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11.1.1 工程总体描述11.1.2 xx站概况21.1.3 xx站四号街站区间隧道概况71.2 施工总体目标111.2.1 工期目标111.2.2 质量目标111.2.3 安全目标111.2.4 环境保护目标111.2.5 文明施工目标111.3 本工程重点、关键点分析及针对性措施111.3.1 做好地下管线改移和保护、组织好交通疏解是前期工作的重点121.3.2 在冬季施工采取防冻害措施是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的重点工作121.3.3 确保结构防水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131.3.4 索锚施工质量是确保基坑稳定的关键141.4 施工部署141.4.1 车站施工部署141.4.2 区间隧道施工部署151.5 技术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161.5.1 技术标编制依据161.5.2 技术标编制原则16第二章、施工现场布置及交通组织182.1 施工场地布置总体要求182.2 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182.2.1 施工场地及围挡202.2.2 供水与排水系统202.2.3 施工供电212.2.4 通讯与信息212.2.5 施工生产设施212.3 交通组织222.3.1车站施工交通组织222.3.2、区间施工交通组织26第三章 劳动力计划313.1 工程管理机构和项目部组织机构313.2 承诺书和工程主要管理人员介绍323.2.1 项目经理323.2.2 项目总工程师323.2.3承诺书333.3 施工人员计划333.3.1 项目部管理人员计划333.3.2 项目部施工工人计划343.3.3 项目部其他辅助人员计划343.3.4 劳动力计划立方图34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进度保证措施364.1 进度计划364.1.1 工期及计划开工、竣工日期364.1.2 工程总进度计划表364.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38第五章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405.1 主要施工设备计划405.2 拟配备本合同主要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415.3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42第六章 车站与区间施工方案436.1 车站施工与区间施工降水方案436.1.1 区间隧道降水方案436.1.2 xx车站降水方案466.1.3 xx车站附属结构降水方案506.1.4 降水沉降控制措施506.1.5 成孔成井施工工艺516.1.6 深井降水运行技术要求516.1.6 施工机械配备516.2 车站及区间主体结构施工526.2.1 概述526.2.2 总体工艺流程536.2.3 各工序施工方法及要求546.3 车站附属结构施工746.3.1 概况746.3.2 出入口围护结构施工746.3.3 降水方案746.3.4 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方案756.3.5 内部结构施工756.4 结构防水工程施工756.4.1 结构自防水施工756.4.2 柔性全包防水层施工766.4.3 施工缝、变形缝和诱导缝防水施工806.4.4 可能出现的渗水处理方法856.5 车站及区间主体结构围护结构施工856.5.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866.5.2 冠梁施工方案906.5.3 锚索施工方案916.5.4 桩间喷混凝土施工936.6 车站、区间、出入口开挖与支撑施工946.6.1 施工原则946.6.2 挖土及锚索施工组织956.6.3 保持边坡稳定的措施1016.6.4 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026.6.5 钢支撑施工1026.6.6 信息化施工1046.7 土方外运及回填1056.7.1 土方外运1056.7.2 回填1056.8 测量方案106第七章 施工监测方案1077.1 工作意义1077.2 工作内容1077.3 实施时间及测点布置1077.4 监测用主要设备型号及名称1117.5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1117.6 预警参数值的确定1117.7 监测方法112第八章 管线及建筑物保护1148.1 管线的保护措施1148.2 建筑物的保护1168.2.1 建筑物的调查1168.2.2 建筑物的一般保护措施116第九章 安全保证措施1209.1 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1209.2 安全生产目标1209.3 安全生产管理1209.4 安全生产措施1229.5 消防与治安124第十章 管线迁改及交通疏导保证措施12710.1 管线迁改12710.1.1 管线调查12710.1.2 管线的迁移与保护12710.2 交通疏导保证措施129第十一章 施工接口界面处理与协调13011.1 与区间承包商的协调13011.2 与其他专业承包商的接口协调13011.3 与分包商及供货商的协调13011.4 与本工程施工相关单位的协调13111.5 与建筑物业主及居民的协调13111.6 与监理的配合协调措施13111.7 与勘察设计单位配合协调措施13311.8 与其他单位的配合协调134第十二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13512.1 xx市气象特征13512.2 冬季施工措施13512.2.1 冬季施工时间13512.2.2 冬季施工安排13512.2.3 车站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13612.2.4 喷射砼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3712.2.5 钢筋工程冬季施工措施13812.2.6 供水管路的冬季保温措施13912.2.7 机械设备冬季防寒措施13912.2.8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3912.2.9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14312.2.10 冬季施工预案14412.2.11 冬季施工物资准备计划14512.3 雨季施工措施14612.3.1 雨季施工准备14612.3.2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147第十三章 质量保证措施14813.1 质量管理14813.1.1 质量方针14813.1.2 质量目标14813.1.3 质量标准14813.1.4 质量保证体系14813.1.