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在心理学界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对幸福的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 家关注的课题,而研究大学生幸福心理将有助于改善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但是,当前大学生们除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外,基本上不重 视如何增进积极的幸福心理品质,一些消极的心理、行为事件层出不穷,并且经常 在媒体上曝光。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上,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 都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几 乎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盲点。本文旨在引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多数心理健康的 大学生幸福心理力量的发掘和培养,使他们能在保持底线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获得 幸福的心理能力。 论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问题提出的原由、论文研究方法及意义和研究的思路 及其框架。第二章从论述幸福心理开始,提出消除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 幸福和快乐,培养获得幸福的品质与心理能力才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终极关怀 的着眼点。进而第三章从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幸福心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考察。第四章分析了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幸福问题的忽视。最后一章是在分析 幸福教育理念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建议对策,以期引起大 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获得幸福的品质与心理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要树立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在心理幸福教育氛围中,高度重视塑造和培养全 体大学生实现幸福的心理能力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关键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幸福;幸福教育 a b s t m c t d le p s e l i g m 如,p r e s i d e n t0 ft h e 雌p o i n t so u tt h a tp s y c h o l o g ys h o u l dh a v e t l l r e em i s s i o n s :1 t oc u r et h em e n t a ld i s c 髂e s ;2 t om a k et h ch u m a nl i f cm o r ch a p p y a n dm e a n i n g f u l ;3 t os e l e da n dt r a i nt h e 百f t e d h o w e v e r s o m eo ft h es t u d e n t se v c n t a k en e g a t i v ca c t i o n sw h i c ha r cr c p o n e do c c a s i o n a l l yi i lt h em e d i a t h ef a di st h a t e i t h e ri nt h e o r yo rp m d i c e ,t h ee m p h 觞i so fm e n t a lh e a l t hc d u c a t i o ni no np r c v e n t i o n a n dc i i 他o fv a r i o 惦p s y c h o l o 百c a lp r o b i e r 璐o ft h ec o l l e g cs t u d c n t sw h i i ed e v e i o p i i l g t h ep o s i t i v cm e n t a la t t i t u d eo ft h cs t u d e n t sh 勰a l m o s tb e m cab i i i l ds p o t t h e p u r p _ o 辩o ft l l i sp a p e ri s 仃y i n gt 0i n t r o d u c et l l ep h i l o p h y0 fw e l i b c i i i ge d u t i o n i n t ot h ef i e l do f 化s e a r c ha n dp m c t i c co fm e n t a lh e a i t he d u c a t i o nt l l e o r yi no r d c tt o b e t t c rc i l l t i v a t c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c a p a b i l j t yt o0 w na9 0 0 dh e a l t hw h i c hi sah a p p y n l 叫 t h e1 s tc h a p t e rd i s c i l s s e sh o wt h ei s s u ei sr a i s e d ,w h a tm e t h o di su s e da n di t s m e 柚i n gi nr e s e a r c h t h ef i 锄e 、v o r ko f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w h a ta p p m a c hi se m p l o y c d a r eb o c hp r o v i d e di n t h i sc h a p t e lt _ i l e2 n dc h a p t e fb e g i n sw i t h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f w e l i b c i n g 卸dm 如t a lh e a l t h i tp o i n t so u tt l l a tt t i ee l i m i n a t i o fm 如t a ld i s e a s cd o e s n o tn e c c s 蚰r i l ym e a nt h ei n d i v i d u a la n a i 姗e n to fh a p p i n e 蟠a n dj o y a st h eu l t i m a t e g o a l0 fm e n t a l h e a l