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诗经学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诗经学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诗经学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诗经学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诗经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诗经掌研究 审文鑫要 魏晋诗经学研究 中文提要 本文以魏晋时期诗经学为研究对象,以“整体性原则 与“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 力指导,透过对孝才料的挖掘与整理,希望能对魏晋时期的诗经学作出系统兹撬理。 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谈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 研究的意义。正文部分共分西章。第一章论述诗经在魏晋时期的总体状况及传播; 第二章讨论魏晋时期诗经研究所呈现的主要特色;第三章探讨王肃的诗经学研究、 王肃反郑的历史原因及意义、郑王学派之争;第西章研究魏晋时期的诗歌创作对诗 经的模仿与借鉴。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魏晋诗经学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诗经;郑王之争:文学接受 作者:户瑞奇 指导教师:王锺陵教授 s t u d yo nt h eb o o ko fs o n g si n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t i e s a b s r a e t s t u d yo nt h eb o o k o fs o n g si n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t i e s a b s t r a c t t h es u b je c to ft h i sp a p e ri st h es t u d yo ft h eb o o ko fs o n g si n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t i e s , i n s t r u c t e db yt h et h e o r yo fg e n e r a lp r i n c i p l ea n du s i n go r i g i n a le c o l o g i c a lw a y st os t u d y c l a s s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o fp r o f e s s o rw a n gz h o n g l i n g t h r o u g he x p l o r i n ga n da n a l y z i n ge x i s t e d d o c u m e n t s ,1w a n tt om a k eas y s t e m a t i cc o m m e n to b o u t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 b o o ko fs o n g s i n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t i e s m y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p r e f a c e 、t e x ta n de p i l o g u e i nt h ep r e f a c e ,i tm a i n l y r e f e r st ot h et e m p o r a r yr e s e a r c hc o n d i t i o n s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b o o ko fs o n g si nw e i a n dj i nd y n a s t i e s i nt h et e x t ,t h e r ea r ef o u rc h a p t e r s i n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 ir e l a t ei t sg e n e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s p r e a d i n gw a y s i n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ip r o b ei n t ot h ef e a t u r ea b o u tt h e b o o ko fs o n g s r e s e a r c hi n t h i ss p e c i a lp e r i o d i n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 im a k ear e s e a r c ho n t h r e ea s p e c t so f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w a n g s u sr e s e a r c ho n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t h er e a s o n 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w a n g s ua g a i n s tz h e n g x u a n ;t h ec o n t r o v e r s yb e