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4813.1.6 施工质量控制手段及方法流程图15113.2 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15913.2.1 钻孔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15913.2.2 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5913.2.3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5913.2.4 结构防渗漏保证措施16413.2.5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6513.2.6 预埋件、预留孔洞质量保证措施16613.3 主要试验、检验项目及方法16813.3.1 检测试验手段16813.3.2 检测试验措施169第十四章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7014.1 文明施工目标17014.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17014.3 文明施工措施170第十五章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17415.1 周围环境协调17415.2 环境保护措施17615.2.1 环境体系程序文件17615.2.2 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目标及要求17615.2.3 环境保护措施17715.2.4 施工中垃圾处理17715.2.5 污染控制178第十六章 质量保修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7916.1 质量保修17916.1.1 工程交验后的服务措施17916.2 应急预案18116.2.1 方针和原则18116.2.2 紧急情况和可能后果的分析18216.2.3 紧急情况下常规的处置方式18216.2.4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18216.2.5 应急资源18516.2.6 应急响应18616.2.7 教育培训和演练18716.2.8 紧急情况的报告及处置18716.2.9 其他规定和要求187第十七章 合理化建议189第一章、综合说明首先,我公司诚恳的表示:我们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各项要求。本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通过组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仔细的现场踏勘后,并在认真阅读业主招标文件和深入研究招标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现有的实际施工实力和能力,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目标来编写的。 对于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间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及相互协调和衔接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编写了一系列较为科学合理的技术保证措施,并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我司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在本工程施工中,完全按业主的要求以高质量、高速度全面、安全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任务。其次,在本工程技术标书的编制中除了遵守业主提供的招标设计图纸和招标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参照了国家及xx市的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了我司多年的地铁工程方面的施工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最后,我司郑重承诺:如我司有幸中标,将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布署,发挥我公司技术、管理优势,以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本工程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合理优化,确保工程在合同工期内优质、高速完成,以实现公司“建工程、护环境、保安康、树丰碑建设铁军不懈的追求”的质量目标。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总体描述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起点站为xx站,终点站为xx站,沿开发大路向西,过三环高速公路、中央大街后,止于规划松辽运河,线路全长约5.685km 。