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专业论文)追求卓越——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pdf_第1页
(教育史专业论文)追求卓越——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pdf_第2页
(教育史专业论文)追求卓越——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pdf_第3页
(教育史专业论文)追求卓越——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pdf_第4页
(教育史专业论文)追求卓越——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史专业论文)追求卓越——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单位代码 10445 学 号 2007020122 分 类 号 g40-09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追求卓越论文题目: 追求卓越20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学 科 专业名称 教育史 申 请 人 姓 名 李荣田 指 导 教 师 金传宝 副教授 论 文 提 交 时 间 2010 年 06 月 03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i abstractabstractiii 绪论绪论1 (一)选题缘由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方法4 一、一、20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4 二、联邦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参与二、联邦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参与6 (一)里根政府的教育政策7 (二)老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12 (三)克林顿政府的教育政策14 三、追求卓越的历程三、追求卓越的历程16 (一)第一次改革浪潮16 (二)第二次改革浪潮20 (三)第三次改革浪潮24 (四)学校重组计划26 (五)教育的市场化改革27 四、 教育改革的评价四、 教育改革的评价36 (一)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37 (二) 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弊端37 (三) 教育改革未能解决的问题40 注释注释4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4 致谢致谢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20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周期不断缩短,并且每个时期 的美国人总能找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所存在的问题和与别国的差距。50 年代在 苏联的刺激下所进行的改革;60 年代的“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运动;70 年代的 “恢复基础”运动;根据美国社会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改革 主题。到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社会开始由工 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工业生产也转向知识密集型,迫切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 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这种变化很快就体现到教育中来。20 世纪末,美国基础 教育改革开始了追求卓越的历程: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中的重大参与,一波接一 波的改革浪潮,以及改革传统公立学校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等。 20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参与, 从里根到克林顿三届政府针对教育问题所颁布的法律和出台的报告对这一时期 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各个州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对基础教育产 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市场机制得以引入教育系统中。 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并对本文 的时间做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 20 世纪末美国教育改革的经济、社会背 景和影响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 以及改革之前美国人对基础教育现状的普遍担忧 和不满。第三部分分析了 20 世纪末联邦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参与,详细阐述了从 里根政府到克林顿政府的改革措施及结果。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三届政府所进 行的联邦一级的教育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说并没有对基础教育产生实质性的 影响,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在紧急情况下为州和地方教育部门提供援助。第四部分 主要讲述 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追求卓越的历程,80 年代的三次改革浪潮 使公立学校的管理权从联邦政府转移到州政府, 并使学校从自上而下的管理中解 脱出来。延续到 90 年代的学校重组计划加强了州对地方学校的控制。开始于 90 年代初期并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开展开来的教育市场化改革对传统的基础教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育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公立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从“政治经济 模式”转变为“经济市场模式” ,把市场机制引入教育系统,以促进学校的优胜 劣汰,并扩大儿童和父母的自由选择权。第五部分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了 评价。肯定了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对教育市场化改革所产生的弊端也 进行阐述:市场化改革对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都产生了损害;这一时期的教育 改革对学校中由来已久的毒品、暴力、贫困等问题仍然无能为力。在新世纪,美 国基础教育追求卓越的步伐依然不能停止。 