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分析与发展战略思考.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使我国各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 仅国内行业企业间竞争加剧,且国际间同行业竞争也不断升级且日趋激烈。我国聚 乙烯醇行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在广阔的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 时,行业在科研实力、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市场拓展能力上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 高。四十多年来,我国聚乙烯醇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在消 化吸收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品种,开拓产品新用途,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挖潜革新和节能降耗方面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 中国加入w r i 0 以后,行业的发展面对不仅有来自技术上的竞争压力,而且在产品链 的延伸、产品质量、生产经营管理上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所有这些都成为我国聚乙 烯醇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进行的战略思考,也是行业实现重组整合跨越式发展 的紧迫课题。 本文在回顾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发展历程并对行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我 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竞争力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我国聚 乙烯醇行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对行业中的部分企业进行个案研究。 首先,本文在对竞争力的内涵特征、要素、机理、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 础上,对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s w l o 分析和波特五 力分析模型,对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市场形势作了全面的分 析,找出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我国聚乙烯 醇行业的战略发展和战略选择,最后,对相关企业进行个案研究,从中探讨提升我 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行业发展壮大的目标。 关键词: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行业分析发展战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力与国外同行相比依然偏小,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行业竞争有序度不高,自律度 低,影响了我国在全球聚乙烯醇行业中的地位。 ( 3 ) 产品结构单一,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由于产品应用领域开拓不力,产品 附加值不高,此外,由于行业中多数企业科研投入不足,造成新产品开发能力弱, 缺乏新产品、新技术储备,常规产品占绝大多数,聚乙烯醇系列产品链延伸短,因 而产品附加值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的多样化的需求,也正因为研发投入的限制,使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在生产能耗、物耗方面和国外同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聚 乙烯醇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在行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做出回答, 才能使得行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谋发展,因此,客观评价我国聚乙烯醇行 业的优势和劣势,对行业的竞争力进行实事求的分析并制定切合实际的行业战略发 展规划,对于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也是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1 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行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出发,对行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运 用波特的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 、1 1 0 分析法分析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优势、劣势、 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探讨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发展途径,并对目前行业中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中个 案进行竞争力分析,从中找出、发现和探讨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发展途径。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课题研究的背景,说明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三部分对聚乙烯醇行业现状( 国内、国外) 以及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第四、五部分是在进行行业竞争力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 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和探讨行业的发展战略。 第六部分是对我国聚乙烯醇行业中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中的相关企业进行个 案研究,从中发现和探讨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 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总结我国聚乙烯醇行业过去的发展经验,利用竞争力分 析的相关理论,对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现状和行业竞争力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 影响行业竞争力的外部环境、行业内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并与国外聚乙烯醇行业 进行差距的对比,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行业竞争力分析 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发展战略。 