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拟设4座车站,分别为xx站、xx站、xx大街站和xx站,站间距分别为1.377km、1.450km、1.150km、0.855km和0.252km。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土建施工共分为六个合同段,本项目为第五合同段,其范围包括:(1)xx站;(2)xx站四号街站区间。1.1.2 xx站概况1、工程概况及工程范围xx站位于xx与六号街之间,沿开发大路呈东西向布置,车站计算站台中心里程为DK2+790.000。xx站施工范围包括:自车站起点里程DK2+691.600至车站终点里程DK2+888.400,总长196.80m之间的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及风道。2、周边环境xx车站位置本站位于xx经济开发区,周边基本为已建或在建的工业厂区。现状周边建筑主要有车站西北侧的xx金杯永信橡塑有限公司,东北侧的xx东电电力设备开发公司,西南侧的xx银基窗业有限公司,东南侧的xx紫江包装有限公司,基本已退出道路红线。车站四周均有绿化用地可征用,开发大路中央有14米宽的绿化分隔带。目前沿车站方向的开发大路车流量不是很大,道路红线宽度均为80m,公交线路很少。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1)地形地貌本工点地面高程变化平缓,地面标高介于33.8234.66米,最大地面高差0.84米,地貌单元为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2)地基土特性根据钻探揭示及对地层成因、年代的分析,本工程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32al-pl)。各地层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杂色,松散,由粘性土、砂、碎石组成,含少量砖块等建筑垃圾。该层分布普遍,层厚1.303.80m,层底标高30.5033.04m。表层主要为沥青路面(0.3米左右),其下为由碎石、砂子、白灰组成的垫层,勘察期间1.2米以上为冻结状态,以下为松散状态。2)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淤泥质粉质粘土(-1-1):灰黑色,有腥臭味,软塑流塑状态,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见铁锰结核及水锈斑痕。该层呈夹层状分布,一般厚度1.506.20m,层底埋深4.507.70m,层底标高26.8329.82m。中、粗砂(-4):黄褐色,湿,水下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亚角形,均粒结构,级配一般,含少量砾卵石(可见最大粒径约为40-50mm)。该层呈层状连续分布,层厚1.406.80m,层底埋深5.0011.00m,层底标高23.5029.07m。砾砂(-5):黄褐色,石英长石质,混粒结构,级配较好,饱和,中密密实状态。呈层状分布,一般厚度2.008.10m,层底埋深9.9013.50m,层底标高20.8124.60m。3)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1al-pl)中、粗砂(-4):灰色、灰绿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分选磨圆一般,含砾卵石15%左右,可见最大粒径3050mm,该层普遍分布,层厚2.009.20m,层底埋深13.5020.00m,层底标高14.2120.94m。粉质粘土(-4-1):黄褐色,可塑硬塑状态,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透镜体状分布在中、粗砂(-4)层中。砾砂(-5):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分选较差,磨圆一般,混粒结构,局部卵石含量较高,可见最大粒径达90mm。呈层状分布,一般厚度1.505.80m,层底埋深17.0021.00m,层底标高13.6617.53m。4)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32al-pl)粉质粘土(-1):黄褐色、灰色,可塑硬塑状态,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呈层状连续分布,揭露厚度1.004.30m,层底埋深18.5022.30m,层底标高12.0116.03m。中、粗砂(-4):黄褐色、锈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分选磨圆一般,呈亚圆形, 混粒结构,局部充填少量粘性土。呈层状分布,一般厚度2.0012.50m,层底埋深22.0030.00m,层底标高4.3112.43m。粉质粘土(-4-1):黄褐色,可塑硬塑状态,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透镜体状分布在中、粗砂(-4)层中,本层仅见于06-ZC-017钻孔,揭露厚度0.80米。砾砂(-5):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分选较差,磨圆一般,混粒结构,局部卵石含量较高,可见最大粒径达90mm。本次勘察揭露该层最大厚度11.00m,未穿透。粉质粘土(-5-1):黄褐色,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呈透镜体状分布在砾砂(-5)层中,揭露最大厚度6.60米,未穿透。