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浙江理工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使用本版权书。 不保密口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孑专码 日期:,j 乡年,翊矽日 驾衫礁一 。勺,i 了、 沙 指导教师签名: 醐。1 引加湘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苗绣艺术是我国苗族同胞传统手工艺之一,它来源于苗族人民对生活、劳动 和大自然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苗绣工艺复杂、做工精细、题材选择 丰富、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它有区别与我国的传统四大名绣,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是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华刺绣艺术,这其中许多 精彩之处不乏为高级时装设计所借鉴。 苗绣工艺虽技法丰富,但许多技法都是因袭传统,相对比较固定,不 利于掌握;某些刺绣图案也比较陈旧,不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因此需要结 合现代生活方式对某些工艺进行简化或改进;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国际时尚观 念对刺绣图案进行时尚设计,在“与时俱进 中展示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和美感。 本次论文分五章对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 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方法及对相关概念进行 界定,以说明本次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阐述苗绣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对各个 历史时期苗绣艺术发展的特点、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 章:从苗绣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苗绣艺术的传统文化价值方面分析高级时装 对苗绣工艺的需求;第四章:先分析了苗绣艺术及其工艺用于高级时装设计中会 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应用于高级时装的方式进行探讨。 最后开展设计实践,通过设计实例实现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应用于高级时装设计这 一研究目标;第五章:归纳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苗绣装饰高级时装时装设计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m i a om i n o r i t y se m b r o i d e r yi n h a u t ec o u t u r ed e s i g n a b s t r a c t t h e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w h i c hf r o mt h em i a om i n o r i t y sl i v e , w o r ka n d i s i ! ;5 h 馏o fn a t u r e , w i t hd e e p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i s o n eo fm i a om i n o r i t y s t r a d i t i o n a ih a n d i c r a f t si nc h i n a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 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h a v e c o m p l e xp r o c e s s ,f i n ew o r k m a n s h i p ,r i c hs u b j e e t sa n db r i g h tc o l o r , i t sa l s oh a v e d e a ra n ds i m p l ec o m p o s i t i o n i t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o u rf a m o u s e m b r o i d e r i e si nc h i n aa n dh a sau n i q u ee t h n i cs t y l e sa n d t e c h n i q u e s i t sr e a l l ya u n i q u ec h i n e s ee m b r o i d e r y a l t h o u g ht h et e c h n i q u e so ft h e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i sr i c hb u tm a n yt e c h n i q u e s a r ei n h e r i t e dt h eo l dt r a d i t i o na n dr e l a t i v e l yf i x e d , i sn o tc o n d u c i v et og r a s p ; s o m ee m b r o i d c r yd e s i g n si sr e l a t i v e l yo l da n dd on o tm e e t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 m o d e ma e s t h e t i c s t h e r e f o r ew es h o u l ds i m p l i f yo ri m p r o v ec e r t a i np r o c e s s e s w i t hm o d e r ni i f e s t y l e s ;a n dw es h o u l da