作为我国化工产业中一支越来越重要的产业分支,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 存和发展,必须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行业的发展模式, 形成有明显优势的行业竞争力,才能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 内外目前未见对聚乙烯醇行业进行相关竞争力及发展战略研究,因此,本文研究我 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和行业发展战略,不仅对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未来发展梳理 思路,而且对提高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在世界聚乙烯醇行业中在地位也具有一定的作 用。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很好的阻隔性,此外聚乙烯醇还具有耐溶剂性好,透光性低,透湿率高,不带电、 不吸尘,印刷好等优点,可用于包装材料。 聚乙烯醇产业在我国过去长期以维纶为主要目标消费市场,近年来随着维纶消 费的相对萎缩和产业用途的开拓,聚乙烯醇非纤应用已得到长足开发。我国近年启 动的开发中西部、兴建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有力推动了聚乙烯醇产业应 用的进一步拓展。在纺织浆料应用领域,目前已研制出低聚合度的聚乙烯醇,改变 了进,口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在粘合剂领域,除了市场份额较大的木材和纸 张应用领域外,目前正向陶瓷和玻璃等领域迈进。在纤维制品领域,近年来我国生 产的水溶纤维、高强高模纤维已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除了传统的应用领域外, 科研人员通过对聚乙烯酸进行改性或加入其他高分子材料后制出的医药器械、食品 包装、办公用品及卫生材料等,能够在相应的条件下生物降解,为聚乙烯醉在环保 要求越来越严格的2 1 世纪里,开拓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提供了较好的生产原料。我 国聚乙烯醇市场消费结构如图2 1 所示。 图2 1 我国聚乙烯醇市场消费结构图 ( 2 ) 生产工艺与方法: 根据醋酸乙烯的合成方法,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分为乙炔法和乙烯法两种,乙 炔法有又分为电石乙炔法和天然气乙炔法。电石乙炔法多用于煤和石灰石储量丰富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地区,天然气乙炔法和乙烯法则用于石化产业相对发达地区。图2 2 为聚乙烯醇的 生产工艺路线图;聚乙烯醇三种生产工艺方法优缺点比较见表2 1 。 图2 2 聚乙烯醇生产工艺线路图 表2 1 :聚乙烯醇三种生产工艺方法优缺点比较 f + 街曰、誊一德荔忿0 鲍湛曩曩廷茹| l _ 蠢戳谶游j , j :;卉;羁呸0 藏荣一l 匡i 粼谶氍f技术成熟、投资少成本较低、三废少成本低、质量高、三废少j 匿l 麟瀚剿污染大、成本高、质量低 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催化剂贵重 2 。1 。2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现状 ( 1 )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1 9 5 0 年聚乙烯醇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在1 9 6 4 年从日本引进成套生产技术,建 成了第一家聚乙烯醇工厂北京有机化工厂,至8 0 年代初,我国共建成了1 3 家 聚乙烯醇生产厂,其后再也没有新增聚乙烯醇生产企业。为解决当时人民穿衣问题, 我国聚乙烯醇主要用来生产维纶纤维。由于维纶染色性差、不耐热水、易产生皱折、 工艺路线长,成本较高等难以克服的缺点,当其他合成纤维如涤纶、腈纶、丙纶开 发出来并大规模投入生产后,由于其成本较低。使用性能接近或超过维纶,因此很 快占领并取代了维纶市场。8 0 年代初维纶滞销,致使聚乙烯醇产业遭受重创。8 0 年 代中期,随着聚乙烯醇非纤维用途不断拓展,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到9 0 年代中期 聚乙烯醇非纤维用量占总产量的5 7 以上咧。到2 0 0 0 年,我国维纶纤维年产量从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初的1 0 万余吨下降到2 3 万吨,聚乙烯醇非纤用量上升到9 0 ,彻底改变了聚乙烯 醇使用结构。1 0 多年来,我国聚乙烯醇产量以年均约6 9 的速度增长,到2 0 0 4 年 已达到4 5 6 万吨。 ( 2 )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现状p 1 ” 我国共有1 3 家聚乙烯醇生产企业,其中有3 家采用天然气乙炔法和石油乙烯法, 生产能力1 4 万吨年,占总产能的2 7 5 ,其余1 0 家均为电石乙炔法。 我国是世界上聚乙烯醇生产路线最多的国家,有电石乙炔法、天然气乙炔法和 石油乙烯法3 种,为中国聚乙烯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我国也是 聚乙烯醇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聚乙烯醇生产能力及产量最大的 国家,同时年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图2 3 为1 9 9 5 2 0 0 4 我国聚乙烯醇年产量趋势图。 图2 31 9 9 5 2 0 0 4 我国聚乙烯醇年产量趋势图 目前,我国共有1 3 套聚乙烯醇生产装置,近年来,通过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 和扩建,国内聚乙烯醇的总生产能力已达5 0 万吨年左右。 随着我国聚乙烯醇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带动了国内聚乙烯醇生产及应用的多 元化发展,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为我国聚乙烯醇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 基础。 我国大陆有兰州新西部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家庄化工化纤有限公司、湖南湘维有限公司、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 西化纤化工有限公司、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 公司、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化工厂、中国石化集团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化工 事业部等1 3 家生产厂家。目前国内聚乙烯醇生产能力最大的3 家企业是安徽皖维高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和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约占全国产量的4 0 。整体看,我国聚乙烯醇生产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的市场结构。 我国聚乙烯醇主要生产厂家简况见表2 2 。 表2 2 :2 0 0 4 年我国主要聚乙烯醇生产厂家及产能 一生产线数产能 一生产厂_ ;家一工艺方法 j 量 t电石乙炔法 32 5 0 0 0 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贵有机)电石乙炔法 33 0 0 0 0 兰州新西部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 兰维)电石乙炔法 21 9 0 0 0 石家庄化丁化纤有限公司( 石化纤)电石乙炔法 l1 0 0 0 0 蓊蒸蠹淄赫瀚翡嚣翳;纛l 懑鬻黼熬隔飘溺i 豢篙鬻黍g g i ;0 9 ”5 “。”