t w e e nt h ea c a d e m i c p a r t yo fz h e n ga n dw a n g i n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 it a l ka b o u tt h ea c c e p t a n c eo f t h eb o o ko f s o n g si nw e ia n dj i n sl i t e r a t u r ew o r k s i nt h el a s tp a r t ,is u m m a r i z et h ew h o l ep a p e ra n d p o i n to u t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w e ia n d ji n sr e s e a r c ho n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k e yw o r d s :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t i e s ;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c o n t r o v e r s y b e t w e e n z h e n g x u a na n dw a n g s u ;a c c e p t a n c eo f l i t e r a t u r e l i w r i t t e n b y h ur u i q i s u p e r v i s e db yw a n gz h o n g l i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豆五壹日妇:艘生2 一生:2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一丝2 :当:12 日期:翻:玉:2 魏罾诗经举研究绪论 绪论 诗经是我国豹第一郝诗歌憨集。我子将其捌为六艺之酋,称搿不学诗,无以 富 1 。汉儒将其列为五经之一,成为儒生必须研修的经热。 历代有关诗经鹃研究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据夏传才毙生统计,现在我们能看 到的传统诗经学著述约6 0 0 部2 。传统诗经学主要指五四之前的以传、序、笺、疏为 主要表现形式诗经学,可分为训诘、考证、义理三方面杰容s 。 二十世纪,诗经研究著述颇丰,共有专著3 8 0 都、论文5 3 0 0 篇4 ,并且实现 了从传统诗经学向现代诗经学的转变。诗经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名物考证与 文献研究都取得了定的成果。 魏晋时赣有关诗经研究的著作大多恿经散佚,将这些著作进行辑侠,对于梳 理诗经在这一阶段的研究状况至关重要。清代的黄爽、王谟、余萧客、马圜翰等 人都进行了辑佚,其中戬马国翰的燕函由房辑佚书的搜集较为完备,共辑出剃棱、 王肃、王基、韦昭、朱育、徐整、孙毓、陈统、郭璞、徐邈等人的诗经学著作十二种 十七卷。他在考证、辨伪、精析的基础上,对各书进行了评价,以序言的形式录于卷 翦,所论颇有见地,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国翰重在辑侠,刘毓庆萸l 对在历史上酱经存在的有关诗经的专著进行了搜 集。他的历代诗经著述考( 先秦元代) 列出魏晋时期有关诗经的著述5 5 种,并对各书的作者、内容、存秩情况、版本流传及相关评论进行了考证。 张可礼的三国时期 学者著述叙录及其启示5 比较全面地叙录了三国 时瓣有关诗经的学者帮著述,凡有畴史记载治诗经、通诗经、或者虽未踞 吉治诗经丽说兼治数经的人都被罗列在肉。故其罗列虽详,却也不免有臆测之嫌。 王肃是魏晋时期的经学大师,他解经时的许多观点与汉束的郑玄襁异,似乎有意 与郑玄为难,这就激起了郑玄后学的不满,引发了郑学与王学之争。郑王之争是后世 1 论语季氏,论语注疏卷一六,十三经:;盥硫下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1 9 8 0 罐版( 版本下同) , 第2 5 2 2 页。 2 参是夏黄才( - - 卡氆纪诲经掌,学苑塞袈鞋,2 0 0 5 年? 月舨,繁3 l 炎。 3 参觅夏绩考现代诗经学酶发展譬凝望,文学蘧产1 9 9 7 年第3 髑。 4 参见郭万禽、刘毓庆传统( 诗) 学的现代转型新时期诗经研究综述,山糟大学学报( 哲学社睡料学 版) 2 0 0 4 罐第2 期。 5 张霉蔻兰麓黠鬻诗经 学者蓑述叙蒙及葵瘸黎,壹寒大学擎援( 罄擎社龛释学舨) ,2 0 0 3 筚第2 期。 魏晋诗经学研究绪论 学者研究的一个焦点。皮锡瑞的经学历史称:“郑学出而汉学衰,王肃出而郑学 亦衰,王肃混合今古文并伪作圣证论与孔子家语与郑玄争胜,皮锡瑞称 之为“经学之大蠹 2 。史应勇的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一书,将郑、王二人 解诗之异处一列举,资料详实,但缺少论述。郝桂敏王肃对郑玄诗 学的 反动、原因及学术史意义3 一文,从词语训诂、诗句训诂两大方面论述了王肃对郑 玄诗学的反动,认为王肃反郑既有其合理成份,也掺有有意与郑玄争胜的主观因 素。郝虹王肃反郑是经今古文融合的继续4 一文,认为王肃反郑是汉末经学发展 的必然趋势,是经今古文融合的继续。 魏晋时期诗经的文学接受是近来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陆理原从经学到 文学魏晋南北朝 诗经) 研究角度的转变s 一文,从经学内部的文学萌芽、模 仿引用中的文学取向、名篇佳旬的文学鉴赏、部分诗旨的文学阐释、宗经理论中的文 学内蕴五个方面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诗经接受出经学向文学的转变。龙向阳从 “圣”到“凡 的跌落魏晋南北朝 文学阐释史( 先秦隋唐) , 对诗经在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学阐释作了详细的论述。但是,以上这些文章多是对 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诗经的文学接受的总体考查,对魏晋时期诗经的文学接 受论述过于简单。 