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计趋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计趋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计趋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计趋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计趋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计趋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论文电子版, 允许 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发表学位论文;授 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提供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循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i 摘要 2010 年 1 月 1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正式全面启动,这是一个涵盖 11 个国家,19 亿人口,gdp 达 6 万 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从 2004 年签署并实施货物贸易协定以来 的九年间, 双边进出口贸易额从 2003 年 782.52 亿美元增长到 2011 年的 3628.54 亿美元,增长了近四倍。目前东盟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地区和第三大进口地区。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当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资本流 动不断增加时, 双方都需要会计这一通用的商业语言来评价资产实力、财务风 险和资信状况, 会计信息自然而然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 而在不同会计标准下产生的会计信息差异巨大,这种差异成为国际间贸易、投 资以及资本流动的巨大障碍。为了消除这种障碍就必须对两种不同标准下的会 计信息进行转换,此时便产生了会计信息的转换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管 理效率,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这就提出了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问题,国际 会计的协调与趋同能够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领域合作紧密,但在会计领域的合作 与发展相对滞后,至今中国与东盟尚未建立用于加强自由贸易区会计合作的相 关组织,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这与中国东盟快速发展的贸易 与投资不相适应。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国际会计协调 与趋同的理论梳理,对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国际化程度逐一进 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博弈论模型分析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与趋同,随后 以云南省为例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到东盟开展跨国会计服务出口,最后本文试图 寻求一种较好的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的模式。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东盟各国会 计发展的介绍与总结以及引入博弈论分析中国与东盟的会计协调与趋同。 关关键键词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 abstract ii abstract on january 1, 2010, china and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official start, cafta is the huge economy of covers 11 countries, 1.9 billion people, gdp of $6 trillion. since signed and implemented in 2004,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volum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from $78.252 billion in 2003 increased to $362.854 billion in 2011, at present, asean is chinas fourth largest export area and the third largest import area. accounting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nguage, when mutual trade, investment, capital flows between the countrie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both side ne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evaluation assets strength, financial risk and credit statu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natur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the various market players to reach the market transactions. bu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varies widely, this difference to become an obstacl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investment and capital flow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obstacle, we must to conversio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nder two different standards, conversion cost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naturally produced, it also reduces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weak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is raises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coordination and convergence issu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coordination and convergenc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in the last ten years, china and asean close cooperation in trade, investment field, however,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lagged behind trade. so far, china and asean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o strengthen accounting coopera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accounting are also relatively less. this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refore, 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dopts norm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bstract iii introduces the chinaasean regional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coordination and converg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china and asean.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introduction of ga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 and convergence in china and asean and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accounting firm in yunnan province to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ervices export to asean. the last attempt is to seek a model about regional accounting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introduce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in the asean countries and introduce the ga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 and convergence in china andasean. key words: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oordination and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ccounting 目录 iv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 . 