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打击科甲朋党是雍正朝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雍正帝所推行的革新在政治方面的表 现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系列事件的分析,来弄清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原 因、结果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雍正帝的政治理念和雍正朝的政治革新进行一番分析。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一部分主要对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进行 分析,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对科甲朋党 概念的界定和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的论述。这一部分主要对科甲朋党概念进行界 定,并对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第三部分是雍正帝打击科 甲朋党的原因。这一部分将对雍正朝科甲官员结党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雍正帝打击科 甲朋党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第四部分是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影响。这一部分主要 分析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对雍正朝的官场风气、吏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是从 雍正帝对科甲朋党的打击看雍正帝的政治理念和雍正朝的政治革新。这一部分主要是根 据雍正帝对科甲的打击来对雍正帝的政治理念和雍正朝的政治革新进行分析。第六部分 是结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明确说明。 关键词:雍正打击科甲朋党 a b s t r a c t r e p r e s s i n gc l i q u i s hc o l l r t i e r s ( m a i n l yr e f 醯t ot h o s ew h oh a v ep a s s e d t h ei m p e r i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s ) i sa ni m p o r t a mp o l i t i c a le v e td 嘶g 山ep e r i o d o ft l l ee m p e r o ry b n g z h e n g ( 1 7 2 3 1 7 3 6 ) ,a n d i t i sa l s oo n co f t h ep 0 1 i t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c a r r i e do u t b y h i h l 。t h i s p 印e r w i l lm a k eat h o r o u 曲锄m y s i st ot h i se v e n ts o 也a te v e r y o n ew i l l c l e a r l yh l o wm e r e a s o n s ,p r o c e s s ,e 脏c ta n di n f i u e n c eo fm ee m p e r o ry o n gz h e n g sr e p r e s s i n gc l i q u i s h c o u n i e r s ,a n db a s e d0 nw h i c ht h ee m p e r o r sp 0 1 试c a l i d e aa n di n n o v a t i o n 讯1 1b ea n a l y z e d a t h ep a p e ri sm a i f l l y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p a n s p a r to n ei st h ei r n r o d u c t i o n 。i tm a i n l yd e a l sw i t h o t h e rs c h o l a r s p r e s e n tr e s e 邪c ho nt h i ss u b i e c ta n d 百v e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m e t h o d s ,k e y p o i n t sa n dc r e a t i v ep o i n t so ft h i sp a p e ra sw e l l 。 p a r tt w od e l i m i t st h ed e f i n a t i o no ft h e c l i q u i s hc o u r t i e r s ,a n di t a l s oe x p o u n d sa na l l m u n da 1 1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p r o c e s so fe m p e r o r y 0 n gz h e n g sr e p r e s s i n gc l i q u i s hc o l l n i e r s 。p a nm r c ea n a l y z e sm er e a s o n s f o re m p e r o ry o n g z h e n g sr e p r e s s i n gc l i q u i s hc o “e r s , t 1 1 i sp a nw i l le x p o u n d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c o u t i e r s g a n g i n gt o g e t h e r ,a j l dt h e ng i v e sa d e t a i l e da 1 1 a l y s i st ot l l er e a s o n sw h ye m p e r o ry b n gz h e n g r e p r e s s e dc l i q u i s hc o u r t i e r s 。