a篓露i 鍪缓鬻溺醺 “;i + g i i g :瓣 + 表不上市公司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发展,聚乙烯醇产业伴随 着我国化纤工业和其它工业高速发展的步伐也得到同步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五” 期间的前三年行业主导产品聚乙烯醇以其产品的多样性及优异特性、特别是无毒无 害、可水溶和可分解无污染的特性,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使行业高速发展。 北京维尼纶厂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因资不抵债而于2 0 0 0 年宣布破产并被其它行 业所兼并,结束了其作为我国第一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维尼纶纤维的历史,行业其 余的十二家企业均已发展为产业链相对完善且各具特色的化工化纤企业。行业聚乙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烯醇总产量从2 0 0 0 年开始,平均每年增幅达8 7 ,2 0 0 4 年我国聚乙烯醇产量已占 世界总产量1 1 0 万吨的4 5 ,是名符其实的聚乙烯醇生产大国。 近几年国内聚乙烯醇供需基本平衡,聚乙烯醇生产企业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 另外1 3 家企业中有三家可以通过市场融资,具有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条件。企业通 过不断进行技改增加产能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产能逐步增加,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 现象,产品价格不断下降,2 0 0 4 年价格才不断回升,但仍然起伏不定。图2 4 为 1 9 9 9 2 0 0 4 我国聚乙烯醇价格趋势图。 图2 41 9 9 9 2 0 0 4 我国聚乙烯醇价格趋势幽 虽然我国聚乙烯醇产能已达到市场饱和程度,但进口量却急剧增加,2 0 0 1 年已 超过出口量。我国进口产品主要以中高档为主,而过剩的主要为低档产品,反映出 我国聚乙烯醇产品的结构矛盾,同时也说明我国聚乙烯醇工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 间。表2 3 为我国近几年聚乙烯醇进出口情况表,图2 。5 为1 9 9 7 2 0 0 4 我国聚乙烯醇 进出口对比图。 1 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3 :我国近几年聚乙烯醇进出口情况表 1 9 9 7 年8 2 0 62 3 9 7 0 1 9 9 8 年 1 0 8 6 1 2 7 5 2 9 1 9 9 9 年 1 9 7 5 42 7 3 5 3 2 0 0 0 年 1 9 4 7 9 2 0 3 9 8 2 0 0 1 年2 6 2 1 92 0 8 5 5 2 0 0 2 年 3 4 4 5 0 2 3 1 8 8 2 0 0 3 年 3 3 1 3 52 4 9 2 3 2 0 0 4 年 3 6 1 1 0 2 7 6 4 6 图2 51 9 9 7 - 2 0 0 4 年我国聚乙烯酵进出口对比图。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十五”期间在技术进步方面成效显著,促进了各个企业步 入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品产量迅速提高,新产品研发势头良好,并已成为各企业 产品调整、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行业中许多企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 已经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应用新技术对生产装置进行扩产改造, 特别是电石乙炔路线的企业,由于其固有的工艺路线的先天不足,生产工艺比其它 两种工艺路线落后,存在产品能耗高、设备腐蚀及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单一且杂质 含量偏高、应用范围狭窄等劣势,因而企业技术改造既是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企 业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聚乙 烯醇产量均已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使许多企业既能生产常规品 种的聚乙烯醇,也能生产出各种低聚合度、低醇解度、高聚度、高粘度的聚乙烯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在行业聚乙烯醇品种已由“九五”期间的二十几种跃至三十几种。我国十三家聚 乙烯醇行业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我国化工化纤工业的重要支柱生产企业, 但是,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绪多问题,一是工艺落后的电石乙炔法仍占有较大比例, 二是和国外同行相比,品种偏少,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行业的竞争力。 2 2 国外聚乙烯醇行业的现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科学家w o h e n n a n 和h h a e h n e l 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得到 聚乙烯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化学家樱田一郎和旅日朝侨李开基实现了聚乙烯醇在 纺织领域的应用并于五十年代实现了工业化【l ”,八十年代以后,日本、西欧、美国等西 方匡i 家在聚乙烯醇的研发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拓展了聚乙烯醇在纺织、医药、 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医药、印刷、农业、电子、冶金、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用途。作 为聚乙烯醇发源地,日本和西方国家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都领先于我国。 在产品开发上,日本的可乐丽公司和尤尼契卡公司,我国台湾省的长春公司聚 乙烯醇产品已实现多品种、规格多样化并致力于非纤领域的应用与环境友好产业用 新型树酯的开发生产。同时,国外公司己能生产各种高粘度、超高粘度或超低粘度 的各种聚乙烯醇产品,品种规格已达7 0 多种,此外,在聚乙烯醇维纶纤维差别化产 品丌发方面,日本可乐丽公司实现的凝胶纺丝先进工艺,已在造纸、特种纤维加工 和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世界上聚乙烯醇生产能力超过1 1 0 万吨,产量接近1 0 0 万吨,亚洲的东亚 地区为聚乙烯醇的制造中心,而中国则为聚乙烯醇世界生产大国,产量和产能均已 占到世界的4 0 以上,但均以常规品种为主,图2 6 为全球聚乙烯醇产能力比例分 布图,表2 4 为世界主要聚乙烯醇生产企业和产能统计表。规模居前四位的生产企业 有三家分布在东亚地区。