l s o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a n d g l a m o u r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k e e p i n gu pw i t ht h et i m e s i nt e r m so ft h ed e m o n s t r a t i n gn e e d s ,t h ew r i t e rh a sm a d et h ef o l l o w i n g a r r a n g e m e n t s :p a r t1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p u r p o s e o ft h i ss t u d y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s t a t u s ,m e t h o d s ,a n dd e f i n i n gt h er e l e v a n tc o n c e p t s ;p a r t2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 sh i s t o r y , a n da n a l y s i si t s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m o d e m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m r e n tt i m e s ;p a r t3 :f r o mt h e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 sp r a c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a n da e s t h e t i cf e a t u r e st oa n a l y s i si t sr e a s o n a b l ea p p l y i n gi nh a u t e c o u t u r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f r o map o i n to fv i e wo ft h eh a u t ec o u t u r e sd e s i g n ,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d e c o r a t i v ec r a f td e s i g n s 。t oe m p h a s i st h en e e d so fm i a o e m b r o i d e r y ;p a r t4 :i nt h e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c e s s ,t h ew r i t e r d r a wl e s s o n sf r o mt h eu s eo f 仃a d i t i o n a l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 si nh a u t ec o u t u r e a n dt h e nt r yt of i n dar e a s o n a b l ew a y so ft h e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 sa p p l i a n c eo n h a u t ec o u t u r e p a r t5 :c o n c l u d i n gt h ef i n d i n g s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f u l lt e x t k e y w o r d s :m i a oe m b r o i d e r y ;d e c o r a t i v e ;h a u t ec o u t u r e ;f a s h i o nd e s i g n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l - 1 选题的背景1 1 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l 1 3 研究的基础与现状2 1 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 1 4 1 研究方法3 1 4 2 技术路线4 1 5 相关概念阐述5 1 5 1 刺绣5 1 - 5 2 苗绣5 1 5 3 高级时装5 第二章苗绣的历史与发展7 2 1 苗绣的历史7 2 2 苗绣的发展7 2 2 1 不同历史时期苗绣的发展变化一7 2 2 1 1 苗绣工艺的发展变化8 2 2 1 2 苗绣图案的发展变化9 2 2 1 3 苗绣艺术及其工艺运用的特点9 2 2 2 苗绣工艺地方性特点显著1 1 2 2 2 1 西江地区特色工艺1 1 2 2 2 2 剑河地区特色工艺1 5 2 2 2 3 凯棠地区特色工艺1 6 2 2 3 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利用的现状1 7 第三章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应用于高级时装设计的可行性分析1 9 3 1 苗绣艺术的实用功能分析1 9 3 1 1 苗绣悠久的服用历史1 9 3 1 2 苗绣的实用功能2 0 3 2 苗绣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2 1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3 苗绣艺术的传统文化价值分析2 2 3 3 1 苗绣艺术是苗族精神思想、智慧技能的载体2 2 3 3 2 苗绣艺术是沟通感情的桥梁2 3 3 3 3 苗绣艺术是记录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5 3 3 4 苗绣艺术体现高级时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2 5 3 3 4 1 苗绣满足了高级时装多样性的 文化需求2 5 3 3 4 2 苗绣体现了高级时装对传统 手工艺的重视2 6 第四章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运用2 8 4 1 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7 4 2 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利用形式探讨2 9 4 2 1 对苗绣部分工艺进行改进利用2 9 4 2 2 对苗绣刺绣材料进行再创新利用2 9 4 2 3 对苗绣装饰形态进行再创新利用3 0 4 2 4 对苗绣图案进行解构利用 3 l 4 3 设计实践3 2 4 3 1 苗绣工艺的创新利用3 2 4 3 2 苗绣图案的创新利用3 5 4 3 3 实践小结3 6 第五章总结3 8 参考文献4 0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的背景 当今的设计界,借鉴传统元素进行现代设计已算不上什么新鲜话题,传统文 化有着挖掘不尽的素材与灵感。