魏晋时期的诗经学研究虽然取锝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多为散论。对这时期诗经学 的总体风貌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意在以导师王锺陵先生所提出的“整体性原则 7 和“原 生态式的把握方式 8 为指导,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挖掘整理与分析,对魏晋诗经学作一个 整体性的概括与梳理,以期能使得这时期的诗经学研究展现出清晰鲜明的面藐。 皮锡瑞经学历变,中华书蜀,1 9 5 9 年版( 躐本下霹) ,第1 5 5 页。 2 经学历史,第1 5 9 贸。 3 郝桂敏溉肃对郑玄( 诗) 学的反动、原因及学术史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 0 0 8 年第1 期。 4 都赶王露反郑是经今吉文磁会懿继续,我孑臻究2 0 0 3 年第3 期。 5 陆理原轶经学到文窜魏罾南北朝 研究角度的转变,广西社会摹萼学2 0 0 4 牮第l 麓。 6 龙向阳从“圣”到“凡,的跌落魏晋南北朝( 诗经) 的文学接受,琼州大学学报2 0 0 0 年躺4 期。 7 王锺陵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犬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 版本下同) 。第1 7 页。 5 文学变耱方法论,第7 | 7 夏。 2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一章谗经在魏瑟时期的传播与研习 第一章诗经在魏晋时期的研习与传播 第一节魏晋时期诗经研究概说 魏晋时期的经学与两汉经学相比,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是衰落了,这与当时的整 个社会环境有关。两汉经学的繁荣得力于政府的大力提倡,汉武帝推行“以经取士” 的选宫制度,“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于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1 。 通经致仕成了经生们研习经典的巨大动力。统治集团也十分重视教育,从中央到地方 构建了强大的教育系统,班固在他的东都赋中形容说:“豳海之内,学校如林, 庠序盈门 2 。国家设立五经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研习与教授,为经学的繁荣提供了 良好的生存空间。到了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为了缓和王权与大族之间的矛盾而实行 九品中正制的选宦制度。“台阁选择,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3 ,中正官大 多把持在壬族手中,故而“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途之昆弟 4 ,于是就出 现了“上晶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5 的局面。士族子弟经过中正官的品弟而入仕,形 成了世代相传的士族大家。到了东晋时期,士族门阀的势力更加强盛,以致出现了“王 与马,共天下”6 的局面。这种士族门阀制度对寒士的入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寒士 们只有通过干谒或者是做幕僚才能进入政治圈。入仕机会的渺茫严重损害了学子们研 习经典的积极性,而士族大家的子弟因为拥有政治特权而忽视了对学术的探索,也不 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学无术之人而身居高位的现象。 但是“儒家思想的衰落,并非说儒家所维护的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已不再适合中 园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了,而只是说两汉以来的经学,为纲常名教作论证的天人感应 鼹的论已走入穷途末路了 7 ,统治阶级依l 翻努力地想用儒学的纲常和礼仪来构建和 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经学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儒林传,汉书卷八十八,第1 1 册,中盘耘书局 9 6 2 年版( 版本下同) ,第3 5 9 3 页。 2 班固东都赋,文选卷一,上册,中华粥局1 9 7 7 年版( 版本下同) ,第3 4 页。 3 段豹转,晋警卷翅卡效,第5 爝,孛挚稻鼹1 9 7 4 筝舨( 舨零下阏) ,第 3 4 7 页。 4 问上 5 刘毅传,晋书卷四十五,第4 册,第1 2 7 4 页。 6 王敦传,晋书卷九十八,第8 册,第2 5 5 4 页。 7 汤一分郛象与魏番玄掌,溯j 艺人民盛敷社1 9 8 3 年叛,第9 夏。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一章诗经在魏瑟时期的传撬与磅习 玄学兴起后,儒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王锺陵先生对这一时期儒学的状况作了精 当的概括:“从两汉经学的角度说,其内容及学风从汉末起确实是逐步衰落了。两汉 经学的衰落,否极泰来,必然引起儒学本身形态的一种新的变动,玄学的兴起正是这 种变动的表现。玄学所综合的名、法、道诸家思想成为儒学肉容的一种新的补充,玄 学的思想方法和学风又成为经学从汉学系统转变为宋学体系的桥梁,所以,从新形态 的儒学危度说,魏晋南j 艺朝时期却正是它方兴未艾的阶段。如柒说汉末魏初的经学是 处在重新寻找发展道路的状态中,那么何、王以后,可以说经学已是处在另一种形态 的发展过程中了。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正是走着这样一种曲折的发展道路:玄学好像 是儒学的异化,其实正是儒学的更新。