最大厂商为日本的可乐丽公司,其产能达1 4 4 万吨年,其 次是朝鲜的顺川工厂达l o 万吨年,台湾省的长春公司也达9 6 万吨侔,西欧主要有 德国的赫司特公司、北美主要有美国的塞拉尼斯公司( 购买了a i r p r o d u c t 公司的p v a 业务) 、杜邦( d u p o m ) 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于聚乙烯醇用途的不断扩展,生产能力增长较快,1 9 7 0 年为7 万吨年,1 9 8 0 年 达到1 7 万吨年,1 0 年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率达1 2 2 :1 9 9 0 年超过了8 0 万吨 年,这1 0 年间翻了四番多,1 9 9 6 年达9 0 万口屯年以上,2 0 0 4 年超过了1 0 0 万吨年,产 量的变化见证了市场对聚乙烯醇产品的不断需求,也说明了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图2 6 全球聚乙烯醇产能比例分布图 表2 4 :世界主要聚乙烯醇生产企业和产能统计表 在消费结构上,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在纺织浆料、胶粘剂方面消耗的聚乙烯醇 约占总产量的5 0 ,用于聚合助剂、纸加工和涂料占总量的2 i 2 2 5 :从9 0 年 代中期开始用于聚合助剂、纸加工和涂料的比例有所上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日本聚乙烯醇消耗的重点是维尼纶和胶粘剂,占总量的4 8 5 l ,用于纸加 工、薄膜和纺织浆料占总量的3 3 3 6 ,其中纺织浆料消耗量正在逐年下降,同 本是聚乙烯醇的一个主要的消费市场。 西欧在聚乙烯醇缩甲醛、聚合助剂和纸加工方面消耗的聚乙烯醇占总量的6 5 6 7 ,用于纺织浆料和胶粘剂占2 6 6 2 8 ,西欧各国的聚乙烯醇主要用于 聚合助剂、造纸加工、粘合剂、纺织浆料等领域,也用于生产聚乙烯醇缩甲醛( p v f ) 。 美国的聚乙烯醇主要用于纺织浆料、粘合剂、聚合物助剂和纸张加工等领域, 其中纺织浆料和粘合剂约占总消费量的5 0 ,图2 7 为国外聚乙烯醇消费结构图。 从发展趋势看,目前世界聚乙烯醇产品向两极发展,即高聚合度( 高粘度) 、高醇 解度的高精细化产品与低聚合度、低醇解度的特种聚乙烯醇产品,前者在高标号胶 粘剂、高强高膜纤维、水泥增强剂等用途广阔,后者则在有特别要求的水溶性胶粘 剂与水溶性纤维方面具有优势。 图2 - 7 国外聚乙烯醇消费结构图 2 0 0 4 年全球对聚乙烯醇的需求达9 5 万元吨,比上年增加约5 ,从各个地区及 用途来看,由于中国对特殊聚乙烯醇品种的用量增加,需求量仍然保持旺盛,但受 电力、石油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大幅增加聚乙烯醇产量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全球聚 乙烯醇市场供需相对保持稳定m 】。 1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存在问题及分析 3 1 行业存在问题及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3 1 1 行业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聚乙烯醇生产大国,产量和产能都已占到世界的4 0 以 上,但我国在生产工艺、产业集中度、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与国外同行有相当的差距: ( 1 ) 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含量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拉大。聚乙烯醇首先是国外 开发成功并最终实现工业化,我国聚乙烯醇工业是在购买日本的技术基础上起步且 起步较晚,由于起点不同,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国外同行有差距,虽然经 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但差距仍然未见缩小。 ( 2 ) 规模化程度偏小,产品结构单一。虽然经过四十多年的行业经营,我国已 成为世界聚乙烯醇生产大国,但行业集中度偏小,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使行业 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规模效率。 ( 3 ) 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低,创汇水平不高,行业1 3 家企业中具有年创汇能 力上千万美元的企业仅三家,由于创汇能力的限制,行业的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 表3 1 为我国聚乙烯醇各生产厂年出口创汇统计表i “】。 3 1 2 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1 ) 产品附加值低。由于特殊品种的聚乙烯醇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我国进口的 特殊品种聚乙烯醇逐年增加,且同一牌号的聚乙烯醇价格也比国外同类产品低。 ( 2 ) 新品开发和产品多元化应用深度开发能力薄弱。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 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产品单一且常规品种占绝大多数,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 聚乙烯醇品种尚未超过4 0 种,而国外先进企业,已能生产高粘、超高粘或醇度低于 8 0 各种聚乙烯醇,品种牌号己达六、七十种之多,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使用的聚合悬 浮分散荆等产业用特殊品种聚乙烯醇长期以来只能依靠进口,就是因为行业许多特 殊规格聚乙烯醇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原故。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聚乙烯醇生产能耗、物耗的差距。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外尤其是日本聚 乙烯醇生产厂商在节约能耗和主要原料消耗的降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日 本的尤尼契卡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工艺,缩短流程,大量采用多效蒸馏, 自控仪表串级调节,高效塔器等技术,其每吨聚乙烯醇蒸汽单耗已降到9 吨,甲醇 的消耗已趋于0 ,而我国在聚乙烯醇蒸汽单耗方面的最好水平也仅为1 5 3 3 吨,电石 乙炔路线十家企业聚乙烯醇的甲醇消耗平均水平为9 4 k g ,可见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工 艺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表3 1 :我国聚乙烯醇各生产厂年出口创汇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生产厂家 却仰年 2 0 0 1 年2 0 0 2 年2 0 n 3 年2 0 0 4 年 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化工事业部 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 2 2 0 72 2 0 81 9 8 02 3 8 53 3 1 1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 0 3 51 9 0 6 1 7 5 01 9 1 61 5 6 8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4 32 1 6 1 9 43 1 3 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7 01 9 14 22 41 9 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 2 4 83 0 03 6 34 4 84 7 9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3 1 3 3 2 03 2 8 3 3 94 0 7 江西化纤化工有限公司 2 01 52 65 8 4 9 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 61 51 83 32 3 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 1 0 0 01 4 3 41 3 6 91 4 0 09 3 6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化工厂 石家庄化上化纤有限公司 合计 4 9 1 76 4 3 26 0 蛇 6 7 9 77 1 0 5 3 2 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客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点: ( 1 ) 行业资本结构单一。