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是本 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人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试行)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武汉音乐学 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施 v 日期:俨6 年了月口日 耙嗍:彩盯一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文作者完全了解武汉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武汉音 乐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甩本授权书) 日期:1 卢以年,月。日 日期: 形年矿月吣日 p 缸葡 签签者师 怍文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阶段艺术生的声乐教学活动展开分析研 究,从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育现状的分析,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目标计划的 定位、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如何对学生 进行歌唱思维的培育等几个方面展开一一论述,得出结论:对待高中阶段的学生 必须让他们有积极的歌唱情绪、正确的声音概念,在老师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下 做到创造性的歌唱,只有这样,高中阶段的声乐教学才能获得效益的最大化,为 学生日后进一步的声乐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艺术生声乐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 茎堡童堡兰堕夔主! 壅竺兰竺丝奎:竺塑垒! 壹! 堕垦苎查竺! 墨墼堂塑墨! : :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s i s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sw e l la sa n a l y s i s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m a i np o i ma b o u te f f e c t i v ea n de f f i c i e n te d u c a t i v ea c t i v i t i e su p o nv o c a lm u s i cf o r s t u d e n t so fs e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0 0 1 a n dt h ed i s c u s s i o ni sd e t a i l e dd e v e l o p e df r o m 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i n c l u d i n gt h em e t h o d st os p e c i f yt h et a r g e ta n dr e g u l a t e t h ep l a no n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f u n d a m e n t a l ,t oc u l t i v a t ea no p t i m i s t i ca t t i t u d ef o r s t u d e n t s t h ep u r p o s eo f t h i st h e s i si st oc a l t yo u tt h ea n a l y s i sa n dr e s e a r c ha r o u n dt h e c o r et h a ti so nh o wt oi m p r o v et h et e a c h i n go fv o c a lm u s i ci ns e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0 0 1 b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i s c u s s i o nf r o m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w h i c h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l et od e f i n i t e t h eg o a lo ft e a c h i n g , t os t a n d a r d i z et h ep l a no ft e a c h i n g , h o wt ot r a i nt h ep o s i t i v e s e n t i m e n to f s t u d e n t s ,h o wt ot e a c hs t u d e n t st oc o n s t r u c tt h er i g h tc o n c e p to f v o c a l ,t o t a k ew h i c hm o d eo ft e a c h i n g , a n dh o wt 0t r a i ns t u d e n t st os i l l ga f f e c t i v ee t c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i sd r a w nt h a t :t od ow i t ht h es t u d e n t so fs e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o o l ,t e a c h e r s s h o u l dm a k et h e mg e tt h ep o s i t i v es e n t i m e n t so fs i n g i n ga n dr i pc o n c e p to fv o c a l , m o r ee v e r , m a k et h e ml e a r nt os i n ga f f e c t i v eu n d e rt h eg u i d eo fv a r yt e a c h i n g o n l y t h r o u g ht h i sw a y , c a nt h et e a c h i n go fv o c a lm u s i ci nt h ep e r i o do fs e n i