i hi st od e v e l o pt l l c p a b i l i t yt oa t t a i nw e i l b c i n g f 0 l l o w e da r c t i l es u m m a r yo ft h es t a t u so fc 0 u e g es t u d e n t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 卸da n a i y s i so ft h e i 印o r a n c eo fh a p p j n e s s i nt h em e n t a i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 t h c3 r dc h a p t c rj st h e t h e o r e t j c a le x p l a n a t i o no nh o ww e l l b e i n g 柚dt h ep h i l o s o p h yo fw e l l b e j n ge d u c a t i o n a r ei n t r o d u c c di n t 0t h ec o l i e g cm e n t a l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i nc l l i 舳n el 勰tc h a p t e r e x p l o r e sh o wt oi m p l e m e n tt h ew c l l b c i n gc d u c a t j p h i l o s 叩h yj nc o l l e g em e n t a l 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 i te m p h a s i z e st h a t i nt h ep n ) c e s so fw e 一b e i n ge d u c a t i o n ,t h e c i i l t i v a i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s t u d e n t sm e n t a lp o w e rt oa n a i nw e u 蛐gi sm o r c i i i l p o n a t k e yw o r d s :u r 曲c r s “y ;m 锄t a ih c a l t l le d u c a d o n ;w e l l i b e j i l g ;w c i b c i i l ge d u d 咖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漳弭 日期:巫协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 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 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东 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始终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幸福。长期以来,人们把注意力更 多地集中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消极方面,较少有人关注人0 理和行为的积极方面,如健康心理、人 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等,往往等问题发生之后才开始寻求解决的途径。马斯洛曾说:“我越来越相信, 对自身幸福的熟视无睹是人类罪恶、痛苦以及悲剧的最重要的非邪恶的起因之一”o 随着积极 心理学的发展,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向往一种积极幸福的生活,而不仅仅 是没有心理疾病,衣食无忧。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g 删( g r o s s t i o m lh a p p i n e s s ) 这样一项指标,与衡量社会财富的g d p 相对比它所关注的是人对幸福的感受和追求。相应地,关 于幸福的研究也成为社会科学乃至政府关注的个重要领域。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行为科学中心主任的奚恺元曾直接 指出“更多的财富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幸福”,。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 幸福。”过去的2 5 年中,中国经济以年均9 3 9 6 的高速度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到。 但当g d p 高速增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的幸福感是否也与日俱增呢? 荷兰位大学教 授盖洛普调查表明,中国人过去1 0 年内的幸福指数旱先升后降的趋势:以1 0 0 分为满分1 9 9 4 年 中国国民幸福指数为6 9 分,1 9 9 7 年上升到7 1 分,而到2 0 0 4 年却下降到6 7 分。“ 大学生是传承和发展科学文化的主要载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其思想状况、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然而近几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个本该朝 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多种多样的社会变迁和压力时,出现了种种心理和幸 福危机从有关学生生活的考察来看,许多大学生的生活并不都是我们所期望的“幸福”的。 我国1 5 3 5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不再是疾病,而是自杀更令人扼腕的是,仅2 0 0 5 年初 到1 1 月问北京高校就有1 5 名大学生选择轻生众多莘莘学子在学习领域、人际关系、自我 方面存在抑郁、焦虑、自卑、压力和适应不良等情绪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听 到的消息,但又不得不面对。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相应幸福感 的提高? 为什么有一些人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可以感觉到快乐和幸福? 幸福是不是一种可以被 操纵和培育的感觉? 如果是,如何能提高人们的幸福,使人们能以更积极、健康的方式来面 对生活? 而高校大学生又怎样才能度过健康幸福的大学时光和未来的人生? 本文将以大学生 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对心理健康学生的幸福心理力量 的发掘和培养,旨在给大学生乃至其他人们保持积极、健康、幸福的心理状态提供帮助,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创新的思路。 。