关键关键词词: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市场化; 分类号:g40-0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i to pursure excellence american fundament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abstract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50s, the cycle of american fundamental education reform had been shortened again and again, and the americans could always identify the problems and ga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each period. the reform that carried out in the 1950s was stimulated by soviet union, in the 1960s, the reforms theme was “to promote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 “back to the basis” in the 1970s. according to the new change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different times had different themes. in the 1980s, american society and economy changed a lot. american society began to transfer from industry society to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changed into knowledge-intensive too. such kind of changes needed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eoples literacy urgently. american fundamental education began to pursue excellence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federal governments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reform; reform waves happened one by one;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guided by market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in the reform of traditonal public school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is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form. reports and laws which directed against education problems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from regan to clinton government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reform,measures taken by every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had the substantial impact on fundermental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liberalism, market mechanism had the chance to be introducted into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guided by market supplied a new management mode for the fundamental education, promoted the school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damage of the market-oriented to the fairness and commonweal also existe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is topic, research methods, and defined this papers start time and end time. the second part analysis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important theory that influenced the reform, americans fear and dissatisfaction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the third part analysised the reform at the federal level, represented the measures that taken from reagon to clinton government and their results in details. in some degree, measures at the federal level did not have a material impact on fundamental education, the biggest role is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the state and lo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 some urgent circumstances. the fourth part described the reform at state and local level. the three reforms happened in 1980s let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transfer from federal to state,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ii and made the school freed from the top-down management. in 1990s, the school restructuring plan strengthened the state control of local school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guided by market made huge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reform began in the early of 1990s and developed fully in late of 1990s and early 2000s. it transferred public schools educ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from “political-economy model ” to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model”, introducted market mechanism into education system to make schools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enlarge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rights of choice. the last part describ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form. affirmed th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reform, meanwhile, explained the disadvantages taken by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guided by market can not be ignored either: damaged the fairness and commonweal of education, reform measures still can do nothing about drug, violence and poverty. key words: america, fundamental education, reform, guided by market. category number:g40-0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一、选题缘由 在美国教育发展史上,教育改革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在进入 50 年代以 后,改革的周期不断加快。依据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的客观需要,伴随着 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教育改革也是一浪接着一浪。第一次大的浪潮是伴随着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而揭开序幕, 公众把目光转向公立学校的教育质 量上。 责备美国宇航技术落后是学校教育质量下降造成的,有些教育学者批评这 一时期的进步教育忽视了基本的学术科目。进入 60 年代,伴随着民权运动而开 始了“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运动,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70 年代,美国出现了诸多教育问题,例如,入学人数减少,考试成绩下降。因此开 展了“恢复基础”运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减少选修课,增加必 修课,恢复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仍然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任 务。20 世纪 5070 年代被看作是为争取教育机会均等而斗争的时期。 进入 80 年代,美国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工业生产也转向 知识密集型,迫切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这一时期,美国 人认为国家的学校和社会一起陷入了深深的危机当中。1983 年, 国家处于危险 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宣称,美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当中,美国的学校使美 国的军事和经济竞争力受到严重威胁。美国社会再次掀起了与“恢复基础”性质 相近的学校重建运动。到了 90 年代,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成为突出问题。因此,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重点强调国家标准。同时,许多人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 过于垄断,学生和家长没有选择权。应该把市场机制引入其中,促进学校的优胜 劣汰并扩大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其实,追求卓越或是追求优异(to pursue excellence)是每个时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永恒主题。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都是通 过改革力图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优异。只是 20 世 纪末教育改革中追求卓越的呼声较以往更加强烈。 作为 20 世纪末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比较重要的时期,这两个年代的一些改 革措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改革报告和研究有许多共同点:都主张修订课程, 加强在英语、算术、社会研究、体育、艺术、音乐、计算机科学和外语方面的要 求; 都要求更高的学生成绩包括为升学和毕业进行的测验,更好的纪律和更多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作业。因此,本文把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教育改革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我国大多 数外国教育史和比较教育方面的著作对这一时期的改革多数未有涉及。那么,20 世纪末的教育改革到底是怎样的历程,改革的内容都有哪些,解决了美国基础教 育中的哪些问题和对哪些顽疾无能为力。本文试图理清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脉 络,呈现出一幅清晰的 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画面。 本文所要的研究美国教育改革开始于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总统时提出的 三项改革建议到 2001 年克林顿总统任期结束。20 世纪末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是 一个延续的过程,并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教育市场化 改革一直延续到 21 世纪,所以本文某些章节还涉及到一些改革措施在新世纪的 实施结果。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 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很少有突出“追求卓越”这个 主题的。关于 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专门研究著作基本没有,一些著作 中只是把 20 世纪 80、 90 年代的教育改革分别作为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一部分进行 略述,所占篇幅很少,比较笼统。 国内关于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论文主要是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介绍和评价: 1.