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中西方的文化往来更加频繁,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 传统元素强烈地吸引着西方设计师,越来越多的国外时装设计大师也都开始关注 传统中国文化。如世界知名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乔治阿玛尼多次把中 国传统元素运用到时装之中,中国的传统龙纹、传统旗袍、古代青花瓷纹样等在 时装上一次次的奢华再现。在多元化设计的今天,这些传统中国元素更是设计师 关注的焦点。 在对传统元素的利用中,世界各地的手工刺绣工艺在时装设计中的运用可谓 屡见不鲜,但对苗族传统手工刺绣技艺的运用还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在高级 时装的运用上。本人对苗族刺绣的关注源于一位喜爱民族绣品老师所珍藏 的一件苗族刺绣背儿带。精细的绣工和绚丽的色彩图案是每个初识苗绣人 的第一感官印象。然而,深入了解下去就会发现苗绣还有更多更具魅力的 东西。苗族刺绣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刺绣,苗绣图案里许多传统文化符号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刺绣技法极为丰富,众多技法所形成的视觉效果 丰富多变、让人享受,这恰恰可以为高级时装提供最宝贵的设计灵感。因此, 将苗族刺绣用于高级时装设计,必定会使高级时装大放光芒。 1 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本次论文是对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上的运用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将 我国传统的苗绣工艺很好地与高级时装设计相结合,能对高级时装设计提供一定 程度的借鉴。 研究苗族刺绣的现代应用是一个对其吸收消化之后并提炼的过程。这是一个 漫长的过程,在真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进行透彻研究。但是这并不是我 们最终的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再次创造,创造出具有苗族文化气息而又符合现 代审美标准的艺术作品,需要将新鲜的血液注入到高级时装的创作过程当中。 苗族刺绣已被许多时装设计师出色的运用过。然而在对苗绣的利用中,国内 某些时装设计师追求“国际化”,这种对“国际化的追求程度远远大于挖掘、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继承、扬弃民族传统工艺。这一差别之所以存在,与我国特定的历史和成熟的市 场机制密切相关,但主要还是由于设计师观念上存在错误。时装设计尤其高级时 装设计务必要保持“民族性,要有一定的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才能形成具有中国 特色差别化的“个性 。以具有“民族”生命力的历史文脉,来耕耘人类“共 性 的心灵,才能取得“世界性 的共鸣。 本文从分析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入手,进而分析高级时装设计对苗绣工艺的需 求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对苗绣艺术及其工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对其中许 多不适于高级时装设计的方面进行改进或设计创新,避免了设计中只停留于表面 借鉴的“拿来主义者 做法,为传统元素的现代运用提供具体实例参考。希望 本课题的研究能真正为时装设计对传统元素的利用提供些许借鉴之处。 除此之外,本课题的研究其市场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次研究既丰富了传统 苗绣艺术的现代利用,也增加了时装本身的文化内涵,提高时装产品的附加值。 1 3 研究的基础与现状 在可查阅的关于苗绣的文献资料和现代设计实例中,可以看到一些苗绣 工艺在现代纤维设计、室内纺织装饰品设计等方面的一些运用,但对于苗绣 工艺作为服饰装饰这一原始用途的设计开发,在现代时装设计领域还是不 尽完善,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本人通过整理,现对收集到的苗绣艺术及其现代运用方面的部分文献作如下 汇总: l 、期刊 专业期刊: 薛定衡:苗绣初探,民族艺术研究1 9 9 6 年第l 期 阿么:苗绣简析,装饰2 0 0 3 年第1 3 期 龙湘平陈丽霞:苗族刺绣发展史探究,装饰2 0 0 4 年第8 期 刘竞艳李纶:以苗绣工艺为主要构成因素的现代纤维艺术形式,昆明理工大 学学报2 0 0 8 年第1 期 龙湘平:苗族刺绣造型特征,装饰2 0 0 3 年第1 1 期 田鲁:苗族刺绣中的象征符号,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 0 0 4 年 第2 期 2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田鲁:苗族服饰刺绣中的故土及迁徙图案纹样,装饰2 0 0 5 年第1 5 期 翁长庆:谈谈苗族刺绣,丝绸2 0 0 4 年第6 期 陈艺方龙英:贵州苗族刺绣艺术的装饰意味一兼谈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意 蕴,美术学2 0 0 7 年1 2 期 杨建红:苗族刺绣技法介绍,浙江工艺美术2 0 0 2 年第2 期 黄祺:苗族的美丽与哀愁,新民周刊2 0 0 6 年1 2 月第1 期 2 、硕士论文: 黄玉冰:浅析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苗族刺绣的艺术性 刘竟艳:苗族刺绣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杨涛:黔东南苗族刺绣工艺研究及其运用 3 、专业著作: 阿多:解读苗绣民族出版社,2 0 0 7 年9 月 钟涛:苗绣苗锦贵州民族出版社,2 0 0 3 年 以上文献对苗族的地域文化、苗族独特的习俗、苗绣的历史、发展和苗绣图 案的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做了许多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对苗绣的现状及工艺 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诸多参考和理论依据。 