t h i sp 叩e r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t h e i n f l u e n c e 也a tm ea c t i o nw i l lh a v e o nm ea t m o s p h e r co fo m c a lc i r c l e s ,t h cg o v e mo f 让【cf e u d a lo 硒c a l sa 1 1 ds oo n 。p a r tf l v e a 1 1 a l y z e st h ee m p e r o ry o n gz h e n g sp o l i t i c a li d e aa n dp 0 1 i c a li n n o v a 廿o n 如mt | l ea s p e c to f h i sa c t i o nt o w a r d sc l i q u i s hc o u n i e r s 。p a r ts i xg e t st l l ec o n c l u s i o n 。i tm a i l l 工yg i v e sa i l u n e q u i v o c a l i l i u s 缸缸i o na b o u t 血ea u t h o r sv i e 、 l r p o i n t 。 k e y w o r d s :t 1 1 ee m p e r o ry o n gz h e n r e p r e s s i n 舀c l i q u eo fs o m ec o u r t i e r 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井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墓藿耋星 日期:圣地6 q 丘逝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 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哩2 塞呈指导教师签名:! 趁 日 期:z 盎吐正整日 期:乏勿! :早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 一) 研究综述 打击科甲朋党是雍正朝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雍正帝所推行的革新在政治方面的表 现之一。对此进行研究,对于弄清雍正帝推行政治革新的目的、效果和他的政治理念,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专著方面,只有冯尔康的 雍正传( 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 9 9 0 年1 0 月版) 和杨启樵的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 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5 月版) 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冯尔康的雍正 传( 中国人民火学出版社1 9 9 0 年1 0 月版) 是目前对这一问题论述最为详尽、系统的 著作。冯尔康在其著作中刘李绂、田文镜互参案和谢济世案的经过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李绂、谢济世并没有结成科甲朋党, 他们参勃田文镜是为了同不重视科甲的社会势力作斗争,为科举者争地位,鸣不平。同 时,他还对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措施、原因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 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打击科目领袖、从组织上压抑科目人和搜寻般进士出身的官员的 过失。而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结党和科目出身的官员讲假道学、不 务实政,只能冈循苟且,博取安静持重的虚名,不j q 于贯彻他革新的政治方针。冯尔康 还对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进行了评价,他认为雍正帝把李绂、蒯济世等当作特定的朋党 加以打击,未免冤抑,但他在这个活动中,反对虚名邀誉、苟且因循,徇情瞻顾,是针 对士风吏习的时弊而发,是富有革新进取精神的表现,是应当基本肯定的。杨启樵的雍 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5 月版) 则列李绂、既文镜互参案和 谢济世案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论述。同时对雍正在李绂、田文镜互参案中支持、偏袒田文 镜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雍正认为田文镜绝对忠诚目口使 稍有过失,也是因为被属员所蒙蔽。第二、科甲党援是雍正最为痛恨的,李绂与黄振国、 邵言纶、汪诫等适为乙丑同年,自然很容易引起雍正的怀疑,再加上后来谢济世参劾田 文镜的言辞与李绂极其吻合,且黄振国是蔡瑾的故吏,而蔡理与李绂又是故交,因此雍 正推测科甲官员围攻监生出身的田文镜,也是非常正常的。第三,田文镜在发现自己的 过错被雍正知道厉立即向雍正认错,表示忠心。他还认为李绂弹劾田文镜不无偏袒同年 之心。但谢济世之检举,并非出于李绂之教唆,而是出于其友人陈学海之怂恿。 此外,林乾、句华的精神放逐的年代( 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9 8 年9 月版) 认为谢 济世并不了解田文镜的所作所为,他只是从陈学海那里听说了罔文镜的种种恶行,便愤 而上奏。此外作者认为雍正支持田文镜是因为在康熙束年的储位之争中科甲出身的官员 人都支持其政敌允禊,因而不喜科甲出身的官员。同时作者也认为打击科目中人有利于 官场风气的整肃和行政效率的提高。