o rm i d d l e s c h o o lg e tt h em a x i m u me f f e c t , c a r tt h es t u d e n t sf u f f h e rs t u d yt h ev o c a lm u s i c s m o o t h l y k e yw o r d s :s t u d e n t so f a r ti ns e n i o rm i d d l es c h o o l ;t e a c h i n go f v o c a lm u s i c ; c o d eo f t e a c h i n g ;t e a c h i n ga i m s ;t e a c h i n gs k i l l s 3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社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引言 1 9 8 6 年4 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1 9 8 6 1 9 9 0 中提出“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 育全面发展的方针,”确立了美育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 要内容,其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 9 8 9 年1 1 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全国学校 教育总体规划( 1 9 8 9 - 一2 0 0 0 年) 是我国第一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说明我国学校教育进入“依法治教”的新阶段。与此相适应,作为学校美育的重 要内容,学校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加强,音乐教育的地位逐步确立 并不断加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广 大音乐教师也积极进取,使各地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正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上,高中阶段开设音乐课和成立专门的艺术班的新的 音乐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这是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重大举措。因为高中阶段是青 年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加强对学生进行音乐教 育,对于塑造青年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和道德情操,都有 非常积极的意义。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高中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 他们的文化修养,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岚清等对加 强学校艺术教育和高中应该开设音乐课等问题相继发表重要指示。为此国家教委 于1 9 9 4 年7 月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通知,决定从 1 9 9 4 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1 9 9 5 年1 0 月又颁发 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 初审稿) 。此时,距1 9 5 2 年3 月颁发的中 学暂停规程( 草案) 中取消高中音乐课已有4 3 年恢复高中音乐课堪称划时代 的举措,足以体现国家对推进新时期学校美育建设的重视和决心。此后,在教育 行政部门的扶持下,专门的音乐艺术班在全国各地一些有条件的中学相继建立并 蓬勃发展。这样一来,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遂建立起一种相互衔接的音乐 教育体制。 稍作回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此前的中小学音乐课大体可以说就 是“唱歌课”。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老师教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若老师教给学 生一点识谱、视唱,然后再唱歌,就相当奢侈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声方法,甚 至声乐艺术声乐的概念成为极少数有机会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学生的专利品 4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杜海红1 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全方 位发展,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快。特别是9 0 年代以来,中学( 特别是 设有艺术班的音乐教学条件较好的高中) 音乐课从简单、机械的“唱歌课”,增 添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在高中教授和欣赏声乐艺术就是一个重大的改进。这为一 些有兴趣、特别是有志于声乐艺术的高中学生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提供了一个平 台笔者有较长时间从事高中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工作和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 的经历,既目睹了近年来我国高中音乐教育良好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也体验了改 革转换期的许多困惑和忧虑,作为主要担任声乐教学的教师,对高中时期的学生 情况非常熟悉,对高中阶段艺术生的声乐教学有许多感受之所以选择高中阶段 艺术生的声乐教学作为本人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正是期望通过总结、分 析,探寻此时段声乐教学的规律,为建立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高中生均来自农村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虽然 因为单纯喜欢而选择了音乐,并怀揣个人志向乃至负载着全家人的希望,立志报 考音乐艺术院校深造,但在进高中阶段艺术班以前,对所谓“科学的发声”多闻 所未闻。