所以,这一时期的儒学状况应该确切地说成是 l 筒儒学的衰落和新儒学的兴起之统。l 魏晋时期的诗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 先秦 元代) 的统计,先秦两汉的诗经学著述共有5 4 种,魏晋时期共有s s 种。 这一时期古文诗经研究占据主导地位,诗经的今古文之争已经基本结束,但 是诗经内部的争论并没有停止,它以另一种全新的形式展开,即郑学与王学之争, 这一争论贯穿在整个魏晋时期的诗经研究之中。 玄学兴起后,“玄学探求义理的学风风靡世,横扫了今、古文经学穿凿、琐碎 的可厌学风,促进了思辨思潮的深化和人们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2 这时期的诗 经学著作也表现出一定的义理化倾向,并且出现了义疏体。注解诗经的人也不 仅限于经学家,还出现了郭璞、殷伸堪这样的玄学家。 这一时期诗经研究还出现了博物、诗音方面的专门研究。据陆德明经典释 文3 记载,研究诗音的有徐邀、蔡氏、孔氏、阮侃、王肃、江悖、干宝、李轨 等人。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对诗经名物的第次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研究的专门化和纲致化标志着学术的进步。 魏晋时期的诗经研究不仅在经学方面有所进展,随着人的觉醒和文的囱觉, 诗经的文学性逐渐被发现,诗经研究角度开始从经学向文学转变。文学家在 诗文创作中为了抒情的需要对诗经进行了大量的模仿和化用,诗经的文学接 1 中国前期文化心璎研究,第4 6 0 - _ 4 6 l 页。 2 中国前期义 七一心理研究,第4 8 7 页。 3 麓德臻经典释文卷,上霆孚,上海吉蕤出版戡握j 京图书馆藏宗亥本影印,1 9 5 5 年舨( 舨零下阉) ,爨页。 4 魏晋诗经学礤究第一章诗经在魏鬻蹲聚餐赞撩与磅习 受增强。 第二节诗经在魏晋时期的传播 诗经从它产生开始,就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考查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宴会演奏、学校讲授、赋诗言志、言语引诲、著述弓| 诗和注释阑发等。恧在不同的历 史阶段,其传播方式又有不同的侧重。 诗经中懿诗产生予殖周初期至春秋皆时之阕,撵者的成分复杂,涉及蛉地域 广泛,除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外,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 懿歌谣,这些诗歌被冬国太筛收集、筛选、整理、配乐,然艨送到周太师郡毛审定, 逐渐形成了一部含乎礼乐制度的乐歌汇编。墨子公孟篇称:“颂诗三百,弦 诗三百,歌诗三匿,舞诗三酉1 ,此语表明了诗经诗、乐、舞三 位一体的特点。这些乐诗因礼而设,在大型宴享典礼上让乐工演奏歌唱,不仅能够固 纯宗法等级意识,增强礼仪憋庄重气氛,还可以融洽宾主之间熬关系。宴会演奏成为 诗经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古人重视师教,认为辨教是治圈之本。萄子视论云:“嚣蓐者,治之本也。 无君师恶治? 2 札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 学校是传播诗经的 重要场新。学校又有富学翻私学之分,僵无论是哪耪学校,诗经都是萁讲授的主 要内容之一。学校讲授培养了一大批精通诗经、传播诗经的人才,他们把诗 经运用于道德修养、言语修辞、擞使专对、美刺时政等很多方面,诗经渗入了 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入粥在赋诗畜态对也使诗经褥到了传播。这种方式在先泰时期特尉盛行。春 秋战国时期会盟频繁,诸侯、大夫在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中,在会谈宴请揖让之时常常 引诗,或耦互称颂,或耀互规劝,或耀互讽刺,或委婉言志,用诗所蕴含的本义 及言外之意把自己不必或不便直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赋诗言志在当时是种极为重要 的、微妙熬簿令方式。畿不能赋诗畜志,关系劐一个人乃至一个星家的稠害荣辱。赋 诗言志不论是在处理政务还是在外交活动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赋诗言志,既 1 公孟。孙诒让墨予闻诂釜卷十三。下腑,中华书局2 0 0 1 年版,第4 5 6 页。 2 礼论,玉先谦苟子集解卷十三,下册,中华书局1 9 8 8 年版,第3 4 9 页。 3 学记,纯记正义卷兰六,十三经注骧下爨,第1 5 2 1 页。 s 魏晋诗经学研究 然章诗经在魏鼗时期静抟撩与研习 传播了诗经,又同时传播了外交和政治信息,这种富有诗意的政治、外交形式的 盛行,必然会推动诗经的传播。 诗经内容丰富,可以作为后人谈论的依据和佐证;同时诗经中的诗篇大 多语句简约,且兴语丰富,可以使人触类弓l 申,所以人们在言谈和著述中常常称弓l 诗 句来表达意见、评判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引诗不仅可以用精炼优美的古诗代替自己 的语言以论证,增加感染力和说服力,又可显示自己丰富的学识,故两这种方式常为 文人士大夫们所采用。由于人们的交谈和著述大量引诗,诗经的很多篇章便会借 助这些交谈或著述而得到传播。 以上谈到的诗经传播的几种方式都属于口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诗经 在遭受秦火以后得以傈存的重要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现存的先秦吉籍真赝 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而“其精金美玉字字可信可宝者,诗经其首也1 。诗 经之所以能如此真实完整地流传下来,与它的篇幅短小、押韵入乐便于记谲及它在 当时因被高度重视而得到广泛应用、多方传播密不可分。