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探寻她世界——清代女性弹词小说女性与家庭关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清代女性创作的弹词小说中除了突出女英雄的杰出才能和传奇经历外,也用 了大量笔墨描写家庭生活,这些生动细腻的家庭生活描写一直没有能引起学界的 足够重视。以女性视角审视家庭生活,强调女性需求,书写女性感受是弹词小说 中的家庭描写有别于一般家庭小说的重要特点。女性体验主导着弹词小说中的家 庭世界,写作的焦点总是对准“她”。女作家们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女性体验无意识 地影响了她们的叙事方式,使她们笔下的家庭和家庭中人呈现出了与男性创作的 家庭小说不同的一面。 关键词:弹词小说,女j 眭,家庭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f e m a l ec r e a t e si nt h et a n c in o v e lb e s i d e st h ep r o m i n e n t h e r o i n eo u t s t a n d i n gc a n 晰t l lt h el e g e n d a r ye x p e r i e n c e ,a l s oh a su s e dt h em a s s i v ew o r d s d e s c r i p t i o nf a m i l yl i f e ,t h e s ev i v i de x q u i s i t ef a m i l yl i f ed e s c r i p t i o nh a sn o tb e e na b l et o c a u s e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w o r l de n o u g ht ot a k e c a r e f u l l ye x a m i n e st h ef a m i l yl i f eb yt h e f e m i n i n ea n g l eo f v i e w ,e m p h a s i z e dt h ef e m i n i n ed e m a n d ,w r i t e st h ef e m i n i n ef e e l i n gi s i nt h es t o r yn o v e lf a m i l yd e s c r i p t i o ni sd i f f e r e n tw i t l lt h e g e n e r a lf a m i l yn o v e lt h e i m p o r t a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f e m a l ee x p e r i e n c e sl e a d si nt h et a n e in o v e lf a m i l yw o r l d , t h ew r i t i n gf o c a lp o i n ti sa l w a y sa i m i n ga t h e r t h ef e m a l ew r i t e ru n i q u ef e m i n i n e a n g l eo f v i e wa n dt h ef e m a l ee x p e r i e n c eu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t h ei n f l u e n c et h e i rn a r r a t i v e w a y ,h a sc a u s e dt h e i rw r i t i n gi nt h ef a m i l ya n dt h ef a m i l yt h eh u m a np r e s e n t sa n d m a s c u l i n ec r e a t i o nf a m i l yn o v e ld i f f e r e n to n es i d e k e yw o r d :t a n c in o v e l ,f e m a l e ,f a m i l y 1 1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堑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歇泻 签字日期:二科年乡月2e l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蕴江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蕉适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靴做储戤:嬲 签字日期:卅年 6 月z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玄终承4 嘲 签字吼叫年6 月v 日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家庭生活和家庭中人的生存状态一直是明清小说研究中的热点,两性问题, 尤其是女性问题更是备受关注。一直以来,对家庭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以金瓶梅, 红楼梦,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等长篇小说为文本,而对女性与家庭的研 究中,我们忽视了由女性自己撰写的文本弹词。清代的闺秀作家们创作了大 量的弹词小说,这些韵散结合的叙事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女英雄的自我实现之旅, 同时也用大量的笔墨记录了以女主角的家庭为中心几个家庭的家庭生活。儒家伦 理道德要求有身份有道德的上层女性将思想和身体归属于“内,家庭成了大部分 女性最重要的生存空间。所以,对于生活在十八世纪前后的中国女性来说,家庭 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闺秀作家和她们的“知音 读者们对女性在家庭中的 生存状态和隐秘心理有着独特的兴趣,以女性视角审视家庭生活,强调女性需求, 书写女性感受是弹词小说中的家庭描写有别于一般家庭小说的重要特点。女性体 验主导着弹词小说中的家庭世界,写作的焦点总是对准“她”。