我国聚乙烯醇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十二家,2 0 0 0 年改 制成为民营企业的一家,国有资本仍为行业的投资主体,因此,在行业的发展过程 中,受体制方面的限制,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聚乙烯醇行业,各生产企业在新产品 开发、生产新工艺和产品多元化应用等深度开发上与国际聚乙烯醇行业差距明显。 此外,十三家企业中,分别归属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总公司、中国纺织总会及 省、地国资管理机构等不同的行业主管,条块分割造成了企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 强有力的行业统一协调管理,形不成步调一致的对外机制,削弱了行业在市场中的 1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影响力,同时也降低了行业的竞争力。 ( 2 ) 研发能力薄弱,创新不足。由于受体制、分管行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 企业的科研投入不足,新产品丌发能力普遍偏弱,创新乏力,缺乏足够的新产品、 新技术储备,有的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技术创新是企业也是行业持续发展 的动力泉源,国外聚乙烯醇行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5 8 倍。 所以,目前特殊领域用途的、高附加值的聚乙烯醇产品一直为国外企业所控制,特 别是近几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全国性煤、电、油、运紧张,价格不 断上涨,石油的涨价对石油及天然气生产路线的企业冲击较大,而煤电的涨价也使 得电石乙炔路线的生产企业产品成本大幅度上度,受产品销售市场饱和的影响,产 品售价没能和成本同步增加,使得获利空间缩小,企业竞争力降低。 ( 3 ) 产品附加值低。由于科研投入不足,造成了目前行业各企业产品结构单一, 聚乙烯醇系列产品链延伸短,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剧烈变化 和激烈竞争,当常规产品市场销售受阻,或产品价格下滑,企业立即陷入非常被动 的局面。 ( 4 ) 能耗物耗高。由于各企业行业归属不同,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聚乙烯醇生 产大国,但单个企业的规模程度与世界聚乙烯醇生产大国的称号仍然不相适应,世 界最大的聚乙烯醇生产企业的前三名中还看不到我国企业的名字,规模拉大了企业 在成本、能耗、物耗上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外尤其是只本的聚 乙烯醇生产企业在节能降耗上已远远走在了我国聚乙烯醇生产企业的前面。 ( 5 ) 综合管理能力不强。由于管理理念,特别是营销水平的差异,再加上产品 的技术含量本身存的不足,使得我国聚乙烯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一直未能取得 大的提高,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大多数企业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 对国外的代理商、分销商依赖性强,且疏于管理,在国际市场上品牌的培育和管理 力度不足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行业各企业在产能、 生产经营成本、营销能力、创汇能力、赢利能力等方面综合管理能力不强,水平参 差不齐,使行业整体的产业水平不高。 可以看出,行业发展走到今天,所存在的问题有历史原因,也有行业自身的因 素,这些都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分析 4 1 行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4 1 1 行业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行业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延伸与发展,1 9 6 0 年以来,随着管理理论的 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如表4 1 所示: 表4 一l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牟代代交炎戆“羲注猿蠢j : 蠹橐糕舞 _ = _ 。垂嚣纂瞩一= _ 1 第一次明确提出公司竞争战略,强调 a i l s o f f公司和竞 指出战略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1 9 印 源于战略管理 a n d r e w s 争战略 的关键,把战略这一概念推向企业管 理的实践之中陋1 6 】 著名论点为“结构追随战略”,把组 源于战略管理与 织结构设计提到战略高度,强调组织 l 卯0 xc h a n d l e r 组织结构结构应随战略调整而相应调整,并且 组织结构 认为多事业部结构是多元化公司的 主要形式【1 7 】 源于产业结构以 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企业 1 9 p o r t e r 产业结构及企业在产业中 可以根据对经营环境的分析确定自 己的战略,并且指出成本领先、差异 的地位 化、独树一帜三种一般战略1 8 1 p r a i l a l a d 核心能力 源丁企业异质资 1 9 9 0 与企业资 源与能力,强调 把视线重新引向企业内部。关注企业 h a m e l 竞争优势的持续 的异质性与成艮性。克服产业结构理 源 论的缺陷0 0 】 性 4 1 2 行业竞争力理论体系的架构 ( 1 ) 行业竞争力内涵 行业又称产业,是由一组生产具有高度可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组成,它是企业获 取或丧失竞争优势的主要场所。行业竞争能力,是指某一行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力, 也是指某个行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网一行业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 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也是指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有效产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品和服务的能力。它可以综合反映菜一区域某一行业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和盈利 能力等。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内涵涉及两个基本方 面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的内容,一个是比较的范围b 1 。