从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美国教育改革的因素有: 当代教育思潮、民族认同心理、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和非制度性因素。 2.从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教育市场化改革中的特许学校运动、课 程改革和市场机制及其公平问题;从教育改革成效、改革主旨方面进行研究等。 认为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那就是重视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提 高教育质量;课程设置更注意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学校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的 实用性和生活化等。 3.有的文章针对美国 2000 年教育目标法的背景、内容和实施进行研究,指 出其与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关系。还有一些文章是把 20 世纪末的教育改革作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阶段进行简要论述。 从发表的各种文章来看,国内对美国 20 世纪末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多维度 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只从一个维度进行,显得单薄。也有一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些研究是从教育改革的整体出发,从教育改革的原因到教育改革的措施、影响等 都有涉及,但此类研究有些只是泛泛而谈,并未深入研究。 此外,当前我国还翻译一些美国教育改革的著名文献。 1.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包括了 20 世纪末的一些关于教育改革的 重要文献。如: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投身学习:发挥美 国高等教育的潜力 、 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 、 国家为培养 21 世纪 的教师作准备 、 美国教育改革的报告 。 2. 美国教育改革 包括了几篇关于美国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文献, 如: 派 地亚建议 教育中哪些依然是正确的 美国学校的标准确实落后于其它国家 吗? 为什么教育家抵制基础必修课程等。 3.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包含有中学:关于 1983-1984 年教育改革 大辩论的思考 伙伴关系:教师教育等。是欧内斯特l博耶在担任卡内基教 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 1979 年1995 年期间的一些演讲。 4.谁在管理我们的学校变化中的角色和责任中,对 20 世纪末的美 国教育改革做了简要论述,主要讲了这一时期教育改革中州政府的角色。 这些翻译的美国教育改革的著名文献, 为国内作者了解和研究美国教育改革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二)国)国外外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著作也是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1.那些能教学的人 1中的第 13 章应该怎样进行教育改革主要从 20 世纪 80、90 年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主题、教师、国家、州、地方各个层面的教 育改革进行论述。 2.美国教育基础介绍 2中的第三章教师授权和家长参与主要描述了 教育改革报告;教师教育改革;学校改革对教师意味着什么;授予教师更多的权 利;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的程度;教育改革的成效。 3.教学,传递火炬 3中的第 14 章教育的未来主要描述了教师的国 家标准;学生的国家标准;家庭学校;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权利 (inclusion);对女性学校管理者的需求。 4.美国教育史(第六版) 4中的第八章对优异的追求: 20 世纪 8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90 年代的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论述:伟大的 教育改革运动;在教师教育上追求优异;教育管理方面的改革。 5.美国教育史:一个伟大的美国经验中的第十章 新的保守主义与改 革 5分别对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教育改革进行论述。 6.2000 年美国各州特许学校第四次年度报告 6是关于美国 90 年代教育 改革时期的特许学校运动的一些报告,本报告分为四部分,分别讲述:特学学校 发展情况概述,主要是特学学校的发展过程;与其他公立学校相比,特学学校所 具有的独特之处;与其他公立学校相比,特许学校学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demographic feature) ;通过一些数据显示特学学校在操作方面与其他公立学 校的不同之处。 这些报告对研究这一时期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特许学校运动有很大 的参考价值。 三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论文本着试论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因果法等 进行研究。 1.文献资料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所以拟主要通过对 这一时期的美国教育改革外文资料进行搜集,并参考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 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2.历史分析法 通过对 20 世纪 80、9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历程进行研究,根据当时经济、 社会的具体情况,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试图得出一些经验教训。 一、一、2020 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世纪末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伴随着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而进行的。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出现了结构性经济危机,特别是经济滞涨的困扰,经济发 展进入低谷期。美国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都感到凯恩斯主张的大政府、高税收、高 福利政策的失败。于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倡导自我放任,弘扬市场机制, 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小政府、低税收、改革福利制度的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便逐 渐成为美国新政时期政治、经济政策的基础。