故汉书艺文志云:“三 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箕讽诵,不独在竹带故也。2 两汉时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儒家典籍逐渐被 经典化,诗三百也位列其中。通经致仕成了士入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朝廷也立 了五经博士,能通经者便可以登天子之堂。治经在当时形成了一种风气,各家对诗 经的各种注释阐发也是诗经传播的重要途径。 魏晋时期,诗经主要通过学校讲授、日常交谈和著述引用、注释阐发而传播。 现就其各种传播方式论述如下: 一、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盛 魏晋时期无休止的战乱破坏了官学教育的正常秋序,私学的发展却呈现出繁荣局 蘧,私人教授的风气颇为流行,对诗经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与两汉时期繁荣的学校教育相比,魏晋时期的教育系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鱼豢 在魏略序中对太学在曹魏政治时期的存在状况作了这样的概述: 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 1 梁启超罄集解题及其读法,粱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卒土,1 9 9 2 年版,第1 2 1 页。 2 艺文恋,汉书卷兰,第6 爝,第1 7 0 8 页。 6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一章诗经在魏酱时期的终撩与碜f 习 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 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诣太学。太学始开,有 弟予数百人。至太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 太学。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麓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 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太离,加不念 统其欠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未十。是以志学之士, 遂复陵迟,确末求浮虚者各竞逐也。正始中,有诏议因丘,普延学士。是时 郎官及司徒领吏二万馀人,虽复分布,见在京师者尚且万人,而应书与议者 略无几人。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馀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 饱食而退。嗟夫l 学业沈陨,乃至於此。1 由此可见,在曹魏时期,子弟入太学,并不是为了研习经典,大多只是为了避役 而已。丽在太学教授生徒的博士也“率皆麓疏”。杜恕传亦载曰:“于时2 太学初立, 有博士十余入,学多褊狭,又不熟悉,略不亲教,备员而己。3 这些以传习经典为务 的博士的学识水平已大不如前。博士水平的下降与其地位的降低是有定联系的,晋 书儒林传说:“自魏晋以来,多使微入教授,号为博士,不复尊以为师。 4 文 献通考亦称:“魏时博士之遴选既不精,而博士之升迁亦复有限矣。 5 东晋时期,甚至出现了国子监学生蓄意纵火事件。“太元十年正月,国予学生因 风放火,焚房百余间。是后考课不厉,赏黜无章。盖有育才之名,而无收贤之实,此 不哲之罚先兆也。秽6 因为圈子学“晶课无章 ,是以“士君子耻与其列7 。国予祭酒殷 茂言也对当时的因子学教育表示了不满与失望,他说:“自大晋中兴,肇基江左,崇 明学校,修建庠序,公卿子弟并入圈学”,然而,“自学建弥年,而功无可名。惮业避 役,就存者无几;或假托亲疾,真伪难知,声实混乱,莫此之甚,“朝庭及草荣之人 魏书王鞠传附肃传注季| 魏略,三国志卷十三,第2 耱,中肇书禺1 9 5 9 年舨( 舨本下露) ,第毒2 秘_ 4 2 l 页。 2 指魏文帝博丕时期。 3 魏褰,拄畿抟醛怒黉没雩;魏赡,三国恚卷十六,第2 魉,第5 0 7 夏。 糯棒徐逡传,罾书卷九十一,第8 胬,第2 3 5 8 茭。 5 学校考- - )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一,第1 册,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考三八九中。 6 五行志上,晋书卷二十七,第3 册,第8 0 7 页。 7 藐恚- - ) ,宋书豢一。蹬,第2 瓣,中华书鼹1 9 7 4 年版( 版本下溺) ,舞3 6 5 炎。 7 魏晋诗经学磷究第一章诗经在魏蛩时期的传播与研习 有志于学者,莫不发愤叹息 1 。依此来看,东晋时期的太学教育也并不尽如人意。 官学教育虽然反映了统治阶级努力用儒家经典来建构上层意识的良好愿望,但在客观 上它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在这样的情况下,诗经在太学里难以得到良好的发 展。 官学不振,而私学则呈现出另一种景象,博学硕儒之士私人聚徒授学的风气在当 时十分盛行。曹魏硕儒如贾洪、隗禧、乐祥等人,皆开馆授徒,教授儒家经典。隗禧 “年八十余岁,以老处家,就之学者甚多 2 。有些大儒的私学学生达千人以上,如 钟皓,其入“温良茑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余入”3 。又如王情之孙王褒,“门 徒从者予馀人”4 。有些儒士为逃避战乱的局势而隐居不仕,专以教授门生为务。著 名的有张掰,史书载日:“张蓊,少游太学,学兼内外,后归乡里,徙遁常山, 门徒且数百人 5 。 两晋时期,私学教育更为发达,生徒人数成百上千的很多。