赵伯陶的落日辉煌: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 济 官场风气的整肃和行政效率的提高,赵伯陶的落日辉煌: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 济 l 南出版社2 0 0 2 年1 0 月版) 认为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是为了加强皇权。 在论文方面,刈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研究多集中在李绂、田文镜互参案和谢济世 案。高翔的谢济世散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 2 0 0 1 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 0 0 1 年9 月版) 认为谢济世参劾田文镜是由于其个性刚 直,听陈学海言及目文镜的种种恶行,便愤而上奏,并非受人指使。马东玉的雍正帝 与他的“模范督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 9 9 6 年第3 期) 、渝生的雍正与田文镜 ( 法律与生活1 9 9 9 年第5 期) 都对李绂、田文镜互参案的经过进行了论述。值得一 提的是郭成康的政治冲突与文化隔阂:杨名时案透视( 清史研究2 0 0 2 年第4 期) 从 满汉文化冲突的角度对杨名时案进行了分析,具有新意。 从上面的论述川+ 以看出,当前学术界对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 绂、田文镜互参案和谢济世案上。而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还未有人做系统地论述, 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原因、措旖和影响也只有冯尔康在雍正传(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 9 9 0 年l o 月版) 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同时学术界在研究时仅仅把雍正帝打 击科甲朋党的背景局限在李绂、田文镜互参案和谢济世案上,对于在这一时期发生的, 对雍正打击科甲朋党产生重要影响的汪景祺案和查嗣庭案则少有论及,这也导致了在分 析雍正打击科甲朋党的原因、影响时不够全面,同时也导致了在评价雍芷帝对科甲朋党 的打击时比较片面。 ( 二) 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对比、综合的方法,通过对清世宗实录、雍正朝 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朝起居注等原始材料的系统分析、对比,来找出问题的真 相。 本文的研究重点将主要放在学术界研究较为薄弱的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背 景、原因等方面。 本文的创新之处则在于通过对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研究来分析雍正帝的政治理 念,并对雍正帝的政治改革在雍正革新和康乾盛世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对科甲朋党概念的界定和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 ( 一) 对科甲朋党概念的界定 朋党,是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一大特色,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占代社会的土壤中,具有 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伴随和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历两千余年而不衰,成为 封建政治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现象。从字面意义上看,朋、党,原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 念。朋,原是一个货币单位,上古时代,以贝壳为货币,五个贝壳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如史书上记载:“癸子( 巳) 王易( 赐) 臣邑贝十朋”“既见君子,镐( 赐) 我百朋”。其 中的朋都是货币单位。后来,大概是朋含有聚集、串联的意思,便从中引申出群、类的 意思来。如“群居而朋飞”。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引申出同门、志同道和之意。如周 礼称“五日联朋友”郑注:“同师日朋,同志日友”。而党原本是周朝乡以下的地方 基层单位。“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百家为党” 论语里边有“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 。其中的党即表示乡里之意。后来引申出以类相从、党附之意。如尚书洪范篇就 提出了儒家王道政治道德的一条准则,即“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o 孔子则说:“君子矜丽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正是由于朋、 党两字在历史的演绎过程中,字义逐渐趋于接近,皆有朋比、党附之义,故而,到了春 秋战国之际,便合成为朋党一词,并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而为人们所习用。如韩非子 中论述山东六国的统治危机时就说:“群臣朋党比周,心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 者山东是也。”9 朋党不同于政党,政党是近代政治斗争的产物。而朋党,在中国古代是 指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式,但却在师生、故吏、同年、乡族 等亲情关系的推动下,基于共同的或相似的政治利益,以一人或数人为核心,形成了比 较稳定的政治宗派。