但以上文献对于苗绣艺术的现代运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尽完善。在苗绣工艺的 现代运用中有了其在现代室内空间运用中的再创作,如苗族刺绣在现代纤维艺 术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从纤维艺术、室内软装饰品范围进行研究;关于苗绣工 艺在现代服饰上运用方面,黔东南苗族刺绣工艺研究及其运用一文中有过一 定程度的探讨但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如何将苗绣应用于 时装设计没有进行分析过,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更是没有过。因此,本次论 文对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1 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4 1 研究方法 为了能对苗族刺绣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需要在论文初期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 整理与收集。本次论文材料的收集大致分为两个大方向:苗族刺绣艺术的系统研 究资料、高级时装设计的理论及设计实践的相关资料。另外,本次论文是在前人 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再创新,尤其是在第四章设计的过程中也需对一些设计 3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范例进行整理,整个过程对苗族刺绣和高级时装设计的相关图片资料需求是必不 可少的。 因此,笔者对这些材料的收集,分实地考察、间接收集与整理两种方式进行。 1 实地考察 在论文前期,笔者对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刺绣进行实地考察以获取大量苗 族刺绣图片资料。雷山当地苗绣技艺最为丰富早有耳闻,因此笔者选择了距离雷 山县最近且苗民集中聚居的西江镇作为苗族刺绣技艺考察地。通过对当地地貌, 民俗,民间传统文化的一定程度的了解,使笔者对苗绣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并为本次论文实践部分的实际运用方面打下基础。在对考察资料的整 理中,笔者筛选出充分具有传统苗绣工艺特点的代表性资料以便为下文的撰写提 供有力证据。除了在苗族村寨的考察外,笔者还实地走访了贵州省凯里市苗族刺 绣博物馆、浙江丝绸博物馆并在宁波国际服装节和国内一些流行趋势发布现场进 行时装图片拍摄,这为下文苗绣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借鉴材 料。 2 间接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对苗族刺绣资料的收集除进行实地拍摄的图片外,还有对杭州高校图书馆中 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类书籍和专业期刊的查阅以及网络等媒体所提供的文字及图 片资料。这些资料具体主要来源于刺绣图案、苗族服饰图志、中国苗学网: h t t p :g z s 2 t o u g a o c o m 、苗族在线:h t t p :w w w h m o n g s c n 等。 对时装设计部分资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服饰设计类专业文献流行服饰期刊报 刊杂志论坛等,具体主要来源于中国纺织文化交流、v o g u e 、 g a p e m b r o i d e r y 、 t e x t i l er e p o r t ) ) 等。 1 4 2 技术路线 本次论文本着继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拓思路、创新产品的精 神,研究苗绣艺术及其工艺与高级时装相结合的契合点,采用文献法、归纳法、 分析法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与研究。 首先从苗绣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中,归纳出传统苗绣艺术的特点和实用、审 美、传统文化价值,为苗绣工艺应用于高级时装的合理性分析提供事实依据;再 通过参阅相关的服饰文献和对时装界各种流行预测报告的分析,了解最新的流行 4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趋势并把握高级时装设计方向,为接下来第四章的设计运用做好定位。最后在接 下来的应用环节,通过以上所整理的资料对苗绣进行归纳演绎,探讨苗族刺绣 艺术及其工艺在新历史时期、新技术条件下的利用方法,并根据高级时装设计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刺绣工艺和装饰纹样进行时尚设计。 1 5 相关概念阐述 l - 5 1 刺绣 “释名日:刺绣,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具万物之有状,尽众 化之为形 。n 3 刺绣,俗称绣花,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在我国工艺 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刺绣多是由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古 代称“黹、“针黹 ,它是用针和线装饰纺织品的工艺技法及成品的总 称。刺绣利用针法色彩和图案的变换配合,成为服装和其它纺织品装饰的 重要手段。他1 1 5 2 苗绣 。