2 ”。具体来说:产业竞争力比 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 实现能力。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谓比较生产力,是指 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 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2 4 j 。 ( 2 ) 行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行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比较优势原理。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 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指出: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即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定 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领域的生产。以交换低生产率领域的商品。后来, 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 异决定着贸易的流动方向。竞争优势原理。波特认为,传统经济理论如比较优势 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不能说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因为“在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 非但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快速消退中”,“规模经济理论有它的重要 性,但该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关心的竞争优势问题”。进而他指出,必须采用竞争优 势理论来解释产业竞争力问题。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 同产业在周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尽管比较优势和 竞争优势是存在区别的一组概念,但两者都是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两者的区别 是,比较优势强调同一国家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关系,而竞争优势强调不同国家同一 产业问的比较关系。前者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后者则强调各国产业发 展的现实态势。与区别相比,两者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一国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 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会同时发生作用;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 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因此,比较 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决定因素,而竞争优势是直接作用因素。比较优势是产 业国际分工的基础,也是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原理却不能直接用来解 释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而竞争优势原理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可直接用 于解释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3 ) 行业竞争力成因理论 1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争力研究的领域【2 9 】。 总之,行业竞争力理论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个是以定性分析为主要 分析方法,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代表的行业竞争力成因理论,二是以定量分析 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行业竞争力计量分析理论,应用较广的波特理论在行业竞争力分 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计量分析理论经过不断的发展,已逐步在行业竞争力分 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1 3 行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 1 ) 行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行业及企业竞争环境包含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其中行业竞争结构是影响行业 竞争规则、企业竞争战略的关键因素。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行 业5 种基本竞争力模型,是分析行业竞争结构的经典模型,见图4 1 。 图4 - l 行业五种竞争力的波特模型 可以看出,供方讲价能力、买方讲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 威胁、行业内企业问竞争,这五种竞争力的强弱,是决定行业经济水平( 利润率) 的关 键因素。一个企业竞争战略的主要目标就在于使企业在行业中处于最佳位置,保护、 壮大自己,抗击五种竞争力,或根据自己的需要影响5 种竞争力【2 9 _ ”】。分析五种竞争 力表象后的来源至关重要,表4 2 为对五种竞争力主要决定因素进行的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进入与流动障碍 某个行业具有高度的利润吸引力,其他企业会设法进入,但进入一个行业会遇 到很多的障碍,主要有:资本、规模、专利、许可证、销售、市场信誉等,某一行 业的进入与流动障碍高,先期进入的企业就能够获得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率,反之, 进入与流动的障碍低,其他企业就会纷纷进入,使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降低。 退出与收缩障碍:主要有成本、道义、法律上的义务、情感等。 通过对上述主要决定因素的分析,可以基本了解五种竞争力的强弱,进而对行 业竞争结构有个基本完整的了解。 ( 2 ) 行业竞争者分析1 3 。3 2 】 竞争者分析是站在一个具体企业的角度,对行业中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战 略集团划分是进行竞争者结构分析的一种常用工具,它是介于行业整体与各分立企 业之间的中间参照系。其主要做法是按实力或类型将主要竞争对手划分成若干个群 组,即战略集团。通过战略集团的划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整个行业的竞争分布情况, 确定自身所处的位置,并为企业分析行业发展变化趋势,制定或调整经营战略提供 依据。划分战略集团的一般步骤见图4 3 。 