(3)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天然含水量质量密度重力密度孔隙比 塑限液性指数直剪试验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标贯击数 N (击/30cm)快剪固结快剪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内摩粘聚内摩力擦角力擦角ewpILCqqCcc1-22-44-6Es1-2qu(%)(g/cm3)(kN/m3)(kPa)(度)(kPa)(度)(MPa-1)(MPa)(kPa)3-1粉质粘土33.3 1.88 18.8 0.932 21.8 0.81 31.3 21.9 0.39 0.28 5.05 28.0 5.0 3-1-1淤泥质粉质粘土33.9 1.88 18.8 0.939 22.4 0.79 33.3 16.8 0.41 0.27 4.38 48.5 5.1 3-4中、粗砂14.5 1.82 18.2 0.673 4.0 29.2 1.2 31.8 0.14 0.10 10.86 18.8 3-5砾砂11.7 1.81 18.1 0.638 8.0 32.2 2.0 33.4 0.15 0.10 9.08 22.5 4-4中、粗砂15.9 1.90 19.0 0.623 12.0 31.8 6.1 25.0 0.12 0.09 0.11 12.63 31.7 4-4-1粉质粘土25.5 1.97 19.7 0.724 20.5 0.40 54.0 22.8 0.35 0.22 4.95 175.0 23.3 4-5砾砂12.7 1.82 18.2 0.640 2.9 33.6 0.14 0.09 8.60 45.3 5-1粉质粘土27.8 1.93 19.3 0.797 19.6 0.42 32.7 19.1 0.25 0.20 0.13 7.64 22.2 5-4中、粗砂18.4 1.88 18.8 0.678 1.8 31.9 0.16 0.11 0.09 10.03 36.4 5-4-1粉质粘土31.0 1.89 18.9 0.871 24.0 0.58 6.0 32.2 0.12 0.13 0.11 15.31 17.3 5-5砾砂11.3 1.77 17.7 0.668 3.3 31.9 0.16 0.11 10.58 5-5-1粉质粘土25.4 2.01 20.1 0.708 21.4 0.21 47.0 21.3 61.9 18.2 0.17 0.12 0.10 8.77 259.0 17.0 (4)水文地质条件1)本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勘察期间,勘察深度内见两层地下水,粉质粘土(-1)层为两层水之间的隔水层。第一层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2al)中粗砂、砾砂层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1al)中-粗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4.906.30m,稳定水位埋深5.106.50m,相当于标高27.8429.30米,水温11。第二层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2al-pl)粉-细砂、中-粗砂及砾砂层中,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该层水因粉质粘土层(-1)缺失,以“天窗”的形式和第四系全新统潜水连成一体,两层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侧向迳流,以侧向迳流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2)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本场地环境类型属类。本场地存在的地下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标准判定:地下潜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考虑干湿交替);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pH值及Cl-+SO42-。(5)抗震等级及冻结深度本工点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为对抗震有利地段。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20米。()气候气象xx属于北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性气候,同时受海洋、大陆性气候控制。其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春秋季短,冬夏季长。xx历年平均气温为78,七月平均气温24.6,1月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33.1。每年11月中旬开始封冻,翌年3月初解冻。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2m。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06天,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720mm。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420mm,每年49月份蒸发量最大,占全年蒸发量的67.4%。风向:冬季多为西北风、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南风,春秋季风力较大,最大风速为1215米/秒。日照:日照时间历年平均为2588.7小时,日照率为58%,全年平均晴天136.7天,云天145.3天,阴天为83天。1.1.3 xx站四号街站区间隧道概况1、工程概况及工程范围xx站四号街站区间隧道右线里程范围为DK2+889.800DK4+190.600(总长1300.800双线米)。本区间起于xx,沿开发大路路中向东前行,分别穿越六号街、五号街、四号街、三号街,到四号街站。区间设停车线和渡线,正线线间距4.6m10m,隧道结构底最大埋深14.6m(覆土厚度8.0m),最小埋深11.6m(覆土厚度5.0m),平均埋深13.10m(覆土厚度6.5m)。区间线路坡度呈“V”字型,区间中部设联络通道和排水泵站。七号街站四号街站区间位置2、周边环境开发大路呈东西走向,红线宽80m,现状道路宽度40m,道路两侧建筑物多为低层建筑,不太密集,行人及车流量很少,场地较开阔。