其成员在政治生活中采取相同的或相似的政治立场,相互呼应,彼 此支持,相互攀缘,以维护宗派的利益。而根据连结朋党的社会纽带的不同,朋党又可 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而科甲朋党就是朋党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并且是隋唐以后官僚 士大夫结党的主要类型。所谓科甲朋党是指自隋唐推行科举取士以来,科甲( 科甲指的 是进士,并非指全由科举出身之人。进士有“甲科”之称,而举人出身,称为“乙科”, 而“科”具体指年份,即中进士的年份) 出身的官员通过在科举考试中结成的师生、座 主、门生、同年等关系结成的朋党。 。十三家吉金图,转引自朱子彦、陈生民:朋党政治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2 年,第1 页。 o 诗经小雅,李家声评译:诗经全泽全评,北京:华文出版社,2 0 0 2 年,第3j 3 页。 o 郭璞注山海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年,第9 5 页。 o 崔高维点较:周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0 0 0 年,第2 l 页。 o 崔高维点较:周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0 呻年,第2 1 页。 o 论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 0 0 1 年,第7 3 页 o 周秉钩注译:尚书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 0 0 1 年,第1 1 9 页。 o 论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 0 0 1 年,第l l 页。 o 韩非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第1 8 9 页。 3 ( 二) 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 利用科举考试结成朋党是自隋唐推行科举取士以来,封建官场的种常见现象。特 别是宋朝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全面推行和逐步稳定,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虽 然有些科甲官员结成科甲朋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朝廷中的黑暗势力做斗 争,对封建国家政治的清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更多的是在权力和财富的诱惑下,为 了升官发财,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结成朋党。此外,科甲官员结成朋党后,互相排挤, 相互倾轧,往往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甚至导致封建国家的灭亡,明朝就是一 个例子。此外,科甲官员结党后,形成一个个的政治集团,“只知有科甲,而不知有皇 帝之谕旨,只知有科甲,而不知有上司之宪檄。”。对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是一种极大的 分割和威胁。因而为极力想加强自己专制皇权的君主所不容,历来都遭到打击。清代明 而立,对明亡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充分认识到了科甲官员结党的危害。如顺治帝就 曾发布上谕说:“今观风俗日移,人心习于刁薄,遇幼年受业之师,则不加致礼,惟以 考试官为师,终身加敬。夫以理论,则自幼教育之师,受其诲导,自宜始终敬礼。若考 试官员,朕所遣也,岂受业者比哉! 白此后等,悉宜明示禁革之。”。此外,康熙、雍正、 乾隆等帝均曾明确发表过上谕,严禁科甲官员结党。但真正对科甲朋党进行大规模打击 的,却只有雍正帝。笔者认为雍正帝打击科甲朋党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清除康熙朝科甲朋党影响的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雍正元年到雍正三年。康熙末年,诸王夺嫡争储,闹的不可开 交。储位之争绵延达二十余年。为了争夺帝位,诸皇予纷纷结党营私,扶植私人势力。 史载“先是康熙朝,廷臣见圣祖春秋高,储君在位以来,宠移夺爱之机屡,朕窥测圣心, 或有所默契在者,相与谋拥护,冀得一当,以建非常之勋,时分三党,各有私人。”。而 作为四皇予的胤禳在当时并不被看好,满朝满汉文武所倾心的是八皇子允祺。允禊以仁 义自励,善于笼络人才和收买人心,是最热门的人选。康熙三十七年十月十四日,康熙 令满朝满汉文武大臣各自举荐太子,除大阿哥外,诸皇子均可入选。当时,朝臣皆举荐 八皇子。允禊失去康熙的喜爱后,被看好的仍是允误集团的允褪。康熙五十七年三月, 他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出兵西征,被朝臣普遍认为是康熙要传位给允褪的标志。再加上 允褪也像允禳那样礼贤下士,颇得士人好感,因此此时依附允褪、允禊集团的朝臣占了 多数。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康熙最终传位于四阿哥胤稹。于是朝野 上下纷纷怀疑雍正帝即位的合法性。因此雍正帝即位以后立即发动了扣击允禊集团的斗 争,打垮了允禊集团。但是,还有许多官员对雍正帝并非绝对忠心,而这其中有许多是 曾经依附于允禊集团的科甲官员。对于这种情况,有过四十余年的藩邸生活的雍正帝自 然十分清楚。他在雍正二年发布上谕说明这种情况:“圣祖仁皇帝亦时以朋党训诫廷臣, 俱不能仰体圣心,每分别门户,彼此倾陷。分为两三党,各有私人,时无知之流,不 o 谕内阁九卿著将袒护科甲之原山西巡抚伊都立交部严议等情) ( 雍正五年五月十七目)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第l 册,第2 7 4 页。 。清世祖实录卷9 8 ,顺治十三年二月丙子条。 o 黄鸿寿编:清史纪事本末卷2 5 ,严禁朋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9 5 页 4 入于此,即入于彼。如七十之恶乱,举国皆知。