面对这样的学生,专业老师身负的重任可想而知。如何引导这些学生较 快进入声乐学习的状态,在音乐素质和技术上较快地进步,帮助他们实现艺术的 梦想,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曾任教的就是这样一个比较 典型的县级市高中艺术班,本文拟在反思过去的教学活动和总结这几年声乐学习 的基础上,就今后如何改进和提高高中阶段艺术生的声乐教学做一些探索。 一、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育现状 从声乐教学的基础理论看,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 的指导性文件,虽然关于声乐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具体到高中阶段艺术生声 乐教学研究的却少之又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使实际教学处于摸索之中,不能 形成体系。 从声乐教材上来看( 声乐教材是学习声乐者必备的工具书) ,从9 0 年代初期 艺术生教育的初兴到如今的繁荣,大体上都沿用高师声乐教学的一套教材,稍后 用得较多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实际上, 许多学校直到目前尚没有声乐教材,曲且多由老师临时在自己演唱的曲目中抽 选。这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不便在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展的2 l 茎望童墨堂堕堡主婴塞塞堂垡笙塞些塑堑! 堕堕垦垄查兰! 墨墼兰翌坠二j 世纪,高中阶段的艺术生仅没有属于和适合他们的声乐教材,这必将影响学生系 统的学习声乐,妨碍他们声乐专业素质的提高。这一点是值得所有声乐教师和音 乐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 从教学手段来看,目前所用教学手段基本上和高师声乐教学方式一致。但 高中阶段的艺术生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 异。从生理上讲,他们正处于身体的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趋向成熟的 过渡时期,各种机能都还非常不稳定:从心理上来讲,高中生正处于情绪容易波 动的时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如果在其情绪激动或者意志消沉的时候不加于正 确的引导,那么教学上的失败是毫不奇怪的。甚至会造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终 生遗憾。 从学生音乐素质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基础 音乐教育在广大的农村还是非常的薄弱,基本上不能同城市的孩子同步,音乐教 育城乡差别很大。 从教学目标看,高考仍然强力的指挥着声乐教学。应试教育的模式影响着中 国绝大部分学生。虽说从小学到中学都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政府部门和各级学 校领导以及全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充满竞争的高考这 一短期而又现实的目标,学生的承受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有来自家庭热切期望 的压力,有来自学习竞争的压力,对于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最残酷的就 是市场经济下高昂学费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都影响着学生音乐素质的进一步提 高。 从师资状况来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文人韩愈所 说。“传道”,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授业”,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解 惑”,则指向学生解答如何做人和解决知识方面的疑惑此言道尽了从古至今教 育永不偏离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教育界广为传颂和引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音 乐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阶段艺术生的专职音乐辅导教师,更应具备一个比 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具有过硬的基础文化知识。知识范围越宽广,学识 教养越深厚,就越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思路。第二要具备较高的音乐 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它应该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主体知识、音乐前沿知识 6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牡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及专门的音乐技能。第三要一专多能目前大多数艺术高中的音乐教师都实行包 班制度( 也就是一个老师身兼声乐老师、钢琴老师、试唱练耳老师、乐理老师等 数职) ,但高中音乐教育在教育目标的定位、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 等方面都有别于大学,目前的艺术生很多都来自予小县市,在那些经济并不是很 发达的地区,要想拥有几个音乐素质比较全面的、一专多能的音乐教师,对于学 校和学生来说,近乎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师资力量以及师资水平的欠缺直接影响 着我们高中艺术生的发展。 另外,音乐教育经费的短缺、音乐教学设施器材陈旧简陋等,都影响着学生 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素质的两极分化。这就是目前大多数地区高中艺术 生声乐教育的现状 二、高中艺术生声乐教学模式的改进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不可能象专业音乐院校那样,有足够的师资 力量给学生一对一的上课,实际情况经常是一个老师要带几十个学生。