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2 0 世纪初, 清王朝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命运, 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 禁烟运动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禁绝鸦片的过程中, 清政府下定决心抛弃 罪恶的鸦片税收, 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 鸦片问题存在己久, 鸦片税厘已 经成为清末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之一。虽然清政府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抵补之策, 但禁烟运动的深入发展仍然加剧了晚清的财政危机, 而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又制约 了禁烟运动的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禁烟运动及其与财政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理 性审视了清政府在新政过程中禁烟与财政的两难困境, 以期对晚清的新政研究有 所推进。 本文正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概述了清末的禁烟运动。 清末困窘的经济状况、有利的国际禁烟 形势、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知识分子的奔走呼吁等原因,促生了新政时期 的禁烟运动。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禁烟法令,组织了官方和民间的禁烟团体, 并和西方列强签订禁烟条约,在禁种、禁贩、禁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鸦片禁政对晚清财政的影响, 述评了禁绝鸦片之后的 财政补救措施。本节首先分析鸦片税在清末财政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进而阐 明了禁烟运动对晚清财政状况产生的巨大影响,清政府遂采取增加土洋药税厘、 创办印花税、盐斤盐引加价、 整顿田 房税契和开采矿产等财政弥补措施,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第三部分, 对财政困境下的禁烟运动进行反思。 禁烟运动与国家财政收入之 间矛后重重。清政府的禁烟取得了巨大成绩,控制了土洋药的产量和销量,但政 府财政收入因之而骤减,迫不得已另辟税源,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对清末禁政研 究的基础上,文章得出了三点历史启示。 本文的结论部分从总体上对清末的禁烟运动及其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作出总 体评价。 关键词: 禁烟运动 财政 清末新政 i ab s t r a c t i n t h e e a r l y 2 0 t h c e n t u ry , q i n g d y n as t y c a r r i e d o u t a s e r i e s o f s o c i a l r e f o r m a t i o n a l p o l i c i e s i n o r d e r t o r e m e 勿 i t s p o l i t i c a l p o w e r b e i n g a t t h e e d g e o f p e r d i t i o n .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c a m p a i g n w a s o n e o f t h e m o s t i m p o r ta n t m e a s u r e s .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b a n n i n g o p i u m q i n g d y n as t y m a d e u p i t s m i n d t o t h r o w a w a y c r im i n a l o p i u m t a x a n d g o t r e m a r k a b l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 b u t t h e t r o u b l e o f o p i u m h a d e x i s t e d f o r a l o n g t i m e , t h e r e v e n u e o f o p i u m h a d b e e n t h e m a i n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t h e l a t e q i n g d y n as t y . t h o u g h t h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h a d t a k e n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f i n a n c i a l m e as u r e s , t h e d e e p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m o v e m e n t s t i l l a g g r a v a t e d t h e l a t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s e c o n o m i c c r is i s w h i c h , i n t u rn , m a d e t h e m o v e m e n t r e s t r i c t e d .