这些弹词小说中以 女性的视角书写家庭生活,融入了女性独特的心理感受,对研究女性与家庭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在以往对女性弹词小说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把注意力集 中在易装主题与易装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上,而忽略了女性对家庭生活敏感细腻的 感受。女性文学有别于男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女性强调自己的体验和感 受。无论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女性生活描写得多么逼真,都是在书写作者的观 察,只有女性自己才能够将女性经验本真的传达出来。弹词小说是一种由女性创 作,写女性生活,给女性阅读的特殊文体,闺秀作家们在对家庭生活、婚姻情感 的描写中融入了一般男性创作的家庭小说无法触及的女性体验。她们用弹词小说 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她世界”。本文试图从家庭与女性的角度切入由清代闺秀作家 创作的弹词小说,还原清代闺秀作家的生存状态和创作心理;探索女性在家庭生 。对于弹词是否为小说,学界向有争论,本文认同弹词为韵文体小说的说法。认为弹词为小说最早的有1 9 0 4 年俞佩兰为 女狱花作的叙:“中国旧时之小说,有章回体,有传奇体,有弹词体,有志传体”,夏曾佑 的长篇文章,自费油印。后来 油印本被友人带到了香港,经友联图书编辑所排印出版。1 9 6 0 年1 2 月上旬,郭 沫若读到陈寅恪论( 再生缘) 的排印本时,对陈寅恪的高度评价再生缘 感到“高度的惊讶 ,便“以补课的心情来阅读再生缘,他两次拜访陈寅 恪,成就一副流传至今的对联:“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陈郭的 研究将再生缘的文学史地位大大提高,再生缘遂成为学界公认的成就最 高的弹词小说。 在八九十年代后,对弹词文学,尤其是对女性创作的弹词小说的研究又开始 升温,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在女性弹词小说方面,从对单部作品,单个作 家的分析扩大到整个女性创作群体。对弹词的女性文体特质,创作主体的心态, 人物形象分析,其他重要文本如天雨花等等都有涉及。最受研究者瞩目的弹 词小说文本和作家的仍然是再生缘与它的作者陈端生,围绕再生缘的艺 术价值、人物形象、作者心态结局与续书、再生缘与其他文学作品比较等等 出现了多篇硕士论文和单篇论文。另外还有对中西方女性创作进行比较的文章。 硕士论文共7 篇,大多是关于再生缘单部作品,或是以再生缘为主兼论 其他作品的总论性文章。在对弹词小说的整体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女性易装 和易装所表现的女性意识,这是每个研究者都多少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在对女性 弹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受意识形态影响,习惯性的认为闺秀作家和 她们笔下的女英雄是“受害的女性”,易装出走中状元是反抗男权,自我女性意 识萌发的表现。而对还原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探索女性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 关于女性弹词小说的专著较少,迄今为止只有台湾学者胡晓真的才女彻夜未眠: 十七到十九世纪的中国女性小说( 麦田出版社2 0 0 3 ) ;鲍震培的清代女作家 弹词小说论稿(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2 ) 。胡晓真的论著总结了作者从九 陈寅恪著论再生缘【j 1 中华文史论丛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年 一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相关研究,藉由弹词小说探讨清代女性的阅读和书写活动,以 及她们面临当时政治、社会或思想的巨大变迁,如何在文字世界中表达困惑与焦 虑之情,或构筑自己的诠释系统与对应方式。胡晓真指出,弹词小说的作者透过 文字因缘而跨越时空界限,用庞大的文本编织成无形的网络,形成了女性的小说 传统。她们在作品中驰骋光怪陆离的想象,玩弄阴阳性别的符码,透过日常生活 的现象,重新诠释男性掌握历史,并苦思纠缠人生的终极追求。全书主要剖析的 文本包括玉钥l 缘、再生缘、再造天、榴花梦等重要的清代女性 弹词小说作品。鲍震培的论著由作者的博士论文修订而成,她考察了弹词小说的 源流与发展,对主要的女性弹词小说作者和作品一一进行考辨与分析,并针对女 杰形象、男女乔装、女性情欲、仙佛意识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另外,盛 志梅的博士论文清代弹词研究( 上海华东师大2 0 0 2 年) 上编清代弹词的历 史发展中将文人创作弹词和民间说唱弹词的整理、改编文本,分四个时期分别 介绍其发展概况和规律;下编的清代弹词艺术散论,就清代弹词的雅化历程 以及其文学史意义、弹词文体的分化和案头化的过程、女性弹词中的女扮男装现 象和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作了探讨。书末附录作者新编的清代弹词编年简 目和弹词总目,虽然是对弹词整体的研究,但其中女性作品和女作家也占 了相当重的分量。薛海燕的近代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 版) 中第七章:近代女性小说中对研究者较少涉及的笔生花及其家庭描写进 行了分析论述,但浅尝辄止,没有结合其他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至今为止,对于 女性弹词小说中的家庭生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弹词文学中大段描写的家庭生活 一直没有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但在当时,许多作者都钟情于这种创作方式,而 作为“知音一的女性读者们也没有表示出不满,胡晓真指出“现代读者较不能接 受的地方,应该是文中对礼节筵席、迎来送往等和情节无关的描写,使其艺术成 就受到了限制。