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也是我国众多刺绣种类中独具特色的 一种。同时,它也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 智慧的结晶。苗绣以五色彩线织成,图案大多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升华,多 为基本几何图形,花草图案极少。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多为方形、棱形、 螺形、十字形、之字形等。苗绣绣品主要用作服饰装饰和生活用品装饰。 1 5 3 高级时装 “高级时装是指欧洲古代和近代宫廷贵族妇女的礼服。无论其设计和缝制,均 要求达到极高极细的程度,充分显示了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和才华,充分反映了传 统手工艺的精湛和独特。川阳 著名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说过“时装是一种艺术,而成衣是一种 产业;时装是一种文化概念,而成衣是一种商业范畴;时装的意义在于刻画观念 和意境,成衣则着重销售利润。 拉克鲁瓦的这段话说明了时装相对于成衣,更 多的是作为艺术品而存在。但由于时装它本身具有的可服用的特殊性,这又使得 它较之绘画等纯艺术显得更加复杂,它兼有艺术和商品的双重属性。 【l 】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5 6 :1 2 1 雷伟主编:服装百科辞典,学苑出版社,1 9 9 4 6 :4 1 3 史林:高级时装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 0 0 2 4 :l 5 就有人因此而怀疑高级时装会逐渐走向消亡则是很不科学的。成衣虽然是占领市 场的武器与利润的来源。然而,只有高级时装才能给成衣注入生命力。服装是一 种文化象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而存在,它不能消失也不会消失。而恰恰高级时 装能维系这样的文化存在,所以高级时装将会一直生存下去 1 4 1 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东华大学出版社,2 0 0 6 1 2 :2 2 8 6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苗绣的历史与发展 2 1 苗绣的历史 苗族刺绣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之一,苗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间的很多传奇 故事。众所周知,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而苗绣被称之为无字的历史史书, 因为苗绣里记载着苗族这个古老民族的迁徙史。 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人人皆知的古老传说,传说古代苗族有一 位叫兰娟的女首领,她在带领苗族同胞向南迁移的过程中,为了记录整个南迁的 历程就用五彩丝线记事。穿过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衣袖上用黄丝线绣上一条黄 线;渡过长江时,在右衣袖口上用蓝丝线绣上一条蓝线;穿过洞庭湖时又在胸口 绣上一个湖状图案,如此,每过一条河每翻一座山都在衣服上用彩线绣上符号。 在一路向南的过程中,衣服上的符号越来越多,上衣衣领、袖口、前胸、后背, 一直到裤脚口都绣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最后,兰娟带领族人在武陵山区定居下 来,而她后来又根据自己衣服上所记载的符号,重新用五彩丝线精细地绣制出一 套漂亮的服装以此来纪念整个部落的迁徙史并作为女儿的嫁妆,这套衣服就是后 来苗人所说的“兰娟衣。 当然传说无从考证,谁也不清楚它到底是真是假,但许多记载苗族先民迁徙 的史料为我们研究苗绣的起源提供了依据。据可考证的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苗族 先民曾在现今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一带建立过三苗之国。三苗先民好鸟章卉 服m 。由此可见古代的苗族人已经开始在衣服上绣制或绘以花鸟图案,以表达对 美的追求。“苗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最后滞留在今天的湘鄂川边区和 黔贵滇桂粤一带。 在漫长的迁徙史中,苗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穿 色彩艳丽的绣衣川酮,因为苗族人的刺绣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汉书有“西 南夷 和“南蛮”均有“椎髻斑衣 的记载、三国志中有诸葛亮将成都先进 的蜀锦技术传授于西南少数民族的记载。由此可见,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尤其苗族, 很早就掌握了染、织、绣的技艺,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 2 2 苗绣的发展 2 2 i 不同历史时期苗绣发展的特点 【习中国民族博物馆编:中国苗族服饰研究,民族出版社,2 0 0 4 9 一苗族刺绣的历史踪迹:1 7 5 ,1 7 6 ,1 7 8 ,1 7 9 7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苗绣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苗绣的工艺与刺绣图 案都会有不同的特点。 2 2 1 1 工艺的发展变化 “刺绣属于工艺美术范畴,而工艺美术的产生,也和其它艺术一样,起源于 劳动,伴随着人类的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1 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 的需要,苗族刺绣也是如此。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 定”衣画而裳绣”。先秦文献中也有”素衣朱绣”、”衮衣绣裳”、”黻衣绣裳”的记载。 苗族刺绣最原始的工艺也是通过绣画并用的方式装饰在衣服上。 战国时期的刺绣工艺有了很大发展,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 绣。