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f m l 华夏出版杜,1 9 8 7 1 9 2 1 第一章绪论 2 、研究意义 ( 1 ) 理论价值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幸福心理的重视,是对人的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把握。幸福教育就是 以人的积极情感培养为核心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能够体验、创造幸福的人幸福是人 性得到肯定的主观体验幸福教育要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实现相互融合、转化 和提升。本文对2 1 0 名在校大学生的幸福心理调查的基础上,从心理健康视角对大学幸福教 育进行阐释,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 理论发展。 ( 2 ) 现实意义 幸福观是人生观、世界观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道 路和奋斗方向近年来高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学生整个人生和幸福的体验和追求有所 忽略,使学生被局限于其学校生活和学习生活的某一片断中无论是谈论学生自身的发展还 是生活的意义都是比较苍白的然而通过进行以大学生幸福心理为主题和目标的心理健康教 育,以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广大心理健康的大 学生们获得更为理想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方面。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哲学与伦理学中幸福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荐于文章的主题,作者更多的是搜寻了 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关于幸福的论述。通过查阅纸质资料,并检索中国期刊网中的中国学术期 刊数据库、国研网等经过梳理综观的研究状况,发现在心理学和教育领域对幸福的相关研 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国外研究现状 对幸福的心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幸福感的领域。以w a n n e r _ “s o n1 9 6 7 年撰写的一篇 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在三十多年研究历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第 一阶段幸福感主要研究集中在沿着人口统计学的维度对不同人群幸福感描述和比较;第二阶 段以d i e n e “1 9 8 4 ) 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重点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第三阶 段侧重于完善与发展幸福感测量方法以更深入理解幸福感复杂、多样化心理过程。在幸福感 产生、结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经验与资料。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 0 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 ( p o s i n v cp s y c h o l o g ”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不再满足于简单描述与幸福感相关的 项目,新的趋势是致力于研究得到幸福的各种心理途径,关注到幸福元素等积极情绪的产生、 个人气质特点、认知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s o n j al p b o m i n 在其快乐之源幸福的认 知与动机过程指出:人们的认知、动机过程和人格的差异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分野。今后将 在研究幸福影响因素、规划创造幸福生活方面将不断开拓人类的新视野,促进个人与社会健 康发展。 2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国内研究现状 经过梳理国内研究状况,发现国内对该课题的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能检索到的相关系统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总数在百篇以内。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提出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幸福与教育的相互需要:幸福需 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南京师范大学刘次林2 0 q 3 年的博士论文幸福 教育论,以及2 0 0 6 年发表的“幸福教育”论的1 0 0 个观点等一系列文章。苗元江、余嘉 元发表论文讨论过幸福教育的起点、核心、目标的问题,檀传宝1 9 9 9 年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的幸福教育论,李英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幸福教育的研究等等。 二是在研究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中,探索如何使中小学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提倡乐学乐教,寓教育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例如:儿童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一 一学生幸福的乐园,幸福的教育为何这么苦等文章,都批评加重学业负担,失去童趣的 做法,类似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的方法、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三是在大学德育领域对幸福教育的研究,例如2 0 0 1 年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栾传大研 究员承担的“十五”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幸福观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才观与幸福观在德育 中的作用等注重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实证调查,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等方面。 