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写进去? 为什么把最枯燥的情节和最伟大的 探险活动摆在一起? 是值得探讨的 。 傅璇琮蒋寅著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清代卷【l 咽辽宁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4 6 5 页 胡晓真著阅读反应与弹词小说的创作请代女性叙事文学传统建, f f - 2 _ - - i 羁川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 集刊 第8 期,第3 0 5 3 6 4 页 绪论 弹词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家庭生活描写,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是家庭小 说。学界对明清长篇家庭小说的研究主要以红楼梦、金瓶梅、林兰香、 醒世姻缘传、歧路灯这五部小说为研究对象。( 仅指对家庭小说的整体 性研究,不涉及对单篇作品单个问题的研究) 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家庭伦理, 两性冲突,婚姻爱情,家族兴衰,日常叙事等方面,其中两性问题是最引入注目 的问题。也有对家庭小说流变进行分析,对家庭小说概念进行界定的单篇论文。 主要专著有段江丽的礼法与人情明清家庭小说的家庭主题研究和艾丽辉 的明清家庭小说研究,梁晓萍的明清家族小说的文化与叙事。其中段江 丽主要从家庭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家庭观念、情爱观念、道德理想以及家庭的阶 层性特征等诸多问题分析人的本性和传统家庭的本质。艾丽辉主要研究了明清家 庭小说的特征、人物形象类型、情节结构模式,对现代家庭小说的影响等。在对 家庭小说的研究中,基本上没有把弹词小说列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弹词小说中充 满女性体验的家庭描写的重要意义。梁晓萍将女性创作的弹词列入家庭小说范畴 内,对家族小说中的伦理亲缘关系,家国同构,叙事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做了 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对弹词小说中女性的生存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应当引起 弹词研究者的关注,但由于研究的范围是整个明清的家族小说,弹词所占部分较 少,研究并不充分。从弹词小说研究角度来看,大量家庭生活的描写没有得到研 究者的重视,而从家庭小说研究角度来看,研究者们又忽略了弹词小说重要的文 本意义。因此对弹词小说中的女性与家庭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状态,有太多的问题 等待去挖掘。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浮出地表的她世界清代闺秀文化 与其他朝代相比较,明清两代的女性文学特别繁盛,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文学创 作来表达自己的声音,逐渐摆脱失语的状态。而其中清代女作家创作的弹词小说 更是女性文学中的一枝奇葩,这些长篇叙事文学作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异彩纷呈 的她世界。 第一节社会背景 中国女性文学虽然一直处于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但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从战国的许穆夫人、汉末的蔡琰、南朝谢道韫、左芬,到盛唐时的薛涛、宋代的 李清照朱淑真,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女性作家出现。谢无量在中国妇女文学史 序言中所说: “妇女文学,自古己盛,及涂山氏作南音,则周公取风焉,以为周南、 召南。成周之时,妇女规模大具。妇人之辨通有文者,所在而有仲尼删 诗,多取妇人之作,然皆传其篇章,未有专集。汉志始有李夫人歌诗及孺 子妾未央才人歌诗。隋志始有班婕好集,是为妇人专集之最古者。” 女性文学固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然而和控制着主流文坛的男性文人相比, 女性作家人数较少,作品数量也不多,能够影响文学史的经典作品更是风毛麟角, 正如谭正璧所说:“如果以质和量来说中国的女性文学,那么女性文学在 中国文学史里占不到十分之一二的地位。 中国古代女性基本上还是处于“失语” 的状态。而到了明清两代,女性创作的情况却有了大大的改观。明清的闺秀文化 盛行,闺秀作家和她们的作品大量出现,远超前代。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 著录,明清之前历代单独出版正式著作的妇女共1 1 7 人,而明朝一代就有2 4 2 人,清朝 更多达3 6 6 7 人 。这仅仅是正式出版文集的女性人数,撰有零星诗文传世的女子更 谢无量著中国妇女文学史r m 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2 年 谭正壁著中国女性文学史d 川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1 年 胡文楷著张宏生合著历代妇女著作考( 增订本) 【m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8 年 第一章浮出地表的她世界清代闺秀文化 远远超过此数。王延梯编中国古代女作家集,共收1 4 0 0 余人,其中清代女作 家即有7 5 7 人,占总人数的近一半。从作品文体上来看,明清以前女性创作多为 诗词,几乎没有从事长篇叙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出现,明清女作家的创作大 部分仍是诗歌,但也有书信,随笔,文论,戏剧小说和弹词等。虽然数量较少, 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女性创作的范围几乎涉及到了文学的各个方面,这不能 不说是一个较大的进步。清代的女性文学空前繁盛,尤其是叙事文学弹词小 说的兴盛打破了几千年来女性创作总是停留在抒情诗词上的局限。