1 二、研究意义 . 1 第二节文献综述.2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综述. 2 二、中国东盟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综述. 4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7 一、研究思路 . 7 二、研究方法 . 8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9 一、创新之处 . 9 二、不足之处 . 9 第五节 基本理论框架与内容介绍.10 第二章 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 . 11 第一节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理论.11 一、国际会计协调化和趋同化的内涵. 11 二、致力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国际组织. 11 三、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所面临的障碍. 13 四、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国际趋同程度. 14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合作分析.15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历程回顾. 15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效益和和影响分析. 17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对会计的要求. 19 目录 v 第三章 中国及东盟各国会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 21 第一节 东盟各国会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分析.21 一、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会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 21 二、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会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 24 三、越南、老挝、缅甸、文莱的会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 27 第二节 中国会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30 第四章 中国东盟会计协调及趋同的模型分析 . 32 第一节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现状分析.32 第二节 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理论模型分析.32 一、滨田模型分析 . 33 二、纳什与斯塔尔伯格模型分析 . 34 三、博弈论支付矩阵 . 36 第三节 中国东盟会计协调与欧盟会计协调的比较研究.37 一、欧盟会计协调的进程分析 . 37 二、中国东盟与欧盟会计协调的差异性分析. 40 第五章 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跨国会计服务的战略研究 . 43 第一节云南“桥头堡”建设对中国东盟会计发展的影响.43 一、云南“桥头堡”战略的提出背景. 43 二、云南“桥头堡”建设对中国东盟会计发展的促进作用. 43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对云南开展跨国会计服务的影响.45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与做大做强的发展规划. 45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对云南省开展跨国会计服务的影响. 45 第三节 云南省开展跨国会计服务的 swot 模型分析.46 一、云南省开展跨国会计出口服务的优势分析. 46 二、云南省开展跨国会计出口服务的劣势分析. 47 三、云南省开展跨国会计出口服务的机会分析. 48 四、云南省开展跨国会计出口服务的威胁分析. 48 第六章 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展望 . 49 第一节 促进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的原则.49 目录 vi 一、循序渐进原则 . 49 二、协商一致与灵活务实的原则 . 49 三、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导向的原则. 49 第二节 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展望.50 一、合作发展的层次与策略 . 50 二、持续推进国际会计趋同 . 50 三、跨国会计服务的提供 . 50 四、建立与发展区域会计组织 . 51 五、重视和加强中国东盟相关会计问题的理论研究. 51 参考文献. 52 致谢. 55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56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论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2010 年 1 月 1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与活力的由发展中国家组 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而且对东盟、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都将 产生深远影响。回顾过去的十年,双方的净出口贸易额由 2001 年的 416.15 亿 美元增长到 2011 年的 3628.54 亿美元,增长了近 8 倍。现在,东盟是中国的第 四大出口地区和第三大进口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东盟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力推动者。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处于初创阶段,各项制度尚不健全、不完 善,相互竞争与贸易冲突的现象还很普遍。同时,不同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 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联盟的结合,是经济体制、 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多元结合,具有较大的政治敏感性、区域差异性 和系统复杂性。所以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区域组织而言,立足政府主 导和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来实现区域内会计的协调与发展,就成为推动自贸区 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也就是说,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会计问题的 研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会计问题的研究反过来又将推动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 经济的发展。 1 二、研究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会计问题的研究,本质上是从国际会计的角度 1赵仁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政制度协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4 第一章 导论 2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的健康、 稳定发展,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现。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问题的研究,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和国际会计研究的拓展。但这一问题却很少受到关注,而在国际会计的研究中, 很少立足于某一具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会计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 一定的理论意义。 其次,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若能实现中国与东盟会计的协调 与发展则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对接与共享,有助于减少会计报表转换成本、投资 决策成本、契约谈判成本等,同时还加快了会计信息的传播速度,减少了投资 者对会计数据的错误理解,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从另一角度提高这一地 区经济增长速度,使得会计信息对各方更为有用、可靠、可比、相关,并且使 会计这一商业语言真正在中国东盟这一地区发挥信息沟通、促进贸易往来的桥 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后,云南自古以来就是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和通道,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又赋予云南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中国与东盟会计合 作与发展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潮流之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促 进和加快我国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得本论文的研究具有了最 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问题的研究,是在国际会计视角和分析框 架下的一种现实意义上的探讨,基于此,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 方面: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的一 个热点,并在其他相关科学领域逐步得到拓展,具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在“为 什么”和“怎么办”两个层次上展开,其内容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 第一章 导论 3 的背景及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及效应分析等方面。 ( (一一) )中中国国东东盟盟自自由由贸贸易易区区建建立立的的背背景景及及意意义义方方面面的的研研究究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首先需要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历史 演变做一下梳理。对此,蒋兴红(2003)认为,中国和东盟经济贸易关系的历 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初期阶段 (1967-1978) ;第二,中国和东盟经贸稳步发展阶段(1979-1989) ;第三,中 国和东盟经贸关系迅速发展阶段(1990 年至今) 。 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及前景方面,不少人认为(许宁宁, 2005;李荣林,200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与经 济合作的迅速发展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日趋成熟的结果,同样也是符合利益相互 间共同选择的结果,是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树立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 综上所述,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及意义方面的研究,虽然 各自的立足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区域化、东盟、中国这三个层次展开 的,总体认识上较为具体、深入和全面,而且基本上都是从积极支持和肯定的 角度进行立论的。 2 ( (二二) )中中国国和和东东盟盟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合合作作方方面面的的研研究究 霍伟东(2005)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一书中认为 20 世纪中后期 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双边贸易与投资 不断深化,东盟已连续十年占据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它还是中国在发 展中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双边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 这些对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了客观基础。 李荣林,宫占奎等(2007)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和货物贸易自由 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考察 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的政治经济和历史原因,与此同时,对东盟自由 贸易区做了纯经济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协调战略。 综上所述,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过去十年的经济合作,学者们基本上 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认为双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虽然 2赵仁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政制度协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6 第一章 导论 4 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彼此的互补性更强,同时对未来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空间给 予了大胆的肯定。 ( (三三) )中中国国东东盟盟自自由由贸贸易易区区的的影影响响及及效效应应分分析析方方面面的的研研究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10)在回顾了中国与东盟自由 贸易区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引力模块和 gtap 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 易区的效益和影响进行论证,提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必须妥善处理 的五个问题即:操作层面对接不理想、经济结构竞争性明显、成员国间的经济 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个别产业存在一些负面冲击、东盟的内在矛盾较难解决, 并针对如上问题给出了中国在未来几年应该采取的策略。 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由于地域的原因,云南和广西等地与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密切相关,相应地就有许多立足于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角度来看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云南省社会科 学院课题组(2002)认为要加速把昆明建设成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商 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教育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加快推进 云南边境城镇化的进程。 3 综上所述,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在时间上基本与自贸区的构 建和发展同步,在地域上北京、云南、广西等地较为集中,而在研究内容上对 背景及意义方面的研究日趋全面和透彻,对效应和影响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 并在研究方法上不断创新。 二、中国东盟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综述 ( (一一) )会会计计国国际际协协调调与与趋趋同同方方面面的的研研究究 j.m.samuels,a.g.piper(1981)在国际会计:评论中认为: “协调就是 意图归纳不同的制度,是把多样性的实务并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共同协作结果的 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减少差异的过程。可比性、标准化或统一性与协调化是不 同的概念。 ” f.d.s.choi,c.a.frost,g.k.meek(2002)在其合著的国际会计第三版 中认为: “协调化是对会计实务的差异设定限度,以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 ” 3赵仁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政制度协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8 第一章 导论 5 c.w.nobes,r.h.parker(2004)在比较国际会计(第 8 版)中认为“国际 会计协调是指通过对会计惯例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 ” 盖地(2004)认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使各国的会计准则向某套基准的 会计准则靠拢或与其相似,而这套基准的会计准则应博采各国会计准则之长, 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适用。 常勋、常亮(2009)在国际会计(第六版)中认为:会计的国际协调就是 “通过一些国际性组织等专门机构(包括政府和民间)制定或认可采纳一些统 一的会计准则或其他标准化文件,促进一定地区或世界范围内的各国会计实务 和财务信息的统一和可比性的活动。 ( (二二) )东东盟盟各各国国会会计计制制度度介介绍绍方方面面的的研研究究 蔡晓颖(2005)介绍了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会计准则的执行要求, 会计准则的现行结构以及新加坡近些年的会计改革历程,认为新加坡近些年的 会计改革体现了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强公司治理、加强对会计职业界的监 管等一系列主题,并总结了新加坡在会计改革中的三点启示,即:提高面对国 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迅速做出调整的能力,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进程、 应允许特定公司使用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制定成员应当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 谭小平(2008)比较分析了中国与越南会计改革的历程,认为中国与越南的 会计改革历程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并认为会计改革既要坚持国际化趋同 方向,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又要结合本国国情同时需要强化会计准则 的执行监督机制。 梁淑红(2008)认为柬埔寨因外在动因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但由于 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发达国家与国际组织机 构的援助下,其国际会计趋同仍在继续,并朝着更符合国际资本要求的方向发 展。 