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公路客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doc_第1页
表7公路客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doc_第2页
表7公路客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doc_第3页
表7公路客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doc_第4页
表7公路客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7 公路客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评定项目特大型客车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小型客车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二高一中级普通客车结构发动机位置a后/中后/中后/中后/中后/中后/中后/中后/中乘客门结构单扇单扇单扇单扇单扇单扇单扇单扇单扇胶粘车窗玻璃行李舱车内行李架b车身承载式结构c通道宽,mm 350350350350350350350350300300350350300300300300300300底盘配置悬架结构型式dABBABBB、DB、C、EEE制动系盘式制动器eABS(一类)蹄片间隙自调装置缓行器底盘自动润滑系统车轮及轮胎无内胎子午线胎子午线轮胎动力性最高车速 km/h 125105100908512512011010090115110100901101059585比功率 kW/t 1311111091513.5121091413121121191513匀速行驶车内噪声(a=50km/h)dB(A) 667575787866697275787072757870727578空气调节与控制配置冷暖冷暖冷暖冷或暖冷暖冷暖冷暖冷或暖冷暖冷暖冷或暖冷暖冷暖冷或暖制冷量(人均) kJ/h 20002000190018002000200018001800190019001800190019001800供热量(人均) kJ/h 20002000190018002000200018001800190019001800190019001800强制通风换气量(人均) m3/h 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0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座垫宽 mm 450440440420420450440440420420440440420420440440420420座椅深 mm 440440440420420440440440420420440440420420440440420420靠背高 mm 720720680650650720720680650650720680650650720680650650表 7(续)评定项目特大型客车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小型客车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靠背角度可调扶手(靠通道)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座椅脚蹬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座间距(同方向),mm 770750720700680770750720700680750720700680680670650650座椅左右调整f mm 6060606060606060座椅汽车安全带g 行李舱容积m3/人车长(L)m13.7L120.210.170.150.120.1012L110.200.170.150.130.1311L100.170.150.130.100.1010L90.150.130.110.090.099L80.100.090.080.088L7.50.080.060.060.06卫生间行驶记录仪CAN总线GPS注:表中“”要求配置;“”不做规定。a 前置发动机机舱在客舱外,且在车外设舱盖时,可视同为中、后置。 b 车长不大于5m,可不设车内行李架。c 下述任一车身结构均为承载式:1)客车车身骨架及底架是由异型管制成的格栅结构,没有单独的纵梁式车架结构,局部格栅上可有覆板。2)客车车身骨架及底架是由异型管制成的格栅结构,但允许在底架局部(发动机、悬架处)有加强结构,且与格栅构件刚性连接(焊、铆及防松螺栓);整车悬架上支撑件在底架结构上,从而使悬架承载力传递到车身骨架上共同承载。 3)大型高二级 车身11m 要求承载式车身。d A-前独立及全气囊;B-全气囊; D-前独立及后为B;E-前独立及后为少片板簧不大于四片。(例:B、D、E三种型式中任一种均可) e 前桥。 f 靠通道座椅。每个座椅两侧有扶手且间距不小于500mm时,不要求左右调整。g 全部座椅。 h 特大型高级双层客车的行李舱容积为同等级单层客车的50%,天然气客车的行李舱容积为同等级燃油客车的50%。表8 公共汽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项目特大型客车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小型客车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中级普通级乘客乘客分类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动力性比功率 kW/t 11(8.0)13.0(8.5)11.0(8.0)12.0(8.5)10.0(7.6)11.0(8.0)9.0(7.2)10.0(7.5)11.013.011.012.010.011.09.010.011.013.010.012.59.511.515161313最高车速 km/h 10510090851151101009011010090110100加速性能(静止至50km/h)的时间S 