里根总统相继推行了紧缩货币、减 税及税制改革、 收缩福利等一系列减少政府作用和注重市场机制的改革政策,这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使美国的经济再度出现了繁荣。可以说,正是这一转变构建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的一个崭新社会背景, 它对美国公立基础教育制度的影响就在于让人们重新思考 政府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自由主义的倡导与辩护,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 德曼(milton friedman)的教育市场化思想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产生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新自由主义者承认,国家 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重要条件,因此,他们放弃了古典 理论完全自由放任的观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自由竞争机制的信 仰,相反,他们强烈反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政策。在他们看来,市场机 制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就是因为市场竞争没有得到政府的保证,政府没 有为市场经济创造必要的条件。 所以, 在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面, 新自由主义崇尚“小政府”和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即“以 市场为基本的主张” ) ,认为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条件下对市场竞争进行调节。弗里 德曼认为美国公立学校实际上是一种受到保护的公有垄断集团, 在其体制内逐渐 滋生出一种自身无法克服的官僚主义,弗里德曼在分析这种垄断与官僚主义后果 时,引用了马克斯甘蒙“官僚替代论”的分析: “在官僚体制中费用的增加 与生产的下降并驾齐驱这样的体制就像是经济宇宙中的黑洞 ,它在吸收 资源的同时, 释放的生产却在收缩” 。 1垄断并没有促进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 进步,相反,产量和质量却在下降。解决这种“黑洞”的方法只有实行市场化改 革。把公立学校放入市场竞争的洪流中,优胜劣汰,自然生长。弗里德曼的教育 市场化思想主张政府对教育的有限干预,反对政府教育权的扩张。并且主张实行 教育券制度,让家长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校进行选择,让学校在竞争中 繁荣或者灭亡。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美国人认为美国的学校和美国的社会都陷入危机当中。 首先, “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议地处于领先地 位,现在正在被世界各国的竞争者赶上。 ” 2与日本、德国等同盟国的经济竞争 和日益恶化的国内经济使学校系统成为美国公众关注的和争论的焦点。人们相 信, 教育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直接关系,并把教育视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 手段。其次,美国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的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必须进行改革。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如,在许多大城市地区,如芝加哥,近 30%的 9 年级学生四年以后不能完成中学 学业; 进一步, 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来就没有达到 9 年级的水平, 辍学率高达 30%, 而拉丁美裔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的比例则更高;至少 2,500 万美国成人是文 盲, 未享受到美国学校所带来的益处; 在整个国家学区状况参差不齐, 差异极大, 遇到预算困难和紧张的学区原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区教学设备和技术陈旧落 后,使得学校的教育能力日益恶化;对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伤害日益增多。许 多学校及其周围环境不安全,不符合教育的精神。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 29 个 国家中,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排名 21,接近 1/4 的学生不能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纳税人为每个 k-12 年级的学生花费 11,000 美元(在世界上是第二多的国家) , 美国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每年花费大约 166 亿对那些虽然已从中学毕业但仍缺 乏基本技能的毕业生进行再教育。 公立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主流媒介 对此也十分重视,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报告出台。尤其是国家处在危机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发表,使公众对当时美国教育平庸的不满达到极致。改革 美国基础教育,追求卓越成为美国公众和学者的共同呼声。鉴于美国学校系统出 现的问题,以及受到新经济形势的影响和新经济思想的激励,20 世纪末的美国 教育改革出现了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的新局面, 联邦政府对教育改革的重大参 与和几次改革浪潮紧锣密鼓地进行等。 二、联邦政府二、联邦政府对对教育教育改革的参与改革的参与 一直以来,联邦政府在美国教育中的作用是很小的,即使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 联邦政府从里根到老布什曾一直为撤销教育部和削 减教育经费而努力过,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从里根政府到克林顿政府,对美 国教育改革的贡献也仅限于以国家的身份出台了几份相差无几的报告和实行了 一些无关痛痒的政策。虽然联邦政府对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在这一时期有所增 加,但是所占的比例一直是在 7%左右徘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仍是教育经费投 入的主体。可以说,联邦政府这一级的教育改革对美国基础教育没有产生实质性 的影响,至多起到了导向作用,使美国人民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得以提升。 但是, 通过分析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所颁布的法令可以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教育 改革提供一个制高点。