四是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领域中,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出现了 新的趋势,d i e n e r ( 2 0 0 0 ) 指出:虽然人们己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 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系张晓东从心理学的角 度明确地提出,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的观点,并进一步阐述了心理教育意义上的幸福教育主 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1 另外,郑雪等人的著作幸福心理 学,张忠仁的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等都从心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幸福 心理教育的意义和内涵。 总之,国内关于幸福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相对集中在教育哲学和普通教育领域,在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重视大学生幸福心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等研究尚需进行开创性的探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采用了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具体有文献法、问卷调查、访谈法等。 文献法:由于本研究是建立在幸福、教育相关研究基础上的,因而需要广泛查阅相关文 献,了解相关研究的现状、进展,并加以系统梳理、综合和取舍,确立本次研究的立足点和 侧重点。因此,笔者通过互联网上超星图书馆、人大复印资料,查阅了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 的论文和书籍等多种文献资料,掌握大量的二手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点。 访谈法:围绕本研究拟定访谈问题,一方面选取在校大学生代表性样本访谈,一方面与 相关教师、学生工作者进行访谈,以深入了解情况 。d i e n c r e bn c w d i r c d j o 曲s u b j c d i v c 毗u b c i n g f 嫩砌:m c 删i n gc d 萨i n d j a j 仰m a lo f 咖叫 p 叫c h o l o 盱,2 0 0 0 :2 7 ( 1 ) :2 1 3 3 3 第一章绪论 问卷调查: a 调查工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 g e n e r a lw e l l b e i n gs c h e d u l e ( f a z i o ,1 9 7 7 ) 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总体感受。采用 白编的幸福调查开放性问卷,该问卷包括3 个项目,分别从对幸福的理解、获得幸福手段的 选择、对不幸福的归因三个方面考察当前大学生对幸福认知现状。 b 调查样本的选定。本次研究选取东南大学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原无线电系) 、外语 系、动力工程系、建筑系、生医系等5 个系和南京工程学院部分二、三、四3 个年级的学生 为调查样本( 主要考虑不同学科学生的情况会有差异,同时也力图使样本情况与我国当前高 校情况相吻合,即具有代表性) c 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于2 0 0 6 年1 1 月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 1 0 份,其中 有效问卷1 9 6 份,问卷基本上是分组统一发放,填写后统一收回 数据处理结果采用图表的直观形式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尝试性解释作为一个小 范围内的调查研究,所观察的事实仅局限于调查样本的范围之内,笔者仍希望能引起对更广 泛范围内的大学生幸福心理的关注,有助于开展进一步的讨论,能对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大学 生心理幸福状态有一定借鉴意义。 五、论文思路及框架 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对幸福心理的概述,对幸福的概念作心理学 阐述,并分析幸福心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文章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 生的幸福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总体幸福感的状况;第二个方面是大学生对幸 福的认知状况;第三个方面是大学生其他类型的幸福状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以当前大学生 幸福心理的现实情况出发,思考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对心理健康学生的幸福关爱 的忽视的倾向 文章的三、四部分偏重于调查研究与分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建议。调 查主要归纳出大学生幸福心理的主要情况如下: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总体幸 福感状况有待提高;对幸福认知的总体基调是健康向上的,但同样也存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 庸俗主义等倾向,追求幸福的方式和手段上个人主义幸福观凸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但 对多数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困惑和烦恼缺乏帮助,健康大学生幸福的心理能力还有待培育。在 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广泛性的途径和建议:一是转变大学心理健康 教育消极问题模式的观念,重视培养大学生幸福心理;二是创设心理幸福教育的情境;三是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幸福和美满 的心理能力 4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幸福心理的概述 在所有文化中,人们都把幸福的追求视为晟珍贵的生活目标之一。现他0 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幸福”这个古老又新鲜的哲学话题纳入到了科学实证的 视野。 一、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中有关幸福的界说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不首先着眼于人的命运和幸福上,仅仅强调教 育对国家、社会的功利性作用,就极可能本末倒置,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单纯工具,从而远离了教 育的真正目的。”