并且,除 了教授声乐这一职能外,教师常常还身兼钢琴、视唱、乐理等课程的教学。在这 里笔者主要谈谈作为声乐老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 果。 。 1 、灵活处理变声期的授课方式 声乐课传统的形式就是一对一,称之为“小课”这里针对变声期谈谈这种 授课方式( 此授课方式的许多方面也适应不在变声期的学生) 。在这个期间的唱 法必须迅速适应发声器官的不断交化。因为变声期间学生的发声器官比较脆弱柔 嫩,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上专业课时要用讲、听、看、唱、交替进行,不 要在学生兴趣高时就让他长时间地唱个没完,要劳逸结合教学中不要贪大、图 快,不要追求大音量。这个教学过程采用的原则可谓“少吃多餐”。以不累为 判断标准。尽量用最舒服的几个练习,达到增强喉肌的发声功能的目的。调整学 生的呼吸方法,使其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保护和训练有机地结合。 也可采取学生之间相互听课的方式来进行这一时期的教学。倘若一个学生在 一个方面有欠缺,而另一个学生刚好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就可以让前一个学生 来听后一个学生的课。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在课下还可以相互 交流,彼此谈谈自己发声时的感受,在观察、分析、比较、借鉴的过程中,既获 7 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得了启发,又增进了同学友谊,何乐而不为呢1 2 、采用大班课、小组课的授课方式 如前所述,高中阶段艺术生的声乐老师面对的是一个老师要对付几十个学生 的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针对这种一个老师“对付”一群学生的状况,就必须采 用集体课( 大班课) 与分组上课( 小组课) 结合的授课形式,把它作为“小课” ( 个别课) 的补充和完善。老师面对一个学生或三、五个学生上课,以及面对几 十个学生上课的情绪是有所区别的,大班上课时老师的压力肯定大一些,另一方 面情绪也更积极一些。反之,给一个学生上课或三、五个学生上课及几十个学生 上课,接收者各自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多容易产生一种竞争的意识, 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一个学生可以听到更多的曲目, 扩展了歌曲作品的储备量。还可在与对方的歌唱项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 和缺点,借鉴的对象和机会更多。另一方面,大班课与小组课的学习也可以改善 高中阶段艺术生课时紧缺的矛盾。所以,在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中一、二年级采用 大班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声乐教学,对于高中阶段艺术生来说是非常有 益的。 大班课与小组课形式的导入,为上课的生动性提供了条件。本来,声乐课就 是建立在感知模仿葫圃应用这四个过程中,具体地说,声乐课好像 总是在探讨发声问题,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声乐学习的最终目的虽然不是为 了发声而发声,但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发声问题又是无法避免的,所以难免 会出现单调的时候。小组课与大班课刚好为丰富课堂气氛提供了可能性。因为人 多,可以采取合唱、重唱、对唱的形式活跃上课的气氛,从而更充分的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也可以按嗓音条件分声部,或者是按演唱水平分组,这样老师既能注 意学生的个体特征,又能找到学生的群体特征,可以更好的掌握和解决声乐学习 中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和技能技巧问题也可在宽松、自由、生动、和谐的课 堂气氛中利用各种媒体及学生身边种种鲜活的音乐活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求知 欲,以获得更好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 当然,大班课与小组课人多,学生的音乐喜好各不相同,具备的音乐素质参 差不齐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不合作、不主动、不积极的行为,老师就可 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协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优秀的心理品质之一,让 8 :。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 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他懂得“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掀起骇浪;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 真正体现个人才华”的道理,从而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样一来,声乐课 上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为以后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计划的科学定位 高中艺术生的声乐教学作为我国艺术教育整体结构中的一环,应当有自身 的学科定位、教学方法以及发展模式但事实上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位, 因此在教学内容、方法上与大专院校有雷同性,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实际上这些 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众所周知,学生在素质、能力以及其它方面的倾向 性,主要是在学校的培养和引导下形成的,学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环节及课程的 设计又主要地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目标,而教育目标则是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 外部环境下的定位所决定的。 