蒋俊松、卢漪等(2009)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缅甸收入会计准则的差异,认为 了中国与缅甸两国收入准则都要求披露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但缅甸收 入准则在披露方面更加强调重要性原则,要求披露各类重大收入的金额。而中 国收入准则则要求披露本期确认的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和 第一章 导论 6 使用费收入的所有金额。 综上所述,国内对东盟国家会计制度的介绍主要聚集在新加坡、越南两个 国家,而对泰国、菲律宾等其他国家会计制度的介绍则相对较少,这可能主要 是源于语言的障碍和资料的稀缺。 ( (三三) )中中国国与与东东盟盟会会计计协协调调与与趋趋同同方方面面的的研研究究 choi(1981)认为东盟会计师联合会的一个功能就是保护个别东盟国家,使 之不必完全采用不适合当地情况的国际会计公告。 craig ,diga(1996)调查了东盟国家制度结构方面的巨大差异,认为这些差 异将阻止会计的区域协调化。 saudagaran,diga(2003)用东盟国家的数据说明,协调化进程会继续下去, 而且将建立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christopher nobes,robert parker(2010)认为东盟会计师联合会在协调化 方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也没有能够削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影响。 梁淑红(2004)指出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实现会计信息的自 由流动是建立共同市场无法逾越的步骤之一,认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会计协 调活动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会计制度差异大、会 计发展水平差距大以及会计国家化和会计国际化的矛盾。 向振军、周映群(2007)分析了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可行性,中国东盟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如果能在该区域内率先实现会计协调, 无疑会增强中国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的实力。 蒋俊松等(2009)认为中国东盟的会计协调有助于使中国东盟作为一个 整体,增强其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的实力,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同时, 也有助于带动该自贸区内会计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加入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的行列,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陈红(2009)从影响会计发展的会计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会计协调,认为会 计环境的发展变化是引起会计协调的根本动因,同时会计环境的差异也是不同 会计模式之间进行会计协调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会 计协调的创新型思路。 唐滔智(2010)认为因为会计国际化过程所具有的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协调 第一章 导论 7 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博弈,并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的机理 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的基本路径。 梁淑红(2011)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发展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会计 准则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弱制度环境下缺乏支持区域会计协调 的制度结构。 综上所述,对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方面的研究,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深入的。 因此,在这一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最多。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在内容 上,对中国东盟会计协调机制的研究日趋全面,在研究方法上也不断创新, 但不足之处在于对该问题的研究过于空洞而缺乏深入。 ( (四四) ) 中中国国东东盟盟会会计计教教育育交交流流与与合合作作 秦少卿(2007)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贸易 的快速发展,对适应中国东盟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佘晓燕(2010)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推动中 国与东盟教育合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需要探索更深层次、更具体化的教育合 作。 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我们总结如下:第一:关于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的 相关理论研究较少;第二:关于东盟相关会计问题研究,主要局限于少数国家 的会计准则趋同研究,以及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协调与趋同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的分析和多学科的结合, 立足于当前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中的会计问题的现状,运用财务与会计、区域 经济学、博弈论等多学科的知识对中国与东盟的会计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通过现状梳理、理论分析、国际对比和未来展望等系统研究和全面阐述,从而 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会计问题的研究与发展。 第一章 导论 8 图1.1 研究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 (一一) )文文献献研研究究法法 文献研究法是本文最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东盟相关会计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来了解中国东盟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以达到对该研究问题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区域经济学 等经济学理论 理论基础 中国东盟各国 会计国际化介绍 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展望 理论工具 会计与财务 理论 基本理论 中国东盟区域 经济合作分析 国际会计协调 与趋同分析 理论分析 会计协调与趋同 的模型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 跨国会计服务研究 研究重点 研究结论 第一章 导论 9 ( (二二) )比比较较分分析析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实践有着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和教训,通过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的发展与欧盟会计的发展进行比较 分析,有助于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会计制度发展的基本路径和规律,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 ( (三三) )博博弈弈分分析析 博弈论研究人们的策略互动行为,是分析和解决冲突与合作问题、设计相 关机制的有效工具,其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制度的协调与趋同就是区 内各国在会计领域的一种博弈。因此,博弈分析是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会计制度协调、探索合作机制的有效工具。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首先,在选题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问题的研究本质上就是从国 际会计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其目的是在于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会 计协调和合作的机制来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这不 仅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国际会计研究的拓展,而且是中国东盟自由贸 易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和博弈分析,在对会计协调 机制的理论分析时,笔者运用了博弈论这一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通过滨田模型、 纳什与斯塔尔伯格状态分析对会计协调进行深入的模型分析,这是对前人研究 方法上的一种补充与创新。另外,本文通过采用比较研究法将欧盟的会计协调 与中国东盟的会计协调的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透过欧盟的会计协调历程来 看中国东盟的会计协调与趋同。 