28(37)28(37)30(45)37(50)232325272325272025匀速行驶车内噪声(a=50km/h)dB(A) 7572757278757875726872707572787572707572787575727875行驶平顺性Leq/dB 106110106110115112.5115112.5106110106110115112.5115112.5106110115112.5115112.5115112.5115112.5底盘配置悬架结构BBBBBBBBBB自动变速箱动力转向自动润滑系统制动系盘式制动器(前/后)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ABS(一类)蹄片间隙自调装置缓行器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 1)车轮及轮胎旋压车轮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空气调节与控制配置冷暖冷暖冷暖冷暖冷或暖冷或暖冷暖冷暖冷暖冷暖冷或暖冷或暖冷暖冷暖冷或暖冷或暖冷或暖冷或暖制冷量 kJ/h /m3 以车厢容积计3):1880以车厢容积计:1880以车厢容积计:1880以车厢容积计:1880供热量 kJ/h /m3 以车厢容积计:1670以车厢容积计:1670以车厢容积计:1670以车厢容积计:1670强制通风换气量(人均) m3/h 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温度自动控制装置车厢布置通道地板离地高度2)(空载)mm340650360650650650650650340650360650650650650650380650650650650650680700680700一级踏步离地高(空载)前/中/后mm 320/340/360400340/360/3604004)340/360/3604004)360/360/360400320/340/360400360/360/3604004)360/360/3604004)360/360400360/3604004)360/3604004)360/3604004)360/3604004)360/360400表 8(续)项目特大型客车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小型客车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高一级中级普通级中级普通级乘客乘客分类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可站立不可站立车厢布置前轮罩间乘客区通道宽mm800350800350450350450350800350800350450300450300600350450300450300300300300300乘客门净宽度引道门(双/单)mm 1100/6501000/6501100/6501000/6501100/6501000/650650乘客座椅宽度单人/双人mm440/880440/880420/840400/800440/880440/880420/840400/800420/840420/840400/800420/840400/800座间距同向 680720680720650680650680680720680720650680650680680720650680650680650680650650面对面 1300120013001200车厢能放童车、残障人车乘客门可伸缩导板或踏布安全带扶手(靠通道)车厢设施及智能化配置电子路牌车内动态电子显示器电子报话器车用监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注:表中“”要求配置;“”不作规定。 B 空气悬架 1、( )的数值对18m车辆长12m铰接客车; 2、1)对长江以南公共汽车选装; 3、2)其高度在1轴与2轴之间的中心线处测量; 4、3)车厢容积(m3)=车厢外宽(m)内高(m)内长(m); 5、4)对采用机械悬架不得大于380mm; 6、平顺性限值按照QC/T474“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表9 卧铺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代号类型等级高三高二高一中级及普通级A排列形式1+11+1或1+1+11+1或1+1+11+1+1B卧铺类型平铺平铺半躺平铺半躺平铺半躺C靠背调节不可调不可调不可调D卧铺全长 1900190019001900190018001800E卧铺宽度 700500(700c)500500500450450F铺纵向间距 1950195016001950155018501500G铺横向间距 700350(700c)350350350350350H上铺空间高 800800800800800780780I铺间高度 850850850850850800800J重叠脚窝内端高 250250250K下铺面距地高度a 250250250250250250250L护栏高度 150150150150150150150M铺垫厚b 70707070707070a 当上下铺分别设置空调管道时,下铺面距地高允许不小于150mm。b 从铺垫头部端向脚方向900mm处测量铺垫厚。c 当1+1时。表10 行李舱容积 单位为立方米人类型特大型大型等级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高三高二高一中级普通车长(L)m13.7L120.300.180.160.140.1212L110.220.190.170.150.1511L100.200.180.160.120.1210L90.160.150.110.118.6 燃气公共汽车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车辆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的动力性要求见表11,其底盘、环保、舒适性、车厢布置、车厢装备服务设施及乘务电子要求按表8的要求。