l 、艺术高中生的声乐教学目标 从当今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来看,已经把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放在文化及人 的发展上如德国,音乐教育七十年代就将目标从重“艺术作品”转向重“文化 中的音乐”;美国在音乐教育基础中所强调的六个方面,也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 定位的,这六个方面包括: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音乐 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学习音乐是学习想 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高中艺术生 的声乐教学作为美育中的艺术教育,应属于素质教育,因此高中阶段艺术生的声 乐教学目标,首先应着眼于健全青少年学生的完美人格,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开阔高中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然 后才是技能、技巧的学习 2 、周密合理的教学计划 由于艺术高中生在许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例如人多,往往一个老师要面对三、 四十个学生;二是师资力量的缺乏,一个老师要担负许多门课程;三是基础文化 课的学习任务较重。所以在课时的分配上,教学的安排上,一直是音乐老师最为 棘手的问题。高中阶段艺术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既要搞好自己的专业,也不能 9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丢下文化课。因此合理又科学的教学计划是高中阶段艺术生学好声乐课以及其他 课程的关键所在。总结本人任教过的高中的教学经验,借鉴吸取其它学校教学计 , 划的长处,笔者认为教学计划应该随年级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声乐教学计划应着重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选用一些音域跨 度不大的歌曲进行声乐的基础训练到高一的下学期,通过半年的兴趣培养,学 生对声乐课已有初步的认识,老师也对学生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教学计划除了进 一步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以外,重点要放在歌唱基础知识上,主要是呼吸的运 用、共鸣腔体的协调和咬字吐字的规范等方面 进入高二年级的上学期,声乐教学计划重点还应该在歌唱的基础知识上,歌 曲的选择上仍然应当以短小抒情的作品为基调,同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差异, 有目的地进行个性化培养。至高二的下学期,教学重点则需转移到歌曲的演唱上 来,应当更加突出学生演唱中个性化教育。当然,基础训练也不能松懈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的三年级是老师与学生都非常关键的一年,那么整个高 三年级的教学重点都应该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巩固声乐基础理论的学 习;二要使演唱中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确;三需加强高考前的演唱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要的是要依据多方面条件,使各种方 法进行合理的组合,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教学艺 术。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歌唱情绪的调整 情绪,就是人的一种“心情”或者“心境”的外在流露。左传里说:。喜 生于好,怒生于恶好舞乐也,恶物衰也。”从中我们可知,情绪有着对立的 两端,即可以表现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主观能动 性和艺术创造力,比如高兴的时候做什么事都有兴趣: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 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力,如悲伤的时候对自身以外的事物懒于理睬。在声乐教 学过程中,老师、学生的神态容光焕发。情绪高昂,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发出 明亮的声音时,我们说老师、学生的基本情绪是积极向上的。如果一个学生带着 低落的情绪唱歌,那肯定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美国著名声乐理论家及声乐 教师威廉凡纳指出:歌唱者情绪低落时会出现音低的现象,歌唱者心情焦急时 1 0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就会发生音高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歌唱行为是决定于信心的。因此,在声 乐教学中,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对该课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极其重要的。那么, 如何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呢?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阐述。 ( 1 ) 、生活中的情绪 人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很重要的比如,许 多高中新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可能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一下子来 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学和陌生的老师,每个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一个逐步 适应的阶段。