并且刺绣已经不加画填彩了。刺绣形象细长清晰,留白较多,体现了春秋战 国时期刺绣纹样的重要特征。这种古老的锁绣绣法在现在的苗族地区都还可以看 到,而且还发展出了双针锁绣针法。刺绣过程中习惯将图案填满,针法整齐,线 条极为流畅。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刺绣工艺的发展,刺绣己从最开始的封建社会统治阶 级身份地位的标识作用逐渐发展为生活装饰,并且普及民间。我们可以看到多种 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 在明末清初时期,我国刺绣逐渐形成不同的地方体系。由于市场需求和刺 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各地绣种 地方色彩浓重。我国传统四大名绣就在这一时期形成。四大名绣深受外界喜欢, 产品销路极广,影响极大。苗族刺绣也在这一时期深受四大名绣的影响,刺绣技 法在这个时候得到极大发展。从雷山县西江镇的苗族服饰看,当地最早的衣袖片 是蜡染。由于后来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单色绣和“多色绣 。刺绣工艺也 慢慢丰富发展起来,从锁绣、平绣等工艺发展到盘线绣、盘带绣、绕线绣、贴花 等,刺绣工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到细、从单色到多色的复杂变化过程。 改革开放使许多一辈子没走出过深山的苗民们与外界有了更加频繁的联系, 这对本民族刺绣也产生许多重要影响。在当地许多村寨里可以看到许多现代机织 物,如蕾丝花边、织锦带等,刺绣材料也开始丰富起来。另外,许多现代化学工 艺下产生的彩色塑料珠片、珠管、彩石、水钻等融入刺绣创作过程中。苗族刺绣 嘲陈立:刺绣艺术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5 1 0 :6 8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开始与现代材质和装饰工艺相结合,刺绣的用途也不断扩大。除服饰与生活日用 品装饰外,刺绣开始与商业相结合,发展出了许多具有现代特色的旅游小商品和 生活装饰品。 2 2 1 2 刺绣图案的发展变化 从大量的史料中可以得知,苗族这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学者说过,苗 族是个苦难的民族。在历史战乱中由于战败,苗族被迫迁徙。关于黔东南州苗族 的历史黔苗图说中有过一段史料记载:“苗族先辈孟获领苗军在西方与诸葛 亮军激战,最后剩九支人马退回雷公山脚居住。 因此可以知道苗族在不断的迁 徙中文字被逐渐失传,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刺绣图腾等各式纹样以记录整个迁徙 史。这些图腾符号便是最原始的苗族刺绣图案。 在苗衣、苗绣的起源中,苗巫文化是一股奔腾不息的动源。苗绣中的 某些图案形象体现了巫术的思想内涵。这是因为这些图案是在生产力极不 发达的过去,人们把对现实和想象完全寄托于神秘朦胧、无可闻见的鬼神 世界。 战国时期,绣品在图案的结构上非常严谨,构图紧密,大量运用了花草纹、 鸟纹、龙纹、兽纹,并且创作性地将动植物形象的结合在一起,手法上写实与抽 象并用,穿插蟠叠,刺绣开始展露艺术之美。苗族刺绣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呈现 异样的风采,绣品也开始从大自然中广泛取材。在雷山当地许多绣品中可以发现 许多刺绣龙凤图案,其中凤鸟的图案与战国时期典型的鸟纹图案非常相似。 明清时期的四大名绣常以中国画为题材,色彩上强调颜色的阴阳浓淡, 绣品形态生动逼真。但苗族刺绣却不一样,刺绣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因为 四大名绣的形成,市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的少数民族刺绣尤其是苗族刺 绣,它的发展则鲜有市场的参与,刺绣在当地更多的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下文将 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2 2 1 3 苗绣艺术及其工艺运用的特点 从传统苗族服饰上我们可以看到苗绣艺术及其工艺运用的特点。下文将以苗 族百褶裙上的苗绣艺术及其工艺运用进行分析。 从刺绣所形成图案的表面形态来看大致可分为:平绣和凸绣。平绣绣品为二 维平面视觉效果,流行面较广,不光少数民族使用,我国传统四大名绣和世界其 9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地方也非常盛行;凸绣是在底布上多铺几层剪纸纹样,目的是形成浮雕或立体 的视觉效果,使所绣纹样饱满、有立体感。这两种刺绣类型在苗族刺绣中都可以 看到。苗族刺绣通过绣、挑、补、编、结等形式的针法技巧运用和色彩的变化进 行刺绣,制造出或平面或立体的视觉效果。并且刺绣在苗族服饰的衣袖、套袖、 衣襟、盘肩、衣脚、裤脚、裙脚以及帽子等部位上大量运用。 苗族百褶裙因地区不同,装饰图案和刺绣工艺也有不同。除白苗地区( 白苗 地区指现在的贵阳等地) 喜好蜡染图案外,黑苗和花苗( 黑苗和花苗指现在的黔 东南州及周边) 基本都用刺绣装饰裙子。裙子 上的纹样高度概括、抽象。 采用刺绣工艺的百褶裙一般由三部分组 成:裙首、裙身和裙脚,图4 1 3 。“裙脚部分 最为美观而重要。而且裙子的裙脚从下至上由 四道横向不同的刺绣纹样组成:第一道:小人 花:第二道:雀翅形花;第三、四道:屋脊花。” 口3 其中第一、二道为刺绣纹样,第三、四道为 编织纹样。图4 1 3 黄平苗族百褶裙 百褶裙上的刺绣纹样基本上由一种或几种刺绣针法完成,其中主要技法为 十字挑花和数纱绣。数纱绣在底布上数经纬线,直线运针戳纱。每一针在底布 上数相同根数的经纱或纬纱构成规则的矩形或三角形图案;挑花技法实际 上也是数纱绣技法之一。常见的挑花是十字挑法,在底布上十字交叉,数相 同经线或纬线挑纱组成图案。这两种绣法绣出的图案有织锦的效果,密密 实实。 除了刺绣工艺外,很多地方也会结合扎染或蜡染等其他传统服饰工艺对裙 子进行装饰。有的裙脚边缘还有用当地土织机手工编织的彩色织锦带装饰完成。 归纳苗绣艺术及其工艺运用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首先,刺绣技法上的相对统一。 苗绣艺术及其工艺运用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点:苗族刺绣技法众多,每种 技法所形成的图案都不一样,选择何种刺绣技法显得十分重要。百褶裙可以由多 7 1 中国民族博物馆编:中国苗族服饰研究,民族出版社,2 0 0 4 9 :1 4 9 l o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刺绣技法来表现,但苗族先民却非常智慧地选择了数纱与挑花两种技法。