该区间段内地下管线较少,主要分布于开发大路路两侧。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1)、地形地貌本区间地面高程变化平缓,地面标高介于33.5135.52米,最大地面高差2.01 米,地貌类型为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2)、地基土特性根据钻探揭示及对地层成因、年代的分析,本工程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32al-pl)。各地层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杂色,松散,由粘性土、砂、碎石组成,含少量砖块等建筑垃圾。该层分布普遍,层厚0.605.00m,层底标高29.8333.99m。表层主要为沥青路面(0.3米左右),其下为由碎石、砂子、白灰组成的垫层,勘察期间1.2米以上为冻结状态,以下为松散状态。2)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粉质粘土(-1):黄褐、局部灰褐色,可塑硬塑状态,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见铁锰结核及水锈斑痕。该层呈夹层状分布,见于06-ZX-120、06-ZC-019孔中,最大厚度4.20m。淤泥质粉质粘土(-1-1):灰黑色,有腥臭味,软塑流塑状态,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呈夹层状分布,见于线路DK2+820DK2+980段,一般厚度3.505.00m,层底高程26.1928.60m。粉、细砂(-3):黄褐色, 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级配差,稍湿、稍密状态。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厚度1.00 m左右。中、粗砂(-4):黄褐色,湿,水下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亚角形,均粒结构,级配一般,含少量砾卵石(可见最大粒径约为40-50mm)。该层呈层状连续分布,层厚0.709.00m,层底埋深3.4011.00m,层底标高23.0931.20m。 粉质粘土(-4-1):黄褐色,可塑,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透镜体状分布在中、粗砂(-4)中,仅见于06-ZC-019孔中,厚度0.60m。砾砂(-5):黄褐色,石英长石质,混粒结构,级配较好,饱和,中密密实状态。亚圆形,呈层状分布,一般厚度2.609.60m,层底埋深9.9014.30m,层底标高20.2024.60m。3)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1al-pl)中、粗砂(-4):灰色、灰绿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混粒结构,级配一般,含砾卵石15%左右,可见最大粒径3050mm,该层普遍分布,层厚1.3010.70m,层底埋深13.9018.60m,层底标高15.1120.60m。粉质粘土(-4-1):黄褐色,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呈透镜体状分布。砾砂(-5):灰色、灰绿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混粒结构,级配较好。含卵石15左右,呈层状分布,厚度1.509.80m,层底高层13.0021.73m。粉质粘土(-5-1):黄褐色,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呈透镜体状分布在砾砂(-5)层中,厚度0.901.50m。4)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32al-pl)粉质粘土(-1):黄褐色、灰色,可塑硬塑状态,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呈层状连续分布,揭露厚度0.304.30m,层底埋深14.8025.00m,层底标高9.2319.72m。粉、细砂(-3):黄褐色, 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级配差,饱和、中密状态。呈夹层状分布在粉质粘土(-1)层下,见于06-ZC-020、06-ZC-024号孔,最大厚度4.10 m,层底埋深20.6033.60m,层底标高10.6512.71m。中、粗砂(-4):黄褐色、锈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混粒结构,级配一般,局部充填少量粘性土。呈层状分布,厚度0.909.90m,部分钻孔未穿透该层。粉质粘土(-4-1):黄褐色,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呈透镜体状分布在中、粗砂(-4)层中,仅见于06-ZX-130钻孔中,厚度1.90m。砾砂(-5):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分选较差,磨圆一般,混粒结构,局部卵石含量较高,可见最大粒径达60mm。本次勘察揭露该层最大厚度12.60m,未穿透,层顶埋深19.5032.50m,层顶标高2.6614.69m。粉质粘土(-5-1):黄褐色,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呈层状分布在砾砂(-5)层中,揭露厚度3.506.60米,未穿透。