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i e s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t i o n m o v e m e n t a n d t h e c o m p l i c a t e d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i t a n d f i n a n c e , r a t i o n a l l y r e s e a r c h t h e q i n g d y n as ty s d i l e m m a o f t h e a n t i - o p i u m a n d f i n a n c e d u r i n g t h e n e w p o l i c y , a n d e x p e c t s t o a d v a n c e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n e w p o l i c y i n t h e l a t e q i n g d y n a s ty . t h i s p a p e r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p a rt s : t h e f i r s t p a rt i s t h e s u m m e ry o f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m o v e m e n t i n t h e l a t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 f a c t o r s , w h i c h a re t h e e m b a r r as s e d e c o n o m y o f t h e l a t e q i n g d y n as t , f a v o r a b l e 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o f a n t i - o p i u m , r i s i n g o f t h e m o d e rn n a t i o n a l i s m i n c h i n a a n d t h e a p p e a l o f t h e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 le d t o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m o v e m e n t d u r i n g t h e n e w p o l i c y . t h e q i n g g o v e r n m e n t p r o m u l g a t e d a l o t o f o r d e r s o f b a n n i n g o p i u m , o r g a n i z e d o f f i c i a l a n d c i v i l i a n a n t i - o p i u m g r o u p , a n d s i g n e d t h e t re a t i e s o f a n t i - o p i u m w i t h t h e w e s t e rn i m p e r i a l i s t s , s o i t m a d e re m a r k a b l e r e s u l t i n b a n n i n g p l a n t i n g , m o n g e r in g a n d s m o k i n g . i n t h e s e c o n d p a r t , i t a n a l y s e s t h e e ff e c t o f b a n n i n g o p i u m p o l i c i e s o n f i n a n c e o f t h e la t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 n a r r a t e s a n d r e m a r k s o n t h e f i n a n c i a l m e a s u r e s . f i r s t l y , i t p o i n t e s o u t t h a t o p i u m - t a x w a s i m p o rt a n t s t a t i o n i n t h e f i n a n c i a l s y s t e m o f t h e l a t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 i n s u c c e s s i o n , i t s e t f o r th t h e e n o r m o u s in fl u e n c e o f t h e m o v e m e n t o n t h e f i n a n c e o f l a t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 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t o o k m a n y m e a s u r e s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r e v e n u e , b u t t h a t a c c e l e r a t e d i t s p e r d i t i o n . t h i s m e as u r e s i n c l u d e d a d d i n g t a x o f o p i u m , o r i g i n a t i n g s t a m p t a x , p r o m o t i n g p r i c e o f s a l t , t a x i n g t h e c o n t r a c t s o f f a r m l a n d a n d h o u s e a n d e x p l o i t i n g m i n e , e t c . t h e t h i r d p a rt r e c o n s i d e r s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m o v e m e n t o f t h e f in a n c i a l d i l e m m a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m o v e m e n t c o n t r a d i c t s t h e r e v e n u e v e r y m u c h . t h o u g h t h e q i n g g o v e r n m e n t g o t r e m a r k a b l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h e t u rn o u t a n d v e n d i t i o n o f o p i u m d u r i n g t h e m o v e m e n t , t h e r e v e n u e r e d u c e d b e c a u s e o f i t . t h e q i n g d y n a s t y h a d t o l o o k f o r n e w t a x , w h i c h s h a r p e n e d t h e c o n fl i c t o f t h e s o c i e t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c o n c l u d e s t h r e e h i s t o r i c r e v e l a t i o n s o n t h e b as i s o f s t u d y i n g t h e p o l i c y o f b a n n i n g o p i u m o f t h e l a t e r q i n g . i n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p a p e r m a k e s a p p r a i s a l g e n e r a l l y t o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m o v e m e n t a n d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m o v e m e n t s a n d f i n a n c e a t t h e e n d o f q i n g d y n a s t y . k e y w o r d s : t h e o p i u m a b o l i t i o n m o v e m e n t / fi n a n c e / t h e n e w p o l i c y o f l a t e q i n g i i i 引言 鸦片烟害泛滥成灾,是中国近代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鸦片战争前夕 由于外国鸦片商人的疯狂走私,每年从国外进口的鸦片数量逐年上升, 从而引起 白银的大量外流,人民深受鸦片烟毒之害。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国内对鸦片需求 量的增加和清政府“ 寓禁于征” 政策的推波助澜, 全国不仅进口鸦片量急剧增加, 而且各地也开始大量种植鸦片, 致使土产鸦片量飞速上涨, 大有取代进口 鸦片之 势。因而, 无论是从社会道德方面考虑, 还是从政府财政方面来考虑,晚清时期 的各个皇帝都曾颁布了一系列禁绝鸦片的律令, 将禁烟作为治国要政之一, 组织 了几次全国性大规模查禁鸦片的活动。 尤其是清末的禁烟运动, 清政府根据以往 禁烟的经验,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同西方列强签订了禁烟条约的同时,积极 谋求财政上的弥补措施,以拯救腐败没落的国家政权。 这次禁烟运动,极大地改 良了当时的社会道德风气,一改往昔 “ 东亚病夫”的民族精神面貌,而且也对晚 清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学术界早已将目 光聚焦于中国近代鸦片问题和禁烟运动, 上推近贤,下迄今 人,有识之士于此均有精当之作,学术专著层出不穷,成果甚为丰硕。 这些著 作和文章中有关新政时期禁烟问题的研究,或侧重于晚清政府的禁烟政策和法 令, 或侧重于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本身,而对于这一时期禁烟运动与政府入不敷 出的财政关系的研究略显不足。 本文从考察鸦片税厘在晚清财政体系中地位的角 度入手, 来论述清末新政时期禁烟运动和晚清财政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对现实 有所启示。 . 关于禁烟的专著, 解放前以于恩德的 中国禁烟法令变迁史光绪三十年,洋药进口五万四千七百余担,税厘共 计六百二万有奇,原价实值三千七百九万有奇,夫国家税入,仅得六百万金,而 岁岁溢出之数,多逾六倍且此六百万金者,仍取诸吾民购土之人,与原价固 无与也。一国之中,永留绝大漏危,一时或不及觉,势必积久而贫,此必然之理 也。 ” 6 1仅就江苏一省而言, 每年消 耗在 鸦片上的 款项就达1 , 5 2 0 万海关两, 合 1 , 5 5 0 余万库平两, 相当于宣统三年财政预算中江苏收入的3 6 .4 % , 支出的5 6 . 5 % . 7 1 一省的白 银外流情形即如此, 更何况整个国 家呢? 