这一 切都取决于百褶裙上的图案特点,因为裙子上的图案基本为比较简单的抽象几何 图案。而数纱与挑花技法因运针曲线变化少,图案多数为简单的几何图形。 这样以来,这两种技法对图案的表现视觉美感把握十分到位,整体风格比较统一。 其次,多种服饰装饰工艺、多种材质的结合使用。 在百褶裙上可以看到刺绣、编织、蜡染、扎染、褶皱等多种服饰装饰工艺的 运用,满足了人们对衣着的个性化需求。现在我们看到的苗族特有的打籽绣、辫 绣、皱绣等复杂多变的刺绣技法都是以表现肌理效果为目的的几种刺绣技法。这 些技法所创造出的刺绣图案都会有凹凸不平的肌理感和丰富的视觉效果,而这些 特殊的肌理效果是现代许多普通的纺织面料所没有的。 再者,苗族刺绣喜欢满地绣。笔者从西江镇一苗民家中珍藏的百鸟衣上看到 衣服的大身,通体绣满图案,姑娘们穿的百褶裙都是有四层代表不同寓意的图腾 进行刺绣装饰。除刺绣外,还可以看到黔东南当地手工织带装饰。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苗族特有的图案装饰技巧和刺绣工艺。绣、挑、补、 编、结等各种形式的手工艺术为后文第四章中高级时装面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技 术支持。 2 2 2 苗绣工艺地方性特点显著 、 苗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呈“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分布于我国贵 州、湖南、云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地。这其中约百分之六十的苗族在贵州黔 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沿贵州清水江流域的凯里、雷山、剑河、台江、丹寨、麻 江、黄平等县居住,形成多个分支。苗族各分支服饰呈现不同的制式,服饰上的 刺绣也不尽相同,主要有施洞苗绣、西江苗绣、台江苗绣、剑河苗绣、凯棠苗绣、 周溪苗绣、摆贝苗绣等。 因苗绣技法丰富多样,本文只列举其中的西江、剑河、凯棠型中的典型技法 做简单说明。 2 2 2 1 西江地区特色工艺 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地处黔东南,是苗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其中 雷山县西江镇的千户苗寨是整个黔东南州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因此雷山县也成为 了笔者前期了解苗族刺绣的主要考察地点。因常年在桃源般的雷公山怀中生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息,雷山苗族的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 技艺让人赞叹不已。 西江苗绣技法上百花争鸣,基本上苗族刺绣中的所有技法都可以在这里看 到。比较常用的有平绣、辫绣、绉绣、挑绣、绞绣、劈丝绣、贴绣等。除此之 外,还有一种极为少见的雷山文字衣绣。绣品中的文字或是充满了欢庆祝 福、或是沾沾自喜、或是报复远大,但更多的是作为装饰之用,体现了苗族 人独特的审美眼光。 在雷山县西江镇上经常会看到妇女用一条长长的背儿带将孩子捆绑于背上, 其装饰手法主要有堆绣、打籽绣、平绣十字挑花、锁绣、盘筋绣、破线绣、贴布 绣等,其中的锁绣技法可上溯至两千年前的汉代。苗族背儿带做工精致、花色繁 多,远远望去就成了西江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苗族少女在年华初绽之际就把自己 的聪明才智全倾注在这些刺绣手艺上。 背儿带承载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同时也是苗绣艺术的重要载体。 西江地区的背儿带一般呈长方形,由许多大小几十块不同图案的绣片组成。 如图2 2 ,这条背儿带是由西江当地一位妇女花费数月绣成,层次分明、色彩亮 丽,是难得的一件刺绣艺术珍品。绣品主要运用了平绣、破线绣、锁绣等技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少量皱绣、数纱绣、等技法。图案主要是鹊宇鸟、花与蝴蝶, 整幅作品由十多块绣片拼接绣成,在绣片中间还镶嵌了许多闪闪发光的亮片和金 图2 2 西江苗绣背儿带局部 1 2 属装饰扣件。苗族古歌中称苗族 祖先姜央与其它动物都是兄弟, 都是蝴蝶妈妈所生养。古歌中还 有枫树生鹬宇鸟和蝴蝶,鹬宇鸟 帮蝴蝶孵化十二个蛋,才孵出宇 宙万物,所以苗族也将鸟视为祖 先的化身来崇拜。因此在苗绣中 处处可见蝴蝶与人和其他它动 植物的友好相处。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绣法介绍: ( 一) 平绣 平绣技法始于唐代,唐代以前刺绣技法比较单一,一直流行唯一的锁绣。唐 后,平绣已经成为主要的刺绣技法并通行至今。平绣针法变化较多,刺绣者更能 发挥创作自由与艺术表现。因此,无论是四大名绣还是少数民族刺绣,平绣技法 向来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绣技。 具体的绣法比较简单,见图2 3 ,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平绣绣品绣面 整洁平滑,在布料上描好样板之后就可以绣制了。技艺娴熟的苗族妇女刺绣不 打底稿,也不先描画草图,全凭自己天生的悟性和非凡的记忆力布局谋篇。 将一个个单独的局部的图形巧妙组合,形成一幅和谐完美的绣品,色彩丰 满且美观大方。苗族刺绣更多的是与剪纸相结合,通常是先将剪好的纸样 模板覆在布料上,再用绣线均匀地将纸样覆盖住。这种绣法的好处是能增加 绣品的牢度和立体感。 图2 3 平绣技法 ( 二) 破线绣 破线绣是在平绣技法上发展而来。平绣与破线绣的绣法大致相同,略有不同 的是,破线绣将一根纱线剖成许多根极细的细线,再按平绣的技法精心绣于图案 上。因一根纱线被破成若干根,这样绣制的图案易产生毛躁,当地苗族妇女就用 自制的白色形似初熔蜡烛状的固体皂角抚平纱线上的短纤维。这样,绣出的绣品 非常细腻,光泽度极高。在纸样上细细密密地覆盖上纱线,绣出的图案有一 定的厚度,立体感很强,图案更加写实。 破线绣比平绣更依赖纸样,因此黔东南州的苗族集市上到处可以看到 卖纸样的小摊贩。购买些纸样、绣线、花边等刺绣用的东西成为妇女们赶 1 3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集的主要目的之一。图2 4 ,图2 5 为雷山县城买刺绣用品的小集市。 