能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会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心情的好 坏又直接影响上课的效果这时候,作为一名声乐专业老师,要尽快了解学生各 方面的情况,经常关心学生学习以外的事情,而不仅仅只是上好专业课就完事。 和学生谈谈具体实在的生活,拉拉家常,谈谈理想,憧憬未来,都是有必要的。 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通过这样的接触,一且学生情绪低落时, 老师就可以及时捕捉到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变化的原因,进而能够及时、有效的调 整学生的情绪,使其尽快走出消极低沉的情绪状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 活,这样间接地确是卓有成效地大大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 2 ) 、教学过程中的情绪 在声乐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不敢去上某某老师的课,或 者上课时学生看到老师严肃的神情大气都不敢出,从而导致过分紧张,越练越不 对劲,甚至于使教学无法再往下进行。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老师作为一名 专业老师,上课时不要把生活中不如意的情绪带进课堂,应当把亲切和蔼的态度 始终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上课时保持一种放松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要达 到这种效果,老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这种修养也体现在另一种现象里。比如, 当学生按要求做对了,老师就提出表扬,如果按要求没做对,甚至反复几次还不 对,老师就现出暴躁的情绪,甚至恼怒,这样对学生情绪的刺激很大,容易使学 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是极不利于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的一名合格的高中阶段 艺术生的声乐专业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应该分清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按阶段的进 行针对一项要求对学生要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完全领悟。比如第一 次练唱音阶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音准上,当比较完善地唱完音阶时,除了强调 音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音的饱满,以此类推还有音的连贯、流动等等。当练习的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各个方面单项要求基本达到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移到 总体协调上来,注意从基本发声到艺术表现的方方面面。不分阶段盲目地指导学 生练习,常常会没有什么效果,老师因此产生烦躁的情绪,学生也会急躁甚或失 掉信心,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耐心地循循善诱,既体现老师的素质,也是老师 的美德。 声乐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有经验的老师总是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 识,活跃课堂气氛,并能调节自己的面部表情、举止、仪表、言谈以及对待训练 的态度等方面,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保证自己和学生之间积极情绪的相互感 染,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每个声乐老师都应该具备的专 业素质。 2 、正确声音概念的引导 新生基本上是大本嗓,对声乐应有的声音概念模糊不清。错误的声音概念会 妨碍学习效果,甚至引起高喉结、压舌根、浅呼吸等种种毛病。学生只有具有正 确的声音概念才能分辨出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什么样的声音是错误的,也才能 积极的矫正自己发出的错误声音。所以,使新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重中之重 的任务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的几点感受 ( 1 )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声乐的学习就是与歌唱密切相关的人的各个共鸣腔体,各个发声器官,各 种机能不断协调,不断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无法触摸,也无法亲眼具体地看到。 声音虽能听到,但于初学者而言,仍然显得抽象。要让学生对发声原理有一个清 楚的了解,可首先不急于让学生直接进入声乐学习阶段,可以先介绍一些通俗易 懂的声乐常识。比如,准备人体生理教学挂图,讲解“歌唱器官的生理结构”, 运用人体生理运动学的知识和原理,说明和解释发声器官发声的生理机能和运动 规律;亦可运用医学解剖学的知识和原理,阐明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让学 生了解到人体自身恰似一件乐器,对歌唱器官的具体位置和每一个器官所发挥的 作用以及这些器官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 发声练习,但应尽量使学生在练习时有一个具体的想象空间。当然,给学生讲解 正确的歌唱姿势也是很关键的。如果身体紧张,驮背、勾胸、耸肩、脖子伸长等 等毛病,都将直接影响正确的发声,给学生仔细讲解歌唱姿势的重要性,让其知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4 : 道发声对声乐艺术的利害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站姿为获得科学的正确的发 声创造了条件。 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还可拓展感性空间。比如歌唱时的深气 息,主要指气息要吸得深入扎实,要充分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的共同作 用。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 只有深入、扎实的气息才能为唱歌提供坚实的动力基 础。