第二, 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土种鸦片的产量骤然上涨,致使晚清农业受到 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为鸦片所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缓解财政困境,清 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 施行 “ 寓禁于征”的禁烟政策,使鸦片贸易走 上了合法化的道路, 从此鸦片流毒一发而不可收拾。 1 8 3 9 年, 烟土输入5 万担左 右, 本土1 万箱左右, 计6 0 0 万斤左右, 烟地3 0 - 4 0 万亩。 8 1 1 9 0 6 年,土烟洋 烟合计有 6 4万担, 1 9 1 是道光时的 1 2倍。中国 本土大量种植鸦片, 烟地达到 1 8 , 7 1 3 , 6 0 0 亩, 生 产鸦片5 8 4 , 8 0 0 担。 11 0 1 进一步而言, 各地普遍种植鸦片, 自 种自 吸的烟民急剧增加, 受害人群不断扩大, 地方上的烟民获取鸦片的途径办 更加便捷。 吸食鸦片的烟民遍及各个地域, 几乎渗透了所有的行业,1 9 0 6 年竟达 到2 , 0 0 0 万人。d q 禁种禁吸鸦片的 难度由 此切实可见。故此, 清政府严厉禁止 国内种植鸦片,督促和提倡种植棉花或五谷杂粮等, 力图减少鸦片贸易造成的经 济损失。清末,不仅洋烟大量合法进口,而且本土鸦片产量骤增,甚至超出进口 鸦片。国内土产鸦片数量的逮然增加,虽然部分地起到了抵制洋药进口的作用, 但也使整个晚清社会陷入鸦片毒害之中,人民因之而矢志,农业因之而减收。 第三, 国际社会禁烟浪潮迭起, 使清廷禁绝鸦片的信心日 益增强。 回顾历史, 不道德的鸦片贸易是在西方列强对华战争的硝烟中开始和扩张的。因而, 禁烟运 动就不仅仅是一次社会改良 运动, 更是一项事关外交的国际问题。 2 0 世纪初, 世 3 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实力已 超出英国, 雄居世界榜首, 在世界政治格局中 逐步取代英国充当领袖角色。此时,与英国积极开展对华鸦片贸易相反,美国在 世界范围内倡导禁烟,尤其是在东方积极支持清政府的禁烟运动,对中国禁烟起 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 9 0 3年美国同意中国限制进口吗啡,1 9 0 5年又联合 日本等国呼吁英国停止鸦片贸易,认为鸦片贸易“ 不但有损中国, 亦有损于世界 各文明国” . f 1 1 9 0 6 年 美国 总 统罗 斯 福又以 属地菲 律宾 烟患 严重为由向 英国 提议, 由美、英、法、荷、德、中、日 等国组成委员会, 共同调查远东鸦片贸易问 题, 给予中国禁烟运动以国际支持,客观上也促成了 中英禁烟条件的签订。鸦片 贸易第一次作为不道德的交易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在此情形下, 英国不再 明目 张胆地干涉中国禁烟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范围内的禁烟舆论, 为 清末的禁烟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也为世界范围内禁毒运动的兴起提供了 契机。 第四。国内先进知识分子强烈呼吁政府积极禁烟, 拯救民生。中国的知识分 子背负着民 族振兴、国 家富强的 历史重任,是整个近代中国 社会的先知先觉者。 鸦片对人的栽害, 早己引起知识分子阶层的担忧, 他们认识到鸦片不仅危害到清 朝的国计民生,而且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 “ 凡吸烟之人,不耐劳苦,筋 力减也;不能振作,精神颓也;不思久远,心术坏也。图片刻之安不问来日,贪 一身之适不顾全家, 其能任以天下事哉惟此鸦片苟不先去其害, 虽尧舜不能 为治;不先禁烟,即开矿亦无用也, 矿之所出不敌烟之所耗,相安糜费, 储积仍 无由 基,是灌漏危也;即练兵亦无裨也,持戟之士即属吸烟之徒,一遇惊慌, 遁 逃惟恐不 速, 是张空眷也。 ” 1 3 1 言辞恳 切, 人心为 之共鸣。 在他们看来, 鸦片是 全体中国人民的公贼,应当急起祛除;中国之前途存亡,当以鸦片烟之能否祛除 为断。 同时, 一些政府官员也上奏鸦片烟毒之害, 积极倡导和推动禁烟运动。 1 9 0 5 年 5 月底,中国驻英公使汪大燮在奏折中分析了 “ 寓禁于征”政策的失败,并力 陈嗜烟、聚赌和妇女缠足等社会毒害,尤其认为鸦片烟毒 “ 为我岁费三四千万所 购 得 之恶 名, 不 可 谓非 至愚 之甚 矣! ” 14 1 同 年, 户 部 在 有关 禁 烟的 奏 折中 亦阐明 了 鸦片烟毒之害, “ 窃自 洋药之毒已 深,土药之禁已 弛, 始图抵制,终至泛滥。 内而年增数千百万无形之惰废, 外而年砾数千百万立罄之脂膏,国计民生,两受 其害, 故中西智士咸谓,中国 欲为自 强计、为致富计, 均非禁烟不可。 ; 1 5 在这 一时期,知识分子的禁烟舆论与政府官员的禁毒行动遥相呼应,形成了强大的 禁烟浪潮,促成了晚清政府的禁烟运动。可以说,如果没有民间强烈的禁烟舆 论,仅有政府官员只言片语的禁烟策论是不可能促使清政府下定禁烟决心的, 更不可能在重重困难中取得伟大的成就。 第五,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加速了新政时期禁烟谕令的颁 布和推行。清末社会各阶层开始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与每一个国民 的素质和道德密切相关,而吸食鸦片不仅影响了新国民素质的形成,而且阻碍 了近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 吸鸦片烟者, 吾四万万人之多数皆吸鸦片, 僵卧床 塌,烟霞供养,饱食无事,年未数十而颓唐焉若八九十者自鸦片之毒害中 国, 四 万 万人变成半死之世界, 躯壳虽存, 灵魂己 死。 it 1 6 因 而, 中国 要从战争 和外交的屈辱中自强,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必须首先消除鸦片烟毒, “ 中 国由 贫弱而转富强, 其机未始不由于此” , d “ 苟不除此烟害, 则万事休矣, 欲 图强而益弱, 欲求富而益贫” 。 