o 本研究就是试图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诠释和理解幸福这个历久弥新的主题。 ( 一) 与幸福相关的几组心理概念辨析 有一组近似的相关心理因素与幸福密切关联,它包括幸福与幸福感、幸福与快乐、幸福 与不幸、幸福与心理健康等等。对它们进行辨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心理幸福的涵义。 1 、幸福与幸福感。 幸福感的界定 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 自我身体状况、 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 的主观心理体验,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 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幸福感指标是描述心理状况 的良好指标,是解释和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正面的、核心的、重要的指标。“1 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幸福感研究在这一领域形成了两个不同流派:( 1 ) 基于快乐论哲学观 点研究快乐的主观幸福感( s w b ) ;( 2 ) 基于现实论哲学观点研究实现人类潜能的心理幸福感 ( p 聘) ,它强调人的潜能实现。”1 并且认为“心理幸福感能够促进心理和生理健康”。 随着幸福感研究的深入,科学的幸福感的概念将整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中的合理 成分与核心要素既涉及快乐的主观体验,又包括人的心理良好功能的客观标准。 幸福与幸福感的关系 概念的不同和主客观的差别。在心理学中,幸福可以理解为整体的生活质量,包括客观 与主观两方面的良好状态,常用于观察者对行动者的描述,有客观指标与评价标准,是生命 意义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伦理,有真理与谬误之分;而幸福感仅指幸福的主观体验, 不具有真理性、无所谓真假,完全由个人自己评价是自身对幸福状态的感受和评价,是完 全主观的心理体验。 2 、幸福与快乐 幸福与快乐的区别在于:首先,它们对于当事者人生意义的重要性不同。一般说来,幸 福都要有理性指导、作为理想而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正如莱布尼茨所说:“理 。李招忠墩育与人权【j 1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 0 0 0 ,( 2 ) 。r y 鲫r - 1 d e c ielt ob e1 1 a p p yo rt ob es e l f f u l f i l l e d : r e v i e - o fr e a rc h o n h e d o n i c 锄de d u a i n i c 胛1 1 b e i n g n n 1r e v i e - o fp s y c h o l o g y j 2 0 0 l ,5 2 :1 4 卜1 6 6 5 第二章幸福心理的概述 性和意志引导我们走向幸福,而感觉和欲望只是把我们引向快乐”o 辞海正是这样界定 幸福的:“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o 其次,快乐未必有利于生存和发展,幸福则必定有利于生存和发展。例如,只可能有酗 酒、吸毒的快乐而不可能有酗酒、吸毒的幸福;只可能有源于忌妒心、复仇心的害人目的 得到实现的快乐,而不可能有害人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可以这么说幸福都是快乐,快乐 却不都是幸福。 第三,快乐和幸福的道德境界不同。比较快乐和幸福的道德善恶可以看出,幸福比快乐 更为高尚和纯粹。从根本上讲,道德善是幸福最深刻的本性。因为不但美德可以成为人们获 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且德性本身就可以是幸福。追求幸福,根本来说,是一种道德善,是 一种道德应该;而追求快乐,仅仅是一种善、一种应该,却未必是道德善、道德应该。” 3 、幸福与生活满意度、与痛苦( 或挫折) 为了理解幸福,我们还需要弄清幸福与满意度、幸福与痛苦或挫折的关系。 通常,生活满意度可以理解为人们将其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时,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一个 整体性的判断,可以被分解为工作、爱情等各种不同的领域,是衡量人们心理健康状况和生 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满意通常是快乐的,无论满足感是否真的带来货真价实的快乐,这 种满足至少是令人感兴趣的。但是,满意恰恰意味着这种满足的意义是有限,具有无限意义 的事情是做不完的,所以值得一生去追求和珍爱。只有具有。做不完”性质的事才能保持生 命的冲动和创造性,成为幸福的源泉。这就是为什么科学、艺术和思想会成为艰苦而幸福的 工作,也是为什么诸如爱情、亲情、友谊之类的事具有永远的魅力并且成为生活永恒主题的 原因。其实人们早就发现,过分的满足或重复的满足感令人厌烦,而幸福却多多益善。”1 而在生活另一面的痛苦,人们常常把它作为幸福的对立面而否定它的价值。事实上,“忽 视痛苦在人生幸福中的地位,意味着失去了人生最为持久、最为深刻、最为高层的幸福。”o 如 果一个人的欲望在心里出现马上就得到满足,也不能称他是幸福的,即使饱足和骄慢不毁掉 他,也难以有效地推动自我的发展,使人性的一些相当重要的方面( 例如能力和意志) 得不 到发展,最终难以获得更大的幸福。从价值层面看,痛苦或者挫折只是降低人的处境,却丝 毫不能改变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痛苦和挫折是幸福的无价资源是对幸福 的一种投资。 ( 二) 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中幸福的内涵 幸福作为一个科学领域脱离哲学,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始于2 0 世纪5 0 年代,现己成为积 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1 笔者认为,在心理学视野中幸福是与众多情感、心理过程相融 合而又相对独立的人类复杂的体验,其内涵大致应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幸福是人的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和心理愉悦。心灵由于这种超越而充实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上册) 【m 1 商务印书馆1 粥2 年版,第l 髓页 。辞海i m 】上海辞海出版社1 9 8 0 年版 。陈根法德性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1 2 3 7 6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起来,这种感觉其实就是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实现时所带来的高原体验。