然而,学生虽能熟练地掌握呼吸,却无法看到气息的具体流动过程,这时靠 的就是感悟。比如,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例子来启发学生,让他用打哈 欠、闻花、吹灰、打喷嚏、哭腔、哼鸣去寻找正确的呼吸方法以获得深厚的气息 支持。因为这些每个人基本上都会做,而且是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的行为,这时 获得的感觉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比如教学生慢慢的吹灰,用口鼻同时呼吸, 让他们感受两肋向外扩展,小腹微收的状态,这个时候学生就能清楚的感到胸腔、 横膈膜和腹部肌肉的共同作用。讲到发声原理,则可以打比方“人声近似小提琴, 当气息经过声带时,它相当予琴弓,而共鸣腔相当于小提琴的共鸣室。”这样为 学生提供了一些丰富的实际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从感性基础上让学生建立正确呼 吸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只有合理运用气息这个歌唱发声的原动力解决好了,才能 获得美好动听的歌声 ( 2 ) 、从基础做起,因势利导 学生从一般的唱歌初次接触科学的发声,老师不要急于求成,俗话说“万 丈高楼平地起”,打下良好的发声基础最为重要。这就要求从自然声区开始可练, 做到发声要准确、明快、富有弹性,不可强力、紧逼、压迫。根据笔者近十年对 新生的观察,大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热情有加,喜欢盲目的模仿自己 所崇拜的歌星的喊唱,以为声音大就是好的,这样往往会导致高喉结、浅气息、 发虚的声音。既没有气息根基,也没有高位置,声音发直、发僵这时候,作为 专业老师就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声音观念,直观明了地向他们讲解歌唱发声的原 理,使其逐渐改掉大声喊唱的毛病。也可提供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让学生仔 细聆听,辨别他们的声音特点,感受各个歌唱家的演唱风格,以获得敏锐的音乐 听觉。 所谓自然声区就是指不用什么力量就唱出的音区,是人声中最自如、最富 有色彩的声音。音域从中央c 开始,上行不超过小字二组的e 音,然后下行回 武汉音乐学院硬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l 到中央c 音这一时期的训练只能从自然声区开始。当自然声区的音逐渐巩固 后,再将正确的感觉向自然身声区两边扩展,使音域扩大。对声音技巧的训练, 最开始也是在自然松弛的基础上,半音半音向上,向下扩展,使自然声区圆润、 明亮的色彩得以丰富发展。然后再作一些如跳音、断音的练习。这种方法既可以 同时使用于男女生,也可以不分声部。可以选择同度音、三度音、五度音的练声 曲训练,并且以哼鸣和轻声的柔唱为主。引导学生用心去唱给自己听,使其学会 用声乐的标准聆听、审视自己的声音,体会声音的走向。应当告诉学生歌唱活动 并非单纯的生理运动,练唱时多用脑子至关重要,每个音的发出,都要经过大脑 的审查,过滤出那些直白僵硬的声音,发现自然松弛、有共鸣悦耳的声音,加以 强化放大,在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同时,使合理的肌肉控制巩固下来。练习时 一定要聚精会神,专注到每一个唱出的音。要不断思考获得自然、清晰、准确的 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练得不好又是什么原因? 要找出方法去克服它。而盲目的练 习是最坏的方法,最应当克服。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位置,兴奋的状态, 气息是否有准备,在发声之前,发出的第一个音是否流动,是否气息到位。而在 连续歌唱时,横膈膜的扩张、腹部的肌肉是否在均匀的收缩,逐渐培养学生细致 的歌唱习惯 在初期还应避免选择那些篇幅过大的作品给学生演唱,选用教材要循序渐 进。当然也需考虑适当的跳跃,跳跃的大小则根据学生的情况过于强调循序渐 进则会影响学生发展的进度,过于跳跃则会使学生的基础不牢固,甚至养成华而 不实的习惯一名专业老师的教材选的好,犹如在通向陡峭山顶途中架起的阶梯, 学生将会顺利踏实地攀向高峰。如果教材选用不当,就像失去了好的阶梯或阶梯 有故障,学生可能停滞不前爬不上去,或爬到一定高度滑下来另外还有一个非 常值得关注点是,高中阶段正值青少年的变声期,是人声从童音期变为成人期的 重要时段在此每个青少年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的生理阶段,由于身体的各种内 分泌腺特别是性腺激素的巨增,使喉头与声带明显变化,有的学生会出现嗓音嘶 哑、变低、发声困难的现象作为声乐专业老师在这个时期的教学要特别谨慎, 既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他们稚嫩的嗓音完好无损,又要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一 旦发现学生的发声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请医生检查,密切观察学生发声器官的 变化情况,从而保证学生顺利地度过变声期,避免给学生造成终身遗憾。所以, 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要让处于变声期的学生学会控制音量,音域不要超过十度,给学生总是在一种柔 和的状态较为轻松自然的歌唱正如巴普利谢娃在声音的高位置中指出的那 样:“柔和的起音最便于控制自己的嗓音器官” 3 、歌唱思维的培育 歌唱是抒发情感的方式之一,但这些情感应该是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 的,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动情的歌唱,这里的理性主要内容就是歌唱思维。歌唱思 维是对演唱作品的深刻理解、表现方法技巧的精到领悟、受众心情的恰当把握等 等培育良好的歌唱思维必须: ( 1 ) 、培养学生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民族,地理位置的差异和风俗民情的多 样,使学生的乡音土语“百花齐放”。比如常见的前、后鼻韵颠倒;n 和l 不分; 习惯性的带“儿化”音等,专业老师在开始进行声音训练时就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不能只注意建立声音状态而忽略了歌唱语言的标准。所以,应当让学生重新学说 标准的普通话,也可开设“歌唱的咬字吐字正音”课,使学生懂得汉字多由字头、 字腹、字尾三段构成,三段之间发音时有合理的过渡方法,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 准备工作总之,学生在歌唱时必须是没有思想包袱,轻松愉快的演唱是作为一 个优秀歌唱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还要指导学生重视视唱练耳和钢琴基础课的学习。