1 8 毫无疑问,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 族民主主义的 传播,焕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精神,推动了晚清禁烟运动 的深入发展。 此外,西方在华人士对中国禁烟的参与和宣传也促进了清末的禁烟运动。 近代西方传教士一直关注和参与中国的禁烟运动,并通过 万国公报等刊物 积极宣传中国的禁烟措施和成绩。 由于鸦片对人类的危害己为世界人民所熟知, 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鸦片贸易已经在全球声名狼藉。另一方面,由于 列强强行输入鸦片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愤慨, 从而增加了传教士在华的传教阻力, 引起中华人民对基督福音的怀疑。为了使中国人民真正认识西方宗教文化,传 教士反对罪恶的鸦片贸易,推动和支持中国政府的禁烟举措。1 9 0 6 年5 月,担 任外国传教士禁烟委员会会长的杜布斯医生再次请求中国政府禁绝鸦片,并通 过两江总督周馥向 清廷递交了 有1 3 3 3 名传教士签名的禁烟请愿书。 1 9 7 这次外国 传教士的联合请愿活动对清廷下定决心禁绝鸦片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了 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 ( 二) 禁烟运动的过程 清末禁烟运动从 1 9 0 6 年 9月开始,直至清王朝走向灭亡,前后历经五年时 间。在这场运动中,清政府通过外交谈判,和英国缔结了两个重要条约: 中英 十年禁烟条约和 中英禁烟条件 , 规定英国政府以 每年递减十分之一的比例, 十年后完全停止向中国输入印度鸦片。 在内政方面, 清廷始终把禁烟当作大政方 针, 颁布了诸多禁烟章程和法令, 试图以此为契机,转弱为强,振兴中国, 巩固 自己的统治。 新政后期, 清政府不顾政府财政的拮据, 不惜牺牲巨额的鸦片税收, 积极和西方列强交涉,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禁烟措施, 制定了严密的禁烟章程和奖 惩条例,在全国广泛设立了禁烟机构,以保证禁烟运动的顺利开展和如期成功, 形成了以禁种为主、禁吸和禁贩为辅的禁烟程式。 首先,颁布一系列的禁烟章程、法规和条例 在国内外社会舆论的压力下, 同时也为了树立励精图治、 锐意图强的新形象, 清政府在 1 9 0 6 年9 月2 0日 颁布了禁烟谕令, 历数鸦片之害, “ 著定限十年以内, 将洋土药之害, 一 律革除 净尽” 2 0 1 ,由 此拉开清 末禁烟运动的 序幕。 此后,清廷连颁谕令, 制定严密的法律法规,将禁烟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化。 1 9 0 6 年i i 月3 0 日 , 政务处拟定 禁烟章程 十条, 不仅概括性地从禁吸、 禁种 和禁运等各个方面作了 规定, 涵盖了这次禁烟运动的主要内容, 而且还具体要求 各 地方以 牌照作为 购买鸦片的 凭证, 呼吁各 地绅商 成立戒 烟会以 助禁 烟。 2 1 1 1 9 0 8 年5 月2 3 日 , 民 政 部 会同 度 支 部 又 拟 定 禁 烟 稽 核 章 程 , 共 九 章 二 十 三 条 , 主 要是针对政务处原订章程的各项措施, 把禁烟期限、检查、考核和奖惩方法加以 明确规定,实质上是使 禁烟章程更加具体化。同年6 月8日,禁烟大臣拟定 禁烟查验章程十条,令各省成立戒烟分所,检查各级官吏有无烟瘾。1 9 0 8 年 8 月2 0日,吏部奏定 严定禁烟考成议叙议处六条,将禁烟成绩作为地方 官考成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无疑增强了 地方官员禁烟的责任心。1 9 0 9 年4 月1 4 日 奏定 续拟禁烟办法 十条, 4 月加 日又奏定 续拟严定禁烟查验章程 十条, 进一步严格执行调验官员吸食鸦片的规定,对吸食鸦片的官员严惩不贷。1 9 1 0 年1 月2 8 日 , 宪 政编查 馆奏拟 禁烟条 例 , 2 2 以 法 律条文的 形式规定了 各项处 罚措施,使禁烟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 其次,组织建立一系列官方和民间的禁烟机构 在颁布一系列禁烟章程、 条例和法规的同时, 清政府又着手建立政府性质的 禁烟机构。1 9 0 6 年 1 1 月, 清廷下令在京师设立禁烟总局, 在上海设立禁烟总会, 负责调查各省禁烟事宜。 1 9 0 8 年4 月7日, 清政府著派恭亲王溥伟、 协办大学士 鹿傅霖、协办资政院事务景星和丁振铎等4 人为禁烟大臣, 并由他们精选中外良 医,于京师设立禁烟公所,成立了中央的禁烟机构,随时对京内堂官以上、京外 监司以 上 吸 食 鸦片的 官员 进 行调 验。 2 3 1 同 时, 由 于 禁 烟 运动 深 入以 后, 中 央 财 政 竭o ff 不堪, 清政府将禁烟的财政支出寄托在地方财政的收入中,要求各地督抚颁 发各项章程, “ 一体建立禁烟公所,遴派公正监司大员总司其事,择委妥员切实 经理, 专办一切禁烟各事宜。 ,r 2 4 1 1 9 1 0 年1 1 月, 北京成立了“ 中国国民禁烟会, 联合各省厅州县自治团体设立禁烟分会,要求缩短禁烟年限,并争取各国教会慈 善会对禁烟进行声援。 同时, 民间也建立了 各种各样的禁烟组织。 2 5 1 禁烟机构的 不断完善和民间禁烟组织的勃兴, 使中央和地方的禁烟运动连为一体, 有利于加 强政府对禁烟的领导,为禁绝鸦片的成功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 再次,与西方各国签订阶段性的禁烟条约,通过外交手段使禁烟走向国际化 在国内积极采取禁烟措施的基础上,在国内外禁烟舆论的支持下,清政府利 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多次与西方各国交涉,签订了一系列的禁烟条约。