范宣“年十岁,能诵 诗、书,“少尚隐遁,加以好学,手不释卷,以夜继日,遂博综众书”,“宣虽 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谯国戴逵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诵之风,有若齐鲁 , “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 6 。范平“敦悦儒学”,遍览群书,当时名士姚信、贺邵之 徒皆从箕受业,他的三个儿子范爽、范咸、范泉“并以儒学至大官”,其孙范蔚勤奋 好学,“有书七千余卷。远近来读者恒有百余人”7 。宋纤,“明究经纬,弟子受业三 千余人,“注论语,及为诗颂数万言 8 。祈嘉,“西至敦煌,依学官诵书,贫无 衣食,为书生都养以自给,遂博通经传,精究大义。飚游海渚,教授门生百余人。张 重华征为儒林祭酒。性和裕,教授不倦,依孝经作二九神经。在朝卿士、郡 县守令彭和正等受业独拜床下者二干余人9 。由此可见,两晋时期私人授学的规模 很大。 东晋时期,私人讲学的还有名传四海的佛僧。帛道猷“少以篇牍著称”,后来他 袍志一,寒褰卷十疆,第2 翡,第3 6 5 燹。 2 魏书王朗传附肃传注孳l 魏略,三国志卷十三,第2 掰,第4 2 1 、4 2 2 页。 3 魏书- 钟繇传注引先贤行状,三国志卷十三,第2 册,第3 9 1 页。 4 魏书王修传注引王隐晋书,三国志卷十一,第2 册,第3 4 8 页。 5 魏书张辩抟,三麓恣卷十一,第2 翡,第3 6 1 夏。 6 儒林范宣传,晋书卷九十一,第8 掰,第2 3 6 0 页。 7 儒林范平传,晋书卷九十一,第8 册,笫2 3 4 7 页。 8 隐逸宋纤传,晋书卷九十四,第8 册,第2 4 5 3 页。 9 貔逸- 蓊豢话,器豢卷丸。疆,第8 邃,繁2 4 5 6 页。 8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一章谤经在魏谮时期静传撩与研习 曾经写信对竺道壹说,自己“优游山林之下,纵心孔、释之书。 竺道壹得到他的信 后,“于是纵情尘外,以经书自娱。 1 因为儒佛的融合,所以有些名僧在讲解佛经的 同时,也传授儒家经典,诗经就是其中之一。经热释文卷五毛诗音义上云: “周续之与雷次宗阍受慧远法师诗义。静2 据此可知,名僧慧远不仅精通佛学、而 且对诗经也有很深的研究。他在庐山聚众讲授佛经的同时,也曾向周续之和雷次 宗等人壹接传授过诗经。 魏晋时期通过学校的教授,不仅使诗经得到了传播,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精 通诗经的学者。 二、赋诗言志和日常交谈引诗 赋诗言志和网常交谈引诗是魏晋时期诗经传播的另一重要方式。三国时期, 政局混乱,各地方势力独霸一方,受利益驱使,各国征战往来频繁,在说客出使的过 程中,赋诗言志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吴人张温出使西蜀时与蜀入秦宓的对答就十分精 彩。“及( 宓) 至,温问曰:君学乎? 宓豳: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 温复问 网:天有头乎? 宓日:有之。温日:在何方也? 宓醑:在西方。诗日:“乃 誊西顾。以此推之,头在鼯方。温团:天有耳乎? 宓日:天处高而听卑,诗云: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若其无耳,何以听之? 温曰:天有足乎? 宓日:有。 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若其无足,何以步之? 温翻:天有姓乎? 宓日: 有。温日:何姓? 宓曰:姓刘。温圈:何以知之? 答曰:天子姓刘,故 以此知之。温日:日生於东乎? 宓日:虽生于东而没於西。答阀如响,成声而 出,於是温大敬服。3 面对吴使的刁难,秦宓巧用诗经中的诗句对答如流,既保 全了面子,又达到了诸葛亮有意显示本国繁盛文化的目的。 除了在国与豳之间的交流中赋诗言志,大臣们在自己的疏奏中也常常称引诗句来 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曹植上疏曹丕写 诗“刑予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以劝谏 曹丕同意他与亲戚故友会面毒。陈群上疏魏明帝引诗“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刑子 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以劝谏明帝休息干戈,善待西姓5 。卢毓上疏曹操日: 1 释鏊铰离馐祷,溺耀彩校注,汤玄整璎,中华警局1 9 9 2 年叛,第2 0 7 页。 2 毛诗音义上,经典释文卷五,上麓,第2 0 4 页。 3 蜀书秦獬传,三嗣芯卷三十八,第4 册,第9 7 6 页。 4 魏书曹棱传,三圈志卷十九,第2 册,第5 6 9 页。 5 魏书骧蛰传,三黧志卷二十二,第3 曩辇,第6 3 5 页。 9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一章 诗经在魏晋时期的传播与研习 “夫女子之情,以接见而恩生,成妇而义重。故诗云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 止,我心则夷,曹操以其“引经典有意”而罢杀亡士之妻的打算1 。辛毗引诗“民 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来劝说魏明帝停止营建宫室2 。诸葛亮上 疏后主也曾引诗“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以表明宜将甘皇后与刘备合葬3 。这种引用 诗句的方式既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借用诗经中的句子进行对话,也是诗经传播的一种方式。孙皓曾问张纥 之孙张尚日:“诗云沉彼栖舟,惟栖中舟乎? ”尚对日:“诗言桧楫松舟,则松 亦中舟也。4 管辂与何晏谈易,何晏日:“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而吐其 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而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诗不云乎,中心藏之, 何日忘之。”