这种高原体验摒弃了 激烈的激情,而更像是一种如海洋般深厚的情感,这种体验和感受,不是依靠刺激神经而获 得的生物要求的满足,而是一种和谐的、平稳的感觉,一种发自内心的怡然自得的感觉,一 种问心无愧的满足感。 其二幸福是主观的心理体验。幸福的最后承担者是个体,一个人幸福与否只有他自己 才知道,只有他自己才能做最后的评价,但这并不是说幸福是主观任意的,因为一个人是否 取得真实的幸福必须取得理性的反思与审视,因此,幸福可以说是一种客观性的主观存在, 是主体和客观现实较为完善的心理契合。 其三,幸福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的心理状态。健康的体魄、欢愉的心灵 与得到社会与他人认可的道德修养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当然,幸福不是要求三者的平均状态, 而是三者之间以及三者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洛克对此有一经典表述:“健康之精神寓于健 康之身体,这是人世幸福的一种最简单而又充分的描绘”。 二、幸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一) 心理健康是幸福的本身内涵 1 9 8 9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 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了生命健康不仅是自然生命的健康存在,还在于心 理和社会性的精神生命的完满状态。 e 弗洛姆( e f r o ) 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把心理健康的研究重点放在对。开 创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探究上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开创性思维:开创性的爱;幸福; 良心。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心理健康意味着能使人们得到更多能使人深化他们的 幸福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洞察力,能激发人的动机和效率,并能使人享受生活。1 综合这些心理健康的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有3 种不同层次的标准:一是较为客观的心 理健康的底线标准,即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的非病状态。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没有心理 疾病或症状,就是健康。第二种标准是心理健康就是良好的适应状态,即一个人能适应自身 及环境的种种变化,他就是健康的第三种是要求较高的标准,这一标准要求心理健康的人 是符合更理想的状态,比如负责任的、成熟的、勤奋的、能够爱和被爱的、独立的、智能良 好的等。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后两个对心理健康内涵的论述应该说采用的都是第三种标准,它们 都是高于底线健康标准的观点,那就是:实现幸福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 关的。那种因病态人格或通过不正当方式体验到的快感是“假幸福”、“畸形幸福”,真正幸福 的人必然兼有心理健康的特质但是,心理健康并非就意味着幸福无缺,它只是趋向幸福的 峨) 洛克教育漫话l m l 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9 :l 7 第二章幸福心理的概述 一种状态,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可以说,幸福和健康都是一种进程,心理健康关注人的幸福、促进人的幸福,是通过人 心理的发展,指向对幸福的追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幸福和健康都不是实存状态,而是追求 状态。“我们在说到那种因朝着有意义的目标奋斗而产生的幸福时,并不是说一定要达到这些 目标。人类奋斗的特点正是在于其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o 。人追求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为 了追求幸福,而人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 ( 二) 幸福是心理健康终极关怀的着眼点 幸福,体现在人生发展的每个时期和阶段上每一代人、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个时期每 个阶段或人生每个方面的幸福,都有自己所面对的特殊问题,包含着特殊的内容。而在大学 生这一年龄和层次的知识群体中。纯粹的愉快教育、享受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人生的探 寻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 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所有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o 可以说,幸福问 题是人生哲理,乃至人生科学的集中处、枢纽点,幸福问题像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 它在人生问题的顶崩之上,它激发、召唤人们去攀登,而且从这个角度,可以统揽人生和人 世的一切。对幸福的关爱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大学心理教育对人的发展理解的深化与把握。 简言之,心理健康是一种幸福,但消除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个体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 心理的充实幸福才是心理健康终极关怀的着眼点。2 0 0 3 年黄希庭教授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当代我国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要求很高:他们渴望能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 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与逆境,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成为幸福进取者。“2 1 在一些心 理辅导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心理测验“检测”出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们,在确立与发展自我 的过程中,也会陷入困惑或困境之中: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不知道幸福 究竟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他们有更深和更高层次精神追求。