作到“上软下硬”, 力量集中于指尖,沉落于琴键。参见谱例1 2 : 3 、教学要点及练习方法 此乐章充满了神秘色彩,湘楚文化精髓中的神鬼崇拜,根深蒂固 于湘西人的血脉,灵异之气特别浓郁。音乐在湖南人生活中间不是 一种表演艺术,都跟唱歌、祭祀、仪式分不开。还有他们的傩戏,那 是最早的一种祭祀歌舞,把人的过去和来世连接起来。 乐曲的三个段落的速度为慢、快、慢,是通过每一段的最后两小 。代百生著钢琴教学法湖北科学技术出敝社1 9 9 8 年3 月1 日第1 版4 9 页 1 8 节转换的,弹奏时注意衔接自然。要把握好各段的戏剧性变化和转换, 并将各种情绪组织成连贯的整体,结构不可松散。 首尾两段,由于乐曲情绪的需要,总体力度要求很轻,左右踏板 同时踩下,右踏板要依据和声变化及时更换,一直保持音后踏板;乐 曲中段,放掉弱音踏板,右踏板用法依据旋律,采用音后踏板。 下面分段讲解: a 段( 第1 8 小节) :缓板。整个段落音色上比较低沉、凝重。 乐曲开始是由一大二度交替进行开始的,犹如时间的步伐贯穿全曲。 弹奏时,触键要深,下键速度要慢,声音清楚但不重,保持足够的时 值,弹出行进的节奏感。主旋律在高音部,形状基本是自上而下,下 垂式走向,旋律婉转、音调悒郁,要求手指有控制的下键,弹奏出叹 息似的吟唱语气。在严格按照乐谱所标有的力度提示之外,还应注意 此声部的力度应强于其他声部。低声部是级进下行全音阶的写法,弹 奏时需要手腕的配合,下键深而连贯,要注意低音线条的连续性,清 晰但不要重。 b 段( 第9 1 8 小节) 速度加快,音乐更加活跃、辉煌。不禁使 我们联想起楚国的悲剧诗人屈原,他诗歌中人神共舞、妖巫荒淫的原 始野性的直裸,香草美人和歌舞礼乐的美饰纷繁,在天空中的宏伟漫 游和永诀故乡的叹息,乃至最后自沉于江水以明心志。这种恢弘磅礴 的乐感氛围和悲剧性歌唱合而为一。乐曲以大二度加厚进行在高声 部,增添了作品的戏剧性,使得音乐更有张力。旋律开始在中声部, 随后是在高音区上大二度模仿。乐曲中的颤音,弹奏要很有力,同时 做一明显的渐强。最后两小节,上大三度假再现。弹奏时最后两小节 渐慢、渐弱使音乐逐渐平静下来。 第三段( 第1 卜2 6 小节) 完全再现第一段内容,时空转换,又 回到现实中来,结尾最后两小节渐慢、渐弱,最后力度为p p p 。 荒野 1 、曲式结构 全曲为再现单三曲式,a 羽调式,4 4 拍,有表情的慢板。 a 段( 1 一1 2 小节) :分成两小句( 7 小节+ 5 小节) 第二句是第 一句主题素材变化重复,旋律明朗,调式清晰。 b 段( 1 3 2 0 小节) :调式背景已退居其次,运用了大量三度叠 置的大和弦进行,突出色彩性,器乐化的写法,追求一种新的音响, a l 段( 2 1 2 7 小节) :结尾材料缩减再现。 曲式图如下: a a+a 1 再现单三 小节数:8 5 起止小结:( 1 - 8 ) ( 9 1 3 ) 调式:a 羽a 徵 b b 8 ( 1 4 - 2 1 ) bd a l a 8 ( 2 2 2 8 ) a 羽 2 、主要技术课题及其弹奏法: ( 1 ) 颤音乐曲的颤音的弹奏从本音开始,要强力度的弹奏,指 尖敏感而富有弹性,使它与音乐表现紧密地联系起来。 ( 2 ) 乐曲运用了大量的切分音型,为了准确把握,最初练习时可 以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弹奏。 3 、教学要点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劳动合同范本简约版
- 2025年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法律合规与企业管理部副经理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湖南益阳市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一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文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昆明市嵩明县人民医院招聘编外太平间专职管理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幼儿园招聘合同制教师3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第三批招聘16名城镇公益性岗位劳动保障协理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教育培训公示课件
- 中国近代史课件
- 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数学1》真题-1
-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五上3-2《用水计量时间》课件
- 常用截面惯性矩与截面系数的计算
-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办法
- 单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3年java程序设计试题库
- 初一英语英语语法总结课件
- 酸碱平衡紊乱模型的复制和解救课件
- 管理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的运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