从明末清初第 一位闺阁弹词女作家陶贞怀创作的天雨花到民初弹词的殿军、职业女性姜映 清创作的玉镜台,在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近三百年期间,弹词作品的数目达 四百种之多,而其中大多数最优秀、最有影响的作品都是女作家的笔墨,如天 雨花、玉钏缘、再生缘、笔生花、凤双飞、玉连环、榴花梦等等。 据鲍振培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统计,各种文学作品中提及的考证属于女 作家的作品有三十八种,女作家三十六位,姓氏可考的二十三位。对本文研究有 参考价值的有1 7 部。见下表: 作者作品籍贯成书时间 安邦志定国志风疑吴 佚名凰山江明末清初 疑杭 佚名二人玉钏缘州明末清初 陶贞怀天雨花无锡顺治( 1 6 5 1 ) 陈端生 再生缘杭州乾隆( 1 7 8 2 ) 梁德绳补写杭州道光二年前 修月阁主人( 疑即 侯芝)锦上花南京嘉庆( 1 8 1 8 ) 侯芝再造天南京道光( 1 8 2 6 ) 侯芝金闺杰南京道光( 1 8 2 4 ) 佚名昼锦堂记不详不详 李桂玉榴花梦福州道光( 1 8 4 1 ) 浣梅女史补写福州1 9 3 5 年 郑澹若梦影缘湖州道光( 1 8 4 3 ) 成书年代参考鲍震培 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附表和谭正壁弹词叙录的考证。 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邱心如笔生花淮安道光( 1 8 5 7 ) 孙德英会台缘归安同治( 1 8 6 5 ) 程蕙英凤双飞常州光绪( 1 8 9 9 前) 彭靓娟四云亭四川光绪( 1 8 9 9 ) 其中天雨花、笔生花、再生缘这三部公认的重要作品仍是本文主要 的研究对象,其他如玉钏缘、金鱼缘、再造天等作为辅助参考。弹词小 说的兴盛几乎可以算是清代女性文学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那么,清代何以出现女 性文学的兴盛呢? 一、于日益严格的礼教规则中生存 在封建王朝的末期明清时代,随着皇权的日益集中,统治者对文人的思想压 制也越来越严重,礼教给每个阶层的人都安排好固定的位置,绝不允许越位和异 端的出现,以维持整个腐朽而庞大的王朝正常运转。在这个时期,无论男性女性 都要承担比以往更加沉重的压制和束缚。从礼教规则中看,儒家道德给男性士人 的要求和束缚一样繁冗沉重,他们当然可以享受某些特权,但也应但为社会和家 庭尽许多义务。可事实上,男性总有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越轨行为开脱,而女性却 被要求忠实的履行所有苛刻的规则。主流文化要求有身份有教养的女性严格的控 制自身的欲望,宣扬极端的道德标准,并鼓励女性去实践这些违反人性的所谓美 德。从官方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宋史列女传和其他史传中记载的贞节妇女人 数有5 5 位。元史列女传收录了节烈妇女达1 8 7 人,是宋时人数的近三倍。 明代妇女守贞尽节的有三万多例,在明实录及一些地方志书中多有记录,明史列 女传收录了3 0 8 位。清代的节烈风气在官方和民间的合力鼓吹下空前繁盛,清 史稿列女传中记录了近五百多位节妇、烈妇、贞女、烈女等,用这些妇女的 事例作为值得表彰学习的模范;在大清会典事例中有关旌表贞节的实例比大 明会典中的多了近一倍;董家遵在历代节妇烈女的统计一文中,据古今 图书集成第4 5 卷至1 1 4 卷的闺列传和第1 1 9 卷至2 9 0 卷的闺节烈传中 提供的材料统计,仅清初节妇就占女性人数的2 5 4 7 ,共9 4 8 2 人;烈妇占2 3 3 7 , 第一章浮出地表的她世界清代闺秀文化 共2 8 4 1 人。越是有地位,文化修养越高的人家,对女性的要求就越严格。整个 社会都关注起了对女性的教育,关注如何规范女性的行为,努力把她们塑造成为 能够为社会,家庭作出贡献的优秀女性。她们被要求做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 优秀的母亲,放弃自己的个性和欲望“无私的 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越是忽视自己的正常欲望,越是受到社会的赞扬。极端的礼教拥护者通过各种女 教书宣扬自己的理论:蓝鼎元的女学成于康熙五十一年,是各类女教书中较 为知名的一部。书分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篇,其中妇德敬身篇将女 子守身守节视如“将军守城。稍有一毫疏失,则不得生 、守节篇中认为女性 一旦“不幸而遭强暴之变,惟有死耳。玉洁冰清,可杀不可辱 ,“若畏死贪生, 实与禽兽无异矣 ,认为女性的贞洁比生命更为可贵。而女性自己编辑的教科书也 赞同这种论调:如王相母亲所编写女范捷录贞烈篇云“忠臣不事两国,烈 女不更二夫。故一与之蘸,终身不移,男可重婚,女无再适。是故臣艰难若节谓 之贞,慷慨捐生谓之烈。”严厉的礼教规则为社会制造了紧张的空气,即使是拥 有主流话语权的男性士人也不允许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精明的统治者会利用一 切可能的机会打击这些威胁王朝“稳定的危险因素。清代的文字狱令文人心惊 胆寒,知识分子本应具备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从宋朝始被一代代层层盘剥,在 清代时终于被强硬的异族统治者剥削殆尽。“失语 的清代学者不得已转向朴学来 寻找新的出路,而本应更加受到压制的女性文学却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蓬勃发展起 来。身处于“内 ,不允许参加社会事务的女性,因其边缘化的位置而避开了统治 者的注意,女性文学在这狭小的空隙中生存下来。 二、于文人之间的搿才 “德 之辨中兴起 男权社会的统治者替女性规定了她们的人生价值和评判标准,具有忠贞气节 和奉献精神的女性一直是中周儒家文化推崇的代表。历代宣扬女性楷模的列女传 董家遵著历代节妇烈女的统计川 现代史学第3 卷第2 期,1 9 3 7 年 王相编订女四书卷下载蒙养书集成( - - ) p 川三秦出版社,1 9 9 0 年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都对“母仪 ,“贞节 类女性大加宣扬,才华横溢的女性虽然也受到了表彰和赞 扬,但未能进入主流审美标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对女性的出众才华表现出了 强烈的兴趣。