因此,重视大学 生心理发展中的幸福问题是心理健康的终极关怀的着眼点。 综e 所述,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对疾病和损伤的修复与治疗,更应该是对人类自身潜能和力量 的发掘,是对个体优秀品质的研究与培养。但是,由于导致幸福与不幸的原因的复杂性,这就使得 幸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规则的、偶然 的、难以预料的非线性关系。心理健康的尺度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形态或内容,但从形式上 看,它们都是指向幸福而背向不幸与痛苦而存在的。因此可以说,对幸福的正确认知、体验和创造 的过程是促进人们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缺少幸福关爱的心理健康是冲0 理健康的狭隘理解; 缺乏积极幸福品质的心理健康是底线标准的心理健康。 。加德纳著,彭吉象译幸福、献身和意义( 见人的潜能和价值) f m 】华夏出版社1 9 8 7 年版:4 l l 。刘伟关于情感教育目标的几点认识和思考哪教育理论与实践1 9 9 8 ( 6 ) 8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大学生幸福心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幸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要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幸福必须首 先了解大学生幸福心理的状况 本研究以东南大学主校区和南京工程学院部分在校本科生为总体,采取随机抽样和整群 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具体方法为:先按文、工、管等学科类别把主校区的院 系归类,再根据各系部的学生人数在全校总人数中的比例情况,确定问卷的发放数量;然后, 在同类院系中进行整群抽样,抽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原无线电系) 、外语系、动力工程系、 建筑系、生医系构成样本,共发放问卷2 1 0 份,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样本。对全部问卷质量 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 9 6 份,回收率为( 9 3 3 ) 。在1 9 6 份大学 生样本中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男生1 1 3 人( 5 8 ) , 女生8 3 人( 4 2 ) ,男女生比例基本符合两个高校男女生构成比例;理科大学生1 2 0 人( 6 1 ) , 文科大学生7 6 人( 3 9 9 6 ) ;城市地区( 含县城) 9 0 人( 4 5 9 ) ,农村地区( 含乡镇) 1 0 6 人 ( 5 4 1 ) ;独生子女1 0 1 人( 5 1 5 ) ,非独生子女9 5 人( 4 8 4 ) 在自制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试、 座谈、个人访谈等方法,综合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幸福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对幸福的理解、 主观幸福感情况,追求幸福的方式和手段、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对不幸福的归因、心理问题求助 情况等。问卷按系集中统一发放,无记名填写,当场收回。 本章将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对幸福的认知状况和其他幸福现状三个维度的内容对两个高 校的大学生幸福现状作详细描述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幸福心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总体幸福感的状况 总体幸福感( g e n e r a l _ e l l 也i n g ,简称g 耶) 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 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里指标,反映着特定群体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它 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三个重要指标。我国学者在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幸福感问题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测评均采用自评量表进行。 1 、大学生总体生活幸福感状况 被调查的大学生在总体生活幸福感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 : 表l 主观幸福感状况 非常幸福比较幸福满足略有些不幸福不幸福非常不幸福总计 频数 1 42 65 88 5l l21 百分比7 1 1 3 5 2 9 孺4 3 3 5 6 9 6 1 o 1 0 0 上述数据表明有超过5 0 9 6 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4 3 3 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总体幸福感程度处于中等水平,6 6 的少数大学生幸福感处于偏下 9 第三章大学生幸福心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水平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试大学生的总体 生活幸福感,以1 1 6 分为满分,最高得分9 2 。最低得分5 4 平均得分6 9 ,3 2 。 2 、大学生在总体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比较 通过 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统计表明。女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略高于男大学生,但两 者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见表2 ) 男女大学生大多数都对自身的总体生活幸福与肯定的水平 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说明男女大学生普遍对生活感到略微的不满足。该结果与郑雪等 的研究结果一致,而e a g l y 、- e n d y n a n c y 以及何瑛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女生总体生活满足感 显著高于男生。 