发遣在道,竟宽其械系。临行前, 王大臣内,多有遗赠。且熟察风俗之变易与否。而无知小人,辄议朕为烦苛琐细。有 云人君不当亲庶务者,信若斯言,则皋陶之陈谟,何以云一日二日万几;孔子之赞舜, 何以云好问好察,此皆朋党之锢习未去。”为了消除康熙朝科甲朋党遗留的影响,雍 正帝对科甲朋党进行了打击。但要指出的是,雍正帝这一时期打击的重点是允祺和年羹 尧、隆科多的朋党集团。而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在打击允禊和年羹尧、隆 科多的朋党集团时,对些依附于他们的科甲官员进行了打击。如刘世奇、黄起宪、葛 继红等人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二是发布谕旨向臣下阐明科甲朋党的危害,要他们有则 改之,无则永以为戒。雍正帝即位之初就发布上谕说:“闻有侥幸之徒,平昔结党营私, 至积场年份,互相接引请托,遇谨守之人艮法,不肯通同作弊,反群相排抵,飞语诬陷, 此风断不可长。” 雍正二年更是专门发布了御制朋党论,来分析朋党的危害,要求 臣下不可结成朋党,要惟知有君,与君同好恶。这当中自然也包括科甲朋党。他在上谕 中说:“朕惟天尊地卑,而君臣之分定,为人臣者,义当惟知有君。惟知有君,则其情 固结不可解,而能与君同好恶,夫是之谓一德一心而上下交。乃有心怀二三,不能与君 同好恶,以至于上下之情暌,而尊卑之分逆。”“今既髓朝莅官,则君臣为公义,而朋 友为私情。人臣当以公灭私,岂得稍顾私情而违公义。且即以君亲之并重,而出身事主, 则以其身致之于君,而尚不能为父母有,况朋友乎? ”。经过雍正帝的打击,雍正的帝位 得到了稳固。但科甲习气并未彻底消除。 2 对雍正朝科甲朋党产生警觉,并逐渐坚定对科甲朋党进行打击的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雍正三年至雍正四年。此时,雍正帝已经基本清除了康熙朝科 甲朋党的影响,但雍正三年六月,长芦巡盐御史莽鹄立的一件奏折引起了雍正帝的注意。 莽鹄立在奏折中说到:“臣见钻营附势之徒,广通声气,投拜门生,未中者遇科场则求 关节,已仕者遇计典则图举荐,且有素不相睦,一拜门生,遂成胶漆,求分说情,每至 以直为曲,偏徇庇护,罔顾法纪。”“有无厌之辈,一遇门生升授外职,老师、世兄以 及同年故旧,或亲行探望,或差人索取,名日抽丰。在门生情不能却,送往迎来, 周旋应接,非剥削民脂,即挪移正项,穷员亏空,从此渐多,倘稍为拒却,人皆鄙笑, 指为刻薄寡情。”固雍正对莽鹄立的奏折大加赞赏,在奏折中朱批到:“此奏甚属有理, 朕亦原有此意”。 表示自己也有打击科甲官员之间的这种不良风气的意思。而此后,接 连发生的汪景祺案,李绂、田文镜互参案,查嗣庭案和谢济世案更加坚定了雍正帝打击 科甲朋党的想法。 雍正三年九月,在逮捕贬斥在杭州任闲散章京的年羹尧时,在他的寓所抄出了汪 景祺的读书堂西征随笔。汪景祺是浙江钱塘人,雍正二年春天到陕西投靠年羹尧, 并作了读书堂西随笔。汪景祺的书中有“皇帝挥毫不值钱”的诗句,讥讪康熙的书 o 清世宗实录卷2 2 ,雍正二年七月丁巳条 o 蒋良骐:东华录j 卷2 5 ,济南:齐鲁书社,2 0 0 0 年,第3 7 5 页。 。清世宗实录卷2 2 ,雍正二年七月丁巳条。 。长芦巡盐御史莽鹄立奏请饬禁仕途积弊折( 雍正三年六月初二日) ,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 出版社,1 9 9 0 1 9 9 1 年,第5 册,第2 3 2 页 o 同上。 5 法,非议康熙的谥号。还有他献给年羹尧的名为功臣不可为的文章,针对功臣不能 保全乃因不能自处的观点,加以辨诘,并对人主加以责备,为功臣鸣不平。雍正帝整治 年羹尧,最怕别人说他杀戮功臣,因此非常恼火。更为严重的是汪景祺在历代年号论 一文中说:“正字有止至象。”他认为前代帝王的年号,凡带正字的,如金海陵王 的i e 隆,金哀宗的正大,元顺帝的至正,明英宗的正统。明武宗的正德,不是亡国之君, 就是暴虐无道的君主,所以用这个字作年号并非吉兆。雍正认为这是在暗中攻击他的年 号,说他也逃不脱一止之象的恶运。雍正就把汪景祺投入监狱,并于雍正四年十二月十 八日将其处斩,妻子发往黑龙江给穷披甲人为奴。 汪景祺案刚刚结束就又发生了李绂、田文镜互参案。李绂,字巨来,江西临川人, 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名臣,以好士闻名。因为不肯党附年羹尧而在政治舞台上崛起。雍正 三年,从广西巡抚调任直隶总督。李绂在赴任途中,路过河南,见到河南巡抚m 文镜所 参的州县官员多是科甲出身,以好士闻名的李绂对田文镜的这种做法十分不满,于是当 面斥责田文镜“明公身任封疆,有心蹂践读书人,何也? ”。并在入京见到雍正时,立 即参劾田文镜负国殃民,“漏三下,犹侃侃未退。”。随即又“连章纠之”。在奏折中。李 绂指出:上蔡知县张球本为市井无赖,田文镜视其为心腹,将其擢为光州知州。张球勒 索息县知县邵言纶银一千两,邵言纶未满其所欲,张球便向田文镜参劾他。张球又因为 在清奄固县仓库之际勒索该县知县汪馘未遂,便向田文镜诬告,致使才学兼优的汪馘被 诬参。雍正将李绂的奏折截头去尾,发给田文镜,要他审查张球。田文镜于雍征四年二 十七日回奏说张球为一贤员,而邵言纶“不特臼耽诗酒,抑且止知课孙,一切吏治,并 皆废弛。”。汪诫“到任三日,即乘小轿,亲拜盐商,借贷银两。”。“至用十四两小称发 卖食盐。”。田文镜为了打击对手,又在奏折说:“但臣细阅折内指斥张球为市井无赖, 此人必系进士出身,邵言纶、汪馘俱系乙丑进士,或与此人同年亦未可知。再臣伏查, 邵言纶、汪藏经臣于本年正月二十二日题参,果有冤抑,此人何不发折为奏,而必于本 年四月内乘参革信阳知州黄振国之时具参,而黄振国亦系乙丑进士,明则与邵言纶、汪 诫辩冤,暗则欲扰黄振国审案。”。最后,田文镜又指出:“但屡蒙皇上特颁谕旨,解散 朋党,谆切垂诫,至再至三。若瞻顾同年,徇私捏奏,并非出于至公,实皆由于私党, 伏祈皇上详查。臣思我皇上求贤若渴,捐例久停,将来捐纳愈少,科甲愈多,似此怀私 挟诈,朋比为奸,而嗣后科甲之员万一贪污苟且,督抚诸臣,不敢再为题参矣。”o 雍正 帝对田文镜的奏折十分重视,说田文镜所奏甚对,“浮言啧啧,朕亦闻之,此风何可滋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2 7 ,内阁学士原任直隶总督临川李公传,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第4 6 3 页。 o 同上。 。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覆被参各款情由折( 雍正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折) 雍正朝攫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 出版社,1 9 9 0 1 9 9 1 年,第7 册,第2 0 0 页。 