数量众多的闺秀才女涌现出来,积极地进行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 公开出版个人诗文集,弹词小说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广泛传播,这使得一直漠视 女性创作的主流文人不得不关注这一现象。由于明清以前舞文弄墨名声远播的多 是青楼名妓,出身高贵的大家闺秀人数很少,明清以后,尤其是到了清代,书香 门第的名门闺秀们开始从事创作,并将作品公开出版,文名远扬。这使得人们开 始对女人的最终价值到底是“才 还是“德”展开思考和讨论,持这种论调最有 名的文人是家族中前后拥有二十几位闺秀才女的叶绍袁,他在午梦堂集中明 确提出女性的三不朽:“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妇人亦有三焉,德也, 才与色也,几昭昭乎鼎千古矣 。一些有影响力的文人名士也开始强调“才”对 于女性的重要性,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云“俗称女子不宜为诗,陋哉言乎 圣人以关雎、葛蕈、卷耳冠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诗”。戴鉴在国 朝闺秀香咳集序中也指出: “诗所以道性情,固尽人而有者也世多云女子不宜为诗,即偶有吟咏, 亦不当示人以传之。何其所见之浅也昔夫子订诗,周南十有一篇,妇女所作居 其七。召南十有四篇,妇女所作居其九。温柔敦厚之教,必宫闱为始,使拘拘 于内言不出于间之说,则早删而去之,何为载之篇章,被之管弦,以昭示来兹 哉”。 一部分学者认为对女性进行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有助于她们知书明理,自觉地 遵守道德教化。著有闺范的吕坤曾就保守派反对女子读书一事指出“今人养 女多不教读书识字,盖亦防微杜渐之意。然女子贞淫之道多不在此。果教以正道, 令知道理,如孝经、烈女传、女训、女诫之类,不可不熟读讲明,使 她心上开朗,亦间教之不可少。 又章学诚妇学篇说:“古之贤女,贵有才也。 前人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者,非恶才也,正谓小有才而不之学,乃为矜饰惊名,转 【明】叶绍袁编午梦堂集序【m 1 冀勤辑校中华书局,1 9 9 8 年,第2 页 【清】许夔臣辑国朝闺秀香咳集【m 1 上海申报馆丛书铅印本 【明】吕坤著闺范【a 】陈弘谋著教女遗规【m 】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官箴书集成【z 】黄山书社,1 9 9 7 第一章浮出地表的她世界清代闺秀文化 不如村妪田妪不至贻笑大方也。”另一部分持传统守旧观的文人学者则坚持认为女 性过多地从事文学创作容易引发伤春悲秋的心理,更“可怕的是愈加开阔的视 野能够引发她们对生存状态的不满和思考。就女性美德到底“才 在首位还是“德 在首位引起了文人广泛的争论,这给人们以一种假象,即明清主流文人也开始关 注女性价值,批判传统女性观。但其实最终论争的焦点还是旨在如何使女性更好 的完成男权社会给她们规定好的“妇职 。一个能够以丰厚的文化修养约束自己的 “薛宝钗式封建淑女,一位能用深厚学识教育子女成才的优秀母亲才是主流社 会中可以被接受的才女形象。女性当然可以接受文学教育,进行一些不妨碍基本 妇职的文学创作,这一点其实已经被众多文入学者接受。我们从种类繁多的女性 文学总集中可以看出,大批知名文人开始承认女性的创作,努力收集保存她们的 作品,使之能够在社会中流传。如明末清初陈维崧的妇人集中设九十七条, 所记均为明末清初妇女能诗者的轶事;康熙年间陆昶的历代名媛诗词;嘉庆年 间昆山胡氏的国朝名媛诗绣缄,光绪年间许夔臣辑录的国朝闺秀香咳集, 南陵徐乃昌编辑的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等等。清代出版业虽然较前代有了极 大的发展,但普通文人想要出版作品集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女性。 大量女性诗文集,弹词小说的出版意味着她们背后男性家长的大力支持,和主流 文化对这种社会现象的默许。 尽管传统礼教不主张女性过多地进行文学创作并将自己的文字公开出版流传 于世,但闺秀作家仍然有各种理由给自己的文学兴趣创造生存空间。主流社会默 许女性的文学教育,并希望她们读书明理,更好的规束自己的行为,更好的为家 庭作出贡献,但女性却视其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文学给她们一成不变,枯燥 琐碎的家庭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生机。上层社会的女性被禁止走出家门,但文学给 了这些闺秀精神畅游的机会。闺秀文学就在这个礼教与生活的狭小空间中成长发 展起来。 三、于江南文化的特殊滋养中发展 我们发现,数量众多的清代才女中绝大多数都是江南人士。据胡文楷先生的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历代妇女著作考的记载统计,该书收录的明清女作家有3 8 8 5 人,其中南方多达 3 4 0 5 人,约占总数的8 7 “,而北方的仅有3 4 人,约占总数的8 7 5 ,此外,还有籍 贯未详者及朝鲜籍作家有9 5 人,约占总数的2 4 5 。江苏的女诗人最多,人数达 1 5 4 3 人,著作多达1 8 5 1 种。浙江次之,这两省的女诗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再 次是安徽、湖南、福建、江西等地,而北方和边缘地区的女作家很少。江南特殊 的文化空气对女性写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自古以来,江南多出文士,自有 科举考试以来,南方进士的数量就远远多于北方,明清两代,仅苏州一府就出了 2 5 位状元。在清代的1 1 2 科状元中,按各省人数多寡排列,依次为:江苏4 9 人, 浙江2 0 人,安徽9 人,山东6 人,广西4 人,直隶、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 3 人,湖南、贵州各2 人,顺天、河南、陕西、四川、八旗蒙古各1 人,而奉天、 山西、甘肃、云南无状元。显然,从这里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江、浙是文化教 育最发达的省份。江苏的状元占整个清代状元( 1 1 2 人) 的4 3 7 5 ,浙江则占1 7 8 6 , 二省共占6 1 6 ,即占去所有状元的一半以上。