1 9 0 7年 1 2 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 中英禁烟条约六条,规定从 工 9 0 8 年起以每年五 万一千箱的定额削减英印鸦片的进口; 并重征鸦片税厘, 每百斤进口鸦片征收税 厘银二百 二十两。 2 6 1 中 英禁 运鸦片条约的 签订, 不 仅坚定了 清政府的 禁烟决心和 信心,而且有利于清政府与其他各国的禁烟谈判。中英禁烟条约实行三年之后, 中国禁烟己经初见成效,不少省份已禁绝婴粟的种植。 清政府依据前一条约,又 与英国续签了 中英禁烟条件及附件,确保禁止印度鸦片的输入,客观上有利 于促进清末禁烟运动的篷勃发展。而且,中国禁绝鸦片的举措和决心,得到了国 际社会舆论的认可和支持,尤其是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的支持。1 9 0 9年 2 月,由 美国发起的万国禁烟大会在上海召开。 这次大会交换了有关各国鸦片危害 的情况, 通过议决案九条, 第一条即与会各国承认中国禁绝鸦片的真诚努力和进 步, “ 虽 各 处 成 效不 一, 然己 获 益不 浅 矣” 。 2 7 这 在客 观 上大 大 激励了 清 政 府的 禁 烟行动。毫无疑问,清政府在外交方面所作的这些努力,不仅为禁绝鸦片创造了 一个良 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也将中国的禁烟运动和国际禁毒运动结合了起来,推 动了新政时期禁烟运动的深入和发展。 ( 三) 禁烟运动取得的成效 与以 往历次禁烟运动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禁烟侧重于内 地鸦片的禁种、 禁 运和禁吸。 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 清末鸦片本土种植较为普遍,由于土地和气候 等自 然因素的限制, 加之各地督抚对待鸦片的态度各异,因此各地鸦片烟毒泛滥 程度不同,各地禁烟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大致划分,沿海省区的禁烟侧重 于禁吸和禁贩,而内地省区侧重于禁种、禁运和禁售。又因为各省督抚将军的权 力日 益加强,中央集权相对削弱,政令不一,各地查禁鸦片的方法和步骤各异。 此外,由于统计方法的差异性和不科学性,很难以某项统计表示禁烟的成绩。 第一, 禁种措施得力, 土产鸦片数量急剧减少。 我们可以 通过禁烟谕令颁布 前后三年间土产鸦片的数据比 较得出。 根据史料统计, 光绪三十一年全国各省出 产土药 1 4 2 , 6 9 8 担, 三十二年全国土产鸦片为 1 4 8 , 1 0 3 担, 三十三年由于禁烟 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省生产的土药骤降至 1 1 9 , 9 8 3 担。其中,山西、四川 两省的土药减产尤为明显,1 9 0 5 年山西的土药产量为1 3 , 5 7 3 担,到 1 9 0 7 年时 则仅有4 , 9 4 6 担; 1 9 0 6 年四川的土药产量是5 7 , 4 6 3 担, 次年迅速降至4 4 , 5 1 9 担。 2 8 1 云 南的 鸦片 更 是 减 少了9 0 .6 % , 1 9 0 6 年 从 蒙自 输出 的 云 土 达 到4 , 0 1 2 担, 在1 9 0 9 年 减少 到5 2 7 担, 到1 9 1 1 年又 减 至1 8 7 担。 2 9 1这 说明 清 末的 禁 烟运 动 遏制了土烟生产日益猖撅的势态,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第二,签订禁烟条约,合理有效地减少了外国输入中国的洋药数量。1 9 0 7 年签订的 中英禁烟条约 ,是晚清屈辱的外交史上力争国权的成果之一。按照 条约规定,每年英印输入中国的洋药数量每年以五千一百箱递减,1 9 0 6年输入 洋药5 4 , 2 2 5 担,1 9 1 0 年降 至3 5 , 3 5 8 担。 3 0 1 这当 然和国际禁烟会议的召开密 切相关, 也与国际禁烟团体的支持和协助紧密相连。 同时, 在中国政府的禁烟压 力之下, 外人居住的租界也被迫关闭烟馆, 厉行禁烟, 上海外国洋行用来储存鸦 片的四 艘鸦片夏船也在1 9 1 0 年被迫废弃。 3 1 1 第三,吸食鸦片的人数减少甚多。1 9 1 1年,京师戒食鸦片的人数共有 2 1 , 0 0 0 人,陕西有 5 6 0 , 0 0 0 人,浙江有 2 2 1 , 0 0 0 人,湖北有 1 1 7 , 0 0 0 人, 河南有 1 0 0 , 0 0 0 人,山东有 8 5 , 0 0 0 人,福建有 5 5 , 0 0 0 人,湖南有 2 0 , 0 0 0 人, 其他省份虽然没有确切数据统计,但据此类推, 人数亦属不少。3 2 1 就江苏 一省而言, 未实行禁烟以前“ 三十七厅县共有膏店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余户, 每日 销膏三万九百九十两” , 到了1 9 0 9 年, 全省“ 实存膏店二千八百三十余户, 每日 销膏一万八百余两, 是膏户已减去八成左右, 销膏已减去六成有余, 不可谓非明 效大验。 ” 3 3 ! 由 此可见,新政时期的 禁烟运动是卓有成效的。 二、禁烟运动与财政补救 鸦片贸易在中国近代的对外贸易中曾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土产鸦片产量的 迅速增长,围绕鸦片贸易和种植征收的落地税、进出口 税和厘金也随之增加, 鸦 片税收在晚清财政中日益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因而,禁烟运动的迅猛发展, 势 必对晚清的财政状况产生巨大影响, 清政府也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弥补财政 税收的短缺,而这又激化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 一) 鸦片税厘在清末对政体系中的地位 晚清以降, 鸦片贸易在中国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鸦 片贸易合法化以前, 清政府严禁鸦片输入,并未对鸦片正式征收税款。 