(3)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天然含水量质量密度重力密度孔隙比 塑限液性指数直剪试验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标贯击数(击/30cm)快剪固结快剪内摩擦角标准值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内摩粘聚内摩粘聚擦角力擦角力ewpILqCqcCck1-22-44-6Es1-2qu(%)(g/cm3)(kN/m3)(%)(度)(kPa)(度)(kPa)(度)(MPa-1)(MPa)(kPa)-1粉质粘土30.71.8918.90.87421.90.5618.827.50.380.264.9326.08.5-1-1淤泥质粉质粘土35.61.8718.70.97422.40.9127.916.30.420.244.3630.14.3-3粉、细砂17.01.9519.50.59623.50.090.0617.738.3-4中、粗砂11.81.7517.50.7074.129.12.933.331.00.180.1210.8218.3-4-1粉质粘土33.01.8518.50.95522.00.690.470.324.1645.011.0-5砾 砂11.61.8618.60.5978.030.52.132.035.40.160.100.0910.7529.5-5-1粉质粘土30.01.9019.00.85420.00.7129.019.845.0-4中、粗砂16.71.8918.90.6718.028.82.630.031.00.130.090.1213.4830.5-4-1粉质粘土28.31.9519.50.78721.00.4823.819.00.260.206.61210.034.0-5砾 砂11.71.9619.60.5291.733.035.40.150.100.1010.7230.6-5-1粉质粘土34.01.8218.20.68521.00.6978.018.38.5-1粉质粘土27.11.9519.50.77621.70.3535.520.150.621.50.250.180.127.45157.314.0-3粉、细砂19.02.0920.90.52023.50.170.110.088.9412.0-4中、粗砂17.71.9319.30.6252.133.531.50.140.100.1312.1834.9-4-1粉质粘土28.01.8918.90.84221.00.470.400.244.6012.0-5砾砂10.11.8918.90.5501.232.535.40.120.090.0815.2434.1-5-1粉质粘土25.81.9719.70.74622.00.2071.015.60.240.140.107.5614.11.2 施工总体目标 1.2.1 工期目标本工程工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计划开工日期为2006年7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8年1月31日;其中2008年1月31日必须提供铺轨条件。由于受冬季施工影响,本工程适合施工的工期非常紧张,如有幸中标,我司一定全力以赴,作好各方面协调工作,配合业主工程总体计划,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计划于2007年12月25日提前完成招标文件要求的各项施工任务。1.2.2 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力争一次验收合格。做到“建工程、护环境、保安康、树丰碑”,这是建设铁军不懈的追求。1.2.3 安全目标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力争杜绝一切人身伤亡事故和其它安全事故。通过安保体系认证,达到标化工地。1.2.4 环境保护目标努力实现施工生产无环境污染事故,各种污染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达到标准要求。1.2.5 文明施工目标我们将按xx市地铁指挥部和xx市建委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组织施工,做到“少扰民、不扰民”,确保“文明工地”。1.3 本工程重点、关键点分析及针对性措施围绕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本标段工程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并针对性措施。1.3.1 做好地下管线改移和保护、组织好交通疏解是前期工作的重点车站施工前,对地下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组织好交通疏解,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前期工作的重点。开工前与产权单位、业主密切联系,核实管线走向、埋深、管材,根据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线保护方案。对需要改移的管线,先改移,后拆除;对需要进行保护的管线,先制定保护方案,制作保护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管线附近的挖土采取人工开挖,确保管线安全;对基坑附近、施工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管线,事先做好保护。选择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加强现场指挥和监督检查,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并加强联系作好交通疏解工作;工程车辆运输按批准的运输线路和时间表组织,确保道路畅通。1.3.2 在冬季施工采取防冻害措施是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的重点工作本工程施工跨越一个半冬季,冬季冰封期达3.5月。受工期制约,根据安排,冬季施工不可避免。冬施主要进行挖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需采取多种措施,从多条渠道控制每道工序,确保钢筋及混凝土施工质量。冬季施工主要应对措施:(1)重点突出、合理计划。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尽量避免冬季施工,冬季安排以影响较小的土方开挖等工序施工为主。(2)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制定工程冬季施工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3)提前进行冬季施工的物资准备,对供水、供电、机械全面检查,满足冬季施工要求。