三鼎甲的3 3 6 人中,江、浙二省有 1 9 3 人,占5 7 ,超过半数。此外,一科中三鼎甲均为同省人的有5 科,其他各省 均无此殊荣。以至于清代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稳定不得不强制性分配给北方士子一 些名额。相较于北方而言,南方的思想比较开放,学术空气也比较好,清代活跃 在江苏的文学流派和学术团体有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阳湖文派、阳羡词派、常 州词派等等。蜚声文坛的文学家,学者如顾炎武、钱谦益、吴伟业、张惠言、赵 翼、郑燮等都是江苏籍作家,而浙江亦是流派纷呈、争奇斗妍。从经济方面看, 自唐宋以来,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使得江浙一带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 的地区,宋朝就有“苏湖熟,天下足 之说,清代时期江南地区“田赋之供,当 天下十之三潜精,当天下十之五又益以江淮之盐笑,关河之征榷,是以一省当九 州岛之半未已也。”圆良好的经济条件为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江浙一带始终有“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之美称。著名有影响力的文学世家也 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他们的家族中往往才女云集如著名学者毕沅、袁枚、俞樾 王子今编趣味考据【m 】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7 年 康熙江南通志【a 1 清康熙年江南通志局刻本 - 1 2 第一覃浮出地表的她世界清代闺秀文化 的家族中,才女都是世代绵延。毕沅的外祖母顾英、母亲张藻、其妾张绚霄、周 月尊、妹毕汾,女毕慧,袁枚三妹袁机、袁杼、袁棠以及诸孙女都是当时有名的 才女。福建梁韵书家族、湖南左宗棠家族、郭漱玉家族、及桐城的方氏方孟式、 方维仪、方维则姊妹三人以及弟媳吴令仪与其姊吴令则等,才女都是四代以上, 各家都有才女一二十人。江南经济文化的种种特殊性都使得南方的闺秀在文学创 作中占了绝对的优势。 第二节家庭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一直在家庭中创作家庭小说的闺秀作家来说,她们自身 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将对其笔下的家庭起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 女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对闺秀教育的关心,用正反两方面例子证明了家庭 环境,教育结构等因素对女性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作者家庭 明清时期能够接受较高层次文化教育的人数并不多,女性能够阅读并写作的 比例则更少。据学者罗友枝估计,清代的识字率男性为3 0 一4 5 ,女子为2 1 0 。 ,能够进行高水平文学创作,尤其是创作长篇叙事文学作品的女性事实上是名副 其实的社会文化精英。愿意并有足够能力给女儿提供高等文化教育的家庭事实上 并不多,我们从女作家的自序等文字中看出,她们多出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 有着显赫的家世和比较优越的家境。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中统计,该书 收录的明清女作家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的有2 8 9 5 人,占总数的7 4 5 2 ,而弹词 女作家几乎个个都是出身于比较富裕的书香门第。如再生缘作者陈端生祖父 陈句山是雍正朝著名文人,曾主裁续文献通考,官至通政使;续书者梁德绳是 “相国文庄公孙女,冲泉司空次女 ;再造天作者侯芝父亲是南京诗人侯学诗, 其曾任广东三水、新会等县知县,江西临川知府,著有八月梅花草堂诗集。侯 芝自幼知书能诗,自云“幼习翰墨,敢夸柳絮吟风 。后嫁给安徽秀才孝廉梅冲, 陈宝良著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口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5 年 1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梅冲字抱荪,是一位数学家,著有勾股浅述。侯芝于1 7 8 6 生子梅曾亮,是桐 城派古文家姚鼐的弟子。梦影缘作者“澹若女史,为梦白中丞之女公子,著有 绿饮集。;九仙枕的作者陈谦淑,字梅君。福建侯官( 今福州) 人,观 察陈睿女,太守林洄( 林则徐孙) 之妻,嘉定县知事林肖蝓母回。其他作者如邱心 如,李桂玉,孙德英等虽没能得知其家庭的详细情况,但从自叙中的只言片语中 看,也基本上都是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这些女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比较 高的文化修养,有些除了弹词之外还有其他作品如诗集、文集传世。相较于一般 平民妇女,她们是社会中拥有一定特权的上层女性,既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优越 条件,又有从事创作的时间空间。即使如陈端生,邱心如一样家道中落,生计维 艰,但早年优渥的生活仍然是她们能够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弹词小说的女主人公家无一例外的是当朝名宦,世代书香之门,女主人公一 定有一个足够高贵的身份,是在闺阁中受尽宠爱的千金小姐。如天雨花中, 左维明是当朝一品大员:再生缘中孟丽君的父亲是兵部侍郎,官高位显;笔 生花中姜德华的父亲曾任工部侍郎,虽不是当朝权贵,但也是世代书香,豪富 之门。和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中动辄王侯公卿的叙述不同的是,作者不是凭空在作 官宦富豪生活的美梦,而是比较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体验。