o 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覆被参各款情由折( 雍正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折) ,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 出版社,1 9 9 0 1 9 9 1 年,第7 册,第2 0 0 页。 。同上。 o 同上 。同上。 6 长。”雍正四年六月,田文镜因为有传言说他不容读书人在豫做官,欲将黄振国致死灭 口,又上奏说自己参劾属员时并未并未考虑他们的出身。并请雍正派人详查。雍正于是 派刑部侍郎海寿、史贻直为钦差大臣,到河南审理黄振国等案。雍正四年七月初一,李 绂看到雍正帝发给他的田文镜参劾他的奏折,便上折为自己辩护:乙丑进士同年共三百 零三名,当时已不能尽识。至今十八年,音讯不通,黄振国、邵言纶等至今不识其面。 由丁二黄振国并未被田文镜害死,已于雍正四年四月解送京城,雍正于是指责李绂妄语。 虽然雍正四年九月,张球罪行败露,但田文镜立即向雍正认罪,说自己被张球欺隐。雍 正也认为这情有可原,并不怪罪。 在李绂、田文镜互参案中,雍正帝虽然对田文镜有所袒护,但此时还并没有要打击 李绂的意思,他更多的是持一种调和的态度。在雍正四年九月赐给田文镜荔枝一瓶,赐 给李绂香水梨。十月十二日,又同时赐给他们魏征的十思疏。但是雍正却有了打击蔡埏 的想法。蔡埏,字若濮,汉军正自旗人,在雍正打击年羹尧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雍 正四年初任经筵讲官、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正白旗汉军都统、署直隶总督, 议政大臣等要职,位高权重。刚刚打击了专权的年羹尧、隆科多的雍正帝自然对他很警 惕,不希望再出现像年羹尧那样的情况。早在雍正三年,田文镜参劾黄振国时,雍正就 注意到黄振国是蔡瑷的在四川巡抚任内的属员,由于蔡瑛的推荐才被任命为信阳知州, 觉得黄振国可能是蔡铤的党羽,便警告蔡埏不要结党,“若不如此,则与年羹尧无异矣。” 。在李绂、田文镜互参案中,田文镜在奏折中指出“此人必系进士出身,邵言纶、汪馘 俱系乙丑进士,或与此人同年亦未可知。再臣伏查,邵言纶、汪馘经臣于本年正月二十 二日题参,果有冤抑,此人何不发折为奏,而必于本年四月内乘参革信阳知州黄振国之 时具参,而黄振国亦系乙丑进士,明则与邵言纶、汪诫辩冤,暗则欲扰黄振国审案。” 再加上李绂与蔡瑾的亲密关系,使雍正觉得蔡埏可能指使李绂为黄振国翻案,因此在雍 正四年十月特地警告李绂要远离蔡埏。说:“如蔡埏,朕不料乃一粗率、轻薄、言过其 实之人,况量浅舞巧,满腔私欲当远绝之,莫被拖累”。但雍正帝这时并未下定决 心要大规模的打击科甲朋党,但随之发生的查嗣庭案和谢济世案改变了他的想法。 查嗣庭,字横浦,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雍正四年受命为浙江乡试正主 考,九月,有人告发他所出试题乖张。雍正派人详查,发现其所出试题“显露心怀怨望, 讥讽时事之意。”。 尤其是诗经四题“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雍正认为其用意与汪景祺 历代年号论中所说的“正字有一止至象。”相同。而且在派人搜查他的寓所时还 得到两本日记。其中“悖乱荒唐、怨诽捏造之语甚多。” 对清朝的统治政策和康熙帝的 统治有许多不满之处。再加上雍正认为他向来依附隆科多,且与蔡瑷关系密切,于是将其 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覆被参各款情由折( 雍正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折) ,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 出版社,1 9 9 0 1 9 9 1 年,第7 册,第2 0 0 页。 。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四年十二月初九日条。 。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覆被参各款情由折( 雍正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折) ,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 出版社,1 9 9 0 1 9 9 1 年,第7 册,第2 0 0 页。 o 矗隶总督李绂奏钦奉朱批远绝蔡埏折( 雍芷四年十月十二日折) ,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 9 9 0 1 9 9 1 年第8 册,第2 7 1 页。 。清史编年卷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2 1 6 页 o 同上。 7 革职拿问。并于雍正五年二月,将已病死的查嗣庭戮尸,其家人也被株连。 随之,又发生了谢济世案。翰林院检讨陈学海跟随钦差海寿、史贻直赴河南审查, 他并不同意钦差的意见,“君之在河南也,与钦差持平执法,尽得巡抚欺罔状,爰书定 矣,未几,钦差徇庇巡抚,悉反之。君力争不获,且被逼画题,恙甚。”。陈学海回京后, 升为御史,向时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的谢济世说明此事,表示自己很想检举,但又担心无 济于事。谢济世一听,立即拂袖而起,说:“济则君之灵,不济则臣之罪,子不为,看我 为之。” 遂于雍正四年| 二月上疏参劾田文镜贪赃枉法,称:“若将田文镜治罪,则中州 士庶罔不欢欣,百尔臣公成知儆戒。”。雍正见谢济世所参黄振国等案内容与李绂所参内 容相同,再加上谢济世为广西全州人,李绂曾为广西巡抚,他们两人可能早有结纳。于是 认定他们足受到了蔡埏的指使,陷害田文镜,为黄振国翻案。于是降李绂为工部侍郎,将 琳济世发往阿尔泰军前效力。 接连发生的汪景祺案,李绂、田文镜互参案,查嗣庭案和谢济世案,波雍正帝认识 到本朝的科甲士人之间不但存在着很严重的请托、庇护的现象,而且还有人对清朝的统 治政策和自己的统治方针心存不满。于是便以打击科 f i 朋党为名,对科甲士人发动了大 规模打击。 3 雍正帝大规模打击科甲朋党的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雍正四年十二月谢济世案结束到雍正七年。