同时,对中外音乐史、民 族音乐、音乐美学、声乐艺术发展史、各种声乐文献、音乐创作等等都应有一定 程度的了解,以便分析理解乐曲,为实现有内涵的歌唱服务 学生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还须做到分析作品,了解作品与作者的时代背景, 分析作品的体裁和曲式结构。大声和有表情的朗诵歌词也很重要,以达到演唱时 的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在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帮学生建 立健康的歌唱心理,使学生能完整地唱好一些小作品。当学生陷入众多的发声技 巧训练中时,往往难以兼顾或忽视歌唱的情感,注重了歌曲的情感表达又常常忘 了气息控制,注意了咬字吐字又忽视了音乐流畅性。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咬字 吐字、有技巧、富有表情的、流畅的演唱,这是任何一个声乐专业老师,训练中 都必须注意的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协调能力。 1 5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r杜海红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 2 ) 、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理解作品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老师过分追求严格按谱就唱,容不得学生半点的 自我感受和自我发挥。这样一来,导致学生麻木地跟着老师的腔调学,这样的老 师教出来的学生往往也象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哪位老师的学 生。如果都如此,声乐艺术表演则会变成千人一面,千曲一声。谁喜欢让耳朵重 复听同样的没有任何新意的音调呢?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曲家情感的产物,所以,每一部作品都包含了作曲家想 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一方面,作曲家以音乐的方式( 包括歌词的选取和旋律的构 成) 浓缩了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以音乐的方式存在音乐存在的方式正是 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所在,这种特殊性为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可行性空间一 方面,每个歌唱者对乐谱只能是一种概括性的把握,一旦具体化就会呈现多种变 体;另一方面,歌唱者不但要认真阅读作品,深度挖掘隐藏在作品中的作曲家的 情感和创作意图,尽量做到忠于作品与作者,与作者心灵相通,以产生情感共鸣。 更为重要的是歌唱者在演唱时也要融入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我们知道, 学生虽然年青,但任何一个也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各自喜好不同,经历不同, 对生活的体验不同,对同一首歌曲,不同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每个学生在用心对歌曲从曲式结构、情感起伏、速度快慢、歌曲的时代特征、民 族性、审美风格的确定等等综合成一幅画,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再在歌唱中表现 出来时,给听者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一千个读 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正是这种:度创作,同样的歌曲在被歌唱了若 干年以后还是让人百听不厌,常听常新。所以,当学生具备初步的演唱知识以后, 培养学生具有自己个性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日后能动情歌唱,唱出自己风格的前 提。当一个学生具有独立歌唱的能力以后,老师要引导他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 性的阅读”、“创造性的想象”只有这样,学生有朝一日才能纵情歌唱,唱出自 己的风格。以下就李叔同的送别为例来更进一步的谈谈这个问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 6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杜海红 高中阶段艺术生声乐教学研究 李叔同是一位造诣很深的音乐家和诗人这首送别是根据英国人约翰 奥特威的 梦见母亲填写的,歌词诗情浓郁,意味蕴籍,韵致淡雅,音律和谐。 我们从歌词和音乐两方面来分析这部作品 首先看看这首歌曲作品的文学部分。诗中有长亭、古道、柳丝、夕阳这几个 、 都与送别相关的景物,构成一幅忧伤缠绵的背景。“长亭”是古人送别之处,所 谓“十里长亭”,意味着送行之远;“古道”,则同荒凉、衰败相联,暗示着游子 前程的艰辛坎坷;“柳丝”婀娜柔软,依依不舍,是多情缠绵的象征 “夕阳”最 容易引人伤感。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个“残”子,似有“醉不 成欢惨将别”的惋惜之意;从“夕阳”到晚风”,最后到“今宵”显示一种越 晚越冷,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离别氛围;。一觚浊酒尽余欢”既点出了双方 生活的拮据、贫寒。又流露出一种青重无奈的苦涩心理;“今宵刖梦寒”更使人 的心情阴冷凄惨达到极点,是将时空无限延续,意味着今后将长期忍受离别思念 之苦全诗恰似一幅写意画,具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艺术效果。 再来看看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作品篇幅短小,仅1 6 小节,是a b a 三段 体的结构。旋律的起伏不大,体现了平缓中恬淡的清雅风格,音域仅有九度,很 适合初学声乐者演唱。歌曲的旋律材料用得很少,基本是由“5 笪1 - ( 谱例见附 录) ”发展变化而来,正是这种貌似简单的音乐材料的组合,产生了一种广袤、 恬静的艺术氛围,与歌词所表现的情感合二为一,词曲和谐一致,共同创造出感 人的艺术形象。 每个人心中也许都绘有一幅离别的画面,但每个人心中的“长亭”、“古道”, “柳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