良好的家庭条件不 仅给弹词女作家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为她们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 她们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家庭教育 明清时代的家训中显示出,上层社会对女性教育表示出了相当的重视,大量 女教书随之编辑出版,流行于世。据段继红清代女诗人研究一文统计 :自汉 至明,女教著作有曹大家女诫、妇人书仪、列女传、女鉴、妇人训诫 集、贞顺志、女记、美妇人传、拓记、娣拟训、后妃记、内训、 女训、妇人训解集、女则要录、孝女传、诫女书、弟子职女诫乡约家仪 。胡文楷著张宏生合著历代妇女著作考( 增订本) 【l 咽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十五,清代九2 0 0 8 年 。胡文楷著张宏生合著历代妇女著作考( 增订本) i m i 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十五,清代九2 0 0 8 年 段继红著清代女诗人研究【】明苏州大学2 0 0 5 年 第一章浮出地表的她世界清代闺秀文化 乡仪、家范、高皇后内训、女诫、章圣太后女训、女鉴、内则诗、 母训、妇训、女教续编、古今列女传、女范捷录等,其中列女传 就有刘向、赵母、刘散、曹植、皇甫谧、蔡母邃等人撰写的不同版本,清代顺治 皇帝还亲自编写了内则衍义,蓝鹿州鼎元的女学更是集大成之作,对妇道 的强化,比班昭、郑玄、宋若萃等人更为苛刻。还有陆沂新妇谱、李晚芳的女 学言行录、任启运的女教经传通纂、陈宏谋的教女遗规等。据不完全统 计,我国共有妇女教育文献约2 2 5 种,目前尚存的约有1 0 4 种。o 从秦汉以来对于 女性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就一直是主流文人关注的焦点,明清时代,上流家 庭对于女性的文化教育开始越来越关注。据叶绍袁午梦堂集介绍,他的三个 女儿都受过较高的文学教育,沈自徽在祭甥女琼章文中回忆叶小鸾“迨三四 岁,口授三百首唐人绝句及花问、草堂诸词,皆朗然成诵,终卷不遗 一字。 一些比较开明的家长也乐于亲自教育聪慧的女儿,提高她们的文学修养。 如武进钱芬,自幼聪慧,从父学习毛诗;无锡顾慈七岁时即从父习学毛诗及 汉魏六朝三唐的诗文作品;长洲张藻,母亲为顾若宪女史,张藻幼承母教,后来 学术渊纯,有培远堂诗集行世;阳湖女史庄盘珠,其父庄关和精通毛诗、 尚书等,尤善说诗,盘珠自幼听父说诗不倦,并随父学习汉唐诸家诗文, 开始尝试自作。稍长益工,将及笄,而裒然成集。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中 记载:才女方芳佩之父方德发为女儿延师授教,颇费苦心,他在在璞堂稿跋 略云“独小女与书卷有缘,喜涉猎。戊午秋,迁居东城,老友胡且安,经师也, 馆课之余,邀至书斋为之讲解四书,课诵诗礼爰备述颠末,便览者知小女有 志向学,余则无力栽培,根底未厚,吟稿原不足存,而征君一片嘘植盛心,始终 周替,岂为愚父女永矢勿援,即闻者亦应志感耳。生动描述了一个爱惜女儿才华 的父亲为女儿教育所付出的努力。 在序言和自叙性文字中可以看到,闺秀作家们都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在家 庭中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笔生花第一卷第一回:“最好光阴是幼年。堂上椿萱 杜芳琴编社会性别第三辑【c 】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9 8 页 f 明】叶绍袁编午梦堂集【m 】冀勤辑校中华书局,1 9 9 8 年,第6 5 页 胡文楷著张宏生合著历代妇女著作考( 增订本) 【m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8 年,第9 1 5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欣具庆,室中姑嫂少猜嫌。未知世态辛酸味,只有天生笔墨缘。喜读父书翻古史, 更从母教嗜闲篇。”再生缘第十七回:“尽尝世上辛酸味,追忆闺中幼稚年。 妹妹连床听夜雨,椿萱分韵课诗篇。 四云亭作者寄云女史彭靓娟用四六骈 文写的自序,云:“寄云幼侍蜀东,长游燕北。未忘口授,曾吟柳絮之诗,默奉心 香。 吴小娥序金鱼缘介绍作者孙德英:“仙子产自名门,幼而明慧。稍长, 博典籍,善事亲。表明她们在家庭中大致受过经史类正统文化和诗词吟咏等两 方面教育。闺秀作家们在作品中也表达了对女性教育的重视。每一个女主人公都 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远胜于男性。离家出走易装改扮的女英雄在个 人奋斗途中的第一步既是“中状元”,她们的出众才华是女作家们渲染的重点。 因此,在闺阁中的文化教育就成了不得不提到的部分。天雨花中描写左仪贞博 学多才,左维明对她的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经史子集,诗词文赋,还包括三教九 流等杂家知识:“百家诸子都通晓,九流三教尽皆闻 。左家所有的女孩都要像 男孩一样上学读书,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连骄纵任性的秀贞,婉贞也都一样。再 生缘中孟丽君“七岁吟诗如锦绣,九年开笔作诗文翩翩珠玉高兄长,字字琳 琅似父亲。对答如流心颖悟,语言清正性聪明” 。笔生花中的姜家邀请德高 才盛的长兄来教育三个女儿读书上学。弹词小说强调教育对女性成长的重要影响, 并通过正反两方面例子证明家庭环境和良好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光是文化教育, 对少女的道德规范也是女作家关注的问题,好的家风,公正慈爱的父母亲人等等 因素也会对成长中的女性产生重要影响,而有缺陷的教育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 少女则可能产生严重的恶性影响。天雨花中婉贞受到养父母过分的骄纵,一切 都任性而为,父母又对其百依百顺,从不纠正她的错误行为,溺爱使婉贞的性格 中的不良因子恶性膨胀,年纪轻轻就让仆人惧怕,兄长头疼,家人生气,除了自 己去世的养父母,没有一个人喜欢她。