表11 燃气公共汽车分等级的动力性要求车辆类型动力性要求比功率kwt/t最高车速km/h加速性能(050km)S (特大型)车辆长12且13.7m双层客车、车辆长12且18m单层客车高二级可站立10(7.6)135(45)不可站立11(8.0)95高一级可站立10(7.6)30(45)不可站立11(8.0)95中 级可站立9(7.2)37(50)不可站立10(7.5)90普通级可站立8.5(6.8)45(55)不可站立9.5(7.2)85(大型)车辆长10m且12m高二级可站立1030不可站立1195高一级可站立1030不可站立1195中 级可站立937不可站立1090普通级可站立8.545不可站立9.585(中型)车辆长7m且10m高一级可站立927不可站立1095中 级可站立8.530不可站立9.590普通级可站立8.037不可站立9.085(小型)车辆长4.5m且7m中 级可站立13.025不可站立14.0100普通级可站立12.030不可站立13.095注:( )数值为铰接客车的比功率和加速性能8.7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BRT)公共汽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车辆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见表12。表12 城市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表技术要求与配置公共汽车类型及等级特大型(10m12m单层客车大型12m车辆长10m高二级高一级中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比功率(kw/t) 11.0 (8.0)1)10.0(7.6)11.010.0最高车速(km/h) 80加速性能(0-50km/h)s28(37)30(45)2325最大爬坡能力 %1520动力转向底盘配置自动变速箱(AT)ABS防抱死装置1类ASR防侧滑装置盘式制动器前/后前前/后前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2)装,按QC/T777-2007要求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自动润滑装置子午线或无内胎子午线轮胎环保车内噪声950km/h匀速行驶时0dB(A) 757578727275舒适性行驶平顺性 Leq dB 106106112.5106106112.5防雨密封性限值 分959391969492冷气装置制冷量3)Kj/h/m3 1880暖风装置采暖量3)Kj/h/m3 1670隔热保温保温设施空气清新装置装,保证额定乘员人均通风换气量20m3h车厢布置通道地板离地面高度(空载)4)mm 340360900340360900一级踏步离地高(空载)前/中/后 mm 320/340/360340/360/3605)340/360/3605)320/340/360340/3605)340/3605)乘客区通道道宽(前轮罩间通道宽) mm 800800450800800450乘客门净宽度mm 前900;其它1100乘客座椅宽度单人/双人mm440/880座间距同向 mm680面对面 mm1300车厢能放童车、残障人车、设置专座装,其要求符合GB13094的规定乘客门可伸缩导板 注:1)( )的数值对18m车辆长12m铰接客车;2)对长江以南的公共汽车可选装;3)以车厢容积计,车厢容积=车厢外宽内高内长;4)其高度在1轴与2轴的中心线处测量;5)如采用机械悬架,一级踏步离地高为380mm。除与一般公共汽车所需的显示路牌、同步电子显示屏、语音报站器、乘客门上下车监视器、车辆倒车监视器、乘客门防夹及应急开启系统、安全报警装置等之外,按照快速公交(BRT)系统要求,应设有站外售票装置、优先通行信号系统(车辆识别系统)、停站导向装置(用于保证车辆停站平稳、准确、保持与站台有合适间距,车门对准乘客上车的位置)、全球定位系统(GPS)、车载信息设备、CAN总线技术等。 二、标准内容:(对照JT/T325-2010(标准文本)目 次 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类型划分15 等级划分26 等级评定内容27 等级评定规则28 等级评定要求3 除目次及前言外标准内容共有8章9页。其中,4、5章是规定了营运客车类型及等级划分方法;6、7、8章规定了营运客车等级评定内容、规则及要求。是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前言:每项标准均应有前言,是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 特定部分应给出下列信息:a、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它文件;b、 说明与标准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基本部分给出下列信息:a、 本标准由xxx提出,xxx批准,xxx归口;b、 本标准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c、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前 言特定部分信息:本标准代替JT/T325-2006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本标准与JT/T325-2006的主要差异如下:明确规定特大型客车中包括双层客车(见4);对排放限值增加了新要求(2006版8.1.9;本版8.1.8);增加了对燃烧消耗量限值的要求(见8.1.9);增加了对中级和普通级营运客车质量保证期限的规定(2006版8.1.10;本版8.1.10);增加了空气净化装置的要求(见8.1.12、表4及8.2.2.7);将第二或第三轴应具有随动转向机构的要求由特大型高等级客车扩大到中级和普通级(2006版8.1.12;本版8.1.13);提高了后置发动机舱内安装自动灭火装置的要求(2006版8.1.13;本版8.1.14);增加了后置发动机舱内安装温度报警系统的要求(见8.1.14);增加了液化石油气客车和压缩天然气客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见8.1.16);增加了侧倾稳定性的要求(见8.1.17);增加了乘客门应急控制器的要求(见8.1.18);增加了应急出口、应急锤及其防盗或报警装置的要求(见8.1.19);增加了胎压监测报警系统、双层客车和燃气客车行李舱容积、卫星定位系统的规定(见表4);增加了电磁风扇离合器或其他节能风扇散热系统的规定(见表4);删除了对车外顶行李架的规定(2006版8.2、表4);提高了对车身全承载式结构、前桥盘式制动器、ABS、缓行器、底盘自动润滑系统、无内胎子午线胎及安全带的要求(2006版表4;本版表4);修改了悬架结构型式的规定(2006版表4;本版表4);删除了对内饰成型件、旋压车轮、影视设备、音响设备、侧窗帘、乘客阅读灯、饮水设备或冰箱、时钟的要求(2006版表4); 