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一)里根政府的教育政策 1980 年,罗纳德里根当选为总统,在当选总统之前他已明确表态,公立学 校不在其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的范围之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里根没有自己的教育政 策。在 1980 年的竞选中,他曾提出过三项教育改革建议: (1)取消联邦教育部 (卡特 1979 年设立) ; (2)向私立学校学生的家长实行教育退税; (3)恢复祷告 在公立学校的重要地位。 3里根政府最初的工作议程的一个方面,是对支付私立 学校学费的父母实行教育退税政策,和这个时期特有的撤销教育部、在学校进行 祷告活动的努力一样,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效。并且,里根的主要教育政策都没 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1.1.对公立学校的批评及择校对公立学校的批评及择校 从里根的第二届任期开始,对公立学校的抨击就不绝于耳,并响彻整个 90 年代, 直至新世纪的到来。很多内阁成员都公开宣扬私立教育以及几乎所有私人 设施都优于世俗公立教育和其他公共设施。 伴随着这些抨击的是一个要将 “择校” 制度化的计划,择校计划的设想产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些时候人们通常都是 在谈到学券或教育券计划的时候提到它。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曾经试验过教育 券计划,但没有成功。这两种计划背后的基本理念非常相似,都是希望能让学生 或者学生家长用他们个人“分内”的公共教育基金抵消学校的部分费用,学生或 者学生家长可以选择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实际上,这等于 是将原本分配给公立教育的钱再分配给私立学校。 择校计划的提倡者为他们的倡议给出了经济和教育双方面的理由。 从经济方 面讲,择校计划可以使教育领域内自由市场体系制度化。根据市场经济理论,这 一政策可以通过供求关系来实现学校的优胜劣汰, 就像供求关系可以实现公司企 业的优胜劣汰一样。公立教育就像不遵循供需规则的垄断企业一样,纵容那些差 的学校继续存在,即便他们未能把学生教好。供求规则还可以简化现行教育体制 下必不可少的庞大的管理机构地方、州和联邦各级机构。 2.2.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找到教育水平和教学成绩下降的原因,里根政府首任教育部长特瑞尔 贝尔希望为一个非但不打算在公立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财力, 而且还时时考虑着削 减教育开支和撤销教育部的政府制订一项有意义的联邦教育工作计划。 贝尔上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不久便成立了国家优异教育委员会。 该委员会中包括了与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的 代表人士,家长、教师、教育委员会、学校与大学管理者及私立学校员工等各个 群体在委员会均有代表。1983 年 4 月,经过 18 个月的数据搜集,国家优异教育 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目极具警示性的调查研究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 革势在必行 。这份报告列出了美国处于危险之中的各种指标,并认为这足以证 明美国在教育方面遇到了危险,进而整个社会处于危险之中: 4 十年前对各国学生成绩所作的国际比较表明,19 项学业考试成绩评比中, 与其他工业化国家比较, 美国学生从未得过第一名或第二名, 有 7 项获倒 数第一。 凭借最简单的测验,即每天的阅读、书写和理解,美国有 2,300 万成人式 半文盲(文化程度不足以履行自己的职能) 。 17 岁的美国青年中, 约有 13%可以说是半文盲, 少数民族中半文盲的青年 可以高达 40%。 在大多数标准化考试中,中学生的平均成绩低于 26 年前苏联发射卫星那 年的水平。 在天赋高的学生中, 他们在校学习成绩同测验所表明的才能不相称者超过 半数。 大学委员会的学术性向测验(简称 sat 测验)表明,实际上从 1963 年到 1980 年的成绩年年下降。语文平均分数下降 50 分,数学平均分数下降将 近 40 分。 很多 17 岁的青年没有掌握我们希望他们掌握的“较高层次”的智能。几 乎 40%的青年不会从文字材料中作出推论;只有 1/5 的青年可以写一篇有 见解的文章;只有 1/3 的青年能解答需要几个步骤的数学题。 企业和部队的领导抱怨, 他们必须把千万元花在补习教育上, 即培养阅读、 写作、拼写和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上。例如,美国海军部向全国高质量教育 委员会汇报, 最近征募的新兵中, 1/4 不能阅读相当于九年级程度的材料, 这是看懂书面安全指令最起码的要求。如不补课,他们根本不能开始,更 不要说完成现代部队所必须的较为复杂的培训。 报告认为,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场所的条件变化日益加快、危险性越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来越大和那些对迎接危险有充分准备的人的机会越来越多的社会里, 教育改革的 中心应以创造一个学习的社会为目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运用他们的头脑, 从幼年到成年不断地学习,随着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学习。同建立学习的社会的理 想相反的是, 对相当多的人来说, 教育以为着最低限度的学习以适应目前的需要。 然后, 就靠他前 1/4 生涯所学到的东西来度过余生。当这些人需要连贯性的学习 时,得到的是不连贯的、过时的和七拼八凑的知识。 报告对调查结果从教育过程中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认为教育质量下降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过程本身存在的缺陷造成的: 有关教学内容的调查结果:中等学校的课程已趋于单一化、程度下降和 内容分散以至不复有一个中心目标;这种斯堪的纳维亚式的餐前冷菜式 的课程加上学生广泛的选择余地,足以说明我们所处的地位,学生能够 读完所开设课程的比例在 6%-31%之间;中学生从“普通途径”获得的学 分中 25%属于体育和卫生、校外的工作经验、英语和数学补课以及个人 服务和个人发展。 有关学校对学生要求的调查:高中生的家庭作业已经减少(2/3 的汇报表 明家庭作业时间不到一小时) ,并且,尽管学生的平均成绩下降,给的分 数却有所上升;在很多工业化国家里,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和地理从 六年级开始, 并且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用于这些课程的时间相当于美国 学生所花时间的三倍; “教育产品情报交换站”的调查结果说明,绝大部 分学生在没有打开他们的课本之前就能掌握一些教科书中的 80%的材料, 很多指定学生学习的书籍的程度太浅,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劲头。 有关学习时间的调查: 与其他国家的相比, 美国学生用于学校作业的时间 要少得多; 经常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和家庭作业时间; 英国和其他工业化 国家的正规中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8小时, 一个学年上学220天不足为奇, 美国每天学校工作是 6 小时, 一个学年上学只有 180 天; 绝大部分学校对 于教学生掌握学习本领放任自流, 毫无计划, 结果很多学生从中学毕业升 入大学后没有训练有素和系统学习的习惯。 