表2 总体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人数总体幸福感平均得分最高得分最低得分 男大学生 1 1 36 8 19 2 5 4 女大学生8 37 0 5 48 85 7 文科7 66 9 49 05 4 理科1 2 06 9 2 49 25 5 城市 9 07 0 7 79 25 4 农村 1 0 66 7 8 78 7 6 0 独生子女l o l6 9 9 39 l5 4 非独生子女 9 56 8 7 l9 25 9 3 、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总体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从上述统计分析表明文科和理科大学生,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大学生在总体幸福感( g 耶) 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见表2 ) 。说明这些 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对自身总体幸福感的评价的一致性水平较高,同时也说明这些一般的人 口统计学变量与总体生活幸福感无关但从生活满意度的维度来看,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 查则表明独生子女整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见表3 ) 。 表3总体生活满意度统计指标o 、统计指标 n 平均数标准差比值 内容 整体生活满意度 1 3 9 1 9 7 64 8 0 男大学生 4 2 1 9 24 2 9 女大学生 9 7 2 0 0 05 0 1 0 8 8 独生子女 9 7 2 0 6 74 7 9 非独生子女 4 2 1 8 2 94 3 6 2 7 0 o 资料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苗元江徐嘉元于2 1 年对该校本科l 加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 1 0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不同归因风格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比较 当让大学生对自身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调查结果表明:对不幸福进行外部归因的大学生 比对不幸福进行内部归因的大学生对生活更为明显地感到满意。 5 、结论:大多数( 6 9 以上) 大学生并无心理疾病史或重大心理健康问题,但总体幸福 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处于一种“没有不健康。暂 时也没有很幸福”的状态。 二、对幸福的认知现状 对幸福的认知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部分,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 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问题所持态度的认知系统。“”本文是从对幸福的理解、 获得幸福手段的选择、对不幸福的归因三个纬度考察当前大学生对幸福认知现状 ( 一) 大学生对幸福的总体理解 1 、对幸福的基本认知 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认知的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不同的人对幸福理解不一 样,对该问题的回答往往决定了幸福观中其它问题的看法在“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生活? ” 的多项选择中,我们得以了解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理解( 见图1 ) 图1 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认知 1 2 0 1 0 0 8 0 6 0 4 0 2 0 o 俐哆,鬈昏矿名 可见,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大学生仍然具有较高的精神追求,看重信仰和生活理想、目标, 就业因素对大四学生的幸福认知影响尤其显著,家庭对大学生幸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就业因素 相比,追求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念的基本特点,整体上看大部分大学生具 有健康、积极的幸福认知。 2 、关于金钱对幸福的作用 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有一定的社会市场,。有钱就有切”,。有钱 就是幸福”的观点冲击着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能否正确处理金钱与幸福的关 系呢?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重视金钱对幸福的作用,但不唯金钱至上。大学生普遍赞成。钱不是万 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观点。“”而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幸福生活标准的统计数字发现,6 l2 9 6 1 1 第三章大学生幸福心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的大学生也反对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能较为理性的看待物质的客观作用。 3 、关于追求幸福与追求美好道德理想的认识 人格的道德力量直接反映着个体的生活目的和意义,是构成人生幸福的稳定因素也是达到幸 福境界的阶梯人们追求深刻而持久的幸福,需要与追求美好的道德理想结合在起。一个人只有 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才能达到较高的幸福境界。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重视别人对自己道德方面 的评价,对这个问题的认同率高达6 6 7 ;对于“道德与幸福是不相干的两码事”,有7 4 4 的学生 认为幸福离开个人道德则不能成立,二者相互关联;有8 4 2 的学生认同“即使别人不知,我也会 为自己不道德的举动而感到不安”( 见图2 ) 这充分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自觉地用道德标准来衡 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我道德约束感较强。 图2追求幸福与追求美好道德理想的认识 姐7 址7 44 0 8 42 0 #” r r 翻 。 司 一i “ i ” 习一1 ”g , l , 爿 一“l i 一 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道德与幸福相互关联自霾道德约束寡聋 4 、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 从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