婉贞回到亲生父母家中后无法适应严格的 邱心如著笔生花【m 1 刘崇义编中州书画社,1 9 8 4 年第1 页 陈端生著再生缘f m 】刘崇义编中州书画社,1 9 8 2 年第1 0 4 4 页 谭正壁谭寻著弹词叙录n 川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第1 9 7 页 谭正壁谭寻著弹词叙录n 旧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第2 6 5 页 陶贞怀著天雨花【m 1 刘崇义编中州书画社,1 9 8 4 年第3 4 7 页 陈端生著再生缘【l 咽刘崇义编中州书画社,1 9 8 2 年第7 页 第一章浮出地表的她世界清代闺秀文化 家教,频频与父母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笔生花中的沃良规因 为是父亲的独生女而受到毫无节制的溺爱,致使她养成无法无天,任性狂妄的坏 脾气。而不受重视的女儿,或是生在重男轻女的保守之家,少女的教育也会打个 折扣。再生缘中刘侯庶女燕玉虽贵为郡主,但因不受宠爱,只能略微识些字, 写信都十分困难,和孟丽君的满腹经纶显然不能同日而语;天雨花中黄静英因 保守粗暴的父亲只能完成最基本的道德教育,直到寄居左家时才能跟随仪贞姐妹 学习较高水平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闺秀作家的自我定位 传统的妇女史观让我们认为,中国的妇女史是被男权话语和封建礼教压迫的 历史,不管是研究妇女史还是研究女性文学,我们先把女性放在了一个受害者的 位置,只有对压迫进行控诉,对男权和礼教进行反抗,这些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而在弹词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者正是这种传统妇女史观的支持者。我们习惯性 的认为,明清的思想解放思潮会影响女性的创作,女扮男装的女英雄代表了女性 意识的觉醒。清代的弹词女作家绝大多数接受了当时最高等的教育,一般包括儒 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和史书,和诗词歌赋等,当然还可能有“女教书”类的女性专 属教科书。这些闺秀即使不出身名门,也绝对是小康之家,书香之后。她们在社 会中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拥护者,至少在表面上是这 样。没有一位闺秀作家想要彻底打破这种维持了社会几千年来的体系,事实上, 她们在作品中力图使这个体系更完善,女扮男装的女英雄是在维护儒家道德标 准,而不是破坏它。最明显的就是女英雄比一般男性更加在意自己的名节。才子 佳人小说中出现的浪漫爱情桥段和主动追求幸福的才女基本不会在弹词小说中 出现。不管女英雄多英明神武,多强硬果决,都始终坚守自己的贞洁之身,决不 会有违反礼教的越轨之心。“忠 和“节”这两个儒家道德的要点,弹词中的女 英雄都不曾有丝毫的违背。 女扮男装的女英雄向来被研究者认为是弹词女作家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自 我女性意识苏醒的现象。而纵观弹词中描写的其他“好女人 形象我们可以看到,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并不是只赞美能打入男性世界,经天纬地的女英雄,传统视角中贤惠隐忍的 女性也是赞美的对象,如无条件孝顺长辈的媳妇;宽容丈夫负心出轨的妻子;恪 守贞节操守的烈女等,换言之,女英雄因过人的才情胆略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但 她并不歧视其他相对平凡的传统妇女,没有摆出启蒙者的姿态要求她们改变受压 迫的现状。她赞美那些遵循儒家道德准则生活的女性,任何违反规则的女性都会 遭到严厉的批判,有时甚至要比男性文人更加严厉。如天雨花中,一旦女性 有了不贞的行为,无论身份贵贱,都只有死路一条。使女风楼和小姐秀贞,黄静 英都因不贞的罪名被家长处死。静英和秀贞都是受到冤枉,后静英被左维明搭救 得以保存性命,秀贞无辜屈死。婉贞因诅咒婆婆而被左维明逼迫投池自尽,左维 明本意是要使婉贞改过自新,故使仪贞旁观以救之,但左维明自己也不能确定仪 贞是否能成功救出婉贞,这位刚正由冷酷的家长虽然口口声声称婉贞也是自己的 掌上明珠,但他坚持因她的“罪行 即使身亡也并不可惜。笔生花中僭越夫 人之位,试图掌握家政权力的花氏妾被紧闭终身,生不如死。泼悍淫妒的沃良规 因为屡次愚蠢有破坏力极强的行为导致自己被当做疯女人紧闭空房。这些违反礼 教规则的女性基本上都会受到作者的道德谴责,如不改过自新将会得到严厉惩 罚。 一些弹词女作家会特意声明自己不满某些作品的“出格 描写,希望以自己 的作品加以补正,再造天作者香叶夫人侯芝则在自序中表明希望自己的作 品有益于提高女性的道德修养,使她们更加自觉地更加严格的履行儒家礼教规 范。从这里我们也许会看出女性作家们的某种态度:她们并不是要摧毁礼教规则, 也不是要做一个叛逆的革命者。她们希望维持儒家道德体系,维持自己在社会上 较高的地位。尽管有时严苛的规则制度会让她感到压抑和焦虑,但更多时候,她 们只是希望稍微修改一下过于不公的制度,扩展一下自己的生活空间,而不是彻 底的推翻它。 综上所述,由于明清的时代因素和江南文化特殊性等因素,女性文学在这个 作者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帆船拖网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技能培训课件
- 辽宁农信面试题库及答案
- 口腔机构面试题库及答案
- 金融领域CRM系统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证明课件
- 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农业智能化种植中的应用建议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025年对医药行业专利布局策略影响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观后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考评报告课件
- 影视中的人工智能
- GB/T 27043-2025合格评定能力验证提供者能力的通用要求
- 中职口腔生理基础教学课件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气瓶检验人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胰腺超声标准切面
- 上饶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护理查房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