有关教学的调查:小学教师来自高中和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程度最次的 1/4, 这类教师人数过多;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些“教学法”课程的分量太重,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挤掉了将来任教的主修课程的学时;教龄达 12 年的教师平均工资每年只 有 17,000 美元, 很多教师还需要兼职工作或夏季工作以弥补收入之不足, 教师个人在决定关键业务问题上没有什么权,例如挑选教科书;数学、自 然科学和外语方面的教师, 以及教天才儿童、 讲少数民族语言和教生理有 缺陷的学生的特种教师严重缺乏。 鉴于上述危机指标和令人担忧的调查结果, 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给出了一些建 议: 教学内容: 建议提高州和地方中学毕业生的要求, 凡是要取得高中毕业文 凭的学生最低限度应有“5 项新基础课”的基础,即在他们 4 年的中学期 间要学习下面的课: 4 年英语、 3 年数学、 3 年科学、 3 年社会方面的课程、 半年计算机学习。 标准和要求: 建议学校、 学院和大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德采取更严格 和可测度的标准, 提出更高的要求, 并且提高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的入学要 求。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一个支持学习和真正成就的环境中, 面对挑战性得 到学习材料,能全力以赴地学习。 时间安排:建议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新基础课” 。这就需要更有效地 使用现有的在校日, 每天在学校学习时间长一些或者延长学年内的学习天 数。 教学: 这一建议试图改进培养师资的工作或把教学变为更值得从事的和受 人尊敬的职业。 包括提高教师工资、 提高准备任教学工作的人的标准以及 建立教师职称等。 领导和财政资助: 在发动学校和社会支持改革时, 校长和地方教育官员应 起关键作用; 州和地方官员在保证经费和管理学校方面应负主要责任; 联 邦政府和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合作, 共同满足特殊类别学生的需求; 联邦政 府的作用是执行有全国意义的职能; 各级教育工作者、 家长和政府官员协 助实现本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 这些建议的信念基础是:人生来就强烈要求学习;这种要求又是可以进一步 培养的;扎扎实实的中学教育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做到,同时终身学习将给人民以 从事工作和当一个好公民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也有一些教育者认为这份报告是政府对公立学校的又一次抨击, 是政治领导 人和经济界精英将国家经济危机的过错推到了一个承担了太多责任, 却没有得到 政治经济界的广泛支持的教育系统上了。这项报告被认为创建了促进改革的动 力, 但并没有提供一种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模式。报告中几乎没有一个方面谈到关 于解决教学工作的问题,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机械的方法上。在专家看来, 它有点过分的官僚化和简单化。报告只是建议保持平等却无任何实施优异的方 法。它主张设置更多统一的、基础性的课程,增加作业量,延长学年,增加必修 课, 还有提高教师的工资。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把这种在新的形势需求之下所采取 的措施看作是一种“辅助型手段”。在改善学校方面,他们并没有看到有多大的帮 助,比如,新泽西州东北部的帕特森市由乔克拉克校长创办的中学,人们对它 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这项报告很少谈到关于对那些带有关键性问题的学校如何 进行改革的问题。 由于报告过分地集中在中学、抽样太窄和过时的信息、以及拿美国所有的学 校与日本和德国的少数几所精英学校相比,因此受到了教育者的批评。有两位教 育研究者撰写了名为制造出来的危机的报道,认为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是 政客和商业巨头利用学校来掩饰美国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衰退。尽管反对者颇多, 但是为了使国家继续保持它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 国家处在危机之中在为改 革的急迫性方面做了强有力的论证,它是随着大量的其他研究和报告出台的,毫 无疑问,这份报告的影响力最大。 3.3.家庭学校家庭学校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 大多数选择让孩子在家受教育的人之所以这样做主 要是由于学校的原因。许多人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育都不满意,对这两类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特有的专制主义(authoritarianism)也不满意。公立学校呆板 的官僚体制和私立学校容易滋生的骄横跋扈和势利都是引起不满意的根源。 这些 家庭学校的父母往往是学院派的成员、文化上的持不同政见者,他们力图为孩子 们提供一种比现有的学校所能给予的约束少得多的教育,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 到了 80-90 年代,新一轮的家庭学校热又上演了。这一次很多人是基督教原 教旨主义者, 他们被自己看到的公立学校的世俗化以及这种世俗化所鼓励的道德 感的淡漠吓坏了。在家中教育可以巩固他们的家庭和教会的道德观念,不让他们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受到缺乏正规的宗教和道德熏陶的学校的挑衅。在 21 世纪第一个 10 年,家庭学 校运动进行得蓬勃兴旺。它既得到了国会和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又有基督教上 上下下的原教旨主义者作为它的主要发起者。 可以说,里根时期的教育政策以及一些幅度比较小的教育改革,如,初露端 倪的择校等,是接下来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的序。 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报告的 出台,结束了里根政府不温不火的教育改革,从 20 世纪末期开始并持续到新世 纪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 (二)老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 1988 年老布什竞选总统时,便宣称要改进教育,他承诺,如果当选,他将 成为一名“教育总统” 。老布什任职期间,他的教育政策与里根时期的并无多大 区别, 学校祷告和私立学校教育退税仍然处于突出的位置,老布什还延续了里根 时期的择校政策。 1989 年 9 月下旬,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举行的总统教育峰会上,布什总统 和各位州长一起就教育问题讨论了两天,1991 年美国 2000 年的教育战略计 划出台。它以小册子的形式发表,其中包含了六项要在 2000 年实现的目标: 5 所有开始上学的美国儿童都已经做好学习的准备。 中学毕业率至少提高至 90%。 美国学生在 4、8、12 年级毕业时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等 有挑战性的科目必须合格; 美国每所学校必须确保所有学生都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