其中谢济世案后为第 一个高潮。雍正七年,谢济世在阿尔泰承认与李绂的交往后,为第二个高潮。而这一阶 段雍正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 1 ) 、发布上谕向臣下分析结成科甲朋党的危害。雍正处理完谢济世案后,就屡屡发 布上谕,向臣下阐述科甲朋党的危害和他对科甲朋党的痛恨,并表明他对科甲朋党进行 打击的决心。想由此使臣下从思想上认识到科甲朋党的危害,心生警惕,不敢再结成科 甲朋党。雍正发布的上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说明科甲官员结成朋党的现象很普遍,应引起重视。如雍正四年十二月雍正 就发布上谕说:“尔等汉人,于同年师生之谊,党比成风。平日则交相固结,有事则互 相袒护,惫缘请托,被公徇私。” 雍正五年八月发布上谕说:“常见科甲出身人员,多 有夤缘党庇之恶习。” 雍正七年十月又发布上谕说:“国家设科取士,原欲得读书明 理之人,列于庶位,俾皆公忠体国,实心任事,于国计民生,均有裨益,此科甲之所以 可重也。乃科甲出身之人,不思秉公持正,以报国恩,相率而趋于植党营私之习,夤缘 请托,朋比袒护,以至颠倒是非,排陷报复,无所不为。风俗人心之害,莫过于此。朕 御极以来,多有人论科甲中人不可信,朕于尔等科甲诸臣,推心置腹,期待甚厚,以为 用人者,若舍尔等读书之人,则将以何等人为可用。然使尔等积习相沿,惟以党护师生 同年为事,夤缘朋比,贻害于人心风俗,将使为君上者,虽欲用科甲之人而有所不可。 o 碑传集卷5 5 ,谢济世陈检讨学海墓志铭。 o 同上。 o 同上。 o 清世宗实录卷5 1 ,雍正四年十二月甲戊条 o 清世宗实录卷6 0 ,雍正五年八月丁未条。 则科甲诸臣,抑何自暴自弃,贻笑于天下以至此也。”“ 第二、阐明科甲朋党的危害。雍正四年十月,雍正帝就发布上谕说明科甲官员互相 请托的危害。“又有将子弟姻戚,门生故旧,私书请托者,不知以素所亲爱之人,为之 请托照拂,实属无益而有损。盖彼无倚恃,尚知警惕自守,勉励供职,若先有请托,彼 必以为势力可恃,肆其狂妄,无所不为,及实在赃款发觉,则受请托者不能为之庇护, 是非所以爱之,而实以害之也。又尔等皆系各省州县之百姓,受治于有司者,如请托之 风尽除,凡地方有司皆有所畏惧,而廉洁爱民。则尔等之子孙宗族,咸受其庆,不亦善 乎。如请托之风不绝,则地方官员各有倚赖,将肆其贪婪,则尔等之家产,不足饱贪官 污吏之溪壑。尔等自为身家桑梓计,亦断应速改历代之陋习也。”。雍正七年十月又发 布上谕阐明科甲朋党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的危害。“科目中人,遇不从科目出身者,即 鄙薄而非笑之。不知彼之非笑科目者更甚。此如江浙人讥山陕为粗鲁,山陕人亦诮江浙 为懦弱,何关人品之轻重乎。国家用人行政,惟贵至公,有人因科目而营私党护,即有 非科目之人,偏受其害。如黜陟之际,不肖者或以科目之党援而升擢,必有贤才因而屈 抑矣。赏罚之间,有罪者或以科目之党援而幸免,必有无辜因而冤滥矣。科甲之习,一 目不革,则天下之公理,一日不著。尔等当豁然醒悟,庶可使历代相沿之弊习,廓然顿 除也。” 第三、表明自己打击科甲朋党的决心。雍正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就发布上谕说:“本 朝立贤无方,非明代专用科目途,若科目出身者循私结党,互相排陷,必致扰乱国政, 肆行无忌。朕为纲纪法度,风俗人心计,岂肯容若辈朋比妄行! 必致尽斥科目而后已。 此皆科目中之败类有以致之。即有议朕为不重科目者,朕亦有所不恤。若畏浮言之而不 能果断者,此庸主之所为也。”。雍正五年二月发布上谕说:“凡汝等科甲出身之人, 朕因其较之捐纳人员,目不识丁者不同,所以欲加任用。若尽如李绂、郑任钥等之营私 作弊,转不如非科甲之人矣,汝等宜思天人感应之理,丝毫不爽。果能至诚秉公,致朕 于尧舜之君,朕必委曲保全,尽令尔等为皋夔稷契之臣,将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 涤。则天下永享太平,即尔等子孙,亦蒙其福。”。雍正七年十月又说:“朕早夜孜孜, 欲使万民各得其所,措天下于久安长治,何事不加整顿厘饬,务令秩然就理。岂容尔等 科甲中党援积习,为世道生民之害,而不望其翕然丕变乎。科甲之习一日不革,则 天下之公理一日不著。”。 ( 2 ) 、打击科甲出身的官员。 遭受打击的科甲官员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李绂、蔡埏。蔡埏在雍正帝打击年羹 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年羹尧被打垮后,他身兼吏部尚书、左都御史、都统、署 直隶总督等要职,位高权重。雍正帝害怕再出现年羹尧那样的专权局面,对他非常警惕。 李绂、田文镜互参案和谢济世案发生后,雍正帝更坚定了打击蔡埏的想法。先在李绂、 o 清世宗实录卷8 7 ,雍正七年十月乙丑条。 o 清世宗实录卷4 9 ,雍正四年1 “月甲戊条。 o 清世宗实录卷8 7 ,雍正七年十月乙丑条。 。清史编年卷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2 3 2 页。 o 清世宗实录卷5 3 ,雍正五年二月庚申条。 o 清世宗实录卷8 7 雍正七年十月乙丑条。 9 田文镜互参案以他庇护昌平营参将杨云栋为罪名,将他降为奉天府尹。又在雍正五年三 月以他任四川巡抚时受程如丝贿赂为罪名,将他革职。而谢济世案的发生,又加重了他 的罪名,雍正帝判他斩刑,监侯处决。在李绂、田文镜互参案发生时,雍正帝虽然支持 田文镜,但还没有要打击李绂的意思。在雍正四年还赐给李绂香水梨。十月十二日,又 赐给他魏征的十思疏。但由于李绂、蔡埏关系的亲密,他还是害怕李绂成为蔡埏的党羽, 因此在雍正四年十月特地警告李绂要远离蔡埏。说:“如蔡埏,朕不料乃一粗率、轻薄、 言过其实之人,况量浅舞巧,满腔私欲当远绝之,莫被拖累”。回但随后发生的谢济 世案使雍正帝认为李绂并没有听从他的警告,远离蔡埏。而是指使谢济世为椠埏的属吏 黄振国反案。对此,雍正帝十分不满。在雍正五年八月,找出李绂在任直隶总督任用的 大城县知县李先枝私征加派的过错,将李绂革职。 第二、杨名时、张楷、裴彳率度等科甲大员。 雍正帝早就对一些科甲出身的大员讲究操守,袒护科甲属员十分不满。雍正四年十 二月八日,他在陈时夏的奏折上批道:科甲出身之大员,如杨名时、李绂、魏廷珍、郑 任钥、汪淫、陈世倌,及旗下举人张楷等,“皆为同年故旧、老师门生之牵扯、争执、 偏袒、姑容,以沽名钓誉。此风不息,将来斯文扫地矣。”。而且当雍正帝下定决 心要大规模打击科甲朋党,整顿科甲积习的时候,又发现杨名时等科甲大员对他打击科 甲官员,重用田文镜、李卫等“武建严酷”的非科甲官员心存不满。