本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表4规定的车身全承载式结构,对于特大型和大型高二级客车,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实施;表4规定的胎压监测报警系统,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实施;8.2.2.9规定的卧铺客车全承载式结构,除高三级客车外,其余客车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实施;基本部分信息: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常州公路运输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铭、孟秋、王云耀、蔡团结、裴志浩、孙鹰、邓玉林、谢星、李显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325-1997,JT/T325-2002,JT/T325-2004,JT/T325-2006。1、范围:范围应明确标准的对象适用界限。本标准规定了营运客车类型、等级划分及评定内容、规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经营性旅客运输的客车,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其评级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应列出规范性引用的文件。一经引用即为本标准应用时的组成部分,应按国标、行标及标准号排列:标准共引用25项标准,其中:国标20项,行业标准5项,这些标准的相关内容均为本标准的一部分。3、术语与定义:有二个术语为本标准特有的:“营运客车”、“客舱”。4、类型划分:营运客车类型分2类(客车、乘用车),按长度划分4种:(特大、大、中、小)。大型客车定于车长9m;类型分类上限表示为车长。5、等级划分:营运客车分为5种类型22个等级:其中,特大、大型客车各有5个,中、小型及乘用车各4个等级。普通级:即能通过公安部门发车牌,允许上路行驶的客车,普通级即满足安全的基本条件的客车。6、等级评定内容:客车的等级高低主要看5项内容:客车的整车结构、底盘主要总成配置、客车动力性、舒适性(车内环境-噪声、温度、座椅)、车内服务设施。 乘用车有4项评定内容:发动机排量、空气调节与控制、卫星定位系统及行李舱容积等。7、等级评定规则:(规则有3项) (1)必要条件。 (2)新客车如何评级?新车有两种情况(什么是新车);国产新产品与进口客车(新车)(不许进口二手客车)发布评定表(含高级、中级)。 (3)在用客车评级: (a)未评过级的在用客车(如单位自备二手客车、旅游企业二手客车等) 经检测合格 申请评级 检测为一级车 申报高级客车 325标准中第8条规定评定等级(b)已评过等级在用客车,过户转让时应重新评定等级,客车如不转让可一直按所评等级使用,(应符合GB18565、JT/T198规定)。81一般规定:共19条:其中13条是客车安装的部件与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8.1.1;8.1.2;8.1.3;8.1.4;8.1.6;8.1.7;8.1.8;8.1.9;8.1.11),1条是行李舱计算方法,其它5条是一些特殊要求8.1.10;8.1.13、8.1.14、8.1.15.16、8.1.17。82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就是每个等级客车都应符合表4的各项规定,若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就不能评为该等级。见表4:共有五部分组成:客车结构7项,底盘配置11项,动力性(2项),舒适性(车内噪声、空调、通风、座椅尺寸及功能共17项),服务设施(1项),其它2项(CAN总线,卫星定位系统),共40项。表4附录有10项用来解释表4中有些项的具体内容或特殊结构。、宣讲JT/T325标准2010版修改内容 (一)、再次修改标准的必要性:1、建设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需要。2、进一步提高营运客车的安全性能,减少公路客运交通事故。3、客车重要的配套部件已初具市场规模,可满足多种配套需求。4、JT/T3252006标准中某些条款需要修改。(二)、标准修改指导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为目标,提高营运客车安全性能。2、在客车动力性与经济性能兼顾原则下做到客车“节能降耗”。3、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单位的意见与建议。(三)、标准修改的主要过程 :1、2010年2月以信函形式与标准主要起草人,就标准修改主要内容交换意见后,草拟了标准修改“征求意见稿”,并向全行业发布、征求意见。2、2010年3月课题组对于收集到的31家单位,100多条意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形成了报批稿、编制说明和意见汇总。3、标准审查会:2010年4月在北京召开JT/T3252010标准审查会。