二、不足之处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合作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的提出,有赖于 第一章 导论 10 对自由贸易区会计制度协调与合作效应的深入研究和实证,也就是说,本文虽 然认识到自由贸易区会计制度协调与合作效应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性,但由于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刚刚起步,有关数据不全或是数据难以获取,因此没 有或是无法对自由贸易区会计制度协调与合作效应的分析,而这也是后续研究 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五节 基本理论框架与内容介绍 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有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 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基本理论框架及章节介绍等内容。其中文献综述集中 梳理和总结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会计问 题的研究两个方面。 第二章: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该章主要介绍国际会计协 调与趋同理论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合作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 试图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理论分析为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的分析做铺垫。 第三章: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该章主要是 对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会计发展历程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的介绍, 以寻求对中国东盟国家会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第四章:中国东盟会计协调及趋同的模型分析。该章首先分析中国东 盟会计协调的现状,并采用滨田模型、纳什与斯塔尔伯格状态分析、博弈论支 付矩阵三种理论工具来探讨中国东盟会计协调与趋同机制的解决之道,最后 通过将中国东盟会计协调与欧盟会计协调进行比较分析来更深层次、更具体 的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会计协调与趋同机制。 第五章:云南会计师事务所到东盟开展跨国会计服务的战略研究。该章通 过立足于与东盟贸易、投资往来密切的云南省,从微观层面探究中国与东盟会 计合作与发展的空间与前景。 第六章:中国东盟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的展望。本章立足于区域会计合 作与发展的理论分析、现状梳理和国际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促进中国东盟会 计合作与发展的原则和未来展望。 第二章 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 11 第二章第二章 中中国国东东盟盟会会计计问问题题的的基基本本理理论论分分析析 第一节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理论 一、国际会计协调化和趋同化的内涵 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不可逆转的超越 一国国界的趋向。 国际会计协调是会计国际化的一个阶段。国际会计协调是一个以限制和减 少各国会计准则差异为核心的过程,通过该过程,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和可理解性。国际会计协调并不追求统一的会计标准,而是通过协调来增加会 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正是国际会计协调的深化为国际会计趋同奠定 了基础。 国际会计趋同的核心是实现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国际会计趋同是许多国家 和国际组织进行长期国际协调的成果。从理论上来看,制定和实施全球统一的 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是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财务报告缺乏可理 解性和可比性最理想的方案。但从实践来看,立即执行单一的标准化的会计准 则缺乏现实可行性。因此,通过国际会计趋同进一步推动会计国际化是更为现 实的一条路径。 二、致力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国际组织 致力于国际会计协调化和趋同化的国际组织既有政府间的,也有非政府间 的,既有世界性的组织,也有区域性的组织。表 2.1 按照部门和地理位置对主 要的协调机构进行划分。除表上所列组织外,还有许多其他区域性组织,这些 组织的职能也相当不同。 表 2.1 致力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国际组织 部门 范围 世界性区域性 第二章 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 12 政府间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 欧盟 职业界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 际会计师联合会 欧洲会计师联合会、亚太会计师联合 会、东盟会计师联合会 独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混合g4+1、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 在此,本文主要介绍与中国与东盟会计区域化发展相关的国际组织: ( ( 一一 ) )国国 际际 会会 计计 准准 则则 理理 事事 会会 ( (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 board ,iasb)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是在协调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取得成就最大的民间会计 职业组织。该委员会是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墨西哥、荷兰、英格兰和 爱尔兰、 美国、 法国和德国 (原联邦德国) 等 9 个国家的会计职业组织于 1973 年 发起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uncil, iasc),并于 2001 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该理事会章程所规定的主要目标是以下三个:第一, 为了公众的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实施效力的全球会计 准则,该准则要求在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提供高质量的、透明的和可比 的信息,以帮助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其他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第二,促使这 些准则得到使用和严格的应用;第三,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达到高质量解决方法的趋同。新的目标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 新要求:第一,强调制定具有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第二,更加重视国际会 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使用与严格应用;第三,竭力提倡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 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 (convergence) 。 4iasb 新目标的提出,实际上 已将 iasc 原先作为各国会计准则“协调者”的身份转变成 iasb 作为“全球会 计准则”的“制定者”的身份,并将致力于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与财务报 告准则的趋同。 ( (二二) )亚亚洲洲及及太太平平洋洋地地区区会会计计师师联联合合会会( (the confederation of asian and 4常勋,常亮.国际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p125 第二章 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 13 pacificaccountants ,capa) )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会计师联合会简称亚太会计师联合。它正式成立于 1976 年,在会计职业界的地域性国际组织中是成立较迟的,但发展很快。第一次会 议于 1957 年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现在,其成员包括太平洋沿岸的 21 个 国家的31个会计职业组织, 其常设秘书处设在香港,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5 年参加该组织。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采用 ifac 和 iasc 制定的准则促进会 计协调化的方式,改进会计职业水平和促进会计职业界的发展。 5 ( (三三) )东东盟盟会会计计师师联联合合会会( (asean federation ofaccounting,afa) ) 该联合会是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会计职业 团体于 1977 年成立的,其目标是有三个:第一,为了在会计职业界建立起东盟 思想,提高东盟国家的会计师在这一地区的职业地位;第二,在东盟国家会计 师之间建立更密切联系和地区性合作;第三,与东盟国家商业团体合作,共同 促进东盟地区的经济发展。该联合会设有理事会和秘书处,下辖四个常设委员 会,分别处理:会计原则和准则,审计原则和准则,教育,会计师职业的发展。 迄今为止,它的会计原则和准则委员会已发表了两份重要的征求意见稿,即: ed-1 东盟国家会计准则介绍和 ed-2 基本会计原则。 6 三三、国国际际会会计计协协调调与与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