如杨名时就曾在为 自己被雍正指责为乡愿辩白的奏折中写道:“圣贤之所恶非一,而于恶乡愿尤甚,于佞与 利口、无礼、不逊及徼讦为智直之流,以其皆属诈伪,而乡愿更为深巧,斥绝倍严。人臣 苟不知切戒乎? 此足不可立于圣人之门,身不可立于圣人之世。臣岛今以往,惟有切省不 遑,内则整肃身心,外则厘饬政事,期无蹈于悠忽因循,以无负训迪倦倦至意也”,。雍正 帝认为他是在说被雍正重用的田文镜、李卫等犯有“佞与利口、无礼、不逊及徼讦为智 直”的毛病,因此在奏折上朱批到:“朕已悉汝所识指之人。但可以不必。即此不免 自蹈于佞与利口、无礼、不逊及徼讦为智直矣! 乡愿之咎除与否未定,如何又干许多由愆 也? 凡此等居心行事皆不必,一切静听朕之指训,竭力为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在此 舞唇舌、弄讥讽,徒自取轻于朕耳! ”。而且更认为杨名时对他打击科甲朋党心存不满, “杨名时五年来,朕以至诚格之,奈伊狼子野性,毫不知感畏。朕整理科甲习气,伊挺 身乐为领袖,即一字一言皆怀诡谲强梁,一味讥讽文章。”。因此就在雍正五年借口他 将密谕载入题本,撤销了他吏部尚书、云贵总督管云南巡抚事的职务。而且派朱纲对他 进行审讯,最终以沽名钓誉、庇护科甲属员为罪名将它治罪。以期达到歼其渠魁,荡涤 科甲积习的目的。“此辈假道学,实系真光棍,诚为名教罪人,国家蛊毒,若不歼其渠 ”直隶总督李绂奏钦奉朱批远绝蔡埏折( 雍正四年十月十二日折) ,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 9 9 0 一1 9 9 1 年,第8 册,第2 7 1 页。 。清史编年眷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2 4 3 页。 。云南总督杨名时奏奉谕旨并豫谢悃折( 雍正四年九月初四口折) ,雍正朝汉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 9 9 0 一1 9 9 1 年,第8 册,第5 l 页。 o 同上。 。清世宗“朱渝”,第六函。转引自冯尔康:雍正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第2 1 6 页。 1 0 魁,恶习万不能革。”。此外,他还以袒护属员,盗取虚名,将张楷、裴彳率度革职。“裴 率度身任封疆大臣,为百姓所倚赖,而忍以百姓性命所关之物,化为子虚。使属官得 其利,百姓居其名。有是理乎? 原任布政使张楷,陈安策职司钱谷。乃敢扶同欺隐,以 致仓储亏缺若此。从前裴彳率度奏摺、力荐张楷、陈安策。而张楷、陈安策,来京陛见, 亦极口称赞裴j 率度。似此,明系彼此徇情比附,袒护属员,盗虚名而贻实患,甚属可 恶。陈安策著革职,与张楷一同发往江西,交与迈柱、伊都立。将亏空情由,严加审讯。 裴彳率度亦著革职。”。 第三、一般的科甲出身的官员。雍正帝对一般的科甲出身的官员也搜寻他们过失, 进行打击。雍正五年,任命浙江观风整肃使汪国栋为湖南巡抚时就要他到任后不要犯“偏 袒科目,姑息绅缙”的毛病,并且要他参劾几名科甲出身的庸员,同年,河南巡抚田文 镜又参劾进士出身的知县周知非“顽废不职”雍正认为这是科甲出身的官员因为怨恨田 文镜而废弛政务,将其革职拿问。“俾科目出身之员因结党怨望上司而废弛公事者所做 戒。”固与此同时,一般的科甲出身的官员在获罪时也受到了比平时更为严厉的处分。雍 正五年,湖南攸县革职知县陈溥在任内时仓谷发霉变质,他没有买粮补足,接任知县萧 师谔谎报陈溥已经补完,由于陈、萧两人都是科甲出身,因此雍正认为萧师谔故意偏袒 陈溥,朋比为奸。因此罚萧师谔替陈溥完纳亏空,若一年内不能全完,即严加追究。还 有,给事中崔致远丁忧会山西原籍,雍正说他人品不好,让山西巡抚伊都立考察他,一 年后伊都立没有及时汇报,雍正就说他因为是科甲进士出身,故意包庇同为科甲出身的 崔致远,因此命令吏部对他进行处理。 ( 3 ) 、重用异途出身的官员,压抑科甲出身的官员。雍正对科甲出身的官员叶分不满, 认为他们不能很好的贯彻自己的革新方针,于是就重用一批捐纳等非科甲出身的官员, 如雍正帝最为赏识的三个督抚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均非科甲出身。鄂尔泰、田文镜是 旗人出身,而李卫则出自捐纳。他认为科甲出身的官员“不但多有苟且因循之人,而且 贪赃坏法者亦复不少,假若仕途尽系科目,则彼此固结,被公营私,于国计民生为患甚 巨。”。在李绂、田文镜互参案和谢济世案以后更是规定原先只能由科甲官员充任的官员 可以由非科甲出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工程类)真题模拟
- 用户行为预测分析-第3篇-洞察与解读
- 烘焙课堂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核磁氢谱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北京证监局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农业农村部申论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承德市刑事技术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宁夏法语专业科目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本溪市统计调查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北京审特申论公文写作模拟题及答案
- SGS公司MSA模板 五性分析
- 硬笔书法课讲义课件
-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
- 工程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专业完整模板)
- GB/T 501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3部分: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 GB/T 25728-2010粮油机械气压磨粉机
- UPW系统介绍(培训学习资料)解析课件
- 轮机英语(新版)
- 后的英雄-中国远征军
- 不宁腿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 我的家乡吉林松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