5 这里何晏引诗以表明自己对管辂言语的铭记。谢安曾问其侄女谢道韫: “毛诗何句最佳? 谢道韫称“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6 而 谢玄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7 句为佳。谢道韫和谢玄所称 颂的诗句,分别出自大雅丞民和小雅采薇。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习凿齿 与孙兴公初次见面时的场面:“习凿齿、孙兴公未相识,同在桓公坐。桓语日:可与 习参军共语。孙云:“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仇? 刖习云:薄伐猃狁,至于 太原。 8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二句出自小雅采芑,意思是愚蠢的荆地蛮 人,竟敢与大国为敌。而“薄伐猃狁,至于太原”是小雅六月中的句子,意思 是征伐北方的猃狁,到达太原一带。习凿齿是荆州襄阳人,孙兴公是太原人,他们对 诗经了然于胸,巧妙机智地借用其中的成旬互相嘲戏。 三、著述引诗 魏晋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曹丕以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可 以使人“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9 。文人在自己的诗文创 作与理论著述中,或为叙事,或为抒情,或为明理,常引用诗经。他们引用诗 o 魏书卢毓传,三国志卷二十二,第3 册,第6 5 0 页。 2 魏书辛毗传,1 - 国志卷二十五,第3 册,第6 9 8 页。 3 蜀书二主妃子传,三国志卷三十四,第4 册,第9 0 5 页。 4 吴书张绒传注引吴纪,三国志卷五十三,第5 册,第1 2 4 7 页。 5 魏书管辂传注引辂别传,三国志卷二十九,第3 册,第8 2 1 页。 6 3 1 凝之妻谢氏传,晋书卷九十六,第8 册,第2 5 1 6 页。 7 世说新语排调,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2 3 5 页。 5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第8 0 9 页。 9 曹丕典论论文,文选卷五十二,下册,第7 2 0 页。 1 0 魏晋诗经学磺究第一睾诗经在魏溪眩鬻费簧攒与磅习 经的方式也灵活多变,或直接引用诗经成句,或仅引用诗经的篇名,或化 耀诗经诗句。如曹操的短歌行,直接孳| 用诗经成旬“青曹子衿,悠悠我 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 来“表达 自己对受才求之不得时之沉吟愧思和求之既得后以笙簧酒醴相待之欢悦。2 于宝的 晋纪总论为了从理论上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夹叙夹议,直接引用诗经达二 十九旬之多。营丕的善哉行:“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劲鼓翼,悲鸣相求。 3 这 是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 的化用。曹植求通亲亲表 云:“远慕鹿鸣君趸之宴,中咏棠棣匪谴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意,终 怀蓼莪罔极之哀。”5 他连用诗经中的四个篇名,表达自己对曹丕的忠诚和对 卞后的思念,希望兄弟之闷能够免除猜忌焉和睦相处。谢灵运的撰征赋弓| 用诗 经篇名八处。这些诗文在当时都有定的影响,诗经伴随他们诗文的广泛流传 两再次褥到传播。 四、注释阐发 魏晋时期的诗经学著述颇多,如前所述,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 先秦元 代) 列出魏晋时期有关诗经的著述5 5 种,张可礼的三国时期( 诗经) 学者著 述叙录及其启示一文叙录了三国时期有关诗经的学者和著述。本文根据二人的 研究成果,将这一时期的诗经学著作列表如下: 魏晋时期诗经学著述表: 时代序列著述卷数著者出国 王毛诗义闻 十卷刘桢隋书经籍恚 2 蓖诗二十卷王肃隋书经籍志 3毛诗义驳 八卷王肃隋书经籍志 4毛诗奏事 一卷王肃隋书经籍志 5毛诗问难 二卷玉肃隋书经籍志 国 6 毛诗音不详王肃经典释文序录 1 先秦汉魏器南北朝诗上船,第3 4 9 页。 2 串国审吉诗歌雯,第1 5 0 页。 3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请上册,第1 2 6 页。 4 周南关雕,毛诗磁义卷一乏一,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 7 3 页。 5 赵幼文麓檀集校注,人民文学滋版社 9 8 4 年舨,第4 3 7 页。 】l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一章诗经在魏晋时期的传播与研习 7圣证论十二卷 王肃 隋书经籍志 8 毛诗注不详孙炎三国志王肃传 9 毛诗驳一卷王基隋书经籍志 1 0毛诗答问驳谱 八卷王基隋书经籍志 1 1 毛诗义四卷刘瑶隋书经籍志 1 2 毛诗笺传是非不详刘瑶隋书经籍志 国 1 3 毛诗谱不详徐整隋书经籍志 1 4 毛诗畅谱不详徐整经典释文序录 1 5毛诗草木虫鱼疏 二卷陆玑隋书经籍志 1 6毛诗答杂问 七卷韦昭、朱育等 隋书经籍志 1 7 韩诗章句不详杜琼三国志杜琼传 1 5 诗纬十八卷宋均隋书经籍志 1 6 毛诗注二十卷江熙隋书经籍志 1 7 毛诗释义十卷谢沈隋书经籍志 1 8 毛诗义疏十卷谢沈隋书经籍志 1 9 诗传不详袁准三国志袁涣传 两 2 0 诗注不详袁乔晋书袁乔传 2 1 毛诗异同评十卷 孙毓隋书经籍志 2 2 难孙氏毛诗评 四卷陈统 隋书经籍志 2 3 毛诗表隐二卷陈统隋书经籍志 亚 吕 2 4 毛诗拾遗一卷郭璞隋书经籍志 2 5 毛诗略四卷郭璞隋书经籍志 2 6 毛诗辩异三卷 杨义隋书经籍志 2 7 毛诗异义二卷杨义隋书经籍志 2 8 毛诗杂义 五卷杨义隋书经籍志 2 9 毛诗疑字不详蔡谟陈留先贤志 3 0 毛诗音 不详 蔡氏 