有客车、底盘生产企业、运管部门、高校及客车试验检测等单位共计55人参加了会议,就修改标准的“送审稿”内容进行研讨并通过了审查,上报交通部批准发布。(四)、标准修改主要内容:封 面一、JT/T325-2010 代替JT/T3252006二、2010-08-20发布 2010年11-01实施 前 言一、本标准与JT/T3252006主要差异:本标准与JT/T3252006主要差异如下: 明确规定特大型客车中包括双层客车(见4);对排放限值增加了新要求(2006版8.1.9;本版8.1.8);增加了对燃烧消耗量限值的要求(见8.1.9);增加了对中级和普通级营运客车质量保证期限的规定(2006版8.1.10;本版8.1.10);增加了空气净化装置的要求(见8.1.12、表4及8.2.2.7);将第二或第三轴应具有随动转向机构的要求由特大型高等级客车扩大到中级和普通级(2006版8.1.12;本版8.1.13);提高了后置发动机舱内安装自动灭火装置的要求(2006版8.1.13;本版8.1.14);增加了后置发动机舱内安装温度报警系统的要求(见8.1.14);增加了液化石油气客车和压缩天然气客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见8.1.16);增加了侧倾稳定性的要求(见8.1.17);增加了乘客门应急控制器的要求(见8.1.18);增加了应急出口、应急锤及其防盗或报警装置的要求(见8.1.19);增加了胎压监测报警系统、双层客车和燃气客车行李舱容积、卫星定位系统的规定(见表4);增加了电磁风扇离合器或其他节能风扇散热系统的规定(见表4);删除了对车外顶行李架的规定(2006版8.2、表4);提高了对车身全承载式结构、前桥盘式制动器、ABS、缓行器、底盘自动润滑系统、无内胎子午线胎及安全带的要求(2006版表4;本版表4);修改了悬架结构型式的规定(2006版表4;本版表4);删除了对内饰成型件、旋压车轮、影视设备、音响设备、侧窗帘、乘客阅读灯、饮水设备或冰箱、时钟的要求(2006版表4); 本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表4规定的车身全承载式结构,对于特大型和大型高二级客车,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实施;表4规定的胎压监测报警系统,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实施;8.2.2.9规定的卧铺客车全承载式结构,除高三级客车外,其余客车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实施;二、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铭、孟秋、王云耀、蔡团结、裴志浩、孙鹰、邓玉林、谢星、李显生。(增加裴志浩、孙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JT/T3251997,JT/T3252002,JT/T3252004,JT/T3252006。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2006版中如下引用文件: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8352.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GB/T 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 增加了如下引用标准:GB 3847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1340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 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3057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 14762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763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 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986 轻型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 19239 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GB/T 19240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GB/T 19950 双层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 20734 液化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安装要求JT 711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QC/T 768 客车冲水式卫生间4 类型划分4.1营运客车分为客车及乘用车两类。4.2客车按车长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种,见表1。 表1 类型划分 单位:米类型特大型a、b大型中型小型车长(L)13.7L1212L99L66L3.5a 按GB 1589;b包括双层客车。4.3 乘用车不分类型。5 等级划分(同2006版)6 等级评定内容(同2006版)7 等级评定规则(同2006版)8 等级评定要求8.1一般规定:对排放限值增加了符合GB3847、GB11340、GB14762、GB14763、GB18285的要求(2006版8.1.9;本版8.1.8);增加了燃料消耗量应满足JT 711的要求(见8.1.9);增加了对中级和普通级营运客车质量保证期的规定,同时提高了其他营运客车的质保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