选出最有区分力的第一变量】 几 | | 选| : = j 独丑于第一壅譬的具有势莲力的第兰变量 且 绘馥+ 躐略分组图 0 描出+ 霉彗孽溪;醺滤:罐瓣疆l 瓣姨益性 图4 3 划分战略集团的一般步骤 ( 3 ) 行业基本经济特性分析 行业基本经济变量是指描述行业主要经济特性的指标,对其进行分析,是认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了解一个行业整体情况的基础,通过对行业基本经济变量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 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不同行业有其独特的经济变量,主要经济变量在不同行业中的 表现形式在实际分析时应根据实际灵活确定,做出相应调整。表4 3 中列出了通常情 况下,行业主要经济变量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3 3 】。 表4 - 3 行业主要经济变量及表现形式 主要经济变量表现形式 市场规模 主要产品年需求( 或销售) 总量的绝对值 一市场增长率畅猷靼( 强蝴蝙潮酶槲植1 0 0 生命周期阶段分进入、早期增长、后期增长、成熟、衰退5 个阶段 竞争范围划分为全球性、全国性、地方性3 档 竞争者数量及规模绝对值或比较分析的相对值,分为大、中、小3 档 消费者数量及规模绝对值或比较分析的相对值分为大、中、小3 档 产品与技术更新速度比较分析的相对值,分为快、一般、慢3 档 产品差异化程度比较分析的相对值,分为高、一般、低3 档 规模经济程度比较分析的相对值分为高、一般、低3 档 学习曲线强度比较分析的相对值,分为强、一般、弱3 档 进入腿出障碍比较分析的相对值,分为高、一般、低3 档 ( 4 ) 行业发展及驱动力分析 行业的演变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调整非常重要,它能增加或减少某行业作 为一种投资机会的吸引力,并且常常要求企业做战略调整。行业演变发展分析的出 发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行业发展通常要经历进入、增长、成熟、衰退四个典 型阶段。在不同阶段,行业一些典型经济变量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如表4 4 所示。通 过对行业经济变量的特性变化分析,可以基本掌握行业演变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发展 趋势。但行业生命周期的实际演变并不一定总是按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的。例如:有 的行业可能在某一阶段所处的时间非常长,以至于人们很难分辨出行业发展的阶段; 有的行业经过增长期后可能就直接进入了衰退期;有的行业在经历了一段衰退之后 又重新进入了增长阶段等等。行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因素有技术和市场需求两种,这 两种因素常常综合发挥作用,如当行业关键技术上的某点突破可能会首先导致市场 需求发生变化,进而促进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某一个与本行业高度相关行业的技术 或市场需求发生了重要变化,也可能对本行业技术或市场需求带来重要影响,从而 影响本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 - 4 行业典型经济变量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表征 经济变量进人期。瑁蕊:i i l厩熟朋最1 b 朋 市场增长较快很快很慢下降 产品品种较少增多稳定减少 技术变量 大 渐稳定稳定 一一 竞争者数量较少增多开始减少大量减少 竞争规则不确定 逐渐确定确定 一一 进入障碍低 提高很高 一一 购买特点不熟悉逐渐清楚非常清楚一一 ( 5 ) 行业竞争力分析新模型 迈克尔波特教授采用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 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度作为分析行业竞争结构的五种要素。该分析方法从更加深 入和广泛的意义上丰富了对行业结构,特别是对行业竞争结构的认识。一个行业的 竞争大大超出了现有参与者的范围,买方、供方、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均为该行业 的竞争对手,这五种要素的影响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以及企业的利润率。同时, 也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行为和投资行为,决定着整个行业的赢利水平。而行业组织理 论是研究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应用经济理论,它包含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 m a r k e t s t m c t u r e ) 、市场行为( m a r k e tc o n d u c t ) 和市场绩效( m a r k e tp e r f o m a i l c e ) ,即s c p 模型。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市场行为,并且与市场行为一起决 定企业的市场绩效。反过来,企业市场行为又受到市场绩效的影响,并对市场结构 的构成产生作用。如图4 4 所示。 图4 - 4s c p 模型图 行业组织理论是以产业、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为研究 对象,具有明显的实证性特征。市场结构论源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市场行 为论源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市场绩效论综合反映了微观经 济学中消费和生产的优选行为理论和分配论等。总的来看,产业组织理论以研究企 业与市场的关系结构为对象,实质是研究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价格理论特别是垄断价 格理论的应用。市场结构是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进行竞争决策的基础,市场行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及s w t o 分析 4 2 1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产业特性 研究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就必须先认识其自身特性,与国外聚乙烯醇行 业相比,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具有以下特性: ( 1 ) 产业规模。我国聚乙烯醇产业是在国外聚乙烯醇产业进入工业化三十年后, 从国外引进技术而形成的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从总量而言,我国目前已是 聚乙烯醇生产大国,在总量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但由于我国大多数聚乙烯醇生产厂 建厂初衷是为了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的穿衣问题,厂址的选择都是从备战考虑,造成 了目前行业绝大多数生产厂都选址在物流和信息流相对落后的地区,所以布点分散, 单一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发挥不了规模效益【3 4 】。 ( 2 ) 技术能力。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常规品种的技术能力 相对较高,但在高端聚乙烯醇产品的生产上,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同时,行业在工 艺技术改造方面与国外相比有明显差距。 ( 3 ) 产品差异。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除个别企业外,产品在品种上的差异不大, 用途分布大同小异,但由于质量控制能力的差别,各生产厂产品质量仍然存在一定 程度的差异。