经典释文序录 3 1 毛诗略释不详 虞喜晋书虞喜传 1 2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一章诗经在魏晋时期的传播与研习 3 2 毛诗杂义四卷殷仲堪隋书经籍志 3 3 毛诗音隐一卷干宝隋书经籍志 两3 4 毛诗音二卷徐邈隋书经籍志 3 5 毛诗背隐义二卷徐广隋书经籍志 3 6 毛诗义疏二十卷舒援隋书经籍志 3 7 毛诗音不详李轨经典释文序录 3 8毛诗音不详 阮侃陈留先贤志 3 9 毛诗音不详江悖经典释文序录 4 0 毛诗图晋明帝历代名画记 4 l 豳风七月图晋明帝历代名画记 亚 目 4 2 毛诗北风图 卫协 贞观公私圆史 4 3 毛诗黍离图一卷卫协贞观公私画史 4 4 毛诗义不详释惠远经典释文 4 5 诗序义不详周续之经典释文序录 4 6 毛诗序义不详雷次宗隋书经籍志 魏晋诗经学研究第二章魏卺时期诗经研究的圭装特色 第二章魏晋时期诗经研究的主要特色 第一节魏晋时期毛诗占据主导地位 王国维的汉魏博士考对曹魏时期经学的发展作了详尽分析,认为总体趋势是 古文经学取代了今文经学: 古文学之立于学官,盖在黄初之际。自董卓乏乱,京洛为墟,献帝托命 营氏,未遑库摩之事,博士失其官守,垂三卡年。今文学秘微,而民阔古文 学乃日兴月盛,逮魏初复立太学博士,已无复昔人,其所以传授课试者,亦 绝菲曩时之学,盖不必有废置明文。而汉家四百年学官,今文之统已为古文 学取而代之矣。1 汉代的统治者支持今文经学,着眼于它掰宣扬靛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吉文经学 在王莽时曾被立为官学,但是,由于它并不热心宣扬这种神学体系,而只着重从名物 训诂和典章制度方面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到了东汉时期就又被降为私学。 在汉魏之际的历史条件下,用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对传统的宗法文化进行论证 和解释已经不合时宣。“汉光武帝刘秀崇信谶纬,以至在东汉时期被称为肉学的谶纬 之学,其政治地位高于经书。刘秀利用谶纬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受天命的真龙天子,但 是后来张角却正是稠焉了黄家当兴的谶语,发动了推翻东汉王朝兹黄巾起义。统 治阶级内部想做皇帝的人,也往往引谶纬来证明自己推翻旧王朝的合法性。今文经学 对于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来说,弊端丛生,走到了由穷水尽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 以通训诂、举大义、反谶纬为特点的古文经学便逐渐兴盛起来。 2 晋粥礼志说: “魏氏承汉末大乱,| 墨章殄灭,命侍中王粲、尚书卫觊草创朝仪。3 王粲师承荆州学 派、卫觊“好古文 ,都是古文经学家。魏明帝令陈群、刘劭等人改定刑制,规定“但 用郑氏章旬,不得杂用余家4 。这是只承认古文经学对法律的解释的合法性。两周 1 王国维蹒鼗集椿卷| 7 鹭,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第1 8 9 贾。 2 中国前期义化一心理研究,第4 5 3 页。 3 礼志上,晋书卷十九,第2 册,第5 8 1 页。 4 溺法恚,器褰卷黧专,第2 掰,第9 2 3 页。 1 4 魏晋诗经举研究第二章魏器时期诗缀研究的盘要特色 官中所阐述的告凶军宾嘉五礼,更是各国制定国家大典所必须参考的。由此,古文 经学的主导地位逐渐稳固了。 二、三家诗研究的历史状态 关予齐、鲁、韩三家诗在魏晋时期的流传情况,后人多遵循陆德明经典释文 的观点,他在注解传述人一章中说:“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 骚在,入无传者。睢毛诗、郑笺独立囡学,今所遵用。 1 隋书经籍志认 同并承袭了这一说法:“齐诗魏代己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 者。唯毛诗、郑笺,至今独立 2 ,这与前者的观点如出一辙。“鲁诗亡于 话晋”,已经得到有关史料的证实,但是,“齐诗魏代已亡 这一说法却与有关历 史文献记载相冲突。郝桂敏在( 齐诗) 的亡佚时间纠缪一文中,根据曹丕、王肃 等人引用齐诗的文献资料,得_ 出了“齐诗与鲁诗样,当在西晋亡佚, 丽非亡予魏 的结论3 。根据这一说法,齐、鲁、韩三家诗在魏与西晋时期都曾存在, 那么它们的存在状态和流传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经过马融、郑玄等古文大师及其门人弟子的努力,古文经学在汉末就呈现出了繁 荣兴盛的局面,并且出现了压倒今文经学的趋势。马融的弟予卢植“能通古今学,好 精研而不守章旬4 ,在汉灵帝时被征为博士。魏初设立太学,当时所教授的经书已 经从今文经学转变为古文经学了。如前所引,王国维在汉魏博士考中对这趋向 做了明确的说明。 统观魏晋时期的诗经学著述,有关三家诗的专著很少。齐诗、鲁诗衰 亡较早,几乎就没有人传习。韩诗在魏晋时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研究韩诗而 有专门注释的只有蜀国的杜琼。据三国志本传记载,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 也。少受学於任安,精究安术。为人静默少言,阖门自守,不与世事。著韩 诗章句十馀万言,不教诸子,内学无传业者 5 ,此书已散佚不传。杜琼精研韩 诗并作章句达十万言,但其学说竞无入传习,这虽与蜀人不好章旬的习俗和当 时蜀国好古文的环境有关,但也从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韩诗研究的衰颓。 经典释文卷一,上勰,第3 9 炎。 2 经籍志,隋书卷篓十二,第4 册,第9 1 8 页。 3 郝桂敏齐诗) 的亡佚时f a j t q 缪,文学遗产2 0 0 8 年笫2 期。 卢植传,后汉书卷六十四,第8 册,笫2 1 1 3 页。 5 蜀书柱琼传,三烫悫卷罄十:,第4 秘,第1 0 2 1 1 0 2 2 夏。 1 5 魏卺诗经学研究第二章魏晋时期诗经研究赘圭瑟特色 此外,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