鸦片贸易 合法化之后,洋药堂而皇之成为合法的商品运入中国香港,“ 洋药准其进口,议 定每百 斤纳税银3 0 两” , 转入沿海 通商口 岸销售。 13 4 1 同时, 在1 8 8 4 年以 前, 鸦 片税收占 进口 税的一半左右, 1 8 6 0 年甚至达到2 / 3 , 3 1 1 1 8 8 5 年7 月, 中英签订 烟 9 台条约续增专条 ,重新规定了洋药进口的税厘问题, “ 洋药运入中国者, 应由海 关验明, 封存在海关批准设立的具有保结的栈房或者具有保结的夏船内, 必须等 到 按百 斤 箱向 海关 完 纳 正 税3 0 两, 厘金8 0 两 之后, 方 许 搬出” 。 (3 6 1此 后 直到 清 末新政前夕, 这种洋药征税标准从未发生改变。 整个晚清时期, 鸦片进口 货值一 直在中国近代进口货总值中占据较大比例,但八十年代后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1 8 7 4 年鸦片输入占4 4 .3 8 % , 1 8 8 4 年降至3 5 . 9 4 % , 1 8 9 4 年降至2 0 . 5 6 % , 3 1 9 0 5 年 的 鸦片进口 货值则仅占 进口 货物总值的7 .5 % o p s 这种贸易状况的出现, 固然与棉 制品、棉纱等货物的大量进口 有关,更主要的是由于当时鸦片禁开, 土产鸦片的 数 量 a然 增加, 1 9 0 0 年生 产 鸦片3 7 6 , 0 0 0 担, 3 9 1 1 9 0 6 年则 增 加2 0 余 万 担, 达 到 空前的5 8 4 , 8 0 0 担, 土 烟的自 给率已 经达到9 1 % , 基本上实 现了 进口 替代。 (4 0 1 由于清政府财政实行 “ 寓禁于征”的鸦片政策, 所以早己 将土药税厘纳入财政体 系之中,1 8 5 1 年李鸿章上奏抽税4 0 两,1 8 %年户部拟定 筹款十策中规定土 药行店等必须缴捐, 4 1 1 1 8 9 9 年为筹 款加 抽土 药税三 成并抽收膏 捐, 4 1 3 1 9 0 1 年复 加土药税三成。 4 3 1 诚然,由 于各地情况迥异, 督抚征收的 税厘只是在国 家规定的 基础上征收,故土药税厘价格互有不同。 土药的大量种植, 客观上抵制了 洋药的 疯狂进口, 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而人民也因之陷入鸦片毒 潭之中。 当时的土药和洋药的税厘收入已经渗入到晚清财政体系中, 并在其中占据着 重要地位。由于资料有限,兹以光绪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年的土药和洋药税 厘收入为例 ( 见表 1 ) 进行分析,以考察清末土洋药税厘在晚清财政收入中的粗 略 比 重 。 (4 4 1 表1 1 9 0 5 - 1 9 0 7 年间中 国 鸦片 税厘 收 入统 计 表 年份土药产量 ( 担) 土药税值 卜 药 口 量 担 洋药税值合计 光绪三十一年1 4 2, 6 9 81 6 , 9 0 2 , 5 7 8 51 , 8 9 0 5 , 7 0 7 , 9 0 02 2 , 6 1 0 , 4 7 8 光绪三十二年1 4 8, 1 0 31 7 , 5 4 2 , 8 0 0 5 4 , 2 2 5 15 , 9 6 4 , 7 5 02 3 , 5 0 7 , 5 5 0 光绪三十三年1 1 9 , 9 8 3 1 4 , 2 1 1 , 9 8 65 4 , 4 7 5 5 , 9 9 2 , 2 5 02 0 , 2 0 4 , 2 3 6 杂志5 卷1 1 号。3 ,洋药税收值按每担1 1 0 两计算,土药税收值按每担1 1 5 两计算. 1 0 同一时期的政府财政收入, 在有关资料中并未明确提到。 光绪二十九年, 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一亿两多一点, 4 5 光绪三十一年的财政总收入至多不过 1 5 , 0 0 0万两, 4 6 光绪 三十四 年的中 央 财政收入增 长至2 4 , 1 9 1 万余两。 4 7 1 因 而,我们估算 1 9 0 5 -1 9 0 7 年的清朝政府每年收入当在 1 5 , 0 0 0 万两左右徘徊。 同期的洋药税厘数目, 主要依据海关统计的进口箱数, 再以每箱需纳关税8 0 两, 厘金3 0 两合计之得出。土药税厘则依据土产鸦片得出估计数目,每箱征税厘银 1 1 5 两计之。 由于晚清还不具备完善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统计制度, 同时各地方 官员只是在中央制定准则的基础上或多或少的征收鸦片税厘,加之奏报中央过 程中隐瞒地方税厘征收的实际数目,因而我们很难得出当时政府精确的岁入岁 出数值和鸦片收入数目,只能进行大致估算。由表一可以看到,光绪三十一年 的土洋药税厘收入总数为2 2 , 6 1 0 , 4 7 8 两,光绪三十二年的土洋药税厘收入总 数为 2 3 , 5 0 7 , 5 5 0两,光绪三十三年的土洋药税厘收入总数为 2 0 , 2 0 4 , 2 3 6 两,如果以估计的国家财政总收入数目 计算,那么三年的土洋药税收分别占总 收入的比例约为 1 5 . 1 % , 1 5 . 7 % , 1 3 .5 % 。即使以两亿两的财政总收入来计算,鸦 片税收的比例也至少维持在 1 0 % , 而且还未将地方私自挪用和克扣的鸦片厘税计 算在内。从而可以断定,新政时期的政府财政收入中,鸦片税收占据着相当大 的比例。 正因为鸦片税厘收入在晚清财政体系中占有不小的比重,清朝的财政大臣 不仅忧虑禁烟之后引发的财政困难,而且担心财政上的支细影响禁烟运动的顺 利开展。 河南道监察御史赵启霖在禁烟上谕颁布后不久就递呈奏折, 奏称: “ 自 以征为禁之说起,征税虽多,而吸烟如故,于是烟税遂为入款大宗,值库款支 细之时,遂有难遐行禁绝之势然臣不免鳃鳃过虑者,以为不难于立法之严 明, 而难于奉行之切实。 ” 4 8 1 事实亦是如此。 在吉林、 黑龙江、山西、云南、 河 南等一些主要土产鸦片种植地区,地方官员贪图巨额的鸦片税收,对中央的禁 烟法令敷衍塞责,阳奉阴违, “ 均经奏报一律清除,其实并未净尽 , ,4 9 1 使清末 的禁烟运动窒碍难行。 ( 二) 禁烟运动对晚清对政的影响 对于洋土药税厘的重要性, 清廷十分清楚,一旦遇到财政困难,即将筹款之 法聚集在鸦片税捐之上。 