(4)明挖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尽量减少基底暴露部位,对暴露部位采用覆盖保温措施,确保基坑不受冻,确保混凝土质量。(5)混凝土作业时,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及运输条件控制,采用暖棚法和蓄热法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施工环境温度。(6)设立钢筋加工厂房,钢筋加工尽量工厂化制作,确保施工环境温度。(7)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和过程控制力度,保证施工质量。冬季施工的具体措施详见第六章。1.3.3 确保结构防水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地铁工程,百年大计,结构防水永远是地下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任何一个环节的防水出现差错,都将可能导致工程的整体防水失败,因此而出现的渗漏问题,不但会对车站内部装修、设备等造成损坏,更严重的是还会危及到结构本身和地铁今后的正常运营和安全。防水问题也一直是地下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更是多年来工程建设人员一直想彻底解决的问题。本工程在防水设计上设置了多道防线,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外防水为辅。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砼的密实性、整体性,并减少裂缝的产生,对施工缝、变形缝等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在工艺处理和质量管理上要重点加强,确保工程整体防水效果达到和满足工程设计及使用要求。因此对于车站防水的施工质量,要从多方面予以控制和管理。(1)所有在本工程使用的防水原材,必须要符合和满足业主、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规定和质量要求,送检合格后方才使用。(2)侧墙外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做好围护结构的堵漏工作,并经过认真检查验收,在确保无渗漏水的情况下才能施工外包防水层和侧墙。这是我公司在南京地铁一号线三山街车站和上海地铁许多车站防水成功的经验。(3)严格控制好外包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搭接部位。结构接口相交处注意防水卷材的预留,保证平整度。(4)防水层施工完后,要认真检查有无漏洞并注意保护避免损坏,对发现的破损处要及时修补。(5)认真做好施工缝、变形缝等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处理,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结构砼的自防水性能,加强对防水施工各环节工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确达工程达到和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6)结构混凝土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商品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合格;优化施工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限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7)加强对混凝土运输、入模、捣固、养生的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内实外光,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增强衬砌结构的刚性自防水。具体的防水措施详见4.8章节。1.3.4 索锚施工质量是确保基坑稳定的关键本工程采用锚索代替钢支撑,锚索的施工质量是基坑稳定、变形大小控制的关键,因此必须控制好锚索的施工质量。具体措施是:(1)钻空前,按照设计及土层订出孔位做出标记。锚杆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5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100mm。钻孔底部偏移尺寸不大于长度的3%,可以采用钻孔测斜仪控制钻空方向。(2)灌浆材料采用32.5级的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间,采用砂浆灌注时保证砂粒不大于2,砂浆只用于一次注浆。(3)水泥浆搅拌后用0.10.2N/2的压力泵,以耐高压塑料管将水泥浆注入钻孔内,必要时水泥浆中适当掺加早强剂。(4)在锚固段采用压力注浆时,在外套关口戴上灌浆帽进行压力注灌浆,操作时第一节从0.30.5 N/2,随后逐渐加大压力。(5)锚体养护达到水泥砂浆强度的70%值时可以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时采用跳张法,即“隔二拉一”的方法避免相邻锚杆张拉的应力损失;正式张拉前,取设计拉力的10%20%,对锚杆预张12次,保证各部位接触紧密杆体于土层紧密,产生初剪。正式张拉时,采取分级张拉方式,每级张拉后恒载3min,记录伸长值,张拉到设计荷载的110%时,恒载10min,无变化后进行锁定。1.4 施工部署1.4.1 车站施工部署1、交通组织如我司中标,工程进场后,在业主的支持下积极与交通管理部门和市政部门联系,申报交通疏解方案和占道申请,并办理有关手续。由于本地区目前车辆较少,比较方便交通组织。本工程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分二次进行交通组织。第一期交通组织:车站主体结构及1号、2号出入口施工期间,进行一期围档,开发大路北侧道路局部封闭,南侧改为双向通行。