图2 4 雷山集市上的刺绣用品 图2 5 刺绣用剪纸 ( 三) 盘绣 盘绣是先将绣线编成扁扁的“辫子一,再将编好的扁带状“辫子 盘在 画好图案或贴好剪纸图案的绣布上,最后用绣线将其固定。如图2 5 。通常 “辫子玎会有8 股或1 2 股,有的会更多。颜色随自己搭配,可单色也可五颜 六色,如图2 6 。 图2 5 盘绣绣制过程中图2 6 盘绣背儿带局部 ( 四) 皱绣 盘绣在排线时将编好的扁带掐起一段将其固定使其立起,如此密密循环 形成图案就是皱绣。这种绣法相传在3 0 0 0 多年的西周时期就已出现。如今 的雷山县西江镇还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绣法,但在其他刺绣种类中已很少看 到了。 1 4 学位论文 图2 7 皱绣绣品局部 2 2 2 2 剑河地区特色工艺 剑河县的服装制式繁多,有“五里不同天,十里不同服”之称。剑河刺绣技 法也颇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技法就是锡绣。 锡绣堪称一绝,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种刺绣技法,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剑河 县境内的南寨乡的绕号、白斗和敏洞、观么等乡镇的少数村寨。锡绣主要用于 服装装饰,分前后裙片和背搭三种。剑河地区姑娘们裙片下方还留有锡丝 条,六根一束包好。这种裙边垂垂条的做法与西江苗族很相似。绣好的绣 片闪闪发光,与衣服上的银饰相映成辉。因为锡绣做工复杂,相对费时费力, 现在剑河当地的锡绣绣品已经不多见了。姑娘们的节日盛装只是在重要节 日的时候穿着,平时则把它们当作压箱底的宝物珍藏起来。 下图图2 8 ,2 9 是剑河苗族姑娘们的锡绣节日盛装,银白色的锡丝与 藏青色布料形成鲜明对比,明亮耀眼,光泽度极好。 图2 8 锡绣苗服细节图2 9 剑河苗女节日盛装 ( 注:图片来源于贵州旅游在线) 1 5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锡绣使用的材料一反传统刺绣的绣线材料,使用锡片绣,而绣制技法也 是独一无二,图案也不同于其他刺绣技法。苗族锡绣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 先用棉纺线在布上按传统图案穿线 挑花,然后将金属锡丝在藏青色棉布 挑花图案上刺绣,其中的核心图案变 化莫测,充满强烈的神奇韵味。中间 部分用黑、红、蓝、绿四色蚕丝线在 图案空隙处绣成彩色的花朵。由于工 艺、材料的制约,一般都采用简单 的几何图案,常见的有“万字纹 和“寿 字纹。图2 1 0 剑河锡绣制作技法 ( 注:图片来源于贵州旅游在线) 具体的制作过程是:先在棉布上绣好图案;其次将锡片打薄,再用剪刀 剪下一条条长约1 8 厘米厚约1 毫米的细丝;再次将细丝条拉直,一头弯折 一个小勾,另一头剪成针状;最后将准备好的布垫盖在绣好的图案上。垫 上垫布的是为了避免汗水滴在绣布上,同时也可以方便擦拭手汗,防止手 汗影响锡片的光亮。锡绣的过程实际就是扣锡的过程。先用绣针将绣好的 图案上的一根棉线挑起再将已做好的针头状锡条穿进棉线,把带勾的一端 勾紧挑出的棉线,留一小段长度锡条,剪去多余的部分;最后将棉线上的 锡条的另一端反扣在棉线上,一个扣锡过程就此完成。如此循环,直至完 成所有图案。制作工艺如图2 1 0 2 2 2 3 凯棠地区特色工艺 凯棠地区代表的刺绣技法主要是打籽绣和三角绸堆绣。 ( 一) 打籽绣 打籽绣的绣法是先用剪纸花样的贴花贴于底上。刺绣时,拿从反刺向正面的 绣针的针尖在丝线的底脚绕两圈,再刺向背部,每针均如此,丝线就会在正面卷 结成一个个圆圈。绣好后的图案会呈现出许多小圆点,整个图案的花纹就是由这 样的无数小圆点组成。刺绣技法见图2 1 1 ,图2 1 2 为打籽绣绣片局部。 1 6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1 l 苗族打籽绣图2 1 2 打籽绣绣片局部 ( 二) 三角绸堆绣 三角绸堆绣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春季中国融通集团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宁波市中医院公开招聘派遣制护士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广西仙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榄核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贵州国企招聘2025六枝特区区属国有企业选聘市场化职业经理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温州平阳县国润控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项目制专技人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机关及财务共享分中心员工岗位竞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启动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金华东阳市人民医院招聘编外人员8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网物资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动物安乐死协议书(2篇)
- 2019年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与病理诊断行业分析报告
- DL-T2078.2-2021调相机检修导则第2部分:保护及励磁系统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新起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
- 小学数学添括号去括号简便计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师德师风考核表
- 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点1-8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练习
- 《一、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部级优课)-数学教案
- 装配钳工高级试题与答案
- GB/T 27809-2011热固性粉末涂料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