正如上文所述,由 于清政府施行 “ 寓禁于征” 的鸦片政 策,鸦片税收与晚清财政体系紧密相关,所以在禁烟运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 鸦片税收的减少对晚清财政的影响就日益突显。 首先, 禁烟运动减少了晚清财政体系中土洋药税厘的收入, 使拮据的财政状 况更加恶化。 此一时期的禁烟举措,以禁绝内地鸦片的种植作为禁止外国鸦片输 入中国的前提条件。因而,这次禁烟运动, “ 入手尤以清查种烟亩数、分期减种 为正本清源之策, 其他如调查吸食人数、 封禁烟馆、 限制贩卖办法亦当巫为筹措, 次第施行” 。5 0 7 一是本地鸦片的生产量急剧下降,光绪三十一年为1 4 2 , 6 9 8 担, 到光绪三十三年下降至 1 1 9 , 9 8 3担;一是土药消费量的急剧下滑,土药消费量 在光绪三十一年为1 4 1 , 5 2 5 担,光绪三十二年降至1 3 5 , 6 9 3 担,光绪三十三年 则是9 7 , 7 3 8 担, f 5 l 两 年间 生 产量 减少两万余担, 消费 量 减少近五万 担, 这对于 清政府来说,每年即减少数百万两的财政收入。 洋药和土药的厘金收入在禁烟前 后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光绪三十一年洋药厘金收入为 3 , 9 8 6两,光绪三十二年 禁烟之后则降至 2 , 2 8 7两。而土药厘金的收入变化尤为明显,光绪三十一年土 药厘金收入为6 2 2 , 9 9 7 两,占当年厘金总收入的比例为3 .9 1 % , 光绪三十二年则 锐 减到1 7 6 , 2 6 9 两, 仅占 厘 金 总收 入的1 .0 8 % , 5 z 7纵 然说当 时 土 产 鸦片总 的 厘金 税收远非仅有此数。 5 3 这些统计数据证明了 禁烟运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是显而易 见的。同时,由 于鸦片税款减少,中央和地方上的练兵新政受到威胁,1 9 0 8 年3 月,陆军部 “ 以各省军费浩繁,必须宽为筹措,方可以资接济,现拟具折奏陈, 请自 本年 春季起, 将各省土药 税厘悉数截留 解部 存储,留 为扩充陆军之用” , 5 4 7 但终因各省反对而未能实现。九月,度支部亦认识到, “ 自 各省实行禁烟,税收 锐减,而滇铜、江北铜、湖北兵工厂拨款取给于土税溢收者,数逾百万,以致周 转为难” , 遂令各地推广牌照捐。 5 5 7 禁烟运动兴起之后, 作为 政府财政收入大宗 的土洋药税厘减收甚多,财政窘况愈加明显,以致影响了其他新政事业。 其次, 清政府为了推进禁烟运动,投入了大量资金,削减了有限的政府财政 收入。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后, 清政府的财政己 是负债累累,各省 “ 骤增巨额债 款赔款负担, 财力竭跟” , 5 6 因此, 清廷要求各地政府部门 不但要广开税源,而 且还要节减政府的财政支出。 对于昭彰清政府革新决心的 禁烟运动, 满清统治者 则是不吝巨款。为了切实推行禁烟的各项措施,清政府不惜巨资在各地创办禁烟 公所。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西陵守护大臣奎瑛等响应朝廷号召, 在东口子门外 半壁店街设立禁烟查验公所,并要求度支部拨给禁烟公所经费银一千二百两。 度 支部欣然应允。 15 7 次年, 东陵守护大臣 载碱上奏清廷, 请拨禁烟公所经费银二千 两, 得到 朝廷的 批准。 5 s 不 久, 载派再次 奏请拨 银一千两以 资 接济禁 烟经费, 中 央亦是“ 著照所请” , 如数 拨给。 5 9 对于办 理禁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安徽省天长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评试题(含解析)
-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考试试题(附答案)
- 耳鼻喉口腔颌面外科院感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生态修复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领域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政策法规解读报告
- 2025年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2025年文化娱乐行业消费者行为分析:细分市场细分与用户体验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射频识别(RFID)在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效率提升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猫粮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诉讼和解协议书示例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5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MySQL数据库教程》课件第一章数据库概述
- 膝关节体格检查专家讲座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 宫颈环扎护理查房
- 隧道断面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 (中职中专)《电控发动机维修》全套教学设计全书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合集1-22章全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
- 电影预算表格(双语)
- 动物繁殖学复习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