第二期交通组织:在车站主体结构完成后,覆土恢复道路路,进行二期围档,施工3号、4号出入口。参见参见第2.3章节:“xx站第一期交通组织图”和“xx站第二期交通组织图”。2、车站施工如果我司中标将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做好改移管线、交通导改工作,及时筑砌施工围档,争取早日开工。工程进场后,立即组织车站主体围护桩施工,拟采用4台GPS20型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钻孔桩施工从车站中间向两端进行。然后施工降水井、桩顶冠梁。施工时间为2个月。待钻孔灌注桩及桩顶冠梁达到一定强度后,即进行基坑开挖。先从基坑两边抽槽至第一道锚索下50cm,钻孔施工第一道锚索;待第一道锚索达到一定强度后,从车站中间向两端开挖,开挖至第二道锚索下50cm,钻孔施工第二道锚索;待第二道锚索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次从车站中间向两端开挖,开挖至第三道锚索下50cm,钻孔施工第三道锚索;待第三道锚索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次从车站中间向两端开挖至设计底标高。然后施工接地网、泄水盲管,并及时浇筑素砼垫层。施工时间约为3个半月,此时因天气寒冷及春节拟暂停施工约1个月。车站主体结构拟从2007年3月1日开始,至2007年6月30日完成。然后进顶板覆土回填、顶板上道路恢复行、交通导改等工作。出入口等附属结构拟从2007年7月15日至11月30日完成。其他零星工作至2007年12月20日全部完成。1.4.2 区间隧道施工部署1、交通组织区间隧道施工将占用开发大道部分道路,六号街向西采用车站第一期交通组织方式:施工期间,开发大路北侧道路局部封闭,南侧改为双向通行。六号街向东至四号街站采用两侧通行方式,基坑两侧各保留20米宽道路,并在六号街、四号街、三号街的十字路口架设18米宽军用道梁,使六号街、四号街、三号街南北通畅。2、区间隧道施工区间隧道拟安排四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第一、二个工作面安排在在区间总长度从西向东的第一个四等分点附近开始,分别向西、向东施工;第三、四个工作面安排在在区间总长度从西向东的第三个四等分点附近开始,分别向西、向东施工。区间隧道的施工流程是:测量放线围护桩施工桩顶冠梁施工降水井施工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安装第一道支撑基坑第二层土方开挖安装第二道支撑开挖基坑至基底浇筑垫层及防水层浇筑底板和部分侧墙、中隔墙第二道支撑倒撑施工侧墙防水层、施工侧墙、中隔墙、顶板结构施工顶板防水层回填拆除支撑回填、恢复道路和绿化。 本工程区间隧道计划于2007年10月31日全部完成。本工程计划于2007年12月25日进行竣工验收,总工期529天。1.5 技术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1.5.1 技术标编制依据序标书编制依据1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土建施工第五合同段招标文件。2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土建施工第五合同段招标图纸。3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土建施工第五合同段招标文件第三卷中主要技术要求和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及规范。4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土建施工第五合同段招标文件招标补遗文件。5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土建施工第五合同段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6xx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土建施工第五合同段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成果报告。7有关国家、地方、行业和技术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法规。8xx市以及xx市地铁建设指挥部有关规定、规则和管理办法。9本公司在以往类似工程中形成的工法及相应的文件。1.5.2 技术标编制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卫生健康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Human-VEGFA-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IV-1-IN-8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州铁路安全大数据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移动应用开发合同的注意事项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临街快餐门面租赁合同5篇
- GB/T 20969.1-2021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1部分: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
-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 医疗机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二年级奥数《走迷宫》
- 管道施工安全检查表
- 云南省雨露计划改革试点资金补助申请表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项目试运行上线确认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