所以,品种差异性大、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反之弱。 ( 4 ) 市场结构。受行业进入门槛高,工艺难度大,技术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发 展到现在,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进入壁垒不断提高,所以市场总体格局仍然为十三 家企业所控制,除行业现有企业产能扩大外,受技术、资本、人才、国家政策等方 面的影响,近二十年多年来,我国再未新建一家聚乙烯醇生产企业,行业的市场结 构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1 3 5 3 ”。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能力、产品差异和 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行业要生存和发展,这些特征又恰 好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与国外同行进行竞争的动力所在,因此,行业应因地制宜, 积极研究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使 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发展及提高行业的竞争力的对策,谋求在竞争激烈 的世界聚乙烯醇行业中有相应份量的行业地位。表4 5 为我国聚乙烯醇行业产业特性 与国外聚乙烯醇行业对比表。 鍪# 睇豫i 釜赢誓嘉熏强 圣耋j 强霪 曩辇辇垂垂圣圣ll:;葶蠡藿圣 氢重量,露 列鼬j 瑟; ;毒毒i 委 哩i荸?量耋戛;矗:差事囊蓦?孽蓍 羲灞薹 亭? 鱼蘸l 萝 薄犁i静融;自i 垦i 暖:睾|皇 黜孽 蓦i 箩鲁i ? 嚣霍鼋 瑟馐涮囊大;爨i 鐾= i i 耋 藤薹琵釜岳首主 罩j 晏争蠹 ;。雾i 訇 | | = 耋| 堇 垂! 茎姜耋 霎擎垂薹量章 | 羹冀 连。蠢蔓三 ;妻:雾霪 喜,毳嚣鼍 毒! ;妻i 垂! l l l 主i 爹萎 蓁妻三霉争誊 罨,! l 薹;妻 ! ,罨二 薯。i 薹i ? 一幸,宅 覆:雾萼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行业各企业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期间有竞争也有合作。也形成了一定基础的行业协调机制, 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市场协同的有效性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行业特性 而言,市场协同有效好的行业基础,但机制的因素和利益取向的差异,本可大有作 的市场协同,收效远不达到行业的期望值,这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原因,而且需要整 个行业拿出真正和实在的勇气和诚意,直面现实,在影响行业竞争力的市场协同要 素上,统一认识,发挥行业市场协同应有的作用,使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在良好的市 场竞争氛围中不断提高竞争力。表4 6 为影响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形成因素分析 表。 表4 - 6 影响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竞争力形成因素分析表 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 统一度高:促进行业竞争力的形成 发展模武 统一度低:对行业竞争力曲形戚起负作用 产品限制 负面影响:产品传统应用领域受限,市场容量缩小 国家产业政策 产品淘汰 正面影响:促进行业对新应用领域的研发和扩展 产能配额协同高效:获取较好的行业利润 市场协同营销政策协同一般:行业利润不能最大化,市场资源利用率低 价格协调 协同低效:行业利益最小化 4 2 4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波特五力分析 聚乙烯醇行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一是聚乙烯醇前端产品( v a c ) 生产装置趋于大型化:乙烯路线、天然乙炔路线生 产能力至少在1 0 万吨年以上,电石乙炔路线规模也在1 0 万吨,年以上;二是采用先 进生产工艺、设备、改造传统工艺设备,节能降耗:电石乙炔路线的生产企业一直 在这方面进行努力,虽已取得明显进步和成效,但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长的路要 走;三是大力研发新产品,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和积极开拓产品新应用领域,伸长产 品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系列相关产品。四是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新时期 发展趋势,高技术产业用聚乙烯醇及其纤维正向高性能、环保、绿色等领域发展, 并逐步发展成为行业的主导产品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 1 ) 聚乙烯醇产品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除去已经成熟的在纤维、涂料、胶粘剂、纺织浆料、聚合助剂等领域的应用之 外,聚乙烯醇新的用途正在不断开拓。利用聚乙烯醇的卫生性、无毒性,可用于化 妆品、食品领域;在大品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聚乙烯醇是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 材料,通过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或加入其他高分子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智慧农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理工大学《动画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学院《禽病专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教学技能训练实践与研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基于C#的WinForm应用程序开发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荆门职业学院《GS软件工程原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中英语必修五阅读理解模拟测试
- 福建医科大学《中学数学研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师范大学《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旅游学院《冶金技术经济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燃气电厂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道路运输两类人员安全员考试考核试题库答案
- 2025